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境说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中国古代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意境营造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艺术享受。

古代诗人通过运用多种手法和技巧,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人情世故和个人感受融汇于诗歌之中,创造出了令人陶醉的意境。

本文将从意境的形成、意境营造的手法以及古代诗歌意境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一、意境的形成意境是人们在欣赏一首诗时,所产生的某种情结或触动,可以是诗中的景物、色彩、声音、情感等令人愉悦或者感叹的元素。

古代诗歌通过对色彩、音韵、意象等的运用,将读者引入一个独特的境界,从而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首先,色彩的描绘是古代诗歌意境形成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对色彩的细腻描写,古人能够将自然景物或个人情感与色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夕》一诗中写道:“銮舆半入江皋去,独立青楼万里河。

鹅湖南去浣纱女,更向回中夜永和。

”通过对“銮舆”、“青楼”等色彩饱满的形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夕之夜,感受到了独特的意境。

其次,音韵的运用也是意境形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音韵的美感,通过押韵、平仄、工整的句式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从而使意境更加生动鲜明。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运用平仄对仗的手法,将对月亮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晓来雾满京。

”这种韵律感使读者产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意境,仿佛自己投身于诗人的视角之中。

最后,意象的选用也是意境形成的重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或个人情感的描写,古代诗人将具体的事物通过意象进行抽象和象征,营造出一种富有柔情和意境的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诗人以长恨为线索,将一段悲凉的爱情故事与帝王之间的权力之争相结合,通过意象的联想呈现了一个壮丽而悲怆的意境。

二、意境营造的手法古代诗歌意境的营造离不开一些独特的手法。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浅谈古典诗歌意境作者:闫达尉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体系,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范畴。

它奠基于先秦,肇源于六朝,产生在盛唐,发展成熟于唐末至近代,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

意境在绘形上具有主观、虚化、集合性的特点,在表意上具有主导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意境又可分为情境、物境两种基本形态。

一、意境的基本定义我国学者对意境的普遍定义是:指创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川北教育学院蒋均涛教授在《审美诗论》中做了如下阐释:“意境不等于艺术形象。

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的人、事、物、景的表现特征相互交融形成的情与景、意与象的有机统一体。

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展现出的能把人们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的审美化境。

”①下面是一些当代文史工具书中关于“意境”的解释:1、《现代汉语辞典》:“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意境,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

3、《中国诗学大辞典》:“意境是一种形象创造、具有味之无穷的独特审美品格”。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二、意境说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意境说最早的源头是《周易》中的“象”和《周礼》中的“兴”。

“兴”与“象”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审美概念,已经具有后世成熟期意境理论的萌芽,即肯定心与物的合一,人的内部心灵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言语的有限表达与无限引发的统一。

它包含两个主要因素: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

②魏晋六朝儒释道融合,自觉抒情诗的大量产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为意境说奠定了创作上的基础。

③“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诗境有三。

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像,故得形似。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初唐诗歌的形成(618年-712年)唐朝初期,文人们开始借鉴古代文学的经验,形成了初唐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初唐诗歌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同时融入了汉乐府和魏晋乐府的元素。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二阶段:盛唐诗歌的繁荣(712年-755年)盛唐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致力于追求艺术的完美和个性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王维等。

他们的作品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阶段:中唐诗歌的变革(755年-820年)中唐时期,唐朝遭遇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四阶段:晚唐诗歌的衰落(820年-907年)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文化艺术逐渐衰落。

代表作家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

他们的作品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无奈。

总结: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诗歌形成于唐朝初期,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盛唐诗歌繁荣于唐朝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中唐诗歌变革于唐朝社会动荡的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晚唐诗歌衰落于唐朝逐渐衰落的时期,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

这些不同阶段的唐诗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和五言绝句。

乐府民歌是古代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它以歌唱形式传承民间故事和民间情感。

五言绝句则是一种由五个字组成的四行诗,每行五个字,形式简洁明快。

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唐诗的发展1.初唐时期(618-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步阶段,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描写了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2.盛唐时期(713-76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量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中唐时期(765-827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阶段,代表作家有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现实,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4.晚唐时期(827-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代表作家有李商隐、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量为主,形式独特,意境深远。

