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重点知识总结
肺炎重点知识总结
肺炎重点知识总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针对这一情况,以下是关于肺炎重点知识的总结。
肺炎的类型:1. 细菌性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 病毒性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3. 真菌性肺炎:由真菌感染引起,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肺炎的传播途径:1. 飞沫传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体,常见于近距离接触。
2.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触摸感染物体表面后的口鼻眼传播病原体。
3.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悬浮传播病原体。
4. 粪—口传播:通过粪便污染物传播病原体。
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动物或垃圾后。
2. 避免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人保持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3.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触摸口、鼻、眼,避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遮挡,使用纸巾或肘部代替。
4.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稀释和排除病原体。
5. 正确佩戴口罩:在人群拥挤或疫情流行期间,佩戴医用口罩或N95口罩,有效阻隔飞沫传播。
6.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特定类型的肺炎。
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1. 及时发现: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提高检测能力,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筛查。
2. 传染源隔离:将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3. 医学观察:对与确诊病例接触过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及早发现感染情况。
4. 加强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加强公众宣传: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科学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6.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肺炎疫情。
了解关于肺炎的基础知识
肺炎基础知识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肺炎的全面基础知识,适用于医学生和患者。
内容涵盖肺炎的核心概念、常用术语、治疗方法、病理病机、病因和类型,配以详细的例子和案例。
目录1.肺炎概述2.常用术语解释3.肺炎的病理病机4.肺炎的病因5.肺炎的分类6.治疗方法7.详细案例分析1. 肺炎概述肺炎是一种由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累及肺泡和肺间质。
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胸痛、呼吸急促和痰液增多等。
2. 常用术语解释•肺泡:肺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气体交换。
•支气管:将空气从气管传输到肺泡的管道。
•肺间质:位于肺泡和支气管之间的支持组织。
•化脓性:炎症过程中产生脓液。
•间质性:主要累及肺间质的炎症。
3. 肺炎的病理病机肺炎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感染、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感染•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常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真菌感染:如曲霉菌(Aspergillus)、隐球菌(Cryptococcus)等,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免疫反应•细胞免疫:T细胞和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杀灭病原体发挥作用。
•体液免疫:B细胞产生的抗体中和和清除病原体。
炎症过程•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白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
•组织损伤与修复:炎症过程中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同时进行,可能导致纤维化和功能损伤。
4. 肺炎的病因•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吸入性因素:吸入有毒气体、烟雾、胃内容物等。
•免疫抑制:艾滋病、糖尿病、肿瘤化疗等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
5. 肺炎的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社区中感染的肺炎,病原多为细菌或病毒。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住院期间感染的肺炎,多由耐药性强的病原体引起。
肺炎病人护理知识点总结
肺炎病人护理知识点总结导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肺炎可导致肺部组织感染和炎症,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对于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加速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针对肺炎患者的护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预防、护理技巧、饮食调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护士和相关人员提供肺炎患者护理的指导和参考。
一、肺炎患者的预防护理知识1. 防病毒感染:强调手部卫生,采取勤洗手、佩戴口罩等措施,避免病毒感染。
2. 加强免疫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
3. 避免疲劳: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疲劳引起的免疫力下降。
二、肺炎患者的护理技巧1. 观察患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维持患者呼吸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烟尘等刺激性物质。
3. 督促患者咳痰:饮水充足、多吃水果,帮助患者提高咳痰能力,加速痰液排出。
4. 适当营养补充: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免疫力。
5. 保持清洁:保持患者住室、用具、衣物等环境清洁,减少感染机会。
三、肺炎患者的饮食调理知识1. 低脂、高蛋白饮食: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 多饮水:有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有助于降低发热时的体温。
3. 忌辛辣食品:烧烤、油炸、酒精等刺激性食品易加重炎症反应,增加呼吸道不适。
四、肺炎患者的情绪护理知识1. 细心倾听:患者面对疾病时常会有不安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细心倾听,给予患者关怀和安慰。
2. 避免孤独感:患者抱有孤独感容易影响康复,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建立信任感。
3. 提供信息: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五、肺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知识1. 合理安排活动: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安排活动以避免疲劳和气喘。
肺炎章节知识点总结
肺炎章节知识点总结一、肺炎的病因1.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呼吸道后引发感染。
2. 病毒性肺炎: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3. 真菌性肺炎:主要由曲霉、肺孢子菌、念珠菌等真菌引起。
这些真菌主要通过吸入污染的空气或进行了真菌性感染的人群接触传播感染。
4. 寄生虫性肺炎:由于它们相对较少,因此寄生虫性肺炎并不常见。
最常见的寄生虫是肺吸虫、绦虫、肺囊蚴等。
这些寄生虫主要通过摄入寄生虫感染的水或食物传播。
二、肺炎的症状1. 咳嗽:肺炎患者常出现干咳或有黏稠、脓性的咳出痰液,咳嗽可持续数天不愈。
