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形式主义传统
第六讲党的纪律、作风
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 的形象和战斗力。对于一个执政党 来说,形象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形 象代表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 直接影响到群众对我们党的认识、 评价和信任。
第二,党的作风直 接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和人心向背, 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 亡。古人说:“得人心 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 天下”。在中国历史上 ,得民心兴邦、失民心 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在决定政权存亡的诸 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 是人心。
• “党员个人服从党 的组织,少数服从 多数,下级组织服 从上级组织,全党 各个组织和全体党 员服从党的全国代 表大会和中央委员 会”。
党的群众工作纪律
• 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工作中必须 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 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是密切党同人民 群众关系的重要保证。
• 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和 每个共产党员,必须 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随 时随地维护人民群众 的利益,不允许以任 何借口、任何形式侵 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 利益。
一、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党章第三十七条规定:
•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 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 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 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 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党的纪律的内容:
• 政治纪律 • 组织纪律 • 群众纪律
党的政治纪律
——刘少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处死刑
党的纪律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无产阶级肩负建立 共产主义的艰巨使命, 决定党的纪律是铁的纪 律,对于违反党纪的党 员,情节较重的,必须 给以纪律处分,直至开 除党籍,具有一定的强 制性;
三、只有纪律严明,才能 步调一致向前进
中国的形式主义传统从何而来?
中国的形式主义传统从何⽽来?中国的形式主义传统从何⽽来?形式与内容是哲学的⼀对范畴,没有形式,内容就没有存在的外壳,形式是需要的,⼈们通过形式认识事物,它也事物的重要表征。
形式主义则经常是害⼈的,原因在于如果资源固定,将钱⽤在形式上,内容上花的钱太少,就造成内容与形式的不匹配,被称为徒有其表,⼈们得不到实惠,两者⼀致才能够保证社会福利增加,资源效率有所保障。
我们经常听到被称为“形式主义”的情况,出现的⽐例时不时地形成了⾼潮,与改⾰开放初期的⼤不⼀样,⼈们不讲真话,只讲套话,话是讲了,却没有内容,所以不少觉得现在的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了。
认为很严重,是因为不论做好事,⽐⽅说扶贫,抗疫与防控疫情,抗洪救灾都有形式参与、形式领导,⾄于建设⼀流⼤学和有法不依的形式主义这样的形式主义则是更深层次的⾼级⾛形式,中国到了如果进⾏形式上的⼯作,似乎就没⼲活。
⼤学现在在去“三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为什么会有“三唯”,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形式⼤家不会⼯作,缺少硬杠杠,⼈们不知道怎么考评。
⼀些⼈就曾经问过我,“没有了三维,你⽤什么来考核?”我⽆法马上给出答案,但是如果深化认真的讨论,我的根本观点是去“三唯”需要以⾼校师风建设为前提,现在风⽓的总体发展趋势,已经让我⽆法预测会⾛到什么地⽅,还能不能回到诚实守信上来的程度。
没有以⼈格作为抵押和担保的评价机制,会变成⼈情、权势,那还不及“三唯”更真实、可靠⼀些。
.中国的如此普遍的形式主义仅是⾼校的问题,⽽是中国的全社会问题,因为到处是形式主义,到处是以形式推断内容。
这样做简单,可以提⾼领导的⼯作效率。
与做事情的内容相⽐,搞形式的会被⼈们发现,那就不⽩做。
上级和领导喜欢,也可以显⽰⾃⼰的才能和才华,领导想到了亮点,⼼中有可以总结和表扬的经验与典型,那么抢到领导的眼球的就是本事,抢到眼球就抢到了领导的⼼,抢到领导的赏识,⼯作就不⽩做。
闪光点、亮点太多了,就要竞争,就看⼤家谁更会抢,它只凭借好看的形式。
形式主义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从另一侧面”看形式主义及其根源什么是形式主义?就是注重事物的形式而不注重事物内容的一种思想或生活工作倾向。
在不同的领域,形式主义有不同的现实表现,同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在宗教领域,形式主义代表着一种对仪式、典礼与遵守规则的重视,更甚于其意义的态度与倾向。
在法律领域,形式主义是法学中的一个流派,是指着重审讯过程中的公平更甚于最后的实质结果的一种倾向。
在文艺领域,形式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主要文艺思潮之一。
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在20世纪又有很大的发展,成为许多流派所遵循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原则。
形式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以文艺形式为核心,追求文艺的形式结构,把文艺形式的构成因素作为文艺的本质。
唯美主义主张,艺术就是感觉所提供的美的形式,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批评就是探讨美的形式。
表现主义以艺术形式高于一切。
克罗齐认为,“形式”,只有形式,才是美的事实”。
提出“艺术一直觉一形式=内容”。
形式主义把文艺形式作为文艺创作研究和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文艺的形式有语言、结构等,各种流派对这些形式又有所侧重。
俄国形式主义注重语言形式,结构主义致力于文艺的结构形式,原型派追求文艺的“原型”等,它们创造了许多从形式方面创作文艺作品,研究和批评文艺作品的方法。
形式主义注重文艺的形式结构和形式美,是合理的、可取的。
它引进和创造的一些具体方法,对文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它过分强调形式、用形式排斥内容,把文学作品看成“句子的组合”、“符号原子形式”等.又走到了另一极端,不能不被批评和反对。
在数学领域,形式主义学派又称形式公理派。
一般认为其创始人物为希尔伯特,但严格地说,希氏本人的数学观与形式主义学派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只不过不少形式主义者奉希尔伯特为祖师罢了。
希尔伯特规划是其数学观的主要体现,核心是:以形式公理化为基础,以有限立场的推理为工具,去证明整个数学的相容性,从而把整个数学建立在一个牢固可靠的基础上。
希尔伯特规划的基本内容有:(1)证明古典数学的每个分支都可公理化;(2)证明这样的系统是完备的;(3)证明这样的系统是不矛盾的;(4)证明这样的系统所相应的模型是同构的;(5)寻找一种方法,借助于它,可以在有限步骤内判断任一命题的可证明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痼疾,不仅在党政机关中存在,而且在各个社会领域都存在。