三、唐诗的特点1.艺术风格独特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注重形式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注重音韵的协调和意象的生动。

唐诗的艺术风格既庄严典雅又活泼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2.思想内涵丰富唐诗不仅形式美,而且思想内涵丰富。

唐诗作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的思量和感悟。

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使得唐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心。

3.题材广泛多样唐诗的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个人情感等方方面面。

唐诗作家通过各种题材的表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的多样性。

4.语言优美流畅唐诗的语言优美流畅,字句精确,音韵和谐。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意象、意境,风格流派、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意象、意境,风格流派、艺术手法)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 双关 反复 反语 互文等 记叙Fra bibliotek描写、议论、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 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 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观点、看法。
--王之涣《凉州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孤独冷寂
二、把握诗歌的不同分类
按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 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 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赠友 送别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 诗等等; 按诗歌的思想情感可分为:忧国 忧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 活杂感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慷慨悲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雄浑苍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恬淡自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雄浑壮观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悲壮苍凉
四、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古 诗 描写类 词 表 达 修辞方法 技 巧 表达
方式
表 现 手 法
抒情类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烘托、渲染、对比、衬托、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 (动作)描写、明暗结合、正侧结 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铺陈 描写、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以小见大等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赏析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赏析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赏析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的享受和思考。

作为一种文字艺术形式,古代诗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使人们得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精深。

本文将从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古代诗歌的魅力与作用。

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古代诗人借助意象,借助一些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表达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两句诗中的意象是非常明确和鲜明的:月亮和柳树。

这些形象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具体,读者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在这首诗中,柳树和月亮的意象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命运的思考。

因此,意象具备了使诗歌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意象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情感,还可以用来描绘景物,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经常使用自然景物的意象,以此来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运用了吹落的叶子、积雪和飘舞的蝴蝶等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表达得非常深刻。

通过运用这些自然景物的意象,诗人抒发了他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动情的享受。

因此,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为诗歌增色不少。

古代诗歌的意境则更加直接地影响了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意境是通过意象和对立等手法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氛围和美感,它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动。

比如,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样的意象来创造出一种激荡人心、壮丽磅礴的意境。

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了江水滚滚东去和浩渺壮丽的景象,同时又感受到了人事如梦、时光流转的无常。

这样的意境使诗歌更加有力地打动了读者的情感和思考,让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因此,意境在古代诗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中国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中国古体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诗经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括了305篇诗歌,主要记录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历史和风俗。

这一时期的古体诗以韵律严格、辞章简练为特点,语言朴实,以三言、四言、五言为主。

先秦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的古体诗主要有《楚辞》和《国风》。

《楚辞》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而著名;《国风》记录了中国各地的民间歌谣,这些诗歌大多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和各地方的景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一时期的古体诗主要有《乐府诗集》和《文选》。

《乐府诗集》是收集了各地民间歌谣和舞曲的文集,其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爱情和田园诗,也有战争和政治抒发的诗歌;《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官修的文学总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古体诗作品。

唐宋元明时期(618年-1644年):这一时期是古体诗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

唐代的古体诗以杜甫、李白等为代表,其中既有关于政治、社会的抒发,也有关于自然、爱情的描写;宋代的古体诗则更加追求意境和审美,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多以豪放派和婉约派为主。

总的来说,中国古体诗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从诗经到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过程。

古体诗以其简练、纯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思想和美感的文学形式。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展示出诗歌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和风格。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诗歌作品。

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起源于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朝时期的歌谣和赋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2.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例如,中国的汉赋、唐诗,以及古希腊的史诗等,都是古代诗歌的杰作。

这些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

3. 古代诗歌的传播:古代诗歌的传播主要依靠文人墨客的口耳相传和手抄手写。

在中国,诗歌的传播得到了皇帝和贵族的赏识和支持,他们经常邀请文人来宴会上吟诗作对,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诗歌则通过剧场演出和公共场合的朗诵来传播。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激情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个人情感和幻想为主题,反对传统的规范和束缚。

例如,英国的济慈和德国的歌德等诗人,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崛起,诗人们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语言上的突破。

