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得诊治流程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一、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疾病,在对其治疗和预防肺栓塞等方面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案。

此疾病不仅是引起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并发肺栓塞的危险,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危机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最主要的原因,国外报道约60%-7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合并发生肺栓塞。

二、临床表现1.多数病人有明显的诱因,手术和介入、外伤、左髂总静脉先天狭窄和静脉腔内粘连结构、妊娠、恶性肿瘤、老年、血液高凝集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类方法有多种,从指导治疗的角度可分为三类:(1)小腿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常见于术后,无临床症状或轻微,主要为小腿疼痛、肿胀、肢围增粗不明显,腓肠肌握痛阳性。

(2)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下肢多见。

起病急,患者疼痛、肿胀及肢围增粗明显,并发红肿、发热、腹股沟区压痛剧烈。

严重者可以导致股青肿。

(3)混合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向远侧蔓延或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相近端发展,累及全部深静脉系统。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

3.股青肿可见于原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

表现为下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而呈发绀色、起泡、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甚至出现肢体坏疽和休克。

4.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和混合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折常见,多于静脉血栓形成发病3周内出现,由于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主干和分支而致,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甚至休克和死亡。

5.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血栓繁衍至下腔静脉和另侧下肢静脉,除有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外,耻骨上区和外阴也呈肿胀,胸腹壁浅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

6.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表现为下肢沉重、胀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有缓解;浅静脉曲张,皮肤光薄,汗毛稀疏,足靴区色素沉着,湿疹和经久不愈的溃疡。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2017-10-11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检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PE 和血栓后综合征(PTS),它可以显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DVT的诊治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级医院对DVT的诊治工作,特制订本指南。

病因和危险因素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临床表现根据发病时间,DVT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是指发病14天以内;亚急性期是指发病15~30天;发病30天以后进人慢件期;早期DVT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急性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

Homans征:患肢伸直,足被动背屈时,引起小腿后侧肌群疼痛,为阳性。

Neuhof征:压迫小腿后侧肌群,引起局部疼痛,为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青肿,是下肢DVT中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属支血栓阻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受压和痉挛,肢体缺血。

临床表现为下肢极度肿胀、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医学园地 2009-10-11 21:30 阅读41 评论0字号:大中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第二届中国静脉论坛会议期间,由中华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责成安贞医院吴庆华教授负责制定我国的“DVT诊治指南”,后与第三届静脉论坛轮值主席董国祥共同承担本指南的制定,由吴庆华和罗小云执笔。

本草案的制定历时两年余,经多次专家会议讨论修改。

200 6年3月在三亚的第三届静脉论坛工作会议上形成初稿,后经2005年11月26日和2007年6月11日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2007年8月25日第三届中国静脉论坛预备会议等反复认真研究修改,2007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静脉论坛的会议上全体通过。

当然仍有不尽完美之处,也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留待以后不断修改,完善。

我国血管外科著名专家(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陈翠菊、陈忠、陈学明、董宗俊、董国祥、段志泉、符伟国、管珩、郭伟、谷涌泉、顾福杭、景在平、蒋米尔、姜维良、李大军、李俊海、李建新、李晓强、栗力、刘昌伟、刘鹏、刘长建、刘增庆、罗小云、马杰、潘松龄、钱水贤、时德、沈来根、王嘉桔、汪忠镐、王玉琦、王深明、吴庆华、吴丹明、辛世杰、苑超、余波、张柏根、张建、张福先、张纪蔚、张强、张静菊、赵春起等先后参加本指南的制定。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b oembolism,VTE)。

DVT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DVT后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国内临床对于DVT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认识,疗效差异较大。

为提高我国对DVT的诊治和预防水平,我们制订了DVT诊治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疗过程

