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doc

(完整word版)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doc

国内外研究财务舞弊的成果及其丰富,要将如此丰富的的理论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困难极大,特别是在进行归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文献归纳能力。

本文仅仅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与本文最相关的理论进行主要综述,而略微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择尽可能科学的概述。

具体而言,本章节文献综述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分别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以及小结三个层次展开。

1.1 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 Beasley (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 ISA )(AI240 )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 2001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8 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 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区准则条例或颁布机构规定的具体内容域中《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了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国第 8 号——错误与舞为,同时列举舞弊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伪造变造记录弊》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现状:李兴灵(2010)深入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并针对财务舞弊治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外部监管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内部控制。李元庆(2017)研究法务会计防治舞弊的效果认为,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分析,法务会计在企业财务舞弊中可以起到事前预判、事中控制、事后调查和诉讼的作用。
(2)关于财务舞弊手段与识别的研究
国外关于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现状:AliciaRamirez-Orellana (2017)结合贝尼什模型研究西班牙食品行业欺诈案发现,公司大多通过应收账款和资产总额操纵利润。国外关于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现状:Petr Hajek,Roberto Henriques(2017)通过研究发现,发现公司是否存在财务舞弊行为与分析师对收入和收益的预测有很大的关系。Galina Baader, Helmut Krcmar (2018)通过将基于红旗的方法与过程挖掘相结合来减少财务舞弊识别误报的数量。JingLiao,DavidSmith,XutangLiu(2019)通过研究2003年至2015年期间的中国上市公司发现,有女性CFO所在的公司基本上很少出现财务舞弊行为。Yuh-JenChen, Wan-ChingLiou(2019)研究开发了一种方法来检测业务组的财务报表中的欺诈行为。所建议的方法适用于减少投资损失和风险,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增加投资收益。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
国外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现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2017)颁布《会计准则第99号考患财务报告中的舞弊》,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重点关注产生舞弊的三个重要因素:压力、机会、借口。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DanYang, Haojiao, RogrBuckland(2017)利用样本调查发现,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或监事会成员所持股份的比例可以对防止财务舞弊发挥作用。Yuehua Xu(2018)采用互动主义的观点研究发现,当董事会的平均年龄增加时,首席执行官进行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较小。Yang Wang, John K.Ashton,Aziz Jaafar (2019)利用双变量概率模型研究了2007年至2014年之间基金投资与会计欺诈之间的关系。他们观察到基金投资具有更高的欺诈检测水平,从而降低了公司进行欺诈的可能性。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爆出令人震惊的财务舞弊事件,使投资者的信心大受影响。

2011年11月,美国安然公司会计丑闻,拉开了人们了解财务舞弊事件的大幕,安然事件尚未平息,世界通信、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莱德艾德等公司的财务舞弊,进一步的加剧了对证券市场的震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更为严重。

琼民源、银广夏、亿安科技、蓝田股份等一个接一个财务舞弊事件出现,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影响。

财务舞弊既有上市公司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客观因素,还有我们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本文对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整合。

一、上市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动因(一)弥合融资要求资金与企业,犹如血液与人体。

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

1 初次发行阶段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

但是根据规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和上市,便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连续三年盈利。

2 配股阶段配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筹资工具。

中国证监会将上市公司配股的条件规定为“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

为了满足该项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l%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

3 增发新股阶段增资发行条件虽然比配股的条件低,但它也要在增发新股的前3年连续盈利。

上市公司为了“圈”得更多的钱,自然有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包装。

此外,为了更有利于从银行取得贷款,许多资信状况不好、偿债能力较差、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自然会产生操纵会计信息、实施财务舞弊,人为虚增利润,抬高收益。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舞弊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而且复杂的角色,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舞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信息使用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作出错误的投资,融资等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次序。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维护会计的发展,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所以本文献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方法,舞弊预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讨论。

用于披露和解决一定的财务舞弊上的问题。

关键字:财务舞弊,舞弊报表,不当披露前言:近十年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顾雏军创造的格林柯尔“神话”;绿大地放心的隐瞒费用,虚增利润。

财务舞弊充斥着整个经济市场,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财务舞弊及其常用的舞弊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财务舞弊”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二.财务舞弊的方法1,舞弊报表(1)虚增销售收入。

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

(1)提前确认收入;(2)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

(3)通过三角交易虚增收入(2).多计应收账款。

通常债权人比较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财务舞弊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文献综述

