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谢肉节

合集下载

俄罗斯风俗节日

俄罗斯风俗节日

1、公立新年;1月1日2、俄罗斯建军节公历2月22日是俄军的建军节。

2月23日,原为前苏联的红军节。

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节日改为俄军建军节,并将日期改在2月22日。

过去,每逢这一节日,国家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现在,俄罗斯不再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是,国家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在节日时,都要到红场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举行仪式,晚上燃放焰火。

一些政党、社会团体仍然自发地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

这一天,国家定为公休日。

3、妇女节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

这是一个全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解放而斗争的庆祝日。

这一天,女职工通常能享受一天的假期。

在家里,丈夫通常要把作饭等家务劳动全包下来,让妻子休息。

4、劳动节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按规定,这一天放假。

同时组织各种庆祝和游艺活动,或者举行群众性游行。

以往,这类活动有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

现在,除政府组织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组织者、劳工团体往往在这一天也自发地组织各种庆祝活动,阐述各自的政见,扩大本组织的影响。

各种俱乐部都要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节日情绪很高。

5、胜利节胜利节定在5月9日。

这是原苏联时期,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纪念节日。

俄罗斯独立之后保留了这个节日,并改称为胜利节。

每年这一天,莫斯科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会和阅兵式庆祝胜利。

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进行哀悼。

夜晚,莫斯科和各英雄城市鸣放礼炮,纪念死难者。

同时,燃放焰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6、诗歌节6月6日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诞生日。

这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里,参加诗歌节纪念仪式和赛诗会。

全国各地也都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7、国庆节俄罗斯国庆节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并发表了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脱离苏联,主权独立。

这一天便被俄罗斯定为国庆节。

目前,俄罗斯人在这一天并没有举行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号0126114241本科学年论文俄罗斯的节日及习俗所在系俄语系专业名称俄罗斯语言文学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马月of long years of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unique customs. Know something about Russia'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uld not only enrich one's own knowledge and in Russia's life proves.Keywords:Russia, festivals, customs, celebrations全民节日在日历上会被用红色表示,它提醒人们记住俄罗斯历史上所发生的伟大事件,告诉人们这些日子对每个俄罗斯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宗教节日则包含神圣韵味。

一、全民节日及其庆祝习俗(一)第一季度1月1日,新年。

毋庸置疑,这是一年中最受欢迎、庆祝范围最广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新年的准备工作:考虑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购置新年盛宴的食品、准备节日服饰、寄贺卡、邀请客人......节日前夕,在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上、商店的橱窗里、咖啡馆里、到处都摆放着新年枞树——新年的象征。

这种树木不畏严寒、四季长青。

因此每家每户中都摆放着装饰美丽的新年枞树。

装饰圣诞树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件乐事,通常全家一起动手,每个人都想参与,都想亲手挂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装饰品。

所有的人都对新年的到来感到高兴。

最高兴的事孩子们,因为他们相信,在新年职业圣诞老人和他美丽的孙女雪姑娘会带礼物给他们,于是他们就急切地盼望着出现意外的惊喜。

12月31日夜里,全家人围坐在丰盛的桌旁,辞旧迎新。

每个人都回忆着过去一年中美好的事情。

当克里姆林宫中楼上的指针还剩下即将过去的一年最后几秒的时候,人们站起身来,开启新年的传统饮料香槟酒。

浅谈俄罗斯谢肉节流程及其意义

浅谈俄罗斯谢肉节流程及其意义
神 州文化
对 州
浅谈俄 罗斯谢 肉节流程及其意义
陆 昊
摘 要 :谢 肉节是 斯 拉 夫 民族 最重 要 的 节 日之 一 。 自古 以 来, 俄 罗斯人认为她是最欢快和尽情放纵 的节 日。 谢 肉节一般 持续七天 , 每天都有不 同的名称 , 并且每天都有 不同的庆祝 活 动, 如: 拳斗 , 滑雪橇 , 乘 坐马车游行 , 焚烧草人等 。 谢 肉节是一 个送冬迎春的节 日,象征 着告别寒冷和死 亡,迎 来丰收和希 望。 本 文 详 细 揭 示谢 肉节 的 文化 内涵 , 描 述 了谢 肉节 主要 的传

星期五—— “ 姑爷上门” 。这天晚上女婿必须邀请丈母娘 到家里吃薄饼 。女婿招待 丈母娘吃薄饼 , 有时还 叫上亲戚。以 前女婿晚上必须单独邀请丈母娘 , 然后早晨送去新衣服。 谢肉 节整个一系列的习俗都是为 了促成姻缘 ,帮助年轻人结成连 理。 这天年轻人们身着盛装 , 乘着彩绘雪橇出门拜访所有促成 他们婚 姻的人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拜访 丈母 娘。 为此 , 丈母娘会烤好很 多薄饼 , 准备一场 宴会 。 女婿不重视 这个习俗会被看做是不幸和欺侮 ,成为女婿 和丈母娘 记一辈 子仇的 口实。这几个 晚上母亲会看看 自己的女儿 日子过得如 何, 是不是个好的家庭主妇 , 关不关心丈夫和儿子 。 星期六—— “ 小姑 日” 。 这天通常认 为是 家庭节 日。 嫂子需 送小姑 子礼物 , 并邀请她和丈夫一家或 闺中密友来家作客 , 人 们从这天开始焚烧用干草制成的玩偶 , 表示送走冬天 , 迎接春 天的来 到。孩子们用雪堆一个小城 堡 , 然后他们分成两队 , 一 队来守护城堡 , 另一队来 进攻城堡 。 过谢 肉节 和过节的歌曲已 经有了另一种小调 。他们跟婚礼歌曲《 卡罗尔舞 曲》 很像。 星期 天——“ 宽恕 E t ” 。这天 所有 的仪式都 有深 刻 的含 义—— 忏悔 E t , 赎罪 日, 大斋节前夕 的和解和宽恕 日。尽管最 后一天被称作 “ 宽恕 日” , 但它是最欢乐和热闹的一天 。 大家串 门造访 , 相互请求原谅。 这天所有的亲人朋友 和熟人请求相互 原谅 。“ 请原谅我对您犯 的罪 ” ,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 , 另 个人回答 “ 上帝原谅了你” 。 并伴随着三次 亲吻 。 家庭 内的宽 恕通常是在 晚上 ,晚饭后睡觉前。孩子们 站着请求父母 的原 谅, 然后反过来。谢肉节——快乐 的节 日, 所 以关 于此有句俄 罗斯谚语 : “ 不是一般 的生活, 简直象过谢 肉节一样” 。 而谢 肉节过后 的第一个星期一被称 为“ 干净 的” 。这天必 须 在浴室洗澡 , 来洗 净所有 的罪 。 然后带着谢 肉节所有的欣喜 和欢愉 涌来 了大斋节 。 依 照传统大部分俄罗斯人认 为 ,如果一个人谢 肉节过 的 不幸福 , 那么他这~整年都不会走运 。 所 以在节 日周需 要完全 抛弃不好 的东西 , 最 幸福 的度过这一周。 只有用这种方式 为新 的一年平安J l  ̄1 ] , 事业有成 , 步步高升开个好 头。但是令人担 忧 的是 , 在现在快节奏 的生 活中 , 实 际上很 少人会那么幸福 。 人们迫不及待 的等待着 日子的和睦平静 。随着谢 肉节 的帷幕 落下 , 春天的脚 步一 步步接近俄罗斯 。伴着冰雪 , 俄罗斯人 民 用 薄饼 召唤太 阳, 用笑容告别冬天 , 以及满怀希望 的迎接万物 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谢肉节

