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658b7d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7.png)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氧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2.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氧气的性质:
(1)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氧气是绝大多数物质的氧化剂;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水进行收集;
(4)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氧气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氧气实验装置、氧气生成实验所需试剂等。
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氧气实验装置,引出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目的。
2.讲授:介绍氧气的性质,并说明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室制法并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结果。
4.实验总结:总结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强调安全操作。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对氧气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9d2b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5.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氧气和水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氧气的性质及应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存在于大气中。
以下是氧气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 燃烧性质氧气对于燃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使其燃烧产生火焰。
例如,燃烧需要氧气的供应,进一步,氧气还可以用于氧化反应、炼钢和焊接等工业生产中。
2. 生物呼吸氧气对于生物体来说是生命必需品,它通过呼吸过程提供给生物体所需的氧气。
在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促进伤口的愈合。
3. 氧化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金属在氧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还能促使一些化学反应的进行,例如合成化学品等。
二、水的性质及应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具有以下特性及应用:1. 独特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存在。
它具有比较高的比热容和比热蒸发,因此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调节环境温度,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溶解性质水是一种强溶剂,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众多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使其形成溶液。
水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盐,使得水成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物质转运介质,也使得水在工业生产中能够广泛应用。
3. 化学反应水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包括水的电解、水的中和反应等。
水的电解可以分解水分子,释放出氢气和氧气。
水的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实验、调节土壤pH值等。
4. 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大部分组成都是水,水对于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栖息的环境,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总结:氧气和水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具有广泛应用。
氧气在燃烧、生物呼吸、氧化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123281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基本概念氧气,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非金属元素。
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左右,绝大部分生物都必须依靠它呼吸才能生存。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外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密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为1.429 g/L。
•熔点和沸点:氧气的熔点为-218.4℃,沸点为-182.96℃。
•溶解度:氧气很难溶解在水中,但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气体,它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如碳、硫、氮等)能够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氧气还能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Na + O2 → 2Na2O。
三、氧气的用途1. 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呼吸:氧气是呼吸作用必需的气体之一,生物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医疗:氧气的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缓解呼吸困难、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等。
•潜水:潜水员需要进行呼吸氧气的训练,以便在深海中进行作业。
2.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燃烧: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氧化剂,可用于氧气炉、氧气切割等。
•化学合成: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如焙烧白垩土等。
•氧气在生产中还可用于氧化碱金属、干燥烟丝、制造火箭燃料等。
四、教学提醒•学生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结合实验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感受氧气的特性。
•在掌握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需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初中化学(2.2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2.2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2dab92a964bcf84b9d57bcc.png)
§2.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降温到—183℃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再降温到—218℃时变成淡蓝色雪状固体。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只有一种化学性质——氧化性)氧气的验证方法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带火星木条燃烧现象对比:在空气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渐渐熄灭;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带火星木条立即熄灭(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不能用带火星木条区别二氧化碳和空气);在氧气中:带火星木条复燃,剧烈燃烧。
1、镁(颜色银白色)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
化学反应方程式:2Mg+ O22MgO实验现象:发出耀眼白光(仅有镁燃烧是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上方出现白烟。
实验结论:镁带有可燃性产物是氧化镁、氧气具有氧化性。
2、硫(淡黄色)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反应方程式:S + O2点燃SO2现象:当在空气点燃时淡蓝色火焰,当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色、放热、生产有有刺激性气体(仅有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仪器: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铁(颜色银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仪器:坩埚钳、集气瓶、酒精灯。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学反应方程式:3Fe + 2O2点燃Fe3O4(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注意事项:①为什么集气瓶要铺一层细沙或放一点水?答:防止火星溅落将集气瓶底炸裂验②点燃前为什么要将铁丝表面的铁锈打磨干净?答:使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③为什么有时铁丝点不着?答:铁丝表面有锈、铁丝太粗、氧气不纯。
