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 讲义

合集下载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单克隆抗体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治疗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及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等。

然而,如何控制单克隆抗体的质量对其应用效果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控制技术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主要涉及抗体的生产、加工和检测等多个环节。

其中,抗体的生产包括细胞毒性和毒性等药理学指标的监测,加工则包括缓冲剂、保存剂和抗体的冻干等处理方式,检测则包括重组抗体的纯度、杂质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等方面。

二、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细胞毒性和毒性等药理学指标的监测,保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安全、有效。

其次,在单克隆抗体的发酵和加工过程中,应优先使用高效的菌种进行培养和发酵,同时采用适当的缓冲剂和保存剂进行加工,以保证单克隆抗体产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单克隆抗体的提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保证抗体产品的纯度。

最后,在生产完成后应对单克隆抗体的结构和活性进行检测,了解单克隆抗体产品的性质和活性,对后期的药品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单克隆抗体应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单克隆抗体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涉及药品贮存和运输、药品使用和高效监测等方面。

首先,应采用适当的药品储存方式和条件,保证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品受潮、受热或冻结等情况对药品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在单克隆抗体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依据疾病的状态和药品使用历史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采用高效、准确的监测手段进行鉴定,保证单克隆抗体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应对药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药品疗效、副作用和安全性的监测和评价,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单克隆抗体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一、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控制原则1. 产品特性分析针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抗原特异性、亲和力、稳定性、纯度等指标的测定。

2. 表征方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表征,包括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免疫活性测定、亲和力测定等。

3. 杂质检测对单克隆抗体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包括重链异质体、轻链异质体、聚集体等的测定。

4. 稳定性评估对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其质量的影响,以及冻融循环、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5. 生物活性测定对单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包括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表面标记等功能的检测。

二、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 抗原特异性测定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进行测定,如ELISA、Western blot等。

2. 亲和力测定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进行测定,如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等。

3. 纯度测定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纯度进行测定,如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4. 结构分析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质谱分析、X射线晶体学等。

5. 功能分析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的功能进行分析,如细胞功能实验、动物实验等。

6. 杂质检测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等。

7. 稳定性评估对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

8. 生物活性测定对单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如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细胞凋亡诱导实验等。

9.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根据上述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单克隆抗体的质量符合要求。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单克隆抗体是一类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分子,由单一B细胞克隆所产生。

其优势包括高亲和力、高特异性、低背景信号、可重复制备等。

为了确保单克隆抗体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

以下是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1.选择适当的细胞系和培养条件:细胞系的选择对于单克隆抗体的质量至关重要。

细胞系应保证其遗传稳定性、生长活力和抗体产量的稳定性。

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的配方、温度、CO2浓度、培养时间等,应根据具体细胞系的特性进行优化。

2.保证单克隆性:单克隆抗体应具有单一的抗原结合位点和抗原特异性。

确保单克隆性需要采用适当的细胞分离技术,如限稀稀释法或单细胞克隆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PCR扩增和DNA测序等方法进行验证。

3.确认抗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是其在分子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

可以通过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技术验证抗体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并与其他抗体进行比较。

4.抗体纯化和浓缩:纯化和浓缩方法对于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透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杂质和非特异性抗体,提高抗体的纯度和活性。

5. 稳定性测试: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对于存储和使用非常重要。

稳定性测试应包括冻融稳定性、温度稳定性、保存时间稳定性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

6.结果解读和评估:对于单克隆抗体的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步。

需要比较样品与对照组的差异性,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评估抗体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与其他方法的一致性。

以上是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单克隆抗体是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在开发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介绍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的指导原则。

一、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包括质量控制、稳定性评估和保存条件的优化。

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筛选细胞系细胞系的选择与繁殖条件对单克隆抗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细胞系应具备良好的生长特性、稳定的遗传背景、高产量和易于维护等特点。

繁殖条件应考虑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状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等因素。

2. 制备单克隆抗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监测其生长速度、抗体产量和产品稳定性等指标。

监测生长速度可以评估细胞健康状态和生产能力,并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产量。

监测抗体产量可以为产量优化提供参考,并且可以通过测量此过程中的抗体表达稳定性来检测产品一致性。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并使用合适的技术。