深静脉血栓诊疗过程

2.
3.
规范使用止血带
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4.
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
炼、主动及被动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特别是老年患 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5. 6.
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控制血 脂等
TED梯度压力弹力袜对腿部提供有效压力模式
DVT的危险因素
以前静脉血栓史
约23-26%的病人有以前的静脉血栓史。组织学的检查显示以 前血栓部位的静脉壁上有纤维残余,且血栓也经常发生在该部位。
恶性肿瘤
19-30%静脉血栓病人发现有恶性 肿瘤,而15%的恶性肿瘤病人合并有 静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关系最密切的 是肺癌,约有1/4的肺癌病人有静脉 血栓。因此,反复发作的特发性静脉 血栓的病人应注意恶性肿瘤的可能。 其机理可能是肿瘤的异体蛋白直接 或间接激活凝血机制。
骨科VTE的预防
中国人自己的指南和共识
2009年6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发表 2012年6月,《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发表
骨科VTE的预防
1. 基本预防
2. 物理预防 3. 药物预防
一. 基本预防
1.
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病人仍未脱离危险
病人已逝 面对这些 撕心裂肺、悲痛欲绝
不及时救治形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是近代出现的新概念, 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 性疾病。它包括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TE) 和肢体深静脉血栓 形成( deep-vein thrombosis,DVT) ,PTE和DVT 被认为是同种疾病在不同 阶段的表现。VTE 是常见疾病,在美国其发病率高于心肌梗死和中风。VTE 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其发病多集中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 而18 岁以下青少年的VTE 年发生率极低。PTE(肺血栓栓塞症)是肺栓塞(PE) 的一种类型,定义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 其约占肺栓塞的90%,而非血栓性栓子常见 为骨折时的脂肪栓塞,外伤及心肺复苏后发 生骨髓栓塞,肝癌、肾癌等浸润静脉而出现 的肿瘤栓塞以及难产、剖宫产时发生的羊水 栓塞。PTE临床漏诊率高, 不经治疗患者的 病死率高达25%~30%,美国每年至少有5 万人死于PTE,占死亡原因的第3位。经积 极治疗后,PTE 患者的病死率可降至 2%~8%。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低分子肝素:出血不良反响少,HIT 发生率低于普通肝 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临床按体重给药, 每次 100U/kg,每 12 小时 1 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 全者慎用。
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分子量小,能进 入血栓内部,对血栓中凝血酶抑制能力强于普通肝素。 HIT 及存在 HIT 风险的患者更适合。
溶栓方法: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和系统溶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 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而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全身 应用溶栓药物。其中导管接触性溶栓具有一定的优势, 能显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 生率,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系统溶栓的血栓溶解 率较导管接触性溶栓低,但对急性期 DVT有一定效果, 在局部患者能保存深静脉瓣膜功能,减少 PTS 发生。
直接 Xa 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剂量个体差异小, 无需监测凝血功能,服用更加简便,单药治疗急性 DVT 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
推荐:
急性期 DVT,建议使用维生素 K 拮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 或普通肝素,在 INR 达标且稳定24h 后,停低分子肝素 或普通肝素。也可以选用直接〔或间接〕Xa 因子抑制 剂。
★螺旋 CT 静脉成像
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 况。
★核磁共振静脉成像
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 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静脉造影
准确率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 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 其它方法的诊断价值。
在ICU中即使进行预防,DVT仍有较高的发生率。
重症病人转出ICU后仍属DVT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可 能是与病人转出ICU后接受DVT预防的比率下降、住院 和制动时间较长有关。

住院患者DVT综合评估及防治流程图

住院患者DVT综合评估及防治流程图

住院患者DVT综合评估及防治流程图1.流程图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流程。

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流程图说明以下是住院患者DVT综合评估及防治的流程图,包括患者评估、预防策略、治疗措施和随访管理。

graph LRA[入院评估] --。

B[确定DVT风险因素]B --。

C[采取预防措施]C --。

H{出现DVT症状吗?}H -- 是 --。

F[进行确认诊断]F --。

G[开始治疗]G --。

I[药物治疗]G --。

J[非药物治疗]H -- 否 --。

K[继续随访]I --。

L[评估疗效]L --。

M[调整治疗方案]K --。

MJ --。

KM --。

N[随访管理]2.1 入院评估在住院患者入院时,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手术史、既往DVT历史、家族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DVT的风险因素。

