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击穿

[VIP专享]第十章 文件

一、概念题 1. fopen函数的返回值是返回指向该流的文件指针。 2. 文件打开方式为"r+",文件打开后,文件读写位置在头。 3. 文件打开方式为"a",文件打开后,文件读写位置在尾。 4. 表达式“fgetc(fpn)”的值为带回所读的字符或EOF 。 5. 表达式“fgets(a, 10, fpn)”的值为a地址或NULL 。 6. 函数fscanf的返回值为输入项个数或EOF 。 7. 函数fread的返回值为所读入数据的个数或0 。 8. 表达式“fscanf(fpn, "%f", &x)”的值为-1时,函数feof()的值为 1 。 二、判断题 1. 若文件型指针fp已指向某文件的末尾,则函数feof(fp)的返回值是0(F )。 2. 不能用“r”方式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文件(T )。 3. FILE *fp;的功能是,将fp定义为文件型指针(T )。 4. “文件”是指存储在外部介质上数据的集合(T)。 5. “文件”根据数据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ASCII文件和十进制文件(F )。 6. 用“r”方式打开的文件只能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F)。 7. 用“wb”方式打开的文件为输出打开一个ASCII文件(F )。 8. 文件结束标志EOF(-1)表示已经遇到文件结束符(T)。 9. fseek函数用于文件读写时的文件指针定位(F)。 三、单选题 1.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C语言中的文本文件以ASCⅡ码形式存储数据 B. C语言中对二进制文件的访问速度比文本文件快 C. C语言中,随机读写方式不适用于文本文件 D. C语言中,顺序读写方式不适用于二进制文件 2. 若用fopen()函数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本文件,保留该文件原有数据且可以读也可以写,则文件的打开模式为( C )。 A.“ab+” B.“w+” C.“a+” D.“a” 3. 若想对文本文件只进行读操作,打开此文件的方式为(A )。 A."r" B."W" C."a" D."r+" 4. 用(A )函数打开文件,操作完毕后用(C )函数关闭它。 A.fopen B.open C.fclose D.close 5. 如果要打开C盘file文件夹下的abc.dat文件,fopen函数中第一个参数应为( D )。 A. c:file\abc.dat B. c:\file\abc.dat C. "c:\file\abc.dat" D. "c:\\file\\abc.dat" 6.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本文件c:\xy.txt,下列语句中哪一个是正确的(B )。

第二章气体动理论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1选择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都处于平衡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 )它们的温度、压强都相同。 (D)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2、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4:2:1: : 2 2 2 C B A v v v ,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A) 1 : 2 : 4 (B) 1 : 4 : 8 (C) 1 : 4 : 16 (D) 4 : 2 : 1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A) 2x v = m kT 3 (B) 2 x v = m kT 331 (C) 2 x v = m kT 3 (D) 2 x v = m kT 4、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2)、(4) (B ) (1)、(2)、(3) (C ) (2)、(3)、(4) (D) (1)、(3)、(4)

5、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 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6、一容器内装有N 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 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 ??? ??++kT kT N N 2523)(21 (B) ??? ??++kT kT N N 252 3 )(2121 (C) kT N kT N 252321+ (D) kT N kT N 2 3 2521+ 7、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割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0.1kg 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 (A ) kg 16 1 (B) 0.8 kg (C ) 1.6 kg (D) 3.2 kg 8、若室内生火炉以后,温度从15°C 升高到27°C ,而室内的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 0.5% (B) 4% (C) 9% (D) 21% 9、有容积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如果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A V E ??? ??和B V E ??? ??的关系为: (A )B A V E V E ??? ????? ??