需要对所选纯化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抗体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优化。

二、产品质量控制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制品,其产品质量的评估需要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测。

产品质量控制常用的指标有:1. 纯度纯度是指单克隆抗体中实际含有的目标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比例。

可以通过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检测。

2. 功效单克隆抗体的功效是指其针对目标分子的亲和性和特异性。

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进行监测。

3.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单克隆抗体在长期储存和使用中保持其活性的能力。

可以通过储存条件的优化和稳定性测试来评估产品的稳定性。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培养基、抗体对、生物材料等。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优质原料原材料应具有高纯度、低毒性、稳定性和良好的质量控制文档等特点。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引言:单克隆抗体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体,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

为了确保人用单克隆抗体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的技术指导原则,包括抗体的制备、纯化、结构鉴定、功能评价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一、抗体的制备1.1 选择合适的抗原:根据研究或临床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抗原作为单克隆抗体的靶标。

1.2 免疫动物的选择:根据抗原的物种来源,选择合适的免疫动物,如小鼠、兔子等。

1.3 免疫方案的设计:根据抗原的特性和免疫动物的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的免疫方案,包括抗原的剂量、免疫次数和免疫间隔等。

1.4 抗体的采集:采用合适的采集方法,如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收集合适的免疫动物血清。

二、抗体的纯化2.1 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根据抗体的特性和纯化要求,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2.2 纯化条件的优化:优化纯化条件,包括缓冲液的选择、pH值的调节、离子强度的控制等,以获得高纯度的抗体。

2.3 纯化后的抗体的检测:对纯化后的抗体进行检测,包括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纯度的评估和杂质的检测等。

三、抗体的结构鉴定3.1 全长抗体的结构鉴定:采用质谱、X射线晶体学等方法,对全长抗体的结构进行鉴定,包括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

3.2 抗体片段的结构鉴定:对抗体的片段,如Fab片段、Fc片段等进行结构鉴定,以确认抗体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

四、抗体的功能评价4.1 亲和力的评估: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ELISA等方法,评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和亲和力。

4.2 中和活性的评估:对中和性抗体,采用中和试验,评估抗体对病原体的中和活性。

4.3 细胞毒性的评估:对细胞毒性抗体,采用细胞毒性试验,评估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毒杀作用。

4.4 免疫调节活性的评估:对免疫调节抗体,采用细胞因子释放试验等方法,评估抗体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仅供参考)治疗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 讲义

(仅供参考)治疗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 讲义
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Fc片段 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 CH2和CH3功能区。
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Fc: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示意图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第一代抗体药物:来源于动物的多价抗血清 早年制备抗体的方法是以相应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 抗原通常含有不同的表位,加之所获得的抗血清也未经免疫纯
4 应对标准物质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标准物质 在特定条件下保持正常结构及适宜效价的时间。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理化对照品的结构验证: 重组抗体药物空间结构复杂,正确的结构是其生物
学活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对抗体的结构进行验 证。 在抗体药物的常规质控中,对每批产品均进行全面 的结构分析,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工作量巨大,难 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理化对照品显得尤为必要,只需对 对照品进行充分的结构分析,证明其结构正确;同 时在常规质控中将待测产品与之同时测定,如果结 果一致,可基本说明待测样品结构正确。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理化对照品的结构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 一级结构验证 1.1 质谱分子量测定:可以直接测定完整抗体的分子量,
也可以用糖苷酶将糖基切除后再测定抗体蛋白部分的分子 量,还可以用还原剂将抗体的二硫键打开,分别测定轻、 重链的分子量。测得抗体的分子量后,将其与理论分子量 进行比较,以初步判断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否正确。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 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抗原特异性不同,将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 、IgA、IgM、IgD、 IgE五类。
IgG中,根据其重链抗原性和二硫键的数 目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IgG1~ IgG4四 个亚类。
抗体及其结构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背景单克隆抗体广泛应用于研究、医学、工业等领域,然而其质量控制却是制约抗体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质量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和质量控制的强化可以有效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品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质量控制要点,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品质。

