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路实验 RLC串、并联谐振
实验三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实验三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电路谐振现象的探讨,进一步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2. 学习串联电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3. 了解品质因数Q 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1. RLC 串联电路电路如图2-2-26所示,在正弦电压作用下,电路的阻抗Z 为 ||)1(Z jX R CL j R Z =+=-+=ωω 当CL ωω1=时,阻抗虚部为零,ϕ为零,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谐振角频率为LC10=ω 谐振频率为LCf π210=当电路参数一定时,改变电源频率而实现谐振,称为变频调谐。
2. 串联电路在谐振点的特点(1)谐振时回路总阻抗R Z =为最小,ϕ为零,回路呈电阻性。
(2)当电路电压U 一定时,串联电路电流在谐振点最大,RU I I ==0。
(3)CL 001ωω=,谐振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即 .00...U jQ L j RU L j I U LO ===ωω.1..0U jQ C j IU CO -==ω 式中,CL R R U U Q LO 10===ω,称为品质函数。
(4)谐振时电阻电压R U .等于总电压U .。
3. 电流谐振曲线电路中电流与电源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率特性,表明其关系的特性曲线称为电流谐振曲线,表达式为)1(22|)(|)(CL R R Z UI ωωωω-+==)(100220ωωωω-+=Q I式中,ω为谐振角频率,当U 为常数,L 、C 一定时,电流谐振曲线如图2-2-27所示,品质因数高的曲线陡。
4. U L 与U C 的频率特性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的频率特性如图2-2-28所示,其图形也与Q 值有关,当Q >0.707时,U L 与U C 才出现峰值,并且均在谐振点附近。
他们与角频率关系为()CL R LULI U L ωωωω122-+==()CL R U CI LU C ωωωω11122-+==三、实验任务(1) 自拟实验线路,用变频调谐方法实现谐振,测量谐振点的电压U RO (电阻电压)、U LO (电感电压)、U CO (电容电压),并将结果记入表2-2-11中。
rlc串联并联谐振电路特点
rlc串联并联谐振电路特点串联并联谐振电路特点及其应用串联谐振电路是由电感、电容和电阻元件组成的。
当电感、电容和电阻元件串联形成的电路中谐振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匹配时,电路会表现出特殊的特点。
首先,串联谐振电路具有频率选择性。
当输入信号频率接近谐振频率时,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形成回路,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从而增强了电路的响应。
而在其他频率下,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起到阻抗的作用,导致电压幅度减小,电路的响应则减弱。
其次,串联谐振电路具有阻抗最小的特点。
在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元件的阻抗对消,电路中总的阻抗最小。
这导致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阻抗较低,使得电路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达到最大的电流和电压响应。
另外,串联谐振电路还具有相位特性。
在电路的谐振频率时,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处于同相位,而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处于相位滞后90度,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处于相位超前90度。
这种相位特性可以被用来滤波和频率选择的应用。
并联谐振电路与串联谐振电路类似,只是电感和电容元件是并联连接的。
并联谐振电路具有的特点与串联谐振电路类似,但其频率选择性与阻抗最小点的位置相反。
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路在谐振频率时具有最大的阻抗,而在其他频率下阻抗较低。
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们可以作为滤波器、频率选择器和信号调节器使用。
谐振电路也常用于无线传输系统、天线系统、音频放大器以及其他需要特定频率响应的电子设备中。
总之,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具有频率选择性、阻抗最小的特点,并且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搭建谐振电路,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电路响应。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小论文(2008-2009第一学期)RLC 并联并联谐振谐振谐振电路电路电路的应用的应用F0503023 丁顺(5050309627)摘要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并联谐振电路在信号选择中的应用,首先先回顾带通滤波器,然后引入两种信号选择中常用的两种元件。
最后,讨论的是收音机的原理,这是前面所讲的元件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并联谐振电路 带通滤波器 实际并联谐振电路 调频放大器 天线接收模型前言前言::通过这个学期电路基础的学习,使我对于电路的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电路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RLC 中的谐振问题,徐雄老师上课说过,可以通过RLC 电路的谐振,实现收音机的选台问题,因此,我专门查找了参考书,来深入了解一下RLC 谐振在信号的选择中的应用。
正文正文::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课所讲的带通滤波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的是并联谐振带通滤波器。
用并联谐振电路构成的带通滤波器如图一所示。
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阻抗最大。
因此,图中的电路起分压作用。
在谐振时,振荡电路的阻抗远大于电阻值,所以大部分输入电压加在振荡电路上,在谐振中心频率时输出电压最大。
对高于谐振频率或低于此规律的信号,振荡电路的阻抗逐渐减小,输入电压的大部分加在了R 的两端。
结果,振荡电路两端的输出电压逐渐减小,产生了带通的特性。
