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自闭症汉森60天康复记
自闭症汉森60天康复记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汉森小朋友的故事,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0月份,也是他康复的第五周,这周正好是十一长假,假期结束后,妈妈来到沃桑说:“10月4号的下午,汉森和弟弟一起玩卷饼的游戏,卷饼游戏就是他躺在被子上,把自己用被子卷起来,汉森称自己变成了‘哥哥卷饼’让弟弟吃,弟弟表示不能吃‘哥哥卷饼’,因为这是他的哥哥。
汉森听完后用被子裹着自己说:‘我不是哥哥卷饼了,我是恐龙蛋。
’随后又用被子把自己围成一个圈,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我的家’。
”妈妈感觉他好像有一点想象力了!确实,这个孩子开始会玩了、会游戏了。
同样是在这一周里,一天晚上兄弟俩在小区里玩,回家后都饿了,吵着要吃的,妈妈各给一袋饼干,汉森很快就吃完了,妈妈又把剩下的最后一块蛋糕给了汉森,汉森吃得剩下一半的时候,被弟弟发现了,弟弟表示他也要,妈妈说:“没有了,明天哥哥去打乒乓球的时候再买给你。
”这时候汉森突然间插话说:“我这块是坏的。
”妈妈当时不明白他所说的坏是真坏还是哄弟弟,但是妈妈还是顺着他说:“对,坏了给哥哥吃,明天再给你买好的。
”来到沃桑妈妈和我说的时候,我说:“这小子已经会动脑筋、转弯了,会用最高的智慧--语言来解决问题了,要是以前,他一定是不给的,然后两个人一定会发生冲突,除了大声的发泄情绪以外,他没有别的方式可以去表达!但现在他会动脑筋,用这样一个小小的谎言来哄骗弟弟,以便于他自己能吃下蛋糕。
这对于汉森来说,真的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走向了另外的一条路。
”第六周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句话:“David老师,我越来越发现汉森在语言用词的广泛性上有很大的突破,对于自己的表达也越来越精准了。
恍惚间我感觉自己真的拥有了两个儿子,相比之下,仿佛以前只有一个半儿子。
”当妈妈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想不管你有没有一个自闭的孩子,都会为之动容!凝视着妈妈眼睛的时候,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
这一周汉森在家里开始画画,妈妈给他准备了一个可以擦掉、可以随时画画的画板!汉森也特别喜欢电脑,他晚上自己用拼图、画板做了个电脑,并且在上面玩买火车票的游戏,或者玩自助借阅图书的游戏,妈妈觉得他是不是在自我疗愈,妈妈说:“他简直就是个山大王。
自闭症恢复成功的案例
自闭症恢复成功的案例小明,今年12岁,是一个自闭症患者。
在他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发现他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社交障碍,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医生的诊断下,小明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
面对这个沉重的打击,小明的父母并没有绝望,他们立即寻求了专业的康复治疗。
首先,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康复评估,确定了他的康复治疗方案。
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团队的帮助下,小明接受了语言和社交技能训练,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他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他还接受了行为疗法,通过逐步改变刻板重复的行为,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除此之外,小明还接受了音乐疗法和美术疗法,通过音乐和绘画,他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也逐渐学会了欣赏和享受艺术。
在长期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小明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支持和关爱。
他们在家中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在康复治疗之外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小明的康复治疗中,与专业的康复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小明的康复努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显著的康复进展。
他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他的刻板重复行为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他对音乐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才华。
如今,小明已经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正常教育,成为了一个活泼可爱、充满希望的孩子。
小明的康复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康复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和家庭的无私支持。
同时,也要感谢小明本人的努力和坚持,正是他的勇气和毅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小明的康复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启发,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信念,自闭症患者也能够取得成功,走向光明的未来。
总之,自闭症的康复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患者本人、家庭和专业的康复团队共同努力。
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放弃希望,相信每一个自闭症患者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走向光明的未来。
自闭症治愈案例
自闭症治愈案例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可以从幼儿期被发现。
尽管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许多孩子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看
到显著的进展。
有这样一位名叫小明的男孩,他在两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
他极度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拒绝眼神接触,不懂得表达情感,更不能带着其他小朋友参加任何活动。
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他只能待
在家里,不能参加正常的幼儿活动。
小明的家人抱着一线希望,决定开始干预治疗。
他们选择了行为
和语言疗法,帮助小明适应社交环境和日常生活技能。
经过长时间的
训练,小明逐渐开始与人交流,能够与其他小朋友玩耍,还开始尝试
绘画,学习乐器和其他艺术课程。
现在,小明已经年满十岁,他过去的自闭行为已经显著改善。
他
能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与人沟通,关注别人的表情和情感,能够进行
复杂的交互,赢得了更多朋友。
他为学校的艺术和音乐比赛赢得了多
次奖项,他的热情和天赋得到了家人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虽然自闭症在很大程度上不可治愈,但是这个案例表明,通过早
期干预和治疗,自闭症的症状可以得到极大缓解,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自闭症治愈的案例
