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宋词三百首精选赏析
宋词三百首精选赏析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被誉为“诗国”,宋词被誉为“最高水平的文学形式”和“宋词歌舞的黄金时代”,宋词三百首被誉为最高的宋词大师之作,它汇集了各位宋词大家的最优秀的诗篇,代表了宋代古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宋词三百首,从南宋的苏轼、柳永、辛弃疾到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涵盖了宋代所有名家的诗篇,包括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体现了宋代文学文化的多样性和智慧。
从宋词三百首杰出的诗篇中,可以看到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尊崇的风格。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最为典型。
这首诗以水上观赏会活动为背景,把参与者的快乐和节日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宣扬信仰自由、快乐喜悦的宋人思想。
这首诗反映出宋人时代最完美的审美观,也体现了宋代社会普遍崇尚文林调谐、安和君子、享乐自由等特点。
其他著名的宋词作品,如苏轼的《赤壁怀古》、柳永的《蝶恋花》、范仲淹的《桃花源记》、辛弃疾的《西江月》都表现出深邃思想、细腻情感,可谓是精粹绝伦。
另外,宋词三百首中,有苏轼的《咏柳》、柳永的《春江花月夜》、范仲淹的《忆江南》等用于表现爱情、离别、朋友之间的亲情,这些诗把那些风霜愁煞、悲欢离合的曲折情感地层层展示出来,朴实无华、充满深情,令人动容。
此外,宋词三百首中,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代表的社会咏叹诗篇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诗歌借用散文体表达社会风貌,反映出宋代社会的时代特色,为我们发现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宋词三百首的优秀作品表达的是勾勒出宋代优秀文学的智慧,也洋溢着浓郁的宋文化气息。
这些诗歌穿越时空,载体着深厚的文学、审美、情感与思想,也承载了宋代历史文化思想的传承。
宋词三百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审美表达方式和精彩优美的诗句,令人流连忘返,于今日仍抒发着它浓烈的气息。
宋代文学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开创了无穷的辉煌,宋词三百首可以说是宋文化的维系。
它集中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智慧和精神的风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历史文化,丰富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学思想,激发我们的文学热情。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
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
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
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
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
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
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
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
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这首诗以渔舟泊在牛渚上,沐浴在秋月的晚风之中,描写了极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唯美、清新,时而又让人倍感怀古思今。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宋词三百首大全及赏析第一卷
宋词三百首300首大全及赏析第一卷第一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分类标签: 边塞诗爱国诗描写秋天思乡诗宋词三百首初中作品赏析【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
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
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这恰与《苏幕遮》仿佛。
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小学《唐诗三百首》赏析
小学《唐诗三百首》赏析俗话说,“熟读唐诗词三百首,不会作诗词也会吟”,《唐诗词三百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是普通大众接触中国古典诗词词最好的入门书籍。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小学《唐诗词三百首》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词词《望月有感》诗词词译文及注释:诗词词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词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
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
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
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
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华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三百首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是对唐代文化艺术的最好诠释。
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部分唐诗三百首的译文及赏析。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无,黄河水入大海流。
想要看尽万里情,高登一楼更精神。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沧桑和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登楼望远的景象,揭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赏析:春天醒来不知天,到处听到鸟哭声。
昨夜风雨吹门外,花儿落下多少情。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春天的醒来与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思考。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赏析:窗前明亮月如光,怀疑地上覆霜霜。
举头望见高悬月,低头怀念故乡乡。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心情。
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冷冽的寒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译文及赏析:花间一壶酒,独自喝,无同伴。
举杯邀明月,与影成三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前独自饮酒,借喻着人与自然的交流和思考。
酒、明月和影子成为了作者与自然对话的桥梁。
5.《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幕,黄河水流进大海。
想看尽万里情况,再爬登一楼更开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落山幕,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广阔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诗歌不仅是对唐代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价值以及优美的语言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唐诗三百首名诗赏析