他们以破碎的叙事结构、意象的碎片化和语言的重构为特点,挑战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规范。

例如,美国的艾略特和法国的布列松等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不仅在表达方式上别具一格,更在意象与意境的描绘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们通过细腻生动的意象,构建出丰富多彩的意境,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实感。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意象的描绘古代诗词以意象的描绘为基础,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描写,将抽象的感受与情绪具象化。

这些意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如花草树木、山川江河等,通过对它们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的细致刻画,使诗人的情感更为传神。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出诗人激发的壮丽情感。

此外,意象在古代诗词中还可以是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等。

这些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具体人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传说中的人物。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诗词中的意象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受。

例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他以自己被贬到远方的形象,表达了思乡之情,使读者感同身受。

二、意境的构建意象的描绘不仅使古代诗词更具体、更真实,更重要的是意象的组合与排列使诗词具有独特的意境。

意境是指诗词作品给人带来的情感与思维的感染力和艺术享受。

它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绪,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古代诗词中,通过对时间、空间、情感的协调与组合,意境得以形成。

时间的选择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

古代诗词中常常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达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回忆。

空间的选择则能够营造出特定的环境与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情感的表达是意境塑造的核心,通过对情感的烘托与渲染,使诗词作品更具感染力与魅力。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不仅仅是在语言上的艺术构建,更是在诗歌结构上的独特呈现。

绝句、律诗等古代诗体的运用,使意境得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得到深入展示,增加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意象与意境的作用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呈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们对于情感和美的追求。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诗篇。

它以统一的形式、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后来古代诗歌的基石。

《诗经》——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

它包含了民歌、雅歌、颂歌等多种形式,涉及到周边各地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诗经》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形式,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它展示了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

古代诗歌的发展与兴盛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古代诗歌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流派。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古代诗歌繁荣兴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他们以自由奔放、豪放不羁的诗风,表达了对于人生苦短、荣华富贵虚幻的思考和吟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古代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精湛的笔墨和含蓄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意与书法的完美结合,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离骚》——楚辞的杰出代表在古代诗歌的发展中,楚辞作为一个重要的流派,对于古代诗歌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离骚》则是楚辞的杰出代表之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瑰丽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追求和个人理想的向往和呼吁。

通过借用神话传说和寓言的方式,屈原在《离骚》中构建了一个富有哲理和艺术感的世界。

《离骚》以其绚丽的形象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的盛世时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1.1 高宗时期的开创:唐初的诗歌以文人宫廷诗为主,表现了盛世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古体诗为主,形式简炼,内容丰富。

1.2 王勃与杨炯的影响:王勃与杨炯是初唐时期的两位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对后来的唐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王之涣与杜牧的代表作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展现了初唐时期诗人的豪放与感怀,成为了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2.1 杜甫与李白的崛起:盛唐时期,杜甫和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社会关心,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2 唐诗的艺术成熟:盛唐时期,唐诗的艺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为了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如长诗、小令、赋、曲等,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更加成熟。

2.3 唐诗的题材拓展:盛唐时期,唐诗的题材再也不局限于宫廷和政治,开始涉及社会民生、自然景观、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诗人们的创作思想更加开放。

三、中唐时期(755年-827年)3.1 安史之乱对唐诗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诗人因此流亡或者逃避战乱,创作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2 唐诗的政治色采:中唐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一些诗人开始将个人的抒情与对社会政治的关切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政治色采的作品。

3.3 唐诗的宗教意蕴:中唐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影响逐渐增强,一些诗人开始创作具有宗教意蕴的作品,表达对信仰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量。

四、晚唐时期(827年-907年)4.1 唐诗的衰落: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这对唐诗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诗人的创作活动受到限制。

古代诗歌中的音韵美与意境表达

古代诗歌中的音韵美与意境表达

古代诗歌中的音韵美与意境表达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美和深邃的意境表达。

诗人们以优美的篇章和巧妙的用词,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人情、爱情等诸多主题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从音韵美和意境表达两方面来探讨古代诗歌的魅力。

一、古代诗歌的音韵美古人讲究音韵的和谐与押韵的流畅,通过恰当的韵律与音调传达情感和主题,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韵律和音调多种多样,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形式。