2. 发热:肺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也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一般细菌性肺炎的发热明显,病毒性肺炎的发热相对较轻。
3. 气促:肺炎患者在活动或运动后感到气促,并有呼吸急促的症状。
气促是肺炎患者的严重表现之一。
4. 胸痛:肺炎患者常感到胸痛或胸部不适的症状,疼痛常局限于患侧肺部。
5. 痰液:肺炎患者的痰液颜色、性状、气味等常变化,为肺炎的标志性体征之一。
三、肺炎的诊断1. 临床表现: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肺炎,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2.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是诊断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确认肺炎的程度和范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实验室检查:包括痰液培养、血液培养、炎症指标检查、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等方法,有助于确定肺炎的病原体和严重程度。
四、肺炎的治疗1. 抗生素治疗:对细菌性肺炎,抗生素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抗病毒治疗:对病毒性肺炎,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毒感染,减轻症状和加速康复。
3. 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消炎、增强免疫力等支持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大全一、感染的肺炎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病毒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
本次发现的被世卫组织命名为2021(2021-nCov)。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蝙蝠、果子狸、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3.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4.的抵抗力如何?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5.会人传人吗?会。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看,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指14天内曾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同车的乘客等。
7.潜伏期有多长?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4天。
10~14天是一个隔离观察期。
8.感染的肺炎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感染的肺炎患者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9.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1)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由家长陪同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14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14天内接1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由家长陪同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肺炎病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肺炎病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肺炎概述肺炎是一种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肺炎病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程进展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肺炎的病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二、细菌性肺炎的病理机制1. 细菌性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细菌性肺炎的病理过程包括感染入侵、炎症反应、肺组织损伤和修复等阶段。
3. 细菌感染进入肺部后,细菌通过气管、支气管侵入肺泡,引起肺泡炎症。
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渗出、白细胞浸润等。
4. 细菌感染还能引起肺组织的直接损伤,包括肺泡壁增厚、间质纤维化、肺泡腔出血等病变。
5. 细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是肺部实变、痰中带脓、肺泡炎症、渗出性病变等。
三、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机制1. 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
2. 病毒感染肺部后,病毒侵入肺泡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3. 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炎症、肺内渗出等。
4.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干咳等,可发展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四、真菌性肺炎的病理机制1. 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念珠菌、曲霉菌、肺球孢子菌等。
2. 真菌感染肺部后,真菌菌丝体侵入肺泡和间质,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 真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是肺泡渗出、真菌菌丝体浸润、肺组织坏死等。
4. 真菌性肺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等。
五、肺炎的病理变化1. 肺部病理变化包括肺泡渗出、肺泡壁增厚、间质炎症、肺部实变、肺泡腔出血等。
2. 肺炎的病理变化与病原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宿主免疫状态等有关。
3. 肺炎的病理变化可通过痰液、血清学检测、肺部影像学等方法进行评估。
4. 肺炎的病理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指导药物选择、疗程调整和预后判断。
肺炎病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肺炎病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肺炎的定义肺炎是一种肺实质组织的急性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和肺间质的充血、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二、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 细菌性肺炎:包括肺炎双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菌通过气溶胶、飞沫等传播方式进入呼吸道,引起肺泡和肺间质的感染和炎症反应。
2. 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
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进入机体,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3. 真菌性肺炎:由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虫等真菌引起。
真菌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真菌孢子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侵袭肺部组织,引起肺泡和肺间质的感染和炎症反应。
4. 寄生虫性肺炎:包括弓形虫、钩虫、圆线虫等寄生虫引起的肺炎。
寄生虫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寄生虫幼虫通过呼吸道或血行途径进入肺部,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
三、肺炎的病理变化1. 炎症反应:肺实质组织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后,机体会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肺泡和肺间质的充血、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
