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煤灰熔融性是指煤中的无机部分在高温下熔化的能力。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评估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对于炉内温度的控制、炉渣排除、锅炉耐久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还可以为选煤和燃烧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的化学性质: 煤的灰分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灰分含量高的煤通常熔融性较差,而硫、铝和铁等元素的含量增加也会降低煤灰的熔融温度。

2.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粒度和煤的结构对煤灰熔融性具有影响。

粒度较细的煤,其煤灰在燃烧时会更容易熔融。

煤炭的煤层结构对煤灰的熔融性也有一定影响。

3. 燃烧条件: 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氧化剂的种类和供应方式等都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温度较高和氧化剂充分的情况下,煤灰的熔融性会更强。

4. 煤灰成分和形态: 煤灰中不同物质的含量和形态会影响煤灰熔融性。

当灰分中含有高熔点物质(如SiO2)时,煤灰的熔融温度会升高;如果煤灰中的金属氧化物形成液体相,也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是指一定量的煤灰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能力。

它是评价煤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煤的利用价值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的特性。

对于煤的应用领域,如发电、铁路、冶金等,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其使用效果。

首先,煤灰熔融性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影响尤为重要。

煤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或者颗粒物,并且这些物质的比例和性质与煤的成分有关。

如果煤中的某些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无法完全燃烧,会发生部分氧化或者分解反应,最终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物等。

此时,煤灰熔融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剧这种现象,进而增加环境的污染和健康的损害。

所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生成是保障环境和健康的必要手段。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煤的使用者选择更加适合的燃烧条件,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保护环境和健康。

其次,煤灰熔融性还会对产生的废渣的性质产生影响。

烧煤时,生成的煤灰会在炉膛内逐渐积累,如果煤灰的熔融性太高,就会导致煤灰在炉内结块或者凝固成大块,降低炉子的效率,甚至会在废渣中形成一些酸性物质,对设备的损耗更大。

同时,过高的煤灰熔融性也会导致废渣的含水量降低,给处置废渣带来困难。

也就是说,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用户选择不同的设备、燃烧条件和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减少废渣的产生和处理难度。

最后,煤灰熔融性的大小还会对煤的利用价值产生影响。

在某些领域,如冶金和耐火材料等,需要使用煤中的部分矿物质进行合成或者改性,而这些矿物质通常都集中在煤灰中。

如果煤灰的熔融性太高或太低,不仅会影响是否能有效地提取这些矿物质,还会影响合成或改性所需的温度和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测定煤灰熔融性是保证煤的利用宽度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测定煤灰熔融性是一项对于维护环境、健康、设备、废渣处理和煤的利用价值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任务。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成分、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反应性物质的存在和化学作用等等。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是煤燃烧后生成的固体残留物,其成份和性质对于燃烧过程和环境污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其中,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评价其性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阐述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意义:1. 评价煤的质量:煤灰的熔融性是衡量煤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品质的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熔融性较低,而低品质的煤则相反。

因此,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作为评价煤质的重要手段。

2. 优化燃烧工艺:煤灰熔融性是衡量燃烧过程中煤灰的结渣倾向和产生渣的特性的重要指标。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煤电厂和工业企业优化燃烧工艺,降低结渣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3. 防止火灾和事故:在煤燃烧过程中,煤灰熔融性高的情况下,煤灰易于产生焦化,形成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及早预防事故发生。

4. 环境保护:煤燃烧产生的灰渣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这些灰渣中的一些物质还可能散发出臭味和毒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威胁。

测定煤灰熔融性有助于找到煤灰中危害环境的物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保护环境。

影响因素:1. 煤的品质:煤的质量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最主要因素。

优质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熔融性低,而低质煤则容易产生熔融渣。

2. 煤燃烧的温度:温度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温度过高会导致煤灰产生熔融现象,产生粘渣等问题。

在高温下,煤灰中的铝、铁、钙等物质将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和凝固成为固体,形成煤灰的渣。

在较低的温度下,煤灰往往只会结成1/2或2/3的球形颗粒,但不会结成胶状的粘渣。

3. 煤中灰分的含量及成分:煤灰熔融性除了受煤质和温度的影响外,还受煤中灰分的含量和成分的影响。

这对煤灰的结渣和腐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煤中灰分的含量增加时,煤灰熔融性也会相应增大。

灰分中的物质成分不同,其熔融温度也不同,也会影响灰渣的结构和特性。

结论:测定煤灰熔融性是评价煤质和煤的燃烧特性的重要手段。

煤灰熔融性的大小受煤质、温度、灰分含量及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是燃烧煤炭时产生的固体残渣,其性质对环境和燃烧设备的运行都有重要影响。

煤灰的熔融性是研究煤灰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与环境污染、燃烧设备腐蚀等有关,还对燃煤产生的渣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影响环境污染煤灰中的熔融性物质在锅炉内被释放到烟道中,一旦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形成烟道渣,这些高温下形成的渣化物质被称为高渣,其熔融温度较低,具有粘结性,易引起渣铁、输灰管、电除灰设备的堵塞,造成设备损坏,甚至爆管、泄露等严重事故。

在低温下煤灰中的硫元素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渣化硫酸盐,容易造成喷灰器、叉车等燃烧设备的严重腐蚀,影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影响燃煤环保处理燃煤排放是导致大气和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煤炭消耗量较大,煤灰的排放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煤灰熔融性较大,煤灰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中的细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增加,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而对煤灰进行环保处理也将大大增加处理成本。