自闭症治愈的案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等特征。
长期以来,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只能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治愈自闭症的案例,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希望。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闭症治愈的案例,并探讨其中的治疗方法和原因。
小明是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他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表现出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
他的家人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治疗方法,最终找到了一位专门治疗自闭症的医生。
这位医生采用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言语训练、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经过数年的治疗,小明的症状逐渐减轻,他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6岁时,小明被重新评估,结果显示他已经没有了自闭症的症状,可以正常上学和生活。
除了小明,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例。
这些成功的治愈案例揭示了一些治疗自闭症的关键因素。
首先,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许多治愈自闭症的案例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治疗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促进大脑的正常发育。
其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非常关键。
每个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和表现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治疗,包括言语训练、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综合干预。
最后,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也是治愈自闭症的重要因素。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促进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自闭症的治愈并非不可能。
通过早期干预、个性化治疗和家庭支持,许多自闭症患者都可以获得显著的改善甚至完全康复。
当然,治愈自闭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坚持和努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治愈自闭症的案例出现,为自闭症患者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案例分析
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学实践食文化,给学生上一堂身临其境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课。
对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且对设备要求不易达到的内容,像腊肉、腊鱼的长时间烟熏制作过程,年糕的制作工艺,侗族的栏门酒的蒸制工艺等,通过走访当地少数民族家庭,参观其手工作坊,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学习和了解,然后取其易于学生制作的过程进行操作,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当中,深感他的韵味,同时拉近专业学习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距离,增强对烹饪专业学习的热爱。
4.湘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烹饪专业教师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有利于学生创作中来源生活中的文化艺术。
结合烹饪专业教学课题,给予具体示例进行教学。
如,进行菜肴实例《腊味合蒸》的教学时,就是新课内容与乡土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结合的有益尝试。
教学内容包括指导学生选择原料、初步加工方法、蒸制方法的掌握和菜肴的造型,学习菜肴造型图案的设计,力求达到引导学生对烹饪教学中图案的对称和谐统一,原料质地的搭配,营养合理性的组合。
此外,也通过给学生讲解几种腊制品的制作由来和民间饮食习俗,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腊味合蒸等乡土资源的了解,也能增强学生对专业文化的热爱。
通过这种系统学习,让学生接触大量湘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品,并让他们单独和小组合作制作菜肴,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教学效果肯定就比较满意,学生的烹饪作品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湘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烹饪教学中价值的实现(1)加大宣传,营造校园环境。
湘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特色文化,加大宣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广泛的参与度,营造一个学习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氛围。
学校可以利用文化长廊精选学生菜肴作品,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见闻与图文比较。
利用校园广播解说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风土人情。
开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周活动,通过热菜、面点、冷拼、雕刻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处处感知、参与湘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当中。
儿童康复成功个案展示
儿童康复成功个案展示这是一则关于儿童康复成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小雨的女孩。
她刚出生时,家人都觉得她一切正常,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人却发现她的发育和同龄孩子不太一样。
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时,大脑发育速度特别快,但小雨就是不怎么开窍。
刚学会爬时,明明应该站起来的年龄,她却依然像只小青蛙一样趴着,眼睛里没有一丝求知的光。
那时候,妈妈心里简直是五味杂陈,心疼、焦虑、甚至有些自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不过,幸运的是,小雨的爸爸妈妈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
她们听说了儿童康复治疗这件事后,毫不犹豫地就带小雨去做了评估。
医生告诉他们,孩子确实有点小问题,可能是轻度的运动发育迟缓。
别看这几个字听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对家长来说,心里那个翻江倒海的滋味,简直比爬山还累。
可是,医生话说得实在:孩子有救!只要早发现,早干预,康复的希望是很大的。
于是,小雨的爸爸妈妈开始带着她去做康复训练。