肺泡的血管周围和间质中可见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2. 肺泡渗出:肺泡和肺间质中的渗出物主要包括血浆蛋白、红细胞和炎性细胞等。
积聚在肺泡内的渗出物会导致肺泡腔内充满液体,影响气体交换和通气功能。
3. 肺泡充血:肺炎时,肺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发生充血,表现为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肺泡腔内液体增加。
4. 肺部感染灶:肺炎时,病原体会引起肺部感染灶的形成,表现为局部组织坏死、渗出物积聚和肺组织破坏。
5. 肺实质纤维化:严重的肺炎病例可引起肺泡和肺间质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影响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四、肺炎的病理类型1. 慢性肺炎:由于病原体长期侵袭,肺部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反应,形成慢性病变。
护理学基础知识:肺炎的分类
护理学基础知识:肺炎的分类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肺炎分类的知识点,主要有三种分类,分类依据为病因、患病环境和解剖。
(一)按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引起,其中肺炎链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由支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引起。
3.病毒性肺炎由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
4.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放线菌等引起。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由立克次体、弓形虫、寄生虫等引起。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损伤可引起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等化学物质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二)按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为最主要的病原体。
2.医院获得性肺炎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最为多见,治疗和预防较困难。
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三)按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又称肺泡性肺炎。
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性肺炎。
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病变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
3.间质性肺炎是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
【试题】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肺炎链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革兰阴性杆菌D.支原体【答案】A。
肺炎医学知识点总结
肺炎医学知识点总结1. 肺炎的病因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病毒性肺炎主要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
真菌性肺炎主要由念珠菌、肺炎支原体、隐孢子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2. 肺炎的发病机制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细菌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细菌侵入肺部组织,释放毒素和引起炎症反应。
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真菌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念珠菌等真菌感染肺部组织,引起肺部感染和炎症反应。
3. 肺炎的临床表现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急促、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可能有一些特异的临床表现,如细菌性肺炎常伴有高热、胸痛和咯血,而病毒性肺炎常伴有流感样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4. 肺炎的诊断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检查,用于诊断肺部感染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痰液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诊断肺炎的病原微生物。
5. 肺炎的治疗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关键,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输液、氧疗、呼吸机辅助等措施,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体征和改善症状。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退热、止咳、化痰等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症状。
6. 肺炎的预防肺炎的预防主要包括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等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麻疹疫苗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咳嗽、避免烟草等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
中考政治肺炎知识点
中考政治肺炎知识点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中考政治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了解有关肺炎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了解肺炎的定义及症状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感染导致的疾病。
它可以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
严重的肺炎还可能导致肺部炎症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第二步:了解肺炎的传播途径肺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肺炎的人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中的病原体可以传播给他人。
此外,接触被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接触被感染的物体也可能导致肺炎的传播。
第三步:了解如何预防肺炎预防肺炎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后;2.尽量避免与感染肺炎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3.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免疫力;4.定期接种肺炎疫苗,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第四步:了解应对肺炎的治疗方法对于已经患有肺炎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细菌性肺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肺炎则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通过休息、饮食调理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第五步:了解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最近,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被命名为COVID-19。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通常表现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与常规肺炎相似,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密集等。
结论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通过了解肺炎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肺炎的侵害。