这些形式在音韵安排上打破了刻板的规则,对诗歌创作提供了多样的表现方式。

以古代诗歌《登鹳雀楼》为例,杜甫运用了它的七言绝句形式,通过押韵和频繁的变音,创造出一种宛如登高远望的感觉。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样的押韵手法既使诗句流畅通顺,又增加了韵律美的层面,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古代诗歌的意境表达古代诗人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意境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意境表达常常借助于形象描写和寓意,使读者产生感悟和共鸣。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洁明了的诗句表达出了静夜中的寂寞与思念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句简短的诗句,字字珠玑,充满了浓厚的意境。

月光、霜、举头、低头等形象描写和行为动作都具有生动的意象性,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娓娓道来。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往往能够感受到寂静夜晚中的那份思念之情,引发共鸣。

在古代诗歌中,还经常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乐府杂曲·长恨歌》:“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这首词通过对比展现了主人公杨贵妃在纷乱世事中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家族美满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对比手法使意境更加突出,让读者在对照中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冲击。

总之,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和意境表达,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和寻求美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音韵的精心安排和对意境的巧妙描写,诗人们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千丝万缕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深入感受其中的美和哲理。

王昌龄 诗有三境

王昌龄 诗有三境

王昌龄诗有三境“境界”出自佛家经典,它的审美倾向使它成了“意境”的理论渊源。

王昌龄之“三境说”,系中国古代文论中之意境说最早、最明确的表述。

它从主客观关系方面阐述了意境学说中应当存在着的不同层次。

该理论在意境学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意境学说发展的必要一步。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王昌龄的诗有三境,欢迎阅读。

诗有三境意境①,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颇具民族特色的一个范畴。

它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先秦至六朝,意境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发展阶段。

汉代之前为自发阶段。

其时,诗人们并不曾刻意创造意境,但意境却客观存在于一些之中。

例如《·周南·芣苡》清末方玉润就曾评论:“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其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此诗意境甚美,但作为创作主体的劳动人民,只是客观地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情景,并未考虑到创造这样一个意境。

因此,可以说,此诗的意境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当然更谈不上有理论总结。

到了汉末六朝,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人五言诗的出现和成熟,使更多的理论家们开始自觉地探讨诗歌理论问题。

意境,作为诗歌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当然得到了发展。

在其时著名的理论着作《文心雕龙》和《诗品》中,对意境的相关问题均有论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钟嵘《诗品序》)刘勰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与意境理论密切相关的概念——意象。

其意指在创作过程中,客观现实反映于作家头脑中后,主体创造性想象的具体呈现。

而钟嵘的论述中,则提出了意境范畴的若干审美特征: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主观情感与艺术形象均关系密切。

此即言,汉末六朝时,意境理论已自觉地、零碎地出现于其时各类理论着作中,但仍旧缺乏系统的总结,因此,人们对之仍不甚了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

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

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

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

“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

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

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

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关于意境究竟何为意境?意境一词,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刘禹锡又有所阐发王昌龄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

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在经过历代诗人、理论家的探讨和发挥,终于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有的概念,并主导着古典诗词的创作。

自提出“意境”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无数种界定。

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哲学意蕴说。

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

“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

文学领域提出“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

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行而上的意味。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就提出诗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叶朗教授更是明确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55年)1.1 唐初文风的形成:初唐时期,唐朝刚刚建立,文人士大夫多为北方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注重形式和格律,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

1.2 杜甫的崛起:杜甫是初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影响,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怀。

1.3 王勃的“乐府体”创作:王勃是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创作了许多乐府体诗歌,以其豪放的气势和抒发个人情感的特点而著称。

二、盛唐时期(755年-847年)2.1 诗人群体的兴起:盛唐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大批诗人涌现出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如王之涣、杜牧等。

2.2 唐诗的题材丰富多样:盛唐时期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元化特点。

2.3 唐诗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成熟:盛唐时期,唐诗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成熟,注重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意境的烘托,以及对音韵和节奏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中唐时期(847年-907年)3.1 唐诗的政治倾向:中唐时期,唐朝逐渐衰落,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一些诗人开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政治的批评。

