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 评价
开发 请求
系统运行 和维护
初步 调查
系统 规划
可行性 研究
审批
系统 转换
系统 实现
测试
编程
审查
详细
系统
调查
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逻辑
系统 设计
设计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审查
4
10.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开发阶段
系统规划 (Why?)
系统分析 (What?)
系统设计 (How?)
系统实现 (Do)
运行和维护 (Review)
第十章 信息系统建设
10.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0.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开发是指 针对一个组织 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一个信息 系统解决方案 的活动。
任何组织在运营过 程中都会面临各种 机遇、产生诸多亟 待解决的问题,解 决这些问题可能有 不同的方案,有些 问题就会选择利用 信息技术、开发信 息系统来解决。
因此说,
信息系统是组 织上和管理上 针对环境带来 的挑战做出的 基于信息技术 的解决方案。
新信息系统的 产生,就是组 织解决所面临 问题的结果。
2
10.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系统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更新换代的过程。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也经 历着这种周期循环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组织的目标、战略和信息需要也须与 环境相适应,系统也需要不断地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由 新系统代替。
在信息系统的一个周期里,从用户提出要求到系统建成运行,经历着一系列相互联 系的工作环节。
3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的关键支撑。

从管理客户关系到处理财务数据,从优化供应链到提升员工协作效率,信息系统无处不在。

而要成功开发一个满足需求、稳定可靠且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信息系统,了解其开发的生命周期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简称 ISDLC)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用于指导信息系统从概念提出到最终退役的整个发展历程。

它就像是建造一座大楼,需要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一系列阶段,以确保最终的成果符合预期。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一、系统规划这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起始阶段,类似于为建造大楼制定蓝图。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首先,要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当前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信息系统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支持和改进。

例如,一家电商企业可能发现其订单处理效率低下,客户满意度不高,需要开发一个新的订单管理系统来优化流程。

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技术、经济和操作等方面的可行性。

这包括考虑现有技术是否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开发和维护系统的成本是否在预算范围内,以及系统是否能够被用户有效地操作和管理。

最后,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预算、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等。

这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

二、系统分析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定义和分析。

这就像是在建筑设计中确定每个房间的功能和布局。

开发团队与用户和业务部门紧密合作,通过访谈、观察、文档分析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用户的需求。

例如,对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了解员工信息管理、招聘流程、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包括需要记录哪些信息、需要生成哪些报表、不同用户的权限设置等。

然后,使用工具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来对需求进行建模和描述,以便清晰地表达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程。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成个阶段即系统规划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成个阶段即系统规划阶段
A.因不能保证采购质量,招标无效,重新组织招标 B.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企业达到三家,招标有效 C.放弃对IS09001证书的要求,招标有效 D.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企业不足三家,则转入竞争性谈判
答案:B
管理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Dec. 11, 03
JINAN UNIVERSITY
28. X公司中标某大型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并将电信代管托收 系统分包给了G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该项目,以下 关于责任归属的叙述中, 是正确的。
答案:A
管理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Dec. 11, 03
JINAN UNIVERSITY
13.根据《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管理》,有关下列术语与定义描述中,
是错误的。
A.软件可维护性,是指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
一组属性
B.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
答案:A
管理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Dec. 11, 03
JINAN UNIVERSITY
8.软件公司经常通过发布更新补丁的方式,对已有软件产品
进行维护,并在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监测并更正它们,
这种方式属于

A.更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答案:D
管理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Dec. 11, 03
D.解密算法是一簇由C到M的加密变换,即有M=(C,Kd)
答案:C
管理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Dec. 11, 03
JINAN UNIVERSITY
15.某商业银行在A地新增一家机构,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 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其新成立机构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属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开发方法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 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3.系统设计 详细描述具体实现的物理方案,回答“怎样做”的问题,称为系 统设计。 其具体内容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 处理设计和控制设计等。
4.系统制作 系统制作是根据物理方案实现可投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 主要任务是:编程(由程序员执行)、人员培训(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
7.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持续地进行系统维护。 信息系统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错误,组织所处环境不断地变化,导致信 息系统的维护与运行始终并存。
根据实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二节 结构化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要按轻重缓急,分批开发实现,相互有 关而分批进行,需要有总体的规划。在该信息系统总 体规划的安排和指导下,各个具体的信息系统才能得 到有序的开发和运行。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在Laudon六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系统规划的部分,可 以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七个阶段。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就是根据用户的系统开 发请求,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然后进行可行性 研究。 如果不可行,则取消项目;如果可行并满意, 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例如,在设计一个成绩管理程序的过程中, 只关心他的姓名、学号、成绩等,而对他的身高、 体重等信息就可以忽略。
而在设计学生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中,身高、 体重等信息必须抽象出来,而成绩则可以忽略。
抽象
数据抽象: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属性 代码抽象:描述了某类对象具有的共同行为
封装 在现实世界中,所谓封装就是把某个 事物包围起来,外界是看不到的,甚至是 不可知的。 例如:录音机、电视机、照相机等。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运维和退役等不同阶段,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保持与环境的协调。

