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说课稿15篇
![《慈母情深》说课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abaa0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c.png)
《慈母情深》说课稿15篇《慈母情深》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慈母情深》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慈母情深》说课稿1《慈母情深》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给我钱买书的故事。
课文以对话、外貌和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近距离感受人物形象和心理,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孩子心灵的震撼。
为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1、扣词想象,拓展文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想象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拓展文本之外的画面。
“失魂落魄”一词体现了我对书的渴望,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失魂落魄”品味感悟,使学生能通过这个词想象到作者失魂落魄的样子,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今天课堂上学生能说到为了书做梦也想,上学也想,吃饭也想,通过对这些画面的想象,学生就能体会到这种“失魂落魄“了。
还有“龟裂”是描写外貌的词,母亲生活的全部艰辛都可以体现在这龟裂的手指上。
教学中,引导学生或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龟裂的手指吗?”、或观察龟裂图片,以直观理解“龟裂”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想母亲这双龟裂的手是怎么来的,感受文本之外母亲操劳的情景。
课堂上学生也能够透过这双手想到她忍受寒冷忍受裂开的疼痛,一个龟裂让母亲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丰满了。
2、以点带面,放手自悟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因此,围绕重要训练点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一段是课文中一个表现母亲形象的经典镜头。
因此,在初步感悟“眼神疲惫”,体会辛苦后,放手让学生再找其它表现辛苦的句子,品味研读,不断丰厚母亲的形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3c94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b.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b2aa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3.png)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教学设计】《慈母情深》选自闻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
该文章被选入了国家统编版五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爱与和善和我对母亲的感谢、喜爱与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一些重点句段要多次诵读,感受谴词运句方面的精妙。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体会人物的情。
2、难点是引领孩子从母亲的外貌和朴实的言行中体会母爱的真挚、肤浅、崇高、宏大。
三、教具预备: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流程:一、感情读题,品读词意同学们,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气是巨大的。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晓生的《慈母情深》(板书)。
1、感悟“慈母”2、感悟“深”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把生字词读通读顺。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始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的( 失魂落魄 )。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音(震耳欲聋 ),我看到母亲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的手里,立即又陷入了(劳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3、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三、研读课文,细品词句1、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好好读读,专心体会在旁边做上批注。
(写下自己的感受)2、品读词句,沟通感受“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乏的眼睛惊讶地望着我,我的母亲……”A、读这句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B、谁能发觉这句话的特殊之处?(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C、师范读句子,同学闭上眼睛,专心灵想象: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我记忆中母亲的背是怎样的?你看到一张怎样的脸?记忆中母亲的脸曾经是怎样的?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记忆中母亲的眼睛是怎样的?D、母亲坚挺的背,光滑的脸,光明有神的眼睛到哪去了?惊讶极了!让我们带着困惑和惊异来读这句话。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14f5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亲情小说《母亲》。
作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摄取了少年时期生活的一个镜头:辛勤劳作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一元五角钱”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钱,但是对于当时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对于一个每个月只能赚27元工资还要养育5个子女的母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课文以“一元五角”钱为线索,通过“我”在车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通过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一系列描写,刻画出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不长的篇幅却用了35个小节,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
文中“七八十台机器”的广角镜头、“母亲直背、转身、望着我”的慢镜头、“母亲掏钱、塞钱、凑钱给我”的特写镜头、“母亲立刻投入工作”的快镜头,写得生动感人,值得引导学生感悟与理解。
尤其是作者在写作上的特色,3个“我的母亲”倒装与反复的写法,以及4个“立刻”反复使用的写法值得细细推敲。
二、学情分析写人的文章孩子们有接触过,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更要去初步学习作者如何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
本文的写作背景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来说偏遥远:一个母亲每月工资27元,担负起抚养5个孩子的重担。
家庭如此拮据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体会到的,母亲如此的辛劳也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无法体谅到的,如何让孩子能够走进文本,能够深入去理解“一元五角钱”在当时到底意味着什么?体会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个难点。
所以适当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抓“震耳欲聋”等词感受母亲工作环境之恶劣,通过抓住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词句,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母亲工作负荷之巨大、劳作之辛苦以及母亲爱儿之情深很有必要。
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1.随文理解“震耳欲聋”一词,会认“陷、碌、攥”和多音字“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050280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慈母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第五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爱的力量,学会珍惜和回报爱。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慈母情深,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他们感受慈母情深,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慈母情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学会珍惜和回报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慈母情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慈母情深。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3.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46937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辛的情况下,仍然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感人故事。
本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慈母情深的一幕,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的形象,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水平。
(3)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之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母爱伟大的一面。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慈母情深。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孝敬父母的品质。
3.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对慈母情深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材分析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1c66f626fff705cc170a60.png)
18* 慈母情深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
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瘦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贫苦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通情达理的母亲。
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地敬意与无比地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
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5fdb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慈母情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内容简介:课文记叙了家境贫困的“我”喜爱读书,为一本《青年近卫军》失魂落魄。
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的钱时,才发现母亲是在一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辛苦劳作,在我震惊、痛苦和懊悔之际,母亲却慷慨地把买书的一元五毛钱给了“我”,“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用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没想到母亲却数落“我”一顿,又给我凑够了买书的钱。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课文着力要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
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本研读: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小节。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以对话、抒情为主,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性的最美光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并没有浓笔重彩,只是抓住母亲的形:极其瘦弱的脊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抓住了母亲的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抓住了母亲的情: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母亲的形象就诉诸于作家笔端——那个时代,在物资的困乏使得精神的需求变得退而求次的境况下,就是这个瘦小羸弱,为生计疲于奔命的母亲,却始终在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
这是多么博大而深沉、朴素而崇高的母爱!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能做到对课文内容概括,但大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不娴熟,他们知道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对这些描写进行感悟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描写及作用。