涉及要点1.活性验证活性验证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活性验证应包括抗原特异性检测和能力验证。

抗原特异性检测要求检测到的信号只来自特定抗原,而不是非特异性信号;能力验证要求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定抗原的结合能力。

2.杂质检测杂质通常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内毒素、非特异性抗体等。

检测杂质的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

杂质检测应该在抗体制备过程中全程进行,杂质持续监测并控制是质保系统的关键。

3.纯度评估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对其活性和特异性有着重要影响。

纯度评估的方法包括回收率测定、SDS-PAGE、电泳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等。

单克隆抗体纯度的要求应根据实际应用决定,但一般情况下纯度要求较高。

4.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是指对单克隆抗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物理化学属性的变化进行检测。

常用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弱缓冲环境、压力利设备及利液化学分析仪等。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考虑稳定性保持时间和保持条件,避免质量下降。

风险控制在实施单克隆抗体制备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风险控制原则,以确保质量和安全: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及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在抗体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患者和供体的信息,以防止爆发变态反应。

3.在杂质检测环节,应选择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并建立完整的报告系统。

4.在稳定性测试中,应将试验结果纳入质量维护体系中,建立自动化检测系统并建立记录。

5.对于已知的品质问题及潜在的问题,需要在记录中详细记录,并建立一致的响应程序。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引言: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一种由单一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

然而,为了确保单克隆抗体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的原则和方法。

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 细胞系的选择和鉴定选择适合的细胞系是制备高质量单克隆抗体的关键。

应选择已经鉴定并验证的细胞系,确保其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CHO细胞和NS0细胞等。

2. 培养条件的优化为了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单克隆抗体,需要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包括培养基的配方、温度、pH值、气体环境等。

此外,还需要对培养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3. 细胞培养过程监测监测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细胞密度、细胞活力、细胞代谢产物等。

通过定期取样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会对单克隆抗体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污染。

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的消毒等。

二、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1. 抗体纯化和纯度分析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是确保其质量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

纯化后,需要对抗体的纯度进行分析,如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

2. 抗体活性和特异性检测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是评估其质量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ELISA、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等。

通过与目标抗原的结合能力和特异性进行检测,评估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

3. 抗体稳定性评估抗体的稳定性是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能之一。

需要对抗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如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

通过稳定性评估,确定抗体的适宜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限。

单抗质量管理体系

单抗质量管理体系

单抗质量管理体系1.引言1.1 概述单抗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针对单抗产品开展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单抗(Monoclonal Antibodie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具有高选择性、高效性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制备工艺、敏感的质量要求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单抗产品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概括来说,单抗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针对单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体系,旨在确保单抗产品在研发、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性。

该体系包括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质量监控到产品追溯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单抗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提高单抗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有效性,降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它不仅涉及到制药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要求,还关系到与供应商、承运商、临床机构等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质量合规性。

通过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数据的监控和纠正措施,以及员工培训等手段,单抗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供一种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机制,为单抗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

总之,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作用和目标都是为了确保单抗产品的质量可控、安全可靠。

它不仅对于制药企业的合规性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治疗选择和健康保障。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单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概述,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在2.1节中,将详细说明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包括其组成要素和相关流程。

在2.2节中,将强调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探讨其在医药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部分将对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在3.1节中,将分析单抗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包括其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制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思考_张峰概要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制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思考_张峰概要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Jan. 2013, Vol.10No.1合理用药呵护公众健康1982年 , 重组人胰岛素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生物治疗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进入市场 , 从此 , 重组生物制品开始逐步增多并在生物制品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 特别是近年来单克隆抗体 (以下简称单抗类药物的发展 , 更受到业界的关注 ,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单抗的开发和生产中来。

同时 , 随着一大批疗效明确的单抗药物专利即将到期 , 如 :赫塞汀 (曲妥珠单抗、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爱必妥 (西妥昔单抗和类克 (英利西单抗等 , 许多医药企业通过生物仿制药的方式加入到单抗制品的开发和生产中。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 由于缺乏对单抗结构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间关系的深入了解 , 新加入企业和生物仿制药企业在单抗制品的质量控制方基金项目:“ 重大新药创制” 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7-00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7AA021601, 2007AA021204作者简介 :张峰, 男 , 硕士, 副主任技师。

