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如何发动组织变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动组织变革

如何导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问题:我们是一家小型的电子制造企业,员工多半是前几年从内地学校招过来的,基层管理者也出自他们中间,经验和视野都有限,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观念和方法。公司现在想导入一些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生命力,这种管理观念与之前冲突很大。此种情况下,我们的变革工作应该如何展开?(提问者:金子01)

解答:变革通常是复杂的、耗费大量精力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现实表明,变革大多要面临重重困难,甚至最后以失败告终,或只取得了部分的成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些企业通过有计划性的变革管理活动,提升组织与员工的变革准备度,改变并激励员工的思想与行为模式,确保公司有效执行新的战略。

根据我们的经验,变革通常会包括一系列合理的、可以预期的、并能够管理的动态阶段,我们称之为“变革曲线”。沿着这个变革曲线,员工的情感波动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最开始的否定、抵触变革到被迫开始尝试新的做法,此时,公司也会进一步激励这些新的做法与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看到或

感受到变革的好处,才真正对变革做出承诺,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工作方法与行为。当他们改变了的时候,企业才能真正享受变革的成功,并促进公司战略的落实和经营的发展。

在了解了这条变革曲线之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面对变革时,必须先过“心理关”,也就是对变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想象可以一蹴而就。当然,也不是所有变革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有时一些“软着陆”的办法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似问题中所提到的情况,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原有的人员,以逐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同时,也要从外部引入一些“新鲜血液”,通过他们的加入来加速更新旧观念。二是变革可以先从一些部门开始,不必一下子全面铺开,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让事实说话”,当一个部门的绩效由于变革而发生提升时,其他人对变革的接受度自然会有所加强。

由谁发起组织变革?

问题:组织变革的发起者应该是董事会还是总经理?董事会在变革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职能?在中国的环境下,一个合资企业变革期应该规划在几年内完成?(提问者:2001)

解答:在这里,我想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的角色定位:董事会是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组成的,显而易见,它的职责和使命会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及持续获利,即股东的财富能够不断获得增长。而总经理是由董事会任命的,代表董事会来对公司经营进行管理的角色,他不仅要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高管团队,更要领导这个团队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在明确了董事会与总经理的角色定位后,可以看出,在通常情况下,组织变革是由总经理发起的,因为他承担着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大职责,而组织的调整就是为了能够落实和完成经营战略,而此时董事会的角色通常是监控变革的流程及批准变革的方案;从另一角度看,任何变革也必须得到以总经理为首的高管层的支持,并且获得董事会的认可,才有可能实现和完成。

而有些情况下,也不排除由董事会来发起变革,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在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经营成绩并不满意、希望通过变革来重新调整经营战略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目前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动的市场中,除了垄断行业以外,很少有行业能够确保自己一直可以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因此,

“因势而变”才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关键,这里在谈到“变”的时候,特别强调要与“势”相结合,也就是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必须要了解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与前进步伐,因势利导,才能令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小型软件公司适合怎样的组织结构?

问题:公司规模在20人左右,考虑设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三层管理结构,应如何定位各级主管的职责?行业顾问应放在哪个级别?公司产品以软件工程项目和系统集成为主,发展方向是逐步形成自有产品。产品部的职能范围如何?需求调研和分析应放在产品部还是研发部?(提问者:明王)

解答: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公司选择何种组织架构以及对架构进行调整,完全取决于公司经营战略的变化,因为任何组织变革都是为了企业能够落实经营战略,是为达成经营目标服务的。

通常情况下,在一家公司的起步阶段,总是希望能够获得快速成长。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一般都不会设置复杂的管理层级,特别是在软件业这样集中大量知识工作者的行业里,更应当注重给员工较大的发展空间,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创造性与积极性。

因此,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明确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并据此来设立部门,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不能条块分割,进而形成各自的“小集团”,公司应当大力提倡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中提到关于需求调研和分析到底是由产品部(我们暂且把这个部门功能定位成为公司产品寻找适当的销售渠道)来负责,还是由研发部来负责。在一家鼓励团队合作的公司中,其实产品部与研发部应当共同承担这一职责,只是这两个部门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例如产品部由于直接与市场和客户打交道,能够获得更多不同行业对产品需求的信息;而研发部可能特别要在技术领域的发展给予关注。由此可见,两个部门各取所长,结果是殊途同归,即为公司未来产品的领先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点建议是在管理层级上不宜复杂,以20人左右的规模,基本上设立两个层级已经足够,即总经理与部门经理。如需要设立副总经理这个职级,可以把它当作对关键性员工的激励与保留的手段,但其仍需承担某些重要部门经理的工作。例如,研发部的主管是公司需要保留的关键性人才,可以在必要时候升任其为副总经理。

如何策划企业文化体系?

问题:我在企业做规划,现在面临一个很麻烦的问题——策划企业文化。因为公司属于国企改制,所以员工的身份有三四种,而且高层领导时有变动,再加上原来的国有企业的毛病,想请教专家,我该如何着手策划建立一套适用公司现状的文化体系?(提问者:浪野)

解答:企业文化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员工对于企业目标、价值以及行为的共同信仰,也可以说是员工处事的态度及做事的方法。而员工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必然受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领导风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认为企业文化还仅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与物质建设无关。

既然与物质建设相关,那么在一个企业中,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最清晰的“折射”,以奖酬制度为例,如果在一家公司里,完全按照层级来决定每个人的基本薪资和奖金,而不与其绩效表现相连接,这种做法潜意识里所传达的信息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尽管公司不断号召大家要努力爱岗敬业,达成业绩,希望以“文化”这条“鞭子”对员工予以激励,最终发现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虽然许多企业十分希望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但往往将它与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