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型路线无碳小车的设计(全套图纸)

合集下载

8字路径小车设计方案

8字路径小车设计方案

8字路径行进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设计方案一、设计要求1.车身要求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

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1为小车示意图。

图1.1 无碳小车示意图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其中一轮为转向轮,另外二轮为行进轮,允许二行进轮中的一个轮为从动轮。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2. “8”字型赛道避障行驶竞赛要求竞赛场地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有3个障碍成“L”形放置,“L”形的长边在球台的中线上,(放置球台时“L”形的长边平行主看台方向,短边垂直且远离主看台),经现场公开抽签,在400~500mm范围内产生“L”形的长边值,在300±50mm范围内产生“L”形的短边值。

小车需绕中线上的两个障碍物按“8”字型轨迹运行,障碍物为直径20mm、长200mm的3个圆棒,圆棒中心分别放置在“L”形的3个端点上,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评定成绩。

图1.2 “8”字型赛道竞赛所用乒乓球台及障碍设置图二、设计思路通过对大赛要求的仔细分析,我们分析得出:小车主要有驱动和转向两个功能。

相应的,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驱动机构能将重物下落的重力势能高效地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对于转向机构有三个特殊要求:1.需要实现在一个周期内的自动转向,不能有电路控制或者人为的控制。

2.每个周期转向的范围和幅度要保持固定,实现周期性的转向,精确的轨迹控制。

“8”字循迹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8”字循迹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8”字循迹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1 设计思路根据“8”字形路线小车的运动特点,小车转向轮应在一定角左右周期性摆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采用凸轮的形式来实现这一周期性定角摆动,且选择与之相应后轮传动比来满足要求;车架我们采用方形版结构,考虑到节约加工成本,底板重量等因素,我们和加工中心进行联系,使用铝合金材料,采用较为方便的激光切割进行加工;齿轮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的优点,因此传动方式我们采用齿轮和动滑轮相结合;考虑到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后轮会产生一定的差速,对于差速的处理,本设计采用单轮驱动。

由于驱动轮越大,滚阻系数越小,行走距离远,因此选择较大的轮驱动车体。

2 特色创新结构设计说明我们对无碳小车进行结构设计,要保证小车能稳定的进行8字行走,我们要保证各机构设计精确可靠,由于采用凸轮结构实现转向功能,则对凸轮形状的设计必须考虑周全。

另外微调机构在保证平稳前行过程中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考虑到加工难度及成本,设计了单轮驱动。

栓线处为梯形原动轮。

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矩大,有利起动。

其次,起动后,原动轮的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矩变小,和阻力平衡后作匀速运动。

原动轮的半径变小,使总转速比提高。

下面主要对小车凸轮设计以及微调机构设计进行说明。

2.1 凸轮设计首先我们根据小车行走的8字轨迹形状进行凸轮的理论形状设计,如图1所示,考虑到实际加工出来的凸轮有一定的厚度,必将导致用理论形状加工出来的凸轮形状所走出来的轨迹与实际轨迹存在误差,我们通过分析,将加工出来的凸轮形状作为初步大致凸轮,然后采用调试掌握相关规律,将因凸轮厚度引起的误差采用手动磨削的方式减小到最小,反复实验,最后得到滿意的凸轮形状。

2.2 微调机构设计由于前面确定了转向采用凸轮机构换向方案,为了提高准确度,适应性,因此就必须加上微调机构,对误差进行修正。

微调机构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1)凸轮轴向可移动一微小位移,从而调整凸轮与推杆接触点的位置,来调节八字大小,如图2为本文所设计凸轮微调装置。

8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8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8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是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它不使用燃油,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太阳能发电系统:该无碳小车将配备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

太阳能电池板将安装在车辆的顶部,可以充分吸收阳光,并将电能储存于电池中。

节能驱动系统:无碳小车将采用电动驱动系统,以减少能量的浪费。

电机将由电池供电,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车轮的旋转,从而推动车辆运行。

相比传统燃油驱动的车辆,电动驱动无碳小车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轻量化设计:无碳小车将采用轻量化设计,通过使用轻质材料制造车身和车轮,减少车辆自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