研究方向: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控制。

E-mail :zhf5122@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制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思考张峰综述孟淑芳审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单克隆抗体产品室 , 北京 100050【摘要】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制品在肿瘤、自身免疫、器官移植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 其品种和市场份额逐年显著提高。

随着新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制品的研发和上市, 不同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 特别是新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提到新的高度。

由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制品结构和生产的复杂性 , 使得质量控制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

本文结合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的工作经验和国际上的最新进展 , 对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项目设定、标准和方法进展进行论述。

单克隆抗体技术讲解PPT课件

单克隆抗体技术讲解PPT课件

8
局限性 : (1)固有的亲和性和局限的生物活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 围 (2)反应强度不如多克隆抗体 (3)制备技术复杂、费时费工、价格较高
9
三、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1.检验医学诊断
(1)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试纸
(2)肿瘤抗原的检测
(3)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 (4)激素测定:早孕检测试纸、女性排卵检测试纸 (5)细胞因子的测定 (6)其他:吗啡类毒品检测试纸等
抗体工程制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制备原理, 制备方法及基本过程 熟悉: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2
主要内容
1.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2.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 3.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
没有单克隆抗体前人类所遇见的问题
银屑病
手口足病
陷细胞可以在此培养基中生存。是常用的骨髓杂交瘤细胞选择性培
养对筛选方法的要求: 多——大量样品一次检测; 快——迅速取得检测结果; 准——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灵——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常用筛选方法: ELISA、IFA等
15
6. 克隆化过程
方法:有限稀释法 克隆建立的标准:连续两次以上100%阳性孔 饲养细胞:同品系小鼠腹腔、胸腺、脾细胞
2.蛋白质的提纯
3.肿瘤的导向治疗和放射免疫显像技术
10
四、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致敏淋巴细胞的准备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细胞融合 选择性培养 抗体分泌细胞的筛选 克隆化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制取
11
1.致敏淋巴细胞的准备
动物选择:品系、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抗原接种:方式—体内、体外 剂量—0.5-100g 次数—视抗原而定 间隔—视抗原而定 佐剂—视抗原而定 收集时间:末次接种后72 h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3)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3)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3年03月20日发布本要点适用于供治疗的体内诊断用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在人体内应用的利用重复DNA技术制备的基因工程抗体。

一、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一)杂交瘤细胞1.亲本细胞(1)骨髓瘤细胞SP2/0或其他适宜的骨髓瘤细胞系。

应为不合成或不分泌免疫球蛋白链型,具有符合骨髓瘤细胞的染色体特征,并有明确的来源历史及符合要求的保存条件。

(2)免疫亲代细胞经抗原免疫的鼠脾B淋巴细胞或外周血B淋巴细胞。

应有明确的免疫原来源、性质及动物种系,免疫原详细的制备过程。

适宜的免疫方案及免疫淋巴细胞制备的方法。

2.细胞融合与克隆化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融合、筛选及克隆化。

3.杂交瘤细胞检定(1)抗体分泌稳定性连续克隆化后抗体阳性率达100%,经体外连续传代3个月以上和反复冻存、复苏,细胞系能保持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

(2)细胞核学特征检查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应符合杂交瘤细胞特征。

4.鼠源病毒检查按附录要求检测鼠源病毒。

5.支原体检查按现行《中国药典》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6.无菌试验按现行《中国药典》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二)单克隆抗体的检定1.免疫球蛋白类及亚类用免疫双扩散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测定。

2.亲和力用可靠、准确的方法测定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为单抗)的亲和常数或相对亲和力。

一般情况下,对于免疫原为可溶性的单抗,测其亲和常数,对于免疫原为颗粒性抗原的单抗,测其相对亲和力。

3.特异性测定单抗对靶抗原的特异性;对多株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进行相关性分析。

4.交叉反应按附录要求。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单抗与人体组织交叉反应,用冰冻及石蜡包埋的各种正常脏器组织测定。

