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7810951be23482fb4da4c60.png)
工厂类型
主要排放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用待测试样调湿微量注射器针头及针筒,并 洗涤三次,缓缓反复多次尽可能排出针筒内 气泡,迅速注射样品至HPLC柱头,进行 HPLC分析,并用甲醇洗涤注射器,以备下 次进样。 色谱工作站完成记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法计算结果。
计算
• 采用色谱工作站,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单位 μ g/L。 • 样品浓度: • Ρ i =ρ 0Vt/VS • 式中:ρ i——试样中组分质量浓度,μ g/L。 • ρ 0——固相萃取洗脱液质量浓度, μ g/L。 • V t——固相萃取洗脱液浓缩后定容体积, m L。 • VS——水样体积, m L 。
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 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许多,包括以下这 些种类: 酚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硝基苯类、 总有机卤化物、石油类、挥发性和半挥发 性有机污染物、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 氯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甲醛、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三氯乙醛、多 环芳烃、二恶英类、多氯联苯。
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注意事项
• 1 .使用标准样品条件 • 2 .安全
使用标准样品条件
• (1) 标准样品进样体积与试样体积相 同,标准样品浓度应接近试样的浓度。 • (2 )标准样品和试样尽可能同时分析, 直接与单个标样比较以测定浓度。
安全
• (1 )所用有机溶剂甲醇有毒性,四氢呋喃、 正己烷易燃,均为易挥发性试剂,操作 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重蒸馏有机溶剂 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严禁明火。 • (2 )分析的PAHS为致癌物,因此要有保 护措施。 • (3 )用过的废液集中处理后排放。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f5b5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8.png)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痕量有机污染物是指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微小有机分子,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农药、医药残留、工业废水、汽油、石油、塑料、橡胶等。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检测技术、控制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等。
化学分析法是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的传统方法。
它涉及到对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然后使用一系列的分离、富集、分析和鉴定手段进行测定。
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等手段。
但是,化学分析法通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对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要求高。
且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有害气体。
生物分析法是利用酶、细胞和生物体发生反应的方法测定污染物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省时和经济等优点。
目前,生物分析法主要包括生物传感器、酶法和微生物检测法等。
但是,生物分析法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有机物和特定的检测范围,并且容易出现误报和误判的情况。
物理分析法是利用物理特性进行污染物检测的方法,包括电学、光学、声学、磁学、热学等方面。
物理分析法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且具有无标准物质、无前处理的优点,但其操作仪器昂贵,维护要求较高,对样品量大小、pH值的适应性较差。
光谱分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技术之一,采用的光源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包括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具有灵敏度高、无需前处理、峰型清晰、高效、快速等优点,已成为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手段。
二、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就变得尤其重要。
目前,常见的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包括吸附、生物发酵、氧化还原、膜分离和生物生态修复等。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745f037580216fc700afdd7.png)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作者:王汝英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工业化企业也在不断的壮大起来,由此造成的工业废物、残留毒害物、生活垃圾等通过各种途径被排放出来,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的危害,尤其是对水资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对水资源污染物的测定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合格的水源才是我们想要的。
关键词:测定方法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水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深切地关乎人们的生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并且相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查相当的困难,不易准确定性定量测定,由于水中有机物,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水的形成和存在比较复杂,因此对水中有机物的测定非常的困难,本文我们就来对一些测量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化学需氧量及其测定方法: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1)重铬酸钾法:实验试剂:硫酸银—硫酸溶液,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1,10–菲绕啉指示剂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等。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不同取样量采用的试剂量见表1。
(2)高锰酸盐指数:1.定义:高锰酸盐指数指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该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2.酸性高锰酸钾法:酸性介质中,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上加热反应,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值。
3.碱性高锰酸钾法:与上述过程基本一致,将使用硫酸的地方换成用50%氢氧化钠溶液0.5mL即可。
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弱,此时不能氧化水中的氯离子。
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
![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3cc77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0.png)