理想情况下,此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就是其谐振频率。
但在实际情况中,要考虑电感所产生的内阻,因此,其中心频率发生变化。
此时电路图二如图所示。
令L X L ω= 1C X Cω=2211111()(()()C W LW L W L C W L W L C W L Z jX R jX R jX R jX j j X R jX R jX X R X =+−+−−=+=++−+将第二项的分子拆开成两个分式,再与首项相加:222211((W L C W L W LR Xj j Z X R X R X =−+++ 由于j 项数值应该相等:图一 并联谐振电路构成的带通滤波器。
实验7RLC串`并联谐振电路
6
3.确定通频带宽度△f、并计算Q值:
Q
f0 f
4.由公式: 计算Q值,并与上述两个Q值进 行比较。
表1 RLC串联电路
L =0.1H( r0 = ) C = 0.5 μf R = 100 保持Vab=5伏
100 200 300
f (HZ) U( 伏 )
× 500 700 1000
Q 0L
谐振时: IL =
R
IC =
9
R2 (L CR 2 3CL2 )2
Z并
(CR)2 ( 2 LC 1)2
tg 1 L C(R 2 2 L2 )
R
谐振频率:
1 LC
(R)2 L
0
1
1 Q2
式中ω 为串联谐振的角频率
0
5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定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
(1)按图接好电路, 根据R、L和C的数据, 大致估计 电路谐振频率f 0 , 然后, 调节信号源的频率, 按表1进 行测试, 当R两端的电压降最大时, 处于谐振状态, 在 谐振频率附近可多测几次, 以能正确确定谐振频率。 按测试值作出谐振曲线。
f ( Hz) 700 800 900 950 x
1050 1100 1200 1300
U(R)
I
7
2.测定并联电路谐振曲线
只要找到主回路电流最小 时的对应频率, 就是改变信 号源频率, 测出Rs上的压降 最小时的频率, 即为并联电 路的谐振频率。
8
表2 RLC并联电路
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并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并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祝金华PB15050984 实验题目: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目的: 1.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1. 在图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i的频率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上的电压UO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2所示。
L图 1 图22. 在f=fo=12πLC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
此时X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
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 同相位。
从理论上讲,此时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 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Q=UC测定,Uc为谐振时电容器C上的电压(电感上的电压无法测量,故Uo不考虑Q=UL测定)。
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Uo=fO求出Q值。
式中fo为谐振频率,f2和f1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f2-f1最大值的1/2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
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预习思考题1. 根据实验线路板给出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
L=30mH fo=2. 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值?改变频率f,电感L,电容C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 的数值不会影响谐振频率值。
实验7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7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1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 RLC 串联电路谐振曲线的方法,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的理解。
( 2 )学习对谐振频率、通频带和品质因数的测试方法。
2 、原理说明( 1 ) RLC 串联电路(图 4-7-1)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即当ωL- 1/ωC =0 时,电路处于串联谐振状态,谐振角频率为ω0= 谐振频率为f0=图4-7-1显然,谐振频率仅与元件 L 、C 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 R 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ω无关。
当ω<ω0时,电路呈容性,阻抗角φ< 0 ;当ω>ω0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φ> 0 。
( 2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①由于回路总电抗 X0= ω0L-1/ω0C =0 ,因此,回路阻抗|Z0|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激励电源的电压与回路的响应电流同相位。
②由于感抗ω0L 与容抗1/ω0C 相等,所以电感上的电压L与电容上的电压C数值相等,相位相差180 °。
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品质因数Q ,即:在 L 和 C 为定值的条件下,Q 值仅仅决定于回路电阻 R 的大小。
③在激励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情况下,回路中的电流 I= Us/R为最大值。
( 3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①回路的响应电流与激励电源的角频率的关系称为电流的幅频特性(表明其关系的图形为串联谐振曲线),表达式为:当电路的 L 和 C 保持不变时,改变 R 的大小,可以得出不同 Q 值时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4-7-2 )。
显然, Q 值越高,曲线越尖锐。
为了反映一般情况,通常研究电流比 I/I0与角频率比ω/ω0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所谓通用幅频特性。
