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经典题型巩固专练——卷1

合集下载

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答案 (1)

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答案 (1)

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答案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C【解析】2.A【解析】由材料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使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进而导致罗马文化发展变化,故选A项;希腊与罗马是基础与发展的关系,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的发展,排除C项;题干与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项。

3.A【解析】材料说明金字塔的修建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中央集权的国家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这间接说明埃及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A项正确。

4.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5.C【解析】材料中“保留波斯的特权阶层,甚至下令维持原来的税收标准”的举措体现出亚历山大对原波斯统治者及其政策的尊重,此举有助于笼络原波斯上层人士,从而缓解亚历山大军队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稳定当地政治局势,故C 项正确。

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6.C【解析】罗马由一个城市国家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对外武力征服实现的,故选C项。

从事海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和传播先进思想都不是主要手段,排除A、B、D三项。

7.C【解析】材料“作为王权标志”“象征王权符号”说明此时期的埃及王权已经萌芽,故选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部落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当时埃及的社会状况,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当时埃及的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排除D项。

8.D【解析】由题干中的“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按法律规定,有公民权并能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约4万人”可知,在当时的雅典只有约10%的人口可以参与民主政治,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公民素质问题,排除A 项;因为只有约10%的人口可以参与民主政治,不能体现广泛性,排除B项;题干中的信息仅仅提到参政的人数比例问题,没有提到雅典民主是否具有理性,排除C项。

2021年高三4月巩固性训练文综历史含答案

2021年高三4月巩固性训练文综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1年高三4月巩固性训练文综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9.(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

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

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

这个变化反映的是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B.韦纶重农抑商C.杨国忠滥用民力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10.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说,帝王们“用一人焉,则疑其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B.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C.通过人事变革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D.黄宗羲借以抨击君主专制11.有人说,中同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A.技术设备落后B.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C.缺乏重工业基础D.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12.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

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1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2021年高三历史阶段性强化训练检测试题(一)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阶段性强化训练检测试题(一)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阶段性强化训练检测试题(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备课组范围:必修一第1至6单元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2.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

”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3.《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

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

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此段描述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4.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附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图可以用来说明()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C.中国农业独立开展D.消费工具不时创新答案 B解析仅资料图片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其小农经济形状,故A项错误;经过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时改良消费工具,属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资料的牛播图描画的是一种消费形状,不能表达农业能否独立开展,故C项错误;图片显示的收获机器早在西汉时曾经出现,后不时沿用,无法表达〝不时创新〞,故D项错误。

2、(2021·淮南调研)魏晋时期政局动乱重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子隐遁竹林、纵情山水。

尔后,种竹养竹、咏竹画竹逐渐成为习尚。

这反映出事先()A.江南开发和种植业的开展B.文人士大夫对人格肉体的追求C.士族子弟在政治上的失势D.三纲和五常等伦理规范确实立答案 B解析从纵情山水,看出文人士大夫〝越名教而任自然〞,养竹咏竹更表达〝竹〞之时令,表达其人格肉体上的追求,故B项正确。

3、(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训练,27)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判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

这说明王夫之()A.彻底否认理学的〝理欲〞观B.意在倡议〝尊公轻私〞思想C.竭力批判封建君主民主统治D.以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答案 B解析王夫之批判的只是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等主张,并未对其停止彻底的否认,故A项错误;由于王夫之批判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故其所倡议的正是〝尊公轻私〞思想,故B项正确;资料中并没有王夫之对封建君主民主统治的批判,故C项错误;王夫之只是主张弱化〝理欲一体〞的主张而并未〝以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故D项错误。

4、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事先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 )A.〝机器制造一事,为昔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B.〝何以立国?曰富。

2021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2021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封前2021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文综历史一、选择题24.在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铸铜遗址中,发现了一种直径为83厘米、壁厚4—5厘米的大型坩埚。

这种坩埚每个至少可熔铜200千克左右,当时铸造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至少需要六个这种大型坩埚。

这说明后母戊鼎的成功铸造得益于()A.青铜铸造技术的普及 B.工商食官制度的实行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 D.用煤冶炼技术的提高25.汉文帝时期,贾谊在《治安策》中曾为制度欠缺、国家软弱而叹息流涕道:“制度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

”及至汉武帝时,“兴事创制,无所不施。

先王之风,灿然复存矣”。

据此可知,汉武帝()A.继承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B.得到军功权贵的全力支持C.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控制 D.更重视制度建设造就盛世26.宋代画院如同学校,设立佛道、人物、山水等科目,分门培养人才,画院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