此外,我们也要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共同抗击疫情。
抗击肺炎宣传知识点总结
抗击肺炎宣传知识点总结一、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
2. COVID-19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3. COVID-19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乏力、肌肉疼痛等。
4. 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但仍会传播病毒。
5. 病毒感染会引起轻重不一的疾病,包括轻度感冒症状、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及致死。
6. COVID-19病毒对年长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等)的人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二、个人防护知识1.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水进行充分清洁,尤其在接触食物、触摸面具、纸巾和其他物品后洗手。
2. 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进行消毒。
3.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肘部遮掩口鼻,并将纸巾丢弃到有盖垃圾箱中。
4. 避免触摸眼、鼻和口。
5. 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
6. 戴口罩,尤其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在社交活动中。
7. 确保居住空间通风良好。
8.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品,如表面、门把手、电器开关等。
三、社区防控知识1. 支持和遵守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封锁、隔离等。
2. 避免不必要的公共聚集,如聚会、聚餐等。
3. 倡导和支持在公共场所强制佩戴口罩。
4. 关注社区疫情传播情况,如地方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通报、疫苗接种等信息。
5. 支持社区的检测和隔离工作,如支持当地的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
6. 积极参与疫苗接种行动,遵循政府发布的疫苗接种通知,主动接种疫苗。
7. 支持和遵守公共健康监测和追踪行动,如支持医疗人员进行追踪接触者、排查病例等工作。
四、旅行健康知识1. 避免不必要的国内和国际旅行。
2. 如有必要出行,遵守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内科护理学肺炎知识点总结
内科护理学肺炎知识点总结一、肺炎的基本概念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种类型。
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获得的肺炎,而HAP是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肺炎。
肺炎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二、肺炎的病因及易感因素1. 病因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
其他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军团菌和肺孢子菌等也可引起肺炎。
2. 易感因素肺炎的易感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功能、慢性疾病、吸烟、酗酒、手术、医院感染、长期卧床和使用抗生素等。
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慢性肺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特别容易感染肺炎。
三、肺炎的临床表现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等。
肺炎的症状严重程度与病原体、病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临床上既有急性肺炎也有慢性肺炎,有轻症患者也有重症患者。
四、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临床诊断肺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中,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肺炎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可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2.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痰培养、血培养、痰抗酸染色、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学检测和呼气(尿)抗原检测等方法,可帮助明确病原体和判断肺炎的病原性。
3. 鉴别诊断肺炎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肿瘤和肺栓塞等相区分。
此外,还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和败血症等相鉴别。
五、肺炎的治疗原则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及时诊断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积极康复和预防复发。
治疗的具体措施应根据病原体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高考会考肺炎知识点总结
高考会考肺炎知识点总结随着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对于肺炎的了解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高中毕业的重要节点,高考会考的考生要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对高考会考的肺炎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肺炎概述肺炎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性疾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类。
二、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感染,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至少20秒。
2.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特别是在接近他人时。
3.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4.避免接触眼、鼻、口: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鼻、口,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风险。
5.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礼仪: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三、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和症状病毒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症状通常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难等。
1.流感病毒引发的肺炎: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喉咙痛、咳嗽等。
2.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类常见的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喷嚏、咳嗽等。
四、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和症状细菌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
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咳痰等。
1.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肺炎: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尤其容易感染儿童和老年人。
该菌引起的肺炎症状较重,如高热、寒战、胸痛等。
2.卡他莫拉菌引发的肺炎:卡他莫拉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感染后引起的肺炎症状较轻,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等。
五、真菌性肺炎的病因和症状真菌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症状通常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肺炎的知识点总结
