脑干胶质瘤的MR分型及诊断价值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传统上,诊断脑肿瘤主要依靠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磁共振磁力谱成像(MRS)逐渐被应用于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MRS是一种可以直接测定组织内代谢物浓度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检测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比值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
在脑肿瘤的诊断中,MRS不仅可以发现肿瘤组织内的代谢活性,还可以对脑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而脑肿瘤的MRS比值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辅助性的诊断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诊断方法。
在进行脑肿瘤的MRS检查时,医生首先会利用常规MRI技术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再根据MRS的结果来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
在MRS检查中,医生通常会关注几个重要的代谢物比值,其中包括肿瘤组织内乳酸/胆碱(LA/Cho)比值、乳酸/丙酮/胆碱(LA/Ac/Cho)比值、N-乙酰乙氨酸/肌酐(NAA/Cr)比值等。
这些比值可以反映肿瘤组织内代谢活性的程度及恶性程度,对于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一下不同MRS比值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LA/Cho比值。
LA是在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而Cho则是胆碱的代谢产物。
在脑肿瘤中,LA/Cho比值通常会升高,尤其是在高度恶性的肿瘤中。
LA/Cho比值可以作为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制定治疗方案。
脑肿瘤的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性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MRS检查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代谢信息,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021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
2021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2021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在医学领域,胶质瘤是指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肿瘤。
胶质瘤由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支持细胞,起到营养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因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胶质瘤的分类和诊断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2021年版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被广泛引用。
这一新的分类标准对胶质瘤的分类和诊断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指导。
根据2021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胶质瘤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1. 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胶质瘤类型,占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的约50%。
它常见于年轻人,特征是细胞形状呈星状。
星形细胞瘤的良性和恶性程度取决于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侵袭性。
这一类型的胶质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以更准确地确定其生物学特征。
2. 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胶质瘤类型,常见于年轻人。
与星形细胞瘤相比,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肿瘤细胞形态更为不规则,胞质内含有少量的胶质纤维。
这一类型的胶质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低度恶性,但在遗传分析中,某些基因突变能够与其预后相关。
3.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胶质瘤类型,通常在成年人中出现。
这种类型的胶质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环境的变异较大,导致预后和治疗反应的不确定性。
病理学家通常需要结合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来判断这种类型的胶质瘤的特征。
4.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和最恶性的胶质瘤类型。
它通常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出现。
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征是快速生长和侵袭性。
