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因素

合集下载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 1.⼼⾎管系统内有⾎液充盈:循环系统中⾎液充盈的程度可⽤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约为0.93kPa(7mmHg),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2.⼼脏射⾎:是形成动脉⾎压的⼀个主要因素。

⼼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部分⽤于推动⾎液流动,是⾎液的动能;另⼀部分形成对⾎管壁的侧压,并使⾎管壁扩张(压强能)。

3.外周阻⼒:指⼩动脉和微动脉对⾎流的阻⼒,是形成动脉⾎压的另⼀个主要因素。

4.主动脉和⼤动脉弹性储器作⽤:在⼼舒张期,⼤动脉发⽣弹性回缩,⼜将⼀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液的动能,使⾎液在⾎管中继续向前流动。

(⼆)动脉⾎压的正常值 动脉⾎压是动脉内的⾎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动脉⾎压在收缩期达到值称为收缩压,正常值13.3~16.0kPa(100~120mmHg)。

在⼼舒末期动脉⾎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正常值4.0~5.3kPa(30~40mmHg)。

⼀个⼼动周期中每⼀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加三分之⼀脉压,正常值13.3kPa(100mmHg)。

(三)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升⾼,舒张压也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每搏输出量对于收缩压的影响要强于对舒张压的影响。

2.⼼率:⼼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室舒张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升⾼,脉压减⼩。

3.外周阻⼒: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收缩压的增加较⼩,脉压减⼩。

外周阻⼒对舒张压的影响要⼤于对收缩压的影响。

4.⼤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年⼈⾎管硬化时,⼤动脉弹性减退,因⽽使收缩压升⾼,舒张压降低,脉压增⼤。

但由于⽼年⼈⼩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增⼤,使舒张压也常常升⾼。

影响血压的因素

影响血压的因素

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是各种影响因素及体内调节机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影响血压的因素主要通过调节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脏功能状态(包括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心率快慢主要表现为脉压的改变;( 2 )阻力血管收缩状态决定外周阻力的改变,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3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 4 )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体内存在的调节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对血压进行调节,神经调节迅速但不持久,如果影响因素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将出现明显的血压改变。

(一)一般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减弱及体内调节机制灵敏性下降等多种因素有关。

2 .性别女性在绝经前血压低于男性,在绝经期后则无明显差别。

目前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 NO 而促使血管舒张,并且能拮抗内皮素( ET )、去甲肾上腺素等因素的缩血管效应。

3 .体块指数体块指数( BMI ,体重指数或体质指数)等于体重( kg ) / 身高的平方( m 2 ),正常值为 18.5 ~ 24.9 , >25 为超重, <18.5 为体重过低。

一般来说,体块指数超过正常值越多的人群中,血压升高的比例越高。

4 .日节律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表现为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大多数人的血压在凌晨 2 ~ 3 时最低,上午 8 ~ 10 时及下午 4 ~ 6 时最高,从晚上 6 时起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表现为“双峰双谷”,这一现象称为日节律。

在老年人中,这种“日高夜低”更为显著,有明显的低谷与高峰。

了解这种现象对于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时,精确给药的时间及剂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发病时间较长的高血压患者这种血压的日节律减弱甚至消失,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的增生有关。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引言:动脉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时,由于心脏排出的血液对动脉壁产生的压力。

它是我们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以增进对人体血压调节机制的理解。

实验设计: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三个可能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进行研究:运动、饮食和情绪。

每个因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过程:1. 运动:首先,我们要确定适当的运动强度。

实验对象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基础血压,并记录下来。

然后,他们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快走。

之后,我们再次测量他们的血压并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观察到运动对血压的即时影响。

2. 饮食:我们选择了高盐饮食和低盐饮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对象在两种饮食条件下分别进食,并在每次进食后测量血压。

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压。

通过对比两种饮食条件下的血压变化,我们可以了解饮食对血压的长期影响。

3. 情绪:情绪对血压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邀请实验对象观看一些情绪激动的视频片段,如恐怖片或喜剧片,并记录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血压变化。

