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 顾,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向家属介绍手术的 必要性和风险,使其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03
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呼吸 、血压及体温等生命体征 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定期记录出入量,保持水 、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 或水中毒。
患儿主要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营养 不良、发育迟缓、贫血等并发症。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常用的检查方 法包括腹部X线平片、钡剂灌肠造影和直肠肛管测压等。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患者全面评估
详细了解病史
包括家族史、孕产史、喂 养史等,以评估患者病情 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存在的
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遵 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保证患者舒适。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 通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 术后感染。同时,加强伤口护 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 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保证营
养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便秘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01 肠梗阻
由于肠道狭窄或扭曲,食物和 消化液通过受阻,可能引发肠 梗阻。
结肠功能检查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
护理措施
恰当的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排便软化剂、 抗生素和止痛药等。 定期检查并保持正常的肠道功能非常重 要。
护理措施
还应定期监测患儿的体重和生 长情况,以确保他们获得足够 的营养。
并发症与预后
并发症与预后
先天性巨结肠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 感染和肠穿孔等。 长期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 的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的早期症状可能 包括呕吐、腹胀和便秘等。 婴儿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 疼痛和不适等症状。
早期症状
如婴儿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 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先天性巨结肠的关键是确保肠 道通畅。饮食和医疗护理应合理安 排。 婴儿可能需要特殊的饮食,如低渣 饮食或静脉营养。
并发症与预后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对于护理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 婴儿非常重要。 家庭成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了解正 确的护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家庭支持
家庭应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 及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或变化 。 家庭支持组织可以提供情感支 持和资源,帮助家庭更好地管 理和应对这种情况。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
目录 介绍 早期症状 护理措施 并发症与预后 家庭支持 预防措施
介绍
介绍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婴儿出生时就 存在的结肠异常。 它可能导致肠道梗阻、肠道感染和 其他相关健康问题。
介绍
在护理婴儿患上先天性巨结肠时,需要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健康 与安全。
早期症状
早法完全预防,但注意以 下事项有助于减少风险:
- 孕妇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 的饮食和锻炼。
- 孕妇应在怀孕早期咨询医生以了解 任何潜在的风险因素。
肠穿孔应急预案
肠穿孔应急预案
什么是肠穿孔?
肠穿孔是指肠道发生了破裂或穿孔,导致肠道内的内容物泄漏到腹腔内,引起
严重并发症。
肠穿孔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肠穿孔应急预案
一、快速行动
一旦发现肠穿孔的症状,立即进行快速行动。
如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应立即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等。
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紧急治疗。
二、及时诊断
当怀疑病情为肠穿孔时,需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检查,如CT扫描、超声
波检查、胃镜等。
通过诊断,确定肠穿孔的位置与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三、处理肠穿孔
肠穿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对破裂或穿孔处进行修补。
在手术治疗之前,
还需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来决定如何进行手术治疗。
四、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步骤。
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监测体温、脉搏、心率等指标,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还需要按时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休息调理。
总结
肠穿孔是一种十分危险和严重的情况,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处理和手术
治疗。
在处理肠穿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应急预案,如快速行动、及时诊断、处理肠穿孔和术后的护理,以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
同时,在使用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如如何识别肠穿孔的症状、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等。
