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专员的胜任力模型 - 安徽建筑大学

人力资源专员的胜任力模型 - 安徽建筑大学




4).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确定指标、确定权重、具体内容描述)
在分析数据信息(访谈结果编码、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 胜任特征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行为访谈报告提炼胜任特征,对行为事件访谈报告进行内容分 析,记录各种胜任特征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然后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 要素指标发生频次和相关的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两组的共性与 差异特征。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特征归类,并根据频次的集中程度,估 计各类特征组的大致权重。

5).验证胜任特征模型(BEI、问卷调查)
验证胜任特征模型可以采用回归法或其他相关的验 证方法,采用已有的优秀与一般的有关标准或数据进行 检验,关键在于企业选取什么样的绩效标准来做验证。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绩 效标准
对公司其他部门业务的熟悉 程度
权重
40%
具体的胜任力素养
1.理解各部门的组织结构 2.了解各部门不同岗位的薪 酬体系 3.理解各部门的发展计划和 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之间的 关系 1.能够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 2.能够进行有效的书面沟通 3.能够就一些基本的人力资 源工作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必备的 知识 诚信 正直


3).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BEI、问卷调查)
可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 BEI)、专家小组法(Expert Panel)、问卷调查法(Survey)、全方位 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数据, 但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 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 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各三项,并且让被访者 详尽地描述整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时间、相关人物、涉及的范 围以及影响层面等。同时也要求被访者描述自己当时的想法或感想,例 如是什么原因使被访者产生类似的想法以及被访者是如何去达成自己的 目标等,在行为事件访谈结束时最好让被访谈者自己总结一下事件成功 或不成功的原因。 行为事件访谈一般采用问卷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访谈者会有一个 提问的提纲以此把握面谈的方向与节奏。并且访谈者事先不知道访谈对 象属于优秀组或一般组,避免造成先入为主的误差。访谈者在访谈时应 尽量让访谈对象用自己的话详尽地描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工作经历,他 们是如何做的、感想又如何等等。由于访谈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3 小时,所以访谈者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应采用录音设备把内容记录下来, 以便整理出详尽的有统一格式的访谈报告。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文化管理者、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日常工作的战术家,这六大维度构成了2007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一、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HR应既可信任(被尊敬、欣赏和听从)又积极(提供观点,持有立场,挑战设想)。他们才是有主见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日常事务战术家核心要素:发展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落实人事工作政策
六、业务联盟。 HR对经营成功做出贡献。HR要通过知晓企业运作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来促进经营的成功。
业务联盟核心要素:阐述社会环境、服务于价值链、明确表述价值主张、发挥企业技术的影响力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HR,除了关注这六个维度之外,眼光还要向外看。尤里奇强调,HR不仅仅聚焦在业务经理和员工,还应关注投资者、客户、社区等外部利益相关方。这样,HR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以及部门的价值,真正使个人与企业走向成功。
人才管理者核心要素:确保现在与未来的人才、培养人才、塑造组织、设计激励体系、营造沟通机制
四、战略变革设计者。HR知道如何产生变革,知道变革要有助于经营的成功,特别是HR能把内部的组织变革与外部的客户期望联系起来。这有助于使客户导向的企业战略对公司员工来说真正变为现实。
战略变革者核心要素:促进变革、保持战略灵敏度、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参与
与大师面对面
Q:你强调HR作为文化推动者必须“由外而内”,这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里比较容易实现。但在中国环境中,HR往往必须听从老板和直线经理。在这种环境下怎样做一个“由外而内”的推动者呢?
A:如果我们说要做“最赚钱的公司”,这是公司所关心的,客户其实并不关心你是否赚钱,他们关心的是你这个公司的品牌与服务。的确,HR要为老板和直线经理服务,但目光应放在公司外部,而不是内部。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关注消费者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内部。这些年很流行评寻最佳雇主”,但这个“最佳雇主”应该是客户的最佳雇主,试想,如果员工非常满意,但客户不满意,这个“最佳雇主”还有什么意义呢?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文化管理者、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日常工作的战术家,这六大维度构成了2007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一、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

HR应既可信任(被尊敬、欣赏和听从)又积极(提供观点,持有立场,挑战设想)。

他们才是有主见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核心要素:公正地传导人力资源成果、建立信任关系、信息共享、有主见地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怎样成为一名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尤里奇指出,HR必须努力做到以下6点:以倾听为基础达成共识、一起分享、尊重差异、获得直线经理支持要从简单事情开始、对业务要有自己的观点。

二、文化管理者。

HR鉴别、清晰表述和协助塑造公司文化。

文化不仅仅是单一事件,而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作为文化管理者,HR不仅尊重传统文化而且帮助塑造新型文化。

他们指导经理人如何在行为中传递文化并推动文化;他们把文化标准融入到人力资源实践和流程中;使员工真切地感受文化。

文化管理者核心要素:推动文化、塑造文化、颁布文化、使文化个性化怎样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尤里奇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8年前,他经常旅行,无聊时他就开始记录航班晚点情况,几年下来记录了厚厚一本。

他把整理好的晚点记录寄给了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并附上了一张3天咨询费的账单。