娄权 (2004)提 出会计舞弊 的 “四因子 假说” 一当机会 、文化 、权 衡 、 动机 四因子都具备时 ,发生财务舞弊。
4、五 因素 理 论 Rezaee(2008)将财务 舞弊 的动因概 括为 五个方 面 ,用 CRIME来 表述 :C指公司首席执行官 、财务 总监 、董事长 以及公司股 东 ;R代 表 舞 弊 的方 式 众 多 ,包 括 高 估 收 入 与 资 产 、低 估 负债 与 费 用 ,其 中盈 余 管 理是较为常用的财务舞弊 方法 ;I指上市公 司进行 会计 舞弊 的动机 ;M 指外部审计和监管 机构 、董 事会 、审 计委 员会等 为 主体 的直接 监督 机 制 ,以及各类 间接监督机制 ,并发现监督机制弱化 是财 务舞弊 的成 因之 一 ;E反应财务舞弊带来的严 重后果 。 5、 风 险 因 子 理 论
~ 、 财 务舞 弊 的识 别 会计 舞弊的研 究多 集 中在 “红旗 ” 标志方 面 ,即舞 弊公 司 的特征 和舞 弊的征兆方 面,这个标 志使 注册会 计师在 审计业务中产生舞 弊动机 的职业谨慎 ,提 高对舞 弊风险 的警报 。代 表性 的观点 :Romney (1986) 通 过 调查 问 卷发 现识 别 上 市公 司 财 务 舞 弊 的 指 标 与 管 理 人 员 的个 人 素 质 有密切关 系。Cottrell(1994)在对卫 生保 障行 业进 行研究之后证 明可辨 认 的财务舞 弊征兆 可分 为六类 :高级 管理人 员行为的变化 、会计 处理方 法前后 的变化 、内部 控 制不 力 、财 务分 析 异 常 、秘 密 消息 以及 抱 怨。 阎、王 (2001) 以及刘 (2011)也 都认 为可 以通 过资产 负 债率 、周 转 率等一些财务指标 来识别 舞弊的公 司 ,后者又增加了审计意见这 一非财 务指标作为对财务舞弊行 为的甄别特征 。 随着数学统计 知识被 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一 些会计学者将 数学建 模与统计 方法 与财 务舞 弊识 别 相结 合 。有 代 表性 的是 :Green和 Choi (1997)在运用人T 神经 网络 (ANN)技术 构造 了财 务舞弊 判别模 型 , 认 为在审计 的初始 阶段 ,首先可根 据这一 模型判 断公司 是否存在 舞弊 , 并在此 基 础 上 增 加 实 体 性 检 验 ,更 好 判 别 是 否 存 在 舞 弊 行 为。Lin Hwang and Beeker(2003)构建模 糊神经 网络模 型 ,这个模 型融合模 糊 回归 、神经 网络及其他 的方法来模拟人类理性 巾的不 确定性 ,此模 型可 以有效地弥补审计师 的不 足或减少审计师 的偏 见。梁 杰 ,位金亮 和扎彦 春 (2006)构建混合模 型来识别企业是 否实施 了财务舞 弊。 二 、财 务 舞 弊 的动 因 对于财务舞弊 的动 因,不 同研究者有着 h己的看 法 ,可 以分 为两因 素 、三因素 、四因素 、五 因素 、多种 因素等理论 。 1、 两 方 面 动 因 财务舞弊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从结构和行为两方而考虑财务舞 弊。结构 是企 业 内部管 理 ,行 为如 员lT的价 值观 、态 度及 管理 层 的激 励 等 。识 别财 务 舞弊 ,不仅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 ,还要观察是甭存在潜在舞弊的 可能 慈 宁宫 和经 营财 务 压 力 。Mei Feng (2010) 认 为 CFO 和 CEO有 股 权 激 励 的动机 进行 会 计操 纵 ,而 CEO股 权 激励 动机 更 大 ,CFO进 行 财 务舞 弊 原 因更可能是受到 CEO的压力 ,非个人财务压力。葛和黄 (20oo)认为导致 我国财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两方面。 2、三 方 面 动 因 劳伦斯于认 为舞弊产生于机会 、动机和合乎情理三个 方面 ,这个理 论 为舞弊理论 的发展 奠定 了基础 。Albrech (1995) 指出舞 弊 的产生 是 因为存在着压力 、机会和借 口。压力是导致财务舞弊 的行 为动机 ,主 要 是 _[作压力 ,资金短缺压力 ,不 良习惯压力 以及其他 因素的压力 。研究 显 示 ,资 金 短 缺 压 力 和 不 良习 惯 压 力 这 两 种 类 型 的 压 力 大 约 占 95% 。 机 会 主要包 括公 司控制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 ,缺乏 良好 的企 业氛 围,内部 审计 的匮乏等方面 。借 口是指 舞弊 者为 了掩盖 财务 舞 弊这种 不道 德行 为 ,逃避 自己的责任而编制的各种理南。研究证明 ,防范财 务舞弊 的发 生不仅要加 强内部控制 ,还要通过解除压力消除借 口来抑 制舞弊 。此 三 要 素是有 机整体 ,缺少任何一个 ,都构不成真正的舞弊 。 3、 四 方 面 动 因 国外将 财务舞 弊 的动 因归 结 为 四个方 面 的 比较 著名 的理 论是 Bo— logua (1993)提 m四因素理论 :贪婪 、机会 、需要 和暴露 。“贪婪 ”和 “需要 ”与个体的素质和认知有关 , “机 会” 和 “暴 露” 与公 司环境 和 内部控制有关 。国内的相关研 究出现的较晚 ,主要有 :何红 (2002)认 为财务 困境 、利益驱动 、道德 困境 和制度 缺陷是诱 发财 务舞弊 的动 因。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实施财务活动中,通过欺诈、隐瞒、篡改财务数据等手段,以获取私利或者规避责任的行为。

