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信导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经验(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治多发性神经炎验方

治多发性神经炎验方

治多发性神经炎验方作者:来源:《家庭医药》2019年第07期牛膝、熟地各20克,山药、山萸肉、枸杞各12克,菟丝子、威灵仙、桑寄生各15克,川芎6克,秦艽、当归各10克,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天为1疗程。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祥农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有四肢麻木、疼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多与肝肾亏虚有关,治疗宜以补肾益精、养血柔肝等为主。

上方为滋阴补肾方左归丸加减方。

其中,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山茱萸可补肾益精、养肝滋肾;牛膝、桑寄生既能补肝肾,又可强筋健骨,俱为佐药。

患者四肢麻木兼疼痛者,常与气血失养、湿邪滞留有关,加桑寄生、秦艽可祛风湿、舒筋络;威灵仙除湿通络,善治腰膝冷痛、四肢麻木;川芎活血行气,兼可祛风止痛;当归活血补血、通经止痛。

诸味相配,可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用于肾阴亏虚(腰酸腿软、口燥咽干、潮热、舌红少苔为主症)引起的四肢麻木、肌力减退或肌肉萎缩,具有减轻或缓解症状的作用。

对于风寒引起的关节痹痛,服用本方也有一定效果。

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白蔹、白芷、僵蚕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患侧太阳穴,胶布固定,每2~3天换一次药,轻者贴一两次即可,重者贴数次即愈。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祥农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面神经麻痹(面瘫),俗称歪嘴巴,中医认为,本症多是因正气不足,面部经络受风寒侵袭而引起气血不和、经筋失养所致。

贴敷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将中药施于皮肤、腧穴等部位,通过药物透入、穴位刺激双作用而达到治病目的。

贴敷药物多以生品为佳,本方中,生南星、生半夏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痞;生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痛、关节疼痛等效果极佳;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白芷祛风止痛;僵蚕可祛风解痉、化痰通络。

中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神经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而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就中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而引发的疾病。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

这些疾病可能由于遗传、外伤、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病因复杂多样。

二、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1. 中医药调理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首先是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来调理患者的身体。

中药材中有很多对神经系统有益的成分,可以帮助调和患者的气血,舒经活络,改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川芎、当归等。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行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病变,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症状。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神经系统疾病,针灸疗法常常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对于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患者舒缓神经紧张,放松身心,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在长期推拿按摩的治疗下,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康复。

4.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适用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行艾灸可以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缓解症状。

艾灸疗法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抵抗力。

5. 气功养生气功在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也有一定作用。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呼吸、舒缓情绪,提高神经系统的免疫力。

气功养生不仅可以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还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

三、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优势1. 个性化治疗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注重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个体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的效果。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观察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观察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观察目的探讨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效果。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患者4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采用当归15 g、桂枝15 g、细辛10 g、川牛膝10 g、白芍10 g、白术10 g、薏苡仁15 g、通草6 g、苍术15 g、丹参15 g、红花10 g、甘草3 g、鸡血藤30 g,水煎取汁500 ml,一天分2次口服,剩余药渣兑入黄酒50 ml,加水2000 ml,熏洗患肢,每日2次,14 d为一个疗程,效不更方,随症服用49 d,停药后以大活络丹连服1个月。

结果42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

结论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基础病机是气血不通,静脉失养,以扶正祛邪,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医;通络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西医称格林-巴利综合征,一般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肢体远端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周围神经病变[1]。

中医认为本病属“痿症”,《素问·痿论》中记载“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肝气热,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其论述极为详细,为探讨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患者4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2.3±4.2)岁,患者急性起病,病程最短3 d,最长1个月,多余夏秋季节在野外劳动或过劳后发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无力、疼痛,或有蚁走感,并向四肢近端及躯干蔓延,四肢无力以下肢为显著,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肌肉萎缩等。

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中医药能够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帕金森病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

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

而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瘀风动等因素引起。

治疗上,常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熄风通络等方法。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如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等,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

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与肾精亏虚、心脾两虚、痰浊阻窍、气滞血瘀等有关。

治疗上,以补肾填精、养心健脾、化痰开窍、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归脾汤、涤痰汤等,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此外,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也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医将癫痫称为“痫证”,认为其发病与风、火、痰、瘀、虚等因素有关。

治疗癫痫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采用平肝熄风、清热泻火、化痰开窍、活血化瘀、补虚扶正等方法。