很快,老总回信了,他希望尤里奇为公司重新梳理文化,“我们希望公司文化体现公司的规范与期望,并体现在员工的行为当中,”“你们并不懂文化是什么!”尤里奇在回信中毫不客气,“文化不是自内向外考虑,而是应该由外而内。

”文化不是贴在墙上的声明,而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企业品牌。

身为HR,也应该由外而内,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了解自己公司著称的3个特征、用客户语言对话、使员工与客户加深了解、改变文化传递流程,从而努力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

三、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

HR应掌握人才管理与组织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人才管理着重于个体如何进入组织、晋升、内部流动或退出。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维度变革管理商业知识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商业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命令、识人用人能力、培养他人、与银行内的部门合作、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员工的招聘和选拔、优化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管理、沟通协调、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变革管理预期应对能力、银行人员合理调动能力、战略分析能力各个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定义及行为表现维度胜任力构成要素定义行为表现商业知识银行业务知识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包括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商业银行联行往来业务等。

了解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并能及时关注学习,熟悉当前本行主推的业务,并能将学习的商业银行知识运用到自己日常工作中。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包括国外、国内的经典、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通过培训或自学、读书看报掌握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知识,让知识不落伍,能及时用先进的方法解决人力资源各方面的问题银行战略商业银行战略包括其他商业银行战略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变化和本行战计划。

熟悉其他商业银行战略变化所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及时了解本行的年度战略计划,并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使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战略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命令命令表达出个人促使他人依照其希望行事的意图。

(在特定的情况下,尤其在组织出现危机或变革的情况谨慎使用)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或银行组织出现变革时,谨慎地使用命令口吻与员工坦率直接得探讨问题;单方面设定高绩效标准使下属遵守自己的要求;对员工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识人用人能力识人用人能力指能够了解下属员工的特长、性格、经历等,在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使组织效率最大化了解人力资源部门的每个员工的工作特长、工作经历、个人性格等;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可判断出员工适合的负责内容;能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给予其相应的授权。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招聘与选拔合适的人才成为了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招聘过程中,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筛选出最合适的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与员工绩效。

本文将探讨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胜任力模型的概念与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某一职位需要的关键能力和知识的框架,它是根据特定职位的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的目标与文化来确定的。

一个好的胜任力模型必须具备以下要素:1. 与职位需求匹配:胜任力模型中所包含的能力和知识必须与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相匹配,确保选择的候选人具备胜任该职位所需的基本素质。

2. 全面性与可度量性:胜任力模型需要包含多个维度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必须能够通过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和评估。

3. 与企业价值观相符:胜任力模型需要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契合,确保招聘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并与团队成员协同工作。

二、胜任力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 面试评估:面试是招聘管理中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与候选人面对面的交流,面试官可以对其胜任力进行评估。

在面试过程中,问答环节和情景模拟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检验候选人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能力测试:能力测试可以帮助评估候选人在特定领域的技能水平,例如语言能力、数理逻辑、创造力等。

通过进行标准化的测试,招聘人员可以客观地衡量候选人的能力,并将测试结果与胜任力模型进行对比。

3. 行为面试:行为面试是一种以候选人过去的工作表现和行为为基础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询问候选人过去的工作经历和行为表现,招聘人员可以推断其未来的行为趋势和应对能力。

4. 评估中心方法:评估中心是一种综合应用不同评估方法的选才方式。

候选人会经历一系列模拟场景,如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由多位评估员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中心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候选人在不同情境下展现的能力。

三、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的实践案例以某知名跨国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胜任力模型与评估方法,并通过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20个要素6个维度全面解读胜任力模型

20个要素6个维度全面解读胜任力模型

20个要素、6个维度,全面解读胜任力模型一看到人岗匹配的问题,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两个词,胜任力模型与任职资格。

但我知道很多小伙伴确实是不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白如何运用。

今天就来和你们聊一聊胜任力模型的简单概要。

很多书本甚至百度词条都告诉大家,“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然而胜任力这个单词(Competency) 来自拉丁语。

关于胜任力的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什么样的罗马战士才是一名好战士。

到了20世纪,Taylor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引领了“管理胜任力运动”(Management Competencies Movement),这被称为最早运用工作分析方法研究胜任力的专家学者。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院在选拔外交官的过程中感到仅仅以智力因素为基础选拔有些太简单了,而且判断太难。

很多看起来智力不错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非常让人失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国务院邀请麦克利兰教授想一想”究竟如何更准确的判断某个人是否合适外交官职位“。

就是在这个项目过程中,麦克利兰教授奠定了胜任力研究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提出必须“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

一直到1973年,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此项研究的文章给了一个关于胜任力的初步定义: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然而在1994年,麦克利兰本人又给出一个更先进的胜任力描述:能将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的可以通过可信方式度量出来的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和个人特征。