同时,轻量化设计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机动性和操控性,提高整车性能。

智能控制系统:无碳小车将配备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车辆的智能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行驶状况和能量消耗,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整车能效。

能量回收系统:无碳小车将配备能量回收系统,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和车身振动能量回收等方式,将能量回收并转化为电能存
储于电池中。

能量回收系统可以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综上所述,基于太阳能的无碳小车设计方案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驱动系统、轻量化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

该设计方案既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未来,随着太阳能技术和电动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碳小车将成为一种主流的交通工具。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1. 设计理念:
- 采用无碳能源驱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紧凑型设计,方便通行于繁忙的城市道路。

- 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稳定的行驶和乘坐体验。

2. 外观设计:
- 车身外观简洁大方,利用轻质材料以提高车辆的能效。

- 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

- 前脸设计简洁大方,装饰细节减少以提高能效。

3. 动力系统:
- 采用纯电动驱动,使用可充电电池作为能源。

- 采用高效电机,提供强劲动力并减少能源消耗。

- 车辆配备能源回收系统,通过制动时的能量回收降低能源浪费。

4. 内部空间设计:
- 设计舒适的座椅和腿部空间,以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 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满足日常旅行的需求。

- 具备智能控制系统,方便驾驶员操作车辆和乘客享受智能化服务。

5. 安全性设计:
- 配备多功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 采用坚固的车身结构和安全气囊系统,提供乘客更高的安全保护。

- 配备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避免潜在危险。

6. 其他特点:
- 具备智能导航系统,提供最短、最佳的路线规划,减少行驶时间和能源消耗。

- 安装太阳能充电板,利用太阳能为车辆充电以增加能源来源。

- 提供无线充电功能,方便用户随时充电。

以上是一个无碳小车8型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环保性能、外观设计、动力系统、内部空间、安全性、智能化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项目介绍本项目是基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要求而进行的设计,需要设计出一款8字形无碳小车。

该小车不仅要满足在直线上的移动,还需要具备在转弯时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性,以便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应用。

设计思路总体设计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首先确定了该小车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8字形的结构和无碳的材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该小车采用两个轮子,每个轮子由两个电机驱动,采用倒立式机械结构。

图1:8字形无碳小车示意图电机选型在选择电机时,我们考虑到需要一定的扭矩和转速。

我们最终选择了两款表现比较出色的电机,分别为Mabuchi RS-775WC-9517直流电机和小日本FC-280SC-20150直流电机。

这两种电机在理论测试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机械结构在进行机械结构方面的设计时,我们首先采用了3D建模软件绘制出了图纸。

为了增加小车的稳定性,轮子的轴距被加长,同时在两个轮子之间加了一根横杆和一个弯曲部件,以便于小车在8字形轨迹的转换时更加平稳。

图2:机械设计图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方面,我们采用了基于Arduino的控制器,并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轮子转速的控制。

由于该小车需要进行方向控制,所以我们还加入了一个陀螺仪模块,用于感知小车的方向。

实际制作材料准备在进行实际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主要包括:电机、电池、轮胎、木板、3D打印件等。

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机械部件制作、电路制作、程序编写。

1.机械部件制作我们首先按照之前的机械设计图进行部件制作,包括:底盘、支架、轮子等。

2.电路制作电路制作主要包括将电池、控制器、电机、陀螺仪等部件进行连接。

连接的过程需要注意电路接线的正确性。

3.程序编写我们编写的程序需要完成小车的运行控制、方向控制、转速控制等功能。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和蓝牙控制模块,以方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在8字形轨迹上进行测试,将小车的运行时间、速度、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量。

“8”型路线无碳小车的设计

“8”型路线无碳小车的设计

煤炭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由于人们对煤炭的巨大需求,煤炭资源日趋减少近于枯竭。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无碳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提上研究的课题。