中药如天麻、钩藤、全蝎、蜈蚣等具有抗癫痫作用。

中医对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有哪些(精)

中医对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有哪些(精)

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属于中医萎症的一种,引起多发性神经炎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治疗时比较困难。

中医对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有哪些 1、寒湿侵袭,气血瘀阻手足麻木、疼痛、汗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短袜样感觉减退、肢冷,肌无力,甚四肢无力,四肢末端皮肤变嫩,红紫血肿,纳呆便溏。

治法:散寒除湿,理气活血。

2、湿热侵淫,筋脉弛缓肢体远端不完全性瘫痪、麻木不仁,手足肿胀汗出,倦怠无力,腹胀便溏,小便短赤。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3、气血亏虚四肢无力,远端较重,麻木不仁,手足肿胀,出汗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眼花。

治法:益气养血。

4、瘀血凝滞肢体作痛,不能入睡,肢端麻木不仁,手足无力,肿胀汗出,皮肤色暗或有瘀斑。

治法:活血通络。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的门诊患者。

一、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麻木。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脑病学》中麻木的诊断要点(王永炎、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多发性神经病”的相关内容(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麻木(多发性神经炎)协作组的“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痰瘀阻滞证湿热阻滞证气虚血瘀证血虚不荣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麻木(多发性神经炎)协作组制定的“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麻木(多发性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的患者。

2.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肿瘤等特殊疾病引起的麻木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就诊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糖、电解质、血脂、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肌电图、肌酶、甲状腺功能、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血清维生素B12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痰瘀阻滞证:化痰祛瘀,通经活络。

(2)湿热阻滞证: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3)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4)血虚不荣证:养血补血,祛风通络。

中医如何通过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如何通过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如何通过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偏头痛、失眠等。

这些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

中医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中药的运用,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感邪气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经络阻滞,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脏腑功能失调,如心、肝、脾、肾等脏腑的虚损或实邪,也会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进而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袭人体经络,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病变。

针对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

以帕金森病为例,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瘀阻络。

治疗时,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滋补肝肾;黄芪、当归、白芍等益气养血;天麻、钩藤、全蝎等息风止痉;丹参、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半夏等化痰祛湿。

这些中药相互配伍,共同发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息风通络、化痰祛瘀的作用,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中多属于“痴呆”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心脾两虚、痰浊蒙窍等。

治疗时,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熟地、山茱萸、益智仁、远志等补肾填精、开窍醒神;石菖蒲、郁金、半夏等化痰开窍。

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癫痫在中医中被称为“痫证”,其发病多与风、痰、瘀、虚等因素有关。

治疗癫痫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羚羊角等平肝息风;胆南星、半夏、竹沥等化痰开窍;丹参、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熟地、当归、枸杞等滋补肝肾。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多与肝阳上亢、气血瘀滞、风邪侵袭等有关。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多发性神经炎
1、多发性神经炎。

盘脉弛纵,手足痿无力肺胃津伤,肌肉消瘦,眼肤干燥,咳嗽痰少,咽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舌苔薄黄。

沙参麦冬石斛生地化粉玉竹白芍各15 甘草5。

水煎日服一剂。

2、多发性神经炎,病前有感染史,迅速发生进行性加重的四肢对称性瘫痪,有末梢感觉障碍。

乌药秦艽陈皮各15 川芎炮姜桔梗甘草大枣白芷各10 麻黄枳壳僵蚕生姜各5。

水煎药日服一剂。

3、多发性神经炎,
(1)薏苡仁藿香各30 二花泽泻各15 苍术牛膝茯苓车前子各10 黄柏半夏各5。

水煎日服一剂。

(2)嫩桑枝30 二花连翘牛蒡子板兰根公英各20 生地玄参知母麦冬白芍牛膝大黄芒硝甘草各10,煎服。

(3)黄芪30 党参麦芽伸筋草各15 白术鸡血藤牛膝远志各10陈皮木香升麻细辛白附子各5 制马钱子1.5克水煎日服一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问:我一个月前开始发現双腿软弱无力,有时发麻,上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打针输液效果不明显,请问能否用中药治疗?
全国著名老中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达旭答曰: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在中医属于“痿症”范畴,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型辩证施治。