其表达式为:这里, I0为谐振时的回路响应电流。
图 4-7-3 画出了不同 Q 值下的通用幅频特性曲线,显然, Q 值越高,在一定的频率偏移下,电流比下降得越厉害。
幅频特性曲线可以由计算得出,或用实验方法测定。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路实验 回转器
1 1 = 0.001 /S 回转电导(理论值): g = = R 1000
i1 回转电导(实验值):g = u2
(计算结果见表5.16.1)
2.模拟电感器测量。
从示波器上可以看到u1相位超前于i1相位,说明 回转器容性负载回转成感性负载。 3. 用模拟电感器作RLC并联谐振实验 谐振频率(理论值)计算公式:
Z in =
1 1 jωC = = = jω L 2 2 g ZL g 2 1 g jωC
因此,在回转器输出端接入一个电容元件,从输入 端看入时可等效为一电感元件,等效电感L=C/g2。 所以,回转器也是一个阻抗变换器,它可以使容性 负载变换为感性负载。
4. 如图5.16.4(a)所示,用模拟电感器可以组成 一个RLC并联谐振电路,图5.16.4(b)是其等效电 路。 图5.16.4(a) RLC并联谐振电路图 图5.16.4(b) RLC并联谐振电路等效电路图
按图5.16.5所示电路接线,将负载RL换成电容箱, 电容调到 1µF。为了观察不同频率 f 时,输入电压与 输入电流的相位超前滞后关系以及uro的波形。测量数 据填入表5.16.2
3. 用模拟电感器作RLC并联谐振实验
R0
ro
-
R0 R
R0
-
R0
+
uR uS
C1
R
+
R
C2
图5.16.6 RLC并联谐振电路图
回转器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和了解回转器的特性。 2. 研究如何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回转器,学习回转 器的测试方法。 3. 学习用回转器和电容,来替代电感的方法。
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的特性
L 令上式虚部为零 C 2 0 2 R (L)
求得
0
CR 2 1 L LC 1 1 1 2 Q LC 1
1 其中 Q R
L C
是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
当Q >>1时,
ω0
1 LC
代入数值得到
0
1 10 4 10 8
10 8 1 4 rad/s 10 6 rad/s 10
U L U C QU S QU R
电压谐振。
(12 36)
若Q>>1,则UL=UC>>US=UR,这种串联电路的谐振称为
3.谐振时的功率和能量
设电压源电压为uS(t)=Usmcos(0t),则:
U Sm i (t ) I m cos( 0t ) cos( 0t ) R uL (t ) QU Sm cos( 0t 90 ) uC (t ) uL (t ) QU Sm cos( 0t 90 )
感抗或容抗与电阻之比。
(8 35)
Q 称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其数值等于谐振时
图12-16
从以上各式和相量图可见,谐振时电阻电压与电压源 =U 。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之和为零, U 电压相等,
R S
U 0 ,且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的幅度为电压源 即U L C
电压幅度的Q倍,即
(12 26)
1. 谐振条件 当 ω L 1 0 ,即 ω
1 LC
ωC
时,()=0,
|Z(j)|=R,电压u(t)与电流i(t)相位相同,电路发生谐振。
也就是说,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为
0
式中 ω 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RLC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2. 谐振现象及其特点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 实验器材清单2. 实验仪器清单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工作2. 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3. 测量谐振频率和带宽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电路品质因数Q和谐振频率f0的理论值2. 绘制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特点。
六、实验结论与思考七、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对RLC串联电路进行谐振实验,掌握测量RLC串联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值以及谐振频率和带宽的方法,了解谐振现象及其特点,掌握计算电路品质因数Q和谐振频率f0理论值的方法,并绘制出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1. RLC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RLC串联电路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三种元件串联而成的电路。
当交流电源接入这个电路时,由于电感和电容的存在,会产生阻抗,从而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交流信号频率等于某一特定值时,会出现谐振现象。
2. 谐振现象及其特点谐振是指在某一特定频率下,RLC串联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小值或最大值的现象。
当交流信号频率等于谐振频率f0时,RLC串联电路中的阻抗为纯阻抗,即只有R存在。
此时,如果在该频率下加入一个外加信号,则可以得到最大幅度的响应。
谐振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在谐振频率f0处,RLC串联电路中的阻抗为纯阻抗。
(2)在谐振频率f0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相位差为0。
(3)当输入信号频率偏离f0时,输出信号幅度将随着频率增加而降低。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 实验器材清单: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万用表、示波器等。
2. 实验仪器清单:Tektronix TDS2002C数字示波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连接RLC串联电路,调整各元件的参数,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3)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中,以便观察信号的变化情况。
RLC交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串并联谐振)
在电力系统中,串联谐振可以用于无功补偿和滤波,提高电力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RLC交流电路的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的定义
