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地理 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降水)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降水)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降水






附:
个性学习检测题: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2.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一线,它与1月ºC等温线大致一致,它也是温度带中与的分界线。

3.降水最多的地方—;降水最少的地方—。

4.根据和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即、、、。

二、课堂达标检测题:
1.江南丘陵、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四大地形区的年降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江南丘陵、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
B江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
C江南丘陵、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读图2.2-10“秦岭北景观图”回答:
(1)高大的秦岭像天然屏障阻挡冬季风南下,使秦岭以南
属带,而秦岭以北
属带;秦岭以南受夏季风影
响,降水多,形
成地区:而秦岭以北则属
于地区。

(2)秦岭以南生长水果以为主,而以北以为主。

(3)秦岭以南以田为主,以北则以田为主。

(4)秦岭一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两条。

三、作业设置:
地理填充图P16页1、2、3、4;G、H选作3。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2. 影响降水的因素3. 降水与生活、农业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降水吗?2. 总结:降水是指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滴,包括雨、雪、冰雹等。

二、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15分钟)1.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课本插图,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2. 总结:我国降水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2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吗?2. 总结: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等。

四、降水与生活、农业的关系(1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降水对生活和农业有什么影响吗?2. 总结:降水对生活和农业有很大的影响,适量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过多的降水会导致洪涝灾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我国降水的主要特点吗?2. 总结:我国降水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插图,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2. 思考一下,降水对生活和农业的影响有哪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掌握了影响降水的因素。

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回答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降水微课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降水微课教案

《中国的降水》——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培养读图、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

2.知道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3.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重点:读图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难点:分析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课:家,是永恒的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尤甚。

对于“家”,中国人有与众不同的诠释与理解:从家院到家庭,从家园到家族,从家室到家学,从家教到家风……而丰富抽象的家文化,则建立在繁多具象的“家”之上——她们,是星罗棋布在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之上的众多民居,是“中国人的家”,有各自鲜明的地域印记、独特的建筑特色,也有的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平实的烟火气息。

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中国人聊起“家”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都是中国人,为啥咱的家“长得不一样”?八个字: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这些民居反映当地降水有什么特点?能把这些“家”对应到地图上吗?了解我国的降水主要从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两个方面来了解。

这节微课主要了解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先来了解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当然少不了地图,翻到课本34页,这是一幅什么地图呢?《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地图,怎么知道的?读图名——是读图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读图例。

请学生解释图例学生: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年降水量范围,深蓝色地区降水量最多,橙色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两种颜色间的线代表等降水量线。

第三步读图回答问题1.找出火烧寮、武汉、兰州、托克逊的年降水量。

生:分别是1600mm以上,800-1600mm,400mm,50mm以下。

2.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3. 在图中画出800mm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大致穿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画出400mm 等降水量线,经过哪些山脉与城市?5.找出降我国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小资料:为何这麼多雨的地方竟被取名“火烧寮”,听名字是很热的?据说,乾隆年间来此地开垦的先民用茅草搭建房舍,曾因煮饭造成火灾,将全村烧为灰烬,后来人就为这里取名为“火烧寮”。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降水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降水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案一、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城市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的特点。

(3)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老师的讲解和总结为辅,让学生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对周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确立地理知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读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掌握判断分析等值线图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学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两组学生展示假期旅游的照片,并且谈谈对当地降水的感受,得出我国各地降水差异很大的结论。

〔板书〕第二节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新授〕指导学生认识年等降水量线和降水量分布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注意找出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大致说出各条等降水量线经过的位置。

强调8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秦岭-淮河。

找出广州、北京、托克逊等地点,让学生说出其降水量,判断湖南省的年降水量的情况。

指导学生分析得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活动探究〕探究影响我国降水空降分布不均与的原因。

分组讨论、小结。

结论:通过阅读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对比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得出我国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然后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解释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原因。

了解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对我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指导学生完成连线题。

〔活动探究〕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一)季节变化: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各月分布图,完成活动题。

小结: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天气标题天气课时2一、教材内容剖析本节包含“天气种类复杂多样”、“季民风候明显”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三部分。

