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是生产制造行业的关键部分之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甚至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因此, 模具管理对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以下为模具管理办法的简述:
一、定期维护保养
1.1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磨削磨损严重的部分;
1.2 定期为模具进行保养和清洁,保持模具表面光洁度和涂层的完好性;
1.3 定期清理模具的冷却水通道,防止铁锈污垢堵塞,导致模具温度升高。
二、规范使用
2.1 模具使用必须按规范操作,杜绝在使用时敲击、挤压、拍打等造成损坏的操作;
2.2 严禁使用高温水或酸碱性强的溶液进行清洁或冷却,避免对模具表面造成腐蚀和损伤;
2.3 模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养好模具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数字化管理
3.1 建立模具台账,登记模具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和保养记录等,方便及时查询和管理模具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3.2 建立模具维修保养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用于提醒维修保养时间、配件更换等,并记录维修保养情况,便于进行后续的管理和分析;
3.3 对经常使用的模具进行加密式管理,防止因未经授权而随意使用和更换模具,造成损失和浪费。
综上所述,在模具管理上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时维修保养并规范使用,数字化管理以方便管理人员对模具使用情况、维修情况和管理情况的分析及制定后续管理方案。
这些举措能够显著提高模具使用的效率和质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模具管理制度(5篇)

模具管理制度(5篇)第一篇:模具管理制度生产部(黄货)模具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对所有模具的使用、保养、维护、报废、更新进行全程监控和管制,为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成型、整型模具。
三、具体管理规章制度如下:1、所有新模具入库时,需填写《模具入库登记表》,做好相关登记记录,以便查阅。
2、所有入库模具按照客户名称统一摆放、归位,模具及模具架上做好相对应标示,严禁乱摆乱放。
3、对所有使用完工的模具第一时间归还至模具房,严禁使用完工后的模具遗留在生产车间。
4、对所有入库至模具房的模具必须清理模具上的灰尘、杂质、油渍等,禁止将未清理过的模具入库至模具房。
5、对入库至模具房内的模具必须是合格品,如果模具存在异常必须将异常处理好了,再行入库。
以保证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生产。
6、模具房内的所有模具由模具管理员统一管理,定时进行清扫、归类,每个月1号对所有模具进行检查、盘点、保养、维护、维修。
对模具房进行打扫、清洁。
7、为保证模具房的秩序,非管理人员禁止进入模具房。
8、归还模具后及时将模具房门锁上,电源关闭。
生产部(黄货)车间示为了更好的管理模具,特制订该制度,谢谢配合!!第二篇: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对模具的制造、验收、建档、使用、报废、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模具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满足生产要求,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付费(含客户付费,模具费摊入采购成本)的所有模具,包括塑胶模、五金模、压铸模、吹塑模、挤塑成型模、泡沫模、纸托模等。
3、职责3.1、研发中心负责公司模具的统一归口管理和模具供应商的管理,项目工程师负责提出模具的制作申请,准备开模技术资料,组织模具的结构评审,监控开模进度,评估试模效果,组织模具的验收。
3.2、技术部、品质部、注塑厂(或委外加工厂、供应商)参与模具的验收和模具报废会签; 3.3、模具厂(含模具供应商)负责模具的制作或修改,并提供相应的模具资料。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一、概述为了规范模具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模具的有效利用,特制定本模具管理办法。
二、模具管理职责和义务1.生产部门:●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和需要,合理使用模具,并及时向模具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使用模具时需要做好模具的保养与维护,并及时向模具管理部门报告问题以及需求。
●不得私自拆卸和改动模具,如有需要应经过模具管理部门同意。
2.模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模具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向生产部门进行培训和宣贯。
●负责对模具的登记、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保证模具的安全和完整性。
●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负责模具的报废和淘汰工作,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模具管理流程1.模具需求申请:●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要,向模具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模具管理部门评估申请,并按照优先级进行调配和安排。
2.模具登记和入库:●模具管理部门对新引进的模具进行登记,并编制模具清单。
●清单中包括模具名称、型号、编号、规格、制造商、供应商等信息。
●新模具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
3.模具出库:●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模具管理部门安排模具的出库并记录。
●出库前必须核对模具清单,确保准确性,并让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4.模具使用:●生产部门使用模具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使用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清洁和保养,并向模具管理部门报告使用情况。
5.模具维护:●模具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如发现问题或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并记录维修记录。
六、模具报废和淘汰1.模具管理部门负责对模具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核,判断其继续使用的价值。
2.如模具超过使用寿命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应报废或淘汰。
3.报废或淘汰的模具必须进行登记和销毁,记录相关信息。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模具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一、总则1.1 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模具管理制度,规范模具的使用、保养、维修及报废等各个环节,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企业内所有涉及模具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设计部门、加工部门、生产部门及维修部门等。
1.3 定义(1)模具:指用于创造产品的工装具或者模具。
(2)管理人员:指负责模具管理的主管人员。
(3)使用人员: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模具的相关人员。