• 并联谐振是指RLC交流电路在特定频率下,电路的阻抗呈现 最小值,即达到最小电阻状态。此时,电流在电路中最大, 电压则呈现最小值。
并联谐振的条件
• 并联谐振的条件是:XL=XC,其中XL是电感L的感抗,XC是 电容C的容抗。当感抗等于容抗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RLC电路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当交流电源施加到RLC电 路时,电流和电压的相 位关系会发生变化,产
生不同的响应特性。
在串联谐振状态下,RLC 电路的总阻抗最小,电 流最大;在并联谐振状 态下,RLC电路的总导纳
最大,电流最小。
通过分析RLC电路在不同 频率下的响应特性,可 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
性。
串并联谐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滤波器设计
利用串联或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可以设计出不同频段的 滤波器,用于信号的筛选和处理。
信号放大
利用串联或并联谐振电路的增益特性,可以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 放大,用于信号的增强和处理。
测量技术
利用串联或并联谐振电路的测量技术,可以测量电感、电容等元件 的参数,以及电路的频率特性等。
04
05
1. 搭建RLC交流 电路
2. 设定电源和信 号源
3. 测量并记录数 4. 观察和调整 据
5. 分析数据
根据实验箱提供的组件, 搭建RLC交流电路,包括电 阻、电感和电容。
将电源供应器设定为适当 的电压和频率,使用信号 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输 入到RLC交流电路中。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RLC交流 电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记录数据。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路实验 基本元件伏安特性测量
6 20.2 39.8
8 27.0 52.0
10 34.0 66.5
表5.1.2
U/V UR1/ mA UR2/ mA I / mA
2 1.3 0.68 4.4
4 2.60 1.38 8.8
6 3.90 2.08 13.5
8 5.30 2.67 17.5
10 6.68 3.30 21.5
表5.1.3
表5.1.1电阻器R1、R2的伏安特性
U/V IR1/mA IR2/mA
2
4
6
8
10
表5.1.2电阻器R1、R2串联的伏安特性
U/V UR1/ V UR2/ V I / mA
2
4
6
8
10
表5.1.3电阻器R1、R2并联的伏安特性
U/V IR1 / mA IR2 / mA I / mA
2
4
6
8
10
直流网络电路板
电阻箱
直流电流表
数字万用表
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步骤
1. 用图5.1.2的电路,测定线性电阻器R1、R2的u—i特 性曲线,填入数据表格5.1.1。 2. 采用同一电路测定电阻器R1 、 R2串联后的总伏安特 性及两个电阻上的分电压,填入数据表格5.1.2。 3. 采用同一电路测定电阻器R1 、 R2并联后的总伏安特 性及流过两个电阻的分电流。填入数据表格5.1.3。
实验现象
1. 两个线性电阻器串联后u-i特性曲线可由u1-i和u2i对应的i叠加而成的。 2. 对于两个线性电阻器并联后的u-i特性曲线可由
u-i1和u-i2对应于不同的u叠加而得。
3. 线性定常电阻满足可加性和奇次性 若电阻器的u-i特性曲线为一根不通过坐标原点 的直线,它就不满足可加性与奇次性。因为其伏安 特性为 u = ri + uo 。若: u1 = ri1 + u0
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特性分析及应用
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分析及应用摘要:本文对RLC串联、RLC并联及RL-C并联三种谐振电路的阻抗Z、谐振频率 、及品质因数Q三种特性进行了分析。
其中品质因数Q是电路在谐振状态下最为重要的电路特性,我们从Q的几种定义出发,着重研究了它对三种最基本的谐振电路的几个重要影响。
同时简单介绍了串/并联谐振电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谐振电路;谐振特性;品质因数目录0 引言: (1)1 RLC串联与RLC并联及RL-C并联电路阻抗及谐振频率 (2)1.1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及谐振频率 (2)1.2 RLC并联电路的阻抗及谐振频率 (2)1.3 RL-C并联电路的阻抗及谐振频率 (3)2 R、L、C串/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Q (3)2.1 电路的品质因数Q (3)2.2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的几点重要性 (4)2.2.1 Q对回路中能量交换及能量储存的影响 (4)2.2.2 Q值与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4)2.2.2.1 Q值与串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4)2.2.2.2 Q值与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6)2.2.2.3 RLC并联谐振回路与RL-C并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的统一性 (8)3 谐振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11)0 引言:构成各种复杂电路的基础通常是RLC 串/并联谐振电路,本文就简单介绍了其三种连接方式如图,而了解这些基本电路的频率特性对于理解更复杂的电路甚至实用电路是非常有益的,并且对于深入了解其它重要的相关特性是十分有帮助的。
本文简单阐述了下面三种电路图的Z 、ω及Q 以及一些具体实际的应用。
下面是R 、L 、C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简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R U•L U+•U•C U图1,串联谐振电路RLC•U— 图2,并联谐振电路RLC图3,并联谐振电路C RL -1 RLC 串联与RLC 并联及RL-C 并联电路阻抗及谐振频率 1.1 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及谐振频率由图1知RLC 串联电路的复阻抗Z 和阻抗z 分别为()()22111CL R z L L j R C jL j R Z ωωωωωω-+=-+=-+=电路中的I 和z 以及U 之间的关系为:()221CL R U zU I ωω-+==(1)由于谐振时01=-C L ωω,故谐振时的电流 R U I I =00为。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引言在电路学中,RLC串联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结构。