3.2 唐诗的主题转向:中唐时期,唐诗的主题逐渐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向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开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

3.3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中唐时期,白居易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自然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晚唐时期(907年-960年)4.1 唐朝的政治动荡:晚唐时期,唐朝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这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诗人开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和对人生的迷茫。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2019-03-25【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数诗⼈,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然⽽在这⼀个时间段中,唐代⽆疑成为诗歌发展的⾼潮,在政治、经济、⽂化⾼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批诗⼈,“初唐四杰”、李⽩、杜甫、⽩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数诗⼈,像满天的星⽃⼀样。

这些诗⼈,今天知名的就还有⼆千三百多⼈。

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

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诗歌的意境怎样。

⽽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传承下来,奉为经典。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问题。

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它是诗⼈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对现实⼈⽣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

绝⼤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物,描述故事为⼰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灵思绪的⽚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草⽊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独特匠⼼的展⽰。

从接受主体⽽⾔,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的媒介,糅合⼀⼰之⼈⽣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从⽽产⽣⼼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诗歌领域的是唐⼈。

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难⾄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等闲,不思⽽得,此⾼⼿也。

”这⾥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

皎然还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

古代诗词意境的多层次结构分析

古代诗词意境的多层次结构分析

古代诗词意境的多层次结构分析优秀的古代诗词的艺术意境是一种立体结构,意蕴浩渺幽深,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面性的空间美。

据此认识,本文对意境赏析的教学方法提出一种新尝试。

标签:诗词意境;结构;表层意境;深层意境;境外之境;教学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所描写的客观物境相交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那些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作,都饱含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意境不是意和境、情和景简单叠加的平面几何图,而是一个两者互相作用、互为条件的有机的深厚的立体结构,具有多面性和多层次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活情节和思想容量。

它宛若一块宝玉,层层面面受照,闪耀着五光十色。

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领悟意境的美学内涵,就不能不作层次结构分析。

粗略而言,意境审美的构成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表层意境”,即诗词中用语言文字直接描述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意中之象,是加上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社会事物。

表层意境可以由一个意象表达,但更多的是由一组深层互有关联的意象构成一幅可感知的画面来展现,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句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组合交融而构成一幅画面(表层意境),展示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

意象是意蕴的载体,是洞察意蕴的窗门。

读诗应从语言分析入手,再从字面捕捉并感受意象,品味其感情内涵,然后再融合全诗意象,加以体悟,便可初步明确诗词的抒情或议论的指向,对进一步深入领悟全诗所蕴含的主旨是十分重要的。

解读“表层意境”,要注意某些含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特定意象”,如“梅”常用来象征高洁和不畏严寒逆境,“桃花”隐喻美人,“梧桐”象征凄凉与悲伤,“鸿雁”象征信使与相思,“流水”常隐喻时光无法留住、凡事任其自逝,等等。

第二层次是“深层意境”,即表层意境所隐含的主旨(境中之意),包含思想、感情、事理、意趣、风情等等。

深层意境是由表层意境感发和诱导而被领悟到的,是对表层意境认知的深化和升华。

诗词讲究含蓄蕴藉,其主旨多是隐而不露,情附景上,志寓物内,意在象外。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美感传递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美感传递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美感传递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意境和深远的美感传递。

通过精妙的语言运用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将自然景物、人情世故和内心世界融为一体,以打动人心的方式传递情感与思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美感传递。

一、景物描写与意境塑造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精细入微的景物描写,通过选取特定的视角、表达细腻的感受,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四句简短的诗句将月亮、床前景物和诗人思乡之情相互交织,使读者感受到一片宁静、思念的意境。

二、音韵节奏与美感营造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音韵节奏成就了其美感,通过押韵和平仄的巧妙运用,使诗歌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感,从而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美感。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对于音韵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读者对于夜晚清凉、星光闪烁的美感体验。

三、典故与意境联想古代诗人善于运用丰富的典故,通过参考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来引起读者的联想,从而在诗歌中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上著名的鹳雀楼,使读者在联想到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思考,传递了一种美感。

四、情感表达与共鸣产生古代诗人通过对于自身情感的真实表达,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传递出一种深厚的美感。