第十章文件

第十章文件 1、文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是()。 A) 打开文件,定义文件指针,修改文件,关闭文件 B) 打开文件,定义文件指针,读写文件,关闭文件 C) 定义文件指针,定位指针,读写文件,关闭文件 D) 定义文件指针,打开文件,读写文件,关闭文件 2、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clude main() { FILE *fp; int a=2,b=4,c=6,k,n; fp=fopen("test.dat","w"); fprintf(fp,"%d\n",a); fprintf(fp,"%d %d\n",b,c); fclose(fp); fp=fopen("test.dat","r"); fscanf(fp,"%d%*d%d",&k,&n); printf("%d %d\n",k,n); fclose(fp); } A) 2 4 B) 2 6 C) 4 2 D) 6 2 3、对于以下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include main() { FILE *fp; fp=fopen("quiz.txt", "w"); if(fp!=NULL) { fprintf(fp,"%s\n", "success!"); fclose(fp); printf("ok!"); } } A) 程序运行后,当前工作目录下存在quiz.txt文件,其中的内容是"ok!" B) 程序运行后,当前工作目录下存在quiz.txt文件,其中的内容是"success!" C) 程序运行之前,当前工作目录下一定不存在quiz.txt文件 D) 程序运行之前,当前工作目录下一定存在quiz.txt文件 4、若在fopen函数中使用文件的方式是"a+",该方式的含义是()。 A) 以读/写方式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B) 以输出方式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C) 以读/写方式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 D) 以读/写方式建立一个新的二进制文件 5、当顺利执行了文件关闭操作时,fclose函数的返回值是()。 A) 1 B) 0 C) -1 D) 一个非0值

第二章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汇总

第二章?????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1 2.1物质的微观模型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明热现象的规律的。 一、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在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例如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又如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有体积之和,这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用20000atm的压强压缩钢筒中的油,结果发现油可以透过筒壁渗出,这说明钢的分子间也有空隙。目前用高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已能观察晶体横截面内原子结构的图像,并且能够操纵原子和分子。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2 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

二、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是无规则的,其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悬浮在液 体中的小颗粒 都在不停地作 无规则运动,

该运动由布朗 最早发现,称 为布朗运动。 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4 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实际上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所谓“无规则”指的是: 1。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都在不断地改变; 2。任何时刻,在液体或气体内部,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分子运动的速率有大有小。 实验结果:扩散的快慢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的高低有显著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过程加快,悬浮颗粒的运动加剧。 结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 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5 三、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吸引力:由于固体与液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使固体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与体积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右图演示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排斥力:固体和液体的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结论:一切宏观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所有的分子都处在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中;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2013-7-22崎山苑工作室6 三、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吸引力:由于固体与液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使固体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与体积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右图演示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热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习题解答_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2-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度为10-13 mmHg 的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的温度为27℃。 解: 由P=n K T 可知 n =P/KT=) 27327(1038.11033.1101023 213+?????-- =3.21×109(m –3 ) 注:1mmHg=1.33×102 N/m 2 2-2 钠黄光的波长为5893埃,即5.893×10-7 m ,设想一立方体长5.893×10-7 m , 试问在标准状态下,其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P=nKT ∴PV=NKT 其中T=273K P=1.013×105 N/m 2 ∴N=6 23375105.5273 1038.1)10893.5(10013.1?=?????=--KT PV 个 2-3 一容积为11.2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到1.0×10-5 mmHg 的真空。为了提高其真空度, 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吸附的气体。若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 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容器内分子数为N 。,烘烤后的分子数为N 。根据上题导出的公式PV = NKT 则有: )(0 110011101T P T P K V KT V P KT V P N N N -=-= -=? 因为P 0与P 1相比差103 数量,而烘烤前后温度差与压强差相比可以忽略,因此 T P 与 1 1 T P 相比可以忽略 1823 2 23111088.1) 300273(1038.11033.1100.1102.11??+???????=?=?---T P K N N 个 2-4 容积为2500cm 3 的烧瓶内有1.0×1015 个氧分子,有4.0×1015 个氮分子和3.3×10-7 g

第10讲网页设计基础知识

第三章第10讲网页设计基础知识 考点剖析 【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网页 网页一般又被称作HTML文档,是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能被浏览器识别和翻译成网面并显示出来的文件。网页分为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网页要素:文本、图像、多媒体元素、超链接、脚步程序。 2.网站 网站:网站又称Wbe站点,是指在网络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网页开发软件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网站首页的主文件名:index、Default,扩展名依照上面网页。 3.网站、主页与网页的关系 网站是指在网络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网页开发软件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由主页和其他网页组成。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址后见到的第一个页面称为主页,主页是网站中所有网页的索引页,通过单击主页上的超链接可以打开其他的网页。 4.制作工具