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隐患,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带来严重损失,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的秩序。

对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开展防范和治理工作,对于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财务舞弊问题日益凸显,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许多企业在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机制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财务舞弊问题。

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舞弊问题的根源和特点,找出防范控制的有效策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讨财务舞弊的定义、种类、影响以及常见手段,进一步总结防范财务舞弊的策略,为企业有效应对财务舞弊风险提供有效建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秩序稳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财务舞弊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为各类企业提供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通过研究财务舞弊的定义、种类、影响以及常见手段,可以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措施,减少财务损失和信誉风险。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推动财务舞弊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研究财务舞弊及其对策,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

1.3 研究意义财务舞弊是企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声誉。

深入研究财务舞弊,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财务舞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审计对策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审计对策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审计对策文献综述作者:刘珏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31期财务舞弊屡禁不止,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市场与经济的稳定性,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会计行业的舞弊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有关财务会计舞弊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一)选题目的会计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管理者通过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数据,或不实陈述企业经营活动状况等手段来欺骗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达到自身不合法需求的一系列犯罪行为。

会计舞弊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愿的决策,并因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宏观上会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而关于财务会计舞弊的动因与方法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更应加深研究。

(二)意义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市场与经济的稳定性,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积极应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文献综述(一)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及舞弊手段的研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会计舞弊行为是指管理当局通过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数据,或不实陈述企业经营活动状况等手段来欺骗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达到自身不合法需求的一系列犯罪行为。

丁菱(2018)指出,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会计舞弊存在以下四种手段,贪污公款,挪用行为,转移财产和调节财务。

而朱正鹏(2017)指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分为利润舞弊类型和资产负债表舞弊类型。

利润舞弊又可以分为多种舞弊形式:一是虚增利润,主要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减少准备计提、亏损挂账、关联方交易等方式来提高经营业绩;二是虚减利润,主要通过推迟确认收入、增加准备计提、使用加速折旧等方式来减少利润,以达到避税的目的;三是巨额利润冲销,主要通过一次性将积压存货、坏账、闲置固定资产等资产作为损失处理,以回避新任经营者的业绩责任。

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综述

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综述

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综述[摘要]财务舞弊现象能否存在是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监管部门各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上市公司来说,当舞弊预期收益人于其预期舞弊成本时就会选择舞弊;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当其“出卖”审计意见的预期收益人于预期成本时,就会选择“出卖”。

但若放在道德的角度看事情并非必然如此。

当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大于非道德力量时,他会选择社会许可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他会放弃非道德方式所能带来的巨额收益。

本文在综述各专家学者关于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德治弊”与“以法治弊”相结合的新理念。