乍一看,这些训练可真是眼花缭乱,有的看起来像是做游戏,有的却又像是在做体育课的项目。
比如,有一个训练项目叫“平衡木”,小雨需要站在一根细细的木板上,维持平衡。
刚开始,小雨一站上去就跌跌撞撞,甚至都站不住,眼看着她的小身子左摇右晃,妈妈的心就像被提着一样,真怕她一不小心摔倒了。
但是,医生却是鼓励得不行,说这是正常的,耐心点,慢慢来。
渐渐地,小雨在这个平衡木上站得越来越稳,身体的协调性也提高了。
看到小雨能做得越来越好,妈妈的心情也开始放松了,笑容终于在她脸上绽开了。
康复治疗也不仅仅是这些体育项目,有时候还是心理上的调整。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小雨特别害羞,每次见到陌生人就会躲在妈妈身后,眼泪汪汪的。
可是,经过康复师的引导,渐渐地,小雨学会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会了和人交流。
那种从不敢开口到终于勇敢说话的变化,简直就像脱胎换骨一样。
小雨的爸妈看到她一点点变得自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孩子成长的过程,真的是一点一滴累积的奇迹。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
——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
我本来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
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
教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教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
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
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教师屡次找我谈话。
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
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疑心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
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方法,四处求医。
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
2021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
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
教授建议让孩子进展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场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才能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
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
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缺乏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病症缓解和消除。
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
渐渐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
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
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病症有所改善,学习才能和语言交流才能有些进步,但身体协调才能、生活自理才能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
幼儿园康复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康复教育案例分享主题:幼儿园康复教育案例分享要求:根据实际案例,阐述幼儿园康复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以及对幼儿康复带来的影响和提升。
案例一:某幼儿园孤独症幼儿康复教育案例这个案例涉及的孩子名叫小明,他是某幼儿园班级中唯一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孩子。
在幼儿园开始实施康复教育之前,小明表现得异常羞涩、退缩,而其他孩子也看到了他的不同,逐渐疏远他,使他更孤立。
但是,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并没有放弃小明,他们通过邀请专业康复师来幼儿园工作,为小明量身定制了包括言语和运动康复在内的多种康复方案。
同时,他们也积极与小明的家长和医生沟通,共同协作,维护小明的身心健康。
在三个月的康复训练之后,小明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变化:他与其他孩子积极沟通、玩耍,表现也更活跃、外向。
通过康复教育的实施,小明已经克服了很多障碍,学会了更好地融入班级和整个社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二:双重障碍幼儿康复教育案例这个案例涉及的孩子是一名有着明显的行为和认知障碍的幼儿,他名叫小王。
小王几乎不能自理,不能控制情绪,经常出现咬人和攻击行为。
在幼儿园,小王一度被孤立起来,因为其他孩子害怕他,而且老师们也缺乏应对他的经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决定实行双重策略,包括为小王寻找适当的康复方案,同时为老师们提供专业的培训。
在康复方面,这个幼儿园邀请了比较有经验的康复师,定制了一系列包括理疗、行为训练、认知训练、口语训练等康复方案。
在教师培训方面,现场康复师与老师们一起合作,共同探讨应对行为障碍幼儿的细节和方法。
在康复教育实施的几个月之后,小王的行为和认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进。
小王不再出现咬人和攻击的情况,他的表现越来越好,老师们也变得更加熟练,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帮助行为或认知障碍的幼儿,从而更好地融入整个班级。
结论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康复教育在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和认识能力、改善幼儿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及改善幼儿行为表现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闭症孩子康复的案例
自闭症孩子康复的案例
案例一:
方案:经典行为分析(ABA)
患者:小明,8岁小男孩,患有轻度自闭症
具体情况:小明无法与同龄小朋友进行团体活动,几乎没有口头交流,只能在有同伴
陪伴下做一些有规律性的活动,其语言、动作及思维能力大大落后于同龄儿童。
疗程:小明每周有定期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和有效的治疗,小明情况有了较
大的改善,能与同学有一定的对话,也能独立完成一些家庭作业,并且与同伴进行有规律
性的游戏;可以在教室中做集体活动,也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和睦相处;之后小明在经
过音乐、画画及动手活动的辅助治疗下,表现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其他小孩聊天,
主动说几句话,有可能和其他小孩一起打扫寝室,而且行为居然更加端正整洁,小明也能
跟老师有口头的交流,经过行为改变和辅助活动及诅咒等治疗,小明不仅表现得更加自信、更加有自制力,也能更有礼貌的把控着自身的行为,而且学习效果有了质的提高,更加适
应现实生活。
结果:小明在经过学习经典行为分析治疗的一段时间以后,能够逐渐融入社会,具有
一定的关系建立能力和运用社会礼仪的能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有能力适应环境,他更能与家庭、教师和同伴交往愉快,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