3. 影响渣化特性燃烧产生的煤灰通过渣化处理,可以生产多种建筑材料和水泥等混凝土原料。

煤灰的熔融性直接影响其渣化特性,渣化特性好的煤灰更易于利用,可以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煤灰熔融性对环境污染、渣化处理及燃煤设备的安全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煤质影响煤炭中的灰分成分、数量对煤灰熔融性有很大影响。

灰分中的SiO2、Fe2O3、Al2O3等含量高,可以提高煤灰的熔融温度,而且灰分的特性也有影响。

2. 煤炭燃烧条件燃烧条件对煤灰的熔融性也有重要影响。

煤炭燃烧的温度、压力、氧气流速以及氧气浓度都会对熔融性产生影响。

3. 煤粉粒度煤粉的细度对熔融性有重要影响。

煤粉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而且能更好地与氧气接触,煤灰的熔融性也随之增加。

通过了解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煤灰的形成和燃烧过程,保护环境、减少设备损耗,提高渣化利用率。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测定煤灰熔融性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煤灰在高温下的熔化性能。

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评估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的熔化特性,从而影响炉内温度控制、灰渣排放和炉膛结渣情况。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煤燃烧过程中的灰渣排放情况。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微小颗粒。

灰渣的熔化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其排放情况。

如果煤灰的熔点较高且熔化较完全,可以减少灰渣中的颗粒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当灰渣的熔点较低时,熔渣的流动性会增加,灰渣会更容易粘附在锅炉管道上,导致管道堵塞,并且常常会产生比较有害的气态物质的排放。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炉膛结渣情况。

煤燃烧过程中,煤灰的熔点会直接决定炉膛内的结渣情况。

如果煤灰的熔点较高且熔化完全,可以减少炉膛内的结渣情况,降低对锅炉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当煤灰的熔点较低时,熔渣容易粘附在炉膛内壁和燃烧器中,形成结渣并降低热交换效率,增加燃料消耗。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种类、矿物组成、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以及燃烧条件等。

不同种类的煤矿中,煤灰的熔化性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煤矿中含有的不同矿物质对煤灰的熔化特性有直接影响,高硅酸盐矿物和铝酸盐矿物会提高煤灰的熔化温度,而铁酸盐矿物和碱金属盐矿物会降低煤灰的熔化温度。

煤中的挥发分含量和灰分含量也会影响煤灰的熔点。

燃烧条件也会对煤灰的熔点产生影响,例如炉温、燃烧速率和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等都会影响煤灰的熔化性能。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对于合理控制煤燃烧系统的温度、减少灰渣排放和结渣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选择煤种、调整煤质和优化燃烧条件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煤灰的熔化温度,减少对环境和设备的危害。

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影响因素分析

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影响因素分析

系 ,建 立 了不少 经验 公式 。主要 考虑 煤 灰组成 的影 响 ,直 接 回归灰熔 融 性 的 流动 温 度 与 灰 成分 SO 、 i。
A2 3 e0 、C 0、Mg 1 、F 3 0 a O、K O 含 量 的 关 系 , Na 间 接法所 得 的经验 公式 是在 一定 的数 据范 围 内统计 得 出的 ,因此 具有 一 定的局 限性 。
度加 热 ,观察 灰锥在 受热 过程 中的形态 变化 ,判 定 煤灰 熔融 性特 征温度 :即变形 温度 、软 化温 度 、半
球温 度和 流动 温度 。 ( )热 显微 镜法 。与 灰锥 法的 区别 是 :将 试样 2
察试样的变化情况 ;电源要有足够容量,可连续调
压 。热 电偶 及 高温 计 ,测 温 范 围 为 0  ̄ 15 0 , C~ 0 ℃
融性过 程 中影响 结果 准确度 的 因素 。 关 键 词 :煤 灰 熔 融 性 ;测 定 方 法 ;探 讨 ; 影 响 因素
中 图分 类号 :TQ 3 . 5 3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6 7 (0 0 50 4 —3 0 77 7 2 1 )0 —0 90
Dic s i n o h e e m i a i n a d t e i l e c a t r ff sb lt f c a s s u so n t e d t r n to n h nfu n e f c o s o u i iiy o o la h
K e r s:f sb lt fc a s y wo d u iiiy o o la h:d er i a i n;d s us in;i fu c a t r et m n to ic so n len e f c o s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煤灰熔融性是指煤在高温下产生的物质流动和化学反应,导致煤灰在一定温度下开始
熔化并流动。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了解煤的燃烧特性和烟气的排放情况。

具体而言,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可以影响以下方面:
1. 燃烧效率和效果:煤灰是煤燃烧后剩余物质,其能够流动并聚集成块,堵塞烟道,导致热效率降低。

因此,对于煤的燃烧效率和效果的评估,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必要的。

2. 烟气排放:煤的燃烧不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普通物质,还会产生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可以预测出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制定有效的
控制方案。

3. 热电工业:煤灰熔融性对热电工业的影响也很显著。

煤灰熔融性高的煤,其灰渣
流动性好,易于清除,减少电站的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除了以上三点,煤灰熔融性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煤的成分:煤的成分是确定其灰渣熔融性的关键因素,碳含量升高,冷渣的熔融
性也会增强。

2. 温度:温度对煤灰熔融性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灰渣的熔融性也会
升高。

3. 矿物组成:煤中含有的矿物可能会影响灰渣的熔融性,其中高含量的镁铁质矿物(如辉石)会提高灰渣的熔点。

4. 物理形态:不同的形态(颗粒、粉末、块状等)的煤灰熔融性可能会不同。

常规
测试使用的灰粉末形态,对于评估煤的熔融性影响相对较小。

总之,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工作,可以为煤的燃烧和烟气排放控
制提供依据,也有利于煤电行业的发展和维护。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熔化的倾向和温度范围。