[关键词]财务舞弊;治理机制;以德治弊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0.022如果说会计信息失真尚具有会计自身因素所决定的模糊性的话,财务舞弊则是彻头彻尾的人为操纵的违法行为。

失真的会计信息并不必然性违背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和其他相关法律,而财务舞弊则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公然违反和肆意践踏。

在法制建设日益健全的今天,国内外财务舞弊案发事件数量之多、金额之大、涉嫌人员之广不能不引发人们深层次、多角度的思考。

从财务舞弊的动因到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诚然,要有效地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必需先明确财务舞弊发生的动因及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地采取措施。

一、财务舞弊动因及成因分析西方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多经济现象,但却带来了人类伦理道德的普遍滑坡,这也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层出不穷的终极原因。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道德与非道德力量的矛盾统一体,其在利益追求的过程中,道德与非道德力量都会在体内起作用,当道德的力量大于非道德的力量时,他会自觉在社会许可的范围内做事,当非道德力量在体内占据上风时,他就会选择非道德的方式。

在西方经济学过分强调了人的自利性时,非道德的力量在人体内逐渐占据上风,道德的力量逐渐丧失。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手段、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交易、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误导投资者。

具体舞弊手段如下:1. 虚构交易: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公司报表,虚增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当期利润。

3. 隐瞒费用:A公司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减少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A公司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公司报表,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三、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企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从而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在本案例中,A公司虚构了大量的销售合同,虚增了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财务舞弊的另一种常见手段,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延长收入确认周期,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3. 隐藏费用:隐藏费用是财务舞弊的又一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降低费用标准,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是财务舞弊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报表,从而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指公司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者谋求股东利益,故意违背会计准则,编造虚假财务信息,以此来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财务舞弊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部分将由多个层面来解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复杂,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市场压力,从而诱发财务舞弊行为。

监管不力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舞弊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其治理机制,进一步探讨预防措施与案例分析,以期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产生原因,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治理建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展望。

通过对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和公平性,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为广大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资本市场的安全稳定。

1.3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近年来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可以帮助揭示造成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加强对财务舞弊的预防和治理。

其次,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透明度。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事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财务舞弊的手段,以达到粉饰业绩、误导投资者等目的。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事件概述2019年,我国某知名上市公司A公司因涉嫌财务舞弊被证监会调查。

经调查,A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近10亿元。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事件分析1. 舞弊动机A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1)追求短期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A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吸引投资者关注。

(2)掩盖经营困境: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滞销等问题,为了掩盖这些问题,公司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满足高管利益:A公司部分高管为了获取高额薪酬和奖金,通过财务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

2. 舞弊手段A公司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构业务: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应收账款等方式,虚增利润。

(3)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减存货等方式,虚减成本。

(4)关联交易:A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关联方,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3. 舞弊原因(1)内部控制不健全: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审计监督不力:A公司外部审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审计监督不力。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层和员工职业道德缺失,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采取舞弊手段。

四、防范与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篡改、隐瞒等手段,故意操纵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

本报告将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二、事件背景(一)企业概况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上市以来,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然而,在2018年,公司被爆出涉嫌财务舞弊,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事件起因据调查,公司涉嫌通过虚构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具体表现为:在销售业务中,公司将部分销售款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从而虚增收入;在工程成本核算中,公司将部分工程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从而虚减成本;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公司将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其他业务损失,从而虚增利润。

三、事件经过(一)调查过程2018年3月,公司被监管部门发现存在财务舞弊嫌疑。

随后,监管部门启动了调查程序,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全面审查。

经过调查,监管部门确认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二)事件发酵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应声下跌,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同时,监管部门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四、事件分析(一)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收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将部分销售款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从而虚增收入。

2. 隐瞒费用:公司通过隐瞒工程成本、虚减成本等手段,将部分工程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从而虚减成本。

3. 虚增利润: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减值损失、虚增利润等手段,将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其他业务损失,从而虚增利润。

(二)舞弊动机分析1. 财务压力:公司上市以来,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近年来,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融资困难等问题,财务压力较大。

2. 利益驱动:公司部分管理层和员工存在利益驱动,希望通过虚增利润,提高公司业绩,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作者:罗瑛璇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8期一、研究背景财务舞弊所产生的错误信息会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导致资本市场各行为主体乃至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出现决策偏差。