更洁净,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本小车是对“无碳”理念的探索与开发,对未来“无碳”的憧憬,小车构思巧妙,在完成设计的要求下充分考虑了外观和成本等问题,方便以后的扩展和进一步的开发。

“无碳小车”系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主题,目前实验阶段已经完成。

小车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制作调试。

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小车功能要求根据机器的构成(原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辅助部分)把小车分为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微调机构六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采用了PROE等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小车大多是零件是标准件、可以购买,同时除部分要求加工精度高的部分需要特殊加工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手工加工出来。

调试过程会通过微调等方式改变小车的参数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验证小车的运动规律同时确定小车最优的参数。

关键词:无碳小车;方案设计;模块化设计;8型路线Coal is a valuable wealth of human nature, but because of the huge demand for coal and meager coal resources dwindling. As enhance awarenes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zero-carbon concept is increasingly being put on the research project. Cleaner,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re energy, more efficient idea is taking hold.Issue, later expand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Zero-carbon car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race in thesis theme,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phase has been completed.Car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making debugging. Programme design stage based on the car features under the machine's composition (original mechanism, actuator, actuator, control section, Assistant section) original car into the frame, body, transmission, steering agencies, travel agencies, fine-tune the bodies of six modules, modular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stage using PROE software for aided design. Car most parts are standard parts, you can purchase, while some require high processing precision parts require special processing, most are available through the manual process. Debugging changes by way of fine tuning parameters of the car test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ar in motion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car.Key words:Carbon-free cares; design; modular design;8-course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型路线无碳小车的设计(全套图纸)

“8”型路线无碳小车的设计(全套图纸)

摘要煤炭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由于人们对煤炭的巨大需求,煤炭资源日趋减少近于枯竭。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无碳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提上研究的课题。

更洁净,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本小车是对“无碳”理念的探索与开发,对未来“无碳”的憧憬,小车构思巧妙,在完成设计的要求下充分考虑了外观和成本等问题,方便以后的扩展和进一步的开发。

“无碳小车”系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主题,目前实验阶段已经完成。

小车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制作调试。

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小车功能要求根据机器的构成(原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辅助部分)把小车分为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微调机构六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采用了PROE等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小车大多是零件是标准件、可以购买,同时除部分要求加工精度高的部分需要特殊加工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手工加工出来。

调试过程会通过微调等方式改变小车的参数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验证小车的运动规律同时确定小车最优的参数。

关键词:无碳小车;方案设计;模块化设计;8型路线AbstractCoal is a valuable wealth of human nature, but because of the huge demand for coal and meager coal resources dwindling. As enhance awarenes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zero-carbon concept is increasingly being put on the research project. Cleaner,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re energy, more efficient idea is taking hold.Issue, later expand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Zero-carbon car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race in thesis theme,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phase has been completed.Car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making debugging. Programme design stage based on the car features under the machine's composition (original mechanism, actuator, actuator, control section, Assistant section) original car into the frame, body, transmission, steering agencies, travel agencies, fine-tune the bodies of six modules, modular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stage using PROE software for aided design. Car most parts are standard parts, you can purchase, while some require high processing precision parts require special processing, most are available through the manual process. Debugging changes by way of fine tuning parameters of the car test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ar in motion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car.Key words:Carbon-free cares; design; modular design;8-course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课件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课件
速度控制
在八字绕行的过程中,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速或减速,以适应赛道的变化。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小车的速度,以 避免在转弯时出现速度过快导致失控的情况。
CHAPTER 04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优化策略
优化路径规划的方法
01
02
03
优化路径规划算法
采用更高效的路径规划算 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 法等,以寻找最优的路径 。
调整小车的悬挂系统和车轮位置,确保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
实验方法与步骤
步骤二:实验操作 将电源连接到无碳小车,确保小车的电机正常工作。
将测量工具放置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
实验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操作小车完成八字绕行,注意 观察小车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
化。
步骤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践教育
通过设计和制作无碳小车,可以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 高对物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 时一些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索利用物理效应驱动 的小车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碳小车八字绕 行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提高。
精细化控制
通过增加路径规划的精细 化控制,实现小车在行驶 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
建立动态模型
根据环境变化建立动态模 型,实现小车对环境的自 适应能力。
调整小车的机械结构
优化车轮设计
改进车轮的设计,提高车 轮的抓地力和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稳定性 。
调整车体结构
优化车体的结构,减轻小 车的重量,提高小车的响 应速度和稳定性。
CHAPTER 02

