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6.《用比例尺计算》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导学案
四月份优秀导学案课题:比例尺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地图。
(挂图)(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2.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小组合作1.什么叫做比例尺?2.什么是数值比例尺?3.什么是线段比例尺?4.什么是放大比例尺?5.比例尺书写有什么特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几个题目。
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小结。
(三)课堂检测1.做一做。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写出数值比例尺)(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提示学生注意比例尺的书写格式特点: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完成练习八第3题。
(四)拓展延伸实践活动:活动要求(1)小组活动,测量自已喜欢的物体的长与宽(如文具盒、书本)(2)将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3)绘出你们小组测量物品的平面图(五)总结反馈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答)2、师: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可以看看自己家里的中国地图,观察一下地图上的比例尺,再量一下我们省省会和其他省份的省会之间的距离,足迹算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最新)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精品《比例尺的应用》
4-7:比例尺的应用1【学习目标】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1、说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00.(2)比例尺80:1。
(3)比例尺02040km2、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2后完成下题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苹果园站到四惠东站的距离是7.8厘米.苹果园站到四惠东站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列方程为( ),再把结果的单位厘米化成()解: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千米。
算术解:【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观察主题图:地铁一号的实际线路长度为50千米,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00。
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3、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30厘米。
如果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则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当堂检测】1、填表2、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北京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完成54面课本上的做一做。
【课后反思】4-8:比例尺的应用2【学习目标】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1、什么叫做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2、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2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它的图上距离是多少?【自主学习】1、自学例3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图上距离=解:答:我还能这样做:【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导学案
第4单元 比 例第8课时 比例尺【学习目标】1. 能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 能正确计算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二、自主探究1.举例。
见过地图吗?在绘制地图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扩大),再画到图纸上。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2.自学课本p53页,思考后与同学交流下列问题:A.比例尺是指的什么?有几种形式?B.比例尺的本质是什么?C.当比例尺固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关系?D.比例尺和分数有什么关系?E.怎样求比例尺?要注意什么?三、课堂达标1.课本练习十第2题。
瞧!这是一只松鼠的照片!从A 图到B 图再到C 图,分别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C2.课本练习十第3题。
3.填空:(1)比例尺分为()和()。
(2)比例尺1:2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在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千米。
(3)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师: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大家来猜一下。
前两天老师去西安,乘坐的是从宝鸡到西安的动车,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
可是一只小蚂蚁厉害了,从宝鸡到西安只用了5秒钟,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没错。
地图一般是将生活中的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到图纸上,那么在画时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一方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选取题材与本课研究内容息息相关,顺势引出新课,达到课始趣生的目的。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一)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1、师:淘气、笑笑分别根据下面的信息画了图,以便给新同学介绍他们学校及附近场所的位置关系。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想一想,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图片图片图片同桌交流完毕,指生全班交流。
生:淘气画得不合理。
因为淘气画的三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虽然标注了实际距离,但不能表示实际距离的差别。
而笑笑画的三条线段有长有短,能表示出这三个地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差异。
师:同学们再量一量笑笑画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邮局到学校笑笑画了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超市到学校画了2厘米表示实际200米,书店到学校画了3厘米表示实际300米,三条线段都是按照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来画的,所以笑笑画得合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二册P49-50。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布置前置作业。
小黑板。
小组分工。
教学内容:一、小喇叭主持讲数学小故事。
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
其实生活处处有数学。
好了。
同学们打开小研究本,把做好的前置作业小组里进行交流。
一会儿派代表起来汇报。
二、新课引入1、小组内交流数学前置小作业。
指生汇报。
“哪个组起来汇报?”2、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一)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师(出示例7及右图):这道题已知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题思考,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生回答。
)师:那么,根据题意怎样才能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在研究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师巡视辅导。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做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哪个小组到台上来汇报?老师提个要求,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你们能做到吗?生1、生2、生3师: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了实际距离,真不简单!那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比例式的?首先解设什么?设未知数时用什么做单位呢?为什么不用米做单位?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小组里再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认为这个小组做的怎样?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要说的?你还能挑出这个小组的问题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生1、生2、生3师:我们知道了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既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解决来解答,还可以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结果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课题比例尺的应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学习比例尺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公式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1.关注复习铺垫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地图,在其他学科中也初步认识过地图,对于地图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立足于这样一个基点,在新课开始,对比例尺的意义、特点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进行了复习,为学生顺利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
