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怎样求比例中的未知数?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 x m。 x:320=1:10 10x =320×1 根据比例的性质 x =320×1÷10 x =32
答:这座模型的高度是32m。
解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
3 解比例 2 . 4 = 6
1 .5 x
解:2.4x = 1.5×6
根据比例的性质
x=(1(.5)2×.4()6 ) x=( 3.75 )
知识提炼
1.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要先把比例转 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形式,得到一个 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来求出未知项的值。
小试牛刀 解比例。(选自教材P42做一做T1)
x=7.5
x=
2 3
x=0.6
1.解比例。
(1)1 :1 = 1 : x 23 4
x=1.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x=
7 3
x=4.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解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时,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成两个 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的等式 形式,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 知项的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3.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要先把比例转 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形式, 得到一个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来求出未知项的值。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作业1: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解比例20130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解比例201302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与 解方程的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区别,体会数学知识 之间内在联系。
一、复习: 1.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 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
4:3=2:1.5
x:4=1:2
1 .2 3 6 15
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 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 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 1.2x=75×0.4
1.2x=30 x=25
解比例。
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 到右边的长方形,求未知数x。
12 20 50 X
把右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 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3 x
4.8
6.4
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 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 30毫升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 体积的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计 算,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 16 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 3 ,另一 个内项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例2例3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例2例3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的 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3. 解方程.
一、探究新知
(二)例3
解比例 2.4 = 6 . 1.5 x
解: 2.4x=1.5×6
在将分数形式的比例改写 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 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x
( =
1.5
)×(
6
)
( 2.4 )
x= 3.75
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一、探究新知
二、知识应用
(二)解决问题
2. 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 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解:设它的高度是x m.
想一想,这道题还有 其他的解法吗?
x:10=1.5:0.5
0.5x=10×1.5 0.5x=15
x=30 答:它的高度是30m.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题意可知:消毒液:水=1:150 已知消毒液有100ml,如果设加入水为xml, 则可以列出比例式 100:x=1:150
二、知识应用
(一)做一做
2. 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液配成消毒水, 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水xml. 100:x=1:150 x=100×150 x=15000
一、探究新知
(一)例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 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 模型高多少米?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 m.
x:320=1:10
10x=320×1
x=
320×1 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m.
方法提示:
1. 先写“解”字. 2. 在将比的形式的比例改写成

(公开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共14张PPT)

(公开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 》(共14张PPT)
温馨提示:别忘了检验!
我会解:
(1) 8︰12=X︰45
(2) 0.4︰X=1.2︰2
(3) X︰10 = 1 ︰ 1
43
(4) 1—2 =
2.4
—3X
我会做:
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 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 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分析:
消毒液 :水 = 1 :150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3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2021/5/32021/5/32021/5/3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100 : X = 1 :150
侦探柯南之神秘脚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家珠宝店失 窃了。第二天早上,小侦探柯南经过仔 细勘察,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枚犯罪嫌 疑人留下的脚印,根据这枚脚印,柯南 很快判断出了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你们 知道,他是怎样判断的吗?
侦探柯南之神秘脚印: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身高与脚长的比大 约是7:1,柯南在案发现场测得犯罪嫌疑 人的脚印长 25 厘米,请你帮忙算一算: 这个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是多少?
解:设罪犯的身高为 X 厘米,
身高:脚长 = 7:1
X :25 = 7 :1
X=25×7
X=175
答:罪犯的身高约是175cm.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有哪 些新的收获?
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测量出我们 学校旗杆的高度吗,课下,和你的 小间被决定 。2021/5/32021/5/3Monday, May 03, 202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解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解比例

再见
10
9
是冰的 10
练一练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9 : 10。一块体
3
积是50dm 的冰,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
3
份总关系: 50 ÷ 10 × 9 = 45(dm ) 冰的体积
9
3
分数乘法: 50 ×
= 45(dm )
10
10
3
分数除法: 50 ÷
= 45(dm )
9
10
是水的 9
练一练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9 : 10。一块体积是
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m。
: 320 = 1 : 10
10 = 320 × 1
方法一
方法二
320 × 1
=
10
= 32
答:这座模型高度32m。
: 320 = 1 : 10

1
=
320
10
1
=
×
10
320
= 32
例题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
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
过程:解方程
解比例
2.4
=
1.5
6

解: 2.4 = 1.5 × 6

=

=

=
1.5 × 6
2.4
1
1.5 × 6
2.4
0.4
15
4
做一做
解比例
11ຫໍສະໝຸດ 4314
(1) :10 = :
解:
1
= 10
3
5
×
10