2.2 确定DVT风险因素根据入院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存在DVT的风险因素。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手术、肿瘤、激素使用、静脉穿刺等。

同时,也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归因于DVT的危险因素。

2.3 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存在DVT风险的患者,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 弹力袜的使用:弹力袜能够增加下肢静脉的收缩力,减少下肢静脉压力,从而防止DVT的发生。

- 动脉血液稀释剂的使用:通过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DVT的风险。

- 早期行动康复:对于能够主动活动的患者,鼓励早期起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避免血液淤滞。

2.4 确认诊断和开始治疗患者若出现DVT的症状,如下肢肿胀、疼痛、褐色皮肤等,应及时进行DVT的确认诊断。

确认诊断后,开始针对DVT的治疗措施。

2.5 药物治疗针对DVT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如肝素、华法林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诱发因素:产后、手术后、外伤、晚期肿瘤、长期卧床;2.发病情况及持续时间;3.患肢疼痛性质及程度;4.发热、脉搏加快。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着重心血管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患肢疼痛及压痛。

(2)患肢浅静脉曲张。

(3)患肢肿胀、甚至股青肿。

(4)血栓部位压痛或扪及条索状物,尤其注意股三角区。

(5)足靴区皮肤有无营养性改变。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血生化、尿常规、尿糖。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3.特殊检查:(1)多普勒超声波下肢深静脉检查。

(2)下肢深静脉造影。

【诊断】1.根据病史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2.多普勒超声波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可确诊并了解病变范围。

【鉴别诊断】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1)一般处理:急性期卧床,抬高患肢。

(2)溶栓疗法: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可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3)抗凝疗法:适用于保守治疗及取栓术后,肝肾功能不良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通常先以肝素开始,3~5天后改用香豆素类衍生物。

用药期间必须每日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

(4)祛聚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等。

2.手术疗法:(1)Fogarty导管取栓术:适用于3天以内的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7天以上栓子则不容易取出。

(2)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在病变已经稳定但未酿成踝交通静脉破坏前进行。

【疗效标准】可作为治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多普勒超声波及静脉造影检查显示血流再通。

2.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好转。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出院标准】达到治愈、好转标准者。

深静脉血栓诊断与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断与治疗指南

溶栓方法
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和系统溶栓。 CDT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 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 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 其中CDT 优势明显,能显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PTS 的发生率,治疗 时间短,并发症少,为临床首选的溶栓方法。
治疗—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 个体差异较大,监测凝血功能,起始剂量为80-100U/kg 静脉注射, 10-20U/(kg·h)静脉泵入,每4-6小时根据APTT调整,目标正常对照值 的1.5-2.5倍。 血小板减少症(HIT), 应用肝素5 天后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大于30 %~50%, 或应用肝素5 天后降至(8~10)×109 /L 以下,应高 度怀疑,行HIT抗体检测确诊,HIT 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肝素,改非 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班等)治疗。
治疗—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如那曲肝素等) 出血不良反应少,HIT 发生率低于普通 肝素, 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临床按体重给药,每次100 U/k 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治疗—维生素K 拮抗剂
维生素K 拮抗剂(如华法林) 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效果 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剂量范围窄, 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 治疗初始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d,2~ 3天后开始测定INR,当INR 稳定在2.0~3.0、并持续24 小时 后停低分子肝素,继续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
辅助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 解产物。下肢DVT 时,血液中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 临床其他情况:手术后、孕妇、危重及恶性肿瘤时也会升高 D-二聚体检查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差,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 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和VTE 复发的危险程度 评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讲解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讲解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DVT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DVT后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国内临床对于DVT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认识,疗效差异较大。