2.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并能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此,应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恰当补充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多种解题策略的同时,实现解题策略的优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地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叫比例尺?(2)比例尺有什么特点?(3)怎样求比例尺?思考后回答:(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的特点:比例尺是一个比,不是尺,不带单位名称。
(3)求比例尺的方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1∶500(2)9∶1(3)二、探究新知。
(25分钟)1.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1)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导学案
《比例尺》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探索、观察、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2、学会求比例尺,能够把线段比例尺正确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学习重点: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学习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学法:自学、合作、展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查漏补缺(一)复习铺垫。
(1)填空。
1米=()厘米 1000厘米=()米5千米=()厘米 3000000厘米=()千米(2)化简比。
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 = == = =(二)、预习(教材第53页的内容)(1)什么是比例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缩小或放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和()的比。
一副图的()和()的(),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或---------------=比例尺(2)常见的比例尺一般有两类比例尺和比例尺。
(3)1:100000000是比例尺,1是比的项,是距离,100000000是比的项,是距离。
(1)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的 km(4)1:100000000 (2)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3)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5)比例尺是比例尺。
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 km.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化a.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 50km= 1cm :( )cm ……….要换算单位,千米换厘米要增添()个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b.把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1 :40000000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40000000cm=1cm:( )km ………要换算单位,厘米换千米要减少()个0改成线段比例尺为提示:求实际距离一般单位最后都化成km或m,求图上距离单位一般用cm表示(2)求比例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
7÷3=900×=2100(m)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图思考、讨论。
我家的房屋平面图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
2、比例尺=--------------实际距离。
3、独立完成P30页第2、3题。
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
5、指导完成P30页第5题。
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P31页第1题,说明清楚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P31页第2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试一试。
练一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2】篇〗一、引入。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例尺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究。
学习任务一:把实际距离画在纸上师: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
由现场听课的部分老师来自山东菏泽引出“菏泽到北京大约600千米”,提出学习任务1:你能在纸上画出这段距离吗?学生尝试画图,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全班交流。
让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讲解自己是怎样在纸上画出600千米的。
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逐次进行板书(有序排列,一列是“图上距离”,另一列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6厘米 600千米3厘米 600千米10厘米 600千米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不同点:缩小的比例不同。
师:在画图上,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纸上。
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的意义导学案
比例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掌握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改写。
()。
现在你知道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吗?请你把公式写出来。
2.常见的比例尺一般有两类:比例尺和
比例尺。
图一图二
比例尺 1:100000000 比例尺
3.“图二”中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
km.,这是比例尺。
4.“图一”中数值比例尺1:10000000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 km.,它转化成线段比例尺为。
5.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
6.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零件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课本第49页图中2:1表示。
7.比较缩小比例尺与放大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8.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的比,这是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四、尝试应用下来,在班级展示时,交流解决。
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展示自学体会、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质疑探究
通过学案自学、小组合作、班内展示,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新的疑问吗?我们共同
解决。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比率尺的应用》导教案新人教版教课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率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率尺求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率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要点:求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
教课难点:务实质距离。
教课过程:一旧知铺垫.什么叫做比率尺?板书:图上距离:实质距离=比率尺2.说一说以下各比率尺表示的详细意义。
1)比率尺1:450002)比率尺80:10----40 ㎞.教课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①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②这幅地图的比率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质长度是多少?3)你以为能够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①学生试试解决问题。
②教师巡视讲堂,认识解答状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报告解答状况。
方程解: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质长度是X厘米。
依据图上距离:实质距离=比率尺,能够例比率式解答0/X=1/500000X=10×500000(问:依据什么?)依据比率的基天性质。
X=50000005000000㎝=50㎞答:略算术解:依据图上距离除以实质距离等于比率尺,得出:实质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率尺0÷1/500000=10×500000=5000000(㎝)5000000㎝=50㎞答:略2.教课例3。
1)出示例题,学生认识题目要求。
2)议论:你想如何画?经过议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质距离按必定的比减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立;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质距离的比。
①确立比率尺;②求出图上的距离;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讲堂,认识学生解决问题的状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报告,沟通。
①小组派代表说明你的方案和结果。
②选择适合的方案,展现结果,并说明解决方案如:选择比率尺1:1000绘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比例尺》人教版
“双向五步探究型”高效课堂导学单
课题 : 比例尺
学科 : 数学 年级:六年级 (下) 设计: 杨陇涛 审核:
课时安排 : 第
课时,总计
课时
学生 :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会计算比例尺.
2、会计算比例尺。
自主预习
1 、什么是比例尺?