测定煤灰熔融性对煤燃烧技术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煤灰熔融性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了解煤灰在高温条件下的熔化温度和倾向,对煤燃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煤灰在锅炉内会产生熔融现象,形成渣滓。

如果煤灰的熔融温度过高,会导致炉渣粘结在炉膛壁面,影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灰的熔融温度与炉膛内温度直接相关,了解煤灰的熔融性能,有助于合理控制炉膛内温度,减少炉渣对设备的侵蚀。

2. 通过测定煤灰熔融性能,可以评估煤的燃烧特性。

不同煤种的煤灰熔融性能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不同煤种的煤灰熔融性能,可以为选择燃烧设备和优化燃烧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高熔点的煤灰,可以采用降低燃烧温度、增加炉膛出口气体的过冷度等措施来减少炉渣的产生。

3. 煤灰的成分和熔融性能与环境污染有关。

煤灰中的一些有害元素如砷、镉等在高温条件下易与熔融渣结合形成气、溶体及固相矿物,进而影响煤灰的处理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煤灰的熔融性能,可以为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1. 煤种的性质。

不同种类的煤灰熔融性能存在差异,比如褐煤的熔融性能一般较差,石煤的熔融性能较好。

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煤种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质条件、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煤灰成分和物相的差异。

2. 煤中矿物组分的含量。

矿物组分是直接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之一。

硅酸盐矿物在煤灰中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融性能越好;反之,铁铝矿物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融性能越差。

3. 煤的燃烧温度和氧化条件。

煤的燃烧温度对煤灰的熔融性能有明显影响,一般情况下,煤的燃烧温度越高,煤灰的熔融温度越高,熔融性能越差。

氧化条件也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能,充足的氧化条件有助于降低煤灰的熔融性能。

4. 煤灰中的碱性成分含量。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能源资源之一,其燃烧产生的灰烬是不可避免的。

煤灰中的矿物质成分和熔融性对环境和燃料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煤灰的熔融性进行测定,可以有效地评估煤炭的燃烧特性,预测灰渣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为煤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评估煤炭的燃烧特性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反映出燃煤过程中煤灰的熔化特性和行为,这对于评估煤炭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煤灰在燃烧时会发生部分熔化,形成熔渣,如果煤灰的熔融性较好,熔渣生成时容易排出炉膛,有利于保护炉膛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反,如果煤灰的熔融性较差,熔渣生成时容易粘在炉膛内壁上,影响炉内的流动,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为燃煤工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依据。

2. 预测灰渣对环境的影响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粉尘排放、土壤污染等。

通过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了解灰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预测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煤灰的熔融性越高,生成的灰渣颗粒越大,密度越大,粘附力越强,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越大。

测定煤灰熔融性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3. 为煤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为煤炭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为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如制备水泥、填料等材料,为煤炭的燃烧工艺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燃煤发电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

二、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1. 煤质煤质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煤炭其煤灰的熔融性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焦化煤的灰渣熔融性较好,烟煤的灰渣熔融性较差。

煤炭中的灰分含量、灰渣中的硅酸盐的含量等也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2. 燃烧工艺燃烧工艺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燃烧温度、气氛、时间等都会对煤灰的熔融性产生影响。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是燃烧煤炭后残余下来的固体物质,其中的熔融特性是煤灰在锅炉中的燃烧性能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测定煤灰熔融性对于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意义1.指导煤炭选用与加工。

煤炭选择时,需要了解其煤灰的熔融性质,以便选用适合的燃烧设备及煤灰处理方案。

2.优化锅炉的设计与操作。

锅炉内的煤灰会影响其燃烧效率及排放物的质量。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指导锅炉的设计和操作,使其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

3.指导废弃物处理。

在煤炭工业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煤灰,而煤灰的熔融特性会影响其处理方式。

因此,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帮助选择最适合的废弃物处理方案。

4.研究煤灰成分及煤的热解特性。

煤灰的成分及熔融性是确定煤的热解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为研究煤的热解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二、影响因素1.煤的类型和成分。

不同类型的煤炭在燃烧后留下的矿物成分不同,因此煤灰的熔融性也不同。

2.煤的热解特性。

煤炭的热解特性会影响煤灰中残留下来的矿物物质所处的形态及其熔融性。

3.燃烧条件。

煤的燃烧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气氛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煤灰的组成、形态和熔融性产生影响。

4.煤灰的成分及形态。

煤灰的成分、比表面积、孔隙度、磨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5.试验方法。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试验方法不同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热显微镜法、平衡试验法等。

综上所述,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对于煤的加工、燃烧及废弃物处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其熔融性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进行试验前需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1. 引言1.1 煤灰熔融性的定义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下熔化的性质。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灰,而煤灰的熔融性则决定了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

煤灰的熔融性可以通过测定煤灰的软化温度来反映,即在一定条件下,煤灰开始软化并熔化的温度。

煤灰熔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电厂的烟气净化装置的运行效果,同时也会对锅炉和除渣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煤灰熔融性的差异会导致燃烧系统渣堆的形成,影响燃烧效率,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煤电厂提供科学依据,优化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深入研究煤灰熔融性,可以为煤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1.2 煤灰熔融性的重要性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熔化的特性,是煤燃烧过程中重要的燃烧特性之一。

