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学》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高峰小时交通量:

2.85%位车速:

3.跟驰理论:

4.基准通行能力:

5.交通规划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交通规划研究在一定的土地使用条件下与的平衡关系,以时间跨度可分为规划、规划、规划。

2.驾驶员行车的过程,就是、、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4.排队系统运行指标主要有、、、和忙期。

5.出行分布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6.干线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共用周期长度、、三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酒后驾驶事故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流动车观测交通量的基本方法?

3.行车延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4.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有哪些,分别描述什么状态下的速度-密度关系?

5.提高公共交通线路通行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6.交通小区的划分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7.交叉口及道路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8.试比较BRT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缺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数据可以用来做什么?

2.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论述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原因分析有何目的?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有哪些对策?

《交通工程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2.85%位车速:在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中累计频率为85%时对应的速度值,即在观测到的车辆总数中,有85%的车辆的地点车速小于或等于该值,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

3.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

4.基准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给定的相对基准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或一交叉口上,合情合理地期望能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5.交通规划评价:是在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论述规划方案达到规划目标的可能性,并通过对规划方案产生的影响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全面了解规划方案产生的各种效益,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交通规划研究在一定的土地使用条件下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平衡关系,以时间跨度可分为战略交通规划、中长期交通规划、近期交通规划。

2.驾驶员行车的过程,就是感知、判断决策、操纵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性能参数。

4.排队系统运行指标主要有服务率、交通强度、系统排队长度、等待时间和忙期。

5.出行分布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概率模型法三类。

6.干线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共用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三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酒后驾驶事故的特点是什么?

(1)向静止物体撞击;

(2)向停驻的车辆撞击;

(3)夜间与对向车辆迎面撞击;

(4)因看错路而引起各种翻车事故;

(5)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2.简述流动车观测交通量的基本方法?

(1)流动车法一般需要一辆测试车,驾驶员1人,观测记录人员3人;

(2)其中1人记录与测试车反向行驶的会车数;

(3)1人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超车数与被超车数;

(4)1人记录测试车往返行驶的时间;

(5)行程距离应已知,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6-8个来回)。

3.行车延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1)驾驶员和行人的影响;

(2)车辆的影响;

(3)道路条件的影响;

(4)交通条件的影响;

(5)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影响。

4.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有哪些,分别适用于描述什么状态下的速度-密度关系?

(1)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指数模型,广义速度-密度模型。

(2)直线关系模型在车流密度适中的情况下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数关系模型适用于车流密度大交通流拥挤时的情况;指数模型对于交通密度小、小交通量情况下的现场数据很符合;广义速度-密度模型适合车流密度适中的情况。

5.提高公共交通线路通行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1)维持好乘车秩序,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

(2)增加车门个数,加大车门宽度,降低车厢地板高度,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

(3)改善车辆加速性能,提高驾驶员驾驶熟练程度,缩短车辆进出站时间;

(4)在同一站点将几路公共汽车沿行车方向分成几组设站,提高通行能力。

6.交通小区的划分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1)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一致;

(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

(3)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

(4)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质心可取为路网中的终点;

(5)分区数量适当,靠市中心的分区面积小些,靠市郊的面积大些。

7.交叉口及道路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1)分配交叉路口的通行权;

(2)充分利用交叉路口道路资源,提高路口效率,使得路口通行能力最大、车辆延误最小、停车次数最少;

(3)通过多路口协调控制,充分利用道路网资源,平衡道路交通流量,缓解局部道路及路口的交通拥堵,提高整个道路网的运行效率;

(4)保障道路交叉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8.试比较BRT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缺点?

(1)轨道交通系统:速度快,节约时间,准时,运量大,减少交通事故,占地少,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造价高、建设周期长。

(2)BRT系统:造价低、建设周期短,速度快、灵活性好,运送能力大、污染小、能耗少,安全性高、对用户友好,有利于TOD模式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公交运营管理经验;准点和运量上不如轨道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