六类通用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六类通用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模板1-六类通用职位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模板1-四类通用职位胜任素质模型一、管理人员胜任力素质1、人际沟通愿意主动说服和引导他人愿意与人合作完成任务主动营造和维护良好的人际气氛2、问题处理可以较好地安排事情的优先次序处理问题理智3、团队合作在团队中属于决策者在团队中属于领导者4、领导风格习惯通过规章制度约束下属只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善于授权,不过分插手下属的工作5、创新意识对工作方式或者组织运行的创新、改进不按常规做事,不按部就班,灵活机动6、时间管理做事速度快,强调效率、时间乐于遵守时间表规定的进程7、工作动力能够自觉地负起责任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承受力强做事积极主动能够自我激励坚持性和持续工作的韧性8、决策判断决策有魄力、迅速决策谨慎、周全、不冲动决策理智、不易受干扰决策时关注全局和整体,客观分析9、计划组织习惯做计划,遵照计划执行为全局和长远做打算做事速度快,长于行动10、其他特点性格内向-外向自信大胆表达自我见解11、适合环境对组织的结构和对细节的关注度要求对组织的合作性和和谐性要求二、后勤支持人员1、人际沟通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觉察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感受理解他人主动营造和维护良好的人际气氛2、问题处理对细节敏感,善于发现事物的缺陷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可以较好地安排事情的优先次序3、团队合作在团队中属于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团队中属于润滑剂在团队中属于开拓者4、领导风格习惯通过规章制度约束下属只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5、创新意识不按常规做事,不按部就班,灵活6、时间管理做事速度快,强调效率、时间乐于遵守时间表规定的进程7、工作动力能够自觉地负起责任做事积极主动坚持性和持续工作的韧性8、决策判断根据细节与经验做决定完全按照规定和制度决策决策谨慎、周全、不冲动决策时关注全局和整体,客观分析9、计划组织习惯做计划,遵照计划执行原则性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变通10、其他特点性格内向-外向敏感,易受无关因素影响琐碎11、适合环境对组织的社会性要求对组织的开放性和想像力要求对组织的合作性和和谐性要求三、技术人员1、人际沟通觉察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感受理解他人愿意与人合作完成任务2、问题处理对细节敏感,善于发现事物的缺陷可以较好地安排事情的优先次序3、团队合作在团队中属于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团队中属于参谋在团队中属于质检员4、领导风格无5、创新意识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不愿墨守成规对工作方式或者组织运行的创新、改进不按常规做事,不按部就班,灵活6、时间管理做事速度快,强调效率、时间乐于遵守时间表规定的进程7、工作动力能够自觉地负起责任做事积极主动能够自我激励坚持性和持续工作的韧性8、决策判断根据细节与经验做决定完全按照规定和制度决策决策理智、不易受干扰9、计划组织习惯做计划,遵照计划执行做事速度快,长于行动原则性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变通10、其他特点做事踏实敏感,易受无关因素影响自信11、适合环境对组织的结构和对细节的关注度要求对组织的开放性和想像力要求对组织的合作性和和谐性要求四、销售人员1、人际沟通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愿意主动说服和引导他人觉察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感受理解他人2、问题处理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可以较好地安排事情的优先次序处理问题理智3、团队合作在团队中属于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团队中属于参谋在团队中属于开拓者4、领导风格无5、创新意识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不愿墨守成规对工作方式或组织运行的创新、改进不按常规做事,不按部就班,灵活6、时间管理做事速度快,强调效率、时间乐于遵守时间表规定的进程7、工作动力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承受力强做事积极主动能够自我激励8、决策判断根据细节与经验做决定决策有魄力,迅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做决策决策时关注全局和整体,客观分析关注问题的发展和可能性,灵感对决策起重要作用9、计划组织为全局和长远做打算做事速度快,长于行动10、其他特点性格内向-外向敏感,易受无关因素影响自信大胆表达自我见解11、适合环境对组织的社会性要求对组织的开放性和想像力要求对组织的合作性和和谐性要求五、市场营销类指从事市场分析、策划、销售、客户服务、售前、售后等其他类似工作性质的非职务员工1、知识复合能力定义:综合运用营销学、产品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资源为客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要求:①知识面:较宽广的知识面,对各类知识均有涉猎,善于捕捉和学习新知识,对新观念具有较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②专业知识:对营销学和产品专业知识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较系统而深入的提供解决方案,以便于工作开展③知识运用:结合客户需求,能将掌握的多种知识综合运用到工作中,提供富有竞争力并令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能运用所知引起客户对自身及产品极大兴趣2、协调沟通能力定义:在时限要求内组织相关人员按计划推进或参与工作,协调相关方面克服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阻力,并及时传达信息,确保整个组织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求:①组织协调能力:能按计划有预见性的组织人、财、物等相关资源,克服过程障碍,及时向相关方反映问题并达成一致②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应面对面、邮件、报告等各种不同的沟通形式,及时、正确、客观地传达信息3、激情魅力定义:激励同事、顾客及合作者对美好设想的热情。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
胜任力模型是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方向。

在这个模型中,有六个关键的维度,分别是:
1. 技术能力:指员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这是评估员工能否胜任岗位职责的关键因素。

2. 沟通能力:指员工与同事、上级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3. 领导力:指员工在组织中拥有影响他人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激励团队成员,推动项目进展,并在需要时采取主动行动。

4. 问题解决能力:指员工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5. 团队合作能力:指员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分享信息和资源,并在团队中达成共识。

6. 自我管理能力:指员工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优先事项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高效率,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以上六个维度是胜任力模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评估员工的表现和发展方向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要和特点,对这些维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模型21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一个信息膨胀,人才第一的时代。