煤灰熔融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燃烧效率: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熔融特性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的煤灰融合温度和煤灰在锅炉内的分布情况。

煤灰熔融性好的煤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含量,提高燃烧效率。

2. 影响烟气处理:煤灰熔融性对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除尘效率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煤灰熔融性可以减少烟气中的气溶胶含量,降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延长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影响环境污染:燃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煤灰。

煤灰熔融性差会导致煤灰在燃烧过程中难以固化,易溢出炉外,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环境质量。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和分析对指导煤燃烧过程、优化燃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优化煤灰熔融性,对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1. 煤的成分:煤的不同成分会对煤灰熔融性产生影响,特别是灰分和挥发分的含量。

灰分的增加会使煤灰的熔点降低,而挥发分的增加会促使煤灰更快地熔化。

浅析煤灰熔融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浅析煤灰熔融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摘要:分析了影响煤灰熔融性测定结果的多种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在动力用煤、气化用煤中,煤灰熔融性是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煤中矿物质在锅炉中的动态通过煤灰的熔融温度可以进一步得到反应,借助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锅炉的结渣情况、沾污情况等进行相应的预测。

因此,煤灰熔融性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可以对锅炉的设计和运行进行指导。

1试验气氛①试验气氛对煤灰熔融通性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是因为,煤灰中的铁在不同的气氛中,通常情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价态,例如在氧化性介质、弱还原性介质、强还原性介质中分别转变成Fe2O3、FeO和Fe,其中,FeO在熔点方面最低,并且FeO能够与煤灰中的SiO2进行反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生成熔点更低的硅酸盐和低(共)熔混合物。

所以说,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煤灰熔融性温度最低。

②控制气氛。

通常情况下,通气法和封碳法是控制气氛的主要方法。

通过封碳法对试验气氛进行相应的控制。

在对气氛进行调整前,需要对含碳物质的种类、粒度等进行选择,碳物质的大致数量根据所使用的钢玉管材质进行选择,在炉内确定碳物质的放置部位。

试验过程中,在不同温度下,不同量的碳物质所生成的CO和CO2的体积存在差异,其组在炉内处于变化状态:2C+O2=2CO;2CO+O2= 2CO2。

如果CO的量远远超过CO2,气氛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如果CO与CO2的体积比接近1:1,这时气氛呈现出弱还原性。

③检查炉内气氛。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炉内气氛进行检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检查气氛的方法主要涉及:参比灰锥法和取气分析法。

在操作过程中:a如果含碳物被烧成灰,或者量减少很多,这说明炉内的氧气浓度非常高,而对应的还原性气体则相对较低;b含碳物没有发生变化,与参比值对照,如果软化温度(ST)之差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含碳物的量进行适当地调整。

2加热速度对于煤灰熔融试样来说,通常情况下从局部熔化到全部熔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浅谈煤灰灰熔融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浅谈煤灰灰熔融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浅谈煤灰灰熔融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摘要: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影响煤灰熔融性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应注意事项。

作为煤炭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煤灰熔融性同样也是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立足于煤灰熔融性的测定现状,对煤灰熔融性的测定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水平,提升测定的精度与真实性。

关键词:实验气氛,升温速度,制备,灰锥托板,煤灰,主观因素引言煤灰的熔融性是表征煤中矿物质在锅炉燃烧时不同物理状态,是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

它可为设计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和锅炉安全运行提供依据;电力用煤中,煤灰熔融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锅炉是否结渣。

因为容易结渣的煤灰将给锅炉燃烧带来困难,影响正常运行。

因此,可利用煤灰的熔融温度对燃煤在锅炉中的结渣情况进行预判;在锅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不同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的锅炉对煤灰的熔融性要求也不同,可利用煤灰熔融温度为不同锅炉选择燃煤。

如电力用煤,要选择灰熔融温度高于1350℃的煤,且越高越好。

一定化学组成的煤灰,其熔融性测定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此,有必要针对几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煤灰熔融性测定的意义测定煤灰熔融性对火力发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选择不同煤质的煤炭进行生产时,其熔融性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熔渣类型与数量,那么在处理结焦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导致设备的损耗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其次,熔融性的测定十分复杂,这是由于物质成分所决定的,不同类型的煤炭的氧化物、中间化合物的类型众多,实际测试起来难度很大,所以一般通过直接测试熔融性的方式对其进行表征;最后,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对煤炭的软化、半球化以及流动特征进行测定的环节,所以这些形态的转换能力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1实验气氛性质的影响实验气氛性质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铁含量大的煤灰。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一、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评价煤灰融化特性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一定条件下融化的性能。

通过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了解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融化特性,包括煤灰的软化温度、熔化温度、流动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反映了煤灰的熔融特性和融化行为。

了解煤灰的熔融特性,有助于评价煤炭的燃烧特性和燃烧设备的性能。

2. 指导燃烧工艺优化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熔融行为会影响燃烧设备的稳定运行。

对于煤灰熔融性的深入了解,可以指导燃烧工艺的优化设计,减少煤灰在燃烧过程中对于燃烧设备以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3. 促进煤灰综合利用煤灰作为煤炭的副产品,煤灰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

通过研究煤灰的熔融性,可以了解煤灰在高温下的行为,促进煤灰的综合利用,包括水泥生产、建筑材料、陶瓷制品、道路铺设等领域。

二、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煤质的不同对煤灰的熔融性有很大影响。

煤质的氧、硫、灰、水分等含量不同,导致煤灰中的无机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进而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一般来说,高灰分、高硫分的煤炭燃烧后生成的煤灰熔融性较差。