谢肉节

爬高杆比赛 谢肉节当天, 人们还有攀高的习俗, 多为壮小伙攀上一根高 耸直立的圆木,寓意丰 收、吉祥以及好运。
焚烧稻草人 俄罗斯人认 为,稻草玩偶承载着过 去一年里所有邪恶和晦 气,烧掉它就意味着把 一切不好的都留在了过 去,这样做可以祈求新 一年的幸福和好运。
• 谢谢观看
未婚的男女青年在 这一天互相走动, 进行滑雪游戏或者 到亲友家做客等方 式,物色自己的意 中人。
岳母邀请女婿到 家中吃薄饼,品 尝各种节日美食。
庆祝活动掀起高潮, 这一天人们会到街上 举行活动,开怀畅饮。
新女婿邀请岳母 及其家人吃薄饼, 通常这一天要准 备一场真正的盛 宴。
在这一天,新婚妻 子要邀请丈夫的姐 妹或者闺中密友到 家中做客吃薄饼。 从这一天起,人们 开始焚烧用稻草和 布条捆扎制成的玩 偶。
这一天被认为是最有意义 的一天。人们在这一天拜 访亲朋好友,要求他们宽 恕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 的过错。并将那些还没有 来得及焚烧的玩偶付之一 炬,寓意将冬天送走。
制作圆薄饼 谢肉节最重 要的传统就是制作圆薄 饼。它呈金黄色,象征 着太阳,表示春天的来 临,意味着白天越来越 长。
滑雪游戏 滑雪橇是俄各 地节日里都必不可少的 共同娱乐,大人们带着 孩子登上雪山,从冰坡 高处往下滑,从早到晚, 不知疲惫
俄罗斯传统节日--谢肉节
Широкая Масленица),又称“送冬节 (春耕节)”,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这个节日期间,俄罗斯各地区都会举办相应的 庆祝活动。
• 谢肉节源于中世纪的斯拉 夫民族,人们认为当太阳 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 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 的日子,也意味着春耕即 将开始。所以,每年2月 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 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和 准备春耕仪式。送冬节 (春耕节)就是谢肉节的 前身。

俄罗斯的习俗

俄罗斯的习俗

斯人习惯于购买新年礼物,添置欢乐饰物,举办家庭派对,或者
出国旅游。直到1月19日的耶稣受洗节,人们仍然保持着高涨的情
绪,继续制作美味的菜肴,继续到亲朋好友家串门。
俄罗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丰盛的,各式的开胃冷盘,热菜,甜点,
让人垂涎欲滴。应当说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槟是必不可
少的,克里姆林宫自鸣钟响过12点时,播音员就向全国人民祝贺 新年。此时,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动,高呼“乌拉”,相互 祝贺,开怀畅饮。按俄罗斯习俗,庆祝新年应该先喝香槟酒,然 后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圣诞老人类似,俄罗斯民族传统中也有一位和蔼的老爷爷 形象,他就是严冬老人。在俄罗斯人的眼里,“严冬老人”从天空 中飘下的第一片雪花开始就存在了,并非只是在节日才出现。严冬 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间的亮相时,身边总会跟着自己的孙女雪姑娘, 她头戴俄罗斯传统珠冠,为孩子们送上祝福。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 新年的庆祝活动绝不能少了雪爷爷和雪姑娘。
是圣诞斋戒,在斋戒期40天里,虔诚的教徒只食用浸泡和煮熟的小
米、大米、豆类和蔬菜。除俄罗斯境内的东正教堂外,许多海外教 区也举行了节日祈祷仪式。
3、祖国保卫者日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法定假日,为每 年的2月23日全国放假一天。) 1917年10月25日,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正处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维埃政权公布和废除俄国原政府的一切
2、婚礼习俗 俄罗斯族严禁叔伯姑表兄妹等近亲结婚,但不限制与其他兄弟民 族通婚。他们主要通过恋爱自由结合,虽然也有包办婚姻,但不占 主导地位。依照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其婚礼程序如下: 1) 媒人带面包说亲 依照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媒人说亲时,要带一个撒了盐的面包 若是姑娘和她的父母同意,姑娘就会亲手把面包切开请大家分享。 然后男方家则举行个简单的订婚仪式,商定好结婚日期。俄罗斯族 有个好传统,即不受彩礼,男方家只需要准备一些结婚的必需物品 则可,至于宴请宾客的费用则由男女方家各自筹备。但是,俄罗斯 族的陪嫁都比较讲究,为了不被男方家笑话,女方家都会尽可能好 的为女儿置办嫁妆。