这种类型的胶质瘤需要综合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方法来诊断和评估预后。
2021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是一个值得广泛应用的分类系统,它为胶质瘤分类和诊断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指导。
6例脑胶质瘤病MRI诊断与分析
旦塞 控墅壅瘟盘查 ! 旦筮 鲞箜 期 C i s unl f rccl e os  ̄ ae Jn20 ,o.ON . 生 一 hn e ora o Pata N r u s ss a.07V 1 o1 e J i v De 1 为有统计学意义 脉分叉处 应用 T D对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血管的检测与前循环 比较 , C 其对椎 基底动脉的可靠性稍 差。 , 尤其对基底动脉远端的检查较 困难 , 由于受 到过深部 位引起的信 号 比较差 的限制 , 整个基底 动脉行
学 会 治疗 和 技 术 评 价 委 员 会 的报 告 [] J .国外 医学 ・脑 血 管 疾 病分
册 . 05 1 :0 ~ 84 20 ,3 8 1 1
模糊 、 行走不稳 、 肢体麻 木、 过性运动 功能 障碍 等 。而 引起 基 一
底动脉缺 血最 常见于动脉 粥样硬 化, 基底 动脉 内造 成动脉 粥样 硬化 的脂 肪斑块多沉积 于动 脉腹侧 面, 窄或 闭塞常发生 在该 狭 血管起始段( VA与 B A交界处 ) 终末段 ( A 与 P A 分叉处) 、 B C , 也可发生于中段。根据 C sa n 。 病理 资料 , ati e g 6例发 生在 基底
动 脉 下 1 3闭塞 , 例 在 中 i3 3例 在远 端 13 / 5 /. / 。Ku i bk和 Ad —
C ] 高 山 , 家 星 .经 颅 多 谱 勒 超 声 ( D) 诊 断 技 术 与 临 床 应 用 3 黄 TC 的 [ .北京 : 国 协 和 医 科 大学 出版 社 ,0 4 5 ~ 9 M) 中 20。0 2
3 讨 论
基底动脉供给大脑后下部 、 脑干 和小脑 的血液 . 其病变常引 起椎 基动脉系统的供血不足 以至严重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血管病 变, 临床症状多见短暂 、 复发作性 眩晕 、 反 耳呜 、 听力 障碍 、 物 视
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对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和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MR)诊断结果准确率。
结果:波谱分析诊断中真阳性率为76.5%(65/85)、假阳性率23.5%(20/85)、真阴性率53.3%(8/15)、假阴性率46.7%(7/15)。
而磁共振灌注成像真阳性率77.9%(67/86)、假阳性率22.1(19/86)、真阴性率50%(7/14)、假阴性率50%(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谱分析对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敏感度为93.8%、特异度27.5%、准确度77.3%,而磁共振灌注成像敏感度94.7%、特异度26%、准确度78.2%,二者之间结果较为接近。
结论: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相接近,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波谱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胶质瘤;真阳性率;真阴性率胶质瘤是当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以星形细胞瘤和极性成胶质细胞瘤为主,其次为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胶质瘤、髓母细胞瘤。
为源自于神经上皮细胞的肿瘤责备称之为脑胶质瘤,约占目前颅脑肿瘤的45%左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针对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及放化疗综合运用为主,但是受制于颅脑组织的复杂性,临床治疗后复发几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脑内高级别胶质瘤的复发情形与放射性反应的鉴别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性,往往容易被误诊,因而胶质瘤复发诊断的准确率与其治疗和预后具有密切关联性。
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28岁~60岁,平均年龄(44.0±1.0)岁。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T1WI C+
ADC map
肿瘤坏死区ADC值(2.04X10-3mm2/s)甚高,约为脑实质ADC值 的3倍,提示为液化坏死。
胶 质 母 细 胞 瘤(例1)
ADC值与脑实质 和肿瘤实质者相 仿,提示有较大 量瘤细胞浸润, 符合胶母细胞瘤。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Canavan病
氨基酸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
渗压性髓质溶解症
D W I 高 信 号(低ADC值) 病 灶
高细胞密度和/或小细胞外间隙 淋巴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高粘度 脓肿(0.3-0.9 X10-3mm2/s) 表皮样囊肿等
脑肿瘤的DWI和DTI
脑肿瘤不同成分的 DWI和ADC值
D W I 的 “T 2 透 过 效 应”
在某些情况下,消除DWI的残余T2效应对 脑部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重建指数图像(假DWI或T2纠正过的DWI) 或ADC图均可消除DWI的残余T2效应。
这些方法对检出DWI因受残余T2效应的掩
盖所造成的弥散受限的假象(即消除弥散受
限的假阳性)是非常有用的。
较大量瘤细胞浸润?