只有在正确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处理肠穿孔,并最终保证患者的康复。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摘要呕吐、腹胀、便秘是先天性巨结肠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
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儿的排便困难及腹胀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对患儿营养改善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患儿临床手术治疗成功与否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1 先天性巨结肠定义先天性巨结肠属于是临床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畸形,发病机制是患儿结肠远端以及直肠神经节细胞缺乏,而导致的肠管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0.02%~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比例为4:1[1]。
2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准备呕吐、腹胀、便秘是本病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
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手术治疗中,术前每天要对患儿实施一次生理盐水灌肠,如果将10 ml/kg为灌肠生理盐水的常规剂量来计算,想要在术前7~10 d将患儿结肠内积粪彻底清理,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医生不得不在手术台上对患儿残留粪便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患儿手术污染发生率,同时也延长了患儿手术时间。
先天性巨结肠因其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灌肠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个患儿结肠扩张程度具有差异,同时扩张段积粪以及积气情况也不同,因此无法准确确定灌肠的具体所需液体量。
灌肠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病房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可以适当的进行开窗通风,确保患儿室内空气新鲜。
可以应用辐射式保温操作台或者暖风机。
3 遵医嘱用生理盐水给予灌肠首先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肛管,冬天调好室温,防止患儿受冷。
并且还要对患儿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患儿灌肠操作手术做好准备工作。
在灌肠操作手术过程中,在床上让患儿保持横卧状态,臀部最大化的依靠床沿并抬起患儿双下肢,如果是学龄期儿童则可以保持平卧屈膝体位,将臀部略微抬高。
灌肠操作人员首先戴上手套,采用石蜡油对患儿15~20 cm肛管进行润滑,确保患儿肛门暴露,并对肛门进行润滑,之后轻轻的把肛管插入到患儿肛门,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缓慢避免过猛用力。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进展 曹丹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进展曹丹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 ,HD)国际通用的病名为“赫什朋病”或无神经节细胞症。
国内常称为先天性巨结肠症。
常见病因:巨大结肠远端无神经节功胞肠段丧失蠕动功能,近端结肠由于肠内容物无法排出而发生继发性扩大。
所以,巨结肠症不是“因”而是“果”。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②腹胀;③肠梗阻;④肛门指检:有明显的裹手感,当手指退出后,由于手指的扩张及刺激,常有大量粪便、气体呈“爆炸样”排出,腹胀好转;⑤婴幼儿全身情况不良,呈贫血状,胃纳差。
后期常并发小肠结肠炎及肠穿孔。
在消化道畸形中,HD发生率仅次于直肠肛门畸形。
临床分型主要分为三型:①短段型;②常见型;③长段型。
以上各型中常见型占75%左右,其次是短段型。
另外,全结肠型占3%-5%。
1、治疗方法:1.1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润滑剂或缓泻剂,塞肛,药物灌肠。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有扩张直肠肛管,内服中药等。
1.3 结肠造瘘:主要适用于患儿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又不能耐受根治手术者,可先行造瘘,待患者症状解除,全身状态恢复后,可考虑行二次根治术后再行关瘘。
1.4 根治手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先天性疾病的发现及治疗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将本病近年来多采用的根治手术综述如下:1.4.1 拖出型直肠结肠切除术(Swenson):此术式为HD根治术的首创手术,左下腹正中切口,游离结肠和直肠,膀胱上方离断直肠,切除病变肠管;将远端结肠和直肠从肛门翻转拖出,再将近端结肠从直肠前壁拖出;于肛门外吻合结肠、直肠,直肠前壁距齿状线2-3 cm,后壁距齿状线0.5 cm。
由于本手术分离面广泛,出血量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故现较少采用。
1.4.2 改良Swenson术:(1)左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在预计保留结肠处的系膜缘和对侧系膜缘各缝一丝线做为拖出时的标记。
在直肠后间隙进行分离,向尾端分离至尾骨尖。
一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查房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
在查房过程中,加强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关注,及时发现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 。同时,可以邀请心理医生参与查房,为患儿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对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深入,需要 加强学习。
患儿心理关注不足
在查房过程中,较少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变化,未能及时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完善护理记录
加强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提高记录的详细性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和 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PART 04
护理措施
REPORTING
保持肠道通畅
灌肠护理
定期为患儿进行灌肠,清除肠道内积存的粪便,保持肠道 通畅。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调整灌肠液的 温度和流速,避免对肠道造成刺激。
