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李璐 201021078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本次实验通过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测得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掌握减法反应时方法,从而证实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视觉编码1 引言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

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对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

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

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同时,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安排两个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

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主。

而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来证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2 方法与程序2.1 被试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本科生一名。

2.2 仪器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一号反应键盘。

2.3 实验程序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0.5s和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2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0.5s,最后12张间隔2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0.5s?2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2s?0s?0.5s的顺序。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结论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结论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结论通过减法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减法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

实验原理:减法反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物质混合在一起,反应物中某一种物质浓度较高,另一种物质浓度较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快速反应并生成产物。

减法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有关。

实验步骤:首先,在试管中装入两种反应物A和B,分别加入适量的溶剂。

然后,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或测量光强度等指标,记录下反应物A和B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反应物浓度对减法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中的碰撞频率越高,因此反应速率也越快。

2. 温度对减法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减法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高温下粒子热运动剧烈,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3. 催化剂对减法反应速率有促进作用。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加入催化剂后,减法反应速率明显增加。

4. 在一定程度下,减法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呈线性关系。

但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和催化剂的加入,反应速率的增加逐渐变缓,趋于平稳。

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增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有限的。

结论:减法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有密切关系。

当反应物浓度、温度升高以及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减法反应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反应物浓度、温度和使用适量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调控减法反应速率。

这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反应过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在实验中,由于浓度的不精确测量和实验操作误差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差。

2. 温度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温度的波动可能对反应速率的测量产生一定的误差。

3. 实验中所用的催化剂的活性、浓度等也可能对反应速率造成一定影响。

催化剂的质量和催化活性的恒定性需要严格控制。

[精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编码

[精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编码

[精品]实验报告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编码实验目的:探究减法反应时对短时记忆编码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实验前,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视光正常,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参与者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

随后,参与者被要求观看屏幕中心的数字,并在数字消失后,报出数字的差值。

在实验过程中,数字被随机呈现,数量为5到7个,数字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

记录参与者对每个数字的反应时间,并记录他们成功记下的数字的数量和正确的数量。

在实验结束后,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对于数字差值低于5的减法反应时,参与者的表现良好,成功记下的数字数量和正确的数量都高于数字差值大于5的减法反应时。

在减法反应时为数字编码的过程中,数字差值越高,参与者的信息处理能力越低。

实验分析:此实验的结果表明,减法反应时对短时记忆编码有影响。

数字差值高时,参与者面临的压力更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由于数字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在处理一个数字的信息时,参与者还需要将之前的数字记在脑海中。

因此,数字差值越高,参与者的认知负荷越大,导致对短时记忆编码的影响越大。

结论:减法反应时对短时记忆编码有影响,数字差值越高,参与者记忆编码的能力越受影响。

这些结果强调了减法反应时的认知负荷,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认知负荷的控制。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视觉减法反应时蔡晓芳(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心理班,福清,350300)摘要运用减法法则,计算机辅助测量,根据男女被试分别在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实验结果,以探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结果表明,性别对辨别时间并无显著影响,但对选择时间却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性别减法法则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而在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从天文学家那里取得了反应实验,发明了分离反应时间的实验。

Donders认为,在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的简单反应中若增加了其他的心理过程而使之复杂化。

如果反应时间增加,那么这一增量就是加入过程的时间数量。

他先测选择时间,他让被试用反应a去对付刺激A;用反应时间b去对付刺激B;用反应时间c去对付刺激C。

由于反应时间因这种变化而增加,他便从加长的反应时间中减去简单反应时间而得出选择的反应时间。

而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后来,他又认为这些选择时间中应该包含辨别时间,因此他随机采用许多刺激,如A,B,C,D,但是只许用反应a去对付刺激A,借以测量辨别时间。

Donders借用反应时间的相减得到了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这就是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1]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们有时运用反应时相减法来判定某个信息加工阶段的存在,如Posner 等的研究;有时也用此法来判定一系列连续加工阶段的存在,如Clark和Chase的研究。

而本研究的目的除了更好的掌握减法反应时,同时也想运用反应相减法来探究男女不同性别在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上是否存在差异。

2方法2.1被试被试均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10级心理学专业,被试共4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2人,年龄在20—22岁,色觉正常,以前参加过类似实验,对此次实验的目的较为明确。

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编码

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编码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实验时间:学号:实验地点:成绩:实验仪器:计算机,心理学实验软件指导老师实验目的:通过测定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编码过程。