幼儿园自闭症康复日记:康复训练案例分享
幼儿园自闭症康复日记:康复训练案例共享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幼儿园开展合理、全面的康复训练更是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个自闭症患儿在幼儿园的康复训练案例,希望能为更多关心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和幼儿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 背景介绍小明(化名)是一名自闭症患儿,就读于某某市XX幼儿园。
在入园前,小明因自闭症而面临着沟通障碍、社交能力欠缺等问题,对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来帮助其逐步融入幼儿园生活。
2. 康复训练内容基于小明的自闭症特点和症状,幼儿园康复训练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图卡和语音模仿等方式,鼓励小明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扩展其日常用语和表达能力。
- 社交能力培养:安排小明和其他健全儿童进行互动游戏、合作活动,促进其对社交环境的适应和融入。
- 情绪管理训练:针对小明容易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组织放松训练、安静活动等,帮助其学会放松、控制情绪。
- 行为规范引导:通过塑造正面样板、制定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小明改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康复训练过程在实施康复训练过程中,园方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小明的康复训练。
幼儿园老师通过观察、记录小明参与各项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鼓励小明的家长在家也进行相关康复活动的延伸,帮助小明巩固训练成果。
4. 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康复训练,小明在各个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语言表达方面,小明能够主动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在社交能力方面,小明逐渐融入园内的集体活动,并与其他儿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方面,小明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闭症康复案例
自闭症康复案例
莉莉(化名)是一位五岁的女孩,被诊断为自闭症。
在她出生的头几年中,她没有任何问题,但在三岁时,她开始失去语言能力,不再和人互动,不喜欢被触碰或紧搂。
在学校和家庭中,她都表现出重复和刻板的行为,如摆弄手指或玩具,不理会别人的请求或指令。
她还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到强烈的不适感,如接触声音,光线,气味,人群和新事物。
当她五岁时,她的父母决定寻求康复治疗的帮助。
在经过评估之后,康复医生建议采用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强化机制来改变行为的方法。
治疗使用了一个名为“福音”(VOCA)的计算机软件,帮助莉莉学习和表达她的感受和需求。
它还使用了一系列有趣和刺激性的活动和游戏,以吸引莉莉的注意力和激发她的兴趣。
这些活动包括角色扮演,物理活动,音乐,艺术和书籍阅读。
治疗开始后不久,莉莉开始表现出积极的变化。
她的言语能力开始提高,她表现出更多的互动和沟通。
她还开始关注其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并积极与他们互动。
治疗的过程中也发现她的感官过敏有所减轻,可以在更多不同的环境中逗留。
毫无疑问,莉莉的进步激励了她的父母继续支持她的康复治疗和教育。
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等。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以期望帮助他们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案例一:小明(化名)是一名6岁的自闭症男孩,他的家人发现他在社交交往上有明显困难,言语表达能力不足,经常出现刻板重复的行为。
在接受康复治疗后,小明的康复进展如下:首先,小明接受了行为疗法的训练,通过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奖励机制,帮助他逐步改善了社交交往的能力。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人对小明进行了积极的正向激励,鼓励他尝试与他人进行交流,逐渐增加了他的社交技能。
其次,小明进行了语言治疗,通过语音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方式,帮助他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
医生和康复师们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小明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逐渐克服了言语障碍,能够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最后,小明接受了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培养他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能力。
在训练中,小明逐渐学会了与他人进行合作、分享、沟通等社交技能,增强了他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综合的康复治疗,小明的自闭症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这个案例充分表明,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结合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以期望帮助他们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康复资源和支持,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希望。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案例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案例
嘿,咱今天来聊聊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事儿呀!你知道吗,那些孤独症的孩子就像孤独星球上的小星星。
就说小明吧,他刚来我们康复中心的时候,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缩在角落里不说话也不动。
我们的康复师团队可没有退缩呀!康复师们试着一点点地接近他,跟他说话,就好像在轻轻地敲开他那紧闭的心门。
“小明,你看这个玩具多好玩呀!”康复师温柔地说。
慢慢地,小明开始有了反应。
从一开始的偶尔看一眼,到后来会跟着康复师的指示做一些动作,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就像是黑暗的房间里突然透进了一丝光亮。
在训练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呢!老师们不断地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小明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
有一次,我们在教室里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角色扮演活动,小明居然也参与进来了,虽然还有些拘谨,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啦!难道不是吗?