第4单元 解比例

第4单元 解比例

第课时解比例解比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2页例2、例3以及练习八第8~13题的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介绍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用两个例题教学如何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得比较好,对于给出三项的比例,能利用已有知识求出比例的未知项。

如果比例中的未知项换成x,学生会轻松地求出未知项的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地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解比例。

【难点】能够正确解比例。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比例的相关知识。

1.根据比的性质填空。

(1)5∶9=15∶()=()∶18(2)3∶8=24∶()=()∶24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2∶7和4∶15(2)0.3∶2.5和3∶25【参考答案】1.(1)2710(2)6492.(1)不能(2)能比例的基本性质与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是解比例的切入点,复习这些知识,为解比例铺平了道路,降低了学习难度,为学生顺利学习本课内容扫除障碍。

1.根据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1)说出下面各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60∶2②5∶x=60∶2①5∶16和60,②外项:5和2,内项:x和60。

预设生:①外项:5和2,内项:16(2)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3∶4=()∶8②20∶5=8∶()预设生:①3∶4=6∶8,②20∶5=8∶2。

2.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

预设生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8=24,4×()=24,()=24÷4=6,所以3∶4=()∶8,()里填6。

生2:根据比例的意义:20∶5=4,8∶()=4,()=8÷4,()=2,所以20∶5=8∶(),()里填2。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比例3《解比例》教学课件浙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比例3《解比例》教学课件浙教版

x = 1.2 × 2.5 ÷ 0.5
x=6
2. 直接说出x的值。
x : 22 = 5 : 11 x=10
6:8=9:x x=12
1 2:Biblioteka x=5:50
x= 5
15
:
3
=x
:2 5
x=2
3. 填表。 骑兵部队中士兵人数与战马匹数的比是4:3。
士兵 人数/ 4

战马 匹数/ 3

8
12 16
6
9
12
4. 用x、25、1.2、75组成比例,再求出未知项的值。
x :25 = 1.2:75 解:x × 75 = 1.2 × 25
x = 1.2 × 25 ÷ 75 x = 0.4
5.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6 :8 = 36 : x
解:x × 6 = 36 × 8 x = 36 × 8 ÷ 6 x = 48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请说出一个比例! (2)谁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所举的例 子是否正确?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 乘法等式。
3∶8 = 15∶40 3×40 = 8×15
100
×3.5 2
1 x =175
解法二:
50

x 3.5
x = 50 × 3.5
x =175
3. 解比例
3.6 6.3

4 x
解: 3.6 x = 6.3 × 4
x = 6.3 × 4 ÷ 3.6
x=7

总复习第11课时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课件)-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第11课时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课件)-数学六年级下册

化简比
比值
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
3.填一填。
(1)(Biblioteka 9)÷24=
3 8
= 24 :(64 )
=(37.5 )%
(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
3 5
( 2 ):( 3)
,那么差与减数比是
(3)把1吨 :250千克 化成最简整 数比是 ( 4 ):( 1 ),它的比值是( 4 )。
基本练习
(4)如果2X = 5y,那么 X :y= ( 5 ):( 2 )
求比值 化简比 解比例 求图上(实际)距离
整理复习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解比例、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灵 活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根据比例尺 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出示练习:
解比例 12:24 = 3:x
复习指点
认知读书整理并思考, (1)如何求比值、化简比? (2)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分?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怎样求图上距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 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知识梳理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怎样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要注意哪些问题?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基本练习
1.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 25 ∶100 4.2∶1.4
收获?
测一测
加工一批帽子,已加工1000顶,占总数的。还有多 少顶没有加工?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解答?说说你的想 法。
(3)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
离15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
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一
条64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比例3《解比例》同步教学课件浙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比例3《解比例》同步教学课件浙教版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x =36
x =0.4
2.解下面的比例。
1: 1 = 25
1: 4
x
解:1 2
x=
1 5
×
1 4
x=
1 5
×
1 4
÷
1 2
x=
1 10
3.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6:8=36:x
解: x×6=36×8 x =36×8÷6 x =48
3.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2)比例的两个内项是0.4和0.3,两个外项
解: 20x = 25×4 20x = 100 x =5
根据比例的 基本性质
(2)
4 5

9 x
解:4x = 5 × 9 求比例中的未知
4x = 45
项,叫做解比例。
x = 11.25
解比例:
0.4︰x=1.2︰2
解:1.2x=0.4×2
x=0.4×2÷1.2
x=0.8÷1.2
x=
2 3
x︰10=
1 4
︰13
解:31 x=10×41
x=10×
1 4
÷
1 3
x= 7
1 2
1.填空。 2 :1 = 4 :( 2 ) 1.4 :2 = ( 2.1 ):3
12= 3
20 5
1 = 3:( 6 ) 2
2.解下面的比例。
2 8