“天气种类复杂多样” ,供给了六幅地图,要修业生经过读图活动,认识我国天气特色“种类复杂多样”。

“季民风候明显” ,经过认识夏天风、冬天风的性质,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来认识到这一天气特色。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 ,经过图片和知识之窗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灾祸性多发,以及对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有必定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灾祸性预防意识。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温度带和干湿区,认识到天气种类的复杂多样。

2、认识我国季民风候典型的特色,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

过程与方法经过读图认识我国天气的特色。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灾祸性天气,掌握预防灾祸性天气的基本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课重点和难点教课重点: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

教课难点:季民风候对我国的农业和灾祸性天气的影响。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1、天气种类复杂多样运用课本供给的 6 幅地图,在读图剖析基础上认识我国天气的复杂多样,从而去剖析其影响要素。

我国夏天广泛高温、冬天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别大,这些与南北纬度(纬度地点)、东西经度跨度大(海陆地点),地形复杂等要素相关。

2、季民风候明显让学生读“我国的夏天风”和“我国的冬天风” ,认识风向和影响范围,从季风的特色去理解天气的特色。

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认识到季民风候明显的特色。

1、我国的灾祸性天气让学生谈谈当地的灾祸性天气,引入本部分教课,联合实质,说明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所以一定增强防灾和减灾。

五、教课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地图册六、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教课活动第一课时1、情形导入展现西北荒漠图、东北滑雪图、海南海滩图等。

提出问题:为何我国各地的天气和景观差别大?2、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读中国的主要天气种类散布图,参加活动:1、我国主要有哪些天气种类?2、天气种类复杂多样与我国面积、地形有什么关系?3、认识我国的温读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区图,参加活动:度带和干湿区1、有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区?2、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区分跟什么相关系?(温度带依据获取的太阳辐射热量相关,干湿区跟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关)3、比较温度带和干湿区界限,那两条大概符合?(亚热带与暖温带,润湿区和半润湿区)4、你知道不一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不一样温度带农作物熟制不一样,不一样干湿区农作物、建筑、生活风俗等存在差别)4、认识我国的气读图中国 1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中国7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年降水散布图,学生看图参加活动:平和降水1、我国7 月份哪些地域气温超出28 度?2、哪些地域 1 月份气温低于-24度?3、哪些地域年降水量超出1600 毫米,哪些地域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叙述: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它是 1 月份 0 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又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润湿区和半润湿区的分界限。

初中地理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降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降水的概念、类型及形成过程。

2. 掌握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3.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降水的概念、类型及形成过程。

2.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降水类型的形成过程。

2.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的成因。

教学准备:1. 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气状况,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

2. 提问:你们对降水有什么了解?降水有哪些类型?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降水的概念、类型及形成过程。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降水的概念: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层落到地面的现象。

2. 讲解降水的类型:根据降水的主要形式,可分为雨、雪、冰雹、雨夹雪等。

3. 讲解降水形成的过程:降水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要有足够的水蒸气,二是要有凝结核。

4. 讲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5. 讲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较少。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降水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降水季节变化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降水的概念、类型、形成过程、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2. 强调降水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降水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提出合理的节水措施。

2.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降水知识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降水知识。

2.2中国的气候中国的降水学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中国的气候中国的降水学案地理八年级上册

1.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2.小明打算去参观黄果树瀑布,其水量最大时最为壮观,
那他去游览的季节应选择()
A.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4.下图为山东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大致分
布规律是( )
A.自东向西增加减少
C.自南向北增加
5.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

A 区,
B 区
C 区,
D 区
(2)在A、B、C、D表示四大干湿地区中,以森林为
主要天然植被的是地区,以草原为主要天然植被
的是地区。

(填字母)
(3)A和B两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是毫米等
降水量线,B和C分界线是毫米等降水量线。

【课后作业】调查聊城经历过的汛情,并进行秋季防汛减灾安全宣传
形式不限(黑板报、手抄报、视频、文章、标语、对话宣讲……)
【我的收获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1新人教版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3.利用我国干湿地区图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4.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量的分布。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2.教学难点(1)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