环状增强时,是胶质母细胞瘤,还 是脑脓肿。 是蛛网膜囊肿,还是表皮样囊肿(胆 脂瘤)。
是良性,还是恶性胶质瘤
DWI和DTI对脑肿瘤诊断的作用(结合常规MRI)
瘤周水肿肿瘤细胞浸润情况。 对某些肿瘤的诊断提供有用信 息,如PNET、淋巴瘤和转移 瘤等。
DWI和DTI对脑肿瘤诊断的作用(结合常规MRI)
VR(容积比):表达弥散椭圆容积与弥散圆容积 之间的关系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这些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们对各向
脑胶质瘤整合病理诊断流程以及分级标准
脑胶质瘤整合病理诊断流程以及分级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通常具有高度侵袭性和高度复发性。
脑肿瘤的MRI诊断
MRI表现:
❖ 星形细胞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呈混杂信 号,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和钙化等信号改变。 出血坏死低度星形细胞瘤少见,而高度星形细胞 瘤多见。钙化显示不如CT敏感。MRI显示脑水肿 和占位效应较CT敏感、准确。瘤体可跨越胼胝 体向对侧生长,也可沿脑室室管膜种植性转移。
CT表现:
❖ 平扫:鞍内占位,向上向下生长,多为 等密度,少部分可出血,蝶鞍扩大,鞍 底下凹变薄,侵蚀或破坏。
❖ 增强扫描:肿瘤中度以上强化。 ❖ 微腺瘤表现垂体内圆形或不规则小的低
密度区,鞍隔隆起,垂体柄偏移,增强 扫描垂体内低密度区更明显。
MRI表现:
❖ 肿瘤形态: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垂体高度增加(通常 ﹥9mm),局部向上或向下膨隆,多数表现为圆形低 信号灶,垂体漏斗部或垂体柄向一侧偏移。垂体大腺 瘤表现为鞍内和鞍上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脑内髓母细胞瘤,脑外SPNET)
六、血管性肿瘤:
❖ 1.成血管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血管 母细胞瘤)
❖ 2.动脉瘤 ❖ 3.海绵状血管瘤 ❖ 4.畸形细胞肉瘤
七、含脂类肿瘤:
❖ 1.胆脂瘤(表皮样囊肿) ❖ 2.脂肪瘤
❖八、恶性淋巴瘤 ❖九、颅咽管瘤 ❖十、脉络丛乳头状瘤
十一、骨肿瘤
❖ 1.脊索瘤(斜坡) ❖ 2.骨瘤、骨软骨瘤、软骨肉
❖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后脑膜瘤呈明显均匀强化, 如果与瘤体相连的脑膜强化,呈鼠尾状或线状, 称脑膜尾征。
T1WI
T2WI
+C --C
大脑胶质瘤的MRI表现与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Sanson M,Napolilano M,Cartalat-Carel S,etal.ClioMavosis cerebri[J].Rev Neurol (paria).2005,161(2):173-181.
[2]沈天真,张玉林,陈星荣.世界卫生组织脑肿瘤分类的进展[J].中国计算机成像杂志,200术证实5例,3例经穿剌活检证实,临床随诊确诊2例。其MRI表现为:
2.1病变部位gC病变范围较广泛,主要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累及大脑二叶以上者8例(占80%)二叶浸润者1例(占20%),病变以额、顶、颞叶多见,同时伴胼胝体受侵弥漫性肿胀4例,基底节、丘脑侵犯2例,脑干、小脑侵犯各1例。
2.2病变信号病变呈弥漫性斑片状,在T1WI上均以等、低信号为主,其中2例可见小片状高信号,在T2WI或FLAIR上呈高信号,边界不清,伴周围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变平、脑室可变窄,但占位效应不明显,8例无或有轻微占位效应,2例占位效应稍大,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可辨,未见中线结构移位,未见明显囊变、钙化和肿块形成。增强扫描后,5例无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病灶区小斑片状强化,同时血管及脑沟裂可见局限性强化。
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与基因检测
IDH常见变异类型
低等级胶质瘤中,R132变异在IDH中出现的频率
基因
IDH1 IDH2
核苷酸变化
c.395G>A c.394C>T c.394C>A c.395G>T c.394C>G c.515G>A c.515G>T c.514A>T c.514A>G
氨基酸变化
R132H R132C R132S R132L R132G R172K R172M R172K R172G
脑胶质瘤的分子标记
IDH1/2突变
1p/19q联合缺失
MGMT启动子甲基化
生物学结 增加与脑胶质瘤CPG岛甲基化 不清楚,候选基因CIC与FUBP1在研究 减少DNA修复,在IDH1/2突变肿瘤中
果
亚型相关的2羧基戊二酸二乙酯 中
与脑胶质瘤CPG岛甲基化亚型相关
的浓度
检测方式 免疫组化(R123H)、ddPCR、 FISH、LOH微卫星分析
• MGMT可以使烷化剂作用下形成的O6位甲基化鸟嘌呤去甲基化,有效修复DNA损 伤,同时自身不可逆失活为烷基化MGMT,所以该反应又称为自杀反应。
• 细胞的修复能力取决于MGMT在细胞内的含量和合成速率,而MGMT甲基化可以导 致基因沉默和抑制蛋白合成,阻碍DNA的修复。
MGMT甲基化与临床特征
• IDH(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催化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 戊二酸(α-KG)。
• IDH1、IDH2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1q33.3和15q26.1。 • IDH1、IDH2存在于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分别催化细胞质和线粒体
中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异柠檬酸生成α-KG和NADPH(还原型烟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7-01-19T10:47:41.0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1期作者:南细柳[导读] 在临床上,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属于一种原发性的肿瘤。
(浠水县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室湖北黄冈 438200)【摘要】目的:分析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与分级时应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35例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检查,获取多模态影像,对其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5例患者中,26例为单发肿瘤,9例为多发肿瘤,34.3%为低级别患者,65.7%为高级别患者,高、低级别患者的肿瘤瘤体、肿瘤水肿带rFA、rADC值比较有差异存在,(P<0.05)。