这说明,宋代画院试题()A.强调画作形似神韵的统一 B.倡导绘画应表达深邃的意境C.注重提高画家的文化修养 D.关注对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27.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

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

这反映了()A.首辅与宦官权力制衡 B.宦官权力失控C.内阁已经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强化28.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各戏剧团体演出的话剧节目有:批评清廷统治的《官场现形记》、《江西教案》等;歌颂革命的《秋瑾》、《徐锡麟》等;借外喻中的《黑奴吁天录》等;反映现实的《黑籍冤魂》等。

这表明当时的话剧演出()A.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的意义 B.受到政府极严格的文化管控C.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干涉 D.以演员的想象力为创作依据29.1920年11月,陈独秀在《共产党》创刊词《短言》中说,“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2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解析:A 材料中甲骨文记载,强调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是神之后裔,这体现了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特点,A项说法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夏朝时已经确立了“家天下”制度,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西周时,“王畿千里”(合250平方千米),其军队在宗周(镐京)有八师,成周(洛邑)有六师,而诸侯国最初不过是一些不相连接的垦殖区,诸侯所在都城都很小。

由此可见( )A.周王室强大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基础B.周朝重视经济、军事建设C.分封制是为了开发边远地区D.周王室集中了税收和军事权力解析:A 材料强调了周王室的强大和诸侯国的弱小,由此可以看出周初分封制能得到维持的重要原因,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诸侯国的分散性和弱小,没有说明是否边远,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有税收和军事权力,故D项错误。

3.(2018·河南开封一模)据史书记载,太公姜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 )A.扩大了地方权力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D.促进了文化整合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是指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的开明政策;“变其俗、革其礼”是指用周文化强行改造鲁当地文化;两者的做法体现了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D正确。

材料强调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推动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其促进了文化整合,排除B。

材料反映齐国和鲁国推行的统治政策,与强化中央权力无关,排除C。

(浙江专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6题对题练

(浙江专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6题对题练

第6题对题练题组一2021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②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③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④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对应练1.(2021·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汉武帝以下措施中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有( )①“内外朝〞制度②盐铁官营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统一文字与度量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21·浙江金华市十校高三联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四大名著中,被誉为“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题组二2021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

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对应练3.(2021·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那么无其气韵;具其色彩,那么失其笔法。

岂曰画也?〞这说明他注重( ) A.描绘人物形象C.绘画布局构图4.(2021·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以下图是我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

其作品的字体( )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矩严整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5.(2021·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坏孔子宅,得?尚书??礼??论语?等儒家经典,这些经书因其文字与汉代文字不同而被称为古文经,汉代文字所写的被称为今文经。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Ⅰ卷)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Ⅰ卷)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预热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B.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C.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D.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2.西汉桑弘羊指出:“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

非散聚均利者不齐。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

”这里他强调的是()A.必须阻止诸侯势力过于膨胀B.必须防止富商大量聚敛财富C.应以国家力量阻止贫富分化D.一国财富应由君王直接掌控3.有学者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以宋元泉州港的海上繁荣为代表的。

宋代“海舟以福建为上”的记载,揭示了这一历史辉煌呈现的重要原因。

这一观点告诉世人()A.航海事业中科学技术起到支撑作用B.泉州成为宋元时海上丝绸之路中心C.宋代政府鼓励福建造船事业的发展D.宋元时福建造船业已开始领先世界4.王阳明说:“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

”这一主张()A.与两宋理学在本质上相一致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明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D.科学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5.1880年,左宗棠力主兴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勉强开工,一半以上的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水源和原料无法保证,以后更是每况愈下,1883年就不得不停工了。

139万两白银就这样付之东流。

据此可知,导致洋务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的重重封锁B.封建势力的干扰和破坏C.私营企业的激烈竞争D.缺乏对市场规律的了解6.面对有人高谈“保存国粹”,胡适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必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四民社会结构5、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 22.8% 17.5% 17.2%据此可知,当时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 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 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6、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精选】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

【精选】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

2021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巩固练习试题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1.某学者认为:“从此之后,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阿拉伯人,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非洲以南的古道受到红海之路的竞争。

”该学者判断的历史依据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2.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万千克。

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 900千克,白银30 700千克,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 500千克和万千克。

这种现象()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3.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

这说明()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4.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下列与此相关的不同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着直接和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马可·波罗行纪》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与天主教鼓励向东方传教C.西欧国家开始工业革命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迪亚士船队的非洲探险与达·伽马船队到达印度5.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反映出()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6.《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2021年高三“一练”考试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一练”考试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一练”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