唐诗三百首名诗赏析第一篇:唐诗三百首名诗赏析(杨尚霖,孟祥桢)唱: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从舞台左侧上场)(张佳琪,陈芮琳)唱: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从舞台右侧上场)(杨尚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多诵读诗词,不仅能让我们在诗词中体会语言之美、韵律之妙,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陈芮琳):还能让我们透过诗词了解历史知识、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今天我和我的伙伴们向大家介绍一部浓缩了唐代古诗精华的著作——《唐诗三百首》(张佳琪)《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孟祥桢)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它还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下面就让我们跟大家分享几首这部书中的诗词吧!1张佳琪:我分享的是鹿寨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首王维的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时先写空山寂静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的声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2孟祥祯: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首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我喜欢《送朱大入秦》这首诗,它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简明易懂,用浅显的字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
宋词三百首全集赏析
宋词三百首全集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宋词三百首全集赏析1《北行见杏花》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赏析: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
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
“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
“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
“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
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
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
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
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2《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赏析: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句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动热闹,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
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对于年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
末二句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情,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尤其传神。
以绮艳之语寓政治情怀,词格颇为委婉。
3《渔家傲》作者: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含译文及注释)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五言绝句行宫唐代: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注释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
谙:熟悉。
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
小姑:一作“小娘”。
丈夫的妹妹。
也称小姑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采摘。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诗和宋词。
唐诗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宋词则以其细腻婉约、唯美含蓄而享誉文坛。
本文将对唐诗宋词进行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鉴赏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孟浩然通过描绘早晨的自然景观,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清新与美丽。
诗中所传达的“花落知多少”也给人以思考,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变幻。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雄浑的气势展示了雁门关大道的壮丽景色。
作者以“更上一层楼”寄寓着对追求更高境界的呼唤,让人思索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
二、宋词鉴赏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表达了女子思念男子的情感,词中浓郁的意境和婉约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描绘“纤云弄巧”、“银汉迢迢暗度”等意象,传递了深切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范仲淹以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秋天的壮丽和离愁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了浓烈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结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唐诗与宋词的鉴赏,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们的才华横溢和对生活、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
希望读者在欣赏这些经典之作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宋词大全300首及赏析朗读
宋词大全300首及赏析朗读经典诵读宋词原文及赏析篇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lǔ)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北宋名将岳飞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赏析及原文
唐诗300首赏析及原文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被誉为经典的唐诗300首更是代表了唐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这300首诗歌分布于唐代的各个时期,涵盖了各个主题和风格。
通过赏析和阅读这300首唐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学的辉煌与博大,感受到了唐人们对生活、自然、爱情和人生等话题的独到见解和深情表达。
二、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唐代最为常见和流行的诗歌形式之一,它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五言绝句及其赏析:1. 春晓(白居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景象的描写。
作者以“春眠不觉晓”开头,将春天的早晨生活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声音、气息和景色,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天世界。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唐代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
诗中表现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明亮的月光和覆盖地面的霜,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3.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录了武则天的一生。
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诗人将读者带入到唐代的宫廷中,感受到了权谋和爱情的纷争。