1. 系统规划阶段在系统规划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目标,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和风险,并制定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

2. 系统开发阶段系统开发阶段是将规划阶段确定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集成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保证和项目管理,以确保开发出符合需求和质量要求的系统。

3. 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阶段是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系统的安装、测试和培训等工作。

在实施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4. 系统运维阶段系统运维阶段是系统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控、维护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以及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5. 系统退役阶段当系统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或者被替代时,需要进行系统的退役。

在退役阶段,需要制定合适的计划,并将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和迁移。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知识转移和培训,以确保业务的持续进行。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通过对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运维和退役等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系统性能、安全、稳定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管理,以及与业务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对齐。

总结: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保持与环境协调的关键过程。

通过系统规划、开发、实施、运维和退役等阶段的有效管理,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信息系统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信息系统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信息系统典型⽣命周期模型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个经典的软件⽣命周期模型,⼀般将软件开发分为可⾏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维护等⼏个阶段,如图所⽰。

瀑布模型中每项开发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l )从上⼀项开发活动接受其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输⼊。

( 2 )利⽤这⼀输⼊,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作内容。

( 3 )给出本次活动的⼯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项开发活动。

( 4 )对本次活动的实施⼯作成果进⾏评审。

缺点:过程基本不可迭代,需求在开始的不确定性,错误到最后才能发现,开发进程呈现塞阻状态2 . V 模型如图所⽰V 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 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3 .原型化模型原型化模型的第⼀步是建造⼀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户与系统的交互,经过和⽤户针对原型的讨论和交流,弄清需求以便真正把握⽤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是什么样⼦的。

充分了解后,再在原型基础上开发出⽤户满意的产品。

如图所⽰:增量模型也是原型化开发⽅法。

如图所⽰模型要点:瀑布和原型模型相结合,强调版本升级。

4.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结合起来。

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

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系列的增量发布。

螺旋模型的整个开发过程如图所⽰。

图中的螺旋线代表随着时间推进的⼯作进展;开发过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螺旋线形状。

4个象限分别标志每个周期所划分的4 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程和客户评估。

螺旋模型要点:统⼀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与增量模型相似,更强调风险分析。

5 .迭代模型喷泉模型:体现认识事物的循环迭代性,强调开发活动之间的⽆间隙性,⽆明显的活动阶段划分,适⽤于⾯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信息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信息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信息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一、数据创建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的数据疗涫滴也幌胨档撵速增长。

所产生的数据需要存储环境以利于及时的处理、管理和保护。

因而需要稳定、可其实我不想说的、高可扩展能力的存储设备。

不同的应用和数据,需要不同容量、功能和价格的存储系统,以满足合理的成本和投资回报。

数据的价值通常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因此所有数据在创建时都应当获得一个由数据的类型、数据的价值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决定的删除曰期。

系统将定期清除到期的数据。

除非对过期数据的创建进行正确的控制,否则对相关数据的搜索将会导致运营效率的不断降低。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根据应用的要求,数据提供的时间及数据和信息服务的等级,提供相适应的数据产生,存储,管理等条件,以保障数据的及时供应。

二、数据保护阶段今天很多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与信息的连续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息息相关。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化的格式出现,企业面临着如何以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管理迅速增长的信息和存储的挑战。

同时,企业的各项业务需要找到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可用性的降低,或者信息的丢失,对企业而言, 都意味着时间的浪费,生产率的降低或灾难。

从电子数据处理产生以来,对于数据保护的需求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需要防止数据受到无意或者有意的破坏。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意识到从他们的数据中心所遭受的重大损失中恢复所需要的努力和时间,以及制定相应计划的重要性。

这个解决方案是一系列技术和流程的组合:备份、远程复制和其他数据保护技术。

它们需要与一组流程和步骤组合,确保及时的恢复。

当前,很多需要大量存储的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CRM和ERP等,都需要24×7的运作和在线。

系统的可用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可用性:即使在技术上服务器和网络都是可用的, 但是如果应用系统不能访问到正确的数据,用户将认为它是不可用。

在此情况下, 即便是事先安排的停机(“备份时间”,”升级时间”等)也是无法接受的。

第二章 2-6 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 2-6 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2.6.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2.6.1.项目生命周期基础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收尾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项目阶段通常按顺序排列,阶段的名称和数量取决于参与项目的一个或多个组织的管理与控制需要、项目本身的特征及其所在的应用领域。