腹部按摩
定期对患儿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 按摩时,手法要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患儿不适 。
02 03
肠梗阻
部分患儿可能因肠道狭窄或扭转导致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等 症状。对于肠梗阻的患儿,需要及时进行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必要 时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需要进行心理评估与干预,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帮助患儿及其家 庭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邀请专业心理医 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患儿建立积 极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PART 05
护理效果评价
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vsua i aei p tnswt t e2daee elu [ ] ael ds s ai t i h y i tsm lts J .Am J r e n e p b i
合心理 , 争取合作 。②术 前指 导 : 由于 患儿长 期腹胀 、 秘 , 便
导致 营养 不 良、 脱水等症状 , 以术前要改善患儿营养状 况。 所 根据不 同的年龄阶段提 供患儿 喜爱 的适 当饮 食 , 少量多 餐 , 原则上 给予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 生素 、 易消 化吸 收、 渣饮 少
[ ]D ms 4 e aG。Ccr ,Sai e 1 i o AF c s F, t .Mea or! n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e le a tlpoe ae2 ad- l t i
i i eia dn nibt ujcs uig ct crnr n rm nda t n oda eesbetd r ue o ays do e b c i na o y s
引起 窒 息 , 求术 后 去 枕平 卧 6h , 偏 向 一 侧 , 持 呼 吸道 要 头 保 通 畅 , 时 清 除 口腔 内 呕 吐 物 。 术 后 6h每 3 i 及 0m n—Ih监
,
其 发病 机制为结 肠远 端及 直肠 缺乏神 经节 细胞而 造成
消化道梗 阻 ,0 一 0 的患儿 可在新 生儿 时期 明确诊 断。 7% 9% 手术切除可 以取得 良好 效果 , 正确 的围手术期 护理也是 手术
C i , 06,7 5)6 66 0  ̄do 20 9 ( :4 -5 . l
肠镜穿孔应急预案
肠镜穿孔应急预案肠镜检查是一项常规的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肠道内的疾病。
然而,肠镜检查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肠镜穿孔。
肠镜穿孔是指肠镜在检查过程中误伤肠道壁,造成肠道穿孔,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但是危险的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肠镜穿孔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正确的抢救和治疗。
肠镜穿孔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肠镜穿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腹膜炎、脓毒症、感染和死亡。
为了避免肠镜穿孔的发生,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肠镜穿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肠镜,选择软的肠镜使穿刺过程更加顺利,降低穿孔发生风险。
•在肠镜检查的时候,应该使用最小的压力,尽量减少对肠壁的伤害。
•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医师应该慢慢进入扩张部分,减少肠道的扩张。
肠镜穿孔的应急预案即使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肠镜穿孔仍然有可能发生。
在发生肠镜穿孔时,应立即制定应急预案来保护患者,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第一步:立即中止肠镜检查如果发生穿孔,医生应该立即停止肠镜检查。
如果肠镜仍留在肛门或者直肠内,应该尽快取出。
第二步:立即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应根据肠镜穿孔情况及病人病情的情况来判断并立即采取对应的措施。
如果肠道穿孔较小,可立即行内镜下钳夹或者内镜下细胞外固定术进行修补。
在穿孔位置较大或者出现腹膜炎等并发症时,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修补。
第三步:加强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监护。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脉搏、血压、呼吸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第四步:及时进行后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期间的特殊护理。
患者需要避免食物和饮水,并需要进行肠功能支持疗法,以帮助肠道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完整的治疗计划,并及时进行后续的治疗。
结论肠镜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窥镜检查的并发症,其治疗具有较高的紧迫性,且需要采取迅速的抢救措施。
在应急处理肠镜穿孔时,需要医生立即中止检查,并且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24篇,其中专家共识或指南5项。
【摘 要】 先天性巨结肠是遗传背景复杂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也是小儿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以消化道末端肠神经节缺如为典型病理特点,肠梗阻、肠穿孔、严重的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是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尤其在低龄婴幼儿起病的病例中,仍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解析其发病机制、遗传特征、治疗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但在低龄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期寻找创伤小、特异性高、普适性强的早诊方法仍面临巨大挑战,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