结论: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有较大应用价值,不但可使诊断准确率提升,而且能够进行准确分级,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性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多模态影像;脑胶质瘤;诊断;分级【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99-02 在临床上,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属于一种原发性的肿瘤,此种肿瘤一般没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时,常会与脑膜瘤、转移癌、脑脓肿等混淆,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1]。
近年来,临床上将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应用到了脑胶质瘤的诊断中,此种方法由传统的磁共振检查发展而来,将人体功能、解剖、可能对人体功能造成影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可使脑胶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提升。
本次研究对35例脑胶质患者的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脑胶质瘤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1.对象以及方法1.1 研究的对象在2015年1月—2016年8月这一期间因患脑胶质瘤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5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18:17,35岁~65岁,平均年龄(50±6.5)岁,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被证实为脑胶质瘤,已经手术病理学证实。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增加。
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由于其生长位置和病理类型的多样性,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肿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更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其中,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MRS通过分析脑组织中的代谢物谱图,能够提供关于肿瘤组织内代谢物浓度和代谢过程的信息。
特别是在脑肿瘤的早期诊断、定量研究和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分析MRS谱图中代谢产物的峰值,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关肿瘤生长、微环境及代谢特征的信息,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详尽的诊断依据。
然而,目前对于脑肿瘤的MRS诊断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准确的比值指标。
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不尽相同,导致了结果的差异和不可比性。
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并总结目前各种不同的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指标,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一套全面、科学的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通过此标准的引入和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高脑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临床医生的诊治决策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脑肿瘤的MRS比值诊断方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讨论脑肿瘤的mrs比值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概述脑肿瘤和mrs比值诊断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具体而言,在引言部分的第1.1小节中,我们将对脑肿瘤和mrs比值诊断进行概述。
大脑胶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灶 多不强 化 . 4例显示 部分 区域斑 片状轻 度 强化 。 仅
与C T比较 , I 显示 脑 叶病 变 范围 明显 扩大外 , MR 除
1资料 与方 法
收 集 19 9 6年 以 来 在 我 院 确 诊 的 G C患 者 I 5
还 见胼 胝体 受 侵增 厚 l ( 6 %) 基底 节 和 丘脑 3例 8 . , 7 侵犯 6例 , 海马 受 侵 4例 , 干 侵犯 3例 , 及脑 室 脑 侵
好反 映. R 优于 C 。 M I T
关 键 词 胶 质瘤 病 ;T: I C MR 中 图分 类 号 :7 9 1 R 3. 4
’
大脑 胶 质瘤 病 (l m ts ee r G 是 一 种 gi aoi crbi, C) o s 很少 见 的弥漫 性 中枢神 经原 发性 肿瘤 性疾 病 6 国 1 . 内外 文献 对本病 报道 较少 。 文 回顾 性分 析经 活检 、 本 手术 病 理证 实 的 l 5例 G C的 C MR 影像 学 特 点 , T、 I
有轻微 强化
22 G 的 MR 表 现 :】 呈 低 信 号 , 2 、 L I . C I TWI TWIF A R 上呈高 信号 . 以白质为 著 , 界多不 清晰 。 近脑 沟 、 边 邻
脑 室弥 漫性缩 小 , 回或 脑 白质肿胀 。 强后 扫描病 脑 增
旨在 提高该 病早期 诊 断的准确 性 .为临 床早 期诊 断
管膜 形成 线状 强化 1 。 例
例 , 9例 , 6例 ; 男 女 年龄 1 2~7 3岁 , 均年龄 2 . 平 35
岁 临床表现 为难 以缓解 的持 续性头 痛 为首发 症状 者 5例 , 痫 3例 , 忆力 下降 3例 , 力 障碍 2例 , 癫 记 视
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
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起源于星形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通常病理上表现为恶性。
其病理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家对组织标本的细致观察和评估,同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得出准确的诊断。
关于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学形态特征胶质瘤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是病理学家最常用的诊断依据之一。
在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瘤的细胞呈星形或梭形,胶质细胞核大而异形,胞浆丰富,胶质纤维增生明显。