二、模具管理职责2.1 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制定和修订模具管理制度,确保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落实模具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模具的使用、保养及维修情况。
(3)组织开展模具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4)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更新模具清单和状态记录。
2.2 使用人员职责(1)按照制度规定正确使用模具,不得随意更改或者损坏模具。
(2)使用前检查模具的完好程度,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
(3)使用完毕及时清洗模具,归还指定位置,并填写模具使用记录。
三、模具的入库与领用3.1 入库程序(1)接收模具时,对模具的数量、规格、型号进行核对,并填写入库登记表。
(2)对新入库的模具进行清洗、包装、贴标等处理,然后进行分类存放。
3.2 领用程序(1)使用人员需提前向管理人员提出模具领用申请。
(2)管理人员核实申请后,将模具移交给使用人员,并记录领用明细。
四、模具的保养与维修4.1 保养措施(1)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并使用防锈剂进行防腐处理。
(2)使用人员需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上报。
4.2 维修程序(1)使用人员发现模具损坏或者故障时,应即将住手使用并上报。
(2)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维修或者报废,并做相应记录。
五、模具的报废与清理5.1 报废程序(1)管理人员根据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损坏情况,决定是否报废,并做相应记录。
(2)报废的模具需进行标识,并移交给废品回收部门进行处理。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一、总则模具是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模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制定本模具管理办法。
二、模具管理范围模具管理范围涵盖所有在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模具、金属模具、硅胶模具等各类模具。
三、模具管理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实际使用模具的生产工作。
2. 质量部门:负责对模具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控。
3.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4. 采购部门:负责模具的采购和更新工作。
四、模具管理制度1. 模具采购制度:明确模具采购的程序和责任人,规范模具采购流程。
2. 模具领用制度:规定模具领用的程序和条件,严格执行模具领用制度。
3. 模具维护制度:制定模具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4. 模具清点制度:定期对模具进行清点,确保模具的完整性和使用情况。
5. 模具报废处理制度:对于老化或损坏严重的模具,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处理记录。
五、模具管理流程1. 模具申请: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申请需要使用的模具。
2. 模具领用:质量部门核对模具质量后,通知生产部门领用模具。
3. 模具使用: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使用模具,并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4. 模具维护:设备部门定期进行模具的维护保养工作。
5. 模具清点:定期对模具进行清点,记录模具的数量和状态。
6. 模具报废:对于报废的模具进行合理处理和记录。
六、模具管理的意义1.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管理模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模具损坏而导致的生产停滞时间。
2. 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管理模具,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更换和维修造成的成本支出。
3. 提升产品质量:良好的模具管理可以保证模具的质量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水平。
4.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规范的模具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七、结语模具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企业能够充分重视模具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模具管理制度(优秀4篇)

模具管理制度(优秀4篇)在当下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信任很多伙伴都对拟定制度感到特别苦恼吧,这次为您整理了4篇《模具管理制度》,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模具管理制度篇一1. 模具出、入库1.1厂部设一名模具管理员,对厂里的全部模具进行管理,包含出、入库,模具的状态,模具台帐的建立,模具的交接等。
1.2模具管理员应对全部库内及在用、在维护和修理的模具进行登记注册,并填写《工装、模具台帐》。
1.3模具管理员应对全部模具的使用和维护和修理情况认真记录在《模具使用、维护和修理记录》内。
1.4模具管理员应对库内每副做好“待修”、“完好”、“报废”等相应的标识,以便能及时了解该模具的状态。
1.5模具入库均应由经办人签名,并告知该模具的近况,管理员应对该模具作出是否修理的决议,如需修理,则由管理员通知模具工进行维护和修理。
1.6模具出库时也要办理交接手续,由管理员告知该模具的状态,以使注塑工能引起注意。
1.7入库时模具应由交接人和管理员共同将模具放入到订立的模具架上,防止意外碰伤,而且摆放整齐。
1.8对入库的模具,管理员应进行保养、维护,防潮、防锈。
1.9对出、入库时经办人未签名的及未告知该模具情形或隐瞒实情的,经查实,每次惩罚10元。
1.10以上条款由管理员工作失误或不到位的,造成损失或事故的,经查实,按情节进行惩罚。
2. 试模2.1对刚修好的模具进行试模前,应由模具工将模具内该干净的`部位察干净,该润滑的要润滑,检查模具内有无异物,否咱造成物料挥霍或显现事故一经查实,由模具工维护和修理工承当责任。
2.2试模由模具车间负责,模具试好后应留样、填单、入库;如需赶忙使用,经首检留样、填单后叫注塑工。
2.3试模期间,假如正常操作,导致模具损坏,应分析原因,如模具工不能正确解释原因,则由模具工负相应的责任;如违章操作则负全责。
3修模3.1模具的维护和修理由模具工负责。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模具管理工作,提高模具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制定本模具管理办法。
二、模具管理职责2.1 生产部门2.1.1 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模具使用,并保证模具按时到位。
2.1.2 定期检查模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2.1.3 进行模具保养和维修工作,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1.4 按照要求做好模具的入库和出库记录,确保模具的追溯性。
2.2 仓储部门2.2.1 负责模具的仓储管理,确保模具的安全、整洁。
2.2.2 按要求制定模具的存放位置和标识,方便模具的查找和管理。
2.2.3 组织模具的盘点工作,确保模具的数量和状态与记录一致。
2.3 设备维修部门2.3.1 负责模具的维修工作,及时处理模具故障,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2.3.2 制定模具维修方案,确保维修质量和效果。
三、模具管理流程3.1 模具采购3.1.1 根据生产需求,向采购部门提出模具采购申请。
3.1.2 采购部门根据申请内容和预算,进行模具供应商的选择和洽谈,制定采购计划。