谢肉节

谢肉节
俄罗斯的民俗文化
谢肉节
—— 俄式春节
谢肉节
俄文:Ма́сленица
• 又称送冬节,烤薄饼周,是一个从俄罗斯 多神教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传统俄罗斯节日。 后来由于俄罗斯民众开始信奉东正教,该 节日与基督教四旬斋之前的狂欢节发生了 联系。现在谢肉节的开始日期为每年东正 教复活节(пасха )前的第8周,一般在2 月或3月。2016年的谢肉节是3月7日-3月13 日。
如今的“谢肉节”已经不仅仅只是俄罗斯人民的 传统,更成为了外国友人了解俄罗斯、感受俄罗 斯人民热情的一个窗口。
Ма́сленица
соломенное чучело 稻草人 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 Блин薄饼 Баранка小面包圈 петрушка /скоморох 小丑
大约从公元二世纪起俄国人就已经庆祝这一节 日。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以后,教会将节日的日 期改到了大斋戒之前。因为在大斋戒中不得吃 肉,所以这一周又成为人们向肉食品告别的日 子,因此称为谢肉节。 历代沙皇也曾在自己的宫殿中或是在莫斯科举 办谢肉节活动。 苏联政府时期,该节日的宗教意义被淡化,此 后谢肉节的传统逐渐遭到人们淡忘。 2002年,莫斯科市宣布该节日为城市节日,莫 斯科市将在节日期间举行彩车游行等活动。 2005年,谢肉节被确定为全俄罗斯联邦的节日。
来历
“谢肉节”源于东正教。在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中
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 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 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 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 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 期苦行僧式的生活。“谢 肉节”因此而得名。
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 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 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 天来临的日子。对农民来 说,这意味着春耕劳动即 将开始。因此,每年2月 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 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 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 节。

俄罗斯节日(6)

俄罗斯节日(6)


俄罗斯复活节的前夜,人们要到教堂去做 祷告。俄罗斯的教堂里不设座椅,所有的 教徒不分男女,一律面向圣像而站,虔诚 祈祷;惟一的区别在于男人要脱帽,女人 要用头巾将头发包裹起来。现在俄罗斯的 年轻人虽然也信教,但往往流于形式,俄 罗斯复活节晚上去教堂看热闹的成分更多 一些。

零点的钟声敲响的一刹那,教堂内所有的 灯会在同一时间打亮,颂经声响起,人们 高声欢呼“Христос воскрес!(基督复活 了!)”根据传统,在俄罗斯复活节这天,人 们见面时要互相祝福并亲吻3次以示祝贺, 同时还要互相交换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吃 俄罗斯复活节蛋糕。在这一天,所有的人 可以去教堂随意打钟,随时随地都有浑厚 的钟声传来。

复活节有不少传统的庆祝活动,彩蛋就是 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它象征着活力与生 机。用彩蛋庆祝复活节的风俗与传统已经 延续了几个世纪。古时人们常把蛋视为多 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 生命。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 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 从其中挣脱而出世。
1月25日塔季扬娜 节, 它不属于国 家节日,而是大学 生的传统节日—— 庆祝冬季考期结束。
举办谢肉节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称:
星期一为迎春日,家家户户煎制圆薄饼,作为节日的必备食品,吃时佐以鱼 子、酸牛奶等; 星期二为始欢日,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家的未婚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起娱乐,为 他们牵线搭桥; 星期三为宴请日,岳母宴请女婿; 星期四为狂欢日,人们在大街上举行各种狂欢活动,开怀吃喝,尽情欢乐, 庆祝活动达到高潮; 星期五为新姑爷上门日,新女婿宴请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饼; 星期六为欢送日,人们载歌载舞把象征寒冬女神的草人用雪橇送往村外烧毁; 星期日为宽恕日,人们走亲访友,拜访邻里,请求他人原谅自己的过错。

俄罗斯的节日文化

俄罗斯的节日文化

俄罗斯独特的节日文化旅游管理学院旅游英语09本科五班09068033王玉霏俄罗斯独特的节日文化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其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崇尚喜庆、生性乐观的民族,俄罗斯的很多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思想、传统和风俗习惯。

有人曾做过统计,俄罗斯人一年中有1/3的天数是在节日中度过的。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个俄罗斯古老的传统节日:谢肉节俄罗斯一年中最欢乐、最热闹的民间传统节日是谢肉节,又名狂欢节、送冬节,是四季节日中的第一个节日。

谢肉节源于东正教,但现在其宗教色彩越来越淡,逐渐演化成告别严冬、迎接春天的民间狂欢节。

谢肉节节期安排在春季大斋前一周(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

因为在这一周里人们可以吃荤食或乳制品,而这一周过后则进入大斋期,故称谢肉节,意为大斋之前向肉食告别。

在一周的时间里,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其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

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动即将开始。

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送冬迎春的仪式,人们用烤成金黄色的圆形小薄饼祭祀太阳,晚上则燃起篝火,烧掉用稻草扎成的寒冬女神,期望旧的一切都将随冬日而去,由此产生了送冬节。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春耕节随即改称谢肉节。

谢肉节每一天都有特定的名称和一定的喜庆活动:星期一为迎春节。

家家户户煎制圆薄饼,作为节日的必备食品,吃时佐以鱼子、酸牛奶等。

星期二为始欢节。

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家的未婚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起娱乐,为他们牵线搭桥,提供挑选意中人的机会。

星期三为宴请日。

岳母宴请女婿。

星期四为狂欢日。

庆祝活动达到高潮。

人们在大街上举行各种狂欢活动,开怀吃喝,尽情欢乐。

星期五为新姑爷上门日。

新女婿邀请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饼。

俄罗斯节日

俄罗斯节日

俄罗斯节日1.谢肉节谢肉节在每年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复活节前的第8周谢肉节是斯拉夫民族古老的传统农业节日,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亦称“送冬节”、“狂欢节”或“太阳节”。

在中古世纪,人们在乍暖还寒之时,要举行祭祀仪式,用煎烤得色泽金黄的圆形小薄饼(太阳、幸福和富足的象征)祭祀太阳,祈盼春天早日到来,祈祷风调雨顺、人畜两旺,故有“送冬节”之称。

在俄罗斯,“谢肉节”的节期为七天,名称不一:第一天——迎春日;第二天——始欢日;第三天——美食日;第四天——狂欢日;第五天——岳母晚会日;第六天——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送别日.谢肉节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烹饪并食用名为blini的烤薄饼。