在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下面将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进行简要阐述。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概念和危害1. 形式主义的概念形式主义是指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内容的一种思想和行为倾向。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机关和党政部门中常常会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流于形式,追求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形式主义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现象,它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违背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官僚主义是指官吏阶层过于崇尚权力、追求利益、行事墨守成规的一种现象。
官僚主义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顽疾,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官僚主义是一种死气沉沉、僵化思想和管理方式,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也是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重要根源。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都是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它们影响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阻碍了人才和智力资源的调配,对社会公平和人民福利构成了威胁。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会导致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甚至恶化成贪污、腐败等问题,危害极大。
二、形式主义的根源和产生原因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思想道德观念的淡薄,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对待工作不够认真,随口应付、敷衍了事,形成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和标准,只追求表面,从而导致了形式主义的产生。
2. 形式主义根源于统计数字的过度追求形式主义的另一个根源在于统计数字的过度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数据是衡量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但当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数据就是唯一的目的,就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产生。
表面上数据看似合格,实际上真假难辨,就会形成一个虚假的、伪造的成绩,而过度追求数据也会妨碍正确评价工作成果和领导干部的实际能力。
形式主义的理解
形式主义的理解说起形式主义,大家伙儿可能都有点儿头疼,感觉这东西就像是个“空壳子”,中看不中用,还老爱添乱。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不过今儿咱们不用那些高大上的词儿,就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让形式主义现出原形,也让它变得接地气儿些。
想象一下,你正忙着给家里的花园浇水施肥,累得满头大汗,结果邻居老王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园艺指南”,指着你的花说:“嘿,你这花儿啊,得按书上说的,每天固定时间浇水,还得测土壤酸碱度,不然就不够专业!”你一听,心里直嘀咕:“我这花儿长得好好的,咋就非得整那么复杂呢?”这,就是形式主义的一个缩影——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却忽略了实际的需求和效果。
在职场上,形式主义更是无处不在。
有时候,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大家得忙着补材料、做台账,好像只要文件做得漂亮,工作就算完成了大半。
可实际上呢,那些厚厚的报告、精美的PPT背后,可能藏着的是一堆没解决的问题和未完成的任务。
这就好比是给皇帝的新装添上了几笔华丽的色彩,表面上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内里空空如也。
但话说回来,形式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有时候,它就像是个“紧箍咒”,能提醒我们别忘了规矩和程序。
比如说,在食品安全领域,严格的检查流程和记录制度就是必不可少的,这能让咱们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可要是过分强调了形式而忽视了实质,那就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啊,咱们得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对于形式主义,咱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批判或赞扬,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该讲究形式的时候就得讲究,比如礼仪、规范这些方面;但不该讲究的时候就得果断放下,别让形式成了束缚咱们手脚的枷锁。
就像咱们做菜一样,色香味俱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技巧。
如果一味追求摆盘的美观而忽略了食材的品质和口感,那这道菜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同样地,在工作中,咱们也得时刻提醒自己:别被形式主义蒙蔽了双眼,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干好每一件事儿!。
中华文化中的形式主义和深度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中的形式主义和深度人文精神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中的形式主义和深度人文精神一直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个方面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丰富,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厚度和当代价值意义。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方面,形式主义是表达文化内涵的一种有效方式,它直观明了、易于表达,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例如,中华文化中的诗歌、曲艺、戏曲、书法、绘画等等艺术形式,都能凭借自身的形式表现出深深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也容易导致冷漠和浅薄。