实验方法和步骤:1.材料:英文字母大写A、B和小写a、b的不同组合,其中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36次。

2.程序:实验开始后屏幕将呈现多组大小写字母(每组一对)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每组字母进行判断,判断原则如下:1、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读音相同,按红键;2、如果形状和读音都不同,则按绿键。

要求在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反应越快越好。

每次呈现的两个字母,有3种城乡形式:同时呈现、一个字母比另一个字母延迟0.5秒后呈现、一个字母比另一个字母延迟2秒后呈现,3种形式随机呈现。

被试判断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作出反应。

实验结果:表1:被试在不同情境下短时记忆的反应时均值和正确率------------------------------------------------------------间隔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0ms 596(100.00%) 574( 91.67%) 757( 91.67%)500ms 446( 91.67%) 611( 91.67%) 560( 91.67%)2000ms 494( 91.67%) 672( 75.00%) 736(100.00%)利用上面的数据,以字母间隔时间为横轴,反应时为纵轴作图,如下:由图所示,在音同形异时,被试的反应时随间隔时间的变长而变长;在音同形同和音异形异时,都是间隔0.5秒时反应时间最短。

检验三种实验材料、不同延迟时间下被试的反应时差异。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模板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模板

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心理学导论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目的减法技术是认知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以反应时作为资料来源,在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常被用到,因而又被称为减法反应时法。

减法反应时实验包括简单反应A,选择反应B,辨别反应C这三种反应。

通过红绿黄灯的反应时实验可以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计算出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比较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内容及要求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

它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

反应时间包括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

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

197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

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

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

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

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的原理是:安排两种大致相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比另一种增加了一个认知要求,其余的则相同。

那么,增加了的哪个信息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即为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之差。

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 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

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

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

唐得斯把简单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

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

反应相减实验报告

反应相减实验报告

反应相减实验报告1. 引言反应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适用于要测定含量较低的样品中的特定成分。

该方法通过反应上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测得反应前后两者的差值,从而得到待测成分的浓度。

本实验通过对样品中某种特定成分的测定,验证反应相减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反应相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通过对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测定,能够准确测得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并评估该方法的分析误差。

3. 实验原理反应相减法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消耗量与生成物的生成量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是满足一定比例的,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差值来计算生成物的量。

4. 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好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2. 使用定量瓶分别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3. 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分别转移到两个不同的容器中;4. 在标准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待颜色变化后停止滴加;5. 分别记录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指示剂滴加的体积;6. 计算反应前后两者的差值;7.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待测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5. 实验结果实验测得标准溶液中指示剂的滴加体积为15 mL,样品溶液中指示剂的滴加体积为10 mL。

则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差值为5 mL。

6.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差值,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仪器误差、试剂纯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7. 结论反应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本实验通过对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测定,验证了反应相减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仪器的选择和校准,以及试剂的纯度和配制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8. 参考文献1. 实验室化学教材;2.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减法反应时 -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 副本

减法反应时 -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 副本

减法反应时 -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汤霞 2010210745(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摘要:该实验主要是考察在短时记忆中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的过程。

让被试根据短时记忆编码软件的提示进行反应。

程序中将出现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三种,然后要求被试指出两字母是否相同并做出反应,同时记录反应时间。

目的是验证短时记忆也存在视觉编码。

关键词: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听觉编码,反应时间1.引言六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

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却表明,它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不仅如此,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这一方法通常被应用到认知心理学中,来判断某一心理过程的存在。

2.方法2.1被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生一名,右利手,视觉正常2.2仪器和材料仪器:装有Ps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红绿黄三色键反应盒材料:AA,BB,Aa,Bb,AB,BA,Ab,Ba的字母对2.3实验设计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0.5s和2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0.5s,最后12张间隔2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0.5s→2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2s→0s→0.5s的顺序。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1. 引言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得反应,这个过程可以用时间作为标志来衡量,这就是反应时。

反应时是心理学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开始用于天文学(人差方程),后由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揭示了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任务。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指的是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作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是事先不知道的。

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时更能体现人的智力和能力。

在选择反应时中,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选择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也越长。

之后由唐德斯提出减数法,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的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唐德斯将减数法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A反应叫简单反应,只有一个刺激对应一个反应;B反应叫选择反应,每个刺激都有对应的反应;C反应叫辨别反应,只对特定刺激反应。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xxx本科生两名,20岁,女生,2.2仪器JGB-B型心理实验台计数器单元,反应时单元,手键一个。