再看看小红,她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好像漠不关心。
但我们没有放弃呀!老师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引导她。
“小红呀,来和我们一起唱歌吧!”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红也开始有了变化,她会对着老师笑了,会主动和小伙伴打招呼了,这简直就像春天里的花朵突然绽放了呀!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可不简单,这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但每当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我想说,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去关爱这些孩子,他们一定能在自己的星球上闪闪发光!你说呢?。
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
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的综合症,其症状包括社交交往障碍、语言和沟通障碍、刻板和重复的行为习惯等。
自闭症症状早期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得到改善和缓解。
以下是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
1.张先生的儿子小明,在3岁左右就被确诊为自闭症,他不喜欢与人互动、没有语言交流能力,而且对刺激很敏感,喜欢做一些重复性的行为。
为了让儿子更早的接受康复治疗,他选择了家庭式康复和干预,通过与儿子进行交流和激励,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月后,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开始主动与家人交流,纠正了一些错误行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自闭症状,应该积极带着孩子去正规的医院治疗。
2.李女士的儿子小华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很少笑,也几乎没有眼神交流,更不用说和别人玩耍了。
从5岁到8岁期间,小华的父母带他去了许多医院,但是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他们听说了一所名为“爱尔康”的康复机构,机构采用的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他们选择带儿子去试一下。
在三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小华非常认真地接受了治疗计划,每周5天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和语言能力练习,两个月后,他开始有了一些进展,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做出了更多不同的表情,听起来更加流利。
现在,小华在学校可以独自就餐,与同学玩得也很开心。
1. John Holland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自小就显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习惯,如喜欢翻转物品、对声音特别敏感等。
到10岁时,他依然不能和别人正常交流,并且情绪非常不稳定。
他的父母和治疗师选择把他送到一个名为“青草地”的康复机构,该机构采用的是“感觉统合疗法”,旨在通过盲人舞蹈和音乐疗法等方式激发患者的感官统合能力,以达到治疗效果。
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训练之后,John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可以跟父母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能够主动找人交流,他还开始参加一些社交性活动,这些进步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非常有帮助。
2. Oliver Merks是一名年仅4岁的自闭症患者,他在社交和语言方面都存在着困难,他的妈妈发现他很难与其他孩子玩在一起。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案例在康复团队成员的协作下,为小明量身定制了一套康复教育计划。
首先,康复团队成员进行了入职评估,评估小明的发育水平、认知能力、关注点和兴趣等。
他们发现小明在视觉和动作发展上处于正常水平,但在语言和社交互动方面明显滞后。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康复目标。
康复教育计划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小明与他人建立眼神接触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的社交互动能力、增强他的言语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设计方面,康复团队以游戏为基础,结合积极参与、模仿、重复等教育原则,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眼神接触游戏、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
在眼神接触游戏中,教师会用鲜艳的颜色或吸引人的玩具引起小明的注意,并引导他与教师进行眼神接触。
当小明成功完成眼神接触时,教师给予赞美和奖励,不断强化他与他人的眼神接触和社交交流。
在模仿游戏中,教师会模仿小明的动作,并鼓励他模仿教师的行为。
通过游戏的方式,小明可以学习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行为,增强他的社交互动能力。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发小明与他人间的交流。
教师会模拟真实场景,例如买东西、问路等,让小明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除了康复课程,小明还接受了一对一的定制教育辅导。
教育辅导师会根据小明的个别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并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
他们会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图表和图片等,帮助小明理解事物,并通过图示沟通工具,提升小明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在每周例会上,康复团队成员会对小明的康复进展进行评估和讨论,并根据小明的特点和进展调整教学计划。
他们定期与小明的家人进行会谈,提供康复计划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小明提升发展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教育,小明在社交互动、眼神接触、模仿能力和言语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能与他人建立眼神接触,逐渐开始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并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小明的家人和教育者对他取得的进展感到非常骄傲和满意。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综合的康复教育计划,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社交互动和言语沟通方面的困难。
自闭症儿童成功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成功康复案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重复行为和兴趣、语言发育受限等。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语言训练、药物治疗等。
本文将介绍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成功康复案例。