本文对先天性巨结肠相关的早期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在传统经典的诊断方法上,不断创新求索,综合不同方法的利弊,提高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能,为疾病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婴幼儿;临床诊断DOI:10. 3969 / j. issn. 1000-8535. 2023. 05. 001先天性巨结肠又被称(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末端肠神经节细胞缺如为基本病理特征的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占儿童消化系统出生缺陷疾病谱2广州医药 2023年5月第54卷第5期神经节细胞,病变肠段持续痉挛失去收缩功能,导致长期粪便潴留,近端肠管在压力下代偿性肥厚扩张,造成患儿腹胀、便秘、肠炎、营养发育不良等肠梗阻的临床症状[2]。
对于新生儿期发病的患儿,多在出生后即出现胎便排出延迟、腹胀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可发生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甚至肠穿孔的风险,这也是HSCR患儿新生儿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根据HSCR的病理学分类标准,我国学者将其分为:短段型、常见型(普通型)、长段型和全结肠型,以及更为罕见的全肠型和特殊类型[3],其中以长段型及以上,即累及横结肠及以上肠段的病理类型,具有更高的术前肠炎反复发作、甚至穿孔的风险。
文献报道,约5%新生儿期起病的患儿因结肠穿孔接受手术造瘘治疗,而术前出现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概率亦高达6%~60%[4-5]。
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护理庞明珠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475000)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远端神经节细胞缺乏引起局部长期痉挛,粪便郁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近端肠管扩大肥厚。
另由于肠管内脏感觉运动神经系统的缺陷,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射性直肠收缩和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致使粪便不能排出。
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其根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
术前肠道准备充分、术后采取妥善的治疗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肛周护理等,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院对15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及发生术后并发症。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至2005年我院对15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了Ⅰ期根治心形吻合术[1],获长期随访的136例,其中男102例,女34例。
手术时年龄<6个月89例,占65.4%(89/136)。
其中新生儿40例中13例出现巨结肠危象。
6个月~3岁25例,占18.4%(25/136)。
>3岁22例,占16.2%(22/136),常见型96例,占70.6%(96/136),长段型18例,占13.2%(22/136)。
短段型22例,占16.2%(22/136)。
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了钡灌肠造影。
术前直肠肛门侧压84例,均未引出直肠肛管抑制反射,13例发现直肠肛管有泛发收缩现象。
32例术前做直肠黏膜吸引活检术,136例切除标本均经病例检查诊断为巨结肠症。
2 护 理2.1 术前护理:2.1.1 肠道准备: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术前护理的常规准备,也是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的关键措施[2]。
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目的是排出积粪,缓解腹胀,保持肠道清洁,减少手术时肠道污染的可能,同时使扩张的肠管尽可能恢复正常,以确定手术切除肠段的范围,术前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次[3],准备7~10d,每次用量为100~150ml/kg生理盐水温度(40℃为宜),准确测量灌入量和排出量,使出入量基本相等或出量稍多于入量。
新生儿巨结肠术后注意事项
新生儿巨结肠术后注意事项新生儿巨结肠手术是一种治疗婴儿巨结肠症的常见方式,手术后宝宝需要特殊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恢复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在新生儿巨结肠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饮食:手术后,宝宝可能需要通过管路进行喂养,这可能是永久的或暂时的。
医生和营养师将制定适合宝宝的饮食计划。
父母需要确保按时给宝宝喂食,并根据医嘱给予足够的营养。
2. 就诊:术后宝宝需要定期回诊,确保手术部位恢复良好。
父母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安排,遵守就诊时间。
3. 出院注意事项:在宝宝出院之前,医生会向父母详细解释如何照顾宝宝并提供必要的药物。
父母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说明,并咨询医生或护士有关宝宝护理的疑问。
4. 注意婴儿的排泄:宝宝巨结肠手术后,由于肠道功能的改变,排泄物的频率和性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父母应特别留意宝宝的排便习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
如果宝宝出现尿布尚未排泄,或者便秘、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5. 预防感染:术后宝宝的免疫系统可能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父母需要确保宝宝的周围环境清洁,勤洗手,避免让生病的人接触宝宝。
若宝宝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或其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手术史。
6. 特殊护理:术后宝宝可能需要特殊的护理,如更换尿布时要小心不伤害手术部位,身体擦拭要温柔,避免用力擦拭。
父母应遵循医生的特殊护理指示,专注于宝宝的舒适和恢复。
7. 注意补液:部分宝宝手术后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维持体液平衡。
父母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建议,并确保宝宝得到足够的液体摄入。
8. 接种疫苗:手术后,宝宝可能需要延后接种疫苗,以免对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父母应向医生咨询有关疫苗接种的建议,并按时接种。