它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三个基本元件组成。
本实验旨在研究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计算验证理论公式。
实验目的1. 了解RLC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谐振现象;2. 掌握测量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电压和电流的方法;3. 验证理论公式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RLC串联电路实验箱;2. 示波器;3. 函数发生器;4. 电阻箱;5. 电感箱;6. 电容箱。
实验步骤1. 搭建RLC串联电路:根据实验箱中提供的电阻箱、电感箱和电容箱,按照电路图搭建RLC串联电路。
2.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以便观察电路的电压波形。
3. 连接函数发生器: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提供激励信号。
4. 调节函数发生器: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使得电路产生谐振现象。
5. 观察示波器波形:调节示波器的参数,观察电路的电压波形,并记录下谐振频率。
6. 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7.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绘制电压-频率和电流-频率的曲线图。
8. 验证理论公式: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验证其一致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谐振频率:根据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我们确定了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f0。
2. 电压-频率曲线: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我们绘制了电压-频率曲线图。
曲线在谐振频率附近呈现出峰值,验证了谐振现象的存在。
3. 电流-频率曲线: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数据,我们绘制了电流-频率曲线图。
曲线在谐振频率附近同样呈现出峰值,与理论公式相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 RLC串联电路在谐振频率附近会出现电压和电流的峰值;2. 谐振频率可以通过观察示波器波形或测量电压和电流得到;3. 实验数据与理论公式相符,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串联谐振实验报告_0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串联谐振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原理: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Z=R+j(ωL-1/ωC)当ωL-1/ωC=0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谐振角频率ω0 =1/LC,谐振频率f0=1/2πLC。
谐振频率仅与原件L、C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ω无关,当ωω0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φ>0。
1、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1)、回路阻抗Z0=R,| Z0|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
(2)、回路电流I0的数值最大,I0=US/R。
(3)、电阻上的电压UR的数值最大,UR =US。
(4)、电感上的电压UL与电容上的电压UC数值相等,相位相差180°,UL=UC=QUS。
2、电路的品质因数Q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第一文库网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Q,即:Q=UL(ω0)/ US= UC(ω0)/ US=ω0L/R=1/R*(3)谐振曲线。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频率特性,它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频率特性曲线,也称谐振曲线。
在US、R、L、C固定的条件下,有I=US/UR=RI=RUS/ UC=I/ωC=US/ωC UL=ωLI=ωLUS/改变电源角频率ω,可得到响应电压随电源角频率ω变化的谐振曲线,回路电流与电阻电压成正比。
从图中可以看到,UR的最大值在谐振角频率ω0处,此时,UL=UC=QUS。
UC 的最大值在ωω0处。
图表示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不同Q值时的电流频率特性曲线。
从图中(Q1只有当Q>1/2时,UC和UL曲线才出现最大值,否则UC将单调下降趋于0,UL将单调上升趋于US。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磁振荡的研究中,RLC串联电路是常见的一个重要实验对象。
通过谐振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结论。
二、实验目的1.了解RLC串联电路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容值、电感器的感值以及电阻器的阻值,研究RLC电路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谐振特性;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确定谐振频率、带宽和谐振曲线等参数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在RLC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和电阻分别代表了电路的感性、容性和阻性元件。
当电路达到谐振状态时,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相互转换,导致电压相位和电流成90°的相位差,并产生谐振频率。
谐振频率的大小与电容的容值、电感的感值以及电阻的阻值密切相关。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1.RLC串联电路实验装置:包括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器、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等设备;2.连接线、万用表、示波器探头等辅助器材。
