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合集下载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普通高考大事记整理而成。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召开“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

8月4-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8月8日,邓小平讲话:“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他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讨论招生办法。

会议期间(9月19日),邓小平对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指出:“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

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

这次谈话给了参加会议的同志极大的鼓舞。

会议最终决定,恢复“文革”前行之有效的高考制度。

9月30日,教育部再次向中央呈报招生工作的《意见》。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部起草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指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1-12月,1977年高考陆续进行。

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由于高考中止10年,历届考生集中,出现了两代人同时参加考试的现象。

当年高考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27∶1)。

历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历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历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他告诫全党,这一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

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号召。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十八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广教育 2010年07月16日 16:01中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 (1999年06月23日第5版)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中,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了。

历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

历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

1.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成功召开2.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在温州大学成功召开2012年10月26日-27日,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在温州大学召开。

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温州大学承办,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6家IT企业的近90多位专家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蒋宗礼教授致开幕词,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代表互联网专业委员会致辞,温州大学叶世祥副校长致欢迎词。

“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是以探讨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的年度教学会议。

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已经分别由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举办了四届,其成效受到众多高校与教师的认同。

本次大会探讨了不同类型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科学与工程思维训练、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机制构建等。

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温州大学的八位专家以及来自思科系统、思博伦通信的企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大会专题报告;来自一线教师的20多篇教研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专家和代表们还就“网络工程专业规范与核心课程体系”、“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两大主题进行了Panel研讨。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高校与企业间的对话与互动,必将推动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改革,特别是《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发布将对我国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最新-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 精品

最新-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 精品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篇一: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

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

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同学们:大会现在开始。

本次大会是全国教育系统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五年来的教育工作,分析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确定未来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条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同学们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做好教育工作付出了辛勤努力。

我们深感敬佩和感谢。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依然较大,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他们的教育质量提升。

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内容的体制机制亟待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决定在今后五年内,围绕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一、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要加大。

要打破区域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对接,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二、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注重素质教育。

我们要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师资培养和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7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这说明我国( )2.(2017北京西城期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此规定意在( )3.(2016北京海淀期末)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事件影响“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A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B提出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4.(2016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次讲话(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5.(2017北京海淀期末)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16北京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7.(2017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对下图成因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B.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革命8.(2016北京石景山期末)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一览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一览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一览2篇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一览(上)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以其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决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进行一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49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期间,代表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政府的各级领导,并通过了国家计划、土地改革等重要决议。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换届选举。

会议期间,代表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案,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权力的领导地位。

会议还讨论了国民经济建设、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问题。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9年3月17日至4月1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受到了“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问题。

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要调整。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75年1月13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了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要问题。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一览(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78年12月20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次,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会议期间,代表们通过了《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决议》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为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指导意见。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83年6月1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果的一次重要会议。

历届中央会议及相关文件

历届中央会议及相关文件

附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重大法律通过、颁布和生效时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04.3 宪法修正案三次会议 05.3 反国家分裂法五次会议07.3 物权法——2007.10.1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 03.8 行政许可法——2004.7.115次 05.4 公务员法——06.1.117次 05.8 治安管理处罚法——06.3.123次06.8 监督法——07.1.128次07.6 劳动合同法——08.1.129次07.8 反垄断法——08.8.130次07.12 劳动争议仲裁法——08.5.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次08.4 残疾人保障法 08.7.14次 08.8 循环经济促进法 09.1.15次08.10 消防法——企业国有资产法——09.5.16次08.12 防震减灾法 09.5.17次09.2 食品安全法 09.6.1刑法修正案(七)公布之日保险法 09.10.18次09.4 邮政法 09.10.19次09.6 统计法 2010.1.110次09.8.27 人民武装警察法公布之日11次会议:2009.10国家赔偿法侵权责任法附2:历次中央全会及文件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前序: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四中全会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五中全会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六中全会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体会议二中全会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四中全会 1985年9月1 ·关于同意一部分老同志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六中全会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 1989年6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五中全会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代表全国教育部向大家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教育大会是一个重要的平台,能够促进全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本次大会我们将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为此,我将在本次大会上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分享我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摇篮。