探究一:
比例尺的意 义
1、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
定的 ( )缩小 (或扩大 ) ,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
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叫做这幅图的(
)。 即:
(
) :(
) = 比例尺
二、探究 (引导发现)
()
或
=(
)
()
2 、 比例尺 =1 :100000000 中,图上距离 1 厘米,代
流 程设 计
一、设疑 (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需要
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
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 比例尺.
教师(探究 点)
学生发现与展示( ABC)
笔记 纠错
表实际距离的(
)厘米。也表示图上距离是()Biblioteka 探究二:比例尺的分 类
1
的
,实际距离是(
100000000
)的(
)倍。
3、比例尺是一个( ),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
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4 、用数字形式表现的比例尺,叫做(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尺计算及画平面图》预习案导学案
用比例尺计算及画平面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进一步学习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图上距离或是实际距离,灵活的运用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
3. 巩固比例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并且渗透一些德育教育。
二、预习学案1. 什么叫做比例的性质?2. 求下面各比例中的未知项X。
1:450=12:X X:40=5:8 11:X=25:2253. 什么叫做比例?三、导学案1. 教学例2(1)让学生读题并思考问题: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2)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写出比例尺的关系式,是什么?(3)已知比例和图上距离,那么我们先把已知的写上,比例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图上距离是多少?(4)那么现在这个比例,有三项是已知的,求其中一个未知项,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啊?(5)在解比例前对于这个未知项,我们该怎么处理?(6)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个比例怎么解?(7)这里的500000是什么单位?那么是多少千米呢?(8)我们刚才用的是设未知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求出答案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呢?1. 教学例3。
(1)要在这张纸上原原本本地画一个长80m,宽60m的操场的平面图,可能吗?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注意什么?(2)那么这个比例尺怎么来确定呢?用多少合适呢?(3)比例尺的确定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说根据要画的实际距离大小及我们画平面图的纸的大小的限制。
我们如果用1:100的比例尺的话,大家算算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相应是多少?我们这纸能画下吗?(4)那说明我们还得把比例尺缩小一些还是放大一些?用多少呢?(5)如果用1:1000,操场的长图上距离是多少?宽呢?怎么算?(6)大家求出了操场长和宽在图上分别为8cm和6cm,那么现在大家就把这个平面图在纸上画出来,表明长和宽,以及比例尺。
(7)画完后,要求学生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也一并表在图上,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55页例1.例2.作业本第31(2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情景:1.出示邮票。
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3.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
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
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
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二、问题解决: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
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2).用4.5厘米表示9米(3).用3厘米表示9米(4).用1厘米表示9米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2).4.5厘米9米=4.5900=1200(3).3厘米9米=3900=1300(4).1厘米9米=1900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难点: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1、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51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三、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四、课堂小结创意作业: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
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具学具小黑板、课件、备一幅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老师请大家自己动手测量了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课比例尺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
7÷3=900×=2100(m)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小明的新家按1∶200画出的户型图是这样的。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导学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导学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导学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
(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出示图例1: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出示图例2“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学生看图,“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也是一个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2:1 比较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教学例2
(1)让学生读题并思考问题: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
(2)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写出比例尺的关系式,是什么?
(3)已知比例和图上距离,那么我们先把已知的写上,比例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图上距离是多少?
(4)那么现在这个比例,有三项是已知的,求其中一个未知项,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啊?
2.重点关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对于难以理解的和有疑问的地方;
3.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记录在“学后反思”课后单独和老师交流;
4.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首先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列比例来求,也可以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
四、 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在一幅比例尺是1: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0厘米,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回顾已学知识独立思考完成;
2.自学课本第53页,完成练习。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自主学习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为多少千米?
1.根据自学情况同桌展开对学,订正完成的,研讨自学完成不了的;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1. 什么叫做比例的性质?
2. 求下面各比例中的未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
1:450=12:X X:40=5:8 11:X=25:225
3. 什么叫做比例?
4.自主学习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为多少千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用比例尺计算
执教教师
学生
六(2)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图上距离或是实际距离。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
3.巩固比例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并且渗透一些德育教育。
重点难
点预测
重点
进一步学习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图上距离或是实际距离。
难点
进一步学习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图上距离或是实际距离。
(2)北京与天津大约相距12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约是多少多少厘米?
(3) 甲、乙两地相距280km,在一幅比例尺为的地图上,两地距离应是多少厘米?
1.注重知识的应用、积累。
2.说说你在这节课学习中的收获?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5)在解比例前对于这个未知项,我们该怎么处理?
(6)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个比例怎么解?
(7)这里的500000是什么单位?那么是多少千米呢?
(8)我们刚才用的是设未知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求出答案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呢?
1.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对于难以理解的和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