为了提高我国对DVT的诊治和预防水平,我们制订了DVT诊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目前国内还缺乏关于DVT发病率的准确统计资料。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其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因素(见表1)。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晚期肿瘤患者或有明显家族史者。

(二)DVT的临床表现1.症状: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

偶有发热、心率加快。

2.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皮温高于正常肢体。

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降低。

如影响动脉,可出现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Homans征阳性:患肢伸直,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牵拉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

Neuhof征(即腓肠肌压迫试验)阳性: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DVT后综合征(PTS)。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表现。

(三)DVT的诊断DVT的辅助检查1.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

但对于无症状DVT的敏感性较差,阳性率低。

2.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

急性DVT,D二聚体>500 ug/L有重要参考价值。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Your company slogan
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14天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天 慢性期:发病>30天 本指南所提及早期: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Your company slogan
诊断
D2聚体 多普勒超声:首选 静脉造影:准确性高 螺旋CT静脉成像 MRI静脉成像
Your company slogan
诊断
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表
评 1 1 1 1 1 1 1 1 1 -2 分
病 肿 瘫痪 近期 沿深 全 与健
史 瘤 或近 卧床 静脉 下 侧相

期下 >3 走行 肢 比,

肢石 d或 的局 水 小腿

膏固 近4 部压 肿 周径

定 周内 痛
增大

大手
>3c

m
D凹 V陷 T性 病水 史肿
浅 与下 静肢 脉 DV 侧 T相 枝 近或 循 类似 环 的诊
年、出血风险较小的前提下,首选导管接触性溶栓。如不具备导管溶栓 条件,可行系统溶栓
溶栓治疗方法: 导管接触性溶栓: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直接作用
于血栓;能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的发生率, 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
系统溶栓: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血栓溶解率较导管接触 性溶栓低,但对早期DVT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能保留深静脉瓣膜功能, 减少PTS发生。
Your company slogan
病因和危险因素
主要原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原发性因素、继发性因素
Your company slogan
临床表现
患肢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者可减 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严重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股白肿 :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 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 :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枝全部被 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 肢体缺血;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泡,足背动 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肺栓塞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血栓后综合征: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湿疹、 静脉曲张、脂性硬皮病、溃疡等。

深静脉血栓诊疗(结合最新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疗(结合最新指南)

三 病理
红血栓 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性分布 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内
白血栓 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的 血小板构成
混合血栓 头部为白血栓,颈部为白血 栓和红血栓的混合,尾部为红血栓
血栓的发展
向主干静脉的近端和远端蔓延 纤维机化 再管化 破坏静脉瓣膜
血栓 形成
溶解 崩裂为栓子 肺动脉栓塞
血血栓栓沿沿着着静静脉脉朝朝近近端端生生长长..
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
全身反应大,易出现休克及下肢湿性 坏疽
股青肿
股白肿
下肢严重浮肿,肿胀呈凹陷性及高张 力。
合并感染,动脉持续性痉挛,全身肢 体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小静脉扩张 呈网状
五 并发症
肺动脉栓塞 :最严重的并发症(胸痛、 咯血及呼吸困难)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 曲张,皮肤硬结、色素沉积、溃疡。
(4)溶栓治疗的禁忌证:①溶栓药物过敏;②近期 (2~4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包括严重的颅内、 胃肠、泌尿道出血;③近期接受过大手术、活检、 心肺复苏、不能实施压迫的穿刺;④近期有严重的 外伤;⑤严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压 >160/110mmHg);⑥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⑦细 菌性心内膜炎;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者; ⑨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患者;⑩年龄 >75岁和妊娠者慎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且以左下肢 多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
二 病因
魏尔啸(Virchow) 提出三大因素 (魏尔啸三联征) 静脉血流滞缓
血管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况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 肿瘤患者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流程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流程
肝素:静脉持续静滴或皮下注射。以维持凝血时间>正常2倍
华法林:10-15mg/第1日,5mg/第2持2个月,注意出血并发症。
(3)祛聚疗法: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
手术治疗:
病程<48小时,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抗凝、祛聚治疗2月,防止再发。
治疗
一般处理:1.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抬高15-30度
2.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速尿20mg静推
3.起床进行轻便活动
4.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药物治疗:
(1)溶栓治疗:病程<72小时
尿激酶:8万U(5%GS250--500ml)×2次/日×7―10天根据纤维蛋白原溶解时间,调节用量。
(2)抗凝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流程
诊断
临床表现:
1.肢体肿胀:周经1-2cm(),2-5cm(),大于5cm()
2.肢体疼痛:可忍受(),剧痛(),伴情绪躁动()
3.浅静脉扩张:肉眼可见(),可触摸()
辅助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放射性核素检查
3.下肢静脉顺行造影:a、闭塞或中断()b、充盈缺损()c、再通()d、侧支循环形成()