如今,财务舞弊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安然、麦道夫、银广夏、蓝田、兴业银行、长虹等国内外资本市场出现的重大财务丑闻事件也印证了防范财务舞弊的必要性、紧迫性。

目前国内外对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涵盖财务舞弊的动机、手段、监管、环境等多方面。

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二、关于财务舞弊的文献综述(一)对舞弊动机的研究国外学者对舞弊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由美国的G. Jack Bologna和加拿大的Lindquist Robert J.提出。

该理论把舞弊比作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结构部分),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行为部分)。

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

美国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1995)进一步发展了舞弊学理论,认为舞弊的动机包含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

舞弊GONE理论(四因素论),由Bologna等人在1993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因子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了舞弊风险程度。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在GONE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指因人而异,且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

一般风险因子是指由组织或实体来控制的因素。

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某公司近期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舞弊原因、手段、影响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年底,公司财务报表被审计师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调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涉嫌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

三、舞弊事件概述1. 舞弊手段(1)虚构业务:部分管理人员通过伪造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延迟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3)隐瞒费用: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成本、隐瞒费用等方式,降低费用支出,提高利润。

2. 舞弊时间:2016年至2019年。

3. 舞弊金额:涉及金额约5000万元。

四、舞弊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缺陷(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公司薪酬激励制度与业绩考核脱节,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深。

3. 监督机制不完善(1)审计监督不到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2)外部审计存在缺陷:外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

五、舞弊后果分析1. 经济损失:公司因财务舞弊导致利润虚增,虚增金额约5000万元,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信誉受损: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3. 法律风险: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书范文(3篇)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书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名称:财务舞弊分析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X月X日报告单位:XXX公司审计部报告编制人:XXX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XXX公司在2022年度财务报表中发现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舞弊动机、手段、影响及防范措施等,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XXX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X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显著。

然而,在2022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声誉。

三、舞弊行为分析1. 舞弊动机(1)业绩压力:公司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追求短期业绩增长,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虚增收入、利润。

(2)个人利益:部分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获取不正当收益。

2. 舞弊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等,虚增收入和利润。

(2)调整报表:通过调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等手段,调整利润。

(3)隐瞒费用:将应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延迟至下期,虚增当期利润。

(4)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方关系,进行不公平交易,转移公司利益。

3. 舞弊影响(1)财务报表失真:公司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

(2)损害公司声誉:舞弊行为损害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3)法律风险: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承担法律责任。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员工的诚信观念。

2. 优化激励机制(1)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薪酬与公司长期业绩挂钩,避免短期行为。

(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避免业绩压力导致的舞弊行为。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其舞弊的动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

康美药业作为一家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其财务舞弊案的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包括舞弊的手段、动因以及对企业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舞弊行为的本质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探讨财务舞弊行为的经济后果。

财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重大损害,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财务舞弊对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财务舞弊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为例,全面深入地研究财务舞弊的动因及经济后果,为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在财务舞弊的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财务舞弊的动因往往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外部监管环境的宽松、管理层个人道德风险以及追求不当利益等。

经济后果方面,财务舞弊不仅损害公司的声誉和信誉,还会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和法律责任。

康美药业作为近年来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其舞弊手段、动因及经济后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已有研究指出,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可能与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层权力过度集中、外部监管不力等因素有关。

其舞弊行为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康美药业为例,深入分析其财务舞弊的动因和经济后果。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旨在探讨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评估其舞弊行为对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财务舞弊的问题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的问题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篡改财务报表等手段,故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一种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财务舞弊事件频发,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本文将从财务舞弊的定义、类型、成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财务舞弊的定义与类型(一)财务舞弊的定义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篡改财务报表等手段,故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一种违法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二)财务舞弊的类型1. 虚假交易:企业虚构交易,以增加收入、利润或资产。

2. 隐瞒事实:企业故意隐瞒实际经营状况,以误导利益相关者。

3. 篡改财务报表:企业通过篡改财务报表,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4. 虚假披露:企业虚构或夸大信息披露,以误导投资者。

5. 内部交易: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交易,以谋取私利。

三、财务舞弊的成因(一)企业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企业为了提高股价、获得融资等目的,可能采取财务舞弊手段。