舞蹈,歌唱,滑雪,滑冰,拳击等体育活动也是谢肉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此外,谢肉节的一大特色是在这一周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2.建军节俄军建军节在2月22日。

国家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在节日时,都要到红场向无名烈士碑敬献花圈,举行仪式,晚上燃放焰火。

一些政党、社会团体仍然自发地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

这一天,国家定为公休日。

3.妇女节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

这是一个全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解放而斗争的庆祝日。

这一天,女职工通常能享受一天的假期。

在家里,丈夫通常要把作饭等家务劳动全包下来,让妻子休息。

俄罗斯的男人非常知情识趣,赠送给女士们的礼物或是艳彩的鲜花,或是芬芳的香水,或是珍贵的珠宝。

在这个节日里,俄罗斯女人甚至可以做“甩手掌柜”,把家务活推给男人去做。

俄罗斯非常重视三八妇女节。

俄罗斯人对三八妇女节的重视程度和过节时的隆重程度甚至超越了情人节与圣诞节。

三八妇女节可以是情人节,也可以是母亲节,更可以是儿童节。

因此,在三八妇女节里,男女老少都能对号入座,都不会坐冷板凳。

同时,俄罗斯人也把三八妇女节理解成“开春节”,寓意是春天的开始。

4.劳动节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按规定,这一天放假。

同时组织各种庆祝和游艺活动,或者举行群众性游行。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所在系俄语系专业名称俄罗斯语言文学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马月指导教师王蕾2014年8月25日俄罗斯的节日及习俗摘要:俄罗斯的节日和纪念日五花八门而又真实可感。

最流行的是全民节日。

其次是宗教节日。

每个民族都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厚重的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

了解一些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对在俄罗斯的学习生活会有稗益。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节日的详细介绍,使读者朋友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俄罗斯的节日习俗。

关键词:俄罗斯,节日,习俗,庆祝Russia festivals and customsAuthor:Yue MaTutor: Lei Wang Abstrack :Russia's sense of reality and diversity of festivals and anniversaries. Most popular national holiday. Followed by religious festivals such as: the winter festival, Easter. Every nation under the accumulation of long years of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unique customs. Know something about Russia'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uld not only enrich one's own knowledge and in Russia's life proves.Keywords:Russia, festivals, customs, celebrations全民节日在日历上会被用红色表示,它提醒人们记住俄罗斯历史上所发生的伟大事件,告诉人们这些日子对每个俄罗斯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俄罗斯节日及习俗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所在系俄语系专业名称俄罗斯语言文学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马月指导教师王蕾2014年8月25日俄罗斯的节日及习俗摘要:俄罗斯的节日和纪念日五花八门而又真实可感。

最流行的是全民节日。

其次是宗教节日。

每个民族都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厚重的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

了解一些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对在俄罗斯的学习生活会有稗益。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节日的详细介绍,使读者朋友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俄罗斯的节日习俗。

关键词:俄罗斯,节日,习俗,庆祝Russia festivals and customsAuthor:Yue MaTutor: Lei Wang Abstrack :Russia's sense of reality and diversity of festivals and anniversaries. Most popular national holiday. Followed by religious festivals such as: the winter festival, Easter. Every nation under the accumulation of long years of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unique customs. Know something about Russia'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uld not only enrich one's own knowledge and in Russia's life proves.Keywords:Russia, festivals, customs, celebrations3月8日——国际妇女节。

这一天,妇女们在家里和工作单位都会受到大家的祝贺,接受向她们赠送的鲜花。

俄罗斯节日[1]

俄罗斯节日[1]

俄罗斯节日俄罗斯的节日繁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节日,包括国际性节日、国内政治性节目、行业性节目;二是民间传统节日,其中有的与农耕生产活动有关、有的与宗教观念和习俗有关。

不过,昔日的宗教节日现在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宗教意义,而只是一种民间传统,届时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或者娱乐活动;三是地区性节日,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

这些节日与该地区、该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各种节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俄罗斯特有的节日体系。

在当今俄罗斯,人们乐于庆祝所有的节日——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世俗的还是宗教的、家庭的还是职业的。

1月1日新年。

新年是俄罗斯的国家大节。

每逢新年,全国都要放假。

同时,还组织各类庆祝活动。

1月25日塔季扬娜节,它不属于国家节日,而是大学生的传统节日——庆祝冬季考期结束。

2月14日情人节,这个节日从西欧传入俄罗斯的时间还不长,也不像其它节日那样被广泛接受,但年轻人乐于接受新事物。

2月23日祖国保卫者日,这个节日一度被更名为苏联建军日。

传统上这一天被视为男人的节日,女人往往向男人表示祝贺并赠送礼品。

2月底3月初是谢肉节——一个告别严冬的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要烙薄饼、烧掉象征冬天的草人。

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只比“男人节”晚两周。

而这一天轮到男人向女人祝贺节日、赠送礼品和鲜花。

4月12日宇航节,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61年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周年纪念日。

5月1日春天与劳动节,不久前它还叫“国际劳动者团结日”。

这一节日必不可少的节目是举着红旗和标语大游行,当然现在远非所有人都愿意去游行,大多数俄罗斯人更愿意在仲春五月与家人朋友到郊外野餐或请客吃饭。

5月9日反法西斯胜利日(1945年),这一天举国欢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胜利之一——1945年击溃了法西斯德国。

对俄罗斯人来说,5月9日是一个“流泪的”节日,在这一天全国都要祭奠在战争中牺牲的几千万同胞,给烈士墓敬献鲜花和花圈。

俄罗斯传统节日一览

俄罗斯传统节日一览

俄罗斯传统节日一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俄罗斯世界杯就快来临,很多去俄罗斯的外来游客可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节日文化,俄罗斯有哪些节日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俄罗斯传统节日一览,欢迎阅读。

俄罗斯传统节日一览注:欧洲国家一直采用公历,是为了纪念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而俄罗斯采用儒略历(为纪念凯撒大帝)。