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多种污染。
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因此,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保问题。
有机污染物是指以碳为基础的有害物质,包括石油、有机溶剂、农药和其他有机混合物,是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水体污染空气,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因此,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是研究环境污染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包括有机指数(COD)、氨氮指数、总有机碳指数(TOC)、总氮指数、总磷指数、氯酸盐指数等。
COD和TOC是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主要指标,其中COD是研究有机物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废水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含量;TOC反映废水中包括水溶性有机物在内的总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废水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如总氮指数、总磷指数和氯酸盐等,可以用来衡量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总氮指数是衡量废水中氮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某种有机物和氮类污染物种类和含量;总磷指数是检测废水中磷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可以衡量废水中磷类污染物的类型和数量;氯酸盐指数是检测废水中氯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可以衡量废水中氯类污染物的类型和数量。
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有多种,如紫外分光光度、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但气相色谱法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测定精度更高,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目前,有机污染物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可以用来研究环境污染和控制环境污染。
COD、TOC和氨氮指数是最常用的指标,但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总氮指数、总磷指数和氯酸盐等,可以用来检测废水中污染物含量。
各种检测方法也可以用来测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控制环境污染。
BOD5测定方法
![BOD5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e541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7.png)
BOD5测定方法BOD5(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水样中的生化需氧量,可以确定水体的污染程度,并评估水体的水质。
首先,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取样点,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在取样前,应准备好干净的容器,并保证取样容器没有杂质的污染。
取样时要尽量避免空气接触,以防有机物氧化。
取样后,需要标定溶液。
标定溶液一般为硫酸钾溶液,其浓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溶液的标定需要使用溶液中已知浓度的氧化剂,如硫酸钾溶液和氧气的混合溶液,根据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生化需氧量的含量。
样品处理是BOD5测定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通常采用两个相同样品,一个样品经过接种和密封处理,另一个样品则作为对照。
在处理样品之前,需要记录样品pH值和温度,并调整样品的pH值,使其接近生物活动的最佳范围,一般为6-8之间。
然后将样品接种BOD5菌种,接种菌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常用的有标准菌种、海水菌种等。
接种完毕后,将样品密封,以防氧气的进入。
在样品处理期间,需要测定样品的溶解氧浓度,并补充溶液以维持足够的溶解氧。
测定溶解氧浓度可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
当溶解氧浓度低于1-2mg/L时应及时补充溶液。
BOD5值的测定通常需要在5天内进行,此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样品的溶解氧浓度和温度,并记录下来。
在测定结束后,将样品取出,进行滤液和修正。
滤液可以使用滤纸或其他合适的滤膜进行过滤,以去除固体颗粒。
修正是根据样品的补充溶液量进行计算,以修正样品的生化需氧量。
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BOD5值。
根据样品最初和最终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样品的体积和补充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BOD5的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BOD5=(溶解氧浓度1-溶解氧浓度2)*V*F/m其中,溶解氧浓度1和溶解氧浓度2分别为样品的初始和最终溶解氧浓度,V为样品的体积,F为修正系数,m为样品的补充溶液量。
综上所述,BOD5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
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定
![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1f7ad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7.png)
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定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的全部挥发性有机物的总量。
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VOC含量可以用于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监测化学品和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和释放。
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VOC含量通常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或气相色谱检测(GC-FID)等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步骤和方法:1.采集空气样品:使用专业的气体采样器(如活性炭管)或空气质量检测设备,按照相关标准方法采集环境空气样品。
采样时间和位置应根据需要和具体环境情况选择。
2.样品预处理:将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水分和其他干扰物质。
通常可以使用脱水剂和过滤器等方法。
3.气相色谱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GC)结合质谱仪(MS)或气相色谱检测(GC-FID)来分析样品。
GC-MS可以提供关于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而GC-FID则仅提供定量信息。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TVOC的浓度值,并与相应的标准或指南进行比较,以评估环境空气质量。
在进行环境空气中TVOC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采样和分析的设备符合相关质量要求,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位置,以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使用校准气体和参考标准物质,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样品的准确性。