通过观察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血压反应,我们可以了解情绪对血压的即时影响。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运动会导致血压的短期升高,这是因为运动时心脏收缩力度增加,血液流速加快,从而增加了对动脉壁的压力。

2.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是因为体内水分潴留和血管收缩会增加血压。

3.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的短期升高,这是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饮食和情绪都会对动脉血压产生影响,但其作用机制不同。

2. 运动会导致短期的血压升高,但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

3. 高盐饮食会导致长期的血压升高,建议减少盐的摄入。

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

三、观察项目(需要时请按“标记”按钮逐一作标记)
1.梅耶氏波,动脉血压随心室的 收缩和舒张而变化。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心室舒张时血 压下降,这种血压随心动周期的波动称为“一级波”(心 搏波),其频率与心率一致。此外动脉血压也随呼吸而变 化,吸气时血压先是下降,继而上升,呼气时血压先是上 升,继而下降,这种波动叫“二级波”(呼吸波),其频率 与呼吸频率一致。有时可见到一种低频率 (几次到几十次 呼吸为一周期) 的缓慢波动称为“三级波”(梅耶氏波), 可能与心血管运动中枢紧张性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6. 刺激迷走神经
用中等强度电刺激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结扎并于结的向中端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血压有何变化? 刺激迷走神经离中端,血压有何变化? 剪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血压有何变化? 再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观察血压 变化。 7. 耳缘静脉注射0.01%肾上腺素0.2~0.3 ml,观察血压变化。 8. 耳缘静脉注射0.001%乙酰胆碱0.1~0.2 ml,观察血压变化。 9. 血容量改变对血压的影响:自对侧颈动脉放血10 ml,血压有何变化? 然后自耳缘静脉注入20 ml 38℃生理盐水,血压有何变化? 10. 点击“停止”按钮,结束采样,换名存盘,并编辑、打印输出实验结 果。
二、手术操作
1.麻醉
称重后,动物用2%戊巴比妥钠按1 ml / kg体重 (或 20%氨基甲酸乙酯5 ml / kg) 由耳缘静脉注入,麻醉后,动 物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注意: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频率及角膜 反射变化,防止麻醉过深,并遵循“先快后慢”的注射原 则 (尤指戊巴比妥钠)。 2.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 剪去颈部被毛,沿正中线作5~7 cm切口,再沿气管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将胸锁乳突肌向外侧分开,即 可见到位于气管两侧的血管神经束 (如图33所示),轻轻分 离右侧减压神经、交感神经及双侧的迷走神经、颈动脉, 分别下穿不同色线备用。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工作为例,
测定运动前后脉搏血压其步骤如下:
1、被试者坐位测定运动前脉搏、血压,并做好 记录。
2、截断脉压带和血压计之间的连接,让脉压带 仍绑在被试者上臂上。
3、被试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按20次/30秒的 节奏,蹲起20次。
4、运动后即刻先测其运动后一分钟前10秒 的脉搏,然后测血压记录结果。
测量血压的肢体,对血压异常者及需密切观察
血压的患者应双侧对照测量或固定部位测量。
⑧ 将测得安静时血压的结果记录下来。 收缩压/舒张压 mmHg 或 Kpa
记下测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的 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
2-3min后,扭紧打气球螺丝继续打气 加压,反复听取声音变化2—3次。
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体位改变反映重力对血液的影响发生变 化,通过对血压的调节,保持适宜的器 官血流量。
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
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
动脉、股动脉等。
血压?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 管壁的侧压力。
以前习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血 压的高低,但压强的法定计量单位帕 (Pa),即牛顿/每平方米,帕的单位较小, 一般用千帕(KPa)表示。
1mmHg=0.133KPa
正常时左臂测得的血压比右臂测得的血压低 10-20毫米汞柱。在右侧偏瘫、右臂受伤等 情况下,只能选择左臂测血压,这样测得的 血压值并不能反映血压的真实变化。
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 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 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 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④ 找肱动脉——将听诊器的胸端放在肘 窝上肱动脉博动处(肘窝上3厘米处靠内 側)。注意:不可用力下压。