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3.《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ǜ,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

据此可知()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

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这反映出司马光的理财主张是()A.“民富财足“B.“减损浮冗”C.“重敛于民”D.“重农抑商”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古发现,夏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机构“三正”与“六卿”,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政务官员、宗教祭祀官员,农业经济官员、军事官员等。

到了商朝,”地方开始出现了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

这说明夏商时期()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员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25.西汉初期,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在经济恢复、国力增强和社会稳定的同时,汉也出现了地方"王国问题"和中央外戚专政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同时出现导致汉()A.文化上再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B.政治上具备了解决边患能力C.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D.经济上要求强化经济管理力度26.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

过了不久,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

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

这种变化反映了()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 B.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弱化趋势C.政治体制变动的随意性太大 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增强2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人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2021年高三下学期巩固练习(四)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巩固练习(四)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巩固练习(四)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D.元代25.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公孙弘去世2年又4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刘屈麓下狱腰斩1年又2月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26.“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元·熊礀谷)诗中描写的是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27.读下图,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晟接近的是A.丝织业兴起B.规定商人入市籍C.出现铁犁牛耕D.推行均田制28.《清史稿》载:“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僭号子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一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夫之以疾辞……自题墓碣日‘明遗臣王某之墓”。

《清史稿》对王夫之的这一记载A.肯定了王夫之在思想领域的成就B.赞扬了王夫之拒为吴三桂所用C.实际上是强调儒家的传统气节D.警示世人接受清王朝的统治29.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表格分析可知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本缺少铁矿砂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 16两白银(每吨)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低洼潮湿地带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30.布政使一职始刨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1(含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1(含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示范性金考卷1(含解析)(测试范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6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1. [xx·潍坊联考]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说明周天子与诸侯没有形成直接的隶属关系,所以周天子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因而也就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三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2. [xx·山东济南期末]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

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

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瓦解B.王位继承混乱C. 宗法制度松弛D.中央集权确立解析:题干体现的是秦国国君的王位继承问题,反映了王位继承方式的多样性,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

B项是表面现象;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分封制主要解决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主要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

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C3. [xx·江西吉安段考]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里的“乡校”()A. 是百姓参政议政的地方B. 类似于雅典的公民大会C. 可以起到监督统治者的作用D. 只有贵族能够参加解析:从材料可知:乡校认为好的则行之,乡校认为恶的则改之,说明它起到了监督统治者的作用,故选C。

(浙江专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8题对题练

(浙江专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8题对题练

第18题对题练题组一2021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翻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对应练1.(2021·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其中大西洋沿岸取代原来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

以下属于欧洲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有( )①里斯本②塞维利亚③安特卫普④伦敦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21·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缺乏100万磅。

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D.印度遭到殖民侵略,香料生产被控制3.(2021·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逐渐取代地中海地区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主要是由于( )题组二2021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①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④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对应练4.有学者以1992年为界把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

这种历史分期所选取的角度应该是( )A.经济改革C.外交调整5.(2021·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15)以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

2021高考历史 必考点精选题系列 综合试卷1(含解析)(1)

2021高考历史 必考点精选题系列 综合试卷1(含解析)(1)

2021高考历史必考点精选题系列综合试卷1(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4分。

共1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21年广东揭阳一模)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即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彼此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级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尽忠的基础”。

这一制度应是( ) A.科举制度B.君主制度C.分封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5.(改编)人口变更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刻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转变而不断转变的进程,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A.汉唐时期人口数远远超过北宋,经济更为发达B.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致使人口不断南迁D.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说明战乱严峻和土地兼并严峻26.(原创)明代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业进展的黄金时期,图书发行渠道要紧有三种,其一是固定店铺,二是集市贸易,三是流动售书。

致使这一现象显现的缘故是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八股取士的推动C.印刷术的进展与成熟D.商品经济的发达27.(2021年广东潮州一模)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

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成心思,但不关键。

”依照这一西方学者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若是也分成两个部份,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28. (改编)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部会议制定的《五年建设打算》,那么在政策上关于资源委员会的重工业建设打算做了进一步的确认,强调中央政府应当即举行钢铁、机械、电料、电力、制酸、制碱、酒精、炼油等重工业及大体化学工业。

这说明国民党( ) A.力图改变中国工业掉队的局面B.开始大规模的国家建设运动C.致力于改善那时的国计民生 D.踊跃为抗战做好经济备战29.(原创)以下图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产生的最大阻碍是A.减缓了城镇的就业压力B.造成知识断代,缺乏人材C.加重了农村和农人的负担D.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30.(2021年安徽合肥二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之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021年北京历史高考题目