胶质瘤的增生呈现不规则状,可形成明显的网状结构或血管模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并且通常具有高度核分裂活性。
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在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肿瘤标本进行多种抗体染色,可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常用的标记物包括GFA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等。
阳性GFAP染色结果表明肿瘤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Ki-67阳性率高则提示肿瘤增殖活性明显,p53过表达则可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或表达水平,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经典的例子包括IDH(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和MGMT(O6-甲基化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甲基化状态等。
IDH突变通常出现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而MGMT甲基化状态则与对放疗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方面信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准确的病理诊断方法出现,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希望通过科学家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未来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这种疾病,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脑肿瘤中胶质瘤发病率最高,约占半数,其中75%为星形细胞瘤。
1 材料与方法收集--哈密红星医院放射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2013年5月~2013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脑胶质瘤,包括弥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各5例、混合性胶质瘤4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间变型室管膜瘤1例。
年龄:3岁~73岁,平均45岁,性别:男30例,女23例。
采用GE1.5T及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常规行SE序列T1WI和T2WI轴切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DWI及ADC图。
扫描参数T1WI:TR 400ms,TE 14ms;T2WI:TR 5000ms,TE 128ms;视野(FOV)24cm,层厚6mm,间距2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2。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剂量为0.2ml/kg体重,注射流率为3ml/s。
2 结果2.1 30例星形细胞瘤2.1.1 13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2例为薄壁环状强化(其中1例为多环状,1例为单环状),11例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6例无强化,3例不均匀斑点、片状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
2.1.2 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为囊实性,2例为大囊壁伴壁结节,T1WI 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壁结节明显强化,最大囊壁直径达5.5cm,1例为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无强化。
2.2 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为均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含囊变及钙化灶,瘤周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斑点状、线条状强化。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其分级中的应用分析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其分级中的应用分析王恩力【摘要】Multi moda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a new imaging technique for the diag-nosis and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ecause of its high accuracy, high resolution image, check the invasion of advantages, also can provide brain tissue anatomy, brain metabolism and cell function etc. information, multi moda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ing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brain lesions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 moda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gliomas and its classification.%多模态磁共振是将不同功能的磁共振技术融合到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的一种新兴颅脑成像技术。
由于具有精确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检查侵入性低等优势,同时还可以提供颅脑组织解剖、脑部代谢、细胞功能等信息,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脑部常见肿瘤》PPT课件
囊性颅咽管瘤 囊实性颅咽管瘤
囊性颅咽管瘤
CT平扫
MR平扫
颅咽管瘤〔积血〕
鉴别诊断
垂体脓肿 垂体瘤 鞍区脑膜瘤
中脑胶质瘤 MR平扫
鉴别诊断
单发性转移瘤 脑脓肿 炎性病变
急性血肿
脑膜瘤〔meningioma>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 连.好发部位:矢状窦旁、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 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位于脑室内.肿瘤包膜完整,血运丰富,多 由脑膜动脉供血,常有钙化.