常见的网页制作工具有DreamWeaver、FrontPage等。 二、Dreamweaver CS3的工作界面 Dreamweaver CS3工作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插入栏。文档工具栏、文档窗口、属性面板、状态栏、面板组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Dreamweaver CS3工作界面 1.菜单栏 1.菜单栏位于Dreamweaver CS3窗口最上方,提供了各种操作命令。在Dreamweaver 其他版本中,“插入记录”菜单也可能是“插入”菜单。 2.文档工具栏 “文档”工具栏提供了视图模式切换的按钮和与查看文档、在本地和远程站点间传输文档有关的常用命令和选项,如下图所示。 3.文档窗口 文档处理显示当前打开的文档,分为“代码”视图、“设计”视图和同时显示“代码”视图和“设计”视图的“拆分”视图三种视图模式。启动Dreamweaver CS3后,默认的文档窗口视图为“设计”视图。 4.状态栏 状态栏位于文档窗口的底部,用于显示正在编辑的文档有关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第章气体动理论

第10章 气体动理论题目无答案 一、选择题 1. 一理想气体样品, 总质量为M , 体积为V , 压强为p , 绝对温度为T , 密度为?, 总分子数为N ,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R 为气体普适常数, 则其摩尔质量可表示为 [ ] (A) MRT pV (B) pV MkT (C) p kT ρ (D) p RT ρ 2. 如T10-1-2图所示,一个瓶内装有气体, 但有小孔与外界相通, 原来瓶内温度为300K .现在把瓶内的气体加热到400K (不计容积膨胀), 此时瓶内气体的质量为 原来质量的______倍. [ ] (A) 27/127 (B) 2/3 (C) 3/4 (D) 1/10 3. 相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被密封在一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内, 并由一 水银滴隔开, 当玻璃管平放时, 氢气柱和氧气柱的长度之比为 [ ] (A) 16:1 (B) 1:1 (C) 1:16 (D) 32:1 4. 一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下列所述中是平衡态的为 [ ] (A) 气体各部分压强相等 (B) 气体各部分温度相等 (C) 气体各部分密度相等 (D) 气体各部分温度和密度都相等 5. 一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容器中各处压强相等, 则各处温度也一定相等 (B) 容器中各处压强相等, 则各处密度也一定相等 (C) 容器中各处压强相等, 且各处密度相等, 则各处温度也一定相等 (D) 容器中各处压强相等, 则各处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一定相等 6. 理想气体能达到平衡态的原因是 [ ] (A) 各处温度相同 (B) 各处压强相同 (C) 分子永恒运动并不断相互碰撞 (D) 各处分子的碰撞次数相同 7.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k 3 2 εn p = 可理解为 [ ] (A) 是一个力学规律 (B) 是一个统计规律 (C) 仅是计算压强的公式 (D) 仅由实验得出 8.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 ] (A) p 1> p 2 (B) p 1< p 2 (C) p 1=p 2 (D)不确定的 9.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 1,它产生的压强为p 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 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 [ ] (A) 3 p 1 (B) 4 p 1 (C) 5 p 1 (D) 6 p 1 10. 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C 升高到27?C, 而室内气压不变, 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 ] (A) % (B) 4% (C) 9% (D) 21% 11. 无法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是因为 T10-1-2图 T 10-1-3图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 2-4-1选择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都处于平衡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 )它们的温度、压强都相同。 (D)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2、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 4:2:1::222=C B A v v v ,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A) 1 : 2 : 4 (B) 1 : 4 : 8 (C) 1 : 4 : 16 (D) 4 : 2 : 1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A) 2 x v =m kT 3 (B) 2x v = m kT 331 (C) 2 x v = m kT 3 (D) 2x v = m kT 4、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2)、(4) (B ) (1)、(2)、(3) (C ) (2)、(3)、(4) (D) (1)、(3)、(4) 5、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 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6、一容器内装有N 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 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 ??? ??++kT kT N N 2523)(21 (B) ??? ??++kT kT N N 2523)(2121