1.湿热浸淫型:患者肢体痿软无力,或有发热、麻木、胸脘痞满,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苍术、生地、赤芍各12克,黄柏9克,薏仁30克,防已、生地、牛膝各10克,陈皮6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瘀血阻滞型:患者肢体痿欤无力,甚至手足俱废,肌肉麻木不仁或有肿块压迫,或为外伤所致,舌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疗: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川芎、甘草各6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肝肾阴亏型:患者肢体痿软,甚至痿绾,难以行连,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

处方:熟地、生萸肉、丹皮各10克,淮山、杜仲、龟板各12克,牛膝、茯苓、知母各9克、木瓜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针刺法
取穴:首先穴为合谷、曲池、大椎、环跳、悬钟。

备用穴:肩骨禺穴、外关穴、阳陵泉穴。

方法:发热者先选用大椎、曲池、合谷。

再根据肢体瘫痪情况选用余穴。

针刺或电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要重视,当心神经坏死发生!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要重视,当心神经坏死发生!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要重视,当心神经坏死发生!
末梢神经炎近些年发率病很高,一切年纪均可病发。

本病可危害身体多种多样周边末梢神经,给身体产生巨大的危害。

使患者缺失人力资本及衣食住行自控能力,不仅给患者产生人体上的痛楚另外也产生了精气神上的痛楚,因此在生活中要搞好防范措施,避免病症的产生。

神经炎和会影响身体肢体能力,会使肢体僵硬,四肢无力,酸麻胀痛等,对于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前期大多数人都是采用西药治疗,营养神经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副作用很严重,所以就有许多患者采用中医治疗。

修元复络汤
孙先生是去年咨询并且治疗的患者,当时记得说是16年发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期间服用过很多药物,但大部分都是西药,并且也没有多大的缓解,当时依旧是走路困难,下肢有酸麻胀痛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缓解。

后来记得孙先生的经过以前康复的患者介绍,服用修元复络汤中药,当时孙先生并不方便走路,便采用了远程邮寄药物治疗。

服用一个半疗程后,明显感觉下肢有好转,酸麻感觉减轻了很多,下肢也恢复了一些力量,后来坚持服用了很长时间,大概六个疗程,神经炎已
经恢复,前几天回访时,并没有复发。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应及时采取治疗,神经炎症长时间不治疗会有坏死的现象,一旦神经坏死,再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修元复络汤
关于末梢神经炎想要更多的了解,请关注我吧。

中药如何治疗神经性疾病

中药如何治疗神经性疾病

中药如何治疗神经性疾病神经性疾病是一类复杂且多样化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治疗神经性疾病方面,中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中药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神经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药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症状,更是要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恢复其平衡和协调。

例如,对于常见的失眠这一神经性症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

如果是由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可能会使用归脾汤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若是肝郁化火引起的,则会选用龙胆泻肝汤来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在中药的选择上,有许多药材被广泛应用于神经性疾病的治疗。

比如天麻,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晕、头痛等与神经相关的症状;远志能益智安神,对于失眠、健忘有一定的疗效;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是治疗失眠多梦的常用药。

中药治疗神经性疾病,还常常采用复方的形式。

复方是由多种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伍原则组合而成。

这种配伍能够发挥各味中药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比如,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用于治疗中风后的半身不遂等神经功能障碍,其中黄芪补气,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络,共同起到益气活血、通络化瘀的作用。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辅助治疗神经性疾病。

比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艾灸则利用温热刺激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此外,中药治疗神经性疾病也注重患者的生活调理。

中医强调情志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情绪的过度波动可能会导致或加重神经性疾病。

因此,会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

在饮食方面,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具有安神、补脑作用的食物,如核桃、百合等。

中药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中的应用探索

中药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中的应用探索

中药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中的应用探索多发性神经炎,这一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寒意的疾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悄悄潜伏。

它像是一场无声的风暴,悄然侵袭着人们的神经系统,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面对这样的挑战,现代医学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局限和挑战。

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领域,希望从中找到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一、中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理论基础1.1 中医对多发性神经炎的认识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多发性神经炎被归属于“痹证”、“痿证”等范畴。

中医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生多与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如风、寒、湿、热等)以及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经络受阻、气血不畅,从而引发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核心在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补益气血。

1.2 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基于上述认识,中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二是整体观念,强调身心合一,既要关注局部病变,也要调节整体机能状态;三是以平为期,通过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

具体而言,就是运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补益气血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缓解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

二、中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核心观点及分析2.1 核心观点一: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的魅力在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生物活性。