生理学理论指导: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学理论指导: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学理论指导: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及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等5个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2、心率:在外周阻力和每搏输出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心率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

3、外周阻力:在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阻止动脉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

4、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管壁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以至收缩压过度升高和舒张压过度降低,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是相适应的,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变化不大。

任何原因引起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如失血,或血管系统容积相对增大,都会使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下降,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影响动静脉的因素运动生理学

影响动静脉的因素运动生理学

影响动静脉的因素运动生理学
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充盈程度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心脏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越多,则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中的血量也越多,管壁所受的张力也越大,收缩期血压的升高也就越明显。

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2)心率: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

(3)外周阻力:如果搏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

外周阻力增加时,收缩期血压也升高,但由于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所以脉压变小。

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
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老年时变化较大,老年人动脉血压的波动即脉压较青年人大。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
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

在失血时,循环血量减少,此时如果血
管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压必将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显著降低。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它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脉血压的调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心脏泵血功能等。

本文将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这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收缩外周血管,提高动脉血压。

副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

这种神经调节的机制使得人体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快速调整血压,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 体液平衡体液平衡对动脉血压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体液中的盐分浓度和血容量的改变都会影响血压。

当血液中的盐分浓度增加时,水分会从组织间隙进入血液中,增加血容量,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相反,当盐分浓度降低时,水分会从血液中流向组织间隙,减少血容量,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等也参与了体液平衡的调节,从而影响动脉血压。

3. 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是泵血的关键器官,其泵血功能对动脉血压具有直接影响。

心脏收缩时,将氧气和养分富含的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增加动脉血压。

而心脏舒张时,心脏充盈,准备下一次收缩,此时动脉血压会稍微降低。

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变,如心脏收缩力的增加或减弱,心率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水平。

4. 血管阻力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摩擦所受到的阻碍,它是影响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

血管阻力的大小与血管的直径和血液黏稠度有关。

当血管收缩时,血管的直径变窄,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

相反,当血管扩张时,血管的直径变宽,血管阻力减小,动脉血压降低。

血管阻力的改变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血管壁的弹性有关,同时也与神经调节和体液平衡紧密相关。

总结起来,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阻力等多个方面的调节机制。

简述动脉血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动脉血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动脉⾎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动脉⾎压是指⾎液对单位⾯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般是指主动脉内的⾎压。

影响动脉的⾎压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下⾯是⼩编带来的关于动脉⾎压影响的因素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动脉⾎压的影响因素 搏出量 在⼼率和外周阻⼒不变的情况下,当左⼼室收缩⼒加强,搏出量增加时,在⼼缩期进⼊到主动脉和⼤动脉的⾎量增多,管壁所受的侧压⼒增⼤,收缩压明显升⾼。

由于主动脉和⼤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舒期其弹性回缩⼒量也⼤,推动⾎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加快,因此,到⼼舒期末,主动脉和⼤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虽有所升⾼,但升⾼的程度不⼤,因⽽脉压增⼤。

反之亦然。

临床上左⼼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

外周阻⼒ 如⼼输出量不变⽽外周阻⼒增加时,即⼩动脉和微动脉⼝径缩⼩。

阻⽌动脉⾎液流向外周,使⼼舒期未主动脉和⼤动脉内的⾎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

在⼼缩期内,由于动脉⾎压升⾼使⾎流速度加快,因此,在⼼缩期内仍有较多的⾎液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不如舒张压升⾼明显,因⽽脉压减⼩。

反之亦然。

舒张压的⾼低主要反映外周阻⼒的⼤⼩,原发性⾼⾎压病⼈⼤多是由于阻⼒⾎管⼴泛持续收缩或硬化所引起,此时外周阻⼒增⼤,动脉⾎压升⾼,⽽舒张压升⾼较明显。

动脉管壁弹性 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压起缓冲作⽤,当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表现为收缩压升⾼⽽舒张压不变或稍⾼,脉压增⼤。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逐渐减⼩,⽽胶原纤维增多,导致⾎管的弹性降低。

