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第一集

合集下载

读书的力量各个章节主要内容

读书的力量各个章节主要内容

读书的力量各个章节主要内容
《读书的力量》这本书分为五大章节,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章节“文明根脉”讲述了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历史。

2. 第二章节“精神底色”回顾了人类轴心时代从东方的《道德经》、《论语》到西方的《对话录》、《福音书》等思想原典。

3. 第三章节“历史之轮”呈现了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书籍,如《国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 第四章节“书写人生”揭示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蒲松龄等民间大家以及钱氏家族与读书的密切联系。

5. 第五章节“全民阅读”从深圳读书月、数字阅读和杭州图书馆等维度再现了当下中国的“阅读盛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书评了解各章节主要内容,或购买此书深入研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读书的力量》第五集

《读书的力量》第五集

五集电视系列片读书的力量第五集阅读强国【解说】位于浙江宁波市区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清乾隆三十七年即公元1772年,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为修撰《四库全书》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据此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为了保护藏书,范氏家族立下了极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采访】贺宇红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比如说烟酒切忌登楼,也就是不能携火入内,也不能在酒后进入天一阁藏书楼,这个是它的第一条制度;那么再一个呢,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要罚不与祭一年,或者罚不与祭。

如果说子孙无故拿书出去典当,他要受什么惩罚,就是不能参与祭祀。

【解说】此外,范氏家族还立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及“外姓人不得入阁”的规矩,直到清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登阁的第一人,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继他之后登上天一阁的外姓人,无一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总数也不过寥寥十余人。

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但它们大多都像天一阁这样,很少向普通大众开放。

许多书籍就这样被静置在幽暗的书橱之中,不为外人所知。

出第五集片名:《全民阅读》【解说】2008年10月落成的杭州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这其中有90%的面积用于接待读者,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采访】禇树青杭州图书馆馆长我们一直没有说你必须要存包了,必须要缴费了,必须要出示证件了等等,没有,我们都是自由出入。

用那个,有人形容的就是说可以自由穿行。

当一个公共图书馆可以自由穿行的时候,那么社会各种阶层的人就会频频光顾,就是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

【解说】杭州图书馆在2013年曾被众多媒体关注,原因就是因为杭州图书馆对拾荒人甚至于乞丐这样似乎与书籍无缘的最底层民众,也同样敞开了大门。

《读书的力量》第四集

《读书的力量》第四集

五集电视系列片阅读的力量第四集书写人生引子【解说】封面上这位站岗的青年保安,是这本书的作者甘相伟,一个来自湖北省广水县的山村青年。

2007年,甘相伟放弃了在广东的一份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应聘北京大学做了一名保安,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在这里能够读书。

2008年,通过成人高考,甘相伟正式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

从此,北京大学里有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学生,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

在即将毕业之际,甘相伟出版了自己的这本自传——《站着上北大》,北大校长亲自为其作序,甘相伟也因此荣获“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

单元一货与帝王家【解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名联数百年来一直叩动着中国读书人的内心。

它由明代著名思想家顾宪成所作,悬挂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的依庸堂内。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聚集于书院的莘莘学子们于风雨声中潜心攻读。

虽身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庙堂之高,只待有朝一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采访】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后面在隋唐之后,中国历朝历代一直在实行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它是选官用人的重要途径。

【解说】翁同龢故居位于江苏常熟的翁家巷内,虽置身于寻常巷陌,但至今仍被常熟人视为当地的文脉宝地。

清咸丰六年,翁同龢蟾宫折桂,殿试夺魁,7年之后,翁同龢的侄子翁曾源再次高中,成为常熟历史上的第八位状元。

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桂冠,在短短七年之内两次落入同一个家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翁家如此好运连连?悬挂于翁家彩衣堂内的这幅翁同龢手书的对联或许能够给出答案,“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采访】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教育是两个系列,一个是官学系列,一个私学系列。

私学系列的中间,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就是家族的家庭教育,大家族的家庭教育做得非常好,他们往往有家教有家风有家传。

【解说】正是得益于这种重视读书的家学,翁氏家族才成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书香门第。

读书的力量每集概括

读书的力量每集概括

读书的力量每集概括
1. 知识的力量,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书籍是知识的源泉,通
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2. 想象的力量,阅读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能够在书中
的世界里自由飞翔,体验各种奇妙的冒险和情感。