无论是对于爱情的赞美、对于友情的思念,还是对于人生的思考,这些情感都能够打动人心。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万松堂下疏帘静,山云初起日光寒。

战后付小都饥饿,昏昏默默只思壮。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于乱世的思考和对于亲友的思念,使读者感受到情感的沉重和切肤之痛,从而引起共鸣并产生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意境说的发展提要意境是中国文化和美学长期孕育、共同铸造的一个文学概念。

所以, 它有一个漫长的孕育、生成的历史过程。

本文所介绍的, 只是这个历史过程中的部分概况。

汉代以前意境是潜藏不露的,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期,唐代完成了意境概念的构建, 到宋代则是广泛使用的扩展时期。

明清以后进入总结归纳时期。

关键词诗歌意境发展分期诗的意境说是我国诗歌创作和审美经验的结晶, 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意境意识在先民产生之初就已经萌生了, 经过先秦文化的多重积淀, 到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便形成了意境的完整概念, 随后的明清时代基本趋于稳定。

古代“诗境说”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潜藏期: 西周至两汉。

诗歌理论被儒家“ 诗教” 所统治, 诗的审美经验还不能形成理论上的概括。

这一时期这诗歌意境实际上是潜藏不露的。

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其中的风和部分的雅, 有着不同深浅的意境。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谓: “《三百篇》之体制、音节, 不必学,不能学, 《三百篇》之神理、意厚, 不可不学也。

” 1可见他认为《诗经》是有意境的。

汉代以前,不能概括出意境理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客观方面是, 诗被“采风” 之后, 脱离了它们民歌环境的实际, 连音乐性也丧失殆尽,诗歌的原意无法被理解。

主观方面则是, 统治阶级对于《诗经》的曲解。

从周至两汉, 虽然出现了总结诗歌创作实践的片断理论, 如《尚书·尧典》的“ 诗言志” 说, 孔子的“ 兴观群怨” 说, 汉儒的“ 赋比兴” 说,使《诗经》被视为国家礼俗政教的美刺工具, 几乎每一首诗都有了微言大义, 这样就使得它们的美学价值被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因此, 诗的意境说, 在汉末以前的时代是潜匿无闻。

二、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

宗白华先生说: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2人们的自然审美和自我审美得到统一, 就是意境意识的觉醒。

此时, 意境范畴正处于酝酿和形成的过程中。

主要有四个方面:1、刘勰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

刘勰说: “神与物游”、“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 。

由此可见, 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情与物、意与象的双向活动。

2、刘勰就提出了“意象说”。

在刘勰看来“意象”是“共存互融”的结果。

他在《刘子》一书中所说的: “寄悲于菀柳”,“染意于松烟” 3就是对“意象”内涵的形象表述。

意象既是意境的前身, 又是意境构成的主要因素, 所以刘勰的“意象说”对于意境概念的形成,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随着玄学的兴起,加之佛学的影响, 便出现了“象外”的观念。

荀粲就提出: “理之微者, 非物象之所举也”;“象外之意, 系表之言, 固蕴而不出。

”4可见当时已具备了“象外之意”的观念, 这是“意象”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4、将“境”当作一个批评的术语来使用。

如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云: “动极神源, 其般若之绝境乎?”5这里指艺术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总之“诗境说”在日渐发育, 就要横空出世了。

三、形成期: 唐代在意境发展史上, 唐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盛唐王昌龄, 中唐皎然、刘禹锡, 晚唐司空图,都是诗境说的倡导者。

唐代的“意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 提出了“意境”的概念。

王昌龄在《诗格》中将“诗境”分为三类: 一是“物境”,表现对象是自然万物,审美特点是“形似”。

二是“情境”,表现对象是喜怒哀乐,审美特点是“情”。

三是“意境”,表现对象是“意”,审美特点是“真”。

2. 阐释意境的内涵。

唐人认为, 意境有两层含义: 一是由“意”与“境”融汇而成的审美图画,类似于实境。

如皎然说的“缘境不尽曰情” 、“诗情缘境发”。

6二是认为意境还有“象外”虚境。

如刘禹锡说的: “境生于象外”。

7类似于虚境。

意境就是“象内之象”与“象外之象”的统一。

3. 由“取象”向“取境”的转变。

皎然继承了荀子的“取象说”,并将“取象”一词引入诗论,说: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