从预测型(或计划驱动的)方法到适应型(或变更驱动的)方法,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处于这个连续区间内的任何位置。

在预测型生命周期中,在项目开始时就对产品和可交付成果进行定义,对任何范围变化都要进行仔细管理。

而在适应型生命周期中,产品开发需要经过多次迭代,在每次迭代开始时才能定义该次迭代的详细范围。

2.6.2.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各不相同,但不论其大小繁简,所有项目都呈现下列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

1启动项目。

2组织与准备。

3执行项目工作。

4结束项目。

这个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常被用来与高级管理层或其他不太熟悉项目细节的人员进行沟通。

不应把通用生命周期与项目管理过程组相混淆,因为过程组中的过程所包含的活动,可以在每个项目阶段执行和重复执行,也可以在整体项目层面执行和重复执行。

项目生命周期独立于项目所生产(或改进)的产品的生命周期。

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成本与人力投入在开始时较低,在工作执行期间达到最高,并在项目快要结束时迅速回落。

(2)风险与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随着决策的制定与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逐步降低。

在不显著影响成本的前提下,改变项目产品最终特性的能力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随项目进展而减弱。

做出变更和纠正错误的成本,随着项目越来越接近完成而显著增高。

2.6.3.项目阶段一个项目可以划分为任意数量的阶段。

项目阶段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

所有的项目阶段都具有以下类似特征: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通常涉及不同的组织,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需要不同的技能组合。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指从项目启动到项目交付使用期间,所有与项目相关的阶段和过程。

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需要经过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在本文中,将介绍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并探讨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注意事项。

一、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阶段是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起点,主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参与方。

在此阶段,项目经理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并确定项目的关键要素,如项目需求、预算和时间限制等。

同时,还需形成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角色。

项目启动阶段的注意事项包括确保项目目标与业务需求的一致性,明确项目参与方的期望和责任,并制定初步的项目计划。

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系统功能和特性的关键阶段。

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深入沟通,了解其业务需求和现有系统的限制。

通过需求分析,项目团队能够明确项目的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系统规格说明书。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注意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理解偏差或遗漏。

同时,还需与客户进行反复确认和讨论,以确保需求符合其期望。

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的阶段。

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制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并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规范。

在系统设计阶段,应着重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取反馈和确认设计方案。

四、系统开发阶段系统开发阶段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编码和测试的阶段。

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需要按照开发计划进行编码和单元测试,并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

在系统开发阶段,需要确保编码的质量和一致性,遵循相关的编程规范和标准。

同时,还需进行充分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五、系统部署和交付阶段系统部署和交付阶段是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并交付给客户使用的阶段。

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需要进行系统的部署、安装和配置,并进行最终的系统测试和验证。

四、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四、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四、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是组织内部流程和数据管理的关键工具,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有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它涵盖了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和退役等各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以及每个阶段的重要性。

一、规划阶段在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规划阶段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明确信息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业务流程和数据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目标设定: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设定系统的目标和指标,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战略规划:制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包括技术选型、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等,以确保系统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

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基于规划阶段确定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系统开发和设计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规划阶段的需求调研结果,详细分析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明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原则。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模块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3.编码测试: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码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需求。

三、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将开发完毕的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使其可以为组织的业务流程提供支持。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系统集成:将开发完成的系统与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衔接和集成,确保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2.系统测试:对集成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培训与上线: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管理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维护阶段维护阶段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故障排除:及时处理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信息系统的第一个阶段,旨在确定用户所要求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性,以满足业务需求。

在此阶段,需要弄清楚用户具体有什么需求,以及具体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详细的确定用户对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如响应时间,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

有了这些条件,设计人员就能够确定需求,分析需要多少资源来实现这些功能。

2.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是信息系统的第二阶段,旨在根据需求分析阶段中所提出的要求,确定信息系统的架构,技术细节和接口等。

此阶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软件设计阶段和硬件设计阶段。

软件设计阶段,要求软件工程师根据确定的需求分析要求,设计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化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模块,软件内部接口等,完成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设计阶段,要求硬件工程师根据软件设计阶段中系统架构设计出来的参数,设计出系统所需要的硬件特性,如系统设备,带宽,存储空间等。

3.编码环节编码环节是信息系统的第三阶段,旨在根据系统设计阶段中设计的算法,架构,界面设计等,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真正的信息系统。

此阶段要求程序员根据设计的规范进行编码,以实现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中所提出的各项功能和性能。

4.测试验收阶段测试验收阶段是信息系统的第四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系统在编码环节至上线运行之前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符合需求,以及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