2. 燃烧条件燃烧温度、燃烧速率等燃烧条件对煤灰的熔融性有很大影响。

燃烧温度的升高会促进煤灰的熔融,燃烧速率的提高也会使煤灰的熔融性发生变化。

煤炭的燃烧方式(如固定床燃烧、流化床燃烧、煤粉燃烧等)对煤灰的熔融性也有一定影响。

3. 燃料混燃在现实工业生产中,多种燃料的混燃现象普遍存在。

燃料混燃会改变燃烧过程中的条件,进而影响煤灰的生成和熔融性。

在煤炭与生物质混燃的情况下,燃烧生成的煤灰中富含碱金属,其熔融性会发生明显变化。

4. 燃烧设备不同的燃烧设备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炉温和燃烧条件,这些因素对煤灰熔融性也会有较大影响。

炉膛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煤灰的熔融特性。

5. 煤灰中无机物组成煤灰中的无机物质组成对煤灰的熔融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煤灰中富含硅酸盐、氧化铝等物质会提高煤灰的软化温度和熔化温度,而富含碱金属的煤灰则会降低煤灰的软化温度和熔化温度。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指的是煤在燃烧过程中灰分的熔化特性,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可以了解和评估煤的燃烧特性,为合理选择燃煤设备、优化燃烧工艺、改善环境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测定煤灰熔融性主要通过进行煤灰熔融分析实验来得出结果。

通常情况下,首先将煤样进行燃烧或烧失处理,然后将燃后残渣的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灰渣的流动性和形态变化,从而确定煤灰的熔融性质。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结果对于合理选择燃煤设备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燃煤设备对煤灰熔融性有不同的要求,因为煤的熔融性与燃烧时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

对于煤灰熔点较低、熔融特性较差的煤,可以选择高温炉膛、较长的燃烧时间和高温保持,以确保煤灰在炉膛内完全燃烧。

而对于煤灰熔点较高、熔融特性较好的煤,可以选择低温炉膛、较短的燃烧时间和低温保持,以提高燃烧效率。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结果还可以为燃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当煤灰熔点较高、熔融特性较好时,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矿渣等物质,以降低煤灰的熔点,减少煤灰的熔融特性,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效益。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结果还可以评估煤的使用价值。

在某些特殊的工业领域,煤灰熔融性对燃料煤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的限制。

在水泥、建材、冶金等行业,煤灰的熔融性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当煤灰熔点较低、熔融特性较差时,会导致产品的渗透性和强度下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的矿物组成、煤的碳氧化学特征和煤的热解反应。

煤的矿物组成是决定煤灰熔融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煤中的矿物质主要包括石英、长石、石灰石、黏土矿物等,不同的矿物质对煤灰的熔融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石质矿物质和铝质矿物质有降低煤灰熔点的作用,而镁质矿物质和其他硫化物对煤灰的熔融特性有提高作用。

煤的碳氧化学特征也对煤灰熔融性有影响。

煤的氧含量和煤中的活性氧含量越高,煤灰熔融性越好;相反,煤的含硫量和煤中的还原性气体含量越高,煤灰熔融性越差。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测定煤灰的熔融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灰中的无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熔化行为和熔化特性。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对煤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判断煤的高温燃烧特性、脱硫效果、对锅炉设备的侵蚀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帮助评估煤的高温燃烧特性。

煤的燃点一般在600-900摄氏度之间,高温燃烧时垂直燃烧和放射燃烧是两种主要的燃烧方式。

在煤燃烧过程中,煤中的无机物质是燃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熔融行为将影响燃烧的效果。

煤灰的熔融性越大,说明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熔滴和熔渣越多,容易污染锅炉设备,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脱硫效果。

煤灰中的无机物质中富含硫元素,煤燃烧时会形成高温区域,使熔融的煤灰与SO2等硫化物发生反应,形成低熔点的硫酸盐。

煤灰中的硫酸盐熔融点较低,容易形成液态或半液态的熔块,堵塞烟道和沉积在锅炉表面,降低脱硫效果。

通过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脱硫工艺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提高煤燃烧的环保性。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还可以评估其对锅炉设备的侵蚀性。

煤灰中的无机物质在高温下熔融成液态或半液态,随着煤燃烧废气的排放,煤灰会通过烟道和烟气净化设备进入锅炉。

熔融的煤灰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腐蚀性,容易对锅炉的烟道和炉膛内表面进行侵蚀,降低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帮助评估锅炉设备的抗侵蚀能力,指导锅炉运行和维护。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煤灰中的无机物质在高温下熔融成液态或半液态,这些熔融的煤灰颗粒会随烟气排放进入大气中。

煤灰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化学成分将影响它们在大气中的行为和沉降速度,进而影响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帮助评估煤灰颗粒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活性,为煤电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煤的类型、灰分含量、燃烧温度和煤灰中无机物质的化学组成等。

