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2 燃烧的秘密学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2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2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2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2燃烧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燃烧的定义和特征;2. 了解火的形成过程;3. 发现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4. 培养观察、描述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2. 火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观察、描述和实验燃烧现象;2. 理解火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展示火种的实物或图片;2. 准备科学实验的材料:蜡烛、薄纸、火柴、玻璃杯、水等;3. 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火种,让学生观察火的形态,引发学生对燃烧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你们见过火吗?火是怎样形成的?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燃烧的定义和特征,可以使用引人注意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的燃烧,让学生参与观察、描述和实验。

3. 展示实验: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根蜡烛,并点燃它,让学生观察火焰的形态和特点。

然后,教师还可以放一张薄纸在蜡烛火焰上方,引导学生观察薄纸的变化,从而引出火的形成过程的讨论。

4. 实验探索: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支火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实验:a. 学生点燃火柴后迅速将其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火柴燃烧的过程和结果。

b. 学生用火柴点燃一张纸,观察纸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后,进行观察和讨论,学生可以用书写和口头表达的方式描述和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5. 深化拓展:让学生自由观察周围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火烧木柴等,并记录下来。

然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燃烧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分享结果。

6.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自主发言,提出结论:燃烧是一种氧气和燃料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了火焰和热能。

7. 实践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并进行讨论。

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氧气支持燃烧。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4、通过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讨论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的基础上,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体会保护大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并能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减少大气污染。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首先由认识空气的成分出发,逐步引向对大气的认识,然后由大气的各种成分,联系到它们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不同作用,最后通过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减少大气污染的做法。

在《空气的成分》的学习体验中,重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存在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分析思考过程的感悟,学生对于空气的成分的认识有一定的体验感受,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观察分析探索的好习惯。

通过测量的长度数据的分析,蜡烛燃烧的时间的记录,测量水进入杯子的高度数据的分析,鼓励学生充分猜想并说明理由,知道氧气可以助燃的事实,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杯子中的氧气所占空间被水占据了。

学生实际:学生对于空气中的成分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具体到各空气成分的知识和具体的空气各成分的含量学生不了解,有的学生只是有模糊的印象,能说出一点知识,但不是很全面。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分析学生的现实知识储备,在教学设计方面重点给予学生实验探究的体验机会,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数据的记录。

充分的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分析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实验小组合作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意识,特别是探究空气中存在氧气的实验中,要求小组学生能在实验前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能通过合理分工去完成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20、燃烧的秘密教学内容《燃烧的秘密》内容选自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

教学背景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部分知识面较窄,所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适当运用,大大拓宽了科学教学的宽度与深度,亦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收获更多。

教材分析关于燃烧,学生已经有了直观和丰富的感受。

而本课教学旨在学生认识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过程以及某些物体混合后能够生成新物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燃烧时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课时通过教学设计主要是观察燃烧现象入手,进而对具体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这一问题开展猜想→实验→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到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

最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燃烧的两面性,并通过安全用火知识竞赛和认识防火标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火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过程与方法:能对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整理等科学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燃烧的利与弊,并通过安全用火知识竞赛和认识防火标识活动,增强安全用火意识。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木片、纸板、布条、干树叶、动物毛皮、蜡烛等常见的可燃物,铁盒、火柴、烧杯、石灰水、实验记录表等。

2、多媒体课件:利用燃烧的图片,森林大火、爆炸、民居失火等到灾害性燃烧的视频等;安全用火知识竞赛,防火标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过程以及某些物体混合后能够生成新物质等有趣的变化。

那么,物体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它却藏着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燃烧的秘密!(板书课题:燃烧的秘密)二、动手操作,观察燃烧现象1、大胆猜想:不同的物体,燃烧时发生的变化一样吗?通过师生交流引出“燃烧的变化”实验。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燃烧的秘密(课件)(共20张)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燃烧的秘密(课件)(共20张)

第二部分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01 实验名称: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02 材料:500mL烧杯2只、蜡烛2支、细铁丝 1根、石灰水等。
03 实验方法: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 着的蜡烛上方,视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
04 2、将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 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 晃烧杯,视察石灰水的变化。
看到什么? 闻到什么?
火焰(光) 火焰(光) 火焰(光)
异味 异味 异味
手感觉到什 燃烧前物质 么?