无碳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无碳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无碳小车走“8”字形越障的设计1.1设计布置方案无碳小车示意图1.2功能设计要求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小车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400mm距离的两个障碍沿8字形轨迹绕行,绕行时不可以撞倒障碍物,不可以掉下球台。

障碍物为直径20mm、长200mm的2个圆棒,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综合评定成绩。

见下图二:图二小车绕行所用乒乓球台及障碍设置图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用质量为1Kg的重块( 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重物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

要求小车在前行过程中完成的一切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

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具体结构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

二方案设计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重力势能的转换、驱动自身行走、自动避开障碍物。

为了方便设计这里根据小车所要完成的功能将小车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五部分分别为: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

2.1车架车架由于不需要承受太大的重力势能,所以其对强度要求不高。

在考虑到整理成本和加工的难易程度后,由于铝板密度小,强度对于整理小车也足够,同时易于加工,所以车架采用铝条焊接铝板加工整理成底板,即方便也经济。

2.2原动机构原动机构的作用是将重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驱动力。

我们设想使用飞轮作为储能机构,小车对原动机构应有这些要求。

1.驱动力适中,不会使小车拐弯时因速度过大而是离心力增大导致小车倾翻,或重块晃动厉害影响行走。

2.小车在到达终点前重物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要尽可能小,避免对小车过大的冲量。

同时使重物的动能尽可能的转化为驱动小车前进的驱动力,假如重块竖直方向的速度较大,重物本身还有较多动能未释放出来,能量利用率不高,将减小小车的行程。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无碳小车" 8 "字型设计方案成员: 刘潇陆首成胡珈铭指导教师:孔繁征张若达2012年12月9日本届竞赛命题主题本届竞赛命题主题为“无碳小车”。

命题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相衔接,综合体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驱动小车行走及转向的动力载荷只能由给定重力势能(4焦耳)转换得到。

动力载荷按要求(Φ50×65mm,质量≤1kg,材料:普通碳钢)准备,重块落差400±2mm,并随小车一起运动时铅垂下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竞赛小车在半张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障碍物沿8字形轨迹绕行。

绕行时不得撞倒障碍物,不得掉下球台。

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

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

要求满足:①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φ60×20 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75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

②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φ30mm。

小车整体设计要求小车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结构设计方案、工艺设计方案、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方案设计。

命题中的工程管理能力项要求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合理的工程规划。

设计能力项要求对参赛作品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规范性。

命题中的制造工艺能力项以要求综合运用加工制造工艺知识的能力为主。

结构设计方案1小车底板车架不用承受很大的力,精度要求低。

考虑到重量加工成本等,车架采用3mm的铝板加工制作下图所示的几何形状,上面的孔的位置是小车其它零件的装配位置。

8字无碳小车

8字无碳小车

驱动原理:绳拉力为动力。将物块下落的势能 尽可能多的转换为小车的动能,进而克服阻力 做功。物块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小 车发生碰撞,碰撞过程必然要有能量损失,所 以要解决的问题:1下降过程中,尽可能的降 低下落的速度;2在将要下降到小车时,改变 转速比,使物块减速下落,进一步减少碰撞损 耗。
解决方案 小车的匀速运动过程


传输功率=转矩X角速度 ,通过一系列的齿 轮,带轮,转轴产生转速比,使作用在后 轮的转矩和阻尼转矩平衡,物块低速匀速 下落。 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完全转换为小车 运动过程的损耗。使小车行进的更远.
3.细节设计
车身 车轮 轴承 以减小小车重力和阻力为目的