来源于肿瘤相关抗原的单抗应进行与各种肿瘤组织的交叉反应试验。

5.效价测定用适宜方法测定。

(三)其他原材料1.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支原体检测应为阴性。

经小量试验适于杂交瘤细胞生长。

2.培养液应有培养液来源,质量指标。

单克隆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分析

单克隆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分析

单克隆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分析摘要: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属于蛋白质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极性强和跨膜受限等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应用中存在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生物效应多样和治疗响应丢失等问题。

影响单抗药物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靶部位受体数量、抗药物抗体水平、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早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及时调整单抗药物给药剂量,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积极开展药物临床监测,提高单抗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和不良反应预警能力,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本文通过论述单克隆抗体药物杂质的相关内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控制单克隆抗体药物杂质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提高单克隆抗体药物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药物;杂质控制;质量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制药行业取得了尤为突出的发展,其凭借副作用小、用量少、生物活性强、药效好、无代谢异化等优点得到了医药届的广泛关注。

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自身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在生产合成此类药物时需要用到特殊的合成方法和剂型。

因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杂质控制使相关企业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六十种合成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各国药典中都对成熟品种进行了收载[1]。

我国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政策,重点扶持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新药创制。

为有效控制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质量,应着重开展对药物杂质的控制。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六十种合成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各国药典中都对成熟品种进行了收载。

我国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政策,大力支持相关行业人员研发和创造高质量、高安全性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一、单克隆抗体药物杂质的概述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不同种氨基酸间通过某些特定的组合顺序形成的。

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工艺特点来看,合成单克隆抗体药物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而在这些合成步骤中会产生复杂的杂质。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制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思考_张峰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制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思考_张峰

同参比品一致 b 同参比品一致 b 电泳图谱同参比品一致,且样品主峰迁移时间应位于规定范围内 酸性区、主峰、碱性区峰面积百分比位于规定范围内 阳性(同参考图谱比较,有所有 / 部分特定色谱峰,且无明显新峰) 同理到期,如:赫塞汀 (曲妥珠单抗)、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爱必妥(西 妥昔单抗)和类克(英利西单抗)等,许多医药企业 通过生物仿制药的方式加入到单抗制品的开发和 生产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对单抗结构 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新加入 企业和生物仿制药企业在单抗制品的质量控制方
总体上看,单抗的质量控制项目(见表 1)主 要包括一般项目、理化检测、含量、鉴别、纯度、活 性 、安 全 性 等 几 个 方 面[5],其 中 安 全 性 方 面 检 测 包 括 :DNA 残 留 、宿 主 细 胞 蛋 白 残 留 、生 产 过 程 相 关 外源因子和异常毒性检测。 作为对纯化工艺去除 外 源 因 子 能 力 的 验 证 , 宿 主 细 胞 DNA、 宿 主 细 胞 蛋白残留和生产过程相关外源因子的检测主要在 注册阶段的原液样品中进行,考虑到最适样本的 问题,这些项目在成品检测中可以不检测。在产品 质量标准设定和检测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应根据 制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根据工 艺的稳定性、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方法本 身的变异情况设定合适的质量标准。 由于对结构 与功能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检测技术的不断 发展,产品的检定方法和质量标准是一个不断发 展提高的过程,下面就当前单抗制品的检测方法 和质量标准进行说明和论述。 3 单抗质量方法研究现状及其标准制定的注意事项
从表 1 可以看出,对于一个质量控制项目可 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单抗的 质量,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应用于单抗的质 量控制,对单抗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高的保 障。 但同时也需考虑到,对于单抗,表 1 中所列出 的项目只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原则,但并不是所有 的检测方法都适用于每一种单抗制品,表中所规 定的标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制品,针对于某一 个特定单抗来说, 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因素需要考 虑, 下面就不同检测方法在单抗质量控制中的作 用及其标准制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作简单分析。

单克隆抗体 质量标准 指导原则

单克隆抗体 质量标准 指导原则

单克隆抗体质量标准指导原则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标准指导原则,这就像是给单克隆抗体这个超级明星制定的“星途规则”呢。