例如,商业文学、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只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强调形式、轻视内涵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形式主义常常表现为“包装”,通过华丽的外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却忽略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因此,中华文化中的形式主义需要审时度势、处理得当。
一方面,需要贯彻“用形表神”的原则,让形式与内涵相辅相成,让表面的华丽无愧自己深刻的精神内蕴;另一方面,需要警惕过度追求形式、过度注重表面效果的偏差,希望能够真正让文化表达和人文精神在形式上得到合适的展现和传承。
二、深度人文精神深度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品质。
它是指文化中凝聚着的优秀人文思想,这种思想具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跨越时空的特点。
例如,中华文化中的孝道、忠诚、仁爱、诚信等等,都是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念,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和人文根本。
深度人文精神的最大特点是内秀、内蕴、内生,在人们的行为和心灵深处得到切实的体现。
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中不断进化的精髓,它不仅有助于培育良好的人格和崇高的情操,也能激发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创造力。
深度人文精神的影响超越了文化边界和民族壁垒,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然而,深度人文精神也面临多重挑战。
一方面,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社会环境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深度人文精神人可能被淹没在日常琐事中;另一方面,当代文化中不无形式主义的影响,可能导致深度人文精神的流失。
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反对形式主义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课题,反对形式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
但是,近年来,中央虽三令五申,形式主义却屡禁不止,日渐猖獗,呈横行之势,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恶劣影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形式主义不除,后患无穷。
反对形式主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政治课题。
一、当前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主义流弊,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并且时常改头换面,乔装打扮,招摇过市。
当前常见的有:1.理论学习,装潢门面。
把学习理论当成包装自己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武装头脑而是为了武装嘴巴,既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
2.讲话撰文,空洞无物。
作报告写文章,装腔拿调,八股习气浓重,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尽说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满篇“思想泡沫”。
3.文山会海,远离实际。
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全靠开会议发文件指导工作,无论什么重要的事,似乎只要开了会发了文,就可以万事大吉、心安理得,使领导工作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
4.名星作派,虚荣浮躁。
热衷于在传媒上抛头露面,追求报上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忙于各种剪彩和迎来送往,缺乏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敬业精神。
5.刮风跟风,照搬照套。
喜欢刮风跟风,闻风而动,见风行事,一个新东西出来,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就照猫画虎,照搬照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6.空喊口号,爱鼓虚劲。
打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的旗号,空喊些不切实际的所谓“新思路”、“新举措”之类的高调,乱定异想天开的目标,干打雷,不下雨,工作一阵风,结果一场空。
7.虚张声势,华而不实。
热衷于造声势、搞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热热、热热闹闹,实际工作没做多少,汇报起来却头头是道、经验一套一套,其实只是停留在纸上、墙上、嘴上。
8.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为炫耀所谓“政绩”,不惜采用各种掩人耳目、瞒天过海的手法,欺骗领导,欺骗群众,欺骗自己,明明是白偏说成是黑,明明是东偏说成是西,明明是事故偏要包装成事迹,很多问题被掩盖着,一旦爆发,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
形式主义表现、原因及整改措施
形式主义目录∙ 1 什么是形式主义∙ 2 形式主义形成的原因∙ 3 形式主义的根源∙ 4 遏制形式主义的对策∙ 5 形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6 案例分析:形式主义在高等院校管理中的表现及应对策略什么是形式主义一般来说,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从外部来判断事物、认识事物,在处理问题时,则总是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形式体现什么内容,其结果往往是形式与内容脱节,形式决定内容,形式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形式主义形成的原因第一,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往往摆脱不了计划影子。
有些上级部门不下基层了解实情,一厢情愿地下达这个指标哪个任务数,省下到市,市下到县,县下到乡,并要硬性规定,完成任务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
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要政绩、要面子、拿奖金、保乌纱,就兴师动众地搞形式主义。
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同上级部门落后的领导方式有关。
第二,私心杂念的影响。
就说农业大田结构调整,一些县、一些乡镇为了出政绩,在公路边、铁路边,上下左右容易看得到的地方,进行大规模调整,美其名日“示范基地”,实际在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大多数是失败的,不但起不了积极作用,而且劳民伤财,挫伤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性。
如有个乡镇在国道边有一片800亩水田,但不许农民种水稻,要求种植黑皮冬瓜,搞得热火朝天,新闻记者拍了照、录了像,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电视有像,出了名,上级领导来参观,兄弟乡镇来取经?但结果呢,产量是上去了,销量、价格却不乐观,瓜大量烂在地里,农民意见很大。
然而,虽然群众深受其苦,深恶痛绝这样的事,但当地的官员还是照样搞。
为什么?因为人民群众、普通党员对领导的升迁没有发言权:当地官员的命运和官运实际掌握在上级个别领导人手里。
什么是形式主义
