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
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
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
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
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
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
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
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
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截的人生美学价
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
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
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
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有删改)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
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