三、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是唐代重要的诗歌形式,它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七言绝句及其赏析: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景象,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三百首篇一: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名称】《静夜思》????【年代】盛唐?【作者】李白?【体裁】诗歌?作品原文【明代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床:有五种说法。
?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床?即?窗?的通假字。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译文】?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版本说明明代版本:?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
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唐诗三百首赏析
唐诗三百首赏析《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颇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选诗范围相当广阔,所选的诗大多具有代表性,而且比较浅显,读者易于接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赏析,欢迎阅读。
唐诗三百首赏析1:《子夜秋歌》【原文】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一胡一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
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一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韵译】: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一胡一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赏析】: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唐诗三百首赏析2:《寻西山隐者不遇》作者:邱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韵译】: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
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
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唐诗宋词及解析
唐诗宋词及解析一、唐诗部分-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析:- 这是一首极为著名的思乡诗。
开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在异乡的夜晚,看到床前明亮的月光,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的白霜。
这种错觉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另一方面也烘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仰望明月,明月是古今共有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这就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低头这个动作,则表现出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之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用最平常的事物——明月,表达出了人类共有的思乡之情。
-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解析:-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象。
风急天高,猿猴哀啸,水清沙白的江渚上鸟儿盘旋。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流。
诗人通过描写落叶和长江,营造出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远离故乡,常年漂泊,年老多病,独自登高,把个人的悲苦境遇与秋景相结合。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一生艰难困苦,如今两鬓斑白,穷困潦倒,连借酒消愁都不能,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悲哀。
这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解析:- 诗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了时间(傍晚)、地点(空山)和季节(秋季),一个“空”字,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诗中的经典之笔。
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泉在山石上缓缓流淌,动静结合,画面感极强。
完整《唐诗宋词》三百首”原文及解释赏析,卷七必读收藏
完整《唐诗宋词》三百首”原文及解释赏析,卷七必读收藏《筹笔驿》作者: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解】:1、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
疑:惊。
简书:指军令。
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2、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3、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
4、降王:指后主刘禅。
走传车: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邓艾伐蜀,后主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
5、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
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
6、管:管仲。
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7、乐:乐毅。
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
8、原不忝:真不愧。
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
9、他年:作往年解。
10、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1、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韵译】: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
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评析】:这也是一首凭吊诗。
张采田以为诗是大中十年(856)冬,诗人罢去梓州幕府,随柳中郡还京,途经筹笔驿时所作。
诗中盛赞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为他未能统一中国而惋惜。
同时对懦弱昏庸、终于投降魏国的后主刘禅加以贬斥。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精炼的笔墨描绘诸葛亮长于治军,军纪严明,余威犹存,用以展示出他作为一个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形象特征。
接着以刘禅和关张这两类不同典型人物与其构成鲜明对比。
由于刘禅的昏庸,使诸葛亮一生的谋划付之东流。