直径小于10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者为大腺瘤.肿瘤易发生 出血、坏死、囊变.
MR表现
微腺瘤
垂体柄偏移:微腺瘤的重要间接征象
肿瘤:T1低、T2高信号,小于10cm
动态MR增强:等信号
低信号
大腺瘤
64-65S
蝶鞍扩大、破坏、鞍底下陷
鞍内肿块,鞍上延伸
视交叉:受压、抬高
蝶窦、海绵窦改变
增强扫描:强化
垂体正常平片
MR表现 肿瘤:实性或囊性 肿瘤周围:多有明显水肿 占位效应:常明显 增强扫描:强化,但类型各异
肺癌脑转移
多发性脑转移瘤
肺癌脑转移瘤CT平扫
肺癌脑转移瘤MR平扫及增强扫描
小脑髓母细胞瘤术后转移MR平扫及增强
平扫
增 强
肺癌脑及脑膜转移
鉴别诊断
胶质瘤 囊肿
炎性病变
大家一起读片
胶质瘤Ⅲ级
左侧听神经瘤CT平扫及增强
右侧听神经瘤MR
胶质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oma)分类
级别
I级 II 级 III 级
IV 级
名称
局限型,良性,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 星形细胞瘤,广泛浸润,但分化良好; 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局限或弥漫性间变, 细胞数增多.非典型性及核分裂活跃,属恶性;
在四脑室。可向脑实质生长,到脑 皮质表面. • CT: 边缘不规则肿块,等或混杂性 密度,囊变, 钙化,均匀强化. • MRI:边缘清楚或不规则高信号 (T2WI),肿瘤明显强化..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常发生于四脑室,病变较良性,中度增强 或不增强
四、脉络膜胶质瘤(Chordoid glioma):
胶质瘤影像诊断星形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 瘤,室管膜瘤, 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大脑 胶质瘤病等. 他们的影像学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现将 分述如下:
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 (一)分类
• 1993年WHO公布新的脑肿瘤组织学分类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d II)
CT、MRI表现
C T:边缘不规则肿块,等密度,有多发条带 状及结节状钙化90%周边性脑回状 钙化为其特点 ,可有囊变.