2. 管理层素质:管理层素质不高,缺乏诚信意识,容易导致财务舞弊。

3.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舞弊行为难以被发现。

(二)外部因素1. 监管环境: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舞弊成本较低。

2. 市场竞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采取财务舞弊手段。

3. 信息不对称:企业信息不透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难以获取真实信息,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2. 提高管理层素质:加强管理层培训,提高其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3. 加强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舞弊现象愈发引人关注。

会计舞弊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对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会计舞弊往往源于企业或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融资、维持股价、规避税务等目的,会采取虚构财务报表、调整会计数据等手段进行舞弊。

2. 内部控制缺失: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财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

部分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力,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

4. 外部监管不力: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法律意识。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

3. 提高监管力度: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其参与舞弊行为。

4. 增强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公开重要财务数据和报告,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5. 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积极举报会计舞弊行为,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奖励。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夸大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或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经济分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为我国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1. 盈利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

部分企业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舞弊手段虚增收入、隐瞒成本,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 利益驱动财务舞弊往往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多方利益。

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3. 法规不完善我国财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执法力度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使得财务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例如,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和激励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5. 企业文化因素部分企业内部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文化,企业领导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分析1. 侵害投资者利益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侵害投资者利益。

2. 影响资本市场稳定财务舞弊行为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导致股价波动、市场失灵,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 损害企业声誉财务舞弊行为会损害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品牌价值,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4. 加剧社会不公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应对财务舞弊的措施1.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填补法规漏洞,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2.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一、财务舞弊研究概论早在20世纪末的1999年,美国的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以下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的《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1987一1997:An Analysis of U.S. Public Companies》报告,已经充分揭示了高级管理人员广泛牵扯财务舞弊案件的实务发展趋势。

在安然丑闻、世通舞弊的压力下,为了揭露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希冀通过审计师财务舞弊审计能力的提升减少财务舞弊的再次发生。

同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也于2002年10月发布了SAS NO.99,引入了新的舞弊风险评价模式,试图从审计程序入手,增强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屡次出现的诸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等财务舞弊,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5月22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26日,发布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内的18项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层面,防范企业财务舞弊风险的防范。

此后,中注协于2009年10月14日中注协公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希望审计师实现执业会员与非执业会员抵制舞弊的联动,以强化审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职业道德约束。

而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12月27日起草了《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将再次加大了对财务舞弊信息披露的打击力度,明确规范规范了包括财务舞弊信息的信息披露违法行政责任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
一、财务舞弊研究概论
早在20世纪末的1999年,美国的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以下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的《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1987一1997:An Analysis of U.S. Public Companies》报告,已经充分揭示了高级管理人员广泛牵扯财务舞弊案件的实务发展趋势。

在安然丑闻、世通舞弊的压力下,为了揭露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希冀通过审计师财务舞弊审计能力的提升减少财务舞弊的再次发生。

同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也于2002年10月发布了SAS NO.99,引入了新的舞弊风险评价模式,试图从审计程序入手,增强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屡次出现的诸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等财务舞弊,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5月22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26日,发布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内的18项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层面,防范企业财务舞弊风险的防范。

此后,中注协于2009年10月14日中注协公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希望审计师实现执业会员与非执业会员抵制舞弊的联动,以强化审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职业道德约束。

而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12月27日起草了《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将再次加大了对财务舞弊信息披露的打击力度,明确规范规范了包括财务舞弊信息的信息披露违法行政责任认定。

自2011年1月1日实施的最新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高度关注由于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二、财务舞弊动因的理论
理论界对于财务舞弊的研究最初是始于对财务舞弊的动机的研究。

因此相对于财务舞弊的其他领域的研究,财务舞弊的动机的相关财务舞弊理论的体系构架相对的更加的成熟。

国外的相关学者对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研究主要行程了四个具备理论体系水平的强有力的规范性支持性的理论: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财务舞弊GONE理论(四因素论)、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1.财务舞弊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相关心理学理论同财务舞弊理论相结合较早的交叉经典。

冰山理论首先作为心理学概念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随后冰山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财务舞弊理论的研究中。

冰山理论把各种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展现在审计师或公众视野的只是“舞弊冰山”的一部分,属于财务舞弊的结构部分,包含的内容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潜藏在
海平面下的部分,是更为主观化、个性化的内容,包括财务舞弊行为人的态度、感情、价值观念、满意度、等心理层面的因素,属于舞弊的行为部分。

这些行为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起来,因而也更为危险。

在本理论的指示下,审计师在查错纠误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审计风险的结构内容,对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等主观内容也须赋予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审慎的态度。