3.1.3 采购部门按照采购计划进行模具采购,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1.4 模具采购完成后,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验收入库。
3.2 模具使用3.2.1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模具使用,确保模具按时到位。
3.2.2 生产人员在使用模具前进行检查,确保模具完好无损。
3.2.3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报告模具故障,由设备维修部门及时处理。
3.3 模具维护与保养3.3.1 设备维修部门根据模具使用情况,制定模具维护和保养计划。
3.3.2 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保养,清洁模具表面并进行润滑。
3.3.3 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4 模具报废3.4.1 当模具达到报废标准时,设备维修部门提出模具报废申请。
3.4.2 报废申请提交审批,经质量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模具报废处理。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资产管理与盘点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资产管理与盘点1. 模具资产管理在制造业中,模具(也称模具)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模具资产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对模具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1 模具资产登记模具编号:为每个模具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于管理与追踪。
模具名称:对模具进行明确的命名。
规格型号:记录模具的规格型号,有利于后续的模具选择与使用。
制造商:记录模具的制造商信息。
购入日期:记录模具的购入日期,以便于计算模具的使用年限。
购入价格:记录模具的购入价格,以便于计算模具的折旧和损耗情况。
使用部门:记录模具归属的使用部门。
使用人员:记录负责模具使用与维护的人员。
1.2 模具使用与保养模具使用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模具的使用,避免同一时间需要使用的模具过多导致生产滞后或生产停产。
模具维护保养:对模具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模具清洁保养: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粘附杂物,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养,以保证模具的生产质量。
模具故障维修: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模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避免生产延误或质量问题。
1.3 模具库存管理企业应建立模具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模具的存储与调配合理有序。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模具入库登记:对购入的新模具进行入库登记,记录模具的相关信息。
模具出库审批:对外借或返还的模具进行出库审批,确保模具的借用与归还有明确的记录。
模具库存盘点:定期对模具库存进行盘点,对比核对实际库存和账面库存,及时发现并处理库存差异。
模具存放管理:对模具进行合理存放,防止模具变形、损坏或丢失。
可采用编号标签、防尘防潮措施等方式进行管理。
2. 模具盘点管理模具盘点是对企业模具资产进行全面、准确地统计和检查,以核实模具资产的数量、状况和价值。
模具盘点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模具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以保证企业模具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制造质量标准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制造质量标准一、引言模具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塑料注塑、金属压铸等生产过程中的零件制造。
为了确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可靠的模具制造质量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模具管理办法以及其中包括的模具制造质量标准。
二、模具管理办法2.1 模具制造流程管理模具制造过程通常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和模具调试等步骤。
在模具管理办法中,应当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流程管理,明确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顺序。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和测试规范,以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标准要求。
2.2 模具材料管理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与所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
在模具管理办法中,应明确各类模具所需材料的选用标准和管理要求。
包括模具钢的种类、硬度、耐磨性等指标要求,以及材料的采购、接收、储存和耗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2.3 模具加工设备管理模具加工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将直接影响模具的制造质量。
在模具管理办法中,应对加工设备的选型、保养、维修和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确保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模具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2.4 模具质量控制模具质量控制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模具管理办法中,应对模具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规定。
包括对模具尺寸、外观、装配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三、模具制造质量标准3.1 模具尺寸精度标准模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制造质量。
在模具制造质量标准中,应规定模具各个零部件的尺寸精度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或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3.2 模具装配精度标准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完成各种装配动作,因此模具的装配精度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模具制造质量标准中,应规定模具的装配精度标准,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装配检验方法和标准。
3.3 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标准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模具制造质量标准中,应规定模具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1.总则1.1.制订目标为规范模具治理功课,以利临盆功课顺畅,确保产品品德,特制订本方法。
1.2.有用范畴凡本公司有关模具开模、保管、修理、舍弃等功课,悉依本方法实施。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方法制订、修改、废止之草拟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方法制订、修改、废止之核准。