与西药单一成分、单一靶点的作用机制不同,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展现出独特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中药既能抗炎镇痛,又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再生,这种多重效应是中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重要优势之一。

2.1.1 数据统计分析一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我们发现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组在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复杂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偏头痛等。

在中医理论中,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来调节人体的整体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例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邪气等都可能损伤人体的正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中医常从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熄风通络等方面入手。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天麻、钩藤等。

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能够滋补肝肾之阴,使肝肾精血充足,从而濡养筋脉;天麻、钩藤则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可缓解肢体震颤、肌肉强直等症状。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中医多认为其与肾精亏虚、气血不足、痰浊阻窍等有关。

治疗时,常选用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化痰开窍的中药,如益智仁、远志、石菖蒲、黄芪、当归等。

益智仁、远志、石菖蒲具有开窍醒神、益智健脑的功效;黄芪、当归则能补气养血,改善脑部的气血供应。

癫痫在中医中被称为“痫证”,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风、火、痰、瘀等因素有关。

治疗癫痫常用的中药有天麻、全蝎、蜈蚣、胆南星、桃仁、红花等。

天麻、全蝎、蜈蚣具有熄风止痉的作用;胆南星能够清热化痰;桃仁、红花则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偏头痛在中医里属于“头痛”的范畴,病因多为外感风邪、内伤肝阳、气血瘀滞等。

中医治疗偏头痛常选用疏风解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的中药,如川芎、白芷、白芍、柴胡、丹参等。

川芎被称为“头痛之要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白芷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白芍、柴胡则可平肝柔肝,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丹参能活血化瘀,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

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改善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中医医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中医医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阳通脉、养血化瘀法治愈痿躄病案:高某,女,27岁。

主诉及病史:月前分娩,娩后2周突觉两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任地,无法站立及行走。

头昏背凉,溺清便溏。

近日来病情增剧,双上肢亦感无力,起坐均赖人扶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诊查:面色㿠白,爪甲色淡,舌淡润而色暗,苔薄白,六脉濡细,两尺微涩。

辨证:证属血虚阳弱,督脉瘀阻。

治法:治拟温阳通督,养血化瘀之法。

处方:川附片30g 黄芪24g 当归15g 杭白芍12g 丹参15g鸡血藤15g 巴戟12g 鹿角霜21g 桂枝10g 锁阳12g 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6g上方药连服8剂后,诸症渐解,两手活动自如,步履如常。

按语此例产后痿躄,西医诊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然按中医病机分析,则因新产血虚,卫阳不敷,故面白爪淡,肢体痿软无力;舌质青暗,尺脉涩,背冷,乃是督脉瘀阻之故。

所以本案既非“肺热叶焦”,亦非“湿热不攘”等使然,因此治疗也未“独取阳1明”,而是以养血化瘀、补肾通督收功。

于兹可见辨证论治须从患者之实际出发,决不可墨守成规。

编者评注本病西医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临床表现以肢体痿软无力为主,严重时可有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属中医的痿证范畴,以下肢痿软无力为主的又称为痿躄。

辨证以脾肾两虚为主。

张氏抓住本例为一新产产妇,产后血虚阳微、瘀血内停,以致筋肉失养的特点,治疗以温阳通督、养血化瘀为主,仅8剂药即获全效,辨证精当,疗效甚捷,堪称范例。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605,张震医案。

张震,1928年生,中医主任医师。

云南省昆明市人。

早年就读于省立英语专科学校,195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1959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三年制中医研究班。

曾任云南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云南中医杂志》主编,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多发性神经根炎纯中医治验

多发性神经根炎纯中医治验

多发性神经根炎纯中医治验
周兴莲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33
【摘要】多发性神经根炎是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或(和)自主神经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痿病”范畴,脾气亏虚,湿热、瘀血阻脉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李广文主任医师应用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祛瘀通络法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周兴莲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痿病科 6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
【相关文献】
1.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中医治疗 [J], 沙海汶
2.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中医治验 [J], 叶姝;陈可平
3.刘惠纯老中医治验介绍 [J], 刘孟渊
4.IKAP模式为指导的家长健康教育在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明秀; 张秀梅
5.31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抗GM_1抗体检测分析 [J], 李冰;廖建湘;杨亚平;袁雄伟;杨立斌;梁志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神经根炎中医辩证治疗