2.三角理论。

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的开拓性思想最早由美国审计学泰斗劳伦斯·索耶提出,本理论为后来财务舞弊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后,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进一步发展了财务舞弊三角理论。

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学者根据SAS NO.99中有关规则提出的“舞弊三角”风险测评模式,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建立了财务舞弊“三元素”理论。

在实务中,本理论是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最主要理论之一,其受到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应用于我国最新的审计准则中。

本理论认为诱发财务舞弊的因素主要有三种:机会、动机和借口。

这三种因素之间两两相互作用,形成舞弊三角形。

“机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缺乏或失效、信任过度、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无效的评价机制等;“压力”包括财务压力、个人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借口”实质上是个人的道德取向问题,主要受教育、家庭、亲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在本理论中,三要素缺一不可,形成了互为依存的关系,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

3.GONE理论。

GONE理论是西方对舞弊风险因素的一种分类方法,把舞弊的诱因分为四种: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

其中“贪婪”和“需要”与行为人个人有关,“机会”和“暴露”则更多与组织环境有关。

“机会”同潜在的舞弊者在组织中掌握的一定权力有关,是实现舞弊行为可能性的途径与手段,而且这种“机会”是不可能消除的。

“暴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弊行为被发现、揭露的可能性;二是对舞弊者惩罚的性质及程度,它将影响舞弊者事前判断是否实施舞弊的决定。

“贪婪”指道德水平的低下,这是行为个体个性的一种特征。

“需要”实际上构成了舞弊行为的动机。

4.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本理论是G.Jack·Bologana等人在GON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财务舞弊理论。

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企业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

所谓因子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规律以寻找综合指标,使得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变得简单。

本理论认为舞弊风险因子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

一般风险因子是组织或实体来控制的因素,包括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

个别风险因子是指因人而异,并且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与动机两类。

第二、相关委托代理理论的财务舞弊理论综述
自Jensen、Meckling于1976年睿智地提出委托代理理论以来,代理理论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财务管理各个领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代理理论近年来也广泛地用于对于财务舞弊的阐释。

现代企业的委托人即公司所有者与受托人即公司管理者由于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非对称信息导致包括隐蔽知识和隐蔽行为的两种形式,并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有可能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执行舞弊信息行为,或者延迟传递真实信息给所有者。

因此,在参与双方信息不对称下,签订的契约则有利于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决定了委托方不能够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而只能够通过管理层定期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内含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关决策,从而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好坏、提供会计信息的含量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委托方的经济决策,决定着委托方经济决策的成败和损益。

同时,该公布信息也成为委托方评价受托方经营情况的主要参考数据。

作为委托代理博弈中的委托方,其可以利用对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并借助于剩余控制权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提供提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着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这种支配权任何滥用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财务舞弊。

第三、相关行为经济学财务舞弊理论综述
“经济人”的观念最早根源于亚当·斯密的理论,他认为利己、自私是人类的普遍本性,是人类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随后相关行为经济学学者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假设。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经济学一定程度上放宽了理性经济人假设,承认人们存在的认知偏差,并对这种认知偏差进行了规范的技术表达,在拓宽了经济学分析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学分析的解释力,这也为解释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拓展了可能的理论空间。

行为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要求经济人随时比较相关经济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财务舞弊也无法置身于本理论之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在给诸如企业高管、事务所、政治寻租利益集团等利益相关者带来莫大成本的同时,也会存在包括惩罚成本和技术成本等在内的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

上市公司最后是否实施财务舞弊行为主要取决于收益与成本的对比。

如果高管人员认为造假收益大于造假成本,则高管人员就会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当然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能够解释财务舞弊行为,但是“经济人”的行为必须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学环境中,其相关心里特质的因素也是需要考虑到理论研究中。

本课题组在行为经济学的新视角的分析框架下,对认知偏差理论的纠正技术较早的i出来了单调的成本惩罚的对策思路,通过深入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可知,认知偏差才是行为偏差(比如财务舞弊)的根本内因,因此只有针对认知偏差进行政策设计才可以标本兼治,从而
为政府部门治理财务舞弊提供政策创新空间。

为了打击财务舞弊行为,这种学说开列的对策建议就是减少财务舞弊收益,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成本。

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和中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相关财务舞弊均加大了处罚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