MRI: 可见钙化及肿块,出血,50-90%有钙 化,MR不敏感,水肿少,.典型的呈 蜂窝形改变。强化见实质性及周边 性强化。
三、室管膜瘤
• 在脑室内,60%在侧脑室,40%
CT、MRI表现
• 局限型
• 一级星形细胞瘤:占5-10%.多见于后颅凹, 毛细胞型:儿童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干胶质瘤的MR分型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脑干胶质瘤的MR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8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都作了MR常规扫描,56例作了增强检查。
结果:脑干增大膨突53例,肿瘤效应55例,基底动脉包埋征9例,脑积水5例。
肿瘤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
49例有对比增强,表现为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结节--环状。
脑干胶质瘤可分为:弥漫型(n=16)、内外生长型
(n=29)、向外生长型(n=4)、局限型(n= 5)和延髓型(n= 4)。
结论:MR诊断脑干胶质瘤有独特的价值。
该肿瘤的分型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脑干;胶质瘤
脑干胶质瘤儿童较多见、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25%。
脑干胶质瘤的MR表现及其分型有少数文献报告,但对该肿瘤MR分型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告。
作者通过研究58例脑干胶质瘤的MR表现,以探讨该肿瘤的MR分型与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58例都是在本科作MR检查,分别在本院和南宁的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其中男 38例,女20例,1~5岁9例,6~10岁17例,11~15例14例,16一21岁3例,22~60岁15例。
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偏瘫、眼外展受限、复视等,症状是进行性加重。
58例中,星形胶质细胞瘤1级12例,2级16例,l~2级9例,2~3级17例,3级4例。
MR检查用 Elscint 公司的 GYREXVDLX 0.5T超导MR装置。
所有病人都做了2~3个平面的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
成人T2WI TR/TE=4500/120ms、TIWITR/TE=450/20ms、儿童T2WI TR/TE=5500/120ms、TlWI TR/TE 400/25ms,层厚5mm,层距5mm,视场24cm´25mm,矩阵TWll80´250,T2WI256´256。
56例做了Gd―DTPA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脑干肿瘤的部位:桥脑30例,桥脑和中脑10例,中脑3例,桥脑和延髓3例,延髓8例,延髓和颈髓4例。
2.2 脑干增大、膨突:(l)对称性增大,表现为脑干增大,周围膨隆匀称,呈类圆形或梭形16例,球棒状4例。
(2)不对积增大,表现脑干增大形态不规则33例,其中桥脑向右前和右后方增大6例,左前和左后方增大8例,左右侧方增大6例,右前和右后方增大4例,左后方增大5例;外生性向后增大4例,其中2例突入第四胞室。
脑干外形不大5例。
2.3 脑干肿瘤的形态和大小:类圆形27例,不规则形31例,桥脑最大肿瘤
6.0´4.0´5.0cm,最小2.5cm´3.0cm´3.0cm,延髓最大2.5cm´2.5cm´3.0cm,最小1.0cm´1.5cm´2.1cm,中脑最大4.0cm´5.0cm´2.5cm,最小2.0cm´1.5cm´1.8cm。
2.4 信号改变:肿痛表现为长T1和长T2弛豫时间,即T1加权是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
56例Gd--DTPA增强后,49例不同程度对比增强,其中片状强化12例、结节或肿块状15例。
环状11例,结节和环状9例,不规则2例,无强化表现
7例。
2.5 其它表现:瘤周水肿、桥脑后缘线消失、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和/或环他、四叠体池闭塞55例,基底动脉包埋征9例,肿瘤不同程度囊变20例,脑积水5例。
3 讨论
3.1 MR表现
3.1.l 肿瘤的信号特征:本组58例脑干胶质瘤表现长T2长T1弛豫时间的特征,与文献一致,即T2加权高信号、T1加权低信号。
肿瘤的囊变区T2信号更高、T1信号更低。
