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0)首先提出来的,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该理论从两个方面打破了经济均衡分析的新古典传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它反对均衡增长的自由主义观念,主张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空间变量丰富了抽象经济学分析的内容。

增长极理论应用十分广泛。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增长极看成是加快区域发展,尤其是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但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不是导致失败就是收效不明显。如我国“三线”建设中,从内地迁至三线的一些现代化企业与当地无法形成产业链,出现产业结构联系中断,各种资源要素无法扩散,只能形成“孤岛经济”。其实,增长极理论的应用是需要一定区位条件的。然而,这些条件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是缺乏的。正因为这样,增长极模式不能作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

(二)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了“发展极”对自身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不利影响。诺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Myrdal,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论,弥补了“增长极”理论的这一缺陷。缪尔达尔认为,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因此,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三)赫希曼与弗里德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Hirschman,1958)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一边缘区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涓滴效应,因而市场的力量往往使区域间的差别扩大。

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是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某种理论提出的。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实施的有:

(一)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增长极开发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中心的运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备受青睐,它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然而准确把握增长极的内涵和运用条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试验成功者很少。我国持增长极开发观点的较多,认为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虽在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但现在一些交通干线上已形成了若干中心城市(增长极),这些中心城市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是东部地区无法替代的。因此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的内向型特征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适合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这一观点尚待实证。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沪宁线、山东半岛城市群所在的胶济线等已出现水平不等的点轴经济带。

(四)网络开发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