燃烧后物质
黑灰 黑灰 黑灰
物体燃烧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燃烧的共同点是什么? 发光、发热、有新物质产生。
小结: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燃烧会 生成新物质,那么我们生活中最 常见的蜡烛在燃烧后会有什么新 物质生成呢?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 便利,对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燃烧也有可能引起火灾, 火灾会烧毁人们的财物,烧伤人 们的身体;除此之外,高温的液 体、固体和蒸汽还会对人体造成 烫伤。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 何预防这些烧烫伤呢?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 防烫伤
如何 预防 烧烫伤
远离明火防烧伤
远离使用电器不当 引起的烧烫伤
选择几种常见的物体,视察 并记录物体燃烧时会产生什 么现象。
实验名称: 视察物体的燃烧 实验材料:蜡烛、金属托盘、夹子、棉 纱布、木片、纸片等。
实验方法:利用蜡烛引燃实验材料中的 棉纱布、木片、纸片,仔细视察并记录 现象。
棉 花 棉 纱 布 燃 烧
木头燃烧
纸片燃烧
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
棉纱布 木片 纸片
警惕热水和蒸汽防 烫伤

第2课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第2课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2.燃烧的秘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燃烧时会有新物质产生。

2.能说出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3.掌握预防烧烫伤的方法。

探究目标1.根据物体燃烧时的现象,提出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的假设。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结论。

态度目标1.对探究物体燃烧的过程有浓厚的兴趣2.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并通过交流形成统一观点。

3.善于通过咨询、调查等方式,获取预防烧烫伤的技巧。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

难点:根据物体燃烧的现象,提出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的假设。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燃烧的视频(例如,篝火、燃气、烟花)。

师:这是什么现象?生:燃烧现象。

师:燃烧的过程,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发光、发热,形态改变。

师: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燃烧的秘密吧!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燃烧,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燃烧师:不同物体的燃烧现象一样吗?请你选择三种物体进行燃烧实验。

实验准备:托盘、镊子、身边三种常见的可燃物。

分组实验:一人负责将三种物体分别燃烧,一人负责记录现象,一人负责紧急灭火(利用灭火沙袋或湿毛巾).其他成员共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发光、发热,产生特殊气味,形态改变实验结论:物体燃烧会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燃烧得出燃烧的一般现象,并提出燃烧会有新物质产生的猜想,为下一步验证燃烧的产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实验材料:2只500 毫升的烧杯、2 支蜡烛、1根细铁丝、澄清的石灰水等。

分组实验:(1)将干燥的烧杯望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

(2)将点燃的蜡烛用铁丝绑住,放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静置2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水质的变化。

实验现象和结论:(1)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会产生水。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燃烧的秘密》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第20课。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燃烧时发生的变化,了解物体燃烧的秘密。

难点在于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和燃烧后的生成,了解燃烧属于不可逆变化。

最后通过探讨燃烧的利弊使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利用燃烧及预防由于燃烧引起的灾难。

教学目标: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现象记录下来。

2、能观察到不同物质燃烧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4、能对物质燃烧时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假设。

5、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3个以上的事例说明燃烧的利与弊。

6、能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安全标识介绍给烧后生成了什么1、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问:木片、纸板、布条、干树枝燃烧后可以看见生成的灰烬,蜡烛燃烧时火焰均匀,持续时间长,燃烧后生成了什么?2、提出实验要求。

CAI出示:将干烧杯和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烧杯分别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观察烧杯内壁有什么变化?3、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干烧杯内壁上有水,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沾有石灰水的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了,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这可能有些同学不太明白,我们做个小实验:往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看看石灰水怎么样了?我们吹出的是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5、认识不可逆变化。

小实验:点燃纸飞机。

物体燃烧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燃烧过程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纸飞机还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吗?)物体燃烧的不可逆性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三)认识燃烧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图片或影视片段。

问:人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2、燃烧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出示燃烧带来的灾难。

(森林大火、瓦斯爆炸等。

)3、小结:燃烧可以用来烹调食物、加工工具、取暖以及机器能源,而燃烧引起的爆炸、火灾等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

2 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2 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2 燃烧的秘密(教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反应过程;3. 能够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加深对燃烧的理解。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概念和必要条件;2. 燃烧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1. 燃烧与空气有关的过程;2. 燃烧反应的化学变化。

教学方法:1. 观察法;2. 课堂讲解;3. 实验演示;4. 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Step 1: 问题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火把、电灯、燃气等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和设备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正常使用?2. 发散思维:请学生谈论燃烧的概念和特征。