④为什么将铁丝绕在火柴头上?答:利用火柴燃烧的热量使铁丝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⑤为什么待火柴将要燃烧完才将铁丝伸入到集气瓶中?答:防止火柴燃烧将氧气消耗,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供铁丝燃烧需要。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94c6c86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d.png)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3、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 O5
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不要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的氧气,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重点,如氧气的熔沸点较低、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学性质
(1)氧气的助燃性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与硫反应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热量。
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3)与铁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9e601484254b35effd3450.png)
。
排空气法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用此法(如氢气)
。
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此法(如氧气、氢气、一氧化碳)
。
要点诠释:
在理解催化剂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它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加快或减慢。
(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总结升华】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两种性质不同。
2. 下列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催化
(4)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变式 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请从下列仪器中选用适当仪器用双氧水( MnO2制取并收集 O2。
H2O2)和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图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学生平时 要对制取氧气及其它基本实验熟练掌握和实践,还要弄清楚函数图象中各量的关系,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答案】 B
【解析】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高锰酸钾一旦受热就会马上放出氧气,而氯酸钾则需 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
化学氧气知识点
![化学氧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dc3d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7.png)
化学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化学氧气知识点,欢迎阅读。
化学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点燃氧化镁(MgO)(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PPT课件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b3ad5d5ef7ba0d4a733bd7.png)
(2)_待__到__火__柴__快__燃__尽__时__,__才__把__铁__丝__伸__入__集__气__瓶__内______; (3)_将__铁__丝__和__火__柴__伸__至__集__气__瓶__上__部__,__慢__慢__向__下__部__移__动__;
17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28.09.2020
1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不易溶于水。
28.09.2020
2
28.09.2020
在压强为101kPa时, 氧气在约-183℃时 变为淡蓝色液体,
在约-218℃时变成
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能燃烧
28.09.2020
9
练习与实践
• 下列有关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激烈燃烧火星四射,生
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 D、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8.09.2020
10
练习与实践
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 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 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 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 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 (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 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化学知识点讲解10:氧气性质
![化学知识点讲解10:氧气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c57ed59e009581b6bd9ebc1.png)
•
1.后现代社会 以 大 众 文 化的 兴 起 为 特 征, 而 大 众 文 化要 求 文 化 的 大众 消 费 性 质 ,图 像 以 强 有 力的 视 觉 冲 击 力成 为 实 现 大 众消 费 的 主 要 途径 。
讨论: (1)硫在空气产生的火焰?硫在氧气中 产生的火焰?产物是否相同? (2)硫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为什么不同?
(4)同学们刚才提到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时候可以用磷,但不能用木炭,想一 想,能否利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吗?为什么?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结论
生成了二氧化碳( CO2 )
表达式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
注意:红热的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讨论:
(1)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 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氧气浓度不同
(2)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 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利用今天所学到的木炭来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吗?为什么?
A.实验①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B.实验②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融熔物,防止集气 瓶炸裂 C.实验③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D.实验④集气瓶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 积
巩固练习:
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图是木炭在 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__坩__埚__钳____。 (2)图②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__在_酒__精__灯_火__焰__上_方_。用灯帽盖灭 (3)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 了__氧__气__浓__度__越__高__,_燃__烧__越__剧__烈。 (4)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__检__验__木__炭__在__氧__气__中__燃__烧__生__成__的__气__体__是__二__氧__化__碳__。
0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识点,全面,适合记背
![0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识点,全面,适合记背](https://img.taocdn.com/s3/m/e3caf0f3c8d376eeafaa3108.png)
初中化学·同步辅导·学生版 明 道 私 塾编者:吕忠皓 好成绩来自持续的努力……10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1.429g/L ,略大于空气,难容于水。
2、氧气的物态变化:)固态(淡蓝色,雪花状液态(淡蓝色)气态(无色)−−→←−−→←--C218C183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支持燃烧和呼吸。
2、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的比较。