什么是形式主义?就是注重表面超过内容,注重形式超过实效的思想和行为,它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形式主义就是只看到或者说只想看到浮在水面的荷花,而不去关心埋在泥里的藕;形式主义就是只注意华丽的语句、繁琐的词汇,而不关心文字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用一句不中听的俗语,就是“驴子屎外面光”。
形式主义在今天有哪些表现?本人以浅显的认识列举如下:(一)学习上的形式主义。
学习重不重要?肯定重要。
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人之初,一无所知,学习吃饭、走路、说话、穿衣,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生存的知识、发展的知识,都要通过学习,不管是家长教、老师教,还是自己通过模仿、阅读等,都是学习的过程。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发的时代,学习的方法比学习的内容更加重要,方法可以让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使自己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
学习是人的一生不可懈怠的事。
对于领导干部,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掌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知识,才能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掌握处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
各级领导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都有清晰的认识,对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安排也不得不说十分重视。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党校,每年都有教学计划,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参加党校集中学习。
各单位、各部门都有中心学习组,每年都有学习计划,每年都有学习考核,学习组的资料是一套一套、一本一本。
还有平时的学习任务,各级的重要文件、各种会议的重要精神,都会安排领导干部学习。
另外,有全国重要新闻人物的宣传、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宣讲团,有各式各样的报告团。
现在,又多了网络学习平台,各级都安排了网络在线学习任务。
这样的阵势,有谁能说我们不重视学习呢?然而,如果问到学习效果,谁又敢肯定的说“好”?民间有话说:党校是中国培养贪官的学校,坐着豪华车听先进事迹宣传,搂着二奶看自己做廉政报告。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太甚。
一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
形式主义11个方面的内容
形式主义11个方面的内容形式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而非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11个方面来介绍形式主义的内容:1. 结构分析,形式主义强调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包括叙事结构、句法结构、音韵结构等。
它关注作品的整体组织和形式特征。
2. 象征主义,形式主义认为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具有独立的意义,强调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的重要性。
3. 韵律和节奏,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韵律和节奏,认为这些元素对作品的意义和表现力起着重要作用。
4. 艺术手法,形式主义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包括对比、重复、变奏等手法的运用对作品的意义和效果的影响。
5. 独立性,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形式和结构,而非其所表达的内容。
6. 感知和感受,形式主义关注读者或观众的感知和感受,认为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观众的感受和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7. 艺术创作,形式主义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关注,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形式和结构的构思和运用对作品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8. 文学风格,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是作品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9. 艺术史观,形式主义对艺术史的观点,认为艺术史的发展是形式和结构的演变和变化的历史。
10. 艺术批评,形式主义对艺术批评方法的关注,强调对作品形式和结构的分析和评价。
11. 反对主义,形式主义对现实主义和内容主义的批判,认为过分关注作品的内容会忽视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从而影响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评价。
以上就是形式主义的11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形式主义的现象及解决方法
形式主义的现象及解决方法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影响了党和国家政令畅通。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式主义的现象及解决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形式主义的现象及解决方法1】当前,正值基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期间,要求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方式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进行一次整治。
“四风”问题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在此,笔者仅就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提一些个人的看法。
每每有了什么活动,我们总是能看见这样的现象:口号喊起来、标语换上去、制度上墙去然后再一遍遍迎接检查,领导满意了活动也就算大部分已经完成了。
这样的形式主义式的做事方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之中。
这样的形式主义仅为迎合领导的心愿、满足领导的眼睛,不敢思变、缺乏创新,造成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分离,危害之大,不言而喻。
而如今,面临着解决形式主义的关键时刻,我们是否还要以老一套的形式主义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解决观念问题是核心。
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的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思想和作风,与我党的秉持的实事求是作风背道而驰。