深静脉血栓危急值处理流程

深静脉血栓危急值处理流程

深静脉血栓危急值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深静脉血栓危急值处理流程一、临床表现评估1.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的评估,包括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异常等症状。

深静脉血栓标准住院流程

深静脉血栓标准住院流程

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经皮穿刺选择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静脉置管溶栓术或经皮穿刺选择性静脉置管溶栓术。

二、诊断依据1.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因各种原因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出现相应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的疾病。

临床分期为(1)早期:包括急性期:发病7天内;亚急性期:发病第8-30天(2)慢性期:发病30天后(3)后遗症期:出现血栓后综合症(4)慢性期或后遗症急性发作期。

2.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凝块经纤溶酶溶解后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主要临床价值是用于诊断静脉血栓性疾病。

3.影像学诊断: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首选检测方法。

彩超是非侵入性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能直观了解动脉、静脉血流的情况,明确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

三、适应症:1.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2.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3.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四、禁忌症:1.伴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2.患者伴有严重感染五、标准住院日:小于等于15天六、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深静脉血栓形成2.患者本人愿意接受介入治疗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术前准备第1-2天1.完成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初步评估病情2.完成必要的检查:心电图、全胸正侧位片、外周血管彩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等3.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检查结果,完成术前讨论并确定诊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征得其同意,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八、手术日第3-4天: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确定无手术、麻醉风险;术中溶栓;一级护理、加强护肝、营养等治疗,完成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九、术后恢复及出院第5-15天1.完成相应的病程记录2.注意观察溶栓后综合症表现,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有无出血倾向等3.完成必要的复查项目:血常规、出凝血常规4.继续加强消肿止痛、疏通血管等治疗5.上级医师根据相关检查及患者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的患者尿激酶疗效优于症状发作 2-5 天的患者。随后溶栓的时间窗扩大到 14
天,并显示在 PE发作后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溶栓治疗均可获益。总之,随着时间
延长溶栓的疗效逐渐降低。因此, PE发作后立即溶栓的患者最佳,但 14 天仍可
获益,越早越好。
溶栓药物
建议使用短期静滴溶栓优于长时间静滴。
链激酶首先予负荷量 250000IU,随后 100000IU/h 滴注 24h;
2.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皮肤多正常或 轻度淤血,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降低。如影响动脉,可出现远端动 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 压痛 (Homans征和 Neuhof 征阳性 ) :
Homans征:患肢伸直,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 动牵拉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 性。
对于超声证实存在右室功能不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 需要进一步研究证
实溶栓治疗是否优于抗凝。
某些急性上肢 DVT患者,例如出血危险低和最近新出现症状, 建议给予短程
溶栓治疗,但目前还没有 RCTs评估溶栓治疗上肢 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溶栓的时间窗 :
早期研究显示,早期溶栓获益增加。在 UPET研究中,对于症状发作小于 2
结合有无血栓的好发因素,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可以将患者分为 高、中、低度 DVT可能性。如果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 可能性患者可临床观察,对于中度和高度可能性患者可给予抗凝治 疗,对于高发病率组的患者,如果第 2 次扫描仍阴性应考虑进行静脉 造影。