2.治理规定2.1.开模治理规定2.1.1.开模机会1)新产品开创时。
2)产品订单增长,模具产能不足时。
3)旧模具寿命期满,修理后仍无法正常应用时。
4)其他缘故必须增长新模具时。
2.1.2.开模申请单位1)新产品开创时,由开创部申请开模。
2)其他状况,由应用单位申请开模。
2.1.3.开模申请流程1)申请单位提出开模申请书,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准予后续功课。
2)开创部供给模具图纸或成品图纸,会生技部检查后,确信开模筹划。
3)模具克己交由模具课履行。
4)模具外购由生技部联络厂商供给开模筹划及报价。
5)生技部应将报价、议价成果呈总经理核示。
6)经总经理核示后,生技部与厂商签订开模协定书。
7)协定书应明白规定两边义务,专门要明白模具材质、别处处理、模具构造、体积、模穴数、交货日期、验收标准、不合格处理等事项。
2.1.4.模具验收1)生技部负责模具材质、别处处理、构造、体积、模穴数、交货日期等事项之验收。
2)制造部负责模具构造、功课性之验收。
3)开创部负责验收新产品所用模具之临盆成品的尺寸、构造。
4)品管部负责成品构造、尺寸、外不雅、装配机能之验收。
5)上述部分验收均合格后方可解决模具入库、付款等功课。
2.2.模具保管规定2.2.1.生技部职责1)依《家当治理方法》建立家当保管卡、模具账册。
2)建立模具仓库,规范模具进出、储存轨制。
2.2.2.制造部职责1)依临盆筹划向模具仓库领用模具。
2)确保模具应用过程中之安稳。
3)负责将临盆落成之模具入库。
2.3.模具保养2.3.1.生技部职责1)负责建立模具保养轨制。
2)模具入库后,负责进行须要的保养、上油、抛光等功课。
模具管理制度(五篇范文)

模具管理制度(五篇范文)第一篇: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对模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满足过程控制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改进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三、职责1、工程部模具车间是模具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模具管理工作。
负责新模具和投产模具改进、维修后的验收及模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的监督管理。
负责模具的试模、验收、入库以及建立台帐、档案等具体管理工作,对投产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负责。
参加新制模具及修改、维修后模具的试模工作和模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2、研发部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模具制作方案,委托模具制造商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模具的合理造价和优良质量负责,并参加模具的试模和验证。
3、质保部负责新模具、投产模具和修改、维修后模具的验证。
四、管理办法:1、模具在投入制造之前,研发部产品设计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模具制作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模具制作评审论证会,确定模具制作方案,并按照方案委托模具制造商设计和制造。
2、试模(1)新模具交付时,生产部模具管理小组应负责与模具车间沟通尽快落实试模时间(在模具到公司后1~5天内),并通知产品项目负责人、生产部、设备科、质保部、车间有关人员和模具制造商。
届时负责召集产品项目负责人、生产部、设备科、质保部、车间有关人员和模具制造商对新模具进行试模验收。
模具车间应对试模工作全程负责,对试模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记录,对试模生产件的尺寸、精度、外观等进行初步验证,并当场形成试模记录,由现场验证人员对试模结果签字确认,并将《试模工艺参数记录表》、《试模记录表》传真给模具制造商,作为修改模具的书面依据。
新注塑模具试模时,第一次试模模具制造商必须参加,如果试模超过三次仍达不到要求,应按试模次数向模具制造商收取一定的试模费用。
(2)模具经初步验证合格后,必须用该模具连续加工塑料件200~400模(该数值由研发部根据每模的加工周期、产品大小、模具复杂程度及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也可以根据模具制作合同的约定进行),如产品和模具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由模具车间填写《模具验收单》,经参加试模人员签字确认后(模具质量合格验收必须首先得到注塑车间参加试模人员的确认),将模具与《试模工艺参数记录表》、《模具试模记录表》、《模具验收单》、《模具结构简图》、《模具易损件加工图纸》及模具制作协议或合同书一并移交给模具车间,由模具车间负责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凭模具车间开具的“入库单”和发票支付货款)。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一、总则模具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模具的单位。
二、模具管理责任1. 组织部门(1)设立模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模具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
(2)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模具的采购、试模、维修、报废等工作。
(3)制定模具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检查模具的状况。
2. 生产部门(1)严格按照模具管理部门的要求使用模具,不得随意更换模具。
(2)保证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3)及时向模具管理部门汇报模具使用情况,包括模具损坏、维修情况等。
三、模具的采购和验收1. 采购程序(1)确定采购需求,编制采购计划。
(2)根据采购计划,寻找供应商,并进行比较评估。
(3)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
(4)进行货物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
2. 验收标准(1)外观:无明显损伤、划痕、腐蚀等。
(2)尺寸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寿命:符合要求,并提供相应的保修期。
四、模具的试模与调试1. 试模前准备(1)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要求,制定试模计划。
(2)准备试模材料,包括模具和模具配件。
(3)准备试模设备,包括注塑机、冷却水、加热器等。
2. 试模过程(1)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进行调整。
(2)进行试模前检查,包括模具部件是否完好、润滑是否到位等。
(3)进行试模操作,观察产品的成型情况。
(4)根据试模结果,调整模具的结构和参数。
五、模具维护和保养1. 清洁和润滑(1)定期清洁模具表面和内部,保持干净。
(2)使用适当润滑剂,保持模具的灵活性。
2. 磨损和修复(1)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程度,及时修复磨损部位。
(2)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法,如打磨、喷涂等。
3. 耐用性测试(1)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耐用性测试。
(2)记录测试结果,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
六、模具的报废与清查1. 报废标准(1)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模具。
(2)已达到使用寿命,无法继续使用的模具。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模具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和降低更换率,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模具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办法的内容包括模具采购、管理、使用、保养及报废等方面。
第二章模具的采购第四条采购模具应由公司制定采购计划,按照需要进行采购。