企业的价值和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素质,即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日益成为企业构建自身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来,基于胜任力的研究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那么研究下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的胜任力分析与测评绝对是必要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见解吧。

首先来谈谈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概念在管理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源于著名学者david c.meclelland的研究。

meclelland针对组织在人员的选聘和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有效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对某些特定人群还存在不公平性,提出了应该用胜任力取代智力。

关于胜任力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胜任力定义和分类。

有的从分析对象(工作或员工)上对其进行探讨,有的从情景具体性角度(组织、团队、个体)进行界定,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meclelland,1993年)。

但有的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定义胜任力,认为胜任力包括职业、行为和战略综合三个维度。

职业维度是指处理具体的、日常任务的技能;行为维度是指处理非具体的、任意的任务的技能;战略综合维度是指结合组织情境的管理技能。

我们本着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认为所谓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

其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

1.个体特征——人可以(可能)做什么,即胜任力中的“力”。

它们表明人所拥有的特质属性,是一个人个性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够预测多种情景或工作中的行为。

【管理人员8大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管理人员8大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管理人员8大素质模型】胜任力素
质模型6个维度
管理人员素质模型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八大方面:
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1 沟通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 1-1 仔细聆听别人的意见,让别人把话说出来;
忽略他人的意见,打断别人,滔滔不绝1-2 正确传播各种信息;
传播信息有困难;
1-3 能说服别人,并能获得理解;
不能说服并造成对方反感;
1-4 为他人也为谈话留出时间;
偶尔交谈且浅尝辄止;
1-5 恰当且及时沟通;
阻断重要信息;
1-6 能够被整个队伍及环境所接受;
扮演局外人的角色;。

人力资源 各岗位胜任力模型表 海尔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     各岗位胜任力模型表     海尔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 Copyright Haier Corporation 2008
绩效管理要素1—绩效评价内容
个人事业承诺(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 简称PBC):每个海尔员工都通过PBC的形式做 出个人对海尔集团的业绩承诺。
业务目标
(Business Goal)
员工管理目标
(People Management Goal)
全员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的 管理过程,能力素质作为其主要组成 部分,亦是个持续的管理过程
半年评估
年终评估
网上沟通与评估 网下指导与监督
16 | 2/20/2022
日常工作 指导与监

考评目标 调整
© Copyright Haier Corporation 2008
绩效管理的目的
为组织在薪酬管理、岗位晋升 、员工保留、员工培养等多项 管理决策中提供必要信息。
结果 确认
© Copyright Haier Corporation 2008
薪酬实施基本原则
➢以目标定薪
1)以行业母本规模和薪酬水平为标杆 2)以岗位图谱匹配进入宽带,以年度承诺的目标对标在宽带中定位定薪
➢以效果挣薪
根据PBC的实际效果与薪酬挂钩兑现
➢以竞争力调薪
1)每年根据行业母本规模和薪酬水平调整标杆 2)以承诺目标的竞争力水平对标调薪
几种错配的情况
人事错配的招聘经理
A
D
B
C
招聘经理平均图形
A
D
B
C
11 | 2/20/2022
人事错配的培训经理
A
D
B
C
培训经理平均图形
A
D

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 胜任素质模型 六个维度

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 胜任素质模型 六个维度

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胜任素质模型六个维度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胜任素质模型介绍胜任素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直到1973年,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认为,从第一手材料直接发掘的、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就是胜任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在1993年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即胜任素质模型是指能和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

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深层次特征、因果关系和效标参考。

深层次特征是指个体潜在的特征能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并能预示个体在不同情况和工作任务中的行为或思考方式,其基本层面为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浅层的知识和技能。

因果关系指胜任素质能引起或预测行为或绩效,一般说来,动机、特质、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等胜任素质能够预测行为反应方式,而行为反应方式又会影响工作绩效,可表述为意图-行为-结果。

效标参考是指胜任素质能够按照某一标准,预测效标群体的工作优劣,效标参考是胜任素质定义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

一种胜任素质如果不能预测有意义的差异,与参考的效标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则不能称之为胜任素质。

一个企业运用胜任素质模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遵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绩效标准(销售量、利润、管理风格、客户满意度);建立标准样本(一般经理、优秀经理);收集数据信息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分析数据信息(访谈结果编码、调查问卷分析);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确定Competency项目、确定等级、描述等级);验证胜任素质模型(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

胜任素质模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解决职位与人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

这也衍生出了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两条思路。

前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路径,到目前为止己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方法与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方法、数据处理工具、职位说明书生成等,但由于传统方法过分关注工作本身,使工作分析、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团队激励等难以有机整合。

通过胜任力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

通过胜任力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

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可以看出,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具 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员工的能力水平,为绩效目标的设定提供 了科学依据。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也使得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为员工的培训 和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从胜任力模型视角出发构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绩 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员工的能力状况, 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有益参考。
在新体系下,该公司首先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建立了领导力、技术、 市场营销等领域的胜任力模型库。然后,将新体系应用于招聘流程,通过对比模 型库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和胜任力模型, 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了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最后,为员工作出了基于 胜任力模型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然而,构建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 优化和完善。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和管理机制,以保障胜任力模型在 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经 理胜任力模型将会不断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基本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具有 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介绍构建胜任力模型的目标、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筛选 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确定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指标、编写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 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等步骤,为构建国内人力资 源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提供参考。
2、评估员工能力:根据胜任力模型中的能力要求,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评 估,了解员工在各项能力素质上的表现,为制定个性化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方法提 供依据。

