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第二单元《10. 做一块卵石》 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块卵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不同河段岩石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并按要求完成实验。
3、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并记录,最终证实鹅卵石形成的原因。
4、能说出沙尘暴的危害和防治办法,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并与大家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鹅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设计并探究鹅卵石形成的原因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
教师谈话: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疯狂猜猜猜”。
出示游戏规则。
学生根据提示猜物品。
最后出示鹅卵石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疯狂猜猜猜”的形式导入本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学生听提示过程中,能了解鹅卵石的特征,为下面的活动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
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鹅卵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爱因斯坦的名言告诉学生要善于提出问题,同时使学生自比,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
(3)教师小结
老师发现大家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和鹅卵石的形成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鹅卵石的形成。
2、模拟实验,探究新知
(1)观察图片,推测原因
观察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岩石的图片,说一说这些岩石在外形上有什么特征,结合他们的特征推断一下,鹅卵石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写到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展示推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叙述特征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模拟实验,获取新知
师生讨论: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示: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摇玻璃瓶摇几次?)
教师提示:实验不只是动手操作,还需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学生观察小砖块的外形特征,记录并汇报。
教师计时,学生实验。
学生上台展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师生点评,总结鹅卵石的形成原因。
教师提问:河流中的岩石从哪里来?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山上岩石风化落入水中。
师生总结鹅卵石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有趣的探究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到实验现象,为自己获得新识增强信心。
(3)观看视频,强化新知
观看大自然中鹅卵石形成的视频。
教师提问:从视频中可以知道岩石变成光滑的鹅卵石是需要的时间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验证学生的推测,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验探究能够验证自己的想法。
3、观看图片,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提问:除了河流有搬运沙子和岩石的作用,还有什么能搬运沙子和岩石呢?
进而提问:风吹动沙子和岩石是北方一种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它有什么危害呢?
学生生回答沙尘暴的危害。
观看沙尘暴图片集,感受沙尘暴的危害。
教师提问:看完后有什么感受,我们怎么做能够防治沙尘暴?
【设计意图】播放震撼的图片和悲创的音乐,使学生能深刻感受
到沙尘暴的危害,使学生拥有迫切改造环境的愿望。
4、课后作业
除了河流和风,还有什么能搬运沙子和岩石呢?它们是怎样搬运的呢?
【设计意图】课终止,而探究不止,使科学探究延续到课下。
四、 板书设计
鹅卵石的形成
风化 岩石 河流搬运 冲刷、碰撞
鹅卵石
漫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