俄罗斯东正教按照儒略历庆祝新年、圣诞节。

新年/元旦(1月1日-10日)俄罗斯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传统节日。

每逢新年,每家每户,大街小巷,都会布置得很漂亮。

但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俄罗斯人往往坚持用真的枞树和彩灯,而非人造枞树来装点中央广场,以及家里的客厅。

按俄罗斯习俗,庆祝新年应该先喝香槟酒,然后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此外,人们一般都会预定严寒老人和雪姑娘,让他们来家里亲自祝福孩子们。

圣诞节(俄历1月7日)根据东正教的历法,圣诞节要比欧洲圣诞节晚两个星期。

也就是说,1月7日才是真正的俄罗斯圣诞节。

对于东正教来说,“圣诞节”是仅次于复活节之后的第二大教会节日。

根据东正教教规,圣诞节前是圣诞斋戒,从11月28日开始,持续40天至1月6日结束。

许多虔诚的教徒在圣诞前夜(1月6日)完全不进食,等到晚上10点去教堂庆祝节日。

1月6日晚间至7日,俄罗斯所有东正教教堂和许多海外教区(全世界共有超过万个俄罗斯东正教堂)将在这一天举行节日礼拜。

夜间节日礼拜持续几个小时,于7日结束。

区别于欧洲的圣诞老人,俄罗斯圣诞节派送礼物的是严冬爷爷和他的孙女雪姑娘。

旧新年(1月14日)按照儒略历,现在的1月1日是旧历的1月14日。

按照传统是在1月13日晚至14日迎接新年。

旧新年中,饺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用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的餐具来盛放饺子。

在很多城市,人们仍然庆祝这个节日,与家人、朋友一起安排一顿丰盛的晚宴,吃饺子。

浅谈俄罗斯谢肉节流程及其意义

浅谈俄罗斯谢肉节流程及其意义

浅谈俄罗斯谢肉节流程及其意义作者:陆昊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谢肉节是斯拉夫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自古以来,俄罗斯人认为她是最欢快和尽情放纵的节日。

谢肉节一般持续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并且每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如:拳斗,滑雪橇,乘坐马车游行,焚烧草人等。

谢肉节是一个送冬迎春的节日,象征着告别寒冷和死亡,迎来丰收和希望。

本文详细揭示谢肉节的文化内涵,描述了谢肉节主要的传统习俗。

关键词:俄罗斯谢肉节传统习俗谢肉节起源于多神教时期的俄罗斯春耕节。

马斯列尼察(Ма сленица)是斯拉夫神话中的女神。

在神话故事中,春神和战争之神雅丽洛(Jarilo)战胜了黑暗,给人们带来温暖。

大约在2月末和3月初,人们烹制出象征太阳的金黄色圆形薄饼,在节日的最后一天烧掉象征马斯列尼察的稻草人以表示春天的来临。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以后,教会将节日的日期改到了大斋戒之前。

因为在大斋戒中不得吃肉,所以这一周又成为人们向肉食品告别的日子,因此称为谢肉节。

历代沙皇也曾在自己的宫殿中或是在莫斯科举办谢肉节活动。

苏联政府时期,该节日的宗教意义被淡化,此后谢肉节的传统逐渐遭到人们淡忘。

2002年,莫斯科市宣布该节日为城市节日,莫斯科市将在节日期间举行彩车游行等活动。

2005年,谢肉节被确定为全俄罗斯联邦的节日。

传统的谢肉节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独特的意义:星期一——“迎春日”。

周一用稻草扎成马斯列尼察,穿不同的衣服区分性别——男性和女性,把他们放在雪橇上溜一圈,然后伴着歌声和舞蹈把他们放在最高的地方。

如此隆重的迎接是因为,这是一对神圣的新郎新娘。

如今古老的宗教已被大大削减,如今只留下了男性的马斯列尼察。

随着时间流逝,女性马斯列尼察的名字逐渐消失了,只能凭借对不同语言和民族细节的长期研究才得以恢复。

谢肉节第一天到来之际,人们要建造小冰山。

孩子们一大早就扎稻草人——马斯列尼察。

给稻草人穿衣戴帽,脚上还穿上鞋。

苏联的节日

苏联的节日

苏联的节日分为:1.国际性的: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2.全国性的:十月革命节(11月7日),胜利日(5月9日),新年;3.职业性的:宇航节(4月12日),教师节(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运动员节(8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等;传统的节日:1.谢肉节(送冬节)2.桦树节每年6月24日是俄罗斯人的桦树节,它源自古代的夏至节。

这个节日的主角是白桦树,它是俄罗斯的象征,堪称俄罗斯的“国树”。

东正教的节日:东正教的节日很多,除最大、最古老的节日复活节以外,东正教还有12大节日,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其中的主降生节,也就是圣诞节。

俄联邦的新节日:1991年,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将以前苏联时期的一些节日保留下来,但改了名称,如:祖国保卫者日、春天和劳动节、和谐解放日等;有的则是新定的节日,如独立日、宪法日等;谢肉节(俄文:Масленица,英语:Maslenitsa)又称送冬节,烤薄饼周,是一个从俄罗斯多神教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传统俄罗斯节日。

后来由于俄罗斯民众开始信奉东正教,该节日与基督教四旬斋之前的狂欢节发生了联系。

现在谢肉节的开始日期为每年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复活节前的第8周,例如2009年的谢肉节从2月23日一直持续到3月1日。

“谢肉节”源于东正教。

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

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

“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

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动即将开始。

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

星期一:迎春日,这一天人们要烹制薄饼,传统上,第一张薄饼会送给穷人以示对死者的纪念。

孩子们一大早就走上街头堆雪人,富裕人家清晨即开始煎薄饼,人们开始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