完整版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完整版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目录:一、前言二、术语和定义三、特别说明四、应用范围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一、前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

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

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针对阿龙公司,聚成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阿龙公司员工胜任力标准。

、术语和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认知、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一一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特质一一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自我认知一一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知识一一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一一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会角色一一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如想成为工作团队中的领导)。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文化管理者、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日常工作的战术家,这六大维度构成了2007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一、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

HR应既可信任(被尊敬、欣赏和听从)又积极(提供观点,持有立场,挑战设想).他们才是有主见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核心要素:公正地传导人力资源成果、建立信任关系、信息共享、有主见地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怎样成为一名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尤里奇指出,HR必须努力做到以下6点:以倾听为基础达成共识、一起分享、尊重差异、获得直线经理支持要从简单事情开始、对业务要有自己的观点.二、文化管理者。

HR鉴别、清晰表述和协助塑造公司文化.文化不仅仅是单一事件,而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作为文化管理者,HR不仅尊重传统文化而且帮助塑造新型文化。

他们指导经理人如何在行为中传递文化并推动文化;他们把文化标准融入到人力资源实践和流程中;使员工真切地感受文化。

文化管理者核心要素:推动文化、塑造文化、颁布文化、使文化个性化怎样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尤里奇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8年前,他经常旅行,无聊时他就开始记录航班晚点情况,几年下来记录了厚厚一本。

他把整理好的晚点记录寄给了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并附上了一张3天咨询费的账单。

很快,老总回信了,他希望尤里奇为公司重新梳理文化,“我们希望公司文化体现公司的规范与期望,并体现在员工的行为当中,”“你们并不懂文化是什么!"尤里奇在回信中毫不客气,“文化不是自内向外考虑,而是应该由外而内。