总结而言,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VOC含量是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适当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可以及时了解环境中有机物的挥发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和空气治理措施。
COD及BOD的测定方法
![COD及BOD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fe84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3.png)
COD及BOD的测定方法
COD和BOD都是水质分析中常用的指标,用来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的含量和水质的好坏。
COD是化学需氧量的缩写,用于测量含有机物的水
样中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物质的量。
BOD是生化需氧量的缩写,
用于测量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
以下是COD和BOD测定的方法。
COD测定方法:
1.高温消解法:将水样与氧化剂如K2Cr2O7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使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
消解后用碘化汞溶液滴定剩余K2Cr2O7来测
定COD值的大小。
2.快速氧化法:利用高氯酸钾(KClO3)作为氧化剂,与水样中的有
机物进行氧化反应。
然后使用无机盐作为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并使用色
谱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物的浓度。
3.光度法: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水样,测定水样在特定波长处的吸
光度。
吸光度与有机物浓度成正相关,从而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计算COD值。
BOD测定方法:
1.培养法:将水样与一定浓度的微生物接种在含氧的培养基中,然后
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培养结束后,测定培养基中的溶解氧浓度,根据溶解氧的消耗量计算BOD值。
2.引流法:将水样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通过容器上的两个气体膜,一个用于出气,一个用于进气,控制水样中的氧气供应。
然后测定容器中进气前后溶解氧浓度的差异,计算得到BOD值。
3.电分析法:利用氧阳极反应原理,通过测量电极系统的电位变化,间接推测出溶液中的溶解氧浓度。
接着根据微生物对溶解氧的消耗来计算BOD值。
表征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指标
![表征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3380f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8.png)
表征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指标,并各自说明其含义和测定方法1. 需氧污染物需氧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中所含的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些是有毒的,但这类有机物大部分本身是无毒的。
这类污染物的特点是数量大、成分复杂,所以很难分别准确表示其含量。
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需氧污染物用间接指标来衡量,常用的有BOD、COD、TOC和TOD等。
(1)生物化学需(耗)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表示在一定条件下(20 C),单位体积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分子氧的质量。
单位为mg(氧)/L(废水)。
有BOD5和BOD20 (BOD L)之分,BOD5最常用。
(2)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用所消耗的氧化剂中的氧来表示有机物的多少,单位仍为mg/L。
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分别用CODCr 和CODMn表示。
用为KMnO4为氧化剂时也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特点:测定速度快,一般为2h左右。
但与实际污染的程度有差距。
(2)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 ,TOD)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在900℃下,以铂为催化剂,使水样汽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载体中氧的减少量,作为有机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增量,从而确定出水样中碳元素的含量,称为总有机碳。
特点:测定速度快,但设备复杂且与BOD、COD之间无固定关系。
BOD5、BOD20、TOD、TOC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选用!2.有毒污染物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
特点:急性中毒:初期效应十分明显,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慢性中毒:初期效应不明显,但长期积累可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48fc5bf0b4c2e3f5627631c.png)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COCs2混标的气相色谱图
VOCs总离子流色谱图
底质监测
一、底质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了解水环境污染现状,追溯水环境污染历史,研 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 特别是底栖生物的影响;
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 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四)总有机碳(TOC)
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 的综合指标。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 此能能 反将 映有 有机 机物 物全的部总氧量化。,它比BOD5或COD更 目前广泛应用的测定TOC的方法是燃烧氧化-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TOC分析仪流程示意图
(五)挥发酚
根据酚类物质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 与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 酚(属一元酚),而沸点在230℃以上的为不挥发 酚。
气相色谱法原理和仪器 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TCD)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顶空气相色谱法
(二)挥发性卤代烃
挥发性卤代烃主要指三卤代烃、四氯化碳 等。各种卤代烃均有特殊气味和毒性,可 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或饮水进入人体。
测定水样中卤代烃的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 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P&T-GC)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三)氯苯类化合物
氯苯类化合物有12种异构体,其化学性质稳定, 在水中溶解度小,具有强烈气味,对人体的皮肤和 呼吸器官产生刺激,进入人体后,可在脂肪和某些 器官中蓄积,抑制神经中枢,损害肝脏和肾脏。
二、样品的采集
底质监测断面的位置应与水质监测断面重合,采样 点在水质采样点垂线的正下方。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775c363ed630b1c59eeb5e8.png)