肺炎的知识点总结一、肺炎的病因肺炎的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其他常见的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
非感染性肺炎则是由于吸入有害物质或过敏反应引起的,比如化学毒气、细菌毒素、粉尘、冷空气等。
二、肺炎的症状肺炎的症状可以因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
有些病原体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比如流感病毒可以导致鼻塞、流涕和身体酸痛等。
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没有发热和咳嗽等常见症状,因此更容易被忽视。
三、肺炎的诊断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
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诊断肺炎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能够明显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
而血液检查和痰培养则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的类型,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
四、肺炎的治疗肺炎的治疗包括对病因和症状的处理两个方面。
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即对病原体的选择性治疗。
而非感染性肺炎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吸入化学毒气引起的肺炎需要立即停止暴露,并进行氧疗和呼吸支持等。
此外,对于肺炎合并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胸痛等,也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五、肺炎的预防肺炎的预防包括疫苗预防、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
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比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
另外,肺炎是一种传染病,因此在发病期间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免传播给他人。
总的来说,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多样化,症状不一,治疗方法也各异。
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更需要关注肺炎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
肺炎概述知识考点
肺炎概述知识考点●定义●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常见的因素,其他的可包括各种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以及药物所致●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支气管内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巨噬细胞等细胞防御的完整性●是否发生肺炎取决于●病原菌:数量多、独立强●宿主因素:呼吸道局部免疫防御系统损害●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从而形成空洞,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肺结构与功能均可恢复●分类●解剖学●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病原体首先在肺泡内形成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引起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典型表现: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X线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病毒以及军团菌●X线显示沿着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常累及肺下叶●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累及支气管壁以及支气管周围组织,有肺泡壁的增生及间质水肿,呼吸道症状轻,病变广泛则呼吸困难明显●常见致病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孢子菌等引起●X线表现肺下部不规则阴影,可成毛玻璃样、网格状,其间有小片肺不张阴影●病因●细菌性肺炎●G+: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G-: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棒状杆菌、梭形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肺真菌病:白色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体、寄生虫●物理化学及过敏因素所致肺炎: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患病环境●cap●在医院外患上的肺炎,包括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病毒●hap●在医院期间内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体潜伏期,且入院小于等于48h后,在医院的新发肺炎●常见病原体: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症状●咳嗽咳痰。
护理学基础知识:肺炎知识总结
护理学基础知识: 肺炎知识总结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在护士事业单位考试中,肺炎相关的知识点主要为肺炎的分类、分型、特征性表现以及致病菌等。
一、分类1.病因分类(一)感染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为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常见考点)。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主要为衣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
(二)理化性肺炎:放射性、吸入性、类脂性肺炎。
(三)免疫和变态反应性肺炎:过敏性、风湿性肺炎。
2.解剖分类(一)大叶性肺炎:炎症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又称肺泡性肺炎。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二)小叶性肺炎:炎症累及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又称支气管肺炎。
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的炎症,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肺泡壁。
3.患病环境分类(一)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也称院外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多见。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也包括在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其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多见,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
4.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迁延1~3M;慢性.3M。
5.按病情分类轻症肺炎: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亦受累;有全身中毒症状6.根据发病年龄分类新生儿肺炎: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乳汁;感染性肺炎小儿肺炎:以支气管肺炎多见成人肺炎:以细菌性肺炎最多见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受寒,淋雨,疲劳等诱发因素、起病急,稽留热(高热39~40度)、寒战、胸痛(咳嗽时加剧,病人被迫患侧卧位)、咳嗽、铁锈色痰(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表现);血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高;X片炎性浸润,大片均匀致密阴影,不产生坏死性空洞。
肺炎护理知识点总结
肺炎护理知识点总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主要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为特征。