物质名称 空气中燃烧现象 氧气中燃烧现象 文字与符号表达式备注木炭持续红热,无烟、无火焰。
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氧气碳点燃−−→−+22CO O C −−→−+点燃不能说生成的物质的名称,只能说现象。
铁丝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氧气铁点燃−−→−+432O Fe O Fe −−→−+点燃集气瓶底要加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集气瓶爆裂。
蜡烛黄白色光亮火焰,火焰分层,放出热量,稍有黑烟 火焰十分明亮,分层,放出热量,瓶壁有雾珠,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水氧气石蜡点燃+−−→−+可以干冷的玻璃片在瓶口上方检验水 红磷黄白色火焰,伴随放热,冒出大量白烟。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五氧化二磷氧气磷点燃−−→−+52点燃2O P O P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氧化镁氧气镁点燃−−→−+ MgO O Mg 2−−→−+点燃照明弹的原理。
硫有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氧气硫点燃−−→−+ 22S O O S −−→−+点燃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铜 不燃烧,加热时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ff66a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1.png)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归纳到了初三,我们通过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将会了解很多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那么你掌握了氧气的相关知识点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硫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铝箔4Al+3O2==2Al2O3碳C+O2==CO2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46fd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c.png)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氧气的密度约为 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3g/L)。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一)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碳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 CO₂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S + O₂点燃→ SO₂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二)与金属单质的反应1、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2、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2Mg + O₂点燃→ 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三)与化合物的反应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2CO + O₂点燃→ 2CO₂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CH₄+ 2O₂点燃→ CO₂+ 2H₂O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三、氧气的制取(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初中化学知识-氧气的性质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
![初中化学知识-氧气的性质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ff3a4080975f46526d3e14e.png)
初中化学知识-氧气的性质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以液态形式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和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以液态形式贮存在钢瓶中。
注意:1.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等于氧气不溶于水,只是溶解较少而已。
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大,利用这一性质可推出收集氧气的方法之一是向上排空气法。
3.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高,所以加热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会先蒸发出来。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等方面的对比: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和氧气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丝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三、氧气的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注意1.检验原理: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的性质。
2.操作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3.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四、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项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特点多变一有“氧”参加反应举例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注意: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08bbd069e314332386893ee.png)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摘要:节包括氧气性质应用、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实验现象、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方程式、氧气用途几知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基础科学,化学学习特关物质性质、变化、变化程及其现象节包括氧气性质应用、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实验现象、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方程式、氧气用途几知识知识特是容易理但氧气性质要因记住这些知识是学节关键氧气物理性质应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种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下密比空气略不易溶水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可以变淡蓝色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工业生产氧气通常以液态形式贮存蓝色钢瓶氧气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反应提供氧是种常见氧化剂氧气化学性质和实验现象如下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反应表达式空气氧气反应木炭和氧气持续红热剧烈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发黄白光发出耀眼白光产生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迅速变凉剧烈烧初二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氧气用途重要用途有呼吸、医疗、潜水、气焊、炼钢、宇航等初化学学习方法6步骤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基础然科学也是门满足社会要心学科它与能、材、工农业、医学卫生、开发利用、环境生态保护与检测人类日常生活、国防建设都有紧密系面对崭新课细细品味你将会获得很多惊喜物质世界许多奇妙、有趣、神变化现象令人感到深奥莫测将使你化学产生浓厚昂然地走进化学世界、观察、分析、探究许多新颖问题那么化学有哪些呢?