9. 家庭支持:新生儿巨结肠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对父母和家庭来说可能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建议寻找家庭支持组织或与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家庭联络,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10. 密切关注宝宝发育和行为:术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
穿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摘要:穿孔作为一种紧急医疗状况,可能发生在多种医疗操作或疾病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阐述穿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穿孔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一、穿孔的定义及分类穿孔是指身体某部位的组织被穿破,形成通道,导致内容物泄漏。
根据穿孔的部位和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1. 肠穿孔:指肠道壁被穿破,内容物泄漏到腹腔。
2. 胃穿孔:指胃壁被穿破,内容物泄漏到腹腔。
3. 肾脏穿孔:指肾脏组织被穿破,内容物泄漏到腹腔或周围组织。
4. 胆囊穿孔:指胆囊壁被穿破,内容物泄漏到腹腔。
二、穿孔的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应具备识别穿孔的能力,如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休克等症状时,应考虑穿孔的可能。
2. 紧急报告:一旦怀疑患者发生穿孔,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紧急救治:(1)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吸氧或气管插管。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3)禁食、禁水:防止内容物进一步泄漏。
(4)紧急手术:根据穿孔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紧急手术。
4. 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2)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
(4)康复锻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三、穿孔的应急流程1. 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对疑似穿孔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2. 紧急报告:发现疑似穿孔患者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3. 紧急救治:按照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4. 紧急手术:如需手术,迅速启动手术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5. 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术后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康复。
6. 总结经验:对穿孔病例进行总结,提高医护人员对穿孔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及流程,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穿孔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胃肠道穿孔应急预案
胃肠道穿孔应急预案胃肠道穿孬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胃肠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常见于外伤、消化道溃疡、炎症等情况下。
穿孔一旦发生,病情急剧恶化,需要迅速有效的救治措施。
为了应对这种紧急情况,制定一份胃肠道穿孔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穿孔症状•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腹部压痛及腹膜刺激症状明显•出现腹膜刺激征,如肌紧,压痛,跳痛2. 第一时间沟通•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告知医生症状及位置•确定送医院及时就诊3. 临时处置•忌口、禁食,保持患者平静•卧床休息,维持吸氧•可适当给予止痛药4. 院内处理•快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等•行急诊腹部CT或腹腔超声检查•术前准备,包括快速输液、抗生素预防感染等5. 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常需手术治疗,应尽早进行手术•根据穿孔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三、人员分工•急救中心人员:负责第一时间接听电话、指导临时处置•医院急诊科医生:负责接诊、临床诊断及院内处理•外科医生:负责手术治疗•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检查、输液、护理等工作四、注意事项•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术后定期复查,避免并发症发生•术后饮食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上是胃肠道穿孔应急预案的详细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稳妥地处理。
特殊应用场合1. 高龄患者增加条款•对于高龄患者,需要加强术前评估,了解其整体健康状况及慢性疾病情况•术后护理需更加细致入微,防止并发症发生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高龄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恢复较慢•解决办法:术前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方案2. 儿童患者增加条款•对于儿童患者,需要考虑到其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特点•术后护理需更加温柔细致,避免刺激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儿童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较重•解决办法: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家属陪伴和关怀,提供温暖的护理环境针对特殊应用场合的胃肠道穿孔应急预案,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处理,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全文)前言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常见的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 000,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
HSCR 的病理学改变主要是狭窄段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缺如,但外源性神经纤维增粗、数目增多。