BCB第十讲文件读写操作

文件读写操作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事件和事件处理函数的有关知识,并为Mp3Collect程序添加的进行记录操 作的代码,但是程序还缺少保存记录的功能,以至于当程序退出之后,我们辛苦输入的记录就丢失 了,因此在本讲中,我们就首先来学习有关文件读写操作的知识,然后继续添加事件处理函数,实 现查询记录的功能。 在应用程序中保存信息和数据的常用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保存在Windows的注册表中,第 二种是保存在程序专用的文件中,第三种则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第一种方法只适合于保存少量关键 的信息,例如程序的参数和选项,对于我们的例子程序来说,歌曲记录的数量可以是非常多的,因 此不适合保存在注册表中。第二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比较容易实现,因此现在我们先采用第二种 方法来保存记录。第三种方法对于保存大量结构化的数据是最有效的,例如Mp3Collect的歌曲记 录,但实现起来相对要复杂得多,在讲座的后面我们再来学习数据库操作方法。 用于文件操作的函数也有很多种,我们选择使用I/O流函数和FILE *指针来进行对文件的操作, 因为这些函数符合ANSI C/C++规范,可移植性较好,能够用于Win32、Unix平台,是比较常用的 文件操作方式。I/O流函数和FILE结构的声明和定义位于头文件stdio.h中。 保存记录文件 首先,为主窗体类添加一个SaveFile()成 员函数。在类浏览器中找到TMainForm类, 用右键单击该类,在关联菜单中选择New Method命令,就会弹出如图10-1所示的Add Method对话框。在其中的Method Name中输 入新的成员函数名SaveFile,函数的参数 (Arguments)为空,返回类型为void,即没 有返回值。函数的访问权限为私有的 (Private),函数的调用方式为__fastcall,这 是因为按照CBuilder的规定,所有窗体类的 成员函数的调用方式都必须为__fastcall方式。 设置好这些函数属性后,按下“OK”按钮, CBuilder就会自动添加好SaveFile()函数的框 架。 接下来在SaveFile()函数中添加代码,实 图10-1:Add Method对话框 现保存文件的功能。我们约定保存记录的文件 名为Mp3Collect.sav,文件目录为当前工作目录,当前工作目录是通过调用GetCurrentDir()函数获 得的。文件的格式为普通的文本文件,每个列表项的内容以字符串的方式写入文件中,其中每个字 符串为单独的一行,因此每个列表项在文件中占三行。在对文件进行I/O流操作之前,首先需要打 开文件,并获取文件的FILE*指针。 我们通过fopen()函数以文本以及创建新文件的方式打开Mp3Collect.sav文件,然后读取 ListView1中的列表项,利用函数fprintf()将每个列表项的内容写入文件中。下面SaveFile()函数的 实现代码: void __fastcall TMainForm::SaveButtonClick(TObject *Sender) {

国家档案局发布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国家档案局发布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作者:来源:国家档案局2012年12月20日 国家档案局令 第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已经国家档案局局务会 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2012年12月17日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 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 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 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 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 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 (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四)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供参阅的一般性简报、情况反映,其他社会组织抄送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 (五)其他不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六条凡属企业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七条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八条永久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第十章优化教程文件

第十章优化 知识结构: 概述 基本块的划分 局部优化基本块的DAG表示 DAG的应用 优化程序流图 循环优化 循环优化 数据流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优化的原则 1、等价原则 经过优化后不应改变程序运行的结果。 2、有效原则 使优化后生成的目标代码运行的时间较短,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3、合算原则 应尽可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二、优化的分类 1、与计算机无关的优化 是在中间代码级上不依赖具体计算机的优化。只注重于程序

的结构,对程序流程进行有效性、等价性的处理。 ⑴局部优化 对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并且程序结构是顺序结构的程序段进行优化(基本块内的优化)。采用的技术: ①合并已知量(编译时对常数直接进行运算); ②消除多余运算(公共子表达式); ③消除无用赋值(无用代码)。 ⑵循环优化 对循环语句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优化。采用的技术: ①代码外提(循环不变运算的外提); ②强度消弱; ③删除归纳变量(循环控制条件的改变)。 ⑶全局优化 非线性程序段上(包含多个基本块)的优化,需要分析程序控制流、数据流。 2、依赖计算机的优化 依赖具体计算机的硬件环境,在生成目标代码时进行优化。 三、中间代码优化技术的概述 例:求两个数组积的Pascal程序段 PROD := 0; For I:=1 to 20 do PROD := PROD+ A[I]*B[I] 其中:数组元素按字节编写地址;每个元素占4个字节。