系统测试可分为功能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压力性能测试等多种测试。

测试完成后,对系统进行验收,经安装、调整、调试以及用户接受,确认系统已经满足定义的终端用户的所有要求,然后正式上线。

5.运行、监控、维护阶段运行、监控、维护阶段是信息系统的最终阶段,在系统测试验收阶段成功上线后,系统就开始正式运行。

此阶段主要是对正式运行的信息系统进行运行管理,以保证系统正确、安全、稳定的运行。

同时,要在此阶段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进行长期监控改进,如果发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还要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完整版)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完整版)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任一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都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5个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

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基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程序的编写和调式,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

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

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对于不能修改或难以修改的问题记录在案,定期整理成新需求建议书,为下一周期的系统规划做准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第三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对象的属性:反应对象的信息特征,如特点、值、状态等等。

对象的方法:用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

封装性:面向对象方法中,程序和数据时封装在一起的,对象作为一个实体,期操作隐藏在方法中,期状态有对象的“属性”来描述,并且只能通过对象中的“方法”来改变,从而外界无从得知。

二、解答题:1.、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哪些?(1)文化、社会因素,(2)科学理论因素,(3)技术方法因素,(4)专业领域知识因素,(5)环境多变因素,(6)组织管理因素,(7)经济效益因素2、简述诺兰阶段模型的划分?(1)初装阶段,(2)蔓延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6)成熟阶段3、简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部门(IT)部门的组织功能?(1)应用程序的开发,(2)系统支持,(3)用户支持,(4)数据库管理,(5)网络管理,(6)web支持。

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1)信息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信息系统规划: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义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旗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3)信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具体设计以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有分为物理设计阶段。

(4)信息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报告所确定的物理模型,将设计方案转为计算机上可实际运行的人机信息系统,并编写系统实施报告。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建设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涉及到众多的方面,如系统规划、设计、实施、运营、维护等,因此需要通过生命周期管理来维护和管理系统。

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规划、设计、实施、运营和维护。

1. 规划阶段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是决定系统范围、功能和实现方式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目标和需求,以及制定出系统的架构、流程和数据模型等。

在规划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需求分析:需要从业务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和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需求。

(2)系统架构设计: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系统的架构、模型和流程。

(3)开发计划制定:需要确定系统开发的时间、人员、资源和成本等。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将规划阶段制定的方案具体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和开发工作,以形成可实施的系统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功能设计:需要细化规划阶段确定的系统功能,明确系统的具体实现和时序关系,同时制定出详细的设计文档。

(2)数据设计:需要明确系统涉及到的业务数据和数据模型,并进行详细的数据结构设计。

(3)交互界面设计:通过绘制原型图、UI设计等方式,确定系统的用户交互界面。

3.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建设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设计阶段的方案,按照预定的进度和计划进行实施。

在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开发:根据设计阶段确定的方案进行编程开发和系统集成。

(2)系统测试:针对系统设计和功能要求,对应用程序、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测试。

(3)系统交付:在测试通过并满足规划阶段要求的前提下,将系统交付给用户。

4.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是指已经交付的系统进入到正常使用、操作、监控和维护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服务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诞生"阶段,即系统的概念化阶段"。

一旦进行开发,系统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开发"阶段,在该阶段建立系统。

第三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系统投入运行阶段。

当系统不再有价值时,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即"消亡"阶段。

这样的生命周期不断重复出现。

有人讥讽说:"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是强制性劳动的领域"。

这种说法不一定全错。

一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人们只能按照系统要求去工作。

任何用户管理人员都知道,信息服务的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源(时间和空间)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很自然的。

在鉴别、评价和选择信息服务系统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即在一种计算机上实现的技术能转移到另一种计算机上),也称为技术移植性。

在用户看来,技术移植一般是指通用应用软件的移植。

应该提醒用户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对已有的系统软件作
修改,则往往很难达到技术移植的目的。

实际上,许多公司已经感到,修改一个别人建立的系统所花的代价往往要比重新开发一个同样系统的代价要高。

有些信息服务部门下设一个质量保证小组。

其任务是保证系统质量符合预定的技术指标。

质量保证小组是由用户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组成的。

按照传统习惯,整理资料(包括编写用户手册)也是信息服务的职责。

遗憾的是,低质量的资料竟影响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达十年之久。

用户管理人员应知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能被人们理解甚至使人们曲解的用户使用手册。

针对这一情况,在系统验收时,业务部门应对各种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

数据是产生信息的根据,所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是公司每个人的职责。

信息服务系统负责对数据的存储,更改、操作和检索。

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用户业务部门。

用户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信息服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使系统正常进行。

用户必须与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合作来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

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在系统设计时要周密地考虑安全问题。

用户在实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