根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范围,HSCR的临床分型包括:①短段型:指狭窄段位于直肠中、远段;②常见型:又称普通型,指狭窄段位于肛门至直肠近端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甚至达乙状结肠远端;③长段型:指狭窄段自肛门延至降结肠甚至横结肠;④全结肠型:指狭窄段波及升结肠及距回盲部30 cm以内的回肠;⑤全肠型:指狭窄段波及全部结肠及距回盲部30cm以上小肠,甚至累及十二指肠。
HSCR的诊断及治疗复杂,其术前的检查及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仍面临困难及挑战[1,2]。
这份专家共识基于并融合近些年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及综述,利用PubMed、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系统地搜索并整理2000~2016年间所有的中文及英文相关文献,并将所有的证据基于GRADE系统(表1、表2)进行分级,包括证据推荐强度及质量分级(风险评估),旨在为HSCR的诊疗提供相对权威的指导。
表1GRADE系统证据质量等级表2GRADE系统证据推荐强度其他以肠神经元发育异常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包括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成熟症、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肛门内括约肌失迟缓症等,统称之为"巨结肠同源病"[3,4,5]。
由于目前该类疾病谱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暂不纳入本次共识范围。
1.HSCR的诊断1.1 症状HSCR最常见的症状为: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
1.1.1 新生儿肠梗阻大多数的HSCR患儿表现为新生儿期肠梗阻,包括胎便排出延迟、胆汁性呕吐以及喂养困难等[6]。
新生儿HSCR出生后48 h内未排出墨绿色胎便者占50%,24 h内未排胎便占94%~98%[7]。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的观察及护理
护理
1.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偏小,机体的耐受力差,对环境的陌生, 缺少母爱与爱抚,会哭闹不止,在灌肠时多 给予爱。家长对该疾病了解甚少,所以家长 往往思想压力较大,顾虑较多。护理人员经常 与家长沟通,解释各项检查及操作的目的,使其 消除顾虑。
2.加强基础护理,控制皮肤感染 新生儿的抵抗力弱,防御机能差,容易经皮 肤、脐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而发生感染, 所以新生儿的饮食、衣物、用具应保持清洁, 做好晨晚间护理及脐部、皮肤护理。家长应 在病室外探视,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应洗手。 新生儿入新生儿孵箱,箱温根据体重日龄调 整,湿度为55%-65%,每日进行室内空气消 毒,孵箱清洁,每周更换孵箱。
3.体温监测 新生儿四肢和皮肤末梢循环发育不良,在灌 肠时注重保暖,尽量少暴露,保持室内温度 25℃~28℃,湿度55%~60%。灌肠后入新 生儿孵箱。每4h测量体温一次 。
4.呼吸系统监测 因患儿腹胀及灌肠需要所取体位,容易压迫 呼吸,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频 率和深度,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对治疗 的反映。
4.注意观察灌洗液出入量要基本一致,或者出量大 于入量。观察排出大便的性状、量和色。 5.灌入液体后,肛管外口无液体流出(肛管孔被粪 块堵塞) 拔出肛管,消除粪块,再作插管。液体 流出不畅 ,可来回抽动肛管,按摩腹部。灌出液中 微含血丝 , 减少肛管抽动次。灌肠时注意动作轻 柔,尤其新生儿及合并结肠炎者,每次插管前应充 分润滑肛管。
灌肠的目的
1.帮助排便,解除梗阻,减轻腹胀。 2.缓解肠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管 炎症恢复,为手术创造条件。 3.清除结肠内积存大便。
灌肠的方法
灌肠护理不但是术前护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治疗
该病的重要环节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确有 效的灌肠护理在新生儿巨结肠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 1.灌肠液应选用生理盐水(39~41 ℃为宜) ,每日1 次, 准备7~10 d ,每次用量为:100 mL/ kg ,勿用清水或 高渗盐水,以防水中毒或盐中毒。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
先天性 巨结肠较常发生的合并症 , 病情危重 , 处理
不 当可致 较 高的病 残 率 和致 死 率 。 该症 术 前和 术 但
中诊断困难 , 影响了术中治疗方案的选择 。 回顾 现 性总结我院 19 年 1 月至 2 0 年 5 97 1 06 月间收治的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结肠及末端回肠
[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 巨 结肠;肠穿孔 [ 中图分类号] R2 .7 [ 765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18 20 )408 —3 0023 (0 70—430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 L hJ先天性肠道发
育 畸 形 ,发病 率约 为 1 s o ,而 肠 穿孔 是 新 生 儿 /oo
音 或 肠鸣 音消 失 1 例 ,可 闻 及肠 鸣 音 1 例 ,未 提 6 2
收穑 日 : 0 6 1 - 5 期 2 0 - o 2
穿 孔病 例 ,对 围 术期 诊治 有 关 问题 进 行 探讨 。 1 临 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3 例均为新生儿,男 2 例 ,女 5 2 7
乙状结 肠 7例 ,穿孔 直径在 0 3 0 5 c 间 。术 .~ . m之
例。 最小年龄为出生后 1d ,最大年龄为 2 ,平 7d 均年龄 62 d . ,其中≤7d 新生儿 2 例 ,>7d 1 2 0
I 床经疆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
李仲 荣 ,陈 肖呜 ,刘 平 ,赵 一 呜 ,林 进 汉
( 温州医 学院 附属育英 儿童医院 小儿外科 ,浙江 温州 3 5 2 ) 2 0 7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常规PPT
肠穿孔
剧烈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脉搏及心率增快等。灌肠时动作应轻柔,新生儿和患 小肠结肠炎患儿准备手术探查。
出血
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便,大便次数较多,患 儿面色苍白,心率快。保持引流管通畅,静脉用止血药物。 肛肠吻合口可用局部止血药物或油纱填塞,必要时手术治 疗。
伤口感染
发热,伤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保持患儿会阴部、肛 门清洁。用2%~3%温盐水坐浴每日3次。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吻合口狭窄
排便困难,粪污。坚持扩肛,训练患儿排便习惯,饮食管理,灌肠治疗, 再次手术。
谢谢
您的正文已经简明扼要,但信息却错综复杂, 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