第五条模具采购应逐级报批,并且执行定点采购制度。
第六条采购模具的资金来源应由公司预算安排并支付。
第七条采购模具应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和合格性检查,确保模具的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第八条采购模具的合同须注明模具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质量等相关信息,并有采购方和供应方签署并加盖公章。
第三章模具的管理第九条公司应设专人负责模具的管理工作,制定模具的台账,对采购的模具进行登记管理。
第十条模具应分配固定编号,并标明其所属部门、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实行台账管理。
第十一条高价值模具可采取电子标签管理方式,保证模具不易丢失和混淆。
第十二条对于非使用部门的模具,应在其安放处标识模具名称、型号、责任人和联系信息。
第四章模具的使用第十三条模具使用应符合规章制度,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使用,并遵循操作技术规程。
第十四条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向专业人员报告。
第十五条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模具,应妥善保管,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保养和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第五章模具的保养第十六条模具应定期进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第十七条保养应包括模具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部件等方面。
第十八条对高价值模具的保养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进行电子标签管理、定期进行防护、包装和保管等方面。
第六章模具的报废第十九条对于无法修复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模具,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第二十条报废处理程序应经过公司批准,并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第二十一条报废的模具均要进行标识并汇总统计,并进行定期审核和清理。
第七章附件1、模具采购申请表2、模具台账3、模具保养计划表4、模具报废处理审批表第八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第九章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模具损坏严重的情况,需要通过专业维修企业进行修复,公司应定期评估合作方的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
模具管理办法

5.1、《模具台帐》 5.2、《模具保养记录》 5.3、《模具维修记录》
批准:
审核:
编制:
4.5、模具的变更 当产品尺寸状态发生设变时,模具管理员第一时间将原有模具隔离,确定是否需要重开新模具代
替,防止 模具错用造成产品批量报废。
4.6、模具的编号原则
4.6.1、量产模具分为半断、全断两类:
A、半断模具编号:B-区域-顺序号;例:B-01-10
B、全断模具编号:Q(A、B、C等,表示模具放置架)-区域-顺序号;例:QA-05-08 4.6.2、样品模具编号:Y-区域-顺序号;例:Y-03-12 4.6.3、模具编号贴于模具侧面,必须保证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4.6.4、模具编号要求与生产流程卡一一对应,除模具管理员以外,其他人不得随意涂改、损毁,
脏污、孔洞堵塞将严格进行考核。
4.2.6、模具应按指定编号区域放置,并注意刀刃放置方向一致,以防刀刃损坏和划伤手; 4.2.7、模具不得随意乱放,随意将模具放置地上,或者不按照编号进行放置,导致下批次压板人员 找不到
模具等行为将严格进行考核;
4.2.8、模具损坏或有异常时,要及时上报模具管理人员或者生产管理人员,以防耽误生产交付进度 。
XXXX有限公司
模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保证模具处于完好合格状态,能满足生产对模具的数量、质量需求与使用,防止错用、误用、
丢失、 损坏,达到生产的产品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模切类产品模具的使用、维护、变更、检定及报废的全过程。
3、职责
3.1、技术部根据技术图纸对模具进行排版整理、制作;
如模具损坏瞒报影响正常生产交付进度的,将严格进行考核;
模具管理制度十二篇

模具管理制度十二篇模具管理制度篇11.0 [目的]对模具的配置申请、发外加工、验收、使用和维护保养,检修和报废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模具加工的产品能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模具。
3.0 [定义]无4.0 [职责]4.1 模具商:负责模具的设计、制图及制作。
4.2 采购部:负责组织进行供方的选择及模具的发外加工。
4.3 开发部:部门模具的验收。
4.4 使用单位:负责模具的正常使用、维护及保养。
5.0 [运作办法]5.1 模具的配置申请、制图:5.1.1 新产品鉴定合格后,需开模具之物料,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
5.1.2 新产品负责开发部门,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模具图纸,或提供样品给采购部。
5.1.3 采购部门根据相关技术要求,通过与同类模具供访的质量、价格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合格供应商。
并与合格供应商签定《模具合约书》,《模具合约书》必须经经理批准。
5.1.4 采购部门选择合适的模具供方后,按照签定的《模具合约书》的要求由采购部跟进进度。
5.2 模具的制作:5.2.1 供方根据我司提供的模具图柢、样品、模具实物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按标准进行模具制作。
5.2.2 模具开好后,试啤样品。
5.3 模具的'验收:5.3.1 模具制造厂提交模具和试啤样品的给采购部,由采购交负责开发部门确认。
5.3.2 负责开发部门相据图纸、样品和技术等对模具和试制样品进行验收。
5.3 模具的管理:5.3.1 经验收的模具由采购进行编号,并建立《模具管理卡》予以登记管理。
5.3.2 模具须发外的,由采购与供应商签定《发外模具合约书》,采购部将发外之登记于《模具去向登记表》进行管理。
5.4 模具的使用保养:5.4.1 使用单位根据工作安排选择相应的模具进行生产。
5.4.2 模具应由使用厂商予以清洁、上油、防尘、防潮等维护,并作定期保养,以确保模具及产品质量。
6.0 [流程图]:无7.0 [记录]:《模具合约书》、《发外模具合约书》、《模具去向登记表》8.0 [相关文件]:无模具管理制度篇21、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生命周期管理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生命周期管理1. 引言在制造业中,模具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模具管理办法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即模具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合理的模具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模具的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模具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模具的引进、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模具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模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并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3. 模具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3.1 模具的选型和引进在模具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模具的选型和引进。