3. 启发的力量,书籍中蕴含着许多智慧和启发,通过阅读我们
能够从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中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4. 沟通的力量,书籍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5. 变革的力量,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使我们
更加开放和包容,从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慰藉的力量,在困难和挫折时,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给
予我们慰藉和支持,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光明和希望。

7. 传承的力量,书籍传承了人类的文化和智慧,通过阅读我们能够连接过去和现在,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延续。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50字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50字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50字
坚持阅读,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增长见识,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在支持自由自主阅读的例证中,校内自由阅读计划若能持续一年,阅读能力将显著提升,相应的对词汇、语法、写作、口语、听力也有一定的帮助;自由阅读对不同种族、以及学习第二门语言也有显著功效。

我们需要时常鼓励孩子因为乐趣而阅读;校内广泛阅读对于大孩子学习外语也有帮助。

总之,自由自主阅读异于传统阅读。

在我们的学习经历中,我们大多是传统阅读。

不在于兴趣,而是被动不情愿的阅读,阅读内容即使苦涩难懂,也要痛苦读完。

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

读后感。

大学时期,我经常去图书馆,我发现自己更加倾向于故事、散文、小说、历史,而对于论文、理论则丝毫读不下去,在语言表达上,我能感受到自己喜欢用感性的语言表达,写故事的能力也大有提升。

这便是自由自主阅读的魅力。

阅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阅读习惯,坚持便是胜利。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学习外语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每天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以自己目标语言编制的书籍,简单易懂,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这里,我也想反思自己,我看的英语书籍太少了,大多是应对考试而去阅读,今后,我也要养成自主自由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最近看了《读书的力量》的第一集——文明根脉,感触颇多呀!这一集里,通过丰富的镜头和详实的资料,给我们展现了书籍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些古老的文字、珍贵的典籍,仿佛是穿越时空的使者,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甲骨文的那部分。

你能想象吗,在几千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已经尝试着用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符号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愿望。

看着那些歪歪扭扭但又充满力量的刻痕,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严肃又专注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刻下每一笔,每一刀。

他们或许是为了占卜吉凶,或许是为了记录一次丰收,又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要留下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但无论如何,这些甲骨文成为了我们了解那个遥远时代的重要窗口。

说到这,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翻家里的旧箱子,有一次,居然在箱子底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破破烂烂的书。

那本书的纸张都已经发脆了,书脊也有些磨损,可我却像发现了宝贝一样,紧紧地把它抱在怀里。

打开书一看,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繁体字,好多我都不认识。

但就是那些奇怪的字符,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我拿着那本书,跑到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就着午后的阳光,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

遇到实在不认识的字,我就去问爷爷。

爷爷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慢悠悠地给我解释。

虽然很多时候我还是听得一知半解,但那种和爷爷一起探索书中奥秘的感觉,真的特别美好。

那本书里讲的是一些古代的故事和传说,有英雄的征战,有仙女的爱情,还有神秘的魔法。

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

从那以后,我对书的热爱就像小火苗遇到了干柴,越烧越旺。

再回到《读书的力量》这一集,我越发觉得,书籍真的是人类文明的根脉啊!如果没有那些勇敢的先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我们又怎么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呢?就像如果没有甲骨文,我们可能对商朝的了解就会少很多很多;如果没有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我们又怎么能明白古人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呢?而且,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它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我们变得更加丰富和强大。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明根脉观后感读书的力量系列第一集《文明根脉》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

它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让人们更加深入理解人类文明的本质和重要性。

本书的第一部分《原始文明的迷雾》讲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揭示。

通过对早期人类活动遗迹的研究,作者指出了早期文明的困惑与矛盾。

一方面,原始人类依靠火种、工具等手段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向前迈进,表现出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显得原始而简陋。

通过对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作者阐明了这些困惑的原因:原始人类的生活需求与文明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矛盾。

由此,我想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虽然拥有了现代科技与先进设备,但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却显得越来越压抑,缺少了底蕴与深度。

这让我深刻反思了现代文明的真正价值所在。

第二部分《渐进式的文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通过剖析古代各个文明史的变迁和演进,深入剖析了文明的渐进式特征。

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文明,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世界。

而欧洲的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等事件更是让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于文明的演变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对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有了新的认识。