不同型号的煤燃烧时生成的煤灰熔点和熔化行为差异较大,硬煤的煤灰熔融性较低,易于形成熔渣,而褐煤的煤灰熔融性较高。

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浅析

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浅析
2 C+ = CO O, 2 2 CO+ =2 O2 CO2
煤 灰 熔融 是 一 个试 样从 局 部熔 融到 全 部熔 融的 过程 。该过程需要 一定时 间。因此 ,测熔融性时 ,升 温 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结果偏 高;但也不能 太慢 ,否 则试验 周期太长 。要严格 遵守 GB T 1—19 / 2 9 9 6中规 定的 升温速度 :90℃以 I 5~ 0℃/ n 0 0 ,1 2 mi;90℃
的硅酸盐 及其低 ( )熔 混合物 。因此 ,煤灰在 弱还 共
13 检查炉 内气氛 .
为保证数据准确 ,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炉内气 氛 。有两种 方法 :参 比灰锥法 和取 气分析 法 。前者 , 其 实测 值 与弱还 原 性 气氛 下 的参 比值 相差 如 不超过 5 ℃ ,则证 明炉 内为弱还 原性 ;超过 5 ℃ ,要根据 0 0 与强还原性或氧化性气氛下参比值的接近程度以及 刚 玉舟 中碳物 质 的氧 化情 况来 判断 。 () 1 含碳物已烧成灰或量减少很多, 说明炉内氧 气浓 度较高 ,还原性 气体组分太 少。这 时 ,应增加 含
3 4流 动温 度 ( ) . F T
22 灰锥 的制作 尺寸 与放 置位 置 . 灰锥尺寸一 定要符 合 国标 。制作时 力度要 匀 ,使 表面 光滑平整 ,内部结构 紧密 ,且锥 尖要完 好。灰锥 应 自然风干 或在 6 ℃下 干燥 后备 用 。实 验发现 ,尺 0 寸偏 小 ,内部疏松 ,其测定 温度偏 低;尺寸 偏大 ,没 有完 全干燥 ,其测 定温度 偏高;锥 尖不完好 ,影 响操 作者 对 变形温 度的 准确 判 定 。
是增是减 ,灰锥特征温度升降都有一定规律 。 1 实验气 氛
11 实验 气氛是 主要 因素 . 因为 ,煤灰 中的 铁 在不 同气 氛 中以 不 同价 态 现:氧化 性介质 中变成 F 2 eO ;弱还 原性介 质中 变成 FO;在强还原性 介质 中 ,则变成 F 。三者 的熔 点以 e e F O最 低 ,且 F O能与煤 灰中的 SO2 e e i 生成熔 点更低

浅谈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

浅谈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

2020.16科学技术创新(转下页)浅谈煤灰熔融性测定影响因素苏会粉吴亚奎(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化验中心,贵州毕节551500)航天炉炉体一般煤灰流动温度指标控制在1250-1450℃左右,当灰熔点流动温度低于1250℃时,燃烧后灰渣流动性太强,炉膛壁不容易挂渣,易造成装置不安全运行;当灰熔点流动温度高于1450℃时,燃烧后灰渣流动性太差,造成排渣困难,同时会导致气化装置氧耗增加,因此把灰熔点温度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才能维持装置长周期并达到满负荷安全运行。

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把煤质灰熔点控制在1250-1450℃左右,缩小了供销公司煤炭采购范围,容易造成原料煤紧缺,没有合适的煤可用。

为了避免此现象,除了了解煤质本身性质外,通过人为方式对不同性质煤样进行配煤使用,或对高灰熔点煤样进行添加助溶剂,以达到最佳使用温度。

1煤质本身性质影响灰熔点煤样经810℃马弗炉燃烧碳化后,煤中矿物质变成了人们所说的灰分,而灰分的组成决定其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

灰分组分中,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以及中性物质,酸性物质如SiO 2、Al 2O 3成分增加使得灰分中灰熔点升高,碱性物质如Fe 2O 3、CaO 、MgO 、Na 2O 及K 2O 成分增加有利于降低灰分灰熔点,中性也就是两性物质如TiO 2对灰熔点的影响不大。

SiO 2在煤灰中的含量最多,占到30%~70%,SiO 2含量在40%以上的煤的灰熔点较含量在40%以下的灰熔点普遍高100℃左右。

Al 2O 3在煤灰中含量较SiO 2的少,在煤灰熔融时起到“骨架”作用,含量越多,煤灰熔点就越高,当其含量超过40%以上时,无论其他组分如何变化,煤灰熔点必然超过1500℃。

Fe 2O 3含量变化很大,一般为5%~15%,起到降低灰熔点作用。

CaO 的变化量很大,最高达30%以上,一般起到降低灰熔点的作用,因为CaO 和SiO 2可形成低熔点的复合硅酸盐。

但是,当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而能使灰熔点显著升高。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是指煤中的无机成分在高温下的熔化和凝固性能。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对于煤燃烧工程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确定煤的燃烧特性。

煤灰熔融性直接影响煤的燃烧过程和效率。

高熔融性的煤灰会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熔渣,附着在炉壁和热交换器上,阻碍热传导和热交换,导致能量损失和炉内温度升高。

相反,低熔融性的煤灰不易形成熔渣,有利于燃烧过程的进行和热能利用。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为煤燃烧工程提供指导,选择燃烧炉型和煤种的时候,需要考虑煤灰的熔融性,以避免煤灰引发的燃烧问题和能量损失。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评估煤的环境影响。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存在大量的煤灰颗粒,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煤灰的熔融性直接影响烟气中粒子的形态和分布。

高熔融性的煤灰会在燃烧过程中形成颗粒物和烟气中的溶解态重金属离子,易于形成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的富集。

这些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大气传输,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而低熔融性的煤灰则不易形成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选择低熔融性的煤种和采用合适的燃烧技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提高空气质量。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有多个。