只有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之大,才能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才能真正倾听民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文件精神,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要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强化群众监督是关键。
干部的品德、作风,群众最用发言权。
因此,干部选拔任用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周围群众的意见,使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人前进无路、后顾有忧。
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同形式主义作斗争;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制度创新,为群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要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严格责任追究是保障。
对作风飘浮造成损失的、虚报浮夸骗取荣誉的、弄虚作假掩盖过失的,都必须根据情节和危害以党纪政纪给予相应处分,让重形式主义者不仅不能从中得利,反而得到相应的惩罚。
2021年云南农业大学网上党校第六讲答案
你的习题成绩为:98.75分!欧阳光明(2021.03.07)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25分1.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是()。
A.正确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B.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C.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D.注意防止五个错误倾向你的答案为:B,正确2.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是()在()。
A.马克思建立共产主义同盟过程中B.恩格斯建立第一国际过程中C.毛泽东建设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D.列宁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你的答案为:D,正确3.党实行民主选举的原则是为了避免()。
A.任人唯亲B.任人唯贤和办事公正C.宗派主义和任人唯亲D.任人唯贤你的答案为:C,正确4.党的组织纪律的核心是()。
A.密切联系群众B.任人唯贤C.民主集中制D.四个服从你的答案为:C,正确5.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见识是在()。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D.党的十七大你的答案为:D,正确6.能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直接的因素是()。
A.党的路线B.党的性质C.党的作风D.党的方针政策你的答案为:C,正确7.十八大党章指出:“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D.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你的答案为:A,正确8.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群众你的答案为:B,正确9.我们要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
A.党的执政队伍建设B.党的群众路线建设C.党的执政理念建设D.党的作风建设你的答案为:D,正确10.党的纪律中最首要、最核心的纪律是()。
A.组织纪律B.政治纪律C.群众纪律D.保密纪律是你的答案为:B,正确11.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是在()。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主要论述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主要论述一、形式主义,光说不练假把式1.1 啥是形式主义?说白了,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
比如开会,明明几句话能说清的事儿,非得开个大会小会,层层传达,文件发了一摞又一摞,最后事儿还没办成。
这就叫形式主义,光有架子,没里子。
1.2 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它让咱们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无休止的会议、汇报、检查上,真正该干的事儿反而被耽误了。
就像种地,光在地头摆几个漂亮的姿势,不撒种不浇水,能指望长出庄稼来吗?二、官僚主义,高高在上不接地气2.1 官僚主义呢,就是当官的脱离群众,不关心百姓疾苦,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这种人,往往架子大,脾气也大,对下面的人呼来喝去,对群众却漠不关心。
2.2 官僚主义还表现在推诿扯皮上。
遇到事儿,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先想着怎么推出去,怎么撇清关系。
就像踢皮球,你一脚我一脚,最后球踢飞了,事儿还没解决。
2.3 更可怕的是,官僚主义还会滋生腐败。
手中有权,就想着怎么捞好处,怎么中饱私囊。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像瘟疫一样,会迅速蔓延开来,侵蚀整个社会的肌体。
三、破除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咱得这么干3.1 首先,得从思想上下功夫。
得让大伙儿明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不得,它们只会耽误事儿,损害群众利益。
得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而不是搞花架子。
3.2 其次,得完善制度。
得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让那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没法混下去。
同时,还得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腐败无处遁形。
说到这儿,咱们也得自我反省一下。
咱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
所以,咱们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提醒自己,别让这些坏毛病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解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解析
背景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可能对正常运行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解析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主义问题
形式主义指过分注重形式和程序,而忽视实际效果和目标的问题。
在法律领域,形式主义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僵化和脱离实际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形式主义可能导致法官过分拘泥于法律条文,忽视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背景,从而影响了公正裁判的实现。