2.3程序㈠预备反应接上电源,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被试坐在反映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

㈡正式实验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

当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快又准。

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示。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梁振宇14心本2 2014704217摘要反应时分为三类: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本实验通过测定A反应、B反应和C反应的反应时,求出被试的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

结果发现:(1)辨别时间显著小于选择时间;(2)被试的辨别时间标准差为0.05793,选择时间标准差为0.03812.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间指的是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

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提示就发生。

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进行潜伏的,直到词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

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多耗费的时间最多。

减法反应时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哥各个成分,然后分析加工的过程。

它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来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在这种实验中,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该过程即所要测量的心理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异即为此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他将反应时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为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时,作为基本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是复杂反应的一种。

该反应不仅需要区分信号,还要选择反应,因此它包括刺激辨认的心理过程和反应的选择;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与B反应有共同点(两个以上刺激),又有区别,即B反应既有刺激的辨认,又有反应的选择,而C反应只有刺激的辨认。

根据减数法则分析A、B、C三种反应,C减A得出辨别时间,B减C得出选择时间,从而得出B类反应时间最长,C类次之,A类最短。

唐德斯的减数法在19世纪60年代大20世纪60年代在实验心理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三成分说曾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

今天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现象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1. 背景减法反应时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个体对刺激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它通过测量参与者在处理不同条件下的刺激时所需的反应时间,来评估认知加工的能力和注意力的分配。

减法反应时实验利用了注意分配和信息加工的原理。

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根据实验条件进行减法计算,并尽快按下按钮或做出其他反应。

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可以了解不同条件下的认知加工效果,并进一步探索认知加工和注意力分配的机制。

2. 分析在减法反应时实验中,重要的因素包括实验条件、被试者特征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2.1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是决定参与者反应时间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进行实验设计:•刺激类型:实验中可以使用数字、图像或其他类型的刺激。

•难度水平:通过调整数字大小、图像复杂度等方式,控制实验的难度水平。

•干扰任务:可以添加干扰任务(如同时进行一项听力任务)来研究不同分心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2.2 被试者特征被试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能力等方面。

它们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时进行控制。

2.3 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应时间:计算参与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例如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准确性:计算参与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准确率,并与基线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统计方法,如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来探索实验结果与被试者特征之间的关系。

3. 实验设计在进行减法反应时实验前,需明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

然后根据目的设计实验,并确定实验条件和被试者特征。

3.1 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在设计实验前,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例如,研究某种干扰任务对参与者处理减法刺激的影响,或者研究年龄对减法反应时的影响等。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被试者特征。

3.2 实验条件设定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条件。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减法反应的过程,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
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减法反应是指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一种物质被还原,另一种物质被氧化。

常见的减法反应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氧气
的反应等。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等。

试剂:硝酸铜溶液、锌粉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只干燥的试管,加入适量锌粉。

2. 加入约1ml硝酸铜溶液。

3. 稍加摇晃,观察反应过程。

五、实验结果分析
观察到试管中出现了气泡,并且颜色由蓝变为了无色。

这是因为锌粉
与硝酸铜溶液发生了减法反应,锌被氧化成离子形式,并放出电子;而硝酸铜中的铜离子则被还原成了纯铜。

气泡的产生是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2. 实验器材应干燥无水。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法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能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减法反应时实验

减法反应时实验


Posner等认为,区分仅是写法不同
AA 对反应时小,由于被试可按其视觉特征来比较。 意味着: AA 对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Aa是在听觉编码进行的。 Aa 需要在视觉编码基础上过渡到听觉编码,所以 用时较多。 所以先出现视觉编码(短暂瞬间),然后出现听 觉编码。


Posner的实验结论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 息如字母等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有听觉编码。 但是 Posner 等( 1969 , 1970 )却表明,这种信息 可以有视觉编码。

实验过程

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 或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 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 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 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 (AA); 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

应用减法反应时间的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 工,可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实验逻辑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 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 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 间。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 间的,但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 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实验背景

Βιβλιοθήκη 两种呈现方式:同时呈现
两个字母相继呈现,其时间间隔为0.5s和1s,或1s和2s.