、坚持课前预习是学习步就是上课前把要讲容先通遍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逐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容了节课基分清哪些是重难和关键哪些通己看课就能掌握哪些己看不懂、想不通就旁边记上记这样才能有放矢有张有弛轻松愉快接受取得较效二、重视学习上课是学习主阵地是定这节课能否取胜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观察讲课举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听;对重、难、关键定要仔细听对讲到己通预习掌握容可稍放松对多次强调容还要动“手”记下当然要记要提纲式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想多问几什么随老师思路分析理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效三、及搞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结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办法就是“遗忘前及复习而不是忘了再重新”复习分课复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复习要认真当天容对重要容逐逐句仔细推敲力全面掌握把课上知识消化己知识并能系实际加以应用再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己不了问题仔细思考再与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知识连成线、形成这样便理、及应用四、重视实验化学是门以实验基础然学科初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要学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实验0必做实验必须亲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庭实验是理论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教材要用课余积极想办法完成五、记忆准备“两”化学有其“特殊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它知识学易忘我们要运用些有效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记住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我们用歌诀助记忆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酒精灯;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若先灯易爆炸若先停氢易氧化这样既记住了实验步骤又指出了易错再者学习化学前准备两笔记“错题”专记己练习、作业、错题分析出错原因记下正确和法另“妙题集锦”对些题方法、题技巧、题规律记下考前看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六、课外物开阔视野些课外物可以助我们更课知识扩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我们学习化学是很有助例如《生理化报》它容紧扣化学教学纲和教材有很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有益处并且它和教学步对学习遇到难、凝能及指导排忧难是学生良师益友学们只要努力学习积极动手勤动脑多总结善发现定会取得较化学成绩初生怎样认识分子方法分子是种粒子分子是人眼睛不能直接看到极微粒滴水里约含有5万亿亿水分子假如人每秒钟数出分子昼夜不停地数下数上千年也只不数清了滴水里全部水分子数二十亿分分子不停地运动着分子运动很不规则方向常改变速率也快慢分子“世界”里以氢分子巧玲珑跑得也快0 ℃如氢分子以它平速率作直线运动那么只0 就可以从北京跑到广州用氢气充灌气球要随灌随用如前天把气球灌夜量氢分子就能钻橡皮膜细孔悄悄溜使气球飞不起3分子有定隔液体、固体分子隔较气体分子隔得多如粉笔盒里气体分子紧密地堆积起它们总体积才等粒黄豆58到3所以气体体积主要定分子平距离不像液体、固体那样体积主要定分子当温、压强定气体分子平距离几乎是相等这气体体积便定分子数多少了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尽管很但它是由更微粒──原子构成不分子包含原子数往往不有相差甚多因而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体积也相差甚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式量只有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式量也只有8这些分子都极其微但是蛋白质、淀粉分子要得多它们分子由成千上万原子构成式量高达数万5分子能保持物质性质比如水不管井水、湖水长江水黄河水国水外国水只要其杂质把水提纯那么就都具有相化学性质因它们都是由种分子──水分子构成而不要考虑它们哪里但当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具备水分子性质由可以得出结论种分子化学性质相不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值得是分子只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性质比如水化学性质可以由水分子体现出水这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程实质上就是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离、再与其他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程但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水性质例如常温下水是液态液态水是由量水分子聚集而成至单水分子十分渺谈不上是“液态”另外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而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比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铁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体现出因分子不是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微粒只是其种请你回答分子是种微粒它能保持物质()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切性质答②氧气变成液态氧是因()①氧分子变了;②氧分子组成变了;③氧分子距离变了;④氧分子停止了运动答③3下面有关分子正确说法是()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种原子构成;③分子是由不原子构成;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微粒答④⑤学习地初化学学习方法漫谈面对崭新课细细品味你将会获得很多惊喜物质世界许多奇妙、有趣、神变化现象令人感到深奥莫测将使你学习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昂然地走进化学世界、观察、分析、探究许多新颖问题那么学习化学有哪些方法呢?、坚持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步就是上课前把要讲容先通遍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逐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容了节课基知识分清哪些是重、难和关键哪些通己看课就能掌握哪些己看不懂、想不通就旁边记上记这样听课才能有放矢有张有弛轻松愉快接受知识取得较效二、重视课堂学习上课是学习主阵地是定这节课能否取胜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观察老师讲课举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听;对重、难、关键定要仔细听对老师讲到己通预习掌握容可稍放松对老师多次强调容还要动“手”记下当然要记要提纲式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想多问几什么随老师思路分析理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效三、及搞复习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结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办法就是“遗忘前及复习而不是忘了再重新记忆”复习分课复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复习要认真当天容对重要容逐逐句仔细推敲力全面掌握把课上知识消化己知识并能系实际加以应用再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己不了问题仔细思考再与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知识连成线、形成这样便理、记忆及应用四、重视实验化学是门以实验基础然学科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要学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学生实验0必做实验必须亲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庭实验是理论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智力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教材要用课余积极想办法完成五、记忆准备“两”化学有其“特殊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他知识学易忘我们要运用些有效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记住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我们用歌诀助记忆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酒精灯;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若先灯易爆炸若先停氢易氧化这样既记住了实验步骤又指出了易错再者学习化学前准备两笔记“错题”专记己练习、作业、考试错题分析出错原因记下正确和法另“妙题集锦”对些题方法、题技巧、题规律记下考前看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初化学方程式汇总氧化碳【—方程式汇总】二氧化碳制法与性质以详细介绍了下面导师带是初化学方程式汇总氧化碳性质请详细记忆了氧化碳性质3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 初历史35氧化碳可性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 3 ↓+看初化学方程式汇总氧化碳性质学们都会灵活使用了吧接下还有更多更全初化学知识等着掌握呢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利用物理性质差异溶性差异法如提纯物质与杂质溶性上有明显差异可用溶性差异法除杂结晶法若混合物各组分某溶剂溶随温变化不可采用结晶法除杂3 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不相溶溶剂里溶不用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种溶剂组成溶液里提取出然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升华法把能够升华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固体物质分开5 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其他不能被铁吸引杂质分离出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物质把铁杂质除6 