9 xx 25=来自1 .2 75解:2 x =8×9
x

8×9 2
解:7 5 x = 25×1.2 x =25×751.2
1.什么叫做比例?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比和比例PPT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比和比例PPT课件

利用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根据乘法的意义列乘法算式计算。
表示把代表队人数平均分成13份, 男生人数占8份,女生人数占5份。
学校体育代表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8∶5, 其中男生有32名。女生有多少名?
解:设女生有 x 名。
32∶x=8 ∶ 5 或 32=8
x5
8x =32×5
x =20
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2÷8×5=20(人)
解:设这棵树高 x 米。 1:1.5= x :9
1.5x =9 x =6
答:这棵树高6米。
4.育英小学师生坐两辆汽车去郊游,大巴车和中巴车上乘坐 的人数的比是5:2。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4题]
中巴车上坐了多少人?
解:设中巴车坐了x人。
45= 5 x2
x=18 答:中巴车上坐了18人。
4.育英小学师生坐两辆汽车去郊游,大巴车和中巴车上乘坐 的人数的比是5:2。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4题]
2.用药剂和水配制一种农药,药剂和水的质量比是1:10。
(1)要配制这种农药275千克,需要药剂和水各多少千克?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2题]
方法一:275÷(1+10)=25 (千克) 方法二:1+10=11
25×1=25(千克)
275×111 =25(千克)
25×10=250(千克)
275×1101 =250(千克)
答:需要加水75千克。
2.用药剂和水配制一种农药,药剂和水的质量比是1:10。
(3)用500千克水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方法一:
方法二: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2题]
解:设需要加入 x 千克药剂。
1= x 10 5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解比例》
x=1答96:这个高级军吏俑的实际高度是196 cm。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1.根据问题设x, 列
出比例式。
2.根据比例的基本 性质解比例。
的模型,它的总长与火箭总长的比是1∶10。这个模型总长约
为多少米?
模型总长与实 际总长的比。
模型总长∶实际总长=1∶ 10
57
解:设这个模型总长约为 x m。
x∶57 = 1∶10
在将比的形式的 10x = 57×1
比例改写成等式
时,一般要把含 有x的乘积写在
x = 57×1
10
等号的左边。
x = 5.7
40 ∶ 2 = 60 ∶x
80 4
=
100 x
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40 ∶ 2 = 60 ∶x
解:40×x=2×60 40×x=120 x=3
80 4
=
100 x
解:80×x=4×100
80×x=400
x=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 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为57m。有一个长征五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改写为乘法等式。
3∶8=15∶40
9 1.6
=
4.5 0.8
3×40=8×15 9×0.8=1.6×4.5
x∶4=1:2
x×2=4×1
如果比例中有一个数是未知的,你会求出来吗?
解:设 列出比例式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答:这个模型总长约为5.7 m。
写出答语
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教学课件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教学课件全套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等于0。 ( √ )
(2)已知xy=32,则可以有比例x:4=8:y。 (3)2:3和4:5可以组成比例。 ( ( √) ) ×
(4)如果5a=8b,那么a:b=5:8。
(5)8:4
1 3 和12:7 可以组成比例。 8 4
6∶ 4= 3 ∶ 2
1 1 所以, 2 : 3 和6∶4可以组成比 1 1 例,所以, : =6:4 。 2 3
方法提示: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例的意义: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 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相等就能组 成比例。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
1.填空。
2 在比例 3 :2=0.2:0.6里,( 0.9 18 = 40 里,( 2
2 3
)和( 0.6 )是外项;在
2
)和( 18
)是内项。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1) 4.5:2.7=10:6 4.5和6是外项,2.7和10是内项。 (2)
x 1.2 = 25 75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提示: 写比例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
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3
想一想,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归纳总结: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质课件
16
课堂练习 4.一种机械手表上的螺丝直径是5mm,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2.5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5cm=25mm 25:5=5:1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5:1。
17
课堂练习
5.判断题。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
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9
新课讲解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 1:5000000
比例尺
1 5000000
比例尺 2:1
为了方便计算,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 的形式!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没有计量单位。
10
新课讲解
认识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和实际相对应的距离, 这样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0 50km
(× )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
的实际长度与图上长度是一样的。
(√ )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
上距离。
(× )
18
课堂练习
6.一张地图上,用3cm表示实际距离600m,你知道这张地图的 比例尺是多少吗?
3cm:600m =3cm:60000cm =1:20000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000。
1千米=( 100000)厘米 3000000厘米=( 30 )千米
5千米=( 500000)厘米 60000000厘米=( 600 )千米
4
情境导入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 1200千米,可是一只小青虫 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 这是为什么?
因为小青虫是在地图上爬。
北京
上海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6-1-13 比和比例 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 知识点梳理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6-1-13 比和比例 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 知识点梳理课件