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 录反应时间。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为“相同”

实验心理学 实验二 减法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  实验二 减法反应时
四、结果
1、根据每位被试的A、B、C三类反应时平均时间,算出辨应时
一、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掌握测减法反 应时测定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202-5反应时装 置。
三、实验方法:
1、A反应,同光简单反应时测定方法,刺激光选择蓝色、
2、B反应,主试按<复位>键后,按<运行/待机>键,重新设 置:联机模式→选择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 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 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手按 EPT202-5反应时装置上的<启示位>键,待光刺激呈现, 手迅速离开并按住相对应的颜色键,如此往复,直到黄色 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查看并打印数据。
3、C反应,主试按<复位>键后,按<运行/待机>键,重新设 置:联机模式→辨别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 选择刺激光(蓝色),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 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呈现绿色 指示灯后,被试手按EPT202-5反应时装置上的<启示位> 键,按指导语要求对有效刺激反应,如此往复,直到黄色 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查看并打印数据。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减法反应摘要: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减法反应的过程,探究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实验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和铜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情况,以及测量反应速率,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实验原理:减法反应是以单质为反应物的反应,通常是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

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同时酸接受电子成为阴离子,两者结合形成盐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M + HX → MX + 1/2H2。

实验步骤:1.将一个铜片放入试管中;2.向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观察反应开始时的颜色变化;3.根据气体产生情况和颜色变化分析反应机理;4.测量反应速率。

实验结果:实验中观察到,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反应开始时的颜色变化越明显,同时氢气的产生也越多。

在较浓的盐酸中,铜片被完全溶解,反应迅速进行,释放出大量的氢气。

反应速率也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减法反应是一种快速反应,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同时,反应的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情况也可以提示反应的进行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反应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反应效果。

实验思考:1.在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铜片作为反应物?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可以快速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在实验中,铜片的表面积较大,可以更快速地与盐酸反应,观察到反应的变化。

2.如何测量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在本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氢气的产生量来间接测量反应速率。

3.在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使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可以观察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进行情况,从而了解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来分析反应的特点和最佳反应条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减法反应的原理和机理,同时掌握了测量反应速率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的形成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反应效果。

反应时实验

反应时实验
反应时实验法
政治学院——解维娟
一、减法反应时(唐德斯减数法)
减法反应时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 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 加工过程的方法。 (一)原理: 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 的某一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 程之外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 个反应时的差即为心理过程所需的时 间。(3种反应时任务)
三、“开窗”实验
开窗就是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 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应用——字母转换作业 1、过程 以“KENC+4”为例,4个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 下键就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时,接着被 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 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都呈现完 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
பைடு நூலகம்
2、图解
被试按 键
转换开 始
转换结 束
被试按 键
看第一 个字母
出声转换
将转换 结果贮存
看第二 个字母
编码阶段
转换阶 段
贮存阶段
(二)应用——短时记忆的信息提 取
1、过程
给被试看1—6个数字,然后再呈现 一个数字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 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 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 时随即停止。
2、结果
测试项 目质量
识记项 目数量
反应类 型
反应类型的 相对频率
识记项 目编码
测试项 目编码
顺序 比较
决策
反应 组织
(二)应用——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1、过程
给被试呈现两个字母,可同时呈现,或 者中间插入短暂的时间间隔,要求被试 判断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 应,记下反应时。(两种字母:读音和 写法都一样AA;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Aa) 2、结果 (1)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Aa (2)随着字母时间间隔的延长,AA反 应时延长,Aa反应时变化不大,且两者 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教育科学学院 105班沈茜 10153116 第6组)摘要减法反应时是一种用减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是方法。

实验包括简单反应A,选择反应B,辨别反应C这三种反应。

通过红绿黄灯的反应时实验可以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计算出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比较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简单反应时显小于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小于选择反应时。

实验结果符合唐德斯提出的减数法法则。

且被试的反应时存在个体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辨别反应选择反应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是时距。

在这段时间内有机体的效应器并没有做出明显的反应。

反应时间包括刺激作用于感受器,神经的传导,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加工耗时最长。

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

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

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

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

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

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种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咋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着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

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

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

唐得斯把简单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

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

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

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

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

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刺激信号,而且还要选择反应。

因而在这样的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理操作。

根据减数法的逻辑,B反应时就等于基线时间加上刺激辨别时间和反应选择时间。

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为辨别反应。

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

C反应也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但它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其余刺激是不要求作出反应的。