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操作叫做渗析渗析法主要用提纯、精制液溶胶7 蒸馏法利用物质沸不分离溶混合物二、利用化学性质差异初物理热分法对稳定性差异较固体混合物可采用热分法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化易分离物质3 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化可溶性络合物使易与所物质分离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杂质变沉淀除5 酸碱溶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性质将杂质变可溶性盐而除6 酸、碱洗涤法利用杂质与酸或碱反应性质将气体混合物杂质分别入酸溶液或碱溶液初走进化学世界知识总结【—初走进化学世界总结】对走进化学世界课知识容学习下面是老师对课知识容总结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基础科学、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会炼铁、炼钢3、绿色化学环境友化学 (化合反应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6(原、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蜡烛烧实验(描述现象不可出现产物名称)()火焰焰心、焰(明亮)、外焰(温高)()比较各火焰层温用火柴梗平放入火焰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高(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有水雾取下烧杯考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熄灭有白烟(石蜡蒸气)白烟蜡烛复说明石蜡蒸气烧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量减少和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6、学习化学重要途径——科学探究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特关物质性质、变化、变化程及其现象;7、(化学是门以实验基础科学)通上面对走进化学世界课知识容总结学习学们都能很掌握了吧相信学们会从学习更吧。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af5ad3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6.png)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特性。
2.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3.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2.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技巧: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
2. 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如何判断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氧气、空气、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氧气吗?氧气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二、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其外观、气味等物理性质。
2. 学生进行实验:将氧气与空气、水进行比较,观察其密度和溶解性。
3. 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三、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2. 学生进行实验: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其反应现象。
3. 学生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四、实验操作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操作。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PPT课件
![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9958650e2524de4187e26.png)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点燃
S+O2
SO2
9
硫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与磷的反应
现 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 产生大量白烟
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为什么要缓缓伸入集气瓶?
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7
2.与碳的反应
现 象: (1)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点燃 CO2
8
3.与硫的反应
现 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28
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D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
29
7、硫、碳、蜡烛燃烧中的共同现象是( C )
A、都只有气体生成 B、都有淡蓝色火焰
C、都发光放热
D、都有水珠生成
文字表达式: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O2 点燃 Fe3O4
14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 与氧气反应。 2、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能燃烧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氧气的性质本节包括氧气性质的应用、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响的实验现象、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响的方程式、氧气的用途几个知识点。
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氧气的性质需要,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氧气物理性质的应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通常以液态形式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在反响中提供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现象如下:反响物条件反响现象反响的文字表达式空气氧气反响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碳+氧气 =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二氧化硫红磷发黄白光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剧烈燃烧初二,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氧气的用途:重要用途有呼吸、医疗、潜水、气焊、炼钢、宇航等。
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学科,它与能源、材料、工农业、医学卫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生态保护与检测,人类日常、国防建立都有严密的联系。
面对崭新的课本,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你将会获得很多的惊喜,物质世界的许多奇妙、有趣、神秘的变化现象令人感到深奥莫测,将使你化学产生浓厚的,昂然地走进化学世界、去观察、分析、探究许多新颖的问题,那么,化学有哪些好的呢?一、坚持课前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根本,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承受,取得较好效果。
二、重视学习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去观察讲课的一举一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对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对屡次强调的内容,还要动“手”记下来,当然要记要点,提纲式,不能全记而阻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多问几个为,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及时搞好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
”复习分课后复习、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后复习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对重要内容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课本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再此根底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仔细思考后再与讨论或请教老师,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比照、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网,这样便于理解、及应用。