只有加强教育,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才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要求我们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我们要加大对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投入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我们要改革教育机制,推动教育创新。

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创新,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好经验,拓宽教育渠道,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优质教育。

在教育大会上,我们还就未来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举措做了讨论和规划。

我们将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统筹全国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全国教育的共同发展。

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把本次大会的精神和成果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的出席,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抢抓机遇,打造全州新兴“教育园区”——顶效开发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2010年12月20日)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顶效开发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并紧密结合区内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工作力度。

现将我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工作重点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抓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

7月16日上午,区管委会副主任吴贞亮同志组织召开了由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研究决定:立即筹备召开全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及时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传达到各校。

会议由区教育局杨克学局长主持并负责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7月19日上午,顶效开发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区管委会吴贞亮副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全区各校校长、法制副校长、教务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区教育局杨克学局长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学校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结合《纲要》及时制定本学校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思路。

同时要求参会学校领导及时将相关精神传达到教职工中去。

二、采取措施,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一是抓紧研究出台《顶效开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在深入研究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基于将顶效开发区建设为全州“新兴教育园区”的定位,依据中央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及顶效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区制定了《顶效开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规划中涵盖了全区学校数量,校舍建设,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育行政部门现状以及区内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内“教育园区”的基本框架及基本构想,明确了我区今后一段时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历届两会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

历届两会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

历届两会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一直备受关注。

历届两会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会议,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和期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历届两会中,关于教育改革的提案屡见不鲜。

本文将回顾历届两会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并探讨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1. 提案一:加强职业教育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在历届两会中,多位代表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议,包括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扩大职业教育的范围等。

这些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

2. 提案二: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历届两会中,代表们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议。

他们呼吁要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素质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3. 提案三:加强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改革一直是历届两会中的热点议题。

代表们普遍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

他们提出了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建议。

这些提案得到了国家的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4. 提案四: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历届两会中,代表们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议。

他们认为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应该引入多元评价方法,包括综合素质评价、能力评价等。

这些提案引发了广泛讨论,并对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5. 提案五:加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历届两会中,代表们提出了加强教育公平的建议。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编者按: 7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纵观中共党史,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留有特殊意义,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1978年12月18~22日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我国革命道路上又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会议重点:●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

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61博览2013年第11期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薛庆超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共中央多次通过召开三中全会,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确定改革方位,绘制改革蓝图,提出行动纲领,推动改革开放全局。

回顾这几届三中全会,对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举行,是“文革”结束后实现全面拨乱反正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中国进入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

会议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这次会议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1984年10月20日召开,标志着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的新局面。

会议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会议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会议决定于1985年9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和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建议。

十三届三中全会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1988年9月26日至30日举行,会议要求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解决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突出问题。

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

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

百业待举 。大规模 经济 建设 即将开 始 , 急需大批 各级各类 人才 补充 , 教育 事业 从整 体上 又很 不 适应 国 民经济 整 体发 展需要 。 横遭 文革浩劫 的教育 系统明显 存在如下 几个 问题 , 一是教 育资源 破坏 严重 ; 二是教育 层次 与类型结 构严 重畸
年 国家教 委确 定沈 阳等 1 5个城 市为首
职 教工作做 出过 多次重要 指示 。 二、 制定 国家 和地 方职 业技术 教育
等多 个 国际组 织建立 了联 系 , 仅世界 银
行就先 后实施 过 3 个职教 贷款项 目。
五 、 中职教 育的发 展纳入 农村 和 把 城市 中 等及 以下 各 类教 育 综合 改 革 的 轨道 。1 8 中共 中央国务 院印发《 9 3年 关 于加 强 和改 革农 村 学校 教 育若 干 问题 的通 知》 1 8 在河 北 建立农 村 教育 ;9 7年 综 合改 革实 验 区 ;9 8年开 始推 行 “ 18 燎
年确 定 首批 农科 教 结 合示 范 区 和联 系 点 ;9 9年全 国“ 19 百千万工 程” 动 。国 启 家教 委 分别 成 立农 村 和城 市 教育 综 合
改 革 实 验 领 导 小 组 及 其 办 公 室 ;9 8 1 8
三 、 制改革 贯穿 3 年始终 。 的 体 0 党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之后 , 教育 体制 的改革 就 已经 开始 , 尤其 自 18 9 5年发 布《 中共 中央关于教 育体制 改革 的若 干决定 》 以 来, 各级各 类职业 教育 围绕 招生 、 就业 、 人事 工 资 、 生工 作 、 勤服 务及 行 政 学 后 管理 等方面 的体制 问题 , 断地进行 改 不 革探 索 。1 9 9 4年把 职业 技术 教 育改 称 为职 业教 育 ;9 8年 , 育部 在 机构 改 19 教 革过 程 中 , 中等 职 教与 成 教 、 将 高等 职 教与 成教 及 专科 教 育分 别 改 由两 个 职 能司局综 合管理 , 此后 中 国职 业教 育 对 的改革 和发展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四、 从借 鉴 德 国 “ 元 制 ” 双 开始 , 逐 步展 开广 泛 的国际 合作 。改革 开 放 之 初 , 育部蒋南 翔部 长亲 自指派 专家 赴 教