俄罗斯一年内的各种节日介绍

俄罗斯一年内的各种节日介绍

俄罗斯一年内的各种节日介绍
很多到俄罗斯留学的学子需要提前了解俄罗斯的各种大小的节日,了解俄罗斯人的文化生活。

下面我们看一下俄罗斯一年内的各种节日。

1月1日:新年
1月25日圣*达吉娅娜节(大学生节)
2月23日卫国者节(军人节),或男人节;2月底-三月初:谢肉节(送冬节)
3月8日:国际妇女节;3月底-4月初:复活节
4月的第三个星期天:科学节;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复活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5日:报刊节;5月9日:胜利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2日:独立节;6月26日:俄罗斯青年节
7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渔夫节
8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体育爱好者节;8月27日:俄罗斯电影节
9月1日:知识节
10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教师节
11月4日:人民团结日;11月7日:十月革命节;11月10日:警察节;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2月12日:俄罗斯宪法节;12月25日:圣诞节
另外还有俄旧历年元旦、海军节、建筑工人节、“俄罗斯之冬”狂欢节、桦树节、春耕节、夏至节等等多种节日。

军界、警界方面还有“边防节”、“克格勃节”。

俄罗斯留学。

俄罗斯风俗

俄罗斯风俗

1)忌交叉握手。

2)忌议论妇女长相。

3)忌询问妇女年龄。

4)忌过分赞美。

5)忌恭维身体健康。

6)忌隔着门槛交谈和握手。

7)忌一根火柴点3支香烟。

8)忌提前祝贺生日。

9)忌用手指点对方。

10)忌做“不速之客”。

数字禁忌1)忌“13”。

2)忌“星期五”。

3)忌双数。

生活中的禁忌1)忌黄色。

2)忌坐桌角吃饭。

3)忌看见兔子或黑猫横穿道路。

4)忌左脚先下床。

5)忌用死人触摸过的东西。

6)忌五月成婚。

7)忌结婚日下雨。

8)忌亲人离家远行时打扫房间。

9)忌打翻盐罐。

10)忌就餐时照镜子。

11)忌把面包底朝天倒放。

12)忌把吃剩的主食留放在盛骨头的盘内。

13)忌用刀把食物送进嘴里。

14)忌在房屋里吹口哨。

15)忌学猫头鹰叫。

16)忌衣服穿在身上缝补钉或钮扣。

17)忌妇女妇女不戴头巾进教堂。

18)忌缝制衣服时线缠在一起。

19)忌反穿衣服。

20)忌考试前理发。

送礼时的禁忌1)忌赠送刀叉等有利刃或齿状物品。

2)忌送手帕。

3)忌送蜡烛。

5)忌送黄色和三色以上混杂的花。

6)忌送活猫。

7)忌送空钱包。

对于数字,俄罗斯人忌讳13,而喜欢7,认为7象征幸福和成功。

送礼也喜爱用单数,认为双数不吉利。

白俄罗斯风俗习惯白俄罗斯人多信俄罗斯正教,西北地区的人则多信天主教。

他们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其为不祥的预兆。

他们忌讳以黄色的蔷薇花为赠礼。

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

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

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

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

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

他们忌讳黑色。

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

他们一般不爱吃蘑菇和茄子;俄罗斯人的一个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

这一习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

当时,匈奴帝国称雄欧亚大陆,为了防备和消灭敌人,匈奴头领阿提拉破坏了现今俄罗斯欧洲疆域的大部分晒盐场。

到公元9—10世纪的罗斯公国时,盐已经成为稀有的贵重品,只有款待贵宾时,人们才能在宴席上开开眼而由于中世纪农业生产力的低下,面包无疑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在落后的古俄罗斯尤其如此。

俄罗斯谢肉节英语作文

俄罗斯谢肉节英语作文

俄罗斯谢肉节英语作文Maslenitsa, the Russian Butter Week, is a vibrant and centuries-old celebration that marks the transition from winter to spring. This lively festival, steeped in tradition and folklore, is celebrated across Russia and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untry's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snow begins to melt and the days grow longer, Maslenitsa brings a sense of renewal and joy to communities, offering a chance to indulge in delicious foods, engage in festive activities, and reconnect with loved ones.At the heart of Maslenitsa lie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sun, a symbol of warmth, prosperity, and the promise of a bountiful year ahead. The festival's name, derived from the Russian word "maslo" meaning butter,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dairy products during this time of year. Traditionally, Maslenitsa was a time to bid farewell to the hardships of winter and welcome the coming of spring with open arms.One of the most iconic traditions associated with Maslenitsa is the consumption of bliny, or Russian pancakes. These delectable treats,often served with a variety of toppings such as caviar, sour cream, honey, or jam, are a staple of the celebration. The round shape of the bliny is said to represent the sun, further emphasizing the festival's connection to the celestial body and the cycle of the seasons.As the week-long celebration unfolds, various customs and rituals take center stage. On the first day, known as "Meeting the Maslenitsa," the festivities begin with the erection of a tall, wooden pole, or "maslenitsa," which serves as the centerpiece of the celebrations. This symbolic act marks the arrival of the holiday and sets the stage for the days to come.Throughout the week,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events are organized to engage the community. Sleigh rides, ice skating, and snow games are popular pastimes, allowing both young and old to revel in the winter wonderland. Additionally, the burning of a straw effigy, known as the "Maslenitsa," is a significant ritual that takes place on the final day of the celebration. This symbolic act represents the farewell to winter and the welcoming of spring.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Maslenitsa is the sense of unity and community it fosters. Families and friends gather to share meals, exchange gifts, and participate in various cultural performances. Traditional songs, dances, and folk art are showcased, preserving the rich heritage of the Russian people. The streets comealive with vibrant parades, street performers, and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creating a festive atmosphere that is truly infectious.Beyond the physical celebrations, Maslenitsa also holds deep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festival is closely tied to the Orthodox Christian tradition, with the week preceding Lent, a period of fasting and reflection. During Maslenitsa, the faithful indulge in rich, dairy-based foods, savoring the last moments of indulgence before the Lenten season begins.The legacy of Maslenitsa extends far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Russia, as the festival has gained recognition and popularity worldwide. Many Russian communities in the diaspora have preserved the traditions of Maslenitsa, sharing the joy and cultural richness with their adopted homes. This global appreciation for the festival highlights the enduring power of cultural traditions to transcend geographical borders and connect people across the world.As the sun sets on the final day of Maslenitsa, the community gathers one last time to bid farewell to the winter and welcome the spring. The burning of the Maslenitsa effigy is a symbolic act that represents the letting go of the past and the embracing of new beginnings. The crackling flames, the laughter, and the shared sense of community create a truly mesmerizing and unforgettableexperience.In conclusion, Maslenitsa is a cherished and vibrant celebration that encapsulates the essence of Russian culture and heritage. Through the shared rituals, delicious foods, and joyful festivities, this festival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e of the Russian people. As the sun rises on a new season, Maslenitsa stands as a reminder of the cyclical nature of life,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and the enduring power of cultural traditions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in celebration and unity.。