五、实验步骤1.搭建RLC串联电路:根据实验装置的连接要求,将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按照电路图的要求连接起来;2.设置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待测频率的初始值,并将输出电压调至适当值;3.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电路中的检测点,并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尺度;4.开始实验:逐步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记录信号发生器频率与示波器上观测到的电压幅值的变化情况;5.测量数据:记录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幅值,以绘制谐振曲线;6.清零:完成实验后,将所有设备归零。
六、结果分析1.绘制谐振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2.确定谐振频率:从谐振曲线中确定谐振频率所对应的频率值;3.计算带宽:根据谐振曲线上的两个3dB点,计算带宽的上限和下限;4.分析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电容器的容值、电感器的感值和电阻器的阻值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目的1.研究LRC 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2.通过实验认识LRC 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 二.仪器及用具DH4503RLC 电路实验仪 电阻箱 数字储存示波器 导线三.实验原理LRC 串联电路如图3.12-1所示.若交流电源U S 的电压为U ,角频率为ω,各元件的阻抗分别为则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为串联电路的电流为式中电流有效值为电流与电压间的位相差为它是频率的函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如图3.12-2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电压有效值分别为C j Z L j Z R Z C L R ωω1===)112.3()1(--+=C L j R Z ωω)212.3()1(-=-+==∙∙ϕωωj Ie C L j R Z I UU )312.3()1(22--+==C L R U Z U I ωω)412.3(1arctan --=RC L ωωϕ)512.3()1(22--+==CL R R RI U R ωω)612.3()1(22--+==U C L R LLI U Lωωωω)712.3(11-==U I U C图3.12-1/π-/π图3.12-2(3.12-5)和(3.12-6),(3.12-7) 式可知,U R ,U L 和U C 随频率变化关系如图3.12-3所示.(3.12-5),(3.12-6)和(3.12-7)式反映元件R 、L 和C 的幅频特性,当时,ϕ=0,即电流与电压同位相,这种情况称为串联谐振,此时的角频率称为谐振角频率,并以ω0表示,则有从图3.12-2和图3.12-3可见,当发生谐振时,U R 和I 有极大值,而U L 和U C 的极大值都不出现在谐振点,它们极大值U LM 和U CM 对应的角频率分别为0(3.1211)C ωω==-式中Q 为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如果满足21>Q ,可得相应的极大值分别为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即电流频率响应曲线(如图3.12-5所示)也称谐振曲线.为了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将(3.12-3)式作如下变换)912.3(10-=LCω)1012.3(2111220222--=-=ωωQ C R LC L )1312.3(411142222LM --=-=Q QL Q U Q U )1412.3(4112CM --=Q QU U 22)1()I(CL R Uωωω-+=)812.3(1-=L Cωω(a) 图3.12-3从而得到此式表明,电流比I /I 0由频率比ω/ω0及品质因数Q 决定.谐振时ω/ω0,I /I 0=1,而在失谐时ω/ω0≠1, I /I 0<1.由图3.12-5(b )可见,在L 、C 一定的情况下,R 越小,串联电路的Q 值越大,谐振曲线就越尖锐.Q 值较高时, ω稍偏离ω0.电抗就有很大增加,阻抗也随之很快增加,因而使电流从谐振时的最大值急剧地下降,所以Q 值越高,曲线越尖锐,称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为了定量地衡量电路的选择性,通常取曲线上两半功率点(即在210=I I 处)间的频率宽度为“通频带宽度”,简称带宽如图3.12-5所示,用来表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的优劣.由(3.12-17)式可知,当210=I I 时,Q 100±=-ωωωω,若令解(3.12-18)和(3.12-19)式,得200002)(CL R U ωωωωωω-+=20022)( ωωωωρ-+=R U2002)(1ωωωω-+=Q R U20020)(1 ωωωω-+=Q I 20020)(Q 11ωωωω-+=I I )1812.3(11001--=-Q ωωωω)1912.3(12002-=-Qωωωω(a) (b )图3.12-5所以带宽为 可见,Q 值越大,带宽∆ω越小,谐振曲线越尖锐,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就好.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计算电路参数(1)根据自己选定的电感L 值,用(3.12-9)式计算谐振频率f 0=2kHz 时,RLC 串联电路的电容C 的值,然后根据(3.12-12)式计算品质因数Q =2和Q =5时电阻R 的值.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如图3.12-6连接电路,r 为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C 为电容箱,R 为电阻箱,U S 为音频信号发生器.(2)Q=5,调节好相应的R , 将数字储存示波器接在电阻R 两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由低逐渐变高(注意要维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读出示波器电压值,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 RLC 串联、并联电路的通用谐振曲线的 方法,了解Q值对通用谐振曲线的影响。
2. 通过对RLC串联电路的UL (ω) 与 UC (ω) 的测量,了解电 路的Q值意义。 3. 了解电路参数对谐振曲线形状及谐振频率的影响。 4. 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2
US
1 ⎞ ⎛ 2 ωC R + ⎜ ω L − ⎟ ωC ⎠ ⎝
2
U L (ω ) 和 U C (ω ) 曲线如图5.9.2所示
uC、u L uC uL
0
ω0
ω
图5.9.2 RLC串联电路的 uC (ω ) 与 u L (ω )
从理论上来说, 谐振时
ω0 L =
1 ω0C ,电感上的电压
UL与电容上的电压UC数值相等,相位差为180º;谐
I 1 = = 0.707 作一 I0 2
1 Q= η 2 − η1
2.