一、患者基本情况小明,男,6岁,于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其主要表现为不善言谈,不喜欢与人交流,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家长曾多次带他去医院治疗,但效果不佳。
二、康复治疗过程1. 行为疗法小明在接受治疗前经常出现自我伤害和攻击行为。
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医生首先采用了行为疗法来控制这些不良行为。
通过奖励正面行为和惩罚负面行为,逐渐改变小明的行为模式。
2. 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能力很差,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与人交流。
为了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医生采用了语言训练的方法。
通过模仿和模拟日常对话,帮助小明逐渐学会与人交流。
3. 药物治疗小明在治疗过程中还接受了药物治疗。
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镇静剂和抗抑郁药,以减轻他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4. 家庭支持康复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的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
小明的父母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
三、康复效果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明逐渐展现出了改变。
他开始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他不再出现攻击行为和自我伤害行为。
在家庭环境中,小明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四、总结自闭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综合治疗的神经发育障碍。
本案例中,小明在行为疗法、语言训练、药物治疗和家庭支持的综合治疗下,取得了显著的康复效果。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案例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案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案例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性疾病,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语言交流困难、重复行为等。
对于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和情感交流能力,促进早期干预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个自闭症幼儿园康复教育的案例。
案例概述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为男性,3岁。
家长因其孤独、不善言语等特性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医院的综合评估,确定其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综合治疗方案中的康复教育环节在幼儿园进行。
康复教育目标针对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社交互动技能。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的沟通十分困难,通常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没有核心意义。
因此,康复教育的重点是帮助这个孩子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协作和转换注意力等方式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同情心。
2. 提高情感沟通的能力。
由于贫乏的非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障碍,自闭症儿童很难理解别人的情感和情绪,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康复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其情感表达的能力,让他意识到他人的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促进行为和动作的发展。
自闭症儿童往往表现出行为和动作方面的差异,如重复行为等。
因此,康复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发展新的行为和动作的方案,掌握一些自我控制和反应调节的技能,在正常的生活场景中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康复教育方案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学、家长指导、课程设置等。
教师教学。
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和情感交流能力,教学环节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与孩子建立互动关系。
教师需要花时间与孩子建立联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例如游戏、谈话等,使孩子逐渐放下害羞心理,建立互信关系。
2. 协助孩子对他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和实际示范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让他们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制定适应性计划。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户外康复案例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户外康复案例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的小朋友叫明明。
明明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开始,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记得有一次,我们带孩子们去公园进行户外康复活动。
那时候,明明就一个人站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孩子嬉笑玩耍。
我走过去,轻声地对他说:“明明,我们一起去玩那个滑梯好不好呀?”他没什么反应。
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特别着急,难道这次活动又要这样度过吗?
就在我有些灰心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跑过来了。
“明明,和我们一起玩吧!”“对啊,明明,快来呀!”小朋友们热情地呼喊着他。
这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明明的世界。
只见明明慢慢地抬起头,看了看大家,然后竟然朝着滑梯的方向走去了!哇,当时我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这不是有希望了嘛!
从那以后,每次户外康复活动,我们都鼓励其他小朋友多和明明互动。
就像大家一起玩泡泡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会拉着明明一起去追泡泡,“明明,快来抓这个泡泡呀!”“哈哈,明明,看这里有个大泡泡!”明明开始
逐渐融入大家,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他就像一颗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的小种子,慢慢地开始发芽、成长。
现在的明明,在户外康复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
他会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快乐。
这不就是最好的进步吗?难道这不令人感到惊喜吗?