”文化不是贴在墙上的声明,而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企业品牌。

身为HR,也应该由外而内,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了解自己公司著称的3个特征、用客户语言对话、使员工与客户加深了解、改变文化传递流程,从而努力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三、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HR应掌握人才管理与组织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管理着重于个体如何进入组织、晋升、内部流动或退出。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管理人员8大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 6 个维度管理人员素质模型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八大方面: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1 沟通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1-1仔细聆听别人的意见,让别人把话说出来;忽略他人的意见,打断别人,滔滔不绝1-2 正确传播各种信息;传播信息有困难;1- 3 能说服别人,并能获得理解;不能说服并造成对方反感;1- 4 为他人也为谈话留出时间;偶尔交谈且浅尝辄止;1- 5 恰当且及时沟通;阻断重要信息;1- 6 能够被整个队伍及环境所接受;扮演局外人的角色;1- 7 待人以友好恰当的方式;表现出灵活性;不易接近,不热情;1-8 欣赏他人的有效劳动;不愿承认他人的劳动;2 创新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2-1 以队伍绩效激励他人强烈表现自己的利益2-2 支持自主性;只注意依赖和提出问题;2- 3 激励处于困境中的项目成员;在关键时刻退出;2- 4 提出解决方案;等待他人建议;2- 5 关注新闻,富于创新性,且喜欢决定新的建议,采纳首创精神;坚持熟悉方法,且对新事物犹豫不决;2-6 有协商的态度,有坚持到底的潜力、精力和毅力;缺乏民主作风,表现迟缓,无耐性,勿忙放弃;2- 7 创造激情,鼓励他人的积极热情;多批评,无能力激励;2- 8 坚持有效的合作,寻求不同意见的协调;阻碍、拖延,冻结建设性合作,回避不同分歧间的协调;3 开拓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3-1 态度开放、积极、乐观向上;悲观,对别人紧闭双眼;3- 2 自信,激发良好愿望;表达出不信任;3- 3 积极主动接触他人;等待他人主动,行为保守;3- 4 与涉及的团体经常保持联系;避免与相关团体接触;3- 5 为队伍中的积极的环境作出贡献;给他人和队伍中制造压力;3- 6 接受其他成员且具忍耐力,容纳、促进队伍中的其他观点,且促进接受的观点;使别人感到他的反感,只知道自我概念,3-7 接受和尊敬少数派;将自已定位于现存的位置;3-8 使他人成功;阻碍他人成功;4 控制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4-1 感到对项目的成功、顾客及项目队伍、使用者和其他相关受影响的人员负有并承担相关责任;无标准,轻率,将责任委托给其他队伍成员;4- 2 认真对待他人感情、期望和需要;毫无关心和体谅地对待他人,忽视他人期望;4- 3 行动考虑他人,注意关系和后果;行动随意,拒绝关系和后果;4- 4 控制其他建议;按原则办事,“懒人有懒福”;4- 5 控制情绪,具有很高的挫折承受能力;行动情绪化严重,易怒,不耐烦,常失去控制;4- 6 表现出信任的积极个性,不将队伍中的任何人看作保护伞;对他人傲慢,表现出易受伤害,操纵其他队伍成员;4-7 可信赖、可靠;表现出不可信赖,辜负信任;4-8 明白和理解风险,可仔细挑选恰当的方法;有意或无意地接受风险,不明智或忽略解决;5 协调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5-1 公正接受他人的意见,无条件接受反馈;牺牲他人来推动自己的建议,拒绝反馈;5-2 机智地讨论他人的失误,建议性批评;伤害性的实施,自以为知道得最多,惩罚或贬低他人;5- 3 主动帮助纠正失误;寻找责任方,使他们承担责任;5- 4 可接受别人的批评,行动积极,对个人攻击反应冷淡、能谅解别人;讨厌批评,或认为是耻辱的,对攻击行为反应过分,经常情绪化或失去控制,怨恨他人;5- 5 能在团队中讨论,调解争议;忽视出现的冲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引起争议;5- 6 支持在队伍中创造辩论式文化,一直与他人寻找一致性答案;忽视冲突,使用权力,破坏反对势力,且将他人置于监视之下;5- 7 目标为双方受益的方案;认为有赢必有输才正常;6 决策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6-1 设计和实施简单,恰当和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制造复杂和冒险的解决方案;6- 2 公平宣布目标和观点;控制背景信息;6- 3 觉察到可实践的问题且能将其与个人兴趣分开,客观地评价结果的绩效;将可实践的总是与个人的兴趣混淆,按个人的感受评估绩效;6- 4 充分理解问题的范围,进行系统全面思考;仅看中问题中的一部分;6- 5 创造性地思考,务实且公平地处理和工作,根据一贯地思考,复杂且固执,应用固定模式国考且行动;6- 6 提供机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按他自己的利益影响他人;6-7 结合不同利益,实现队伍共同目标;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上;6-8 平衡多种选择,有毅力解决多种方案;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方案;7 组织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7-1 接受团队合作原则,支持团队决策;忽视达成的原则决议,不接受团队的决策;7- 2 保护队伍不受外界伤害,对团队忠诚;对外界不警惕,对外界泄露团队中的重要信息;7- 3 能促进团队进步;只谈论团队中的问题;7- 4 有能力影响团队过程;个人行动,单独的斗士,忽视团队力量;7-5 发现别人的问题,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识别别人的弱点,在必要时帮助别人;只是因为巨大压力才帮忙,不顾他人,从他人的弱点和敏感性上获利;7- 6 很高兴庆祝他人的成功,共享整个方案;总是特别表现自己的成就,支持他自己的利益;7- 7 交付不确定性;交付不确定性;8 领导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8-1 可以接受任务,信任他人;尽力亲自完成任务,事必躬亲,不信任他人;8- 2 对事情负全部的责任,但也系统地分析下属的责任;直接将责任和目标由老板传达给团队其他成员;8- 3 留给下属寻找和实现自己方式的充分行动自由;通过强迫和控制,压制其下属行动空间;8-4 以有意识和建设性的方式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在计划时间期限内,坚持有原则的沟通;对其控制的行动的影响没有清晰认识,假装时间不够,回避讨论;8- 5 认队伍成员参与决策与采取决策的自由;独自决策,且不让其他成员交流;8-6 针对具体的团队和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风格,对反馈抱有开放的态度;总是以同一模式来领导,且维护其领导行为;8- 7 以身作责,领导地位得到承认;他人认为其行为不严肃,不恰当;8-8直接接受反馈;不对其团队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胜任力模型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胜任力模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描述某一职位或角色所需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框架。

它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明确目标,提高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别梳理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方面,将重点关注胜任力模型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国外研究方面,将关注胜任力模型的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案例,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提出对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展望和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核心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他强调胜任力是指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征论:特征论认为,胜任力是个体潜在的、深层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等,它们能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这一理论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冰山模型: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是胜任力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它将胜任力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层的“冰山以下部分”。

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等容易观察和评价的部分,后者则包括动机、特质、态度等难以观察和评价的部分,但后者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洋葱模型:洋葱模型是另一个经典的胜任力模型理论,由Boyatzis提出。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