单克隆抗体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特种兵,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使命。

那质量标准啊,就像是特种兵入伍的严格筛选条件。

首先,纯度得高啊,就像一杯超级纯净的果汁,不能有什么杂质在里面捣乱。

要是有杂质,那就好比果汁里混进了小石子,喝起来可就不美妙了,在抗体这里就可能会引发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活性也是个关键因素呢。

这活性就如同特种兵的战斗力,得是嗷嗷强才行。

如果活性不够,就像一个软趴趴的拳击手,在面对敌人(也就是疾病之类的目标)的时候,只能被打得鼻青脸肿,完全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特异性也不能马虎,这特异性就像是单克隆抗体的爱情专一性。

它只能对特定的目标钟情,要是它像个花心大萝卜,到处乱结合,那可就乱套啦,就像一场本该一对一的相亲会,结果来了个到处乱牵红线的糊涂蛋,整个场面就没法控制啦。

稳定性也很重要哦。

想象单克隆抗体是个小蛋糕,如果这个小蛋糕放在外面一会儿就变质了,那可不行。

它得像那种超级耐放的压缩饼干,不管环境怎么折腾,它都能保持自己的状态,这样才能在各种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安然无恙。

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就像是克隆人的复制粘贴,要一模一样才行。

不能这个批次的抗体像个时尚达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下一个批次就变成了邋里邋遢的流浪汉,这样在治疗过程中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期待什么样的效果了。

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啦。

这就好比是在抗体这个超级英雄身上装了个安全锁,要是没有这个安全锁,就像放了个没有缰绳的小怪兽出去,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那可就不是治病而是致病喽。

杂质控制就像是大扫除,要把那些不该存在的东西都清扫干净。

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杂质,都可能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让整个单克隆抗体的效果大打折扣。

剂量准确性也不能忽视呀。

这就像做菜放盐,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影响口感。

剂量多了,就像吃了一大把盐,咸得要命;剂量少了,又像没放盐一样没味道,达不到治疗的预期。

单克隆抗体说课讲解

单克隆抗体说课讲解

单克隆抗体说课讲解单克隆抗体技术【原理及意义】单克隆抗体技术(The technique of monoclonal antibody)是由Kǒ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创立的。

他们发现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无限增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具有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交叉反应少或无等优点,缺点是其鼠源性对人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反复人体使用后可诱导产生人抗鼠的免疫应答,从而削弱其作用,甚至导致免疫病理损伤。

制备单克隆抗体包括动物免疫、细胞融合、选择杂交瘤、检测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冻存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等一系列实验步骤。

下面按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顺序,逐一介绍其实验方法。

一、细胞融合前的准备(一)免疫方案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案对于细胞融合的成功,获得高质量的M cAb至关重要。

一般要在融合前两个月左右确立免疫方案开始初次免疫,免疫方案应根据抗原的特性而定。

1.颗粒性抗原免疫性较强,不加佐剂就可获得很好的免疫效果。

下面以细胞性抗原为例:免疫细胞数为每只小鼠1×107/0.5 m 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1)初次免疫,间隔2~3周。

