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材教法培训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材教法培训
低年级科学课教材教法1.低年级的科学课堂是什么样的6—7岁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一些抽象的词汇不感兴趣,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实这就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观念、体验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时期。
怎样利用好这段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我认为应该是具备“三有”:一、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有问题”的课堂。
好奇是探究之始,人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最原始的特质。
因为好奇,人类从远古的洪荒之中探索周遭,审视自我。
一步一步地从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构建了一个文明社会。
每个小孩子也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你看,我们常常从小孩子的口里面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宇宙是不是无限的?飞机为什么会飞?为什么会发生战争?为什么要把树砍掉?那些人为什么那么可怜呢?……我们成人对这些问题,一笑而过,并不会去认真的理会,谁也没有想过问题背后的延展意义。
其实在问题背后,有着人类持续关注的一些深刻的话题。
例如,演化与遗传的问题、生命的基因问题、宇宙的起源问题、科技与文明的关系、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阶级与矛盾的关系……其实只要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我刚才所说的这些话题一一对应,你就会发现,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成人所关注的自然、社会话题,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成人所关注的自然、社会话题,是不是就源自于儿童最本真的发问?美国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在《童年的消失》里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像个句号。
”想想也是,在我所见到的孩子当中,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满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怀着多么深情的信任注视我们的老师。
可是几个月之后,甚至是几个星期之后,闪烁在他们眼睛里面的火花就会渐渐地熄灭掉!单调的、划一的那种学习就感到厌恶了,对缺乏温情的老师也感到失望了。
科学教材培训材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培训张金业洒河桥中心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培训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
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教学重点: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讲稿2011.2
探究式学习探就是试探和尝试究就是追寻和究底一、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环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探究课一般以主题探究的形式来展开,其教学结构可表示为: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观察、制作活动)→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和交流从其纵向展开过程来看,探究式学习主要由以下七个主要环节组成:1.科学问题的提出。
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性问题。
例如,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敲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2.对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
这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或假设。
3.制订计划。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制订出较详细的探究计划,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
4.进行实验(或观察、制作活动)。
按照计划,进行多种途径和形式的探究活动,如观测、实验、调查、制作等。
5.搜集整理信息。
在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观看影视录像、上网等途径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证据。
6.分析、处理信息。
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7.表达和交流。
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如口头表达、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举办辩论会或展览等),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把自己或小组的探究学习成果与别人分享。
交流过程中,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成果,也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成果,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
从探究式学习的横向展开过程来看,它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
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
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包括了上述全部七个环节,也有可能某些探究学习活动只包含了其中的几个环节。
二、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一)以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典型的任务驱动型的学习过程。
探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要能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材培训讲稿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富阳市新登镇中心小学袁立成★各册教材单元分布及课题三上一、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二、动物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 5.蚂蚁 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三、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四、水和空气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些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7.空气有重量吗三下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 7.我们的大丰收二、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5.蚕的生命周期6.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三、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 5.水珠从哪里来 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态变化四、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四上一、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二、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三、声音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四下一、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二、新的生命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三、食物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营养 3.营养要均衡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面包发霉了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7.岩石、矿物和我们五上一、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 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二、光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四、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五下一、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5.浮力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二、热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 2.太阳钟 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 5.机械摆钟 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 8.