PART.0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小肠结肠炎
发热、腹胀、患儿大便次数增加、颜色呈绿色甚至黑色,较重者出现果酱 色大便,呕吐,严重者发生肠梗阻,精神差、脱水、中毒症状。遵医嘱合 理使用抗生素、肠道益生菌治疗。灌肠及药物保留灌肠。必要时行肠造瘘 手术。
便秘
腹胀、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给饮食指导、多饮水、灌肠治疗。家长 进行家庭灌肠治疗学习,掌握灌肠的方法,减轻患儿腹胀。扩肛治疗。
PART.03
术前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观察全身营养状况,一般情况及贫血情况等。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无渣半 流汁,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做好肠道准备。 2.观察呕吐性质,有无急性肠梗阻表现。观察腹胀,可见肠型,肠鸣音往往亢 进。观察大便性质,每天清洁灌肠1次,缓解便秘症状及作好术前肠道准备, 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粪石者,清洁灌肠后给予石蜡油保留灌肠。 3.术前口服或静脉用抗菌素3~7天。 4.术前3天给流食,手术前一天禁食,术前晚及术晨各加强清洁灌肠一次,保 证肠道清洁。
医疗纠纷对先天性巨结肠存在误诊该医疗过错致新生儿八级残疾
【摘要】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误诊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过错,该过错与原告病情未能及时得到诊治,以及随后出现肠穿孔、急性腹膜炎需急诊手术治疗不良结果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原告盲肠坏死穿孔、升结肠缺血坏死而予以切除,评定为八级残疾。
2021年2月25日法院判决被告xxx医院赔偿原告王某1医疗费等损失合计365949.97元。
【关键词】医疗纠纷,误诊,新生儿,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一.引言二.基本案情2014年7月21日,王某1在x医院出生。
2014年7月22日15时21分,原告主因反复呕吐伴腹胀1天转入某A医院住院治疗,初步诊断腹胀待查,消化道畸形?,2014年7月23日行右伴结肠切除术、回肠及横结肠双口造瘘术,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肠穿孔。
2015年1月12日,原告因盲肠穿孔、回肠造瘘术后五月至某B医院住院治疗,2015年1月22日行巨结肠根治+关瘘术,出院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
三.裁判结果根据各方均认可的鉴定意见,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误诊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过错,且诊疗过错与原告盲肠坏死穿孔、升结肠缺血坏死而切除的损害后果具有主要程度的因果关系,本院综合整体案情酌定x医院对上述本院认定的与本案具有关联性的原告各项合理损失承担承担70%的赔偿责任。
2019年2月25日法院判决被告xxx医院赔偿原告王某1医疗费等损失合计365949.97元。
四.讨论(一)患方认为:原告出生于x医院,进入病房后就出现反复呕吐奶液及胃液症状,家属多次找院方医务人员要求诊治,院方未予重视。
经家属多次催促,医务人员才来查看原告病情,检查完后转至儿科,儿科建议第三天会诊,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院方才予以转院。
x医院严重不负责任,原告出生后明显异常未完善必要检查,忽视主要症状与体征,遗漏诊断,致原告肠穿孔、休克,延误并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原告二次手术。
(二)医方辩称:原告所患先天性巨结肠属于先天性疾病,该病最早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后不排便才能发现,绝大多数是在2至4天才被发现,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肠切除是必然结果,手术不可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合适的围术期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新生儿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及病理检查情况。
结果:本组共32例,术后死亡6例,病死率达18.7%。
26例治愈出院。
术后结肠活检病理报告27例,其中14例明确为先天性巨结肠,9例找到神经节细胞,排除先天性巨结肠,其余4例不能确诊。
结论:新生儿结肠穿孔及末端回肠穿孔应怀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病史及体检有助诊断;术中诊断难以确定,建议行肠造瘘、远端直肠活检,待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处理。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约为1/5000,而肠穿孔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常发生的合并症,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致较高的病残率和致死率。
但该症术前和术中诊断困难,影响了术中治疗方案的选择。
现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病例,对围术期诊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新生儿,男27例,女5例。
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 d,最大年龄为27 d,平均年龄6.2 d,其中≤7 d新生儿22例,>7 d 10例。
术前均诊断为新生儿肠穿孔、腹膜炎,肠穿孔部位为结肠及末端回肠。
体温计插入所致直肠穿孔、肠套叠空气灌肠导致肠穿孔等术前和术中可见明确病因的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的不包括在本组。
1.2 临床表现 32例中有胎粪排出异常14例:其中生后24 h无胎便排出8例,生后3 d未排净胎便2例,另4例来院后经肛门指检、生理盐水灌肠后才排出胎便。
呕吐25例。
体温>38.5 ℃ 6例,38.5~37.0 ℃ 19例,体温<37.0 ℃ 7例。
32例均有明显腹胀,7例腹壁红肿,肝浊音界消失11例,临床资料中均未叩出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肠鸣音或肠鸣音消失16例,可闻及肠鸣音12例,未提及4例。
肛门直肠指检26例,肛管及直肠壶腹空虚无大便10例,指套黏有少量大便13例,诱发少量排便3例。
本组合并小肠结肠炎6例,皮肤硬肿症2例,缺血低氧性脑病(HIE)2例,食管裂孔疝1例。
血白细胞数升高(≥12.0×109/L)5例,白细胞数12.0×109/L~6.0×109/L 16例,血白细胞数减少(≤6.0×109/L)11例;32例直立位腹部X线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
1.3 手术所见及处理术中见穿孔部位:回肠末端16例,升结肠6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7例,穿孔直径在0.3~0.5 cm之间。
术中经仔细辨认可见结肠扩张段、移行段及痉挛段表现6例,并结合临床确定为先天性巨结肠;5例末端回肠穿孔,临床确定为非先天性巨结肠病例;余均难以临床确定病因诊断。
找到穿孔后,首先行穿孔处修补,以生理盐水初步冲洗腹腔。