2)第二次免疫,间隔3周。

3)第三次免疫10天后,取血测效价。

4)加强免疫3天后,取脾融合。

2.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弱,一般要加佐剂。

将抗原和佐剂等体积混合在一起,研磨成油包水的乳糜状(放一滴在水面上不易马上扩散呈小滴状表明已达到油包水的状态)。

1)初次免疫,Ag5~50微克/只,加弗氏完全佐剂皮下多点注射,一般0.2毫升/点,间隔3周。

2)第二次免疫,剂量途径同上,加弗氏不完全佐剂,间隔3周。

3)第三次免疫,剂量同上,不加佐剂,于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7~10天后采血测其效价,检测免疫效果,间隔2~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1.3 C-末端氨基酸序列测定: C-末端测序不像N-末端测序那样有常规通用的方法,目前主 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酶法或化学法将C-末端肽段切下来并 收集,然后用N-末端测序方法进行测定。二是采用串联质谱法分 析C-末端氨基酸序列。三是羧肽酶酶解分子量梯度法测定。 1.4 液质肽图: 液质肽图是将抗体用蛋白酶酶解成肽段后,进样高效液相色 谱仪,一般用反相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肽段按疏水性由弱至强 的顺序依次流出,柱后连接质谱仪和紫外检测器,测定肽段的质 谱信号和紫外吸收信号,得到相对应的两张肽图,通过质谱测定 结果对各肽段进行定性,所得图谱成为液质肽图。如果所得肽段 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可以认为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理论 一致。为了对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做更加严谨的验证,可以进行串 联质谱分析。借助数据分析软件,串联质谱可直接用于测定肽段 的氨基酸序列。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抗体药物质量控制遵循的主要法规与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 人用重组DNA蛋白制品总论 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总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药品审评中心: 1 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2003年3月 2 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2003年3月 3 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 原则 2005年12月 4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一般原则 2005年12月 5 重组制品生产用哺乳动物细胞质量控制技术评价一般原则 2006年10月 6 治疗用生物制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 2007年1月 7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15年2月 8 生物制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015年4月 9 生物制品上市后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7年8月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的制备要点: 1 原材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是重要条件。 2 原材料配方的选择应遵循与供试品相同的原则。 3 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应不低于产品,应对原材料进 行全面的检定。 理化对照品用于产品理化性质的全面评价,应进 行尽量全面的理化性质分析,包括对蛋白的结构及翻 译后修饰进行验证。活性标准品则通过协作标定进行 赋值。 4 应对标准物质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标准物质 在特定条件下保持正常结构及适宜效价的时间。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第三代抗体药物:基因工程抗体 为克服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异源性反应,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探索以 基因工程方法改造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包括: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 全人源抗体、重组抗体片段。 基因工程抗体优点: 1基因工程改造后的抗体鼠源性下降,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人体对抗体的排 斥反应; 2 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设计制备各种新型抗体; 3 基因工程抗体片段的分子量较小,可以部分降低抗体的鼠源性; 4 小分子抗体片段容易穿透血管壁,进入病灶的核心部位; 5 抗体片段能够在原核细胞中大量表达,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各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性抗体
1 单克隆抗体 完整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酶降解抗体片段 基因工程抗体片段 2 抗体偶联物 放射性免疫偶联物 化学免疫偶联物 免疫毒素 3 抗体融合蛋白 多肽类融合蛋白 毒素片段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鼠源性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源抗体 靶向两种不同抗原的抗体 F(ab‘)2、Fab‘、Fab片段等 单链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等 抗体与同位素偶联 抗体与药物偶联 抗体与植物或细菌毒素偶联 抗体片段与多肽类药物的融合 抗体片段与毒素片段的融合 抗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融合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第二代抗体药物: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 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乔治斯.科勒Georges .J.F.Kolhler和赛瑟.米 尔斯坦Cesar Milstein成功地将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了融合, 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不仅具备了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还具备了B淋巴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1986年,第一个由杂交瘤细胞表达的治疗型单克隆抗体-抗CD3单抗莫 罗莫 那在美国成功上市,标志着治疗性抗体药物发展时代的来临。 该类抗体特点:均为鼠源性抗体,在人体内反复应用之后会引起人抗鼠抗 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可以 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人抗鼠的抗体反应是20世纪80年代抗体药物在临床 上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体及其结构