我想说的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
就像明明一样,只要我们努力,他们也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呀!。
关于对患有自闭症倾向的特殊幼儿的矫治案例记录
关于对患有自闭症倾向的特殊幼儿的矫治案例记录幼儿姓名:蒋正
情况介绍:蒋正一入园就表现出与其他小朋友明显不同的行为举止,如:特别不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及同伴、教师的呼唤没有反应:不会表达自己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回避别人的目光;不说话等。
这一系列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们两位老师的注意,于是我们请教了董李凤美学校的研究员,经鉴定蒋正患有自闭症倾向。
观察记录(一):
早上8点多蒋正来园,我一连数遍主动与他打招呼:“蒋正
早!”,但是他仍然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当我蹲下身子与他打招呼时,他一边挤眉弄眼一边迅速转过脸去,表现出明显的拒绝与回避。
外公和他说再见,他也是同样不予理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蒋正始终一动不动的坐在老师帮他搬来的椅子上,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小伙伴的邀请,他就是不参加任何活动,连小便洗手也要老师拉着他去,帮助他穿、脱裤子,擦肥皂、冲洗、擦干就像是一个线木偶,也没有任何语言和表情。
分析反思: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蒋正的父亲工作繁忙,对家庭照顾极少,母亲性格内向对其也疏于照顾,平时蒋正都由外公照顾,但是由于外公还要照顾患病的老伴和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只能以事事包办代替的方式在身体方面给予照顾,无暇顾及其他方面,因而蒋正已经习惯生活在缺少沟通和语言刺激的较为封闭的家庭环境中、造
成他沉默、孤独、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的个性。
入园以后,蒋正更是对幼儿园这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以及教师、同伴这些非家庭成员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因此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孤独症康复案例范文
孤独症康复案例范文一、初见小宇。
小宇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当他第一次来到我们康复中心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小的“独行侠”。
他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怎么感兴趣,眼睛总是盯着自己的小手,或者看着某个角落发呆。
他不怎么和人对视,就像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我试着和他打招呼:“小宇,你好呀!”他就像没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
他的妈妈在旁边无奈又焦急地看着他,眼里满是担忧。
二、开始干预。
1. 建立信任关系。
我们深知,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信任。
所以,我开始陪着小宇做他唯一有点兴趣的事情——排列积木。
我没有过多地打扰他,只是静静地坐在他旁边,模仿他的动作,和他一起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排列整齐。
一开始,小宇还是不理我,但慢慢地,他开始允许我靠近他,有时候还会偷偷看我一眼,这可是个好兆头呢!2. 融入社交元素。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在排列积木的时候加入一些简单的社交互动。
我拿起一块红色的积木,对小宇说:“小宇,你看这个红色的积木像不像一个小苹果呀?”他没有回答我,但我发现他的眼神在那块积木上停留了一会儿。
我没有放弃,继续说:“我们一起找一个绿色的积木来当树叶好不好?”这次,小宇竟然伸手拿了一块绿色的积木递给我。
他妈妈在旁边激动得差点哭出来,我也特别高兴,这是小宇开始与我互动的第一步。
三、突破与成长。
1. 语言爆发期。
随着我们互动的增多,小宇的语言能力也开始有了起色。
有一天,我们在玩动物拼图的时候,我指着拼图上的小狗问他:“小宇,这是什么呀?”他小声地说:“狗。
”这简单的一个字,就像天籁之音一样。
从那以后,小宇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开始说更多的词语,从“猫”“鸭”到“吃饭”“喝水”。
他妈妈高兴地说:“感觉小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突然就会说话了。
”2. 社交进步。
小宇不仅语言进步了,在社交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邀请了中心里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参加。
刚开始的时候,小宇还是有点害怕,紧紧地拉着我的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
——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
我原本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
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
老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
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
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老师多次找我谈话。
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
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
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办法,四处求医。
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
2014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
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
教授建议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始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
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
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症状缓解和消除。
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