根据术前临床表现及术中检查穿孔处远端肠管情况,初步确定是否为先天性巨结肠。
5例为非先天性巨结肠末端回肠穿孔病例,缝合修补穿孔部位后,进一步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
其余病例取直肠及乙状结肠对系膜缘浆肌层活检,送病理切片,本组未进行快速切片病理报告。
行穿孔处肠管双腔造瘘18例;穿孔部位修补,穿孔近端肠管单腔造瘘2例,双腔造瘘7例;双腔造瘘中肠袢式提吊造瘘23例,离断式造瘘2例。
27例中末端回肠造瘘11例,回盲部造瘘6例,横结肠造瘘4例,乙状结肠造瘘6例。
同时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盆底置皮管引流。
1.4 结果本组术后死亡6例,病死率达18.7%,其中单纯肠穿孔修补5例中死亡1例,肠造瘘27例中死亡5例。
其余22例肠造瘘病例治愈出院,嘱6个月后来院进行二期治疗。
术后结肠活检病理报告27例:14例明确为先天性巨结肠(3例死亡),其中末端回肠穿孔3例,结肠穿孔11例;9例找到神经节细胞,排除先天性巨结肠(1例死亡),其中末端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2例;其余4例病理切片报告未见到肌间神经丛或仅见到变性神经节细胞,不能确定诊断(1例死亡),其中末端回肠穿孔1例,结肠穿孔3例。
2 讨论新生儿肠穿孔致病原因包括先天性肠壁肌层缺如、肠壁局部缺血、肠腔压力增高、肠道畸形及特发性所致,先天性巨结肠合并肠穿孔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
由于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性质不同,诊断及治疗也不同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穿孔,值得临床研究。
2.1 穿孔部位先天性巨结肠由于远端结肠或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粪便通过困难,导致结肠功能性梗阻。
新生儿结肠壁薄,在肠壁由于梗阻而发生肥厚之前,远端结肠梗阻可使全部结肠甚至小肠扩张,肠腔压力升高,静脉淤血和缺血,最终发生肠穿孔。
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多在乙状结肠,升、降结肠和末端回肠[1],但耿其明等[2]报告1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合并肠穿孔,均发生在结肠。
本组16例末端回肠穿孔中,最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3例,约为18%。
而先天性巨结肠末端回肠穿孔占本组所有最后证实的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病例的21%(3/14),位乙状结肠及升结肠后的第三位,提示末端回肠穿孔亦可能为先天性巨结肠所致,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2 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并发肠穿孔常以普通肠穿孔腹膜炎就诊,术前要明确先天性巨结肠病因比较困难,而普通肠穿孔腹膜炎和先天性巨结肠并发肠穿孔处理截然不同,如先天性巨结肠术中漏诊,而在痉挛段造瘘或行单纯穿孔修补常导致手术失败,应予充分重视。
故遇新生儿结肠和末端回肠穿孔应想到有先天性巨结肠可能性。
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凡新生儿生后胎便排出延迟或不排胎便,伴有腹胀和呕吐应提高警惕,结合肛门指诊直肠狭窄感或有裹手感,X线平片出现气腹,一般诊断即可成立。
此外,术中应仔细辨认结肠是否存在扩张段、移行段及痉挛段,并在痉挛段取肠壁肌层进行活组织检查,作为诊断依据。
有人认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各肠段外观不够典型,其实这种功能梗阻在宫内即已存在,部分病儿出生后即有近端肠管代偿性扩张。
本组有6例术中经仔细辨认可见结肠扩张段、移行段及痉挛段表现,结合临床术中能确定为先天性巨结肠。
有条件单位宜行术中结肠肌层快速冰冻切片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因,有利于术中确定治疗方案。
但此类病儿一般病情危急,等待术中快速切片可能会浪费救治时间;另外,冰冻切片诊断巨结肠需要病理急诊值班及专门的诊断技术与设备,一般医院难以达到,故不应要求列为常规。
遇新生儿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应追问有无胎粪排出异常史并于术前仔细检查,结合术中所见,部分病例可做出临床诊断;对术中诊断难以确定者,建议行肠造瘘、远端直肠活检,先挽救病儿生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处理。
2.3 治疗新生儿末端回肠及结肠穿孔均需紧急手术治疗。
这些病儿病情重,常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手术应在术前短时间准备后紧急进行。
Kawakami等[3]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肠穿孔中,术前使用床旁腹腔引流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可减轻中毒症状。
找到肠穿孔后,首先行穿孔处修补,避免肠内容物继续漏出,同时以生理盐水初步冲洗腹腔,减少细菌或毒素继续吸收。
根据术前临床表现及术中检查穿孔处远端肠管情况,确定是否为先天性巨结肠。
明确诊断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病儿,应行穿孔处肠造瘘术或穿孔修补近端肠造瘘术,暂时不做巨结肠根治。
术中诊断难以确定者,按先天性巨结肠处理,先行肠造瘘术或穿孔修补近端肠造瘘术,行远端结肠或直肠活检,先挽救病儿生命,再据术后病理切片报告进行后续处理。
如属非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则结肠穿孔主张先行肠造瘘术,而末端回肠穿孔根据穿孔位置及局部情况可行穿孔修补加腹腔冲洗引流术。
造瘘口部位应根据肠穿孔部位而定,如穿孔处能提出切口外,则优先选择穿孔处肠管造瘘,本组27例中有18例;如穿孔处肠管提出切口外困难,则修补穿孔后,在其近端肠管进行造瘘,本组有9例。
一般在横结肠近肝曲处或盲肠处造瘘较为合适,以利于今后行巨结肠根治时,保留远端结肠有较大游离度。
亦有人主张造瘘口应尽量避免做横结肠,以免使结肠游离受限以及便于根治术与关瘘术同时完成[4],值得探讨。
本组肠造瘘中,肠袢式提吊双腔造瘘23例,离断式双腔造瘘2例,单腔造瘘2例。
将肠袢式提吊双腔造瘘作为首选,是鉴于:①肠袢式较分离式简便易行,适用于宜尽快结束手术的危重新生儿。
②造瘘肠管血供更有保证,且不易回缩。
③大部分为穿孔处造瘘病例,而小部分远端穿孔病例已行修补,肠袢式造瘘就算有少量粪便转流,也不会导致后果。
本组未发生造瘘口远端穿孔处再漏病例。
【参考文献】[1]Stinger MD, Drake DP. Hirschsprung's disease presenting as neonatal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J].Br J Surg,1991, 78(2):188-189.[2] 耿其明,徐小群,邢美芬.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合并肠穿孔的诊治[J].江苏医药杂志,2003,29(2):156.[3]Kawakami A, Shirakawa Y,Shirahata A,et al.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extremely low-birthweight infants [J]. Pediatr Int, 2005,47(4):404-408.[4]周小渔,唐进,陶卫国. 小儿肠造瘘术227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7,7(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