(2)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教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案例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我国降水知识。

学生:准备好上课所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图片,这是吐鲁番的荫房,将葡萄挂在里面,可以自然风干。

栖霞也产葡萄,我们的葡萄挂起来,能风干吗?这说明吐鲁番哪方面的自然环境与栖霞差异很大?再展示两地的民居:教师:你能看出这两地的民居有哪些差异吗?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回答。

民居差异的背后是降水的差异,那么,如何知道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讲授新课内容一降水的地区分布(一)认识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教师讲述:如同气温一样,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

不同的降水范围着上一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特定的降水范围,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降水分布特点。

下面我们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并指出其降水量。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想一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接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气候教学案2[WORD版可编辑]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气候教学案2[WORD版可编辑]

第二节我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的成因;
3.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重点难点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
自主预习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减少、增多)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山脉东侧的;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
边缘的盆地中的托克逊。

3.从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各地降水量的时间分
配,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月。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4.一个地区与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的。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把我国
划分为、、、四类地区。

东南部以、为主,西北部以、为主。

5.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植被等许多方面。

气候的干湿程度会
影响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的分布,湿润区、半湿润区以为主,干旱、半干旱区以
为主。

在湿润区,广泛种植需水量大的,在半湿润区主要种植耐旱的。

合作探究(大胆地写下你的结论)
1.分析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原因
2.讨论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3.填写表格,了解四大干湿地区的具体知识
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
1。

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2气温和降水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2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2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过程】
描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教学反思: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气温和降水又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所以,了解中国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内容,本节课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的学习更实用化。

学生的参入性挺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降水》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降水》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学习气候中除气温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降水,所以教材在安排学生学习中国的气温分布特点之后又按照类似的方法学习中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因此本节课和上节课还是有较多的联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继承和延伸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各类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书中给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北京年降水量的极值图”和“干湿地区划分图”,教学充分利用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并让学生通过读图来归纳、总结知识。

这里,本教学设计用天津市替代了北京市,在不影响城市间对比效果的前提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认识,而且还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概念。

另外教材中还给出了“吐鲁番葡萄产区的荫房图”,“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图”,“浙江绍兴的砖墙斜顶屋图”等,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活动题,让学生认识降水对人们建筑、农业生产、植被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还让学生再思考降水与人们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A. 能够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B. 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和“天津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够举例说明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思想。

3、教学重点A.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B.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4、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出我国降水差异对自然景观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分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2.掌握如何使用资料绘制中国降水分布图。

3.深入理解气象预测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难点:气象预测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以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为主)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本次教学的兴趣。

(1)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地图,并询问学生所在城市的降水量情况。

(2)探讨降水分布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

2.知识讲授环节:通过PPT讲解、视频观看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1)PPT讲解:讲解中国的降水分布图和其特点;讲解山地降水和季风降水两种类型。

(2)视频观看:通过观看有关降雨量预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气象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3)讨论交流:针对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其原因和影响。

3.实践操作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降水分布图。

(1)资料收集: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取各地区的降水数据。

(2)制作降水分布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中国降水分布图。

4.总结反思环节:通过小结和问题反复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1)小结:回顾本次课学习内容,总结降水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问题反复提问:对于一些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了解了中国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掌握了制作降水分布图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气象预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我们期待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思考的活力,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2-2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2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降水)【教学内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过程和方法:(3)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4)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因降水的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2.难点: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

;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前设疑活动:课前交流——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区域景色,你能举例说明吗?展示:云南的热带雨林,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古辽阔的草原。

设疑引导: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自然景观呢?即使纬度差异并不大,自然景观差异也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2.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七年级学习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现在有哪些同学还记得吗?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降水都有哪几种形式?学生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有降雨,降雪,降冰雹(2)讲授: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展示:降水柱状图可以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可以用多雨,少雨湿润来描述,如果不均匀需要通过降水数值和月份来判断降水的特点。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讲授: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第 2 课时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 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

3. 知道知道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4. 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原因。

教学难点1. 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 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这节课,再来学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明确学习任务并回顾旧知。