历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历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历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他告诫全党,这一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

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号召。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十八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广教育 2010年07月16日 16:01中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 (1999年06月23日第5版)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中,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了。

素质教育为何步入两难困境

素质教育为何步入两难困境

素质教育为何步入两难困境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车琳摘要: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原因诸多:这里有市场经济以来的就业与生存竞争驱动下的追求高学历问题,有社会选择方式、评价学生和评价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又有人事制度及资源的调整配置问题和高考制度与人为性的设立重点校、重点班考试大排名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制约因素改革措施面对新世纪的挑战,1999年6月13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迎接并把握新世纪挑战与机遇的战略性决策。

在此,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由此拉开了帷幕。

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投入到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之中。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国与国间、校与校间的学习和往来。

教育部也加大调研力度,各种大小型学术会议,层次不穷。

一时从大学到中学,乃至到小学,校、校都有科研课题;人人都撰写论文。

县级单位,省级单位都开展论文的评选工作。

由于理论的先导和实践的并重,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成了新的课程内容;而为广大教师接受和推崇。

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使得教师不再独占讲台,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双向互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同时为了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会战中解脱出来。

为此,教育部门和广大有识之士又提出为中小学学校全面减负,停止节假日的补课。

可是,谁知恰恰以此相反的是家长却为学生加重课外作业,一时请家教也蔚然成风;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评比又出现高潮,重点校设立重点班,更有甚者连小学也都设立重点班,使得刚萌芽的花朵,在未待开放前就早已给他们编定了层次类别。

重点班、普通班、择校生又成了新生事物。

不禁使人发问!素质教育为何又出现重重困难!为何又步入了两难的尴尬困境!其成因在哪里?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要使我们的民族与世纪潮流相向而行,这是我们义不容辞和急需研究的问题。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主题内容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主题内容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主题内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自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历届人民代表大会都关注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同来看看吧。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审议宪法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的报告,并提出了“打扫干部队伍中的浮财、怠工和贪污现象”等重要指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59年4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听取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五年计划和国家预算等。

此次会议讨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问题。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64年6月18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听取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国家预算等。

此次会议讨论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问题。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75年1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听取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五年计划和国家预算等。

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问题。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78年12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听取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五年计划和国家预算等。

此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行”的思想,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83年6月15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选举政府领导人、听取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五年计划和国家预算等。

此次会议强调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先进行现代化建设再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概况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概况