俄罗斯——一个温暖的国度

俄罗斯——一个温暖的国度

俄罗斯
——一个“温暖”的国度
•欧亚大陆北部的一个国家,地跨欧亚两大洲。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

•俄罗斯是传统的军事强国,也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强大的核武器库。

国花•向日葵
俄罗斯谢肉节
•按照传统的民间习俗,为期7天的“谢肉节”每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星期一是迎春日,
•第二天是娱乐日。

•周三是美食日,
•接下来的一天是醉酒日,
•星期五是岳母上门日。

•小姑子聚会日是在第六天。

•最后一天是宽恕日,
•而“谢肉节”的来临则使俄罗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谢肉节谢肉节(俄文:Масленица,英语:Maslenitsa)又称送冬节,烤薄饼周,是一个从俄罗斯多神教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传统俄罗斯节日。

后来由于俄罗斯民众开始信奉东正教,该节日与基督教四旬斋之前的狂欢节发生了联系。

现在谢肉节的开始日期为每年东正教复活节前的第8周,例如2009年的谢肉节从2月23日一直持续到3月1日。

来历“谢肉节”源于东正教。

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

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

“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

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动即将开始。

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

简介“谢肉节”源于东正教。

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

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

“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

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动即将开始。

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

按照传统的民间习俗,为期七天的“谢肉节”每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星期一是迎春日,人们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并将它们放在家里。

入夜时分,人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载歌载舞。

第二天是娱乐日。

周三是美食日,是女婿们到岳母家吃面饼的日子。

接下来的一天是醉酒日,节日在这一天会达到高潮。

星期五是女婿回请岳母吃面饼的日子。

小姑子聚会日是在第六天,人们从这天开始焚烧用干草制成的玩偶,表示送走冬天,迎接春天的来到。

最后一天是宽恕日,人们在这一天互相请求对方宽恕自己,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这天,人们将那些还没有来得及焚烧的玩偶付之一炬,表示已彻底告别寒冷的冬天,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随着时代变迁,俄罗斯人已不再遵守那些陈旧的清规戒律,但烤制面饼、捆扎并焚烧玩偶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每当“谢肉节”来临,俄罗斯人都会自发组织化装游行、民间歌舞、游戏、溜冰、滑雪、乘三套马车兜风等娱乐活动。

为推动莫斯科旅游业的发展,莫斯科市政府于2002年已正式宣布“谢肉节”为城市节日,并组织安排多项大型活动。

俄罗斯许多地方的冬季长达半年左右。

冬天的俄罗斯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俄罗斯人活泼好动的天性。

而“谢肉节”的来临则使俄罗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起源和演变谢肉节起源于多神教时期的俄罗斯春耕节。

马斯列尼察(Масленица)是斯拉夫神话中的女神。

在神话故事中,春神和战争之神雅丽洛(Jarilo)战胜了黑暗,给人们带来温暖。

大约在2月末和3月初,人们烹制出象征太阳的金黄色圆形薄饼,在节日的最后一天烧掉象征马斯列尼察的稻草人以表示春天的来临。

俄国人往往将此节日视作新年的开始。

大约从公元二世纪起俄国人就已经庆祝这一节日。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以后,教会将节日的日期改到了大斋戒之前。

因为在大斋戒中不得吃肉,所以这一周又成为人们向肉食品告别的日子,因此称为谢肉节。

历代沙皇也曾在自己的宫殿中或是在莫斯科举办谢肉节活动。

苏联政府时期,该节日的宗教意义被淡化,此后谢肉节的传统逐渐遭到人们淡忘。

2002年,莫斯科市宣布该节日为城市节日,莫斯科市将在节日期间举行彩车游行等活动。

2005年,谢肉节被确定为全俄罗斯联邦的节日。

节日流程星期一:迎春日,这一天人们要烹制薄饼,传统上,第一张薄饼会送给穷人以示对死者的纪念。

孩子们一大早就走上街头堆雪人,富裕人家清晨即开始煎薄饼,人们开始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

星期二:始欢日,年轻的未婚男女通过滑雪橇、到亲友家作客等方式彼此物色自己的意中人,以便复活节过后可以举行婚礼。

星期三:宴请日,岳母邀请女婿到家中吃薄饼,品尝各种小美食,故这天也称为儿童日。

星期四:狂欢日,活动的高潮,人们到街上举行活动,开怀畅饮。

口号是“越豪放这一年会过得越好”,庆祝活动在这一天掀起高潮,人人应开怀吃喝,一直到肠胃实在装不下为止。

星期五:姑爷上门,新女婿邀请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饼。

口号是“女婿,看你如何尊重丈母娘吧”,这一天,岳母要反拜女婿家,并为女婿煎薄饼,准备一场真正的盛宴。

星期六:嫂子需送小姑子礼物,并邀请她和丈夫一家或闺中密友来家作客,人们从这天开始焚烧用干草制成的玩偶,表示送走冬天,迎接春天的来到。

星期日:宽恕日,人们在这一天拜访亲朋好友,要求他们宽恕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的过错。

在这一天,人们还要烧掉象征冬天的稻草人,寓意将冬天送走。

有时人们则会将女性打扮成马斯列尼察,再将她扔向雪堆以示送走冬天。

这一天结束后,就标志着束缚俄罗斯人的寒冬已经过去,人们已经看到春天的希望。

习俗谢肉节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烹饪并食用名为blini的烤薄饼。

这种薄饼呈金黄色,象征着太阳,表示春天的来临和白天越来越长。

这种薄饼原先用荞麦粉、黄油、鸡蛋、牛奶、土豆或奶油、调味料制作而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开始逐渐向其中加入面粉成分。

食用的时候,用薄饼将鱼子酱或是三文鱼卷起。

舞蹈,歌唱,滑雪,滑冰,拳击等体育活动也是谢肉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此外,谢肉节的一大特色是在这一周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谢肉节另一种娱乐方式是拳击,它一直保留至今。