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四、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的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怎么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六上一、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二、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 5.做框架 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三、能量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四、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下一、微小世界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二、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和我们三、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 2.月相的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四、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总体印象: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7课,五六年级每次8课。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
根据学生的科学实验、制作和探究 成果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资源利用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符合学 生的实际需求。
评价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是 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 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03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要求
生命科学教学内容与要求
01 生命科学基础知识
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 ,如细胞、组织、器官等。
02 生物多样性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 生物等不同类群的生物特征和分类。
03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探讨生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以及生长发育过 程中的生理变化。
02
小学科学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科学教育的定义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授,帮助个体认识自然现 象,掌握科学规律,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过程。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个体的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更能够培养个体的科学素养,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 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教学资源
积极寻找和利用更多的教 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教学
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 精神。
06
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与利用
学校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
实验室资源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培训讲稿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培训非常感谢老师提供这次与大家交流分享的机会。
我就第二单元第1-3课的备课情况与给位同仁一起交流。
整个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一共做包括18个概念。
分四个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一共18个概念,其中物质科学是6个概念,生命科学6个概念,地球和宇宙是3个概念,技术与工程3个,这个动物单元是属于生命科学。
一年级上册有一个植物单元,那是生命科学中的起始单元,动物单元是第二次接触,整个单元相对小孩来说,都特别感兴趣。
单元各课内容概述:第一课我们知道动物主要是让孩子会辨认动物,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它有生命。
第二课校园类的动物,就把聚焦点逐渐缩小到校园里的动物。
那么通过寻访和认识动物,让孩子知道动物与环境相适应。
通过了解校园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让孩子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第三个观察一种动物,这样就是了解动物身体独特的结构和他的应急反应。
再一个他对食物的需求。
第四课移动这个家,就是通过它对环境的需求来给它建一个家,这样了解动物与环境与它的栖息地、水、阳光等等的相适应这样的关系。
那么第五课具体到一种动物观察与了解与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特征。
第六课给动物分类,就落实一个动物到种类,让孩子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体会动物的多样性,然后运用自己的方法给动物分类。
从总体到具体,然后从结构到功能,这样逻辑顺序编写的。
科学阅读是给这个前六课的正文的补充和拓展,活动手册是以这个教科书同步相配合的,就是说这个活动手册是在教科书中为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信息记录在这个活动手册上,它是同时进行的。
这个单元内容它是来自于我们课标课程标准的第七个主要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整个的孩子的探究目标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每一个方面,在1-2年级都提出了要求,重点看前面就是说低年级也能提出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的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要看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
---------------------------------------------------------------最新资料推荐------------------------------------------------------要看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讲稿一、学习科学教材教法的目的: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更好的学好科学课。
二、内容:(一)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1、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化。
2、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
3、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灵活。
(二)我们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怎样才能防止误导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防止误导学生。
第一,是确定材料有必要,接着就要考虑准备的材料有没有问题。
去掉有争议的材料。
课前一定要精心检查准备的材料。
第二,就是防止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无关现象。
教师应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看待所提供的材料。
第三,就是确定材料是否最有利于学生认识。
材料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认知原理精心设计的,有内在联系1 / 6的一组。
(三)实验探索式学习实验探索式探究式学习,就是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其一般程序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实验探索式的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是关键,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实验结论产生的过程,分析实验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从而体现出主动的探究。
(四)在小学科学课材料准备中,后续材料有什么作用 1、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
2、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五)只有让学生置于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那么教师可以从哪几方面关注学生的互动?答:我认为,教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关注:①关注学生的表达: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或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最有效方法。
小学科学修订版教材培训解读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材与教辅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 合教辅资料,丰富教学
内容。
实验器材
网络资源
教学软件与平台