解决形式主义问题需要重视实际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在法律领域,应当注重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案件具体情况的综合考虑,避免机械地按照法律条文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法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对案件背景和事实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官僚主义问题
官僚主义指官员追求权力和地位,偏重形式、程序和权威,而忽视对人民服务和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实际成果的问题。
在行政管理中,官僚主义可能导致决策缓慢、办事效率低下,给人民带来不便和困扰。
解决官僚主义问题需要强调效率和服务导向。
在行政管理中,应当加强内部流程优化和简化,减少冗余环节和繁琐程序。
同时,应当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官员履行职责的高效性和公正性。
结论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的解析和解决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在法律领域,应当注重实际效果和目标的达成,避免形式主义对正常司法运行的干扰。
在行政管理中,应当强调效率和服务导向,减少官僚主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公正、高效和便利的社会。
什么是形式主义
什么是形式主义?词典中对形式主义的解释: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
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据此可以找出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
现在的是:
一是会议满天飞,干一天的事,开三天的会,会越多越长,显得越重视;二是计划满天飞,把计划等于工作,计划列完,工作总结也随之而来;三是措施满天飞,什么工作措施,服务措施,文明用语,承诺等等。
把措施等同于落实,措施订了一大堆,问题照旧。
四是数字满天飞,把数字等同于成绩,而且数字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五是花里胡哨的东西满天飞,表面锦绣文章,肚里一团草包,华而不实。
什么人搞形式主义?老百姓是不愿搞的,那样他们会饿肚子,或是象郑州市红旗路某新村的居民一样,尝到"方便"不方便之苦。
士兵是不愿意搞的,那样他们会打败仗,甚至于会牺牲。
只有头戴乌纱帽,或想戴乌纱帽的人才会搞形式主义。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大搞特搞形式主义,蒙骗住上级,则就有了升官的可能了。
为什么会产生形式主义?上级的官僚主义,必然会导致下面的形式主义。
我们不妨看看官僚主义的定义: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由此可见,形式主义是生于官僚主义而且是应付官僚主义的最简单的手段。
官僚主义一日不消除,形式主义又怎能被消灭呢?。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形式主义表现方面: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
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
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
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
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
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
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
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
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
形式主义思潮诞生的缘由
形式主义思潮诞生的缘由如果没有对形式的独立研究和教学,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艺术和设计就只能永远蜷缩在现实物象的阴影之下,不可能独立生存和发展。
所以对形式主义的研究很有意义。
以下是我对形式主义思潮诞生的缘由进行的研究和一点理解。
一、什么是形式主义1、对形式、形式主义的理解形式(form),指造物的形貌、式样。
形式是和内容配套的概念。
内容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指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
形式包括形象存在形式、物质媒介形式、手段媒介形式、组合关系形式等。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
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强调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内容决定形式,认为“形式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意识和文化深刻危机的反映”;把这中学术问题强行拉到意识形态的极左思潮为我们所不取;另一种认为形式的确立意味着艺术本体的确立,形式中已经包含了内容,为了加强艺术性,偏重形式研究甚至纯形式研究是必要的。
恩格斯曾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但是,为了能够从纯粹的状态中研究这些形式和关系,必须使他们完全脱离自己的内容,把内容作为无关重要的东西放在一边”。
形式主义者,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
宗教上的形式主义代表对仪式、典礼、与遵守规则的重视,更甚于其意义。
法学:形式主义是法学中的一个流派,着重审讯过程中的公平更甚于最后的实质结果。
批判:大致上,“形式主义”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中,代表了着重于作品艺术技巧、美观程度、遣词用字的技巧;但并不着眼于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文学批评:在当代关于文学理论的讨论中,理察斯的批判派与他的追随者——传统上称为新批判主义,有时被标签为“形式主义者”。
在这个情况下,形式主义的意思是古典修辞学的延续。
俄罗斯形式主义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学派,以东欧为基地,亦植根于语言学和童话理论化(内容被认为是二手的,因为“故事”是形式,而“公主”就是童话故事公主)。
层层制定方案就是形式主义
层层制定方案就是形式主义摘要:一、形式主义的概念和表现1.形式主义的定义2.层层制定方案作为形式主义的表现二、形式主义的原因和危害1.官僚主义导致的形式主义2.形式主义对工作效率和成果的影响3.形式主义对组织和团队协作的破坏三、如何克服形式主义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方法2.提高组织和团队执行力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四、总结1.形式主义在层层制定方案中的具体体现2.形式主义对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3.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正文:形式主义是指在工作中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实际效果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而层层制定方案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形式主义的问题。
形式主义表现为各种繁琐、重复、不切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制度。