2021年北京历史高考题目

2021年北京高考压轴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

”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2.“五福”最初出自上古记言散文《尚书·周书·洪范》,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即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

然而《韩非子·解老》却称:“全寿富贵之谓福。

”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出当时A.小农生活条件的改善B.贵族政治体制被破坏C.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D.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3.梭伦规定:除军事职务外,其他的职位通过抽签给予。

但又规定:只能从白荐的人们中进行挑选;中选的人还将接受评判官的审查;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对不合资格的候选人提出指控。

这说明当时雅典A.限制了公民民主参政权利B.意识到抽签选举存在弊端C.保证了职务面前人人平等D.努力提高公民的参政素质4.苏格拉底指出:一个人胜过别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声音婉转或身材魁梧,而在于有雄心壮志,建立丰功伟绩的最大刺激。

同时,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放弃公民的义务,拒绝参加竞赛,畏缩不前成懦夫是很不恰当的。

苏格拉底的主张,旨在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B.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为参政是公民特权D.呼吁法律保障民众自由5.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

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这表明魏晋时期玄学A.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C.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D.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6.某学者在评唐朝前期设立的政事堂时指出:“当时以皇帝诏敕形式颁布的政府诏令,既需要皇帝画敕,又必须有中书、门下两省的认可,并加以政事堂盖印,否则便是违制。

2021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21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21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请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筑万里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问,唐朝的盛世被称为什么?A. 汉武盛世B. 贞观之治C. 康乾盛世D. 永乐盛世3.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废丞相制B. 推行科举制C. 建立东厂D. 推行均田制4.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它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问,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A. 1839年B. 1840年C. 1856年D. 1860年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蔡元培6. 1919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请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德国无条件投降D. 日本侵华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请问,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是谁?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刘少奇8. 1950年,中国与朝鲜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什么?A. 抗美援朝B. 越南战争C. 抗日战争D. 朝鲜战争9.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请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朱德10.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请问,这次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是哪里?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二、非选择题(每题30分,共60分)1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题型巩固专练——卷1
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宗法制被后世完全承袭
B.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
C.家训家规渗透理学思想
D.族谱都能解释姓氏的演变历程
3、古代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
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

据此可知礼乐制( )
A.直接为统治者而服务
B.明确等级森严的尊卑秩

C.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
D.具有法律条文的效力
4、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C. 颁布细密严苛的法律
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5、西汉初年,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举措( )
A.推行于“推恩令”颁布后
B.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C.直接导致“七国之乱”
D.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
6、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
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7、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由此可见,元代的行省是()A.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为了监察地方C.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民族国家D.为了加强对汉人的控制
8、晚清大臣包世臣认为“乾隆、嘉庆之末,英夷两次蓦至天津入贡,骄倨殊甚……目验内地形势”,并据此提醒清廷,英国两次意图觐见清帝未果,游历内地,其有对华作战的可能。

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士大夫中较为罕见,未得重视。

包世臣的观点( )
A.说明英国军事实力强于清朝
B.体现了大多数清朝大臣爱国忠心
C.反映了有识之士的危机意识
D.凸显清政府“天朝大国”的心态
9、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

这表明宋代( )
A.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B.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10、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
A.保障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 D.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11、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2、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出处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
记》“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

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
处略考》“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领主封建制”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的政治制度?古希腊三个人的改革,对这一制度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宰
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

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

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

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归纳有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西汉、宋代、明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3.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四则材料均体现出家谱的编撰,以明确血缘关系的亲疏,说明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B符合题意;A“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没有体现宋明理学的内容,C不正确;D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选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可知,统治者通过规范外部行为,通过“乐”调控人的内心情绪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A项;题干未体现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B项错误;礼乐制通过礼乐规范维护统治,C项错误;礼乐制承相部分法律功能但不等同于法律条文,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包世臣根据英国人觐见清朝皇帝未果、态度骄倨并且验内地形势,判断英国可能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反映了以包世臣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危机意识,所以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包世臣并没有说英国军事实力比中国强大,所以A项错误;B项结论与材料中信息“较为罕见”矛盾;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家国同构);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开创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2.制度: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解析: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问题:皇权与相权问题;中央与地方的问题
周实行分封制;秦实行郡县制;元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沦为外朝,权力大大削弱;
宋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
明朝:废丞相,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趋势:皇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受到限制和削弱。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