阻⼒⾎管也具有⼀定的弹性,其弹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有所降低,被动扩张能⼒减⼩,外周阻⼒增⼤,所以舒张压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升⾼,但升⾼的程度不如收缩压。

⼼率 搏出量和外周阻⼒不变的情况下,⼼率增快,⼼舒期缩短,舒张期间流向外周的⾎量减少,致使⼼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

由于动脉⾎压升⾼,可使⾎流速度加快。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动脉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1.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全身动脉系统中泵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与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关系,即心输出量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

心输出量受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增加和每搏输出量增加都会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2. 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外周血管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与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关系,即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

外周血管阻力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血管收缩和扩张、血液黏稠度、血管壁弹性等。

3. 血容量: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的血液总量。

血容量与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关系,即血容量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

血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水盐平衡、肾脏调节尿量等。

4.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使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物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小,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5. 肾脏调节:肾脏通过调节体液容量和钠平衡来影响动脉血压。

肾脏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调节体液容量;通过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排泄,调节体液中的钠含量。

肾脏调节动脉血压的机制复杂,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和前列腺素等。

6. 激素调节:多种激素对动脉血压具有调节作用。

如肾上腺素和醛固酮能够增加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胰岛素和肾素等激素对血管扩张有促进作用,导致血压降低。

7. 年龄和遗传:年龄和遗传因素也会影响动脉血压。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压往往会升高。

同时,个体的遗传背景也会对血压水平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非常复杂,包括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容量、神经调节、肾脏调节、激素调节、年龄和遗传等多个方面。

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及其作用因素分析

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及其作用因素分析

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及其作用因素分析动脉血压是指人体动脉内部的压力,它受到多种生理调节机制的影响。

本文将对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及其作用因素进行分析。

一、神经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升高血压。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具有相反的作用,通过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从而降低血压。

二、体液平衡调节肾脏是调节动脉血压的重要器官。

肾小球滤过血液,形成原尿,然后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调节体内水盐平衡和血液容量,影响血压的稳定。

当血压升高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减少钠的重吸收和水的排泄,导致体液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

而当血压降低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增加钠的重吸收和水的排泄,从而增加体液排出,降低血压。

三、体内激素调节多种激素在动脉血压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能够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加心脏收缩力升高血压。

肾上腺素还能刺激醛固酮的释放,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进一步提高血压。

另外,血管紧张素、加压素、醛固酮等激素也参与调节血压。

四、局部调节机制动脉血压的局部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组织释放的代谢产物来调节。

例如,组织产生的一氧化氮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此外,组织缺氧、酸中毒等状态,也能够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血压。

五、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生理调节机制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能够影响动脉血压。

例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体重、生活方式等都与动脉血压有关。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总结起来,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神经调节、体液平衡、激素调节、局部调节等多个层面。

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也对动脉血压起到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机制及因素对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及预防血压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一,试述影响心脏电生理特征的因素。

1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①4期自动除极的速率:速率越快,达阈电位所需时间越短,发生兴奋频率增快,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交感神经兴奋,使Na+和Ca2+内流增多,4期自动除极速率加快,自律性增高。

迷走神经兴奋,导致4期膜K+外流衰减减慢,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自律性降低。

②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阈电位水平下移,同最大复极电位的差距减小,则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2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①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水平: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同阈电位的差距增大,引起心肌兴奋的刺激阈值增大,兴奋性降低;反之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则兴奋性增高。

阈电位水平下移,静息电位与之差距减少,兴奋性增高,反之兴奋性降低。

②Na+通道状态:Na+通道具有激活、失活、备用三种状态。

当膜电位处于-90mV时,膜上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此时心肌受到阈刺激,膜发生除极达阈电位水平,Na+通道被大量激活而开放,随后失活关闭,在失活关闭状态下,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能使之再次激活。