首先是煤的组成和矿物组成。

煤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不同煤的燃烧特性和熔融性不同。

在煤中,硫、氧、氢、氮等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对煤的燃烧特性和熔融性有影响。

煤中矿物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影响煤的熔融性。

含有高熔融温度的矿物会增加煤的熔化温度和熔化量。

其次是煤的灰熔融温度。

煤的灰熔融温度取决于煤中无机成分的含量和类型。

煤中的灰分含量越高,灰熔融温度越低。

灰熔融温度高的煤灰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形成熔渣,对燃烧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不同煤种的灰熔融温度也不同,如炼焦煤和褐煤的灰熔融温度相对较低。

最后是煤的燃烧条件。

煤的燃烧条件直接影响煤灰熔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分析和探讨了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要点以及煤灰制备、灰锥制作、温度控制、试验气氛的控制和检查验证等各个可能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的因素,总结了测定过程中的注意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起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煤灰熔融性弱还原性气氛煤灰成分影响因素一、引言煤灰熔融性(俗称灰熔点)的测定是气化煤和动力煤特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直接关系到炉子是否结渣及其严重程度,对炉子的安全、经济运行关系极大,一般用四种温度表示:变形温℃(DT)、软化温℃(ST)、半球温℃(HT)和流动温℃(FT)。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TEXACO炉多年来用的气化煤主要是神府煤,随着公司2007年1#工程的顺利开车,气化煤的用量翻了一倍以上,由于煤炭市场紧张,公司为了不断拓展新的煤炭市场以及将本增效开展了多煤种试烧、替代工作,几年来在神府煤的基础上试验了神东煤、神宁1#、伊泰3#、印尼煤、外购1#、2#,神混1#、伊泰4#、韩家湾及准东煤等多种气化煤,有多种新煤种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投入到了正常的生产,不仅拓宽了煤炭的采购市场,更是降低了原料成本,随着煤种的多样化,公司在来煤的验收中也碰到了一些的问题,尤其是气化煤特性关键指标煤灰熔融性测定中碰到了问题,2010年上半年起我公司对某气化煤验收指标中灰熔融性温度FT的测定值与供应商报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公司偏高80~100℃),由于国标规定该项目的再现性为80℃,起初并未引起我司的重视,但是由于遇到了临界点的判定(合格与否),导致供需双方存在异议,为此2010.10.18日,供应方及其委托商检的技术人员来我司进行了技术交流,通过试验现场查看,对我方的技术方法、仪器设备及人员操作等均无异议,原因不明。

为了更好的弄清差异的原因,我司2010.10.27日安排了2名技术人员前往供方商检机构进行交流,并从煤灰制备、灰锥制作、温度控制、实验气氛的选择和控制及人的习惯性操作等可能产生影响灰熔融性温度准确性的各个因素进行一一排查,在此基础上于通过大量试验,最终解决了该问题。

为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以便于指导实际工作。

二、实验部分1.试剂和材料1.1刚玉舟耐温1500℃以上,能盛足够量的碳物质。

1.2碳物质灰分≤15%,粒℃小于1mm的无烟煤、石墨或其他碳物质。

1.3氧化镁工业品,研细粒℃小于0.1mm。

1.4糊精溶液糊精(化学纯)10克溶于100毫升水中,配成100g/L。

1.5灰锥托板在1500℃下不变形,不与灰锥发生反应,不吸收灰样。

2.仪器设备2.1高温炉凡满足以下条件均可使用:2.1.1能加热到1500℃以上;2.1.2有足够的恒温带(各部位温差小于5℃);2.1.3能按规定的程序加热;2.1.4炉内气氛可以控制为弱还原性和氧化性2.1.5能够在试验过程中观看试样形态变化。

图1为一种适用的管式硅碳管高温炉。

2.2热电偶及高温计测量范围(0~1500)℃,最小分℃1℃,加气密刚玉管使用。

2.3灰锥模子由对称的两个半块构成的黄铜或不锈钢制品,如图2。

2.4灰锥托板模有模座、垫片和顶板三部分构成,用硬木或其他材料制作。

2.5 HR-1或AF700灰溶点测定仪(本文使用HR-1灰溶点测定仪)。

3.方法原理将煤灰制成一定尺寸的三角锥体,在一定的气体介质中,以一定的升温速℃加热,观察灰锥在受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观测并记录它的四个特征熔融温℃:变形温℃(DT)、软化温℃(ST)、半球温℃(HT)和流动温℃(FT),如图3。

3.1变形温℃(DT)——灰锥尖端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图3 DT)。

3.2软化温℃(ST)——锥体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灰锥变成球形的温度(图3 ST)。

3.3半球温℃(HT) ——灰锥形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图3 HT)。

3.4流动温℃(FT)——灰锥熔化成液体或展开成高度在1.5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图3 FT)。

4.灰锥制备4.1灰的制备取粒℃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按GB/T212规定将其完全灰化,然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0.1mm以下。

4.2灰锥的制作取(1~2)g煤灰放在瓷板或玻璃板上,用数滴糊精润湿并调成可塑状,然后用小尖刀铲入灰锥模中压挤成型。

用小尖刀将模内的灰锥小心的推至瓷板或玻璃板上,于空气中风干或60℃下干燥备用。

注:除糊精外,可视煤灰的可塑性可选用水,10%的可溶性淀粉或阿拉伯胶水溶液。

5.测定步骤5.1在弱还原性气氛中测定在弱还原性气氛中测定,用糊精水溶液将少量氧化镁调成糊状,用它将灰锥固定在灰锥托板的三角坑中,并使灰锥的垂直于底面的侧面与托板表面相垂直。