合理的选型可以保证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并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引进过程中需要与模具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模具的质量和交货时间符合要求。
3.2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模具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确保模具的结构和尺寸满足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对模具进行试模,以验证模具的性能和稳定性。
3.3 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是模具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过度使用和疲劳损坏。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模具的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检修等工作,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3.4 模具的修复和改造随着模具的使用,可能会出现磨损、断裂或其他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模具的修复和改造。
修复工作包括修复模具的表面,修复模具的结构和尺寸等。
改造工作包括对模具进行功能的改进和升级,以适应产品的变化和生产工艺的改变。
3.5 模具的报废和淘汰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一定阶段或发生严重故障时,就需要对模具进行报废和淘汰。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目的:本办法的目的是确保模具制造、验收、使用、修改、报废过程受控。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出资制造和客户制造在我司使用的注塑模管理。
管理职责:技术部负责新开发产品的模具申请、报价及确认工作,模具委托加工合同的签订。
技术部还负责新模具的制作进度跟进,试模产品的确认及新模具验收工作。
在使用模具改模方案确认,改模过程跟进及改模后试模件的确认工作也是技术部的职责。
注塑车间负责跟踪模具使用状况,模具台帐管理工作。
根据整机生产的工艺性提出模具修改意见、负责模具的保管,参与验收工作。
注塑车间还根据生产能力平衡性负责对模具调动、委外加工等工作。
品质部负责产品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参与模具验收工作。
财务部负责模具委托加工合同审查和保存工作。
工作程序:模具委托加工:新产品模具制造由技术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开模申请,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技术部改进项目需要新开的模具,由技术部提出开模申请,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老产品、通用零件的模具,根据模具使用状况、生产需要,由生产部提出复制模具申请,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技术跟进(包括试模、改模)由申请开模部门负责,试模后样件由申请单位负责送品质部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由技术部负责最终样件确认。
模具验收:模具在制造过程的试模工作由申请开模部门负责跟进并负责试模件的确认。
试模件由技术部工程师进行确认。
确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试模件与图纸的符合性、工艺性、产品设计功能、结构缺陷和制件颜色等。
需改模的由技术部提出要求由模具制造厂完成,如需修模的由模具使用单位提出由模具制造厂完成。
模具制作完成后由模具制造厂自行安排试模,并将试模件送我司技术部工程师确认,试模件确认合格后模具制造厂方可将模具调到我司注塑车间。
模具到我司注塑车间第一次试模,由技术部工程师全程跟进并对试模件进行确认。
同时,由生产部安排新产品配合整机总装计划进行小批量试产。
模具验收由技术部组织,验收合格可投入批量生产。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库存与调配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库存与调配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模具管理是企业保持高效生产的关键。
模具库存与调配是模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具库存与调配管理办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模具库存管理1. 确立合理的库存水平1.1 根据生产需求和产品特点,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
库存水平既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
1.2 分析模具的使用频率和寿命,合理安排备用模具的数量。
2. 建立完善的入库和出库流程2.1 入库流程对新模具进行验收和登记,记录模具的基本信息,包括模具编号、名称、型号、产地、入库时间等。
对模具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模具的完好和可用性。
对模具进行防锈处理,并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确保模具在仓库中的安全和完整。
2.2 出库流程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申请模具出库。
模具出库前进行出库检查,确保模具的完好和可用性。
记录模具的出库时间、用途和借用人等信息,以便于追踪和管理模具的使用情况。
3.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3.1 根据设定的频率(如每月、每季度),对模具库存进行盘点。
盘点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模具的数量和状态,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3.2 盘点结果应及时更新到库存管理系统,以便于实时掌握模具库存情况。
二、模具调配管理1. 建立模具调配制度1.1 制定模具调配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模具调配中的责任和权限。
1.2 建立模具调配申请表格,规范模具调配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2. 模具调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2.1 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需求,进行模具调配计划。
2.2 模具调配前需进行模具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2.3 对模具调配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于及时追溯模具的使用轨迹和状态。
2.4 模具调配后,定期进行模具的追踪调查,了解模具使用情况和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和维护。
3. 模具维护与保养3.1 根据模具类型和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维护和保养计划。
模具管理办法:作业规范与安全防护

模具管理办法:作业规范与安全防护1. 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为了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安全,制定模具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模具管理中的作业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
2. 作业规范2.1 模具存放与保管模具应当有专门的存放区域,并按照标识分类、编号,并定期进行盘点;存放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整洁,防止模具受潮、变形或损坏;模具存放时应采取防尘措施,避免灰尘对模具造成损坏。