多发性神经根炎中医辩证治疗

多发性神经根炎中医辩证治疗西医:本病又名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氏综合症。

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伴有弛缓性瘫痪及营养机能障碍等症状,感染中毒,营养不良,代谢障碍等均可引发本病。

临床表现:手足胀麻,疼痛或有蚁行感,进行性向躯干发展,四肢远端的感觉减退甚至消失,肌肉萎缩无力,手腕下垂足下垂,皮肤凉冷,多汗或无汗。

发病两侧对称,远端比近端更明显。

发病前多有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症状,呈急性及亚急性,瘫痪呈对称性弛缓性,可伴随颅神经损害,多呈上行性发展偶有下行性,病情严重可累及呼吸肌麻痹,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中医:本病属于着痹,痿证范畴。

中医认为:有余于外不足于内者,稍劳即体倦汗出,汗出甚则阳气更虚,外邪乘虚而入,营卫虚弱,血行受阻,而致肌肤失养而麻木不仁,饮食不节,精微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浊流注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肌肤失其所养,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筋骨失养,故痿软无力。

(1)湿淫流注,脉络瘀阻四肢痿软无力,下肢尤甚,胸腹痞闷,手足麻木,恶热喜凉,舌淡有瘀斑点苔薄黄,脉滑。

苍术12g,萆解15g,苡仁30g,黄柏12g,蚕砂30g,川牛膝15g,土元15g,水蛭8g,鸡血藤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气血两虚,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头目眩晕,食少腹胀便溏,肢体痿软麻木,肌肉萎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黄芪50g,党参2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25g,川芎15g,桂枝15g,鸡血藤30g,地龙15g,僵蚕15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营血不足,风邪痹阻手足麻木不能握物,手足疼痛剧烈,肢体痿软,肌肉萎缩,舌淡苔薄白,脉沉紧。

黄芪50g,桂枝15g,生姜15g,大枣5枚,白芍15g,当归15g,川芎15g,熟地15g,鸡血藤30g,全蝎8g,蜈蚣3条。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4)脾肾阳虚,寒湿痹阻手足麻木不仁,感觉功能失灵,麻木逐渐全身发展,痿软无力,尿频便溏,饮食乏味,形体消瘦,舌胖淡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

管遵信导师治疗多发性神经的经验

管遵信导师治疗多发性神经的经验

管遵信导师治疗多发性神经的经验
汤晓云; 姜云武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2)003
【摘要】介绍管遵信导师针刺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经验 ,概括为 4个方面 :梅花针扣打患部、耳毫针或耳压、沿受损经络循经取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合维生素B12 。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汤晓云; 姜云武
【作者单位】云南省耳针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54.4
【相关文献】
1.导师熊辅信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验 [J], 陈彩云;熊辅信
2.导师熊辅信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 [J], 陈彩云;熊辅信
3.管遵信导师应用阿是穴的经验总结 [J], 汤晓云;姜云武
4.管遵信导师临证诊断特点 [J], 姜云武;汤晓云
5.管遵信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探析 [J], 刘海静;管遵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遵信导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经验(中医治疗)
汤晓云(云南省耳针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051) 姜云武(云南中医学院 650011)
原载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3期
管遵信导师是云南省名中医之一,是全国第2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

笔者作为其学术继承人,在跟师学习中曾遇10余例多发性神经炎的患者,经导师医治疗效显著,现试将此经验加以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借鉴。

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周围神经炎,系指中毒、感染或变态反应等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为多发性或单一性的周围神经麻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肢体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 临床表现
开始时手足感觉发胀发麻,或者疼痛及有蚁行感,以后这种异常渐渐向躯干发展,四肢远端的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呈手套样及袜样),运动无力,肌肉萎缩,出现悬腕或下垂足,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皮肤有冷感,多汗或无汗。

一般以两侧对称发病及肢体远端的症状比近端明显为其特征,但有些仅表现为对称性的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而无明显运动症状,或表现为不对称,且以近端损害为主。

2 管氏经验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导师认为本病系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之邪客于肌表;或因
脾虚湿流四肢,阻滞不通而发病;肺主皮毛,脾主四肢,故本病与肺、脾二脏关系密切。

2.2 治疗原则
补益肺气,调和气血;健脾除湿,疏导经气。

2.3 治疗方法
2.3.l 梅花针疗法
方法: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施治部位,再用消毒好的梅花针沿受损之经络自上而下扣打皮部,手法轻重适中,使其微微渗血而不流血为度。