正是文明的共同进步,才能使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现代文明的迷思》中,作者探讨了现代文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提到了如今的物质极度丰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也面临着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人文危机。

虽然人类文明不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文明的本质和价值,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来培育和传承文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为后人留下更美好的未来。

读完《文明根脉》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的力量。

阅读不仅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读书的力量:文明根脉第一集》。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它对我们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这本书以文明根脉为主题,探讨了阅读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智慧积累、开拓思维、培养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我深以为然。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打开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了解先人们的智慧结晶,拓宽我们的视野,乃至开启自己的思维。

正如书中所言:“读书,使我们与全世界的思想对话,使我们在时间中流动。

”书中提到了文明的根脉,这让我领悟到了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依靠对过去的学习和思考。

阅读使我们能够接触到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成果。

这不仅让我们在知识上得到滋养,还能够让我们明白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与方向。

正如书中所说:“文明是根,读书是水。

”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够汲取文化的养分,持续推动文明的发展。

我个人深深地认同书中提到的“阅读是心与智的对话”。

阅读使我们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对思想的解析。

通过与作者的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培养自己的思想能力。

这本书还让我更加意识到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但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分辨出高质量的信息,锤炼我们的判断力,并为我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引。

正如书中所述:“阅读是一种方法,一种充实自我的方法。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增加我们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力量和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阅读不仅让我们获得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人格魅力,推动我们个人的成长。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读书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

-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因为我们会发现自己拥有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2. 第二集《感受知识的力量》:- 读书让我们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感受知识的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于我们对生活、人类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开阔眼界,拓宽视野,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3. 第三集《探寻人性的奥秘》:-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共情和理解。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因为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4. 第四集《书籍改变命运》:- 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机遇和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因为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行业信息和前沿知识。

-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因为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关系,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公益事业。

5. 第五集《书籍和快乐》:- 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感,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文明和创造的奇妙。

- 读书可以让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获得放松和宁静,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美好的想象和情感共鸣,让我们身心得到愉悦和舒缓。

-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和时间,因为我们会意识到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而读书则是我们合理利用时间的一种好方式。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真正有力量的东西。

最近,我看了《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这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心灵之旅。

这一集里,通过丰富的画面和深入的讲解,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从古至今书籍的演变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关于古代埃及的莎草纸书。

画面中,展现出古埃及人精心制作莎草纸的过程。

他们从尼罗河边采集新鲜的莎草,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将其变成可以书写的纸张。

看着那些工人熟练的手法,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他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却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创造出这样独特的书写材料。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阳光下,古埃及的工匠们汗流浃背地工作着,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莎草在一次次的加工中逐渐变成平整光滑的纸张。

这一张张莎草纸,承载着古埃及人的知识、故事和梦想,成为了文明传承的载体。

还有中国古代的竹简,那更是让我感到震撼。

为了制作竹简,人们需要先挑选合适的竹子,然后将其切成一段段的,再经过火烤、打磨等工序,才能在上面刻字。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学者们,在微弱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在竹简上书写着自己的思想。

那时候,书籍是如此珍贵,得到一本书就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而且,竹简那么沉重,携带起来也很不方便,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却丝毫没有减少。

他们背着沉重的竹简,翻山越岭,只为了能与他人交流学问,传播智慧。

片中还提到了欧洲中世纪的羊皮书卷。

那些精美的羊皮书卷,制作过程更是繁琐。

要先挑选优质的羊皮,然后经过反复的清洗、拉伸、打磨,才能用于书写。

而且,羊皮书卷上的文字和图案都绘制得极其精美,简直就是艺术品。

这让我想到,在那个时代,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只有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才能拥有珍贵的书籍,而普通百姓想要读书,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看着这些关于书籍历史的展示,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观后感近日,本人读完了《文明根脉》这本书。

在一次碰巧的机会下,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被它所阐述的内容所吸引,便在闲暇的时间里选择了这本书。

阅读完毕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展示出来的文明根脉观所感动着。

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在不断的思考着,当我们去研究一项科学技术或者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想要了解这个技术或者这个作品的背景及历史背景。

如果没有了解到这些,我们就无法很好地去理解它的来龙去脉。

而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就展现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文明源远流长。

“文明源远流长”,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文明发展的历程。

历史不仅是历史背景,还有其背后的文化象征与之关联的其他方面。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正是通过这个道理来阐述文明发展的历程。