3.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3.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
检验方法(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4气相色谱仪: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 谱检测器或其他合适的检测器。
色谱柱:非极性(极性指数小于10)石英毛 细管柱。
石英毛细管柱
长50m、内径 0.32mm石英柱,内涂二甲基 聚硅氧烷,膜厚1-5μm ;
程序升温50-250C ,初始温度为50C,保 持10min,升温速率5C/min;
采样后将管取下,密封管的两端或将其放入可 密封的金属或玻璃管中。样品可保存5天。
分析步骤
1 样品的解吸和浓缩 将吸附管安装在热解吸仪上,加热,使有
机蒸气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并被载气流带入 冷阱,进行预浓缩,载气流的方向与采样时的 方向相反。然后再以低流速快速解吸,经传输 线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传输线的温度应足 够高,以防止待测成分凝结。 解吸条件(见表1)。
样品管和二级冷阱之间以及二级冷阱和 分析柱之间的分流比应根据空气中的浓 度来选择
分析步骤
2 色谱分析条件
可选择膜厚度为1~5m 50m×0.22mm的石 英柱,固定相可以是二甲基硅氧烷或7%的氰 基丙烷、7%的苯基、86%的甲基硅氧烷。
柱操作条件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 10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50℃。
1 测定范围:本法适用于浓度范围为 0.5g/m3~100mg/m3之间的空气中VOCS 的测定。
2 检测下限:采样量为10L时,检测下限 为0.5 g/m3。
(环境监测)第八节-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
![(环境监测)第八节-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a3a8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4.png)
TOD值能反映几乎全部有机物质经燃烧后变成 CO2、H2O、NO、SO2等所需要的氧量。它比BOD5、 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 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指出, 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 比值取决于废水的理化性质。
3
1.重铬酸钾法
(1)测定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 K2Cr2O7; 在一定条件(强酸性、 加热回流2小时、Ag2SO4 作催化剂)与水中的有 机物相互作用; 剩余的K2Cr2O7用硫酸 亚铁铵Fe(NH4)2(SO4)2 滴定。
氧化回流装置示意图
4
(2)滴定过程
指示剂:试亚铁灵
实验的结果:溶液颜色由黄经绿、灰兰到最后的棕红色
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5mg/L。
O2 水样 高温炉 CO2
低温炉 CO2
水样
冷却 冷却
TC
TOC
流路切换
IC
总有机碳分析流程
红外线 分析仪
28
29
五、总需氧量( Total Oxygen Demand,TOD)
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 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 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最后用高锰酸钾反滴定多余的
自身指示剂);
耗氧量。以mg/L计;
根据用去的高锰酸钾量计算出
- 、Fe2+、SO 2- 、S2-等,
2
3
水中如存在还原性无机物,如N的O方法:在不加热煮沸的情 也要消耗高锰酸钾。消除干扰色,测定时扣除此部分。
况下,用高锰酸钾滴定至粉红
13
(1)水样不经稀释 (2)水样经稀释
简析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简析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8226a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c.png)
简析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摘要: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我国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所以如何精准的测定有机物是去除有机物的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水中有机物;有机物测定;有机物危害引言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我国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水中有机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环境,比如:森林草原地区经常会存在天然的有机化合物——腐殖酸;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人类活动当中,比如污水的排放、垃圾渗滤液以及各种农药的使用。
1水中有机物的危害天然的有机物质如腐殖酸在水中可与消毒剂中的氯反应,产生——三氯甲烷(致癌物质)等。
同时,持久性化学物、内分泌干扰物以及保健药物、各类药品、化妆品等合成有机物,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对人类生长、生殖、影响人类激素、降低免疫力,甚至严重的会干扰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类行为导致失控。
就目前的自来水处理技术而言,难以对残留在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很有可能会随着饮用水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造成不好的结果和影响。
2水中有机物的类别水中有机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另一类是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指的是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沸点在25-50℃,以蒸气形式存在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
学者按照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烷烃类、芳烃类、烯烃类、卤代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这类物质通常具有毒性,对人体危害大。
半挥发性有机物指的是13.3-10.5Pa,沸点在170-350℃,在气相和空气中的固相颗粒物之间形成一定的平衡。
它主要包含二恶英类、多环芳烃、有机农药类、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吡啶类、喹啉类、硝基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亚硝基胺类、苯胺类、苯酚类、多氯萘类和多溴联苯类等化合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环境空气中主要以气态或者气溶胶两种形态存在。
这类化合物会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引起癌症,会直接影响到生殖和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死亡。
COD及BOD地测定方法
![COD及BOD地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e0a3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0.png)
COD及BOD地测定方法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用来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常用方法。
COD测定方法:1.高温氧化法:将水样中的有机物通过加热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氧化并释放出等量的氧气,然后通过分析反应前后氧气的消耗量来计算COD的含量。
2.快速消解法:将水样加入含有氧化剂(如硫酸钾、硫酸铜等)的消解剂中,通过高温和压力促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再通过分析反应前后氧气的消耗量来计算COD的含量。