关羽违反了诸葛亮抗魏的策略,而使蜀汉兵挫地削,招致自己和张飞的亡身之祸。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目录唐诗三百首 (17)卷一、五言古诗 (17)《感遇.其一》 (17)《春思》 (20)《望岳》 (20)《赠卫八处士》 (21)《梦李白.其二》 (2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4)《送别》 (25)《渭川田家》 (26)《西施咏》 (27)《秋登兰山寄张五》 (27)《夏日南亭怀辛大》 (2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29)《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9)《寻西山隐者不遇》 (30)《春泛若耶溪》 (30)《宿王昌龄隐居》 (31)《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32)《贼退示官吏.并序》 (3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3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35)《寄全椒山中道士》 (35)《长安遇冯著》 (36)《夕次盱眙县》 (36)《东郊》 (37)《送杨氏女》 (37)《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39)《溪居》 (39)卷二、五言乐府 (40)《塞下曲.其一》 (40)《塞下曲.其二》 (40)《关山月》 (41)《子夜秋歌》 (42)《长干行》 (42)《列女操》 (43)《游子吟》 (44)卷三、七言古诗 (44)《登幽州台歌》 (44)《古意》 (45)《琴歌》 (46)《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47)《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48)《夜归鹿门山歌》 (49)《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9)《梦游天姥吟留别》 (50)《金陵酒肆留别》 (5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5)《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55)《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57)《寄韩谏议》 (58)《古柏行》 (59)《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60)《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61)《山石》 (62)《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63)《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64)《石鼓歌》 (65)《渔翁》 (68)《长恨歌》 (68)《琵琶行.并序》 (73)《韩碑》 (77)《燕歌行.并序》 (80)卷四、七言乐府 (82)《古从军行》 (82)《洛阳女儿行》 (83)《老将行》 (84)《桃源行》 (86)《蜀道难》 (87)《长相思.其一》 (89)《长相思.其二》 (90)《行路难》 (91)《将进酒》 (92)《兵车行》 (93)《丽人行》 (94)《哀江头》 (96)《哀王孙》 (97)卷五、五言律诗 (98)《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98)《望月怀远》 (99)《在狱咏蝉.并序》 (100)《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102)《杂诗》 (103)《题大庾岭北驿》 (103)《次北固山下》 (104)《破山寺后禅院》 (104)《寄左省杜拾遗》 (105)《赠孟浩然》 (105)《渡荆门送别》 (106)《送友人》 (106)《听蜀僧浚弹琴》 (107)《夜泊牛渚怀古》 (108)《春望》 (108)《月夜》 (109)《春宿左省》 (110)《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110)《月夜忆舍弟》 (111)《天末怀李白》 (111)《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12)《别房太尉墓》 (112)《旅夜书怀》 (113)《登岳阳楼》 (11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4)《山居秋暝》 (115)《归嵩山作》 (115)《终南山》 (116)《酬张少府》 (116)《过香积寺》 (117)《送梓州李使君》 (117)《汉江临泛》 (118)《终南别业》 (119)《临洞庭上张丞相》 (119)《与诸子登岘山》 (120)《宴梅道士山房》 (120)《岁暮归南山》 (121)《过故人庄》 (121)《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2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22)《留别王维》 (123)《早寒江上有怀》 (124)《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24)《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125)《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26)《新年作》 (126)《送僧归日本》 (127)《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27)《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28)《赋得暮雨送李胄》 (128)《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29)《阙题》 (129)《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30)《送李端》 (130)《喜见外弟又言别》 (131)《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31)《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132)《贼平后送人北归》 (132)《蜀先主庙》 (133)《没蕃故人》 (133)《草》 (134)《旅宿》 (134)《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35)《早秋》 (136)《蝉》 (136)《风雨》 (137)《落花》 (138)《凉思》 (138)《北青萝》 (139)《送人东游》 (139)《灞上秋居》 (140)《楚江怀古》 (140)《书边事》 (141)《除夜有怀》 (142)《孤雁》 (142)《春宫怨》 (143)《章台夜思》 (143)《寻陆鸿渐不遇》 (144)卷六、七言律诗 (144)《黄鹤楼》 (144)《行经华阴》 (145)《望蓟门》 (146)《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46)《送魏万之京》 (147)《登金陵凤凰台》 (148)《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48)《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49)《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50)《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51)《积雨辋川庄作》 (151)《赠郭给事》 (152)《蜀相》 (153)《客至》 (154)《野望》 (15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5)《登高》 (155)《登楼》 (156)《宿府》 (157)《阁夜》 (158)《咏怀古迹.其一》 (158)《咏怀古迹.其二》 (159)《咏怀古迹.其三》 (160)《咏怀古迹.其四》 (161)《咏怀古迹.其五》 (161)《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62)《长沙过贾谊宅》 (16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163)《赠阙下裴舍人》 (164)《寄李儋元锡》 (165)《同题仙游观》 (165)《春思》 (166)《晚次鄂州》 (16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167)《西塞山怀古》 (168)《遣悲怀.其一》 (169)《遣悲怀.其二》 (169)《遣悲怀.其三》 (170)《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70)《锦瑟》 (171)《无题》 (172)《隋宫》 (173)《无题.其一》 (174)《无题.其二》 (174)《筹笔驿》 (175)《无题》 (176)《春雨》 (177)《无题.其一》 (177)《无题.其二》 (178)《利州南渡》 (179)《苏武庙》 (179)《贫女》 (181)卷七、七言乐府 (181)《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81)卷八、五言绝句 (182)《鹿柴》 (182)《竹里馆》 (182)《送别》 (183)《相思》 (183)《杂诗》 (184)《送崔九》 (184)《终南望余雪》 (184)《宿建德江》 (185)《春晓》 (185)《夜思》 (186)《怨情》 (186)《八阵图》 (186)《登鹳雀楼》 (187)《送灵澈》 (187)《弹琴》 (188)《送上人》 (188)《秋夜寄邱员外》 (188)《听筝》 (189)《新嫁娘》 (189)《玉台体》 (189)《江雪》 (190)《行宫》 (190)《问刘十九》 (191)《何满子》 (191)《登乐游原》 (191)《寻隐者不遇》 (192)《渡汉江》 (192)《春怨》 (193)《哥舒歌》 (193)卷九、五言乐府 (194)《长干行.其一》 (194)《长干行.其二》 (194)《玉阶怨》 (194)《塞下曲.其一》 (195)《塞下曲.其二》 (195)《塞下曲.其三》 (195)《塞下曲.其四》 (196)《江南曲》 (196)卷十、七言绝句 (197)《桃花溪》 (19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8)《芙蓉楼送辛渐》 (198)《闺怨》 (198)《春宫曲》 (199)《凉州词》 (199)《送孟浩然之广陵》 (200)《早发白帝城》 (200)《逢入京使》 (201)《江南逢李龟年》 (201)《滁州西涧》 (201)《枫桥夜泊》 (202)《寒食》 (202)《月夜》 (203)《春怨》 (203)《征人怨》 (204)《宫词》 (204)《夜上受降城闻笛》 (205)《乌衣巷》 (205)《春词》 (205)《后宫词》 (206)《赠内人》 (206)《集灵台.