⑴数组元素地址为 addr(A)+(I-1)*4=addr(A)-4+4*I 四元式中间代码为: ⑵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某些运算在程序段中多次出现,而在相继两次出现之间又没有改变其运算的结果,优化时只是引用结果。 如:⑶T1:=4*I ┆…无对I重新赋值 ⑹T4:=4*I 优化后为T4=T1。 ⑶代码外提 对于运算结果在循环重复执行的过程中是不变的,将其运行代码提到循环体外执行一次。 如:⑷T2:=addr(A)-4 ⑺T5:=addr(B)-4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1)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本章节教学内容要求: 气体分子的激发与游离,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 汤森德气体放电理论:电子崩的形成,自持放电的条件,帕邢定律。 流注理论:长间隙击穿的放电机理,极性效应,先导放电,雷云放电及电晕。 必要说明:1)常用高压工程术语 击穿:在电场的作用下,由电介质组成的绝缘间隙丧失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 闪络: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气体放电(亦称沿面放电)。 电晕:不均匀电场条件下的气体自持放电现象。 击穿电压(放电电压)Ub(kV):使绝缘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 击穿场强(抗电强度,绝缘强度)Eb(kV/cm):发生击穿时在绝缘中的最小平均电场强度。Eb=Ub/S(S:极间距离) 放电 辉光放电:当气体压力低,电源容量小时,放电表现为充满整个气体间隙两电极之间的空间辉光,这种放电形式称为辉光放电。 火花放电:在大气压力或更高的压力下,电源容量不大时变现出来的放电。主要表现为:从一电极向对面电极伸展的火花而不是充满整个空间。火花放电常常会瞬时熄灭,接着有突然出现。 电晕放电:在不均匀电场中,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附近会出现紫兰色的放电晕光,并发出“兹兹”的可闻噪声,此种现象称为电晕放电。如不提高电压,则这种放电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间隙中的大部分气体尚未失去绝缘性能。电晕放电的电流很小。 电弧放电:在大气压力下,当电源容量足够大时,气体发生火花放电之后,便立即发展到对面电极,出现非常明亮的连续电弧,此称为电弧放放电。电弧放电时间长,甚至外加电压降到比起始电压低时电弧依然还能维持。电弧放电电流大,电弧温度高。 电气设备常常以一个标准大气压作为绝缘的情况,这是可能发生的是电晕放电,火花放电或者是电弧放电。 2)常见电场的结构 均匀场:板-板 稍不均匀场:球-球 极不均匀场:(分对称与不对称) 棒-棒对称场 棒-板不对称场 线-线对称场 §2-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一.带电粒子的产生(电离过程) 气体中出现带电粒子,才可在电场作用下发展成各种气体放电现象,其来源有两个:一是气体分子本身发生电离,二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金属发生表面电离。 激励能:一个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远的轨道上去的现象称为激励,其值为两个能级之间的差值。 电离能:当外界加入的能量很大,使电子具有的能量超过最远轨道的能量时,电子就会

气体动理论(附答案)

气体动理论 一、填空题 1. (本题3分)某气体在温度为T = 273 K时,压强为p=1.0×10-2atm,密度ρ= 1.24×10-2 kg/m3,则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__。(1 atm = 1.013×105 Pa) 答案:495m/s 2. (本题5分)某容器内分子密度为1026m-3,每个分子的质量为3×10-27kg,设其中1/6分子数以速率v=200m/s垂直向容器的一壁运动,而其余5/6分子或者离开此壁、或者平行此壁方向运动,且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的。则 (1)每个分子作用于器壁的冲量ΔP=_____________; (2)每秒碰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n0=___________; (3)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p=_____________; 答案:1.2×10-24kgm/s ×1028m-2s-1 4×103Pa 3. (本题4分)储有氢气的容器以某速度v作定向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止,气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上升0.7K,则容器作定向运动的速度v=____________m/s,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1·K-1,波尔兹曼常k=1.38×10-23J·K-1,氢气分子可视为刚性分子。) 答案::121 2.4×10-23 4. (本题3分)体积和压强都相同的氦气和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在某一温度T下混合,所有氢分子所具有的热运动动能在系统总热运动动能中所占的百分比为________。 答案:62.5% 5. (本题4分)根据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设气体分子为刚性分子,分子自由度为i,则当温度为T时, (1)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 (2)一个摩尔氧气分子的转动动能总和为________。 答案:ikT RT 6. (本题5分)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氦、氢两种气体在相同温度T时分子按速率的分布,其中