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 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
行。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科学知识视野。
利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和 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和
互动性。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优秀教学案例展示
案例一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案例二
观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案例三
地球与宇宙科学探究
案例四
技术与工程实践应用
教学经验分享
经验一
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经验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经验二
如何设计有效的科学实验
经验四
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现场互动与讨论
互动一教材修订内容 Nhomakorabea0102
03
调整章节结构
对教材的章节结构进行调 整,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 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更新知识内容
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 更新,引入最新的科技成 果和科学观念,删除过时 的内容。
强化实验与实践
增加实验与实践环节,培 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 学探究精神。
教材特色与亮点
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
丰富的互动环节
采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置丰富的互动环节,如小实验、小 游戏等,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注重科学探究
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小 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教材结构与内容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相关推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通用7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全县小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原则1、全员培训原则。
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
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
2、学研结合的原则。
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
3、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
五、培训内容1、新教材培训。
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
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3、通识性培训。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总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
六、培训时间8月27日~1月15日七、培训形式与管理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小学科学教材课标培训
强调实践与探究
科学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实 践操作和探究学习,让学 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贴近学生生活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贴近学 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和问 题。
知识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能要求
知识点
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 宙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 。
技能要求
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科学探究 技能,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知识点掌握情况
参训教师普遍掌握了小学科学教 材的核心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学技能提升
教师在教学设计、实验操作、课堂 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
教育理念更新
培训促进了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 认识和理解,更新了教育理念。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1 2
问题一
部分教师对科学实验的掌握不够熟练。建议加强 实验操作的训练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
方向二
更加关注过程评价。未来的评价标准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 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方向三
更加倡导多元化评价。未来的评价标准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尊重 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多元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评价方式。
07
总结反思与展望未来发 展趋势
CHAPTER
本次培训成果总结回顾
跨学科整合将成为重要趋势
随着STEM教育的兴起,跨学科整合将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趋势 ,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融合。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科学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虚拟实验、在线 学习平台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
教师专业发展将持续受到关注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ppt
05
科学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Chapter
学生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学习成果
通过测试和作业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兴趣
评估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主动探索。
教师评价
1 2
教学计划
评估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授课。
教学方法
评价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是否有效,能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 实践,以及气候变化和全球性问题。
科学与技术
科学方法
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
技术应用
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如信息技术 、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
科技伦理
介绍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如隐私权、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 以及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教师评价和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详细描述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互相 协作、交流和分享。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
总结词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 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 考能力。
探究能力
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归纳能力,使 其能够自主探究和发现科学规律。
最新小学科学培训课件讲课教案精品课件
第九页,共35页。
2、分组实验教学过程 (guòchéng)的控制:
(1)、事先不告诉实验结果或把意见强加于学生,要指导学生通过观
察、分析和想象让学生自己(zìjǐ)得出结论。
(2)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控制,要引导学生在熟 识实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实验操作程序。
中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和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实
施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并根据现象大
胆推测(tuīcè)可能出现的结论,准备好相应的器材。
第八页,共35页。
三、试验时,精心组织 确保(quèbǎo)试
验效果
1、演示(yǎnshì)实验和分组实验区别对 待:
(2)、可以利用(lìyòng)现代化教学设备播 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
(3)、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4)、设置工具箱
(5)、组织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
第十三页,共35页。
五、关注细节,规范操作 (cāozuò),提高实验的直观性。
第十四页,共35页。
实验一:五上1-1、1-2:种子发芽(fā yá)的条件(表一)
(9)、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huó dòng)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0)、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后期的研讨活动, 引导学生认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第三页,共35页。
2、第二个“明确(míngquè)”:明确 (míngquè)几种实验类型的基本要求: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 突出(tū chū)、操作规范、准备安全。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科学教育概述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与反思 •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
01
科学教育概述
科学教育的意义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其科学 素养水平。
学生需求多样化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 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 发展。
教育评价改革
关注教育评价改革动向,积极参与评 价体系的完善工作,提升自身评价能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内容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 等。
策略
自我提问、交流讨论、教学日记、行动研究等。同时,要注重反思的时效性和 持续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06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01
02
03
专业素养提升
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提 高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科知 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05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评估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 供依据。
原则
客观公正、全面多元、及时反馈 、促进发展。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方法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验考试、学 生自评和互评等。
工具
评价量表、成绩记录表、教学日志、 学生档案袋等。
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策略
课程标准的特点与亮点
强调科学实践
01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ppt
鼓励创新思维
创设开放性问题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 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 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 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01
02
03
强调科学道德
教育学生在科学研究中遵 循真实、公正、可重复的 原则,培养他们的科学道 德观念。
科学实验与观察
实验设计与操作
01
02
03
04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让学 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并简要说明其用途。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过程,包 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和
实验后的整理。
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确保学生安全地进行实验。
观察与记录
观察方法
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如 对比观察、顺序观察等。
记录方式
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 据和观察结果,包括文字、图 表等形式。
记录内容
强调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实验条 件、实验现象、数据等关键信 息。
记录要求
强调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 完整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
数据分析和解释
数据整理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01
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02
提供简单易懂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
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创设趣味科学游戏
03
通过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科学课教材教法1.低年级的科学课堂是什么样的6—7岁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一些抽象的词汇不感兴趣,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实这就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观念、体验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时期。
怎样利用好这段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我认为应该是具备“三有”:一、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有问题”的课堂。
好奇是探究之始,人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最原始的特质。
因为好奇,人类从远古的洪荒之中探索周遭,审视自我。
一步一步地从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构建了一个文明社会。
每个小孩子也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你看,我们常常从小孩子的口里面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宇宙是不是无限的?飞机为什么会飞?为什么会发生战争?为什么要把树砍掉?那些人为什么那么可怜呢?……我们成人对这些问题,一笑而过,并不会去认真的理会,谁也没有想过问题背后的延展意义。
其实在问题背后,有着人类持续关注的一些深刻的话题。
例如,演化与遗传的问题、生命的基因问题、宇宙的起源问题、科技与文明的关系、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阶级与矛盾的关系……其实只要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我刚才所说的这些话题一一对应,你就会发现,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成人所关注的自然、社会话题,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成人所关注的自然、社会话题,是不是就源自于儿童最本真的发问?美国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在《童年的消失》里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像个句号。
”想想也是,在我所见到的孩子当中,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满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怀着多么深情的信任注视我们的老师。
可是几个月之后,甚至是几个星期之后,闪烁在他们眼睛里面的火花就会渐渐地熄灭掉!单调的、划一的那种学习就感到厌恶了,对缺乏温情的老师也感到失望了。
可是,孩子们真的是会“顾全大局”,他们会一忍再忍,其实在这种“忍耐”当中,他们泯灭了创造性,在无奈当中,他们变得消极,在无趣当中,他们变得冷漠。
而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围绕着一个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的,这个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儿童对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提问。
而我们低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又是以儿童亲历科学探究活动、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终极使命的。
儿童形成的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且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设想所选择的科学方法,通过多种的实践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而分析,并且得出自己简单的结论。
这对一年级来说多么重要!可是,在所有的“重要”当中,小孩子最初的那个发问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是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一个切入口。