其一》 (207)《集灵台.其二》 (207)《题金陵渡》 (207)《宫词》 (208)《近试上张水部》 (208)《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209)《赤壁》 (209)《泊秦淮》 (210)《寄扬州韩绰判官》 (210)《遣怀》 (210)《秋夕》 (211)《赠别.其一》 (211)《赠别.其二》 (212)《金谷园》 (212)《夜雨寄北》 (213)《寄令狐郎中》 (213)《为有》 (214)《隋宫》 (214)《瑶池》 (215)《嫦娥》 (215)《贾生》 (215)《马嵬坡》 (216)《已凉》 (217)《金陵图》 (217)《陇西行》 (218)《寄人》 (218)《杂诗》 (218)卷十一、七言乐府 (219)《渭城曲》 (219)《秋夜曲》 (220)《长信怨》 (220)《出塞》 (220)《清平调.其一》 (221)《清平调.其二》 (221)《清平调.其三》 (222)《出塞》 (222)《金缕衣》 (223)宋词三百首 (223)词名作者目录 (223)钱惟演 (231)木兰花① (231)范仲淹 (231)渔家傲① (231)苏幕遮① (231)御街行① (232)渔家傲①...........................................................................................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名称】《静夜思》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注释】 (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床:有五种说法。
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 静夜思 诗意图》。
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 韩 字。
《说文》释 韩 为 井垣也 ,即井墙之意。
床 即 窗 的通假字。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 斯干》有 载寐之牀 ,《易 剥牀 王犊注》亦有 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 交床 、 交椅 、 绳床 。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 胡床 或 床 所误。
至迟在唐时, 床 仍然是 胡床 (即马扎, 一种坐具)。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版本说明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
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 床前明月光 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
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
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 床前看月光 ,第三句也均作 举头望山月 。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
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 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
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 举头望明月 ,但是第一句 床前看月光 没有变化。
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 床前明月光 ,但第三句却是 举头望山月 。
直到 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 年的 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
经过 改动 了的《静夜思》比 原版 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床前明月光 版比 床前看月光 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 静夜思 》(《文史知识》 年第 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 床前看月光 ,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 月光 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 看 ,如果特意 看 ,也就不会错当成 霜 了。
而说 明月光 ,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 疑 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 明 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
第三句, 望明月 较之 望山月 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 山月 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 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 山月 海月 等, 明月 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
所谓 篡改说 、 山寨说 实在是言过其实。
有学者认为, 《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 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 。
我们现在熟知的 举头望明月 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 。
莫砺锋在《百家讲坛》进行唐诗普及时,选取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版本, 所谓的 篡改 不是一个人任意妄为的,而是长久以来的集体选择。
古诗流传的历史,也是读者参与创造的过程,大家觉得这样更美,更朗朗上口,是千万百读者共同选择了这个版本。
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 唐 诗,它其实凝结了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后人应该抱以尊重的态度。
近年来有关版本争议源于对李白诗歌版本众多这一常识普及不够。
因此,有学者表示,国人对文史知识的缺失应引起深思,要意识到普及文史知识的必要,对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存有敬畏之心。
创作背景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 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 岁,其写作地点当在扬州旅舍。
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作品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 中的 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 霜 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 字照应了前句的 疑 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 低头思故乡 的结句。
低头 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 思 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 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 思 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 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 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 (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 自然 ,才是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 妙绝古今 。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 夜月似秋霜 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 空里流霜不觉飞 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诗的 疑是地上霜 ,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 疑 到 举头 ,从 举头 到 低头 ,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 自然 、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