2.2 模具使用使用模具时,应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模具的设计或尺寸;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模具清洁,避免附着异物或油污;禁止重锤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敲击模具,以免造成损坏;使用模具时应避免过度施力或使用不当的工艺,以保证模具的寿命。
2.3 模具修理与维护定期检查模具的使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整理或维修;修理和维护模具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维修情况和细节;维修后的模具应经过专门测试和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2.4 模具交接与归还模具的交接应由相关人员进行,必须清楚记录交接时间和责任人;使用完毕的模具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区,并进行盘点。
3. 安全防护3.1 个人防护用品在操作模具时,操作者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护目镜、耳塞等;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可能需要佩戴防护服、防滑鞋等个人保护装备。
3.2 防护设施工作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模具的存在;应根据模具的大小和重量,配备合适的吊装设备;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或围栏,确保人员不会无意识进入工作区域。
3.3 应急预案制定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漏水、事故等情况;模具使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 总结模具管理办法的制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员工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作业规范,可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保证模具验收、使用、管理过程受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出资制造和客户制造在我司使用的注塑模、冲压模管理。
一、新模具接收、验收1、车间主任接到采购部模具移回相应信息,通知班长接收模具。
班长安排现场技术接收模具,现场技术必须取得模具送货单,确认实物与送货单上清单一致,且模具外观无任何异常,将模具拉到新模区域,在模具上写好产品编号及模具名称(如需要),在单上签字交由车间计划员进行登记。
计划员取得送货单后,对新模具进行现场确认无误,在模具台帐上进行登记,并反馈至班长。
上述任一阶段如出现任何异常,须逐级上报,由车间主任反馈至采购处理。
2、车间计划员根据生产情况,在2周内安排对模具进行试模,试模作业计划须提前二天下发到班长。
3、班长接到试模作业计划,提前进行领料,并安排现场技术进行前期准备(快速换模前期工作),同时通知工艺工程师提供试模工艺文件。
4、在试模日,现场技术根据试模作业计划,快速换模结束后,进行试模。
现场技术填写模具履历表,试模后将试模时间,生产数量详细记录,填写模具验收记录,将试模情况详细填写在记录表内。
生产的样件做好标识,提供5件样品送交质保部相应人员检验。
5、试模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外观、水道、型腔的清洁,喷洒防锈剂进行防锈处理,并将模具合模后拆下,放置于新模区域,履历、模具验收记录随模具放置。
6、现场技术对送检后的产品,追踪检测进度,三日内取得质保部检测报告,后续2周内组织质保、研发、生产进行验收。
供应商同步提供易损件(开模前车间与模具供应商确认),如合格,出具模具验收报告签字交采购。
如不合格,将不合格原因写在模具验收报告中,反馈采购,由采购发往供应商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次试模,直至整改合格。
7、现场技术将合格模具验收报告原件交车间计划员进行汇总。
车间计划员依据此验收报告通知班长安排现场技术将该模具放置到模具架相应位置,模具转入批量生产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云顶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模具管理办法
1.目的
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消耗。
2. 范围
公司生产部及车间的模具各种情况的管理(包括顾客财产和公司自制部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模具前期开发由技术部负责跟进。
4.2.模具验收以技术部为主,生产部协助完成。
4.3.各生产车间负责对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清洁保养,润滑保养。
4.4.模具维修工段负责模具的定期维护保养和维修保养工作。
4.5.生产部负责监督车间模具维护保养的执行情况。
4.6.生产部负责技术部提出改进项目的落实。
4.7.生产部负责监督车间模具的使用情况。
4.8.生产部负责模具的出库、入库与管理工作。
4.9.技术部负责模具图面的控管。
5. 模具前期开发管理
5.1跟客户确认开模产品的技术要求及重点尺寸,确认开模图面三维
数据、二维图纸和样件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有问题及时沟通,以确认最终版。
5.2.告知模具供应商开模产品的技术要求及重点尺寸,确认开模图面
三维数据、二维图纸和样件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有问题及时沟通,待确认后模具供应商方可投入制造。
5.3.模具供应商提供产品开模的排样及生产工序,由技术部及生产部
相关人员会签,部长级以上主管審核。
会签合格后方可投入制造,会签内容包括:模具安装尺寸、所选用的标准件、使用设备等内容.
5.4.模具供应商提供“模具生产控制计划表”,“模具生产控制计
划表”应根据最终交模日期制定,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模具设计完成时间,模具各零部件制作完成时间,模具组装完成时间,模具试模完成时间,模具交样完成时间。
根椐“模具生产控制计划表”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跟进。
如有问题及异常,需即时向部门主管反应,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立场及与客户沟通。
5.5.模具供应商交样件应附上样件质检报告,样件数量按指定数量,
技术部相关人员接收样件后,送质保部检测相关项目并出相关报告,如样件检测为不合格,要求模具供应商重新送样,并将不合格项目告知模具供应商,以便模具做相应改善,直到样件合格。
5.6.技术部相关人员将合格的样件及检测报告送相关人员会签及部
长级以上主客審核。
5.7.技术部相关人员将合格的样件及检测报告送客户,并让客户在
“送样签收表”中签名及收货。
6.模具验收管理
6.1.技术部相关人员对模具供应商的模具图面进行验收,模具底图
一份,蓝图二份,电子文档及工艺卡(二维模具图、三维数控加工数模)一份,以“图面验收检查项目”表为准,不符合项目要求限期改善完成并复检。
并记录存档。
6.2.技术部相关人员对模具供应商的模具图面进行分类存档。
6.3.模具供应商对模具完成自检,并提供自检报告(包括模具动、静
态检查表,冲压件精度检查表),并附相关记录。
发运时在每套模具中带一件检验合格的工序件。
6.4.模具到厂后,技术部相关人员及生产部相关人员根据模具类别,
对应“模具静态检查项目”,对模具进行静态验收。
对静态验收中出现的问题点,模具供应商要给定改善措施及改善完成时间,并预估下次复检时间,作好相关记录。
6.5.技术部相关人员及生产部相关人员根据模具类别,对应“模具
动态检查项目”,对模具在生产中进行动态验收。
对动态验收中出现的问题点,模具供应商要给定改善措施及改善完成时间,并预估下次复检时间,作好相关记录。
6.6.技术部相关人员填写模具验收单,并由各相关部门会签。
如模
具中还有问题保留项,需在模具问题清单上注解清楚,模具供应商在清单上签名确认。
6.7.技术部相关人员将模具验收单发送到各相关部门,并签名接收。
7、模具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7.1、模具使用单位对现有的模具有使用权利和保养的责任,设立专人
负责,对模具发放、回库完好状态负责,并对模具使用的冲裁次数进行每月进行统计,以备做模具维护保养的依据。
7.1.2、模具库管员要监督模具按照划分的区域定置摆放好模具,最
高不超过3.5米,层数不过4层。
7.1.3、现有的模具,各车间应在使用前进行点检.
