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典园林的差异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古典园林的差异解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虽然同属于东方园林体系,但是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和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迥然相异。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总结并分析了中日古典园林在地理环境、园林类型、历史文化、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中日古典园林的精髓,对以后的学习和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帮助我们将现代的设计手法和传统的思想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景观空间。关键词:中日古典园林差异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景观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古典园林同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国古典园林是本源,日本古典园林是分支。至于为什么日本古典园林会朝枯山水会朝茶庭发展,这与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日本的海、岛、泉、瀑、溪是日本园林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园林前进方向的决定因素。日本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不均衡消长也是左右园林发展的文化因素。
东方园林以含蓄、内秀、恬静、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在哲学上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融洽关系。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审美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上循环往复,以含蓄的境界为上。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景观设计中,从而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其抽象意味的浓重超出了五感、直接与自然相溶,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朴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这也是中日园林的相同之处。
中日古典园林的不同形态、不同历史、不同成就一直是困惑学术界的问题。两国园林差别很大,其意境、构成、审美、心理都有差别。将中日古典园林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更深刻地表达两国园林各自的特色。
一中日古典园林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园林地理环境主要是指园林的国土环境和国民环境。在这里,国土环境指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包括地理、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在国民环境中,主要的是指国民的自然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因为有关社会属性,全部归列于后面的园林文化思想部分再讲述。
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与海岛。两者各成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进言之,即为山水文化与水岛文化之对比,路文化与舟文化之对比。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日本的国土面积也决定着中日古典园林的规模,而且两国的地形差异决定中日古典园林的体量和特征。中日两国的气候差异决定其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在建筑方面,中国北方寒冷,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于是形成了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园林建筑小巧玲;岭南气候炎热,园林建筑疏朗俊秀。日本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以此适应炎热气候。在树木方面,中国园林树木较少,多为自然式的种植,南北的地理气候差异也表现在植物种类上的差别。日本雨量充足,可用林木资源丰富,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材料。
下图为日本栗林公园里通过不同种类的植物营造的一处景观。
在国民环境的比较上,我们可以看出,与日本古人相比,中国的古人较为高大,细长比为小,而日本的古人较为矮小,细长比为大。于是,与模山范水相似的是,园林的创作就像仓颉造字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一样,园林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古典园林较为大,日本的古典园林较为小。这种大小不仅反映于园林的单体景点上,也反映于园林的面积规模上。这种规模大小的不同,与园林中人欣赏时所用的眼睛之视线高度是相适应的。
二中日古典园林在园林类型方面的差异
依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地域关系、布局特点、时代变迁,中日古典园林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但是,有些类型是日本或中国已较少称谓了。往往是有些类型中国有,而日本没有;有些是中国没有,而日本有;有些是有一方较重视,另一方较轻视。为了便于比较,只有采用有该类型的一方为标准进行对比。
比如,在园林属性方面,中国偏重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日本则偏重于寺院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国皇家园林气势大、轴线明、装饰浓(例如:北京天坛);日本的皇家园林气势弱、中心式、装饰素(例如:日本桂离宫)。中国寺院园林风格不明显,依附于文人园(灵隐寺);日本寺院园林风格明显,独立于三大园林(金阁寺)。中国私家园林表现为文人园;日本私家园林表现为武家园林。
而在地域分布方面,中日古典园林都存在南北园林地域差,中国的差异比日本的大。中国古典园林又分为北方园林(颐和园)、江南园林(狮子林)和岭南园林(可园)。
三中日古典园林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日园林产生顺序都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中日园林走的分别是儒化和人工化道路,佛化和自然化道路。中日园林发展都是源于中部,再向南北扩展成为地域风格。
中国园林产生早于日本园林。中国园林产生发展属渐变型,如皇家园林的苑囿型持续时间近千年;而日本的属突变型,苑囿型园林没有持续多久就又从中国引进新的园林形式和技法,而且很快趋于成熟。
中日园林起始点分别为囿和苑园,后者是前者的进化体。随后,中国园林向人文的儒家方向发展,日本园林向人文的佛家方向发展。中国园林大致经历了园、圃、囿—建筑宫苑—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诗画天人园五个历史阶段,五个阶段的发展较为纯粹。日本园林历史阶段大致有七个:苑园—池泉式自然山水园林—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式园林—带枯山水的回游式池泉园—回游和舟游结合的池泉园以及由枯山水发展来的石庭—茶道和园林结合的茶庭—带茶室与枯山水的回游式池泉园。中国园林的儒化方向终极是天人合一,而日本的佛化方向终极却是人佛合一。中日古典园林皆终迄于现代公园。
四中日古典园林在造园思想方面的差异
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共为中日哲学支柱的儒、释、道三个思想体系的此消彼长的结果。两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正是因为道家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东方园林体系独有的从单纯的模仿和取法自然出发,上升到象征和抽象,从而高于自然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但两家却各自向儒家和佛家两方向发展。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