他将从一系列早期的文明发展历程,以及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科技革命的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高度的人文关怀、文明情怀。

这些文明之间交织着的关系,让人看到了这么多年以来,人类不断进步、创新的历程,更看到了这个时代中,我们需要怎样愈发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

而通过这样的阅读,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读书一直都是我心理至高无上的爱好,也是我的一种习惯。

而在这部分的阅读之中,我感到自己真实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优点和它代表的价值。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引领自己进入到新的领域,让自己被文化的氛围所洗礼。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化交融的情况,也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对立。

这样的阅读是不仅可以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野,更会让我们看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与思想。

有趣的是,阅读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是我们人类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

人类若没有去挖掘它背后所展现出来的天才思想与判断力,那个我们所知的世界就会更加粗糙、缺少文化内涵,甚至对我们的人类生存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而阅读,无疑是我们去获取知识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去了解各种事物,同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领悟到各种文化的本质价值。

《读书的力量》第三四五集内容概括

《读书的力量》第三四五集内容概括

《读书的力量》第三四五集内容概括摘要:一、引言二、第三集《读书的力量》内容概括1.个人成长的推动力2.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3.读书的乐趣和价值三、第四集《读书的力量》内容概括1.阅读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2.阅读在历史中的作用3.阅读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四、第五集《读书的力量》内容概括1.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2.阅读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阅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读书的力量》第三四五集的内容围绕阅读的重要性展开,分别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和民族发展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在第三集中,重点讲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推动力。

节目中提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从而在各个方面实现个人成长。

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普通人,都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

阅读可以使我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为我们的未来铺路。

第四集则着重于阅读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

节目中提到,阅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古至今,许多重要的发明、发现都离不开阅读。

阅读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此外,阅读还能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第五集中,重点讲述了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

阅读正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

节目中强调,阅读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全民阅读,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读书的力量》第三四五集内容概括了阅读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和民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力量,它推动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读书的力量观后感1至3集

读书的力量观后感1至3集

读书的力量观后感1至3集摘要:一、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概述二、观后感及感悟1.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读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读书对民族精神的滋养4.读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5.全民阅读的必要性正文:一、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概述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是一部由夏骏执导,肖东发、江晓原、孔祥林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

该片通过讲述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与书籍的故事,展现了读书的力量。

影片分为三集,分别从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四个层面,深入探讨读书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民族精神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二、观后感及感悟1.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观看纪录片后,我深感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无论是胡文传的故事,还是北大保安甘相伟的励志人生,都证明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提升个人素质。

书籍是我们心灵的窗户,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2.读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读书的力量》让我认识到,读书不仅仅对个人成长有益,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科举制滋养封建制度,到钱氏家族的杰出人才,书籍传承了人类的智慧,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3.读书对民族精神的滋养纪录片中,蒲松龄、钱穆、钱伟长等一代代文化名人的故事,展现了读书对民族精神的滋养。

他们通过书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了民族的精神底蕴。

4.读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读书的力量》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父母热爱读书,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全民阅读的必要性在当今社会,全民阅读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的时间被压缩。

然而,读书的力量不容忽视。

全民阅读可以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摘抄1一5集《读书的力量》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共有五集,通过描绘生动的人物故事和真实场景,展示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该纪录片前五集的摘抄和个人感悟。

第一集:《志愿者的书房》这一集主要介绍了一位名叫吴立福的志愿者,他将自己家的一间书房开放供大家免费借阅,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而学习是一种责任。

通过他的努力,这个书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甚至包括一些义不容辞地传授知识的老师。

我很欣赏吴立福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创造了一个公共服务平台,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书本的魅力。

阅读不仅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也可以是一个社会贡献的方式。

第二集:《巨匠的读书习惯》这一集介绍了中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

在采访中她透露了自己从小追求知识的故事,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习惯。

屠呦呦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受启发。

她不仅在专业领域探究医药,还涉猎历史、文化,不断用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她强调阅读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停止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集:《单车上的诗书精神》这一集介绍了一个“骑行读书俱乐部”,俱乐部成员常常带上自己喜欢的书,骑行到公园或者路边的小店里,在美食和自然的环境下读书交流。

这个俱乐部的模式很受我喜欢,读书不一定局限在家里或者书店里,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