3.螺旋 CT静脉造影 (computed tomo-venography ,CTV):是近年 出现的新的 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 、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高危患者的筛查。另外,它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并非特异,如 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很多可产生纤维蛋白的情况, D-二聚体 也可大于 500 g /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 DVT。该检查对 80 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2.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 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仔细的非介入性血管超声可以使敏感性 保持在 93% ~97% ,特异性保持在 94%~ 99% 。高度可疑者,如 阴性应每日复查。
实用标准文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可参考 Wells 临床评分。
表 3 下肢 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
临床特征 肿瘤 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 近期卧床 >3 天,或大手术后 l2 周内 沿深静脉走行的局部压痛 整个下肢的水肿 与健侧相比,小腿肿胀大于 3 cm( 胫骨粗隆下 10 cm 处测量 ) 既往有 DVT病史 凹陷性水肿 ( 有症状腿部更严重 ) 有浅静脉的侧支循环 ( 非静脉曲张性 )
评分 l l l l l l l l l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其他诊断 ( 可能性大于或等于 DVT)
一2
临床可能性:低度≤ 0;中度 1~ 2 分;高度≥ 3。若双侧下肢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 为准。
二、 DWIF的临床表现
1.症状: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偶有 发热、心率加快。
维持。此后剂量采用标准算图调整以迅速达到和维持合适(肝素治疗水平)的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aPTT。
普通肝素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UFH 每日两次可作为 UFH的替代方法。只要使用足够的起始
剂量,并调整剂量达到治疗范围 aPTT,皮下注射 UFH至少与静脉 UFH一样安全、
有效。常规方案为:第一天,首次 5000U,随后 SC 17500U(2 次/ 日)。应用皮
尿激酶负荷量为 4400IU/kg ,继以 2200IU/kg 滴注 12h;
tPA100mg 滴注 2h,同时合用肝素。
Reteplase 治疗 VTE显示了迅速溶解血栓的前景, 用法 : 间断 30 分钟分两次
静脉推注 10U,但尚未批准。
溶栓前应该充分评价并去除可能使患者出血危险增加的因素。 详细的询问病
DVT患者的治疗措
施之一。早期溶栓治疗有效,但是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适应证 :大多数 VTE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下列情况应该考虑:
新发生的大面积髂股血管 DVT患者,尽管经足量肝素治疗仍存在因静脉闭塞
继发肢体坏疽危险的患者。
急性大面积 PE、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出血倾向的患者。
下肝素时,上午用药后 6 小时测定 aPTT,调整 UFH剂量使 aPTT维持在正常 1.5~2.5
倍。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
对于急性 DVT患者, 推荐 12 小时一次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
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肝素,谨慎考虑低分子肝素。
溶栓治疗
理论上使用溶栓药溶解静ຫໍສະໝຸດ 血栓,迅速减轻血管阻塞可作为6.静脉造影:是 DVT诊断的“ 金标准 ”。
急性期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 在治疗的第一天可以开始联合应用维生素
K 拮抗剂, 在 INR 稳定并
大于 2.0 后,停用肝素。
普通肝素静脉注射: 静脉 UFH仍是 DVT首选的起始治疗之一 。 UFH 治疗 DVT时,首剂推注 5000U,
随后第一个 24 小时内连续滴注至少 30000U或按公斤体重 80U/kg,继以 18U/kg/h
Neuhofs 征( 即腓肠肌压迫试验 ):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 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
DVT的辅助检查
1.血浆 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敏感性 较高 (>99 %)。急性 DVT,D-二聚体大于 500 g /L 有重要参考价值。
由于术后短期内患者 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 DVT的诊 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前 DVT
史和体格检查以发现是否有胃肠道出血或颅内出血病变的征象。 必要的实验室检
查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计数,血型以备输血时用。
溶栓的禁忌证 :
近期( 2 个月内)脑血管疾病发作,或颅内或脊柱创伤或手术
活动性颅内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型或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