无碳小车设 计说明
1.构架部分 2.传动结构
(转向部分 驱动部分)
3.细节说明 4.体会
装配爆炸图
1.构架部分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2个驱动)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2.传动结构
转向机构与驱动轴相连
小车的转向轮周期性的摆动 计算传动机构,利用后轮转轴上安放多个不
同半径的齿轮以及转向齿轮处的活动结构调节 8字轨迹的大小,实现轨迹间距可调性
4.体会
从这次的大赛中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领悟了许多平时不理解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对 这次比赛体会很深。最后,我真心希望我们学 院能够更加重视有关创新设计方面的大赛,学 院在管理、督查方面多下功夫,鼓励我们的学 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去设计、去制造、 去参赛。
与此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去学习课 本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 程力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设计方面太重,切不可将两者脱离联系。李 老师给我们说过纯理论的东西根本不能用,希望我 们系的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多去思考, 多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真正的 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而不是只会简单的应付 考试罢了!

8字形无碳小车的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的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的设计摘要:针对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设计一种小车,该小车特点是:为了小车的综合运行能力,将小车的重心尽量的降低,使小车运行更加平稳。

在小车转向部分增加指针,方便观察转角,准确地对小车进行调整。

采用不完全齿轮实现间歇。

利用滑块顶丝使曲柄长度连续可调,从而改变转角。

本设计在实际生活中也会用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8字形;不完全齿轮;单级齿轮驱动;摆动导杆1.总体分析采用尼龙线连接重物和原动轴,重物的下降会拉动尼龙线然后带动原动轴旋转,从而实现小车的驱动。

当重物落到车板上的时候会对车板产生撞击,造成能量损失。

①通过理论分析让重物的能量尽可能的转化小车的行进的动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实现重物下落时的运动规律: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然后开始匀速下落,最后进入减速阶段,以接近速度为零的速度落到车板上。

本作品采用锥形轴原动轴,锥形轴可以很好的做到以上运动规律,达到减小能量损失的目的。

②根据本大赛的要求,小车需要自动控制其转弯,为了实现小车的自动转弯,首先后轮的运动应该传给转向机构,然后设计以一种机构实现前轮的间歇行工作。

③为了保证小车行驶的距离最远,必须将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小。

可以设计出一种机构让小车在需要转弯的地方是走弧线,在不需要转弯的地方走直线。

还可以在保证小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小车打孔,减轻小车的质量。

本作品利用重物的重力势能做能量,通过单级齿轮驱动后轮进行前进;利用不完全齿轮实现间歇;利用摆动导杆实现转向,从而实现无碳小车的8字形运动。

2.运动轨迹分析AB、CD阶段间歇(细实线),AD、BC阶段转向(粗实线)。

小车从D点起车,起车时小车间歇机构处于间歇状态,小车前轮以一定的摆角行驶,并保持这一状态由D点运动到C点(细实线),到C点后开始转向,到B点转向结束(粗实线),从B点到A点(细实线)小车间歇机构再次进入间歇状态,小车前轮以一定摆角运动到A点结束,A点到D点(粗实线)小车前轮转向,到D点后和开始起车一样,即到此完成一个8字周期。