与朋友一起阅读,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启迪和新奇体验。

骑行和读书的结合也很有意思,这种运动的轻松和与自然的互动,能让人更好地放松心情。

第四集:《乡村教师的读书情结》这一集介绍了贵州省一个偏远乡村的一位教师,他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了阅读课堂,让这些孩子更好地接触到世界。

这位教师的爱心和耐心非常感人,他将阅读作为一个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素质的手段。

这也提醒我们,即使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下,也要让孩子们接触到阅读的乐趣,为他们的未来带来帮助。

读书的力量第集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集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第集观后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在忙碌中奔波,很少能静下心来,真正去感受读书的力量。

然而,当我观看了《读书的力量》这一系列的节目后,内心被深深触动,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引领我重新审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节目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位位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人物,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能够塑造灵魂、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读书,是心灵的滋养。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常常会感到疲惫和迷茫。

而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智者,能够在我们困惑时给予指引,在我们沮丧时给予安慰。

它能够让我们从喧嚣中暂时解脱,进入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对话,领略他们的智慧和人生经验。

这种心灵的滋养,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

比如,当我读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时,被主人公那种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所感染。

他在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这种力量透过文字传递给我,让我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挑战时,也多了一份勇气和坚韧。

读书,是知识的积累。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人文历史到艺术文化,书籍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他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

这种知识的积累,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想想看,当我们了解了宇宙的奥秘、生命的起源,当我们明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就会变得更加深邃和全面。

而且,这些知识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在解决一个工作难题时,我们可能会突然想起在某本书中读到的一个案例或者一种方法,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读书,是创造力的激发。

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往往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新,都源于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00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00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100“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的力量是无限的,不仅仅是“气自华”亦或是“始通神”,它可启人心智,使人内心明朗,使灵魂得到最高的洗涤。

正如《读书的力量》纪录片所谈到,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书籍在最后的3分钟里才出现。

而就是在书籍伴随人类的这3分钟里,无论是处于时间纵轴上的古代文明,还是处于空间横轴上的异域文明,终于由各自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泻千里的奔腾江河;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世界日新月异,在目不暇接之中“换了人间”。

纪录片中书籍无论是以柔软的纸张推动世界转轮的转动,还是在一片黑时作为一道闪电的出现,或是成为一则家训对后人殷殷教诲,均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令人为之震撼。

其中,本欲从军报国,但却不得其门,转而译书著述,却成就了振聋发聩的严复最为撼动我。

他在甲午战争之后,面对民族灭亡的危险时,他翻译了《天演论》,以文字来省视世人,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救亡图存。

读书强而有力抨击这国人的内心,使国人觉醒。

是读书让革命者在黑暗中找到方向,是读书让革命者有道实施理想,也是读书让整个民族复兴有了希望。

如今走出了那时的颠沛流离,我们后人更应晓悟读书的重要。

然而,当代青年喜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蝶恋花》中写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而我却认为最遗憾的是“朱颜尚未辞镜,朝气却辞了少年”。

少年的朝气从哪里来?从书籍中来。

唯有读书的人正青春。

网络世界的新鲜琳琅满目,让我们忘了慢下来品读一本书,更加忘了青春美好的样子。

吾辈应多读书,读好书。

化书籍的力量为自己的力量,净化心灵,充实青春,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有所作为。

每个人都会渴望自己的内心像浩渺的大海可以不断的接纳希望、勇气、力量和爱,那样才会风华长存。

读书的力量便是让我们成为内心有一片海的人,我们读过的每一页书都会点滴汇聚成一条叫自我的河流,最后成就波澜壮阔,独一无二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集电视系列片阅读的力量第一集文明根脉引子在江苏省吴江市的松陵公园内,坐落着一位著名学者的墓地。

一本摊开的石雕书卷安放在他的墓前,象征着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也表达着他对于文化的终身热忱。

这位学者就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

费孝通的一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他所写作的《江村经济》一书更是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然而,费孝通与文化的初识,却来自于他不识字的祖母。

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八十多岁高龄的祖母总会带着他在屋前的巷弄里捡拾书有字符的纸片,再恭敬地置于炉火中烧掉。

祖母告诉他“要敬惜字纸。

”千百年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承续着“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有的城镇还有专门用于焚烧字纸的“惜字塔”。