也就是说C反应仅有刺激的辨别,而没有反应的选择,这也是B反应和C反应的区别所在。

因此,在C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的心理操作。

C反应时就等于基线时间加上刺激辨认时间。

2、研究方法2.1被试选取六名同学为被试,生理各项指标正常,视力正常或视力矫正正常。

2.2实验仪器JGW-B型心理实验台中的计时计数器单元,反应时单元,手键一个。

2.3实验步骤2.3.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2.3.2准备实验。

被试坐在反应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

在各类反应的正式实验之前,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学习”一侧,按照该类反应的要求练习5次,以熟悉实验情境。

练习后主试将键拨到“测试”一侧,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

2.3.3 A反应。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m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的上方。

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意刺激呈现窗。

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快又准。

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你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以后,仍未有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主试宣布“开始”后,按“简单反应时”键,实验开始。

每个被试连续做20次,其中有两次侦查实验。

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若重开一组,则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

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

2.3.4 B反应。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m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右手的食指绿键上方,右手中指放在黄键上方。

指导语:“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被试注视刺激呈现窗。

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用右手食指按绿键;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用右手中指按黄键。

要求又快又准,不准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错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s后仍未有反应,此组测试也作废,重做一组。

”主试按下“选择反应时”键,实验开始。

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

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要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

2.3.5 C反应。

被试距刺激呈现处1m处,将左手食指放在红键上方。

指导语:“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被试注视刺激呈现窗。

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或黄光,请不要按键。

要求又快又准,不允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试也作废,重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s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

”主试按下“辨别反应时”键,实验开始。

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辨别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

3、结果表一:被试一的实验数据表二:被试二的实验数据表三:被试三的实验数据表四:被试四的实验数据表五:被试五的实验数据表六:被试六的实验数据表七:六名被试的A、B、C反应时以及辨别时间和选择反应时表八:全组所有被试辨别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由上表中实验结果可得:(1)各个被试的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这点符合唐德斯提出的减数法法则。

(2)各个被试的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不同,说明被试的反应时存在个体差异。

辨别时间被试5的最短,被试3的最长:选择反应时间被试3的最短,被试5的最长。

相比之下,被试3和被试5的选择反应时和全组平均值差距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这可能因为被试机体本身的神经发展不一样,因而各个神经心理过程所需时间不尽相同,同时也可能与机体的适应水平,准备状态,练习次数,动机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4、讨论4.1简单反应时,只有单一刺激与单一反应。

辨别反应时间,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要长于简单反应时。

由此可以推断,辨别这个心理过程需要消耗生理时间。

4.2选择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间的差异:选择反应时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

辨别反应时间,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

因此选择反应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别和反应选择的心理过程,而辨别反应虽有三个刺激但只对其中一个刺激有反应,辨别反应除了基线操作外只包括了刺激辨别的心理过程,比选择反应少了反应选择的心理过程,因此选择反应时应该长于辨别反应时。

4.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看出:辨别时间短的被试不一定选择时间也短,两者并不存在绝对的相关关系。

4.4影响被试反应时差异的原因:首先,各个被试机体本身的神经发展是不一样的,各个神经心理过程所需时间不尽相同,这个是导致被试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次,被试机体的适应水平,准备状态,练习次数,动机水平,定势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验过程中的疲劳外界干扰等因素有关。

被试机体的适应水平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体适应水平的变化对简单反应时间的影响相当于刺激强度的影响。

所以,在视觉反应时间的实验中,需要考虑到被试的感觉适应问题,要对刺激和背景的对比因素(包括光、声)加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练习次数越多,反应越快,直到一个极限而稳定下来,反应越复杂,练习效应越显著。

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快慢还与他的动机水平有关,动机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效果最好。

当被试的注意力倾向与即将出现的刺激时,反应时延长;当注意力倾向于即将发出的动作时,反应时缩短。

实验过程中,被试长时间做实验容易产生疲劳,影响反应时,同时做实验时可能旁边有别人的声响动静,如果被试抗干扰能力弱,就容易受影响,进而影响反应时。

5、结论(1)通过对本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简单反应时显小于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小于选择反应时,即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实验结果符合唐德斯提出的减数法法则。

(2)被试的反应时存在个体差异。

6、参考文献(1)《基础实验心理学》杨治良、郭秀艳. 131-140(2)/view/1072823.html(3)《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与指导书.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