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

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 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b5E2RGbC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p1EanqFD 第三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 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DXDiTa9E 第四条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 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RTCrpUDG (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 材料; (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 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5PCzVD7H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 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 (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 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jLBHrnAI

(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 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 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 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xHAQX74J (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四)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供参阅的一般性简报、情况反映,其他社会组织抄送不 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 (五)其他不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六条凡属企业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LDAYtRyK 第七条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八条永久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产或其他变动过程中形成的 文件材料,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构成、变更、召开会议、履行职责和维护权益的 文件材料;Zzz6ZB2L (二)本企业资产和产权登记、评估与证明文件材料,资产和产权转让、买卖、抵押、 租赁、许可、变更、保护等凭证性文件材料,对外投资文件材料;本企业资本金核算、确认、 划转、变更等文件材料,企业融资文件材料;dvzfvkwM (三)本企业关于重要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其复函、 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制发的需本企业办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本 企业做出的重要决定、出具的审计、公证、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形 成的重要合同、协议及补充协议等文件材料;rqyn14ZN (四)本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改革、年度计划和总结文件材料,内部管理 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材料;EmxvxOtO (五)本企业机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其他 重要文件材料;企业文化建设文件材料;SixE2yXP (六)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七)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补充练习第十章文件

补充练习第十章文件 第十章文件 一、单项选择题: 1.C语言把文件看作是一个的序列。 A. 记录 B. 单词 C. 字 D. 字符 2. 语句FILE *fp;定义了一个指向 . A. 某一个文件的变量 B. 某一个文件的结构体变量 C. FILE文件的变量 D. FILE变量的指针 3.标准输入文件由系统分配为。 A. 键盘 B. 显示器 C. 打印机 D. 鼠标 4.语句fp=fopen(“file1”,”r”); 表示。 A. 打开文件file1,可从该文件输入数据 B. 打开文件file1,可向该文件输出数据 C. 打开文件file1,可向该文件添加数据 D. 打开文件file1,可向该文件输入输出数据 5. 如果希望向文本文件末尾添加数据,则应以方式打开文件。 A. “r” B. “w” C. “a” D. “ab” 6.关闭文件函数fclose(fp)的作用是。 A. 不再为fp指向的文件分配内存空间 B. 将fp指向的文件存入磁盘 C. 释放指定文件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和文件指针 D. 将指定文件封闭在某一内存区域 7. 下面列出四组函数名,其中组为标准文件的输出函数。 A. getchar(),gets(),scanf() B. putchar(),puts(),printf() D. fgetc(),fgets(),fscanf() D. fputc(),fputs(),fprintf() 8. 文件是以为结束符的。 A. NULL B. EOF C. $ D. \n 9.若对文件fp操作出错,则函数ferror(fp)的返回值为。 A. 0 B. –1 C. 1 D. 非零 10. 已知函数fread的调用形式为fread(buffer, size, count, fp),其中buffer代表的

高电压技术第2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液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2-1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2如何用电介质极化的微观参数去表征宏观现象? 2-3非极性和极性液体电介质中主要极化形式有什么区别? 2-4极性液体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电压、频率有什么样的关系?2-5液体电介质的电导是如何形成的?电场强度对其有何影响?2-6目前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理论主要有哪些? 2-7液体电介质中气体对其电击穿有何影响? 2-8水分、固体杂质对液体电介质的绝缘性能有何影响? 2-9如何提高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电压?