3.光度法:使用一种特定的化学试剂(如二氧化铬)与水样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可感测的彩色化合物,然后通过测量光度变化来计算COD的含量。
BOD测定方法:1.高浓度法:将水样与一定量的培养液(含有微生物)混合,然后在固定温度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过程中测定水样中溶解氧的消耗量,根据溶解氧的消耗量计算BOD的含量。
2.低浓度法:将水样加入含有微生物的培养液中,然后通过测定培养液中溶解氧的消耗量来计算BOD的含量。
与高浓度法相比,低浓度法中的微生物更加适应低浓度的有机物,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水样中的BOD值。
3.非稳态法: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培养,利用溶解氧在水样中的消耗量来计算BOD的含量。
与高浓度法和低浓度法不同,非稳态法在培养过程中不是保持稳定的条件,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溶解氧的消耗量。
值得注意的是,COD和BOD测定方法在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上存在差异。
COD是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而BOD则是通过生物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因此,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环境分析系列: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环境分析系列: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8f4aa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png)
环境分析系列: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一、石油类(点击标题查看更多石油类测定)水中油分的测定,目前已提出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适用性,也有其局限性。
重量法是常用方法,适用于测定10mg/L以上油分的水样;油分含量低的水样,采用萃取分离后用紫外或非色散红外光度法进行测定,适用于测定0.05~10mg/L的样品。
(1)重量法重量法测定水中油分,先以硫酸酸化水样,同时加入适量氯化钠,抑制乳化作用。
用低沸点有机溶剂从水样中提取油类,然后蒸发除去溶剂,残余物恒重称量。
目前,各国标准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各有不同,我国用沸程为30~60°C的石油醚;日本用正烷;美国用氟利昂。
从上述方法原理来看,所谓“油分”实际上是指水中能被各种有机溶剂提取的物质的总量。
若含有大量动、植物油脂,可将萃取液通过氧化铝层析柱以除去动、植物油脂,得到石油类测定结果。
(2)光度法油分是组成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分子量的烷烃和芳烃类有机化合物。
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区有特征吸收峰,如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50 ~ 260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15~ 230nm。
而一般有机化合物中的甲基和亚甲基对3. 5μm的红外线有特征吸收峰。
根据油分中有机化合物具有上述特征的吸收光谱行为,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法进行测定。
光度法测定油分,必须充分注意:①油分的吸收光谱特性光度法测定的吸光度仅与油分中具有特征吸收的组分的含量有相关关系。
油分的组成不同,单位浓度的吸光度(比吸光度)不一定相同。
因此,光度法测定的结果与重量法测定的结果,在理论上并无确定的相关关系。
经对我国某些炼油厂污水中油分用紫外法和红外法测定油分的比吸光度数据表明,紫外光度法测定的比吸光度差异比红外光度法的比吸光度差异更大。
由于不同污染源中油分的比吸光度的这种差异,给测定时标准的选用和配制带来困难。
②光度法测定中使用的标准油光度法属于相对分析法,定量测时必测使用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
环境化学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环境化学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8444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3.png)
环境化学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分布、转化和影响的学科。
其中,有机污染物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分析和监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是环境化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环境化学中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一、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它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和相对保留性质。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GC适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而LC则适用于高极性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色谱法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好、选择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
二、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m/z)来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法包括质谱-质谱联用法(MS/MS)和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
MS/MS能够提供更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TOF-MS则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质量测定。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能够进行结构确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三、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通过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和核磁共振光谱法(NMR)。
UV-Vis适用于含有色团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IR适用于分析有机物的官能团,NMR适用于有机物的结构表征。
光谱法具有无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环境化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法包括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和电化学发光法(ECL)。
CV和SWV适用于分析电化学活性有机污染物,ECL则适用于分析有机物的发光性质。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总结:环境化学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
5 章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1
![5 章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1](https://img.taocdn.com/s3/m/cb369eb669dc5022aaea00d7.png)
MnSO4 + 2NaOH = Na2SO4 + Mn(OH)2↓ 2Mn(OH)2+O2 = 2 MnO(OH)2↓(H2MnO3,亚锰酸棕色沉淀)
MnO(OH)2 + 2H2SO4 = Mn(SO4)2 + 3H2O
Mn(SO4)2 + 2KI= MnSO4+ K2SO4+I2 2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 (连二硫代硫酸钠)
3.采样