两大任务(规律探究):1.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2.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一、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看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降水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 毫米和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方?1.16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2.并对照《中国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观察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 C,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一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八年级地理教案)降水学案2

(八年级地理教案)降水学案2

降水学案2八年级地理教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图形的技能。

初步分析我国降水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认定目标,预习感知自学课本30--37页,将内容加以学习并记忆,用铅笔在课本上标画。

●二、自学效果检验:(尝试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注重知识生成)(一)基础知识梳理(1.2号同学独立完成,3.4号同学可适当看书。

)1.学习34页图形,我国年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点是:。

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是受、的影响。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月。

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这主要是:。

3、我国降水的也很大,一般南方变化,北方变化。

这主要是:。

夏季风不稳定会造成灾害,这种灾害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 一线。

又是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

5、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6、气候干湿程度会影响耕地类型和农作物:湿润、半湿润地区农业以为主,湿润区广泛种植。

半湿润区种植耐旱的、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以为主。

7、南方屋顶坡度大的原因是:。

北方屋顶为平顶的原因是:。

8、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nb。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一、知识讲解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展示等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在图
上标出 800、400、200mm 等降水量线
教学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教学内容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
学生说出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1.观察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四
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2.读北京 1951-1980 年降水量年变化
图,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3.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三)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学生说出二地干湿特点的原因
1.教师讲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2.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新疆天山山地属于半干旱区、东北山地属于湿润区的原因
3.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分界线
与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说明干湿区与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的关系,说出干湿区各自包含的额地理单元、主要植被类型
4.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湿润区与半湿
润区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5.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各包含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降水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降水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降水教学目标:1. 了解降水的概念、类型及形成原因。

2. 掌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降水类型的判断技巧。

3.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4.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降水的概念和类型。

2.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降水类型的判断技巧。

3.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降水类型的形成原因。

2.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降水类型的判断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地图和图表。

3. 实验器材(如雨量器、塑料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降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降水问题。

2. 提问: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类型?二、讲解降水(10分钟)1. 讲解降水的概念: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层落到地面的现象。

2. 讲解降水类型:根据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降水可分为雨、雪、冰雹、雨夹雪等类型。

3. 分析降水类型的形成原因:雨是由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的;雪是由水蒸气凝结成冰晶形成的;冰雹是由冰晶在云层中碰撞凝结成冰球,下落时遇到暖气流融化成水滴形成的;雨夹雪是由雨和雪同时形成的。

三、降水量的测量(10分钟)1. 讲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使用雨量器进行测量。

2. 演示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将雨量器放置在开阔地面,确保雨量器轴心与地面垂直,测量结束后将雨水倒入量杯中,读取降水量。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降水量,记录数据。

四、降水类型的判断(10分钟)1. 讲解降水类型的判断技巧:根据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特点,结合观察到的降水现象,判断降水类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中测量的降水量数据,判断降水类型。

五、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地图和图表展示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2. 讲解我国降水分布的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3. 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降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

2. 掌握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3. 能够分析中国降水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中国的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

2. 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1. 降水量的测量及降水类型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2. 降水数据表格、图片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天气情况,询问学生对降水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降水对生活和农业的影响。

二、讲解中国的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15分钟)1. 利用地图和地球仪,展示中国降水的分布情况。

2. 讲解中国降水的特点,如季节性、地域性等。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降水分布规律,如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等。

三、分析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素(15分钟)1. 讲解气候带对降水的影响,如热带、亚热带、温带等。

2. 讲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如山脉的阻挡、海拔高度等。

3. 讲解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如夏季风、冬季风等。

四、降水量的测量及降水类型的区分(10分钟)1. 讲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如雨量器、雷达等。

2. 讲解降水类型的区分,如雨、雪、冰雹等。

五、案例分析:降水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分析降水对农业的影响,如灌溉、防洪等。