第一届 1954年9月~1959年4月刘少奇一次会议(1954年9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五个组织法;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55年7月):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制定兵役法三次会议(1956年6月):通过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批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四次会议(1957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决定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五次会议(1958年2月):通过1958年国家预算、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讲话第二届 1959年4月~1965年1月朱德一次会议(1959年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60年3~4月):通过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关系问题的讲话三次会议(196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0年国家决算,确定发展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四次会议(1963年11~12月):通过1964年度国民经济计划、1963年国家预算和1964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关于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议第三届 1965年1月~1975年1月朱德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64年12月~196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1965年国家预算的初步安排;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第四届 1975年1月~1978年3月朱德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第五届1978年3月~1983年6月叶剑英一次会议(1978年2~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79年6~7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1978年国家决算和1979年国家预算;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作出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三次会议(1980年8~9月):通过1979年国家决算和1980年国家预算;制定国籍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婚姻法;决定全面修改宪法并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四次会议(1981年11~12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制定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原则批准民事诉讼法草案五次会议(1982年11~12月):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六五”计划、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的决议;修改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六届 1983年6月~1988年4月彭真一次会议(1983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2年国家决算;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84年5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新的兵役法;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三次会议(1985年3~4月):发展计划、198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批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者条例;制定继承法四次会议(1986年3~4月):通过“七五”计划纲要,198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6年计划决议,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外资企业法五次会议(1987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7年计划决议,198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7年国家预算决议;原则批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七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决定第七届 1988年4月~1993年3月万里一次会议(1988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通过宪法修正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通过成立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89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198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通过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及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深圳市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的议案决定三次会议(1990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9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199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接受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通过香港行政区基本法和相应的决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选举军委主席、副主席四次会议(1991年3~4月):通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0的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1年计划决议,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1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五次会议(199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1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2年计划决议,1991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的决定;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八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第八届1993年3月~1998年3月乔石一次会议(1993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2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3年计划决议,199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澳门基本法,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相关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预备工作机构的决定二次会议(1994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4年计划决议,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预算法;授权厦门市人大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三次会议(1995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4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计划决议,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5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教育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四次会议(1996年3月):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纲要的报告;199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6年计划决议,199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行政处罚法,修改刑事诉讼法,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大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五次会议(1997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7年计划决议,199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法,国防法,九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九届人大代表的办法;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第九届 1998年3月~2003年3月李鹏一次会议(1998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比较分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0年8月20日Aug.20 2020第40卷第8期Vo1.40 No.8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8.07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比较分析张 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总共召开了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发布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件,绘制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

通过对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谋划教育改革的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机制,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持续不断地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教育工作会议;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08-0167-03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教育事业高度重视,自1985年至今已召开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回顾历次会议精神,无论是发布或讨论关于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还是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紧跟国际形势变化,持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输送人才。

一、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

在历次会议上,分别颁布或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他告诫全党,这一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

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号召。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
·十八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广教育 2010年07月16日 16:01
中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 (1999年06月23日第5版)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中,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了。

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号召。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一次会议的召开,都将中国的教育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中国教育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体制改革:迎来教育事业的春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文革”十年动乱的历史。

随着全国工作重心转移,教育事业怎样在新形势下发展,提到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

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领导下,党中央开始了教育体制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

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参加讨论的约有1万人次以上,曾十易其稿。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邓小平出席了会议闭幕式,在短短的13分钟里,他作了题为《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

会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

这次会议和《决定》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促进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实行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对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落后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985年到1992年,短短7年间,社会各方面集资办教育就达1062亿多元,基本消除了农村中小学的破旧危房,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完成这些工作则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

优先发展:中国教育走上快车道
如果说第一次全教会使教育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那么199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使教育事业走上了快车道,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90年代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大因此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战略任务。

这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
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实现90年代的战略任务,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绘制了90年代和下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蓝图。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他告诫全党,这一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

第二次全教会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1998年,全国73%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5%。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了显著发展,5年来有1.8亿职工和近3亿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与文化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在校生总数已达643万人。

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大提高。

素质教育: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历史进入1999年,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卓著,但不容回避的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等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升学竞争不断加剧,使青少年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可低估。

因此,从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事关教育工作的全局。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从80年代中期开始,针对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各地也进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开始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教育的方向和任务有所改变,更不是否定考试,而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不是否定过去教育的成绩,而是在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基础上为适应21世纪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

正是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在这次会议开幕式上,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分析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阐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300名代表对他的讲话报以长时间的掌声,这掌声表达了各地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央决策的拥护、赞同之情。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教会到第二次全教会,再到第三次全教会,从教育体制改革到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再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量的
积累,而是质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跨越。

它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1999年06月23日第5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