人们对纸片上的文字保留着敬畏之心,他们相信: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

这些附着着字符的纸张,不但记录着历史、传播着文化,还印刻着人类文明的密码,蕴藏着改天换地的神奇力量。

单元一文字的诞生【解说】在横亘中国北部的阴山山脉中,这些刻印在砂石上的岩画已经默默存在了数千年。

它们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于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事件的记载。

类似于阴山岩画这样的早期人类生活记载还有法国的韦泽尔峡谷洞穴群,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挪威的阿尔塔岩刻,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阿根廷洛斯马诺斯岩画,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哈萨克斯坦的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等,遍及地球上五大洲的多个角落。

研究者认为,这些岩石上的图画,作为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是人类文字发明以前最重要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研究人类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资料。

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然无法完全破译其中的信息涵义。

更为令人叹惜的是,因为缺少文字的有效传承,无数人类的聪明才智流逝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除了岩画,人类早期的文明还包含在大大小小的绳结和口耳相传的话语里,但是,这些信息记录,即使侥幸残存,其中的许多内容也很难有效破译。

【采访】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因为口头交流它是一次性的,现场性的,离开了这个现场,离开这一次就没有了。

肖云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那样一些人类的理性思考、经验包括感情经历,全部消失了。

【解说】经过漫长岁月的孕育,作为人类文明伟大婴儿的文字,即将迎来灵光闪现的时刻。

如果说系统的口语语言成为人和禽兽分离的重要工具,那么,因为文字,人类才开始进入了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在中国的传说中,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因为结绳记事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记录的需要,仓颉受黄帝之命创造文字。

受命之后的仓颉终日苦苦思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河边见到小鸟留在沙滩上的爪印,由此受到启发,仿照鸟的爪印发明了最早的文字。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这一事件为“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采访】肖云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为什么有这种很神秘的威力呢?就是因为有了文字以后,文化可以传播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天雨粟,叫做造化不能藏其秘,有了文字把造化的秘密都解读了。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我们民间人把它归结为仓颉一人,实际上这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仓颉可能总结了以往人造字的这些过程,最后加以提炼,形成了比较相对来说固定的文字。

【解说】传说仓颉去世后埋葬在故乡陕西省白水县史官镇,如今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仓颉墓和仓颉庙。

庙中这块“仓圣鸟迹书碑”,据说是乾隆年间的白水知县梁善长,搜集仓颉所造文字遗存的二十八个字摹制而成。

而有学者考证,碑文的内容记述的是黄帝征服炎帝、打败蚩尤并统一华夏的历史。

和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相比,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发明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些刻画在泥板上的线条,被称为“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而在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这些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采访】冯天瑜武汉大学教授所谓甲呢,就是龟甲。

它那个底部,是比较平整,而且颜色也比较浅,而且它又比较坚固,它刻的文字就可以保存下来,这是甲。

骨呢,就是一般来说,主要就是指的像牛、马这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平面比较宽厚的骨骼部分上面刻字,比如肩胛骨等等。

【解说】甲骨文所记录的都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用龟甲兽骨占卜之后的结果,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这种文字一直到19世纪的最后一年才被人们所发现,而它的面世还有一段传奇的历史。

清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秋的一天,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正在家中望着一片龟甲出神,这是家人从药铺抓来为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材,名字叫做“龙骨”。

王懿荣注意到,在“龙骨”的表面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字符。

出于职业敏感,王懿荣派人到药店把“龙骨”全部高价买下,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龙骨”并非什么药材,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则是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与《史记》中“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的论述有关。

此后,人们追根溯源,在河南安阳的殷商旧都遗址内先后发现了大约15万片甲骨,这些甲骨中共有4500多个单字,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个。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为殷商文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采访】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甲骨文记载内容它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商王的世系,这是对整个王朝的一种历史发展的一种认识。

第二个就是它大量的一些祭祀的信息,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价值追求,价值取向。

梁中效陕西理工学院教授甲骨文的发现,我们印证了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基本上是准确的。

那么这样呢,让我们对商代的历史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我们揭开了商朝历史迷茫的这样一种外衣,把商朝历史光华灿烂的一面,让我们感觉到美轮美奂。

【解说】1903年,王懿荣的好友刘鹗拓制自己所藏甲骨1058片,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关于甲骨文研究的书籍《铁云藏龟》,与他的另一部著作《老残游记》同年出版。