以层层制定方案为例,这种现象通常导致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过分关注文件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了政策的实际执行和效果。
这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导致政府部门和领导过分关注自己的政绩和形象,从而忽视了政策的实际效果。
此外,形式主义还容易导致组织内部沟通不畅、协作困难,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为了克服形式主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方法,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政策的实际执行和效果上,而不是过分追求形式。
其次,要提高组织和团队执行力,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最后,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激励政府部门和领导更加注重实际效果。
总之,层层制定方案作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对工作效率和成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形式主义传统第一节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一、概况:20世纪10年代产生于俄国,30年代被官方批判而走向解体。
1915年,“莫斯科语言学会”成立,创始人为雅各布森,成员包括托马舍夫斯基、维诺库尔等人。
1916年,“诗歌语言理论研究协会”在彼得堡成立,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成员包括艾亨鲍姆、特尼亚诺夫、日尔蒙斯基等人。
“形式主义”(Formalism)一词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俄国形式主义则使其成为一种文学理论思潮。
20年代后期该学派受到官方批判,其主要成员逃亡到布拉格,开创了捷克的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
留在苏联的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则无法继续坚持原来的见解,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1934年被正式解散。
二、基本主张:1、走向文学的内部研究:该学派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的青年学生不满于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现状。
在当时,文学一方面成了各门社会科学的“自由狩猎区”,各学科皆以文学为研究资料,各取所需;另一方面,文学研究者则习惯于采取“作者中心论”和传记式批评的研究模式,热衷于研究作者的生平,考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着重于文学的外部因素而不重视作品本身。
俄国形式主义则开辟了“作品中心论”和“内部研究”的新模式,主张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的“内部问题”,以文学本身为目标,关注文学作品及其“文学性”,使文学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从思想渊源上来看,主要受到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什克洛夫斯基:“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时常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和纺织方法。
”“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
”“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
”2、关注文学的形式和手法:日尔蒙斯基:“简言之,如果说形式成分意味着审美成分,那么,艺术中的所有内容事实也都成为形式的现象。
”什克洛夫斯基:“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
”“文学作品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之比。
……因此,作品的规模是无关紧要的,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算术意义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们的比。
戏谑作品、悲剧作品、世界作品、室内作品,把世界与世界对比,或者猫与石头对比,相互都是等同的。
”俄国形式主义之所以重视文学的形式与手法,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式才是文学的本质所在,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也就是文学性的体现。
反过来,他们之所以轻视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是因为他们认为内容是外在的,不是文学的内在成分。
显然,他们采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模型,认为题材只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其本身是没有规定性的,无关于作品的审美价值。
另外,这种观点的依据还在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对语言持结构主义观点,他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的意义是由其在结构中的关系所决定的。
以这种立场来观照文学作品,就会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语词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与语词所指称的对象和意义无关。
因此,对于作品的叙事手法、形式结构的研究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3、“陌生化”理论: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又译‘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列夫·托尔斯泰的反常化手法在于,他不用事物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象描述第一次看到的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就象是出次发生的事情,同时,他在描述事物时所使用的名称,不是该事物中已通用的那部分的名称,而是象称呼其它事物中相应部分那样来称呼。
”“形象的目的不是使其意义接近于我们的理解,而是造成一种对客体的特殊感受,创造对客体的‘视象’,而不是对它的认知。
”陌生化理论直接受到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影响。
现象学的宗旨是“面向事情本身”,这一宗旨要求我们在把握事物的时候,摆脱一切成见或先入之见,回到我们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描述事物对我们的直接显现。
什克洛夫斯基由此推论出陌生化理论:我们对于日常事物的感知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认知,艺术则帮助我们排除这种成见,重新唤醒我们对事物的原初感知,这种原初感知对我们麻木的感官来说,自然就显得新鲜而陌生。
人们常说的“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李贽的“童心说”等,由此都能够得到新的解释。
陌生化理论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布莱希特著名的“史诗剧”就导源于他的莫斯科之行。