最不伤和气的玩乐则是从结冰的山坡上飞速滑下。

很长时间以来,斯拉夫人一直将谢肉节视为新年。

因为14世纪以前,俄罗斯的新年始于3月。

而根据俄罗斯的风俗,新年那天运气如何,此后一年就会延续那天的运气。

因此,每逢此节,俄罗斯人都不吝惜美酒佳肴,并纵情享乐。

所以谢肉节在民间一直被称为“坦诚的”、“全民”的节日。

谢肉节时,人们喜欢荡秋千,但每年都有人因为玩得过火而残废。

沙皇阿列克谢采取了最严苛的手段,禁止私自酿酒,不准俄罗斯人参与冒险游戏,“不能动拳头、不能荡秋千”。

但这些严厉的法令在脱缰的欢乐面前是如此的乏力。

年轻的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参加谢肉节活动时,就置父亲的训诫于不顾,兴高采烈地荡起了秋千。

奥地利驻俄使馆外交官科尔布发现,谢肉节期间,人们“对最高统治者的尊崇无影无踪,个人意志处处占了上风”。

令他吃惊的是,就连年轻的沙皇彼得一世也是置传统威严于不顾。

科尔布成为节日游乐的参与者:谢肉节在莫斯科新落成的宫殿举行,统领“众人皆醉”教堂的名为“公爵爸爸”的滑稽长老被奉为圣人,宫殿是献给希腊酒神巴克科思的,到处摇炉散香,长老挥舞着用烟斗制成的十字架,祝福大家。

随后是一场为期两天的飨宴,参与者不能回家休息。

外国宾客只允许轮流休息,睡醒的人必须跳集体舞。

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庆祝加冕,也效仿彼得一世,趁谢肉节期间在莫斯科举办了名为“战胜的弥涅尔瓦”的盛大假面流行。

为期3天的假面游行中,展示了各种社会陋习:受贿、鲸吞国库财产、公务手续繁冗等,而这些陋习都被睿智的女沙皇治理好了。

参与流行的有4000名演员及200辆大马车。

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盼来了孙子亚历山大的降生。

她希望由亚历山大取代失宠的儿子帕维尔,继承皇位。

喜出望外的她办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钻石谢肉节”。

英国大使加里斯勋爵描述道:“女沙皇在谢肉节期间随意宴客,其规模、规格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晚餐结束后,甜点被盛放在昂贵的食碟中,一一呈上。

这些食碟镶嵌着宝石,其价值接近200万英镑。

”晚餐后游戏的获胜者,女沙皇都以美钻相赠。

仅一个晚上,她就送出了近150枚价值连城、工艺精美的钻石,令加里斯勋爵叹为观止。

谢肉节最重要的一天是周日。

在俄罗斯,这天被称为互相宽恕的周日。

人们为自己为亲朋好友造成的所有不快互致歉意。

狂欢按照传统的民间习俗,为期7天的“谢肉节”每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星期一是迎春日,人们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并将它们放在家里。

入夜时分,人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载歌载舞。

第二天是娱乐日。

周三是美食日,是女婿们到岳母家吃面饼的日子。

接下来的一天是醉酒日,节日在这一天会达到高潮。

星期五是女婿回请岳母吃面饼的日子。

小姑子聚会日是在第六天,人们从这天开始焚烧用干草制成的玩偶,表示送走冬天,迎接春天的来到。

最后一天是宽恕日,人们在这一天互相请求对方宽恕自己,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这天,人们将那些还没有来得及焚烧的玩偶付之一炬,表示已彻底告别寒冷的冬天,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随着时代变迁,俄罗斯人已不再遵守那些陈旧的清规戒律,但烤制面饼、捆扎并焚烧玩偶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每当“谢肉节”来临,俄罗斯人都会自发组织化装游行、民间歌舞、游戏、溜冰、滑雪、乘三套马车兜风等娱乐活动。

为推动莫斯科旅游业的发展,莫斯科市政府于2002年已正式宣布“谢肉节”为城市节日,并组织安排多项大型活动。

俄罗斯许多地方的冬季长达半年左右。

冬天的俄罗斯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俄罗斯人活泼好动的天性。

而“谢肉节”的来临则使俄罗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春耕·谢肉·送冬送冬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

人们认为冬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都要举行隆重的送冬迎春仪式。

古斯拉夫人以此欢庆经过漫长的严冬,明亮的太阳又开始为大地送来温暖。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无力取消这一异教的民间节日,只好把春耕节改称谢肉节,节期安排在春季大斋前一周。

这一周过后,进入40天的大斋期,期间人们禁止娱乐、吃肉,故称谢肉节。

由于此后整整8个星期不能吃荤,人们便在这一周内随心所欲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尽情享受歌舞娱乐和户外活动。

对于谢肉节的纵情撒欢,有一组描写非常到位:美食要饱撑到打嗝,纵酒要醉倒喉头,放歌要唱至断肠,起舞就要跳到倒地。

面饼在俄罗斯谢肉节扮演着主要角色,女主人们往往整个星期烙个不停。

圆圆的、热热的面饼,是春天太阳的象征,它把偶像崇拜和宗教风俗巧妙地融在一起。

谢肉节持续7天,每天各有其名,庆祝方式不尽相同。

滑雪橇是俄各地节日里都必不可少的共同娱乐,大人们带着孩子登上雪山,从冰坡高处往下滑,从早到晚,不知疲惫。

但大规模的节日狂欢则从周四算起。

上流社会讲究搞狂欢舞会、假面晚会,老百姓玩化妆集会、斗拳。

每逢晚上,姑娘、小伙儿共聚一处,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星期天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天,称为“宽恕日”。

人们在这一天互相请求对方宽恕自己,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这一天结束后,就标志着束缚俄罗斯人的寒冬已经过去,人们已经看到春天的希望。

俄罗斯祖辈就是这样,在大斋前的一周里,一边尽情享受冬去春来的快乐,一边为斋期戒肉、戒荤、净化心灵做好准备。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政府将这个节日改为送冬节,又叫俄罗斯之冬狂欢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