2. 分析降水对生活的影响,如出行、城市排水等。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疑问。

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降水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降水观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的降水特点及分布规律,掌握了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同时,通过降水量的测量及降水类型的区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通过总结与评价,巩固了所学知识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降水量多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湿润区,降水量少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干旱区,为什么?
3、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和我国的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经过什么山,什么河?
4、描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完成课件上的连线题。并介绍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6、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哪一个干湿区?
7、介绍我国四大干湿区的植被。
等降水量线和哪条等温线重合,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各经过什么地区。
5、阅读图2、18的高度表。
6、找出我国城市:火烧寮、武汉、兰州、托克逊并确定其降水量,并用一条直线将其连接起来。
7、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板书
7、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
8、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什么的影响?
8、总结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生:和夏季风有关系。
生:阅读课本查找。
把握关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课本上写等降水量的数字
和本地区对比理解。
齐读
共同总结,可以做到5线合一
重点使学生对干湿图形成深刻印象
渗透乡土地理。
学会总结归纳知识
四、习题演练
四、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理清思路。
五、当堂完成习题
复习等值线的绘制过程。
会举一反三。
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先读图名,后图例,后看图。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过渡:中国的降水不均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在时间分布上也有差异。
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话。
过渡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1、中国降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
2、通过什么图可以直接看出来中国的降水时间分布差异?如何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找到100mm刻度线并描出来。并找出四个城市超过100mm的月份。
课题
第二节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师
学校
课时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备教法(针对教材、目的、学生现状、学校条件应用采取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等
备学法(要求指导学生能运用的学习方法)
读图法等
备学生(学生的思想情绪,习惯性思维对形成知识的障碍,可能用到的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容易犯的错误,现有水平与应用水平的差异)
3、夏季包括哪几个月?
4、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四城市
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为什么四城市
的雨季长短不同?
(3)为什么北京降
水的年际变化很
大?
总结: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生:4-10月
生答:降水量柱状图
并记笔记:100mm为多,并描线
生答:6、7、8、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复习回忆
一、中国的降水差异
1、读图2、18名称,这种图是什么图?
2、明确等降水量线的概念?
3、演示800mm等降水量线的绘制过程。
教师演示过程:先写出三个800mm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同理绘制400mm等降水量,并会判读A和B的读法。
4、在图2、18中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并将其描出,对比P31图2、13确定800mm
依次回答问题
齐读并画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能通过绘图,描线,从中分清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的差异。
过渡
三、中国的干湿划分
过渡:我国降水除了在时间月份上有差异外,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做好学习降水的年际变化的准备
过渡
3、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原因是什么?
三、中国的干湿划分
1、根据我国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以划分为几个干湿区?
课后


教学反思:
从总体来看本课,学生可能对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的相关知识有遗忘,在教学中应根据要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以便更好的理解本课。掌握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结论最后应由学生读图感知得出,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在课本中标识需要记忆的内容
完成P37活动,并记笔记。
总结,对本课形成总体认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讲学稿和《填充图册》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




第二节气候2—中国的降水
一、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4-7月;
三、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
备教材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难点
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媒体及用具
讲学稿、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入新课
我国气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的差异,纬度因素起决定作用,地形因素也有影响。那么我国降水的差异又体现在什么方向,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呢?
课题第二节气候2中国的降水教师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年级备教法针对教材目的学生现状学校条件应用采取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等备学法要求指导学生能运用的学习方法读图法等备学生学生的思想情绪习惯性思维对形成知识的障碍可能用到的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容易犯的错误现有水平与应用水平的差异学生可能对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的相关知识有遗忘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以便更好的理解本课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记笔记)
阅读导学练概念。
观察教师绘制过程并会判读
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理解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降水量确定。
分别确定其降水量并将其连接起来。并观察此线的走向和降水量的变化。
生总结中国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课本中画住
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可能是海陆位置
理解等值线的绘制。
打开课本 ,做好学习新课心理准备,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话。
导入新课
预习新课
齐读课本熟悉新课
齐读
摸底
预测
一中国降水的空间差异
1、猜下PPT上所示民居的所在地,哪个是在我国的南方,哪个是在我国的北方?
学生判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过渡
教师过渡:降水在我国的南北方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不仅在我们的民居上有表现,在我们的地图上也能反应出来。
学生可能对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的相关知识有遗忘,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以便更好的理解本课。
备课标准
知识与
技能
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
方法
掌握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对我国气候资源形成正确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