当儿童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由衷的赞赏和鼓励,比如敬佩他们敢于提出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难题,表扬他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当孩子提出来在成人看起来比较幼稚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嘲笑孩子;当孩子们提出连我们成人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更不应该回避或岔开,或者说训斥孩子来保持我们的尊严,掩盖我们不知道这种真相。
我们真的要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并加以引导,训斥或者让他呆在那里不动,只会使他与生俱来的探究精神逐渐地消退,甚至泯灭。
所以,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科学课堂,没有问题的科学课堂就是不成功的。
二、低年级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实践”的课堂。
孩童不仅会发问,他们还会是一个积极勇敢的实践者;他们是一个敢于行动的人;他们是一个敢于通过最直接的经验来认识事物的人;他们喜欢用最敏感的、最直接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比如,下雨天小孩子总是喜欢去踩水、趟水,面对一汪积水,其实小孩子最天真的感受就是:如果我这一脚踩下去,会发生什么?水会不会漫过我的脚?会不会从我的脚趾缝里挤上来?紧接着,他们就一脚踩上去,一步一步地趟过去,来证实他们所有的想法。
在我们成人看来,这些孩子只是在玩儿,不仅如此,其实孩子不仅仅是趟水,他们还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而且多次尝试,不断地去排除无关的因素,逐渐去接近所谓的成人知道的正确答案。
比如,在上《影子》这课的时候,我们通常喜欢让孩子们去捉影子、踩影子。
孩子们仅仅是玩吗?他们在高兴地欢叫的时候,就会知道:所有人的影子是有共同点的——影子的方向是一致的、影子永远在物体背光的方向。
有的孩子还会“把影子留下来”,“让影子长一点”,“变得短一点”这样的一种尝试,这不就是在寻找答案吗?再比如,上《不倒翁》(一年级)这样的课,我就让他们把不倒翁扳倒,看谁的方法多,学生这种兴趣非常高涨,找出很多扳倒不倒翁的方法:把橡皮泥抠出来,这是一种要最简单的,让底部的橡皮泥抠掉;还有的就是在头部加重,加橡皮泥;有的就是把圆底换成平底;有的就是在底部加上几个牙签,变成有脚的……这就扳倒了。
其实在扳倒之后,我还让他们恢复,你扳倒后还要把它变成一个不倒的,这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了不倒翁不倒的两个秘密:第一个上轻下重,第二个底部呈球形。
低年级科学课的实质就是要指导儿童从“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实际上所有这些过程就是让儿童简约地重演科学家探究的过程,让儿童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尽管这时候的儿童他们探究的、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所看到的都是很肤浅的、很幼稚的,可是他们会从“探究”中不断获得新知识,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回过头来看看大科学家的研究其实也是一样的,每一个科学家在整个科学史的研究当中都是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他们总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研究,那么儿童不也是这样吗?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处于教师设定了的材料和环境当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支配材料。
从实践的程序来看,科学家和儿童经历的是大致相似的探究和发现过程,而且每一个程度上虽然有差异,但是本质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在面对未知,科学家面对的是人类的未知,而儿童面对的是他自己的未知,他的这种未知,实际上是人类的已知和儿童的未知的统一体;科学家和儿童都会运用已有的经验提出假设,科学家是在前人研究和自身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假设、推论,所以文献资料对于科学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儿童只是在自身的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假设,所以儿童自己丰富的经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个相似的是科学家和儿童都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
科学家历经漫长的科学发现历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可是儿童只需要简约地重演科学发现的过程,他只需要四十分钟。
但是,科学家和儿童他们发现了这个科学秘密之后,都需要交流、分享,需要把他们的发现与别人交流,科学家将成果公众于众,供他人的分享与验证。
因此,科学家的这种成果是属于人类共同的财富,而儿童将会在同伴之间和师生之间互相的分享、交流和相互的质疑。
三、低年级的科学课堂应该是“解释”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课堂。
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以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受其原有的经验和思维水平的最直接影响,因此,它具有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就叫做“非科学性”,用专业的词汇来说就是被称之为“天真幼稚理论”。
台湾学者周淑慧(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在详细研究了儿童自然科学的概念与思维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的结论:“综合儿童的那种另类观点,足以证明儿童绝非是一个空白的容器,被动地等着他人在灌输讯息;相反地,儿童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儿童每天在生活当中试图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并且合理化、意义化他的认知冲突……对于一个建构知识的个体,在教学上必须以促其建构知识的方式来对待他。
”意大利儿童科学教育家瑞吉欧在他的研究中也指出: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更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他更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与发现者。
儿童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众所周知,儿童很多时候会从主观意愿出发,赋予万物以灵性(即泛灵论)。
在幼儿园里非常流行的一种理论,当问儿童:“太阳会不会掉下来”时,他们可能会回答:“太阳不会掉下来,因为如果它掉下来,我们就会死。
”儿童对事物以及其关系的解释具有“人为的”和“万物有灵论”的色彩,尤其在七八岁前,他们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人所创造的,太阳是人创造出来的;星星是人创造出来的;月亮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地球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他们还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像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觉、有意识、有情感,甚至还有阴谋。
科学家的方法是做出解释和形成理论,儿童也会像科学家那样去尝试着解释周围的世界,他们是依据个体的经验、已有的知识以及自己的语言来解释。
虽然儿童的解释有时候很不成熟的、朴素的、甚至是有悖于科学常识的,但儿童的看法是基于他的那种有价值的证据,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儿童的这些看法虽然在客观上是错误的,但他是科学的。
实际上,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他们也知道用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只是儿童凭借的是自己缺乏指导的感官能力,对周围发生的日常现象,构建自己对事物、对科学的认识;而成年的科学工作者使用电子显微镜、太空望远镜、电子探测器、超级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训练有素的科学方法。
因此,低年级的科学老师必须去接受,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儿童的“非科学性”的解释和经验。
比如:低年级孩子在研究《沙和粘土》这个内容的时候,低年级的老师和孩子们实际上是站在同一层次上谈话、讨论和玩。
教师不强求学生玩沙或玩粘土,随便怎么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也在玩。
老师在玩的时候,用粘土搓一根“麻花”,学生马上搓更长的“麻花”与老师做的比长短。
接着教师做了一个小碗,学生就会用粘土做出小勺、小沙锅、小杯子等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模仿当中延伸出了一种创造力。
最后老师还会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玩粘土,不喜欢玩沙子呢?”这时小朋友就会知道粘土可以粘在一起,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沙子就粘不到一块去。
可是也有小朋友喜欢玩沙子,那些玩沙子的小朋友就说:“沙子不粘手,可以滑来滑去!”这节课,就在孩子们“非科学”的结论当中归纳出沙和粘土的特征。
再来看一看《小风车》这节课。
小风车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一种玩具,不少小孩子都玩过。
当小风车放在小孩子面前的时候,他们注意力肯定会被马上吸引过来,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玩,因为他们会玩,所以老师就可以顺应他们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去玩,学生也会想办法让小风车转起来,比比谁的小风车转得快。
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有的人用嘴吹、有的迎风举起来了、有的甩来甩去的……学生通过玩小风车就知道小风车的转动与风有关,转动的速度与风力、风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