【管理人员8大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管理人员素质模型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八大方面: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1沟通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1-1仔细聆听别人的意见,让别人把话说出来;忽略他人的意见,打断别人,滔滔不绝1-2正确传播各种信息;传播信息有困难;1-3能说服别人,并能获得理解;不能说服并造成对方反感;1-4为他人也为谈话留出时间;偶尔交谈且浅尝辄止;1-5恰当且及时沟通;阻断重要信息;1-6能够被整个队伍及环境所接受;扮演局外人的角色;1-7待人以友好恰当的方式;表现出灵活性;不易接近,不热情;1-8欣赏他人的有效劳动;不愿承认他人的劳动;2创新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2-1以队伍绩效激励他人强烈表现自己的利益2-2支持自主性;只注意依赖和提出问题;2-3激励处于困境中的项目成员;在关键时刻退出;2-4提出解决方案;等待他人建议;2-5关注新闻,富于创新性,且喜欢决定新的建议,采纳首创精神;坚持熟悉方法,且对新事物犹豫不决;2-6有协商的态度,有坚持到底的潜力、精力和毅力;缺乏民主作风,表现迟缓,无耐性,勿忙放弃;2-7创造激情,鼓励他人的积极热情;多批评,无能力激励;2-8坚持有效的合作,寻求不同意见的协调;阻碍、拖延,冻结建设性合作,回避不同分歧间的协调;3开拓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3-1态度开放、积极、乐观向上;悲观,对别人紧闭双眼;3-2自信,激发良好愿望;表达出不信任;3-3积极主动接触他人;等待他人主动,行为保守;3-4与涉及的团体经常保持联系;避免与相关团体接触;3-5为队伍中的积极的环境作出贡献;给他人和队伍中制造压力;3-6接受其他成员且具忍耐力,容纳、促进队伍中的其他观点,且促进接受的观点;使别人感到他的反感,只知道自我概念,3-7接受和尊敬少数派;将自已定位于现存的位置;3-8使他人成功;阻碍他人成功;4控制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4-1感到对项目的成功、顾客及项目队伍、使用者和其他相关受影响的人员负有并承担相关责任;无标准,轻率,将责任委托给其他队伍成员;4-2认真对待他人感情、期望和需要;毫无关心和体谅地对待他人,忽视他人期望;4-3行动考虑他人,注意关系和后果;行动随意,拒绝关系和后果;4-4控制其他建议;按原则办事,“懒人有懒福”;4-5控制情绪,具有很高的挫折承受能力;行动情绪化严重,易怒,不耐烦,常失去控制;4-6表现出信任的积极个性,不将队伍中的任何人看作保护伞;对他人傲慢,表现出易受伤害,操纵其他队伍成员;4-7可信赖、可靠;表现出不可信赖,辜负信任;4-8明白和理解风险,可仔细挑选恰当的方法;有意或无意地接受风险,不明智或忽略解决;5协调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5-1公正接受他人的意见,无条件接受反馈;牺牲他人来推动自己的建议,拒绝反馈;5-2机智地讨论他人的失误,建议性批评;伤害性的实施,自以为知道得最多,惩罚或贬低他人;5-3主动帮助纠正失误;寻找责任方,使他们承担责任;5-4可接受别人的批评,行动积极,对个人攻击反应冷淡、能谅解别人;讨厌批评,或认为是耻辱的,对攻击行为反应过分,经常情绪化或失去控制,怨恨他人;5-5能在团队中讨论,调解争议;忽视出现的冲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引起争议;5-6支持在队伍中创造辩论式文化,一直与他人寻找一致性答案;忽视冲突,使用权力,破坏反对势力,且将他人置于监视之下;5-7目标为双方受益的方案;认为有赢必有输才正常;6决策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6-1设计和实施简单,恰当和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制造复杂和冒险的解决方案;6-2公平宣布目标和观点;控制背景信息;6-3觉察到可实践的问题且能将其与个人兴趣分开,客观地评价结果的绩效;将可实践的总是与个人的兴趣混淆,按个人的感受评估绩效;6-4充分理解问题的范围,进行系统全面思考;仅看中问题中的一部分;6-5创造性地思考,务实且公平地处理和工作,根据一贯地思考,复杂且固执,应用固定模式国考且行动;6-6提供机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按他自己的利益影响他人;6-7结合不同利益,实现队伍共同目标;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上;6-8平衡多种选择,有毅力解决多种方案;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方案;7组织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7-1接受团队合作原则,支持团队决策;忽视达成的原则决议,不接受团队的决策;7-2保护队伍不受外界伤害,对团队忠诚;对外界不警惕,对外界泄露团队中的重要信息;7-3能促进团队进步;只谈论团队中的问题;7-4有能力影响团队过程;个人行动,单独的斗士,忽视团队力量;7-5发现别人的问题,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识别别人的弱点,在必要时帮助别人;只是因为巨大压力才帮忙,不顾他人,从他人的弱点和敏感性上获利;7-6很高兴庆祝他人的成功,共享整个方案;总是特别表现自己的成就,支持他自己的利益;7-7交付不确定性;交付不确定性;8领导能力编号有效行为特征无效行为特征8-1可以接受任务,信任他人;尽力亲自完成任务,事必躬亲,不信任他人;8-2对事情负全部的责任,但也系统地分析下属的责任;直接将责任和目标由老板传达给团队其他成员;8-3留给下属寻找和实现自己方式的充分行动自由;通过强迫和控制,压制其下属行动空间;8-4以有意识和建设性的方式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在计划时间期限内,坚持有原则的沟通;对其控制的行动的影响没有清晰认识,假装时间不够,回避讨论;8-5认队伍成员参与决策与采取决策的自由;独自决策,且不让其他成员交流;8-6针对具体的团队和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风格,对反馈抱有开放的态度;总是以同一模式来领导,且维护其领导行为;8-7以身作责,领导地位得到承认;他人认为其行为不严肃,不恰当;8-8直接接受反馈;不对其团队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维度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文化管理者、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日常工作的战术家,这六大维度构成了2007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一、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