木瓜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 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近N端,将 Ig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 段和一个Fc段。 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Fc片段 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 CH2和CH3功能区。 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Fc: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抗体及其结构
典型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基本结构呈“Y” 字形,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 链借二硫键连接而成。
重链和轻链近氨基端的1/4或1/2氨基酸序 列的变化很大,为可变区;其他氨基酸序 列则相对恒定,为恒定区;位于CH1和 CH2之间、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为铰链区。 VH和VL分别代表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 CH和CL分别代表重链和轻链的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 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抗原特异性不同,将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 、IgA、IgM、IgD、 IgE五类。 IgG中,根据其重链抗原性和二硫键的数 目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IgG1~ IgG4四 个亚类。
某单抗二硫键配对方式示意图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2 糖链分析 糖基化是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抗体类型不同,其糖 基化程度及糖链位置也不尽相同。糖链在维持抗体的正常结构以 及抗体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链分析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单糖组成分析:单糖组成分析是指糖链由哪几种单糖组成及各 单糖所占比例。通过酸水解或碱水解释放出抗体中的所有单糖, 根据后续检测方法的不同,对单糖混合物进行不同的处理,用单 糖标准品记性定性,分析测定单糖组成。 2.2 寡糖层析图:用于分析测定抗体中寡糖链的组成情况,即抗体 分子中不同形式的寡糖链所占比例如何。用糖苷酶将抗体上的糖 链切下,对其进行衍生并纯化,将纯化后的寡糖进行液相色谱或 毛细管电泳分析以确定各自的比例。通过液相色谱法不能对各种 寡糖形式进行定性,需要参照寡糖参考品对其定性,或收集后经 过其他方法测定。
抗体及其结构
在重链和轻链的V区中, 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 称为高可变区或互补决定 区(CDR)。V区中CDR以 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 列顺序相对不变,称为骨 架区(FR)。 VH和VL的各3个CDR共同 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 并决定抗体识别抗原的特 异性。 CDR: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FR: framework region.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抗体偶联物、抗体融合蛋白 抗体偶联物:为提高抗体药物特别是抗肿瘤抗体药 物的药效,加强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人们用效 应分子药物通过化学方法与抗体连接,制成抗体偶 联物。免疫偶联物用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用效应分 子杀伤肿瘤靶细胞。效应分子主要有3类:放射性核 素、毒素和药物。 抗体融合蛋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可以制成融合蛋 白,融合蛋白是由抗体片段(大多为单链抗体)与 具有生物活性的“弹头”部分(主要为毒素片段、 细胞因子或多肽等)融对照品的结构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 一级结构验证 1.1 质谱分子量测定:可以直接测定完整抗体的分子量, 也可以用糖苷酶将糖基切除后再测定抗体蛋白部分的分子 量,还可以用还原剂将抗体的二硫键打开,分别测定轻、 重链的分子量。测得抗体的分子量后,将其与理论分子量 进行比较,以初步判断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否正确。 1.2 N-末端氨基酸序列测定:测定的目的是确认抗体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与理论序列是否一致,一般对N-末端15个氨 基酸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以Edman降解法最为常用。测序 过程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应首先用还原剂将轻重链打 开,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将轻、重链分离,分别测序。二是, 抗体的N-末端常常存在封闭,此时不能直接用Edman降解法 进行测序,需要用相应的方法对抗体样品进行去封闭处理。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生产 细胞、生产过程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生产细胞质量控制应满足药典生物制品通则《生物 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的 要求。 生产过程应遵循药典、GMP及其附录《生物制品》 的要求。目前,单抗药物多通过重组技术由哺乳动 物细胞表达生产,完整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细胞系 的构建及传代扩增、细胞培养及抗体的纯化、抗体 产品分装保存等。 本文主要介绍质控标准物质、产品的质量控制。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示意图
治疗性抗体发展史
第一代抗体药物:来源于动物的多价抗血清 早年制备抗体的方法是以相应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 抗原通常含有不同的表位,加之所获得的抗血清也未经免疫纯 化,因而此类抗血清实际上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属于多克隆 抗体。 该类药物特点:具有一定疗效,但异源性蛋白质能引起较强的 人体免疫反应,该副作用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
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
质控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和检测方法是抗体药物质量控制的两个重要支 撑点。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指用于生物制品效价、活性、含量 测定或特性鉴别、检查的生物标准品和生物参考品。 质控标准物质主要有两种:理化对照品及活性标准品。 理化对照品用于抗体的理化性质分析,如相对分子质量、 等电点、肽图等;活性标准品用于抗体活性的测定。 药典《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总论》对参比品的要求: 选择已证明是足够稳定且适合临床试验的一个(多个) 批次,或用一个代表批次作为参比品,用于鉴别、理化 和生物学活性等各种分析,并应按特性分析要求进行全 面分析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