学生对于父母之爱有所体验学习时要进一步体验那深沉的爱?,而且本班学生的生活普遍比较优越,可能对文中作者的描绘感受不深。
三、教学目标1.理解和积累本课“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用换句比较等方法,体会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小学教案设计《慈母情深》
![小学教案设计《慈母情深》](https://img.taocdn.com/s3/m/f39a23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png)
小学教案设计《慈母情深》《慈母情深》教案设计1. 教材分析1.1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反映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1.2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篇课文处于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素材。
课文中的描写细腻而真实,无论是对母亲工作环境的刻画,还是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都为学生理解母爱提供了丰富的文本依据。
同时,文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种特殊的句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层层递进。
2. 学情分析2.1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中所表达的深沉的母爱,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才能深刻体会。
他们在生活中虽然能感受到母亲的关爱,但这种情感多是日常的、较为浅层的,对于文中所描述的在艰苦环境下母爱的伟大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2 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字词学习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一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如反复的修辞、细节描写的作用等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引导。
例如,文中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部分,学生可能只能表面地理解环境的恶劣,而难以将其与母亲的形象以及母爱联系起来。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1.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龟裂”“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的含义。
3.1.3 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默读、朗读、批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8636852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8.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与母亲的一次分别,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进行深入体会。
同时,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培养感恩的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难点:深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伟大和深沉,学会珍惜母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利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相关图片3.生字词卡片4.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讲解重点句子。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8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4827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4.png)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8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8篇)《慈母情深》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名作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不顾同事的劝说,毫不犹豫地拿钱给“我”买课外书的故事,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二、说目标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抓住人物描写的重点语句,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1.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课前,我与学生交流,向学生介绍了时代背景,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说教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合作交流、指导点拨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我借助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父母之爱在本篇课文的处理当中,我想借助一个“酸”字,引导学生从而母亲“瘦弱的背影、疲惫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坚定的话语”这个四个层面,寻找作者为何接过母亲的钱会鼻子一酸的原因通过品悟结合,多重朗读,比较学习的方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样式,在言意结合的过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3篇)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84fadbe23482fb4da4cf2.png)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3篇)慈母情深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不顾同事的劝阻,给我钱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自然段。
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少年时的“我”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5-31 自然段,写了“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问母亲要钱买书,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劳累地挣钱,我很是震惊。
32-35节,写了“我”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买书,而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母亲数落了“我”后,又为“我”凑钱买书。
《青年近卫军》就是这样来的,它是“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拜之情。
__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所以在教学时,我就紧扣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抓课文重点句感悟。
三、具体实施课前谈话通过对梁晓声的简单了解,学生感受到梁晓声是位着有多篇小说的著名作家,为本节课学习——感受作者的成功与“母亲的支持”分不开,作了铺垫。
一、整体感知课文,__情节性较强,学生能自己读懂内容。
所以我在让学生自读课文后,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从故事起因开始学习__,因为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并且是想得“失魂落魄”。
抓住词语体会买书欲望的强烈,感受家境的贫穷。
因为想到学生可能理解不了一元五角在当时是怎么一个数目,我补充当时经济背景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体会虽然家境的贫穷但我还是想买书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83fb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6.png)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慈母情深教案篇一《慈母情深》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了解“语文导学”的要求上,放手让他们自主阅读学习。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并勾画出描写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想。
然后组织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提出不懂得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文章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
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我补充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
有了这一辅助资料,理解课文更深刻了,更加深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课文,从而实现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慈母情深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
3、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展示母爱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展示母爱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一篇展示深刻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啊!你们看,(教师出示小说《青年近卫军》)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
在那个时候,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出示旧版小说实物,介绍当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线索。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一下,围绕着这本《青年近卫军》,课文写了哪些事?学生默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 教案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cb25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4.png)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感人故事。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感情。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母爱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深情方面,还需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尤其是细节描写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感情,懂得珍惜母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分析母亲的形象,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深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案:提前准备教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慈母情深》。
提问:“慈母”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慈母就是伟大的母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故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母亲的形象。
教师适时提问:母亲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最新5篇)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abe0e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f.png)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最新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
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简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
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出示古诗,导入新课出示古诗《游子吟》,自由诵读。
交流古诗内容,感受慈母的爱,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古诗,引起对母爱的初步感悟,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和梁晓声一同走进《慈母情深》,一同感受母爱的伟大。
板题、读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交流,感受母爱无私、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感受母爱文中母亲的一言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了不起,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些描写母亲的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划下这些句子,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同时也要训练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时做札记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
”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