Step 2: 燃烧的必要条件1. 讲解燃烧的必要条件:氧气、可燃物和火源。

2. 展示实验:用麻绳做成的小绳圈,放置于烛火上,观察它起火燃烧的过程。

3. 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必要条件。

Step 3: 燃烧反应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火烧森林、火车煤气灯燃烧、生物的呼吸,这些过程都和燃烧有关,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 讲解燃烧的反应过程:燃烧是有机物与氧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

3. 展示实验:将一些铁粉和硫粉混合在一起,在烧杯中点燃,观察萎缩、放热、变色等现象。

4.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反应过程中有哪些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等。

Step 4: 课堂小结1. 通过对燃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反应过程。

2. 重点总结燃烧反应的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等。

3. 提醒学生平时使用火把、电灯、燃气等工具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

Step 5: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知识点,并背诵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反应过程;2. 观察家庭生活中哪些设备需要燃烧才能使用,分析它们的必要条件和反应过程;3.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加深对燃烧的理解。

五年级冀人版科学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五年级冀人版科学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五年级冀人版科学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燃烧现象,了解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

理解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知道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了解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范围。

了解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学会控制实验变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创新精神。

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燃烧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财产的责任感。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燃烧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燃烧在能源利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合理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注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等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科学技术在燃烧研究和火灾防控中的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为改善环境和保障安全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认识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了解不同物质着火点的差异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与危害,掌握火灾预防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深入理解燃烧条件的本质,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燃烧条件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科学结论,并将其与燃烧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将以电影《燃烧的秘密》为主题,为学生们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

通过电影观影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问题。

二、前导问题1. 你对燃烧的过程了解多少?2. 你认为燃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燃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有害气体?三、电影观影与分析1. 电影简介《燃烧的秘密》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火焰与人性的故事。

通过一个小村庄的燃烧传说,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对力量的追求。

2. 观影任务- 观看电影《燃烧的秘密》并做好观影笔记- 分析电影中的燃烧元素与人性冲突的关系3. 深度思考- 燃烧在电影中所象征的含义是什么?- 人类对火焰的控制与欲望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电影中的故事对我们理解燃烧的原理有何启示?四、燃烧的原理1. 燃烧过程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这三者称为燃烧的三要素。

其中,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释放出能量,产生热和光。

2. 燃烧的种类- 完全燃烧:指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

- 不完全燃烧:指燃料无法与充足的氧气反应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3. 燃烧的应用燃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烹饪食物、供暖取暖、发电等。

但同时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环境,因此需要注意环保与资源利用。

五、环保意识培养1. 环保知识- 如何减少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燃烧过程中如何节约能源?-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2. 行动计划-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车辆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 垃圾分类,减少焚烧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学习与探讨,《燃烧的秘密》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燃烧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也引发了对环保与资源利用的深刻思考。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清洁与美好的环境。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燃烧的秘密》导学案
一、导言
《燃烧的秘密》是一部关于火焰和燃烧的纪录片,通过对火焰的形成、燃烧的原理和火灾的防范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让观众了解火焰的本质和危险性。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和进修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火焰和燃烧的奥秘。

二、进修目标
1. 了解火焰的形成原理和燃烧的过程;
2. 掌握火灾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
3. 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进修内容
1. 火焰的形成原理;
2. 燃烧的过程和条件;
3. 火灾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四、进修方法
1. 观看《燃烧的秘密》纪录片,并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心得;
3. 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火焰和燃烧的理解。

五、进修任务
1. 观看《燃烧的秘密》纪录片,记录关键信息和感想;
2. 小组讨论,就火焰和燃烧的问题展开交流;
3. 撰写进修总结,包括对火灾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六、进修评判
1. 参与观看和讨论;
2. 完成进修总结;
3. 主动分享心得和体会。

七、拓展延伸
1. 深入了解火灾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参与消防安全知识竞争;
3. 参观消防局或消防博物馆,亲身体验防火设备和应急演练。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火焰和燃烧的奥秘,提高消防安全认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愿我们的进修之火,永遥燃烧下去!。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2课复习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2课复习
一、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夯(hānɡ)实第一单元1、2课 基础知识。 2.巩固第一单元1、2课重难点知识。