将带灰的锥托板置于刚玉舟之凹槽上。

用封入含碳物质的方法来产生弱还原性气氛,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15~20g,两端放置无烟煤40~50g(对气疏的刚玉管炉膛),或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5~6g(对气密的刚玉管炉膛)。

将热电偶从炉后电偶插入孔插入炉内,并使其热端位于高温恒温带,中央正上方,但不触及炉膛。

打开高温炉炉盖,在手电筒照明下将刚玉舟徐徐推入炉内,并使灰锥置于高温带并紧邻电偶热端(要距2mm左右)。

关上炉盖,开始加热并控制升温速度为:900℃以前,(15~20)℃/min。

900℃以后,(5±1)℃/min。

随时观察、灰锥的形态变化(高温下观察时,需戴上墨镜),记下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DT,ST,HT,FT,待全部灰锥都达到FT或炉温开至1500℃时断电结束试验。

待炉子冷却后取出取玉舟,拿下托板仔细检查其表面,如表现试样与托板互熔,则应另换一种托板重新试验。

三、结果与讨论1.分析结果从表1分析数据来看,双方实验室的重现性都很好,符合国标要求,双方实验室的再现性却却超过了临界差,不能满足国标要求。

通过10.27日试验基本可以表明该商检的数据是有效的、正确的。

虽然双方采用的都是国家标准,仪器设备也都符合要求,分析人员的技术均能达到要求。

但双方实验室对灰熔点FT测定确实存在着系统误差100℃左右。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方从煤灰制备、灰锥制作、温℃控制、实验气氛的选择等多方面逐一排查可能会对测定灰熔融性温℃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做了大量的比对试验,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了问题,数据见表2。

2.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的因素2.1气氛的影响炉内气氛的控制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测定影响很大,不同的气氛,煤灰的熔融性温度不同,同一样品在“弱还原性条件下”检测温度最低,在氧化性温度下温度会高50~150℃,而该气氛实际控制效果的差异是导致双方实验室之间煤灰熔融性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而如何控制和检查“弱还原性气氛”却是该测定方法的最大难点。

测定煤灰熔融性所以要控制为弱还原性气氛,主要目的是模拟了炉子燃烧室的情况,在气化炉燃烧室内一般形成CO、H2、CH4、CO和O2为主要的弱还原性气体。

试验气氛的控制一般采用通气化法和封炭法,如用封炭法来产生弱还原性气氛,必须在刚玉舟内放置足够量的碳物质,一般对气疏型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15~20g,两端放置无烟煤40~50g,而气密型刚玉舟放置石墨粉5~6 g,每次试验后要特别注意石墨粉和无烟煤的适量添加。

试验气氛的检查验证,可以采用参比灰锥法和取气分析法,参比灰锥法相对要方便些,将参比灰标样制成灰锥,测定其实际熔融温度与参比值比较相差不超过50℃,可以证明其炉内气氛为弱还原性,如超过50℃,则可根据它与标准值的相差程度及封入炉内含碳物质的氧化情况,更换或适当的调整含碳物的加入量及其在炉内的放置位置,直到温度差异不超过50℃为止。

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定性的判断炉内气氛是否为弱还原性,当试验结束炉温冷却后,从炉内取出含碳物,如其表面出现少量灰,而内部仍呈深黑色,即看不出含碳物有什么变化,基本可以判断为弱还原性气氛;如炉内含碳物基本上或全部成灰,必为氧化性无疑,在实际测定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此时应检查系统是否密封,含碳量是否过少或含碳物放置的位置是否温度过高,查找炉内保持氧化性的原因;如炉内含碳物毫无变化,此时可能炉内为强还原性,该情况比较少。

另外刚玉管的材质也会对气氛的控制产生影响,建议使用优质气密型刚玉管,不但其控制效果好,同时还有助于炉内气体与硅碳管相隔绝而延长使用寿命。

2.2制灰的影响煤的灰化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慢速灰化法并灼烧到恒重,确保灰的成分稳定,由于煤灰来源于煤中的矿物质,所谓灰分,是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煤灰中含有多种元素,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熔融,起熔融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煤灰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和测定时的气氛条件,因此灰成分的不稳定会影响灰熔融性温度的测定。

2.3灰锥制备的影响灰锥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制好的灰锥试样应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在小电炉上加速干燥,灰锥试样必须在低温下推入炉中,最好温度不超过100℃,否则,灰锥送入热炉中易倾倒,影响温度的测定,尤其在连续测定灰熔点时,往往等不到冷却到100℃以下,急于测定第2炉就会产生影响。

2.4升温速度控制的影响按标准规定,在煤灰熔融性测定时,在900℃前,升温速度控制在(15~20)℃/min,在900℃后,升温速℃控制在(5~7)℃/min,以便于灰锥的观察,过快不利于温度的测定,过慢则时间长、效率低。

2.5 参比灰选择的影响选择的标准物质(参比灰)的测定温度最好跟实际检测样品温度接近,尽可能减少影响。

2.6人的影响因素在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和流动温度(FT)的判断时,其中ST 和HT的温差间距往往较小,有时也会出现难以区分的情况,DT较难判断,各人的判断结果可能差异较大,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测定结果的判断时更加准确。

四、结论本文基于煤灰熔融性的测定,从煤灰制备、灰锥制作、温度控制、实验气氛的选择和控制及人的习惯性操作等多方面对测定灰熔融性温度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总结了测定过程中的注意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起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1]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219-2008.[2]《煤特性标准与应用指南》.曹长武编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