7.1.4、冲压车间根据生产作业计划领用模具,办理相关手续后,安装
工才可以把模具提出使用,使用完毕后进行维护保养,留本次末件随模具交回模具库,并在相关栏目中注明使用状况。
模具库管员核实后记录备案。
在模具回库时库管员要检查模具的清洁度与接收车间填写《模具维修申请单》与《末件反馈单》,然后模修人员要进行对模具修理。
7.1.5、发放、回库时由模具库管员填写、模具管理台帐、模具卡片。
7.1.6、模具发放、回库时使用者在模具卡片上标明模具状态并随模
具带一个工序未件返回库,需维修的模具,由使用车间填写模具维修卡,写明不合格原因,模具维修人员给定维修完成时间,模具维修完工后,回库并登记台帐。
7.1.7、模具发放到使用者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模具事故必须保护现
场,生产部、模具管理员、技术部、模具车间到现场处理分析模具事故原因,模具主管部门写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案。
7.1.8、模具维修工有巡视模具精度状态的义务,有权对模具安装、
调整、操作、保养不妥之处进行监督。
7.1.9、冲压车间人员不能擅自对模具进行维修,要及时通知模修人
员立即到现场处理解决。
生产车间填写《维修申请单》通知模修人员,模修工及时到现场处理解决.
7.2.模具维护管理:
7.2.1、模具维护的依据要按照模具使用的冲裁次数进行维修,冲裁
的次数按照模具的实际状态进行制定,详细见模具维护记录单位基准,模具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冲裁次数进行对模具维护,确保模具满足生产要求。
7.2.2、日常维护保养模具在每一批次生产后必须要对其各部位进行
彻底轻擦,方可入库。
清擦工作在制件批次生产后来完成,生产结束降滑块在冲床上死点、停机、做好安全工作,具体清理项目如下:
A、彻底清理废料,模具内不许存有废料豆、毛屑等异物。
B、上下模的螺栓沉孔、销孔等处也必须清理干净,不许有任何杂物。
C、生产前后必须对模具的外观进行清洁擦洗,不准有污迹、灰尘、
杂质。
清擦的结果达到用带白手套的手去摸没有明显的脏迹。
(包括各部位死角)
D、对模具的导柱、衬套、导板、斜契、吊契等导向表面必须进行清
擦,之后涂抹一层薄薄的润滑油,涂油的时候油不能太多、不能起堆。
E、夹具每天生产完毕后要进行清理干净各个部位,检查夹子是否
活动、夹子的连接部位要灵活。
F、清擦时要观察模具的工作部分有无异常现象并作相关记录,模
具维修人员、车间主任、班长督促此项工作
8、模具的状态
8.1 模具状态标识
8.1.1冲模待修挂待修牌。
8.1.2冲模修理后挂待调牌。
正常模具不挂牌。
8.1.3模具维修管理由模修工段负责。
9、模具报废管理
9.1、模具已达到设计的使用寿命。
9.2、模具使用程度已达到C级标准。
9.3、模具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达不到产品设计要求。
9.4、取消供货资格产品的模具。
9.5、长期闲置模具,经技术部与营销部鉴定即可报废。
由生产部要提出《报废申请单》与技术部、营销部进行沟通后给出处理意见然后由总经理进行批准方可报废,是顾客财产的由顾客进行报废处理。
10、模具图面的控管
10.1. 模具图纸存放于资料室,由技术部资料管理员管控。
模具图纸保存期限:保存至模具使用寿命终止的第三年。
10.2模具图纸发放及回收
10.2.1需求部门,提出申请,由技术部资料管理员根椐申请,复印
图纸,在复印图纸上加盖文件受控章。
10.2.2.技术部资料管理员将图纸发送到需求部门,需求部门在“图
纸发放清单”上签名领用。
10.2.3.现场模具图纸存在破损,模糊不清,由现场提出申请,资料
管理员将旧图回收,并加盖文件作废章。
使用部门在图纸回收
清单上签名,资料管理员在回收处理栏注解回收后处理方法。
10.3 客户产品设变或现场工艺改善而引发模具更改,模具图纸发放
及回收。
10.3.1.确认更改方案经各部门会签后,对模具进行更改,并出更改
图纸。
10.3.2.技术部相关人员填写“模具更改通知单”,并附更改后的图纸。
“模具更改通知单”至少包含以上内容:更改的模具名称及料
号;更改后模具中的零部件;更改的原因及理由;更改后的模
具图纸发送部门。
10.3.3.技术部资料管理员,根据“模具更改通知单”中的发送部门,
发送相关图纸,在图纸上加盖文件受控章。
要求接收部门在“图
纸发送单”上签名确认。
10.3.4.对发外加工图纸要作回收处理,回收后的图面与模具图纸一
并保存,以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