、 物
1.空气的成分
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2.氧气的用途。 3.氮气的用途。
质 的 变 化 2.燃烧的秘密
1.物体燃烧前后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2.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哪些 新物质。
(× )
4.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占空气体积的1%。
(× )
5.物体燃烧后都有新物质生成。
(√ )
三、选择题。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的是( A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蒸气
B.氧气
C.氮气
2.酒精易挥发,易燃烧。实验时,如果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
我们应该( C )。
A.用书本扑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盖灭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 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3、以上两个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什么? 答: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4、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的生 活离不开燃烧。例如做饭、取暖、烧制砖瓦、制造 加工生活用品、日常工具等,同时,燃烧也可能引 起火灾,火灾会烧毁人们的财物,烧伤人们的身体, 除此之外,高温的液体、固体和蒸汽还会对人体造 成烫伤。
杯倒扣在蜡烛上;(3)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
1.一段时间后,小亮会观察到蜡烛( 熄灭 ),玻璃杯内水
面( 上升
),这是因为(
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完了;气体占据空 间变小,水面自然就上升了。
)。
2.空气中可以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氧气

小学科学冀教(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燃烧的秘密》教案(2022秋)

小学科学冀教(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燃烧的秘密》教案(2022秋)

2.燃烧的秘密【教学目标】: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现象记录下来。

2、能对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假设。

3、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教学准备】木片、纸板、布条、干树叶、动物毛皮、蜡烛、秸秆、铁盒、火柴、烧杯、石灰水、干布、实验记录表、各种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火”字(CAI)。

2、提问:这是什么字?见过火吗?研究过火吗?3、谈话:物体燃烧会产生火,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物体燃烧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寻燃烧的秘密。

(板书课题:燃烧的秘密)(二)活动1、不同物体燃烧时的变化情况(1)谈话: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木片、纸板、布条、干树叶、鸡毛、秸秆等物体,同学们从这些物体中选择三种进行研究。

为了更科学、准确的掌握实验现象,我们要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中。

(CAI)(2)谈话:同学们要对物体燃烧时火焰颜色、气味、灰烬或其它现象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实验后思考这些物体在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安全。

(CAI)(3)教师宣读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现象。

(6)提问:物体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同物体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7)学生回答。

2、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1)出示蜡烛,提问:蜡烛能燃烧吗?同学们,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提出猜想。

(3)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4)出示CAI课件,讲述实验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6)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板书: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7)谈话:通过对蜡烛的研究,我们讨论两个问题:(CAI)①物体燃烧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②物体燃烧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吗?所以说燃烧过程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8)学生讨论,回答。

小学科学冀教(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共4课)(2022秋)

小学科学冀教(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共4课)(2022秋)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探究空气的成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蜡烛、火柴、水槽、玻璃杯、玻璃片、水(红水)、彩笔等等、空气成分的投影片、图片、大玻璃杯、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们去过青藏高原吗?或者你们从电影或电视剧中看过,我们到那里后,会发生呼吸困难、身体不适的现象。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想知道答案,让我们走进《空气的成分》这一.课题进行学习。

(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生开始猜测,自动的会分为是和不是两派。

师:有的同学回答说是,有的同学回答说不是,那到底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吧。

2.师:观察一下我们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哪位同学可以介绍一下?生:三只蜡烛;有两个不同大小的塑料瓶;火柴。

3.师:既然实验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了,同学们请按照老师课件中说明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

( 师出示实验步骤课件)实验步骤: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去掉底的塑料饮料瓶,分别罩住两支燃烧的蜡烛,另一支燃烧的蜡烛置于空气中。

师:刚才老师讲解了一下实验步骤,在做实验之前,还有一些做实验的注意事项要告诉大家,请大家注意。

温馨提示: (1)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打火点燃蜡烛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2) 注意实验卫生,不要把水溅出来,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3)做实验时小组合作,要保持安静。

4.师:现在大家可以按照老师说的实验步骤做实验了。

生开始分小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燃烧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三、拓展延伸
找找看,遭遇火灾时如何正确脱险?
四、学生总结
燃烧的秘密
学习目标
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2.能说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Nhomakorabea3.能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各举出两个以上的事例说明燃烧的利与弊。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带来了光明,同时蜡烛越来越短,那你知道在蜡烛“牺牲”的过程中,有一些眼睛看不见的新物质已悄悄地产生了吗?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燃烧实验。
(1)实验目的:蜡烛燃烧时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材料:烧杯两个、石灰水、蜡烛。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你们说说燃烧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2.燃烧实验。
(1)实验目的:看看在燃烧时生成了什么物质?
(2)实验步骤:选择几种不同的物质作为燃烧的材料。(布片、纸片、木片)
(3)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