3 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①心肌细胞的直径:细胞直径小,电阻大,传导速度慢,反之则传导速度快。

②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越快,局部电流形成越快,除极达到阈电位水平所需的时间缩短,兴奋的传导速度加快,反之传导速度减慢。

③邻近未兴奋细胞膜的兴奋性:当邻近未兴奋部位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负值增大和(或)阈电位水平上移时,两者的差距加大,膜除极达阈电位水平所需的时间延长,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反之兴奋传导速度则加快。

二,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①前负荷即舒张末期充盈的血量,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射血后存在于心室内的余血量之和。

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题

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题

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题
【简答题】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答:(1)动脉血压形成:1循环系统内足够血液的充盈量是动脉血压形成前提(平均充盈压)。

2心室射血是动力和关键。

3外周阻力的存在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使心室间断性射血变为动脉内持续的血流,并缓冲动脉压力的变化。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增大。

2心率心率增加时,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显著,脉压比心率增加前减小。

3外周阻力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时,阻止动脉血液流向外周,使心舒期末动脉内血量增加。

此外,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以舒张压增加为主,故脉压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

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动脉血压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故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必然降低,使动脉血压降低。

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也会造成动脉血压下降。

生理学简述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学简述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学简述动脉血压的因素摘要:一、动脉血压的定义与意义二、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1.心脏泵血功能2.血管弹性与阻力3.血容量与分布4.神经与体液调节三、心脏泵血功能对动脉血压的影响1.心率2.心输出量四、血管弹性与阻力对动脉血压的影响1.血管弹性2.血管阻力五、血容量与分布对动脉血压的影响1.血容量增加2.血容量减少六、神经与体液调节在动脉血压中的作用1.交感神经与肾上腺素2.副交感神经与血管扩张3.体液平衡与血压调节七、维持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1.健康生活方式2.预防高血压病3.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正文:动脉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生理参数,它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血管弹性与阻力、血容量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效果。

了解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压等相关疾病。

一、动脉血压的定义与意义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向前推进的压力,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表示。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

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被认为是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1.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泵,通过心率和心输出量调节血压。

心率过快或过慢,以及心输出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血压异常。

2.血管弹性与阻力:血管弹性影响血压的波动,而血管阻力则决定了血流速度。

当血管弹性降低或阻力增加时,血压会上升。

3.血容量与分布:血容量增加会使血压升高,血容量减少则会导致血压下降。

血容量分布不均也会引起血压波动。

4.神经与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压。

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引起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体液平衡也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

三、心脏泵血功能对动脉血压的影响1.心率:心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血压。

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心率过慢则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

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心率的关系分析

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心率的关系分析

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心率的关系分析引言:家兔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动脉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关系一直是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家兔动脉血压与心率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心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心率的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规律1. 正常家兔动脉血压范围正常家兔动脉血压通常在90-140 mmHg之间,而舒张压范围为60-90 mmHg。

2. 受影响因素家兔动脉血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体位、运动、饮食、应激等。

这些因素可引起短期的血压波动,但在正常范围内。

3. 血压监测方法常用的家兔动脉血压监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插管法和间接法(尾动脉法与肢体压力法)。

直接插管法准确性高,但对动物造成创伤,不适合长期监测。

而间接法无需手术,适用于长期监测。

二、家兔心率的变化规律1. 正常家兔心率范围正常家兔心率通常在200-300 bpm(每分钟心跳数)之间。

2. 受影响因素家兔心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情绪、体位、体温、神经调节、药物等。

这些因素可以引起心率的瞬时变化,但在正常范围内。

3. 心率监测方法家兔心率的监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心电图法和无创方法。

心电图法准确度高,但需要特殊设备进行监测。

无创方法包括触电法和超声波法,操作简单且无创伤。

三、家兔动脉血压与心率的关系1. 血压与心率的相互关系家兔动脉血压与心率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血压升高往往伴随心率的增加,血压下降则常伴随心率的减慢。