56例作Gd-DTPA增强扫描,表现为结节或肿块、片状、环状、或结节一环状强化49例。
环状强化表明肿瘤坏死、液化,囊变区不强化。
3.1.2 瘤周水肿及肿瘤效应:瘤周水肿与肿瘤的信号强度不易分辨,在片状、肿块状、环状强化灶周围的低信号带认为是水肿。
肿瘤及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表现为桥脑后缘线消失,桥前池、环池、四叠体池、第四脑室变窄、移位或闭塞,本文55例有肿瘤效应。
3.1.3 脑积水:中脑或桥一中脑肿瘤累及导水管引起脑积水,本又有5例。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58例中16例为弥漫型、29例为内外生长型,表现脑干弥漫膨隆,但只有5例脑积水,占86%。
解剖学上脑干体积小,如此广泛占位性病变为何不引起脑积水?推测肿瘤组织不一定是压迫和阻塞导水管,而是沿着导水管浸润生长导致其管壁僵直,形如自来水管,而不影响脑脊液流通。
所以我们认为,脑干的肿瘤大而不伴有脑积水也是脑干胶质瘤的MR表现特点之一。
3.2 MR分型及其意义:EPsteln把脑干胶质瘤分为弥漫型、局限型、延颈型和向外生长型。
我们认为在EPstein的分型基础上增加内外生长型,能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因而能更好地解释肿瘤的MR表现,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局限型或向外生长型的脑干胶质瘤的预后比较乐观,我们的资料也表明这些肿瘤分级倾向低级,能手术治疗。
弥漫型通常作放射治疗。
本组58例中属于:(1)弥漫型有16例,表现为脑干,尤其是桥脑基本上呈对称性增大,向周围膨突,边界不清,表明肿瘤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2)内、外生长型 29例,肿瘤在脑干内浸润,同时向前、后或外侧方呈不对称生长,引起脑干不对称增大膨突。
肿瘤向前扩展突入桥前池,或水肿将基底动脉包埋其中,呈现基底动脉包理征,这是桥脑胶质瘤的重要征象,本组有9例。
肿瘤可通过桥臂蔓延小脑半球,有1例。
(3)局限型5例,肿瘤局限于脑干的某一部位,较大的肿瘤引起脑干外形增大,并有占位效应。
(4)延颈型4例,肿瘤发生在延髓和颈髓的上部,弥漫浸润,病变最膨大处位于延髓,至颈髓移行渐小如球棒状,肿瘤压迫小脑扁桃体和枕大孔。
(5)向外生长型4型,肿瘤向脑干前缘或后缘生长形成肿块,本文1例中有2例向后突入第四脑室。
3.3 MR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童及青、中年。
尤其是儿童,MR表现脑干增大、膨隆、信号异常和强化,结合临床有脑干病变的表现,则脑干胶质瘤的诊断即可成立。
在鉴别诊断方面要与脑干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作鉴别,后两者发病年龄较大,多在50岁以上。
典型的转移瘤表现多发病灶,常有原发肿瘤病史,以肺癌最为常见,而在两广地区应注意鼻咽癌的转移。
我们随访15例脑干转移瘤中6例来自鼻咽癌,8例来自肺癌,l例
来自汗腺癌。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罕见,其原发于脑干更罕见,可为全身恶性淋巴瘤在脑部的表现,或继发于使用免疫抑制剂或AIDS病人。
脑干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两者在信号改变上,有时与脑干胶质瘤的鉴别相当困难。
局限型的、脑干外形不大的胶质瘤要和一些非肿瘤性病变鉴别,如放射性脑干炎,病变信号为长T2、长T1 ,强化呈环状或花环状、壁不规则,与胶质瘤很相似,但脑干外形不大,结合病人有鼻咽癌放疗史,故鉴别不难;结核病,我们见到1例桥脑病变,其信号改变特点有钙化,增强表现2个大小不等的花环状强化状,壁不规则,病人有肺结核病史,因而诊断脑干结核,为病理证实。
脱髓鞘病变或脑干脑炎,虽然信号改变无特征性。
但脑干无增大、无灶周水肿、无强化表现、发病是渐进性、中年人多见以及相应的症状,可与脑干胶质瘤鉴别。
脑干梗塞,发病年龄较大,有脑血管硬化史,突然起病,MR特征为长T1、长T2 ,随时间进展T1更低、T2更高信号,急性期和亚急性或病变边界模糊。
慢性期尤其是软化灶形成后,边界更清晰。
脑干胶质瘤的影像诊断虽有多种方法,但MR能多方位、不同参数成像、组织分辨率高、无骨质伪影,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反映肿瘤部位和形态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信息。
本组58例术前均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我们的研究表明,MRI是脑干胶质瘤最为理想的影像诊断方法,具有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