无碳小车双“8”字形轨迹结构设计

无碳小车双“8”字形轨迹结构设计
图 3 无碳小车整体结构三视图
1.1 重力势能转化机构 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机构的简图如图 4 所示袁
重锤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细线 1 绕在绕线轮的小轮 上袁然后细线 2 一段绕在绕线轮的大轮上面袁另一端 绕在大齿轮轴上袁重锤下落带动绕线轮袁绕线轮带动 下面的大齿轮转动袁通过两级齿轮传动袁将动力传递 给小齿轮轴袁 从而将重锤下降过程中的重力势能转 化为小车行驶中的动能遥
100
叶 装备制造技术曳 2019 年第 04 期
设计如图 3 所示遥
1.2 传动机构
小车驱动原理如图 5 所示袁 动力传动机构采用
6
齿轮传动遥 其中大齿轮 6尧中齿轮 5尧小齿轮 4 均通过
顶丝分别与绕线轴 1尧中齿轮轴 2尧后轮轴 3 固定遥 重
5
锤下降的过程中通过重力势能转化机构传递到绕线
轴上袁然后通过两级传动直齿轮传动到后轮轴上袁后
1 结构设计
图 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该小车的重要几个部分分为重力势能转化机 构尧传动机构尧转向机构和底座组成袁整辆车的机构
收稿日期:2019-01-11 作者简介:敖 东渊 1998-冤 袁男袁湖北宜都人袁在读本科生袁研究方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遥 通讯作者:蓝 健渊 1980-冤 袁男袁辽宁大连人袁硕士袁实验师袁研究方向院机械工程遥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04袁2019
无碳小车双“8”字形轨迹结构设计
敖 东,唐 欣,孙亚平,章 环,黄式贤,蓝 健
渊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袁辽宁 大连 116622冤
摘 要:针对 201 8 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命题野 8冶字形赛道常规赛的要求袁对无碳小车进行创新设 计遥 通过重锤的驱动袁经过一系列的传动机构传给主驱动轮袁通过基于盘形凸轮的转向机构袁带动小车按照预定轨迹袁跑 出双野 8冶字形的轨迹遥 通过微调机构和限位孔在现场拆车尧装车后能够尽快迅速恢复原始定位遥 结果表明袁该无碳小车能 完成 22 次双野 8冶字形绕桩运动袁验证了机构的合理性遥 关键词:无碳小车曰双野 8冶字形曰传动机构曰转向机构曰微调机构

凸轮8字无碳小车设计报告

凸轮8字无碳小车设计报告

目录一、设计要求 (4)1.1功能分析阶段............................... . (4)1.2参数分析与个性化设计阶段 (4)1.3制造阶段 (4)1.4调试阶段 (4)二、正式设计 (5)2.1机械总功能分解及功能元解 (6)2.2机构选型与方案对比 (6)2.2.1机构选型的基本原则 (6)2.3势能转化机构分析 (7)2.3.1重物锥台轮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7)2.3.2重物飞轮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7)2.3.3发条弹簧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8)2.3.4橡皮筋结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8)2.6直线行走位移机构分析 (8)2.6.1后双轮差速驱动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8)2.7前轮摆动机构分析 (9)2.7.1凸轮推杆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9)2.7.2曲柄摇杆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9)2.7.3圆轮导杆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10)2.8中间传动机构分析 (10)2.8.1齿轮传动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10)2.8.2皮带轮传动机构功能元解的优缺点 (11)2.9组合方案择优并确定辅助、控制机构 (11)2.9.1辅助机构之车架分析 (11)2.9.2控制机构之微调机构分析 (11)三、技术设计 (12)3.1建立8字轨迹理想模型 (12)3.2、solidworks toolbox凸轮设计及其相关参数的确定: (12)3.3建立小车数学模型 (13)3.3.1小车转弯状态分析 (15)3.4动力学分析模型 (18)3.5参数确定 (21)四、小车装配图 (22)五、小车运动仿真轨迹及m文件 (23)一、设计要求本届竞赛命题为“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

无碳小车走“8”字形越障的设计

无碳小车走“8”字形越障的设计

南湖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无碳小车走“8”字形越障的设计系部:机电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2012年01月4日目录一绪论 (1)1.1课程设计任务书主题 (1)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1)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 (1)1.4小车的设计方法 (2)二方案设计 (2)2.1车架 (4)2.2原动机构 (5)2.3传动机构 (5)2.4转向机构 (5)2.5行走机构 (6)2.6微调机构 (7)三技术设计 (8)3.1建立数学模型及参数确定 (8)3.1.1能耗规律模型 (8)3.1.2运动学分析模型 (10)3.1.3动力学分析模型 (13)3.1.4灵敏度分析模型 (15)3.1.5参数确定 (16)3.2零部件设计 (16)3.3整体设计 (18)3.3.1整体装配图 (18)3.3.2小车运动仿真分析 (19)四小车制作调试及改进 (19)4.1小车制作流程 (19)4.2小车调试方法 (19)4.3小车改进方法 (19)五评价分析 (19)5.1小车优缺点 (19)5.2自动行走比赛时的前行距离估计 (20)5.3改进方向 (20)一绪论1.1课程设计任务书主题课程设计任务主题为“无碳小车走‘8’字形”。