对于肺炎的护理工作,既需控制病情,又要加强护理,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护理知识点,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肺炎的护理原则1.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的变化是肺炎护理的重要工作。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是肺炎的主要受害部位,对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包括咳痰、吸氧、呼吸训练等。
3. 提高免疫力:肺炎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因此需要加强免疫力的调理工作,包括适当的营养补充、体育锻炼、精神抚慰等。
4. 防止交叉感染:肺炎属于传染病,患者一旦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就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要严格遵守消毒原则,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保持环境清洁:病房内的环境清洁卫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要加强卫生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二、肺炎的患者护理1. 增强患者营养:对于肺炎患者,需要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提高营养水平,促进康复。
2. 保持体位舒适:对于患者在发热、咳嗽等症状下,要保持适宜的体位,促进呼吸畅通,缓解症状。
3. 定期翻身护理:床位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和呼吸道感染,需要定期为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相关并发症。
4. 加强心理护理:肺炎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关爱。
5. 鼓励适量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康复。
6.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病房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影响,要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光线明亮、温度适宜。
7.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对于肺炎患者,应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促进康复。
肺炎知识点护理考研总结
肺炎知识点护理考研总结一、概述肺炎是指由各种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起的肺实质和间质的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类型。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气急、胸痛等。
因其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于护理考研来说,了解肺炎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的护理工作。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 病因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则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真菌性肺炎则以念珠菌、曲霉菌等为常见致病菌。
2. 发病机制细菌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细菌侵入肺组织后,通过肺泡炎、支气管炎等方式引起炎症反应。
病毒性肺炎则是病毒侵入肺组织后,通过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导致肺实质损伤。
真菌性肺炎则是真菌侵入肺组织后,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三、临床表现1. 细菌性肺炎(1)急性发热:高热、寒战、高热不退。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3)全身中毒症状:头痛、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4)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动过速、心音增强等。
2. 病毒性肺炎(1)发热:高热、持续发热。
(2)呼吸系统症状:干咳、呼吸急促、气促等。
(3)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
3. 真菌性肺炎(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2)全身症状:发热、体温升高、乏力等。
四、护理措施1. 病房环境(1)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维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激。
(3)清洁卫生:保持床铺、病房、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4)隔离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2. 个人护理(1)痰液引流:通过合理的体位,利用引流瓶等辅助工具,进行痰液引流。
(2)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3)皮肤护理:避免压疮、湿疹等皮肤损伤的发生。
肺炎学习报告
肺炎学习报告肺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最初在2019年底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
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惊人,迅速蔓延到全球,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将就肺炎病毒的传播路径、疾病病理过程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说明和总结。
1. 肺炎病毒的传播路径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途径进行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当被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从口腔或鼻腔中喷出,然后被他人吸入到呼吸道中。
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分泌物或用过的物品,如餐具、纸巾等,而将病毒传播到自身。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在密闭、空气循环不良的环境中,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2. 肺炎病理过程在人体感染肺炎病毒后,病毒会首先攻击呼吸道上皮细胞,通过与细胞膜结合而进入细胞内。
接着,病毒开始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并释放出新的病毒颗粒,继续感染其他健康细胞。
这个过程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症状的出现。
在某些重症患者身上,病毒进一步侵入肺部,引起肺炎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3. 应对肺炎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肺炎的传播,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实施社交隔离措施,减少人群聚集,降低病毒传播的机会;-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等;- 提高医疗资源能力,增加病床、呼吸机等救治设备的供应;- 开展大规模的病毒检测和追踪,及时发现感染者,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观察。
此外,各国还积极推动疫苗研发和全球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科研合作,共同应对肺炎的挑战。
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积极应对举措,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与支持,都为我们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性,并在平常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重点知识总结
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之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固定中细湿?音为临床表现。
一、分类
1.病理分类:支气管肺炎(小儿最常见)、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2.病因分类:
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居首位。
细菌性肺炎: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军团菌等。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所致。
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或肺炎衣原体。
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肺曲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
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为主。
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急性(1月以内)、迁延性(1~3月)、慢性(3月以上)。
4.病情分类:(1)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
(2)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5.发生肺炎的地区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二、支气管肺炎
1.病因:细菌和病毒。
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多见。
2.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大多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
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唇周发绀。
肺部可听到固定的中、细湿?音。
SaO2<85%,还原血红蛋白>50g/L时出现发绀;PaO2<50mmHg,PaCO2>50mmHg,SaO2<85%为呼吸衰竭。
严重肺炎存在混合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2)循环系统:可发生心肌炎;可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烦躁不安和肝脏增大等心力衰竭表现。
(3)神经系统:轻度表现烦躁、嗜睡;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则,前囟隆起。
(4)消化系统:常有纳差、吐泻、腹胀等。
若发生中毒性肠麻痹,腹胀严重
肠鸣音消失。
有时呕吐咖啡渣样物,大便隐血阳性或排柏油样便。
3.辅助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病毒分离,其他病原体的分离培养;②病原特异性抗原检测;③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检测有4倍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④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病原体DNA;⑤细菌培养。
(2)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检查;C反应蛋白(CRP);四唑氮蓝试验(NBT)。
(3)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点片状阴影。
(4)血气分析
4.并发症
(1)脓胸:常为葡萄球菌引起,革兰阴性杆菌次之。
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若积液较多,纵隔向对侧移位。
(2)脓气胸:表现为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剧烈,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叩诊在积液上方呈鼓音,下方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肺大疱: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体积小者,可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
此外还可引起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
5.治疗
(1)一般治疗
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温度以60%为宜。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交叉感染。
(2)病原治疗
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用肺组织浓度高的药物;重者静脉联合用药。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钠、万古霉素、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嗪;绿脓杆菌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大环内酯类。
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日,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
葡萄球菌肺炎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总疗程6周。
抗病毒治疗:三氮唑核苷;干扰素;聚肌胞;乳清液。
(3)对症治疗
氧疗:鼻前庭导管,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
若出现呼吸衰竭,应用人工呼吸器保持呼吸道通畅:祛痰剂;复方甘草合剂;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剂;保证液体摄入量,有利于排痰。
(4)心力衰竭的治疗:除镇静、给氧外,必要时可用洋地黄制剂。
(5)腹胀的治疗:伴低钾血症者及时补钾;如系中毒性肠麻痹,应禁食、胃肠减压,亦可用酚妥拉明(0.5mg/kg),溶于5%葡萄糖20ml静滴。
(6)感染性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的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7)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适应证: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伴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中毒性休克等;胸膜有渗出的病例。
(8)并存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对并发脓胸、脓气胸者及时抽脓抽气。
遇下列情况则考虑胸腔闭式引流:年龄小,中毒症状重;脓液粘稠,经反复穿刺排脓不畅者;张力性气胸。
三、几种不同病原体肺炎的特点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起病急,病情重。
(2)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休克症状。
(3)肺部体征出现早(中、细湿?音),极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肿。
(4)可有一过性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
伴有脓毒血症时,可有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病灶。
(5)胸部X线常见肺浸润,多发性肺脓肿、肺大疱和脓胸、脓气胸等。
易变性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另一X线特征。
2.腺病毒肺炎
(1)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
(2)持续高热,轻症7~10日开始退热,重症常达2~3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3)早期即有全身中毒症状,如萎靡嗜睡,面色苍白。
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或心力衰竭。
(4)咳嗽频繁,阵发性喘憋,紫绀等。
(5)肺部体征出现晚,发热3~5天后始闻及细小湿?音。
(6)X线常较体征出现早,见大片阴影,且消失较慢。
少数病例在极期可有胸膜反应
(7)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
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1)多见于婴幼儿,尤其1岁以内婴儿。
(2)发热、喘憋、呼吸困难。
(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音。
(4)X线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可有不同程度肺气肿。
(5)白细胞总数多正常。
4.支原体肺炎
(1)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尤以学龄儿童常见。
散发,也可流行。
(2)发热38~39℃,热程1~2周。
(3)刺激性干咳,持续2~4周,常伴有肺外症状。
多型性皮疹,非特异性肌痛。
(4)肺部体征不明显。
(5)胸部X线多型性改变;胸片阴影显著而体征轻微是本病特征之一。
(6)红霉素为首选,青霉素及磺胺药治疗无效。
(7)血清冷凝集滴度上升1:3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