(3)龙龙每分钟跳绳120个,聪聪每分钟跳绳96个,龙 龙和聪聪每分钟跳绳个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5:4 )。 龙龙每分钟跳的个数是聪聪的(1.25 )倍。
2.化简比并求比值。
0.18:0.42
3:7
3 7
67:251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18 5
9 20:0.375
6 6:5 5
1.2 t:450 kg
8:3
8 3
考点2 解比例
3.解比例。
x:0.5=30:2 x=7.5
10:x=92:45 x=196
0x.5=09.3 x=610 x:34=245:x1=235
提分必练 提升点1 列比例解决问题
4.某公司按1:50的比给祝融号火星车做了一个模型, 火星车的实际长是3.3 m,宽是3.2 m。模型的长和 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设模型的长是x cm,宽是y cm。 3.3 m=330 cm 3.2 m=320 cm x:330=1:50
x= 6.6 y:320=1:50
y= 6.4 答:模型的长是6.6 cm,宽是6.4 cm。
提升点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 5.(易错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甲的13,是乙的14,已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第13课时 比和比例▶求比值、化简比和 解比例
6 整理和复习
考点必知
考点1 求比值和化简比 1.填一填。 (1)周末,典典骑车郊游,1.5小时骑行了27 km,典典
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18:1 ),比值是( 18 ), 这个比值表示( 速度 )。 (2)把5 g盐加入到100 g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1:20 ), 盐水的浓度是( 4.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件第1篇: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件教学内容:课本第69页例2、3;练一练;《作业本》第31页。

教学目标: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比例。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基本方法与依据。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例?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质?3、怎样检查两个比是否成比例?二、新授:1、先请学生心里想好一个比例(数目简单些),如2:3=4:6,只告诉其他同学其中的三项,让大家猜一猜还有一个数字是什么?2、根据比例的基本*质,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例2解比例:30∶12=45∶χ解:30χ=12×45…………根据是什么?χ=………不先求积,先约分比较简便。

χ=185、例3解比例=①请学生*尝试;②注意格式;③反馈练习。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解比例:(练一练第1题第一竖行)2、练一练第2题3、补充:χ∶0.8=3∶1.2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第31页。

一、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解比例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1)你会解答吗?*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①240÷3×2=160(厘米)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240: =3:23=240×2=240×2÷3=160答: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你明白第二种解法的意思吗?(2)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和实际长度比可以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国旗的宽设为厘米,建立比例240: =3:2,再通过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1)你是怎样解比例240: =3:2的?(2)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认畹幕?卑驯壤匠蹋?偾蟪的值。

(4)怎样才可以确定的值是正确的?(检验)(5)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解下面的比例:10=: 0.4: =1.2:2 =2、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单位:厘米)学生*完成,汇报交流。

3、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看它们能否成比例。

(2)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计算,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

再让学生观察是否能成比例。

分析:第一个问题应该说比较简单,比分别是25:200和30:250。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

第2篇: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课件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比例的意义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1)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2)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3)“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4)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出示教室里的国旗:(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说明:我们看到这两个的长宽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也可以这样表示:出示比例的分数写法。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上面图中的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说出能够组成的比例。

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出示表格来比较。

)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式子;而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四个数。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做一做。

完成课文“做一做”。

第1题。

(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说一说(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强调:本课主要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2题。

(5)学生*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6)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6.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用1、2、5、10四个数写出所有的比例式。

8个,并且找出写的规律。

)二、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三、作业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遵循由易到难,步步深化的教学规律,按照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学生计算--教师总结--学生自主探究(反馈)的模式进行教学。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

第3篇:六年级数学反比例课件一、教材分析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未完,继续阅读 >第4篇: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学习就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平常的练习一定要重视。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欢迎阅读参考!一、对号入座。

1、35:()=20÷16==()%=()(填小数)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四年级比三年级多()%5、*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未完,继续阅读 >第5篇: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2=8×9(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质?(三)应用比例的基本*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20∶5和4∶15∶1和6∶2(四)根据比例的基本*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未完,继续阅读 >第6篇:解比例教学课件数学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proportion)。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质。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解比例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未完,继续阅读 >第7篇:六年级反比例教学课件反比例的教学是要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授课内容】《反比例》【教材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7-48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教学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例”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用它解决一些简单正、反比例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未完,继续阅读 >第8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比课件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77至79页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百分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分析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法:学案引领,先学后教。

未完,继续阅读 >第9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解比例》一、说教材《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基本*质解比例。

课前准备了教学多媒体;采用未完,继续阅读 >第10篇:解比例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一、说教材《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