四、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学科初一,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在实验根底上得出的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解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个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22个实验中10个必做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家庭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的好教材,要用课余时间积极想方法完成。
五、注意记忆,准备“两本”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它知识点,好学易忘,我们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求记住的内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复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歌诀帮助记忆: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后点燃酒精灯;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假设先点灯易爆炸,假设先停氢易氧化。
这样既记住了实验步骤,又指出了易错点。
再者在学习化学之前准备好两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专记自己在练习、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和好的解法。
另一个“妙题集锦”对于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阅读课外读物,开阔视野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解课内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我们学习化学是很有帮助的,例如《生理化报》,它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大有益处,并且它和教学同步,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凝点能及时指导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最后,同学们只要努力学习,积极动手,勤于动脑,多总结,善发现,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化学。
1.分子是一种粒子分子是人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极小微粒。
一滴水里,大约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假设1个人每秒钟数出1个分子,昼夜不停地数下去,数上1千年,也只不过数清了一滴水里全部水分子数的二十亿分之一。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的运动很不规那么,方向经常改变,速率也时快时慢。
在分子“世界”里,以氢分子最为小巧玲珑,跑得也最快。
在0 ℃时,如果氢分子以它的平均速率作直线运动,那么,只需20 min,就可以从北京跑到广州。
用氢气充灌气球,要随灌随用,如果前一天把气球灌好,经过一夜,大量氢分子就能钻过橡皮膜的细孔悄悄溜掉,使气球飞不起来。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液体、固体中,分子间隔较小,气体中分子间隔大得多,如果一个粉笔盒里的气体分子严密地堆积在一起,它们的总体积才等于一粒黄豆的5/8到2/3.所以,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间隔,不像液体、固体那样,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的大小。
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间隔几乎是相等的,这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便决定于分子个数的多少了。
4.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尽管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
不同的分子中包含的原子数往往不同,有的相差甚多,因而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体积也相差甚大。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式量只有2.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式量也只有18,这些分子都极其微小。
但是,蛋白质、淀粉的分子要大得多,它们的分子由成千上万个原子构成,式量高达数百万。
5.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比方水,不管井水、湖水,长江的水,黄河的水,中国的水,外国的水,只要去掉其中的杂质,把水提纯,那么,就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种分子──水分子构成的,而不需要考虑它们哪里。
但当给水通直流电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具备水分子的性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比方水的化学性质可以由1个水分子表达出来,水这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别离、再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
但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水的性质,例如常温下水是液态,液态的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至于单个水分子,十分渺小,谈不上是“液态”。
另外,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比方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表达出来的,因此,分子不是唯一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只是其中的一种。
请你答复:1.分子是一种微粒,它能保持物质的()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一切性质。
答:②2.氧气变成液态氧是因为()①氧分子大小变了;②氧分子组成变了;③氧分子间间隔变了;④氧分子停顿了运动。
答:③3.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答:④⑤面对崭新的课本,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你将会获得很多的惊喜,物质世界的许多奇妙、有趣、神秘的变化现象令人感到深奥莫测,将使你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昂然地走进化学世界、去观察、分析、探究许多新颖的问题,那么,学习化学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一、坚持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根本知识,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承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二、重视课堂学习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去观察老师讲课的一举一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对老师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对老师屡次强调的内容,还要动“手”记下来,当然要记要点,提纲式,不能全记而阻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及时搞好复习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记忆。
”复习分课后复习、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后复习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对重要内容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课本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再此根底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仔细思考后再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比照、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网,这样便于理解、记忆及应用。
四、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学科,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在实验根底上得出的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解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个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22个学生实验中10个必做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家庭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智力,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好教材,要用课余时间积极想方法完成。
五、注意记忆,准备“两本”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他知识点,好学易忘,我们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求记住的内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复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歌诀帮助记忆: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后点燃酒精灯;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假设先点灯易爆炸,假设先停氢易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