2-1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有 (1)电子位移极化 图(1) 电子式极化 (2)偶极子极化 图(2) 偶极子极化 (a )无外电场时 (b )有外电场时 1—电极 2—电介质(极性分子) 2-2如何用电介质极化的微观参数去表征宏观现象? 答:克劳休斯方程表明,要由电介质的微观参数(N 、α)求得宏观参数—介电常数r ε,必须先求得电介质的有效电场i E 。 (1)对于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有效电场强度 0233r i P E E E εε+=+= 式中,P 为极化强度(0(1)r P E εε=-)。 上式称为莫索缔(Mosotti )有效电场强度,将其代入克劳休斯方程[式(2-11)],得到非极性与弱极性液体介质的极化方程为

01 23r r N εαεε-=+ (2)对于极性液体介质,由于极性液体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它们之间的距离近,相互作用强,造成强的附加电场,洛伦兹球内分子作用的电场2E ≠0,莫索缔有效电场不适用。 2-3非极性和极性液体电介质中主要极化形式有什么区别? 答:非极性液体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极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子位移极化,偶极子极化对极化的贡献甚微;极性液体介质包括中极性和强极性液体介质,这类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除了电子位移极化外,还有偶极子极化,对于强极性液体介质,偶极子的转向极化往往起主要作用。 2-4极性液体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电压、频率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1)温度对极性液体电介质的r ε值的影响 如图2-2所示,当温度很低时,由于分子间的联系紧密,液体电介质黏度很大,偶极子转动困难,所以r ε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电介质黏度减小,偶极子转动幅度变大,r ε随之变大;温度继续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阻碍极性分子沿电场取向,使极化减弱,r ε又开始减小。 (2)频率对极性液体电介质的r ε值的影响 如图2-1所示,频率太高时偶极子来不及转动,因而r ε值变小。其中0r ε相当于直流电 场下的介电常数,f>f 1以后偶极子越来越跟不上电场的交变,r ε值不断下降;当频率f=f2 时,偶极子已经完全跟不上电场转动了,这时只存在电子式极化,r ε减小到r ε∞,常温下, 极性液体电介质的r ε≈3~6。 2-5液体电介质的电导是如何形成的?电场强度对其有何影响? 答:液体电介质电导的形成: (1)离子电导——分为本征离子电导和杂质离子电导。设离子为正离子,它们处于图2-5中A 、B 、C 等势能最低的位置上作振动,其振动频率为υ,当离子的热振动能超过邻近分子对它的束缚势垒0u 时,离子即能离开其稳定位置而迁移。 (2)电泳电导——在工程中,为了改善液体介质的某些理化性能,往往在液体介质中

第十章 对流换热教程文件

第十章对流换热

第十章 对流换热 英文习题 1. Finding convection coefficient from drag measurement A 2 m×3 m flat plate is suspended in a room, and is subjected to air flow parallel to its surfaces along its 3-m-long side. The free stream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of air are 20℃ and 7m/s. The total drag force acting on the plate is measured to be 0.86 N. Determine the averag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the plate (Fig. 10-1). 2. Cooling of a hot block by forced air at high elevation The local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Denver, Colorado (elevation 1610 m), is 83.4 kPa. Air at this pressure and 20℃ flows with a velocity of 8 m/s over a 1.5 m×6 m flat plate whose temperature is 140℃ (Fig. 10- 2). Determine the rate of heat transfer from the plate if the air flows parallel to the (a) 6-m-long side and (b) the 1.5-m side. 3. Cooling of a steel ball by forced air A 25-cm-diameter stainless steel ball (ρ=8055 kg/m 3, and C p =480 J/kg.℃) is removed from the oven at a uniform temperature of 300℃. The ball is then subjected to the flow of air at 1 atm pressure and 25℃ with a velocity of 3 m/s.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ball eventually drops to 200℃. Determine the averag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uring this cooling process and estimate how long the process will take. 4. Flow of oil in a pipeline through the icy waters of a lake Consider the flow of oil at 20℃ in a 30-cm-diameter pipeline at an average velocity of 2 m/s (Fig.10-3). A 200-m-long section of the pipeline passes through icy waters of a lake at 0℃.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pipe is very nearly 0℃. disregarding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pipe material, determine (a)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il when the pipe leaves the lake, (b) the rate of heat transfer from the oil. 5. Heat loss through a double-pane window The vertical 0.8-m-high, 2-m-wide double-pane window shown in Fig.10-3, consists of two sheets of glass separated by a 2-cm air gap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f the glass surface temperatures across the air gap are measured to be 12℃ and 2℃, determine the rate of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window. FIGURE 10-1 FIGURE 10-2 FIGURE 10-3 FIGURE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