此后,一批著名学者也纷纷倾心于甲骨文的研究。

这其中尤以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和郭沫若四学者的成就最高,因为他们四个人的字中又都有一个“堂”字,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甲骨四堂”。

在发现甲骨文的河南省安阳市,有一座以文字为主角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设计,是一个模仿甲骨文风格的“字”的造型。

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做参天大树,那么,文字就是那颗奇妙的树种和深入大地的树根。

有了这个基础,后来的繁花似锦才有了最初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可能性。

单元二载体的演变【解说】在古代中国,与甲骨文几乎同时期出现的是这些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们被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因为青铜器是国家的礼器,因此金文也就多以祀典、赐命、诏书、征战、盟约等内容的记录为主。

因为使用的局限和记录不便,直到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然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

【采访】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金文也有问题,你最多一个大鼎能刻一百多字两百多字,两三百字三四百字了不起,非常有限。

【解说】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的开端。

除了竹简,古人还用薄木片进行书写,称为木牍。

简牍虽然比甲骨更易得,比钟鼎更轻便。

可是当它汇集成书的时候,它的体积和重量仍然不便携带。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每天批阅的公文奏章总重量竟然能达到120斤;汉武帝每天批阅的文册需要两个大力士抬上宫殿。

【采访】肖云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因为它的体量太大,很重,学富五车。

一个人,五车竹简,那就是大学问家了,其实五车竹简现在可能就是个三十万字的一本书。

【解说】除了甲骨、钟鼎和竹简,中国的古人还曾使用过价格昂贵的帛书、锦书来记录文字。

而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曾经用泥板、黏土记录了两河文明的成果;在古希腊、罗马,则是通过纸莎草、羊皮书来书写历史;而在古代印度,人们常常采用多罗树的树叶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这种树叶也就是所谓的贝叶。

一直到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开始风行天下,人们才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籍形态和文字载体。

【采访】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这种纸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它的使用效果,都远远超过此前考古发现的西汉时期的纸,所以人们说尽管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但是他是纸变革史上最伟大的推动者。

冯天瑜武汉大学教授它既便捷又相当的廉价,这样就使得这个书写的材料,就能够普及开来,这样就使得整个文化的传播,受教育的人,能够看书的人,那就不是以往能够比拟的。

【解说】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纸的发明者蔡伦被排在第7位。

作者迈克·哈特在书中这样评价道:“如果没有蔡伦就没有纸,我们很难想像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状况。

”在蔡伦之后一千年,欧洲人才学会了造纸。

显然,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并不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天赋的个人做出的杰出贡献。

【解说】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示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荣的市井生活。

当欧洲千方百计捆绑人们手脚,盛行禁欲主义、经院哲学和神学传统教条的时候,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国,蔡伦改进的植物纤维纸已经大行其道,上层社会对文化的垄断在广泛的传播冲击下自然解体,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读书识字。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积淀和发展之后,中华文明在唐宋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第一次远远超过了西方和中东地区,走到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

单元三印刷术的演变【解说】这种印刷方式叫做雕版印刷,它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印章和石碑拓片的技术,在隋唐时期因为佛教的兴旺和科举的确立而逐渐完善。

在印刷术兴起之前,书要通过人工抄写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佛教徒和科举士子人数的增多,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抄写的低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印刷技术,让书籍的出版实现了一次量的飞跃。

【采访】肖东发北京大学教授唐代印刷品已经很多了,当时最多的是佛经,《金刚经》啊,《妙法莲华经》啊,《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啊,还有一个就是历书。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因为这是最早的印刷形态,至少使得一个东西大规模地印制出来成为可能了。

【解说】继雕版印刷之后,北宋时期的毕昇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但遗憾的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能够真正普及开来。

一直到晚清,中国的印刷技术大部分还是沿用着雕版印刷的方式。

【采访】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几万个汉字,你必须识字你才能排啊,这样它对这个排字员工的要求就会变得非常高。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那么本身刻字的过程是很费事的,还要排字,最后呢还要把它拆掉。

那么这些功夫如果都算在里面,成本计算在里面的话,还不如雕版。

【解说】数量庞大的汉字所带来的诸多困难让毕昇的发明没能在中国普及,但活字印刷术却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并沿着丝绸之路,经波斯和阿拉伯传入埃及和欧洲各国。

在毕昇的发明问世四百年之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并制成了一种简单的印刷机械,开创了近代机械印刷的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