HR应既可信任(被尊敬、欣赏和听从)又积极(提供观点,持有立场,挑战设想)。

他们才是有主见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核心要素:公正地传导人力资源成果、建立信任关系、信息共享、有主见地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怎样成为一名可信任的积极实践者?尤里奇指出,HR必须努力做到以下6点:以倾听为基础达成共识、一起分享、尊重差异、获得直线经理支持要从简单事情开始、对业务要有自己的观点。

二、文化管理者。

HR鉴别、清晰表述和协助塑造公司文化。

文化不仅仅是单一事件,而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作为文化管理者,HR不仅尊重传统文化而且帮助塑造新型文化。

他们指导经理人如何在行为中传递文化并推动文化;他们把文化标准融入到人力资源实践和流程中;使员工真切地感受文化。

文化管理者核心要素:推动文化、塑造文化、颁布文化、使文化个性化
怎样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尤里奇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8年前,他经常旅行,无聊时他就开始记录航班晚点情况,几年下来记录了厚厚一本。

他把整理好的晚点记录寄给了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并附上了一张3天咨询费的账单。

很快,老总回信了,他希望尤里奇为公司重新梳理文化,“我们希望公司文化体现公司的规范与期望,并体现在员工的行为当中,”“你们并不懂文化是什么!”尤里奇在回信中毫不客气,“文化不是自内向外考虑,而是应该由外而内。


文化不是贴在墙上的声明,而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企业品牌。

身为HR,也应该由外而内,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了解自己公司著称的3个特征、用客户语言对话、使员工与客户加深了解、改变文化传递流程,从而努力成为一名文化管理者。

三、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

HR应掌握人才管理与组织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人才管理着重于个体如何进入组织、晋升、内部流动或退出。

组织设计则关注能为企业运作产生影响的组织架构、管理和流程。

人才管理者核心要素:确保现在与未来的人才、培养人才、塑造组织、设计激励体系、营造沟通机制
四、战略变革设计者。

HR知道如何产生变革,知道变革要有助于经营的成功,特别是HR能把内部的组织变革与外部的客户期望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使客户导向的企业战略对公司员工来说真正变为现实。

战略变革者核心要素:促进变革、保持战略灵敏度、客户参与
怎样成为一名战略变革设计者?尤里奇给HR列了一项变革核对单:是否具备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必须有变革需求、有明确的目标(愿景)、有承诺、可以变成一系列决策、把变革融入系统、持续跟踪。

其中,后四项尤为关键。

五、日常事务战术家。

HR管理组织内部人员的常规人事工作。

起草、修改和实施人力资源政策;处理员工很多人事行政上的需求。

通过技术、共享服务和外包,HR确保这些基本需求能有效地得以满足。

如果日常人事工作做得毫无差错并且在实施中一贯基于政策,就能确保人力资源工作的可信度。

日常事务战术家核心要素:发展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落实人事工作政策
六、业务联盟。

HR对经营成功做出贡献。

HR要通过知晓企业运作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来促进经营的成功。

业务联盟核心要素:阐述社会环境、服务于价值链、明确表述价值主张、发挥企业技术的影响力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HR,除了关注这六个维度之外,眼光还要向外看。

尤里奇强调,HR不仅仅聚焦在业务经理和员工,还应关注投资者、客户、社区等外部利益相关方。

这样,HR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以及部门的价值,真正使个人与企业走向成功。

如果HR做的不是直线经理以及组织想要的,就没有任何价值。

人力资源领域的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是最受公司欢迎的管理大师,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创者。

HR必须懂得如何为组织作贡献
从1987年侧重人力资源工作传导,到1992年侧重个人诚信;从1997年注重文化,到2002年注重战略性贡献,HR的核心胜任力在不断发生变化。

与大师面对面
Q:你强调HR作为文化推动者必须“由外而内”,这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里比较容易实现。

但在中国环境中,HR往往必须听从老板和直线经理。

在这种环境下怎样做一个“由外而内”的推动者呢?
A:如果我们说要做“最赚钱的公司”,这是公司所关心的,客户其实并不关心你是否赚钱,他们关心的是你这个公司的品牌与服务。

的确,HR要为老板和直线经理服务,但目光应放在公司外部,而不是内部。

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关注消费者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内部。

这些年很流行评寻最佳雇主”,但这个“最佳雇主”应该是客户的最佳雇主,试想,如果员工非常满意,但客户不满意,这个“最佳雇主”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如果能致力于服务外部客户,将会更成功。

我建议HR在服务内部以及外部客户时,可以走文化引导者的中间路线,在内外中取得平衡,而不要走极端。

Q:你谈到的六个维度意味着HR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现实是HR往往只拥有有限的权力,地位也比较被动。

你觉得HR该如何寻找突破口?
A:15年前,我们曾经对一组12~14岁的儿童做过研究,他们都非常沮丧。

我们发现,造成这些孩子沮丧的原因是需求与资源不相匹配。

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需求与日俱增,如追求独立、上好学校、有更多空间等等,但他们的资源提供方——父母、朋友、资金等支持却相对滞后。

HR面临的是同样问题,标准在不断提高,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

我想HR首先还是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修炼好内功,在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作相应提升,在需求与资源中找到可以突破的平衡点。

这样,你对未来才会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