内容体现“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

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小车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500mm距离的两个障碍沿8字形轨迹绕行,绕行时不可以撞倒障碍物,不可以掉下球台。

障碍物为直径20mm、长200mm的2个圆棒,相距500mm 距离放置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的中线上,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综合评定成绩。

见图。

图:竞赛项目所用乒乓球台及障碍设置图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无碳小车8型背景介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无碳出行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趋势。

无碳出行即指使用不排放有害废气的交通工具,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响应环保的号召,设计一款无碳小车8型。

设计目标:1. 使用无碳能源,如电能等,避免废气排放;2. 节能高效,提高能源利用率;3. 安全可靠,具备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4. 操控性强,方便驾驶和停放;5.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供舒适乘坐体验;6. 注重材料和制造过程的环保性。

设计方案:1. 动力系统: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行。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及没有废气排放的特性,非常适合无碳小车的使用。

2. 能耗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能耗管理系统,通过智能控制,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并提供实时能耗监控功能。

3. 安全系统:安装碰撞传感器、刹车辅助系统、防滚系统等多种安全设备,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此外,还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车身设计: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等,减少车辆自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车身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5. 内饰设计:注重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采用舒适的座椅、可调节座椅和方向盘等,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此外,还设置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等,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6. 制造过程环保性:优化制造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可回收材料,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

总结:无碳小车8型设计方案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具有不排放废气的特点,并通过能耗管理系统和轻量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安全、操控性和乘坐体验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设计。

以此方案为基础,无碳小车8型能够实现零排放、高效能耗以及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通过答辩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QQ 194535455摘要煤炭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由于人们对煤炭的巨大需求,煤炭资源日趋减少近于枯竭。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无碳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提上研究的课题。

更洁净,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本小车是对“无碳”理念的探索与开发,对未来“无碳”的憧憬,小车构思巧妙,在完成设计的要求下充分考虑了外观和成本等问题,方便以后的扩展和进一步的开发。

“无碳小车”系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主题,目前实验阶段已经完成。

小车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制作调试。

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小车功能要求根据机器的构成(原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辅助部分)把小车分为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微调机构六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采用了PROE等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小车大多是零件是标准件、可以购买,同时除部分要求加工精度高的部分需要特殊加工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手工加工出来。

调试过程会通过微调等方式改变小车的参数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验证小车的运动规律同时确定小车最优的参数。

关键词:无碳小车;方案设计;模块化设计;8型路线AbstractCoal is a valuable wealth of human nature, but because of the huge demand for coal and meager coal resources dwindling. As enhance awarenes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zero-carbon concept is increasingly being put on the research project. Cleaner,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re energy, more efficient idea is taking hold.Issue, later expand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Zero-carbon car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race in thesis theme,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phase has been completed.Car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making debugging. Programme design stage based on the car features under the machine's composition (original mechanism, actuator, actuator, control section, Assistant section) original car into the frame, body, transmission, steering agencies, travel agencies, fine-tune the bodies of six modules, modular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stage using PROE software for aided design. Car most parts are standard parts, you can purchase, while some require high processing precision parts require special processing, most are available through the manual process. Debugging changes by way of fine tuning parameters of the car test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ar in motion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car.Key words:Carbon-free cares; design; modular design;8-courses原创通过答辩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QQ 194535455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布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小车的设计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车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原动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传动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转向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行走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技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小车轨迹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小车车体的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小车车架的尺寸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小车齿轮传动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齿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原动轮的大小及绕线圈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小车行走位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6轴承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小车能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小车能量转换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