RL-C并联谐振电路 RL串联电路(即实际的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
联的电路如图5.9.5所示,电路的等效阻抗为:
1 ( R + jω L) L ωC Z= = 1 ⎞ RC ⎛ R + j ⎜ωL − 1− ⎟ ωC ⎠ ⎝ −j 1− j
L Z≈ RC
1 L 1 1 = = Z0 ω L ⎞ RC ⎛ 1 ⎛ ω0 ω ⎞ ⎛ ω ω0 ⎞ 1− j ⎜ − 1 − jQ ⎜ − ⎟ 1 + jQ ⎜ − ⎟ ⎟ ⎝ ω RC R ⎠ ⎝ ω ω0 ⎠ ⎝ ω0 ω ⎠
在电感线圈电阻对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条件 下,RL与C并联谐振电路的幅颇特性可用等效阻抗 幅值 Z 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表示,称为RL与C并 联谐振曲线,若曲线坐标以相对值 Z / Z 0 及 ω / ω0表 示,所作出的曲线为通用谐振曲线,则有
L 线圈的电阻较小,当电阻 R ≤ 0.2 C 2
时,可以认为
RC 〈〈1 , 即电阻对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L ' 1 此时的谐振频率 f 与fo相同,即: f 0 ≈ f ' ≈ 2π LC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Q=
ω0 L 1 L ≈ R R C
此时的Q值与串联谐振电路相同。谐振电路的等 效阻抗为:
Z = U1r0 / U r 0 。
实验仪器
电感线圈 电阻箱 交流毫伏表 电容箱 信号发生器 0.01H 2个 1只 1只 1个 1台
电感线圈
电阻箱
交流毫伏表
电容箱
信号发生器
实验步骤
1. 按图5.9.1接线,给定 R1=10Ω , L=0.01H, C=1μ F, Us=1V,在保持输入信号恒定的情况下,改 变输出频率f,测出相应的UR、UL|f=f0、UC|f=f0,填 人表5.9.1;记录实测的f0。 2. 改 变 R 值 , 给 定 R2=50 Ω , L=0.01H , C=1 μ F , Us=1V,在保持输入信号恒定的情况下,改变输 出 频 率 f , 测 出 相 应 的 UR 、 UL 、 UC , 填 人 表 5.9.1;记录实测的f0 。
I / I0
1
0.707
Q = 0.5
Q =1 Q = 10 ω ) ω0
0
图5.9.4 通用谐振曲线
η(
从实验所得的通用谐振曲线,可以求得Q值,其 方法是在通用谐振曲线的纵坐标 平行于 η 轴的直线,该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它 们对应的横坐标分别为 η1 、 η 2 ,那么电路的品质 因数可由下式求得:
RLC串联电路中,电流与角频率的关系称电流
的幅频特性,即 I =
US
1 ⎞ ⎛ R2 + ⎜ ω L − ⎟ ωC ⎠ ⎝
2
=
2
US
⎛ ω ω0 ⎞ R 1+ Q ⎜ − ⎟ ⎝ ω0 ω ⎠
2
在L、C和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R值有不同的Q值, 不同Q值时的幅频特性如图5.9.3
I Q1 Q2 Q3
二、实验内容
1. 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通用谐振曲线。 2. 测量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
三、实验用仪器、设备
信号发生器 晶体管毫伏表 电感线圈 0.01H 、0.1H 电容箱 电阻箱 1台 1只 各1只 1只 1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实验用详细线路图
1.RLC串联谐振电路
L
US
C
R
UO
2.RL—C并联谐振电路
R ωL
ωL ⎞ ⎛ 1 j⎜ − ⎟ ω RC R ⎠ ⎝
ω0 L ω0L R 1 ω0 C = = − 2 当 ω L ω RC R 即 ω0 L ) + R 2 ( 0 0 此时电路呈电阻性,形成并联谐振状态。此时
等效阻抗为: Z 0 = L
,
RC
I I U C
C
I
L
R L
图5.9.5 RL-C并联谐振电路
0
图5.9.3 不同Q值时的幅频特性
ω
而研究和比较不同参数电路的谐振特性,通常采 用通用谐振曲线,它是电流比 I I 0 与角频率比 ω / ω0 之 间的函数关系即:
I = I0
1 ⎛ ω ω0 ⎞ 1+ Q ⎜ − ⎟ ⎝ ω0 ω ⎠
2 2
=
2
1 ⎛ 1⎞ 1 + Q ⎜η − ⎟ η⎠ ⎝
Z / Z0
C US
r0
1
L, rL