慢慢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
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
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有些提高,但身体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
我给一位资深原始点义工打电话询问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他向我推荐了一位在北京的老师。
我立即带孩子登门拜访。
到老师那儿后,老师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我给孩子按推的手法及内外热源补充的情况,最终确定孩子体内长期热能不足,各脏器组织运转失调,身体状况属于“严重热能不足及体伤”,老师给孩子认真做了评估并制定一整套身体调理方案:1.让他每日服用20g红参煎汤来补充内热源;2.每日做三次对应原始痛点(重点为耳后及枕骨下沿原始痛点)按推;3.用外热源24小时温敷;4.多吃温热性食物,禁吃水果等寒凉食物;5.加强体育锻炼,
如跑步、跳绳、爬山等;6.劳逸结合,早睡早起;7.家长心理调整,改变观念,保持良好情绪。
这样治疗几(应确切)天后,孩子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的症状明显好转。
治疗半月后,这些症状开始消失,脸色也逐渐红润了。
治疗一个月后,孩子体力有了明显改善,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可以连续跳绳十几个,能够持续步行45分钟。
这使我看到了希望,坚定了用原始点治疗的信心。
老师还鼓励我深入学习原始点理论。
他一边指导、纠正我的按推手法,一边深入浅出的给我讲解原始点理论,进一步改变了我对疾病的认识,让我坚定了原始点能调理好孩子的信心。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闭症孩子的所有异常行为和症状是果不是因,不是某一组织或某个器官运转不正常造成,是身体热能不足及组织、器官运转失调形成的体伤导致的。
后来,老师按照张医师“以人为本,以病为师”的治疗宗旨,根据孩子的康复进展和承受能力把每一环节都定量,并做了更精细的调整:内热源红参在每日20g的基础上增加到30g;外热源红豆袋的温度调整到孩子感觉舒适的温度,每日24小时温敷;睡眠时把电热毯换成水暖垫,温度控制在孩子感觉舒适的温度等。
2015年9月1日,他又重新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经过家里和学校老师的相互配合。
培养孩子很好的学习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
2.认真快速地完成每份作业。
3.检测时加快答题速度。
4.争取每天都有点小进步。
5.尽最大的努力来完善自己。
重新
入学到现在,又将近10个月过去了,孩子能够很好地融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能够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活动,尽管做不到和普通孩子完全一样,但不再是一个特殊另类的学生了。
现在我的孩子能唱歌;能微笑的与人交流;能背诵古诗;能做出简单的数学题,甚至是应用题;能连续跳绳40多个;我们一起去爬山,他能坚持六个小时。
语文方面,识字量增加较多,能大声地朗读课文,普通话有明显进步。
写字进步较大,抄写本基本能当堂完成,字迹有力。
课堂能参与举手发言,口齿清楚。
数学方面,能完成口算,简单的应用题。
美术方面,特别喜欢画画,画得非常好。
音乐方面,得到音乐老师的表扬,参与积极性较好,乐感较强体育方面,体力加强了,颠球和跳绳有进步。
今后还需要加强培训方面:生活自理能力有待加强,口语交流稍有困难,背诵比较吃力,不喜欢课外阅读。
还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孩子的总体状况与刚入学时相比,已是天差地别了。
这已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到了胜利的前景。
这一年来,我运用原始点疗法坚持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早晚给孩子做两次按推。
补充内外热源、多吃温热性食,禁吃寒凉食物,增强身体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2、让孩子参加互动活动,激活孩子的主动性,适当进行亲子心理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关爱,没有歧视,建立孩子自信心走出封闭阴影,让他感受生活的阳光快乐;3、坚持运动锻炼,天天陪孩子走路
上学,骑自行车上学。
一路走来,我看到了太多的家长因为孩子患自闭症寝食难安,因为孩子哭闹、好动被折磨得近乎崩溃。
我想对家长说:“这不是孩子的错,他们比我们更痛苦,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肯定。
只要有一线希望,即便他们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们也要用尽全力,为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
最后,我要感谢张钊汉医师,因为他的大爱之心,我们这些自闭症患儿的父母才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张医师太太的生命没有终结,她生命的力量在我的孩子身上,在千千万万个受益于原始点的患者身上。
我还要感谢无数原始点践行者,他们不仅传承了治病救人的医术,更把无私奉献的大爱传递给周围的人,让原始点的神奇一次次被见证,让民众对健康真正有了主动权。
妙手仁心,悬壶济世,你们是我身边最好的诠释者。
我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他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和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的老师们。
在此,我特别感谢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的魏青云校长和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的孙忠心校长,他们的关爱让我的孩子不但没有受到歧视,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呵护。
“为人师表”,他们给孩子做出了最好的阐释。
2016年6月鲍贤敏按: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在美国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
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可以早至婴儿18个月大的时候),但伴随终生的疾病。
目前西医认为自闭症病因不明,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
尽早干预是治疗关键。
中国的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
其中,0-14岁的患儿可能超过200万。
但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教育长期缺位。
2015年1月27日,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