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 万象之中义类同者, 尽入比兴”。

8当他谈到“意境”的创造时, 则用“取境”而不用“取象”。

“取境之时, 须至难至险, 始见奇句”。

94.正确处理情与景、意与境的关系。

从司空图的“思与境偕”来看, 唐人很重视意与境的关系, 处理的原则是“交融和谐”。

这一点从日本僧人弘法大师的《文镜秘府论》中看得很清楚: “诗一向言意, 则不清及无味; 一向言景, 亦无味。

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10“凡诗, 物色兼意下为好, 若有物色, 无意兴, 虽巧亦无处用之。

”11以上四点, 标志着意境范畴在唐代便真正地形成了。

这是唐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意境思想的产物, 也是意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四、发展期: 宋宋代主要是继承唐人的思想, 但也有所发展, 是意境的继续发展时期。

而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在严羽《沧浪诗话》对意境的贡献。

1、进一步描述了诗境的想象性特征。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12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 因此才可以凭借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再创造而达到“ 意无穷” 的美感效果。

2、《沧浪诗话》指出: “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 曰格力, 曰气象, 曰兴趣, 曰音节。

” 13其中, 他认为“ 兴趣” 是最基本的方法: “ 盛唐诸公唯在兴趣。

”他的“ 以禅喻诗” 、“妙悟” , 就是要人们以盛唐为榜样,在长期的学习中“妙悟” 出盛唐诗人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真谛, 从而锻炼成自己创造意境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 《沧浪诗话》是南宋以前诗境说之集大成, 推动意境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它虽然不足以挽回南宋诗坛不重视意境的风气, 在诗境发展史上却是一座丰碑。

五、总结期: 明清王国维对“意境说” 作了一个历史性的总结。

提出了“境界说”。

在《人间词话》中围绕“境界”展开阐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14可是,王国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

只用了几对辨证的关系对“境界”做了具体的描述。

1、“真”与“不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15境界的有无在于真,诗词的优劣亦在于真。

若写景,取诸自然,经诗人心灵感悟,能给读者以“顿悟”的感受,则是真景物。

若写情,取诸己心,放于外物,能让人有“与心戚戚焉”的感受则是真情感。

有“真”才有境界,失去“真”便失去境界。

2、“工”与“拙”。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16两句为何高妙,因为诗人将景物拟人化,贴切自然,表现出诗人炼字铸句的本领高。

所以只要看作品的细微处,就能分辨出诗人的水平。

功力深的词“工”,功力浅的词“拙”,作为同种情、景的表达,语言运用的工拙,决定了作品的层次。

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能自树立耳。

”17“有我”、“无我”的“境界”说一般都认为是受启发于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思想。

无我,实是“物我”,以万物为我,物我无间,所以忘我。

至于有我,因为有我之境的结果决不是物我同一,而是万物被我所奴役!4、“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18“造境”与“写境”同样也属于“境界”种类的划分,但它们的区别更主要是因为来源于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

“造境”来源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就“想象”一派,“写境”来源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成就“写实”一派。

5、“高境”与“低境”。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皇帝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19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作品的深度,李后主以心血创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触动了人类共同的哀伤,因其感受深沉,所以词作感人也深。

境界的高低源于诗人心灵体验深浅的层次,所以自然存在优劣的分别。

纵观诗境说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我国古代诗学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审美概念, 到清末民初, 这一古典诗美学达到成熟。

它是富于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

但如果运用这个概念及其理论去研究和学习西方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 也必将有所补益。

注释:1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

2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83 页。

3刘勰: 《刘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第六卷。

4《三国志·魏志·荀传》注引何劭《荀粲传》。

5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6《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磐经义》, 《全唐诗》第815卷。

7《董氏武陵集纪》, 《刘禹锡集》第19卷。

8、9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10、11遍照金刚: 《文镜秘府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 第44、133页。

12、13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260页。

14、15、16、17、18、19卫琪:《人间词话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92、 113、87、85、25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