他在戏剧创作中采用所谓“间离化”手法,常常有意识地中断故事情节的进展,或者在幕间休息的时候穿插与剧情无关的串场表演,借此来打破观众的幻觉,提醒观众所看到的只是戏剧,促使其对剧情进行思考,从而形成独立的见解。
这种理论对于理解和解释现代艺术也极帮助。
现代艺术热衷于形式试验,常采用各种奇特的变形手法,这些都对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习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
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皆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解释。
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与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理论构成了有趣的对比。
典型化其实也包含着陌生化的成分,别林斯基就把典型说成是“熟悉的陌生人”,意思是说艺术典型既包含一定的普遍性,让人们感到似曾相识,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让人感到陌生。
不过其间的差别也十分明显。
典型化理论归根到底是一种反映生活的方式,强调的是艺术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联。
陌生化理论则是要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差异,认为艺术的任务就是打破日常的生活习惯,恢复和强化感觉的敏锐性,并把这种新鲜、独特、敏锐的感受看作艺术和审美的生命所在,只有感受的具体对象则是无关紧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形式主义显然属于唯美主义传统,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
第二节英美新批评一、概况:新批评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在美国发展为一个学派,40、50年代在美国发展到顶峰,6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但对作品的细读式分析至今仍是美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新批评大体上包括三代批评家:第一代主要是艾略特(1888—1965)和瑞恰兹(1883—1981)。
艾略特既是伟大的诗人,又是杰出的批评家,其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等,是新批评的奠基之作,因此他被称为新批评的鼻祖。
瑞恰兹的代表作是《文学批评原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燕卜荪(1906—),其代表作为《含混的七种类型》,主要讨论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和含混性;第三代的代表为韦勒克、退特、兰色姆等。
韦勒克著述甚丰,有代表性的包括《文学理论》(与沃伦合著)、《近代文学批评史》、《批评的概念》等。
二、基本主张:1、细读式批评:《新批评文集》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意图谬见”就是“将诗与其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
”“感受谬见”是“将诗与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
……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新批评产生的背景和动机与俄国形式主义类似,并且受到后者的直接影响。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区分,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传记性研究、心理学、社会学和思想意图等方面的研究都属于外部研究,对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结构特征、艺术形式、技巧与手法等的研究,则属于内部研究,后者才是文学理论真正的研究领域和对象。
不过,同属内部研究,新批评与形式主义仍有一定的区别:俄国形式主义常常关注宏观的文学现象,比如研究同类作品(如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如母题等等),研究文学史的发展规律等等,新批评则倡导对单一作品的细读式研究,有时甚至要求隐去作品的作者,以免对该作品的评价受到对其他作品印象的干扰。
当然,通过这种细读式研究,新批评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韦勒克的文学作品结构理论。
他认为文学作品包括以下层面: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节奏和格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问题的规则;3、意象和隐喻,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4、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这可以由意象和隐喻几乎难以觉察地转换成;5、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6、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8、文学史的性质问题。
这个模型在理论上并不严谨,前4个层次主要针对诗歌,第五个层次针对小说,后3个层次则是文学的宏观研究。
因此,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文学作品结构理论,而是文学研究可以着眼的8个方面或层次。
此外尚有退特的“张力说”:《论诗的张力》:“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2、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1)、瑞恰兹:他认为科学语言是“参证的”,文学语言是“情感的”。
“真”具有三种含义:科学性、可接受性和情感的真诚。
文学语言主要与后两者有关。
此外,他还试图从心理学上证明,文学语言可以排除逻辑的安排。
2)、燕卜荪:含混的七种类型:略。
第三节结构主义一、概况:结构主义文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布拉格学派,1950年布拉格学派解体,雅各布森移居法国,与列维—斯特劳斯合作发表论文《语言学结构分析与人类结构分析》,正式使用“结构主义”一词。
斯特劳斯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人类学,相继发表了《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等著作。
他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对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的批评,使得结构主义取代存在主义,成为法国思想的主导性潮流。
60年代,结构主义在法国达到高峰,代表人物包括:前四子: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拉康;后四子:罗兰·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罗夫、勃瑞蒙。
巴尔特与前四子由合称为结构主义“五巨头”,此外尚有热奈特等人。
60年代后期,斯特劳斯和巴尔特转向后结构主义,标志着结构主义高潮过去。
二、基本主张:1、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认为,结构有三个特征:整体性、转换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
整体性是指结构整体中的各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各元素在整体中的性质不同于它在单独时或在其他结构中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