测定溶解氧水样的采样原则是避免产生气泡,防 止空气混入。所以要用溶解氧瓶或具塞磨口瓶采 集。无论采集何种水样,瓶内都不能留有气泡。 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因素很多,因此最好尽快测定。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测定溶解氧,如不能立即测 定,则在采样现场向水样中加入1ml二价锰盐、碱 性碘化钾1 ml,用于固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塞紧 瓶塞,颠倒混匀后带回实验室分析,此水样也只 能保存4~8h,不能长时间放置。
③水样应适当的稀释,保证在沸水浴中加热30 min后消 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不超过加入量的50%。(通常要求消 耗4.5-5.5ml,有时可允许4-6ml。)
④加热方式和加热时间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⑤当水样中含有大量的NO2-、S2-、Fe2+等还原性无机物 时,COD值会增高,显然增高的COD值与有机物无关,应 消除其影响。方法是取另一份水样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测 定其冷耗量,再从COD值中减去冷耗量即可。
第一节
溶解氧
一、概述
1.定义: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称为溶解 氧 (dissolve oxygen,简写为DO),以氧的 mg/L表示。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遵从亨利定律,即温度 不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S`=S x P/760
空气中甲醛测定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甲醛测定气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9cb2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1.png)
空气中甲醛测定气相色谱法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甲醛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原理是将样品中的甲醛挥发到气相中,再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具体的步骤如下:
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收集到采样瓶中,添加适量的稀释液进行稀释。
2. 甲醛的推进:将稀释后的样品通过推进器推到色谱柱中。
3. 色谱柱分离:在色谱柱中,通过气相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将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开来。
4. 检测器检测:经过分离的甲醛进入到检测器中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紫外检测器(UV)等。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快速和可靠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
此外,气相色谱法对于甲醛浓度较高的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稀释处理,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环境化学 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环境化学 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fdc033550e2524de4187eb7.png)
❖ 有机碳测定:
① 将水样预先酸化,通入氮气曝气,驱除各种碳酸 盐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 使用高温炉和低温炉皆有的TOC测定仪。 高温炉(900℃)测定的是总碳(TC),包括有 机碳和无机碳;低温炉(150℃)测定的是无机碳
(IC),二者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
TOC分析仪流程
TOD和TOC的比例关系
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1. 重铬酸钾法(CODCr)
(1)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水样 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求出水样的 化学需氧量。
① Cr2O72-+14H++6e=2Cr3++7H2O ② Cr2O72-+ 14H++6Fe2+→6Fe3+ + 2Cr3++ 7H2O ③ Fe2++试亚铁灵→红褐色
(2)操作步骤
取水样20ml(原样或经稀释样)于锥形瓶中
+HgSO4 0.4g(消除Cl- 干扰)
混匀
+0.25 mol/L(1/6K2Cr2O7)10ml
+沸石数粒
混匀,接上回流装置
自冷凝管上口加入Ag2SO4-H2SO4 溶液30mL(催化剂)
混匀
回流加热2h
冷却
自冷凝管上口加入80mL水于反应液中
P111图和原理
特点: 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
消解条件要严格控制一致并经常清洗电 极,保持电极清洁。
3. 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或光度法 4.氯气校正法
二、高锰酸盐指数
❖ 定义: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 量(CODMn ) ,以氧的mg/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有机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含有有机物的空气、水和土壤,其影响了环境的质量,并带来许多危害。
为此,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包括原子吸收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比色滴定法、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法、气体-液体萃取-气相色谱法等。
1. 原子吸收测定法。
原子吸收测定法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污染物的总量或某一组分的含量。
该方法只适用于质量浓度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如芳烃类物质等,可以直接测定一些有机污染物的单组分含量,也可以测定多组分的总含量。
2.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利用不同有机污染物在溶剂中运动情况不同而在薄层上形成不同分带现象,然后进行斑点比色,以确定其中各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微量的有机污染物,其优点是快速、方便、简便、重复精密度高。
3. 比色滴定法。
比色滴定法是利用某一物质与指示剂在酸碱环境中的发生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并以此来测定污染物的含量。
该方法可以测定一些有机污染物的总量,也可以测定某一元素的含量。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在空气、水和土壤中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精确方法,可以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基本结构和组分的分析,确定部分有机污染物的结构。
5. 气体-液体萃取-气相色谱法。
气体-液体萃取-气相色谱法是
以沸点或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污染物萃取到气体萃取剂中,然后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的。
它可以解决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低而质量多种的问题,是一种精确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以上是有机污染物的测定的主要方法,由于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对于用于检测它们的仪器和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在测定有机污染物时,应根据测定对象的类型、特性及其他条件确定合适的测定手段,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