扣打时原则上沿经络循行线施治,其宽度要视受损范围的大小而定。

若病损范围较宽,跨越两条经络的,应两经同时扣打,切忌残留剩余病灶,扣打完毕后,嘱患者自灸施治部位30min,并注意保暖,防止施治部位再受冷风吹袭,加重病情。

此法具有开启腠理,振奋经气,驱邪外出之功。

2.3.2 耳针疗法
方法:取耳穴交感、脾、肺、肾上腺及相应部位。

先用耳穴探测仪在所选耳穴附近探找低电阻点,当探到低电阻点时用探棒轻轻按压以作记号,迅速消毒全耳,用耳毫针对准穴位之低电阻点迅速进针,轻轻捻转后留针30min,对部分耐受性差的患者,可将耳毫针法改为耳穴压丸法,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4次。

耳穴通过神经、体液等多途径与人体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刺激耳穴,以达疏通经络,驱邪外出之作用。

2.3.3 针刺疗法
方法:沿病变之经络循行线取4~6穴,留针15 min,如手阳明大肠经受损则取肩髃、臂臑、曲池、合谷;手厥阴心包经受损则取天泉、曲泽、内关、劳宫;足少阳胆经受损者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侠溪;足太阴脾经受损则取太阳、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箕门。

因本病为虚中夹实,病在皮部及络脉,故针刺的手法宜轻,针刺的穴位宜浅,留针的时间宜短。

若手法过重,针刺过深,时间过长,易损正气,引邪入内,加重病情。

2.3.4 水针疗法
方法:针水采用维生素B1 2ml合维生素B12 2ml,注入所选体穴中,每穴注入0.3~0.5ml药液,取穴方法同针刺疗法。

将药液直接注入体穴,既可起到针刺之效应,又可加强营养神经的作用。

3 病案举例
陈某,女性,38岁。

因夜卧露被后右下肢感觉功能障碍3个月,于1997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述右下肢昼间酸胀,夜晚灼热不能盖被,遇寒则如针刺样疼痛,行走不利,稍跛行,曾多方医治无效而来求治。

查体:右下肢痛、触、温觉减退,右侧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感觉异常,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退,皮温低于健侧,皮肤苍白,粗糙,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

治以祛风散寒、调和阴阳,拟定治疗方案三则:(1)梅花针沿右下肢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自上而下依次扣打,手法轻重适中,使其微微渗血,扣打毕加灸40min。

(2)耳穴压丸:肾、脾、肺、肝、耳背肝、肾上腺、交感、
皮质下、神门、下肢,两耳交替,隔日一换。

(3)针刺取穴:沿右下肢三阳经分别取4~6穴,足太阳膀胱经取承扶、委中、承山、昆仑、至阴;足少阳胆经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侠溪;足阳明胃经取髀关、伏兔、足三里、下巨虚、解溪。

三条经之腧穴轮流交替针刺,每次只针一条经。

患者经治一疗程(10次)后,右下肢感觉功能明显改善,以痛、温觉恢复尤为显著,继治一疗程后痊愈。

4 体会
此病系风寒湿三邪夹杂侵入人体肢体的皮部及络脉,故患者表现为患肢遇寒则有针刺样痛。

而夜间,阳当入阴,则阴平阳密,患病后,阴阳失去平衡,阳不入阴,而浮于外,故见夜间患肢灼热,不能盖被。

总之,本病系本虚标实,外热里寒之证。

耳穴在此起到全身调节、平衡阴阳之作用。

梅花针沿受损之经络扣打,能疏经通络,振奋三阳经之经气,以驱邪外出。

同时,扣打患处,开启腠理,打开祛邪之门户。

加灸,温则通,通则邪气出,同时温能使阳气升发,驱邪外出。

按受损之经脉循经取穴,意在疏通经脉,振奋经气。

在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中,梅花针扣打后加灸是治疗的关键,而扣打的手法又是关键之核心,手法宜轻重适度,轻中有刚,重中有柔,刚柔相济。

若有偏颇,必将影响疗效,太轻则皮部之腠理不能充分打开祛邪之门户,太重又易损伤经气,不利于扶正祛邪。

此外在耳针的施治前探找低电阻点(即疾病在耳穴上的反应点)也是治疗之关键。

在针刺时,必须牢记手法轻、进针浅、留针短原则,只要掌握好上述几要素,临证中必能收到良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