u0
f / f0
图5.9.8 RL与C并联的实验电路图
图 5.9.7 RL与C并联谐振曲线
RL与C并联的实验电路图如5.9.8,图中电感线圈
rL 极小,为了测定谐振电路的等效阻抗,电路 中串入了取样电阻 r0 ,由于 r0 ≪ Z 0 ,所以信号源电
内阻 压U1,可以看作是谐振电路的端电压,并有
表5.9.1 RLC串联谐振电路
f / Hz UR1 / mV UR2 / mV UL / mV UC / mV
300 800 1.2k 1.4k 1.5k
fo
1.7k
1.8k
2.2k
2.6k
3k
3. 按图5.9.8接成并联谐振,取 L=0.01H, C=0.1μ F , 取 样 电 阻 ro=100 Ω 。 调 节 信 号 频 率 , Us =1V,使电路达到谐振状态,即取样电阻ro上的 电压为最小,把数据填入表5.9.2;记录实测的ƒ0
实验原理
1. RLC串联谐振
RLC串联电路接在频率可调的电源上,如图5.9.1
所示,因电路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电路 的电流也在不断的变化,其表达式为:
US I= = Z US
1 ⎞ ⎛ R + ⎜ωL − ⎟ ωC ⎠ ⎝
2 2
R
+
US L
C
图5.9.1 RLC串联电路
当 率为:
ωL −
表5.9.2 并联谐振电路
ƒ / kHz 4.1 4.5 4.8 5 ƒ0 5.2 5.4 5.7 6.1
Ur0 /
mV
实验报告要求
1. 根据任务1、2的要求,将数据填入表5.9.1,计算 I0、I / I0、f / f0,作出串联通用谐振曲线。同时作 出UL-ω及UC-ω曲线。 2. 根据任务3 作出 RL 与 C 并联电路的谐振曲线,计 算Z0、Z/Z0、 f / f0 ,作出并联通用谐振曲线。 3. 求出任务1、2、3中串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Q,并 与理论值比较。
R)的品质因数,即 Q = ω0 L =
R
L −1 2 RC
在并联谐振时,电路的相量关系见图5.9.6,此时 电路的总阻抗呈电阻性,但不是最大值,当电路的
IC
I0
U0
IL
图5.9.6并联谐振电路的相量图
总阻抗为最大值时的频率为:
f'=
1 2π LC 2 R 2C R 2C 1+ − L L
f ' 稍大于fo,此时电路呈容性。通常电感 显然,
2
其中,I0为谐振时的电流值,η=ω/ω。 通用谐振曲线可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在保持函 数发生器输出电压恒定的状态下,改变函数发生器
的输出频率,通过测量电阻R上的电压,从而计算出 电路中的电流 I = U R R ,当电路谐振时,电阻R上 的电压UR为最大值,这时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 率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曲线如图5.9.4。
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略大于电容上的电压。
实验结果分析
1.
RLC串联谐振
当L=0.01H,C=1μF时, 电路的谐振频率
f0=1592.3Hz(理论值)
实验时,当电阻上的电压为最大值时,测得的谐 振频率为1598.0Hz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
2.
RL—C并联谐振
当L=0.01H,C=0.1μF时, 电路的谐振频率 f0=5035.5Hz(理论值) 实验时,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为最小值时,测 得的谐振频率为5000.5Hz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
4. 实验中,当谐振时,UC=UL吗?为什么? 5.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Q值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6. 试证明 Q =
1 η2 −η1
实验现象
实验中,当谐振时,UC不等于UL,这是因为电 感不是一个纯电感,可等效为线圈电阻与电感串联
̇ ̇′ ̇ ,所以实际上 U L = U L + U Lr ,因此RLC电路发生
1 =0 ωC
时,电路处于电压谐振,谐振角频
ω0 =
1 LC
则谐振频率:
f0 =
1 2π LC
因此,电路的谐振角频率或谐振频率取决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