这种变化可能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的结果,以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性。

2. 高压性与低压性心率反应在实验条件下,刺激家兔产生高血压或低血压时,心率一般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高血压状态下,心率常变化不大或稍微减慢;低血压状态下,心率往往明显增加。

这种高压性与低压性心率反应可以作为评估体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指标之一。

四、家兔动脉血压与心率的临床应用1. 心血管疾病研究家兔动脉血压与心率的关系研究对于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生理学问答题重点资料总结题库(4)

临床生理学问答题重点资料总结题库(4)

问答题1.影响动脉血压的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增多时,收缠压增高,脉压差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故脉压增大。

2.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胆汁,胰液)1----盐酸: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

生理作用包括:(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相对的无菌状态;(3)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4)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5)可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消化。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

被盐酸激活后,使蛋白质变成分解。

此酶作用的量适pH值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粘液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粗糙食物对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粘液—HCO3-屏障,防止盐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4----内因子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是保护维生章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其在回肠远端的吸收。

3..CO2,H+,低O2对呼吸的影响CO2:PCO2↑↑1%时→呼吸开始加深;↑4%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1倍以上;↑6%时→肺通气量可增大6-7倍; ↑7%以上→呼吸减弱=CO2麻醉。

PCO2↓→呼吸减慢(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

H+:[H+]↑→呼吸加强[H+]↓→呼吸抑制(机制:类似CO2。

)(3)低O2: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并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1)轻度缺氧时: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能对抗缺氧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增强。

论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作用原理。

论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作用原理。

论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作用原理。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它是维持正常血流循环的重要指标。

动脉血压的高低影响着心脏的工作负荷、组织器官的供血以及全身的代谢状态。

下面将从生理、病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论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作用原理。

一、生理因素1. 心脏泵血能力:心搏出量是指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它受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增加心搏出量会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减少心搏出量则会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2. 血管阻力:血管的直径决定了血管的阻力,血管直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高低。

血管收缩使血管直径变小,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血管扩张使血管直径变大,血管阻力减小,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3. 血液粘稠度:血液的粘度与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血浆中溶质浓度有关。

血液粘稠度的增加会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4. 血容量:血容量增加会使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血容量减少则会使动脉血压下降。

二、病理因素1. 血管硬化:血管硬化是血管壁发生结构改变,导致血管壁变得僵硬和不弹性。

硬化的血管缺乏弹性,使得动脉血压升高。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这是由于血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导致了动脉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以及肾脏血管损伤等因素引起的。

3. 肾脏疾病:肾脏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会导致血容量的改变,从而影响动脉血压的高低。

4. 神经体液调节失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管和心脏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进而使动脉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会导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使动脉血压下降。

当这两者的平衡失调时,会影响动脉血压的调节。

三、环境因素1. 饮食:食物中的钠、钾、脂肪、糖和蛋白质等成分都会对动脉血压产生影响。

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的钠含量增加,进而使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高糖和高脂饮食则会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进而影响动脉血压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包括:
1. 活动水平:身体活动水平的增加可以导致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升高。

运动使心脏更加努力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从而增加心率和血压。

2. 情绪和压力:情绪和压力可以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紧张,进而引起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升高。

例如,紧张、焦虑、愤怒或激动状态下,心率和血压通常会升高。

3. 药物和化学物质: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

例如,咖啡因、尼古丁、酒精和药物,如兴奋剂和降压药等,都可能对心率和血压产生影响。

4. 年龄和健康状况:年龄是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往往会减慢,而血压则会升高。

此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人通常会有较高的心率和血压。

5. 健康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过度饮酒、慢性压力等,都可能导致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异常升高。

6. 环境因素: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也可以对心率和动脉血压产生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会膨胀,心脏必须增加工作量以确保血液供应,从而增加心率和
血压。

请注意,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因个体而异。

如果您有相关的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获取专业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