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加。

其中,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

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而盈余管理则是企业调节报告期盈亏以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其内在联系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对盈余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

例如,当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时,可能会通过调整内部控制来达到调节盈余的目的。

三、理论框架本文以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理论框架。

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其次,探讨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路径和机制。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和补充。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法,收集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分析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典型企业进行深入剖析,以验证理论框架的正确性。

五、实证分析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较低;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可能较高。

这表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六、案例分析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内部控制体系和盈余管理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浅析目录引言一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1变更折旧方法2变更存货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二关联交易的调节三资产债务重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3改革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和管理者薪酬制度二加强外部监督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2完善监管制度四结论正文摘要

相应的核算方法 ,提高收益或 隐藏亏损 。 ( 二) 关联 交易的调 节 目前 ,在我国证券 市场 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 管理 的 行为相当普遍 ,上市公 司与其控股公司之间通过优质资产注入 、置换 劣 质资产 、更换 经营项 目和转移利润等非公平交易 ,在短期 内迅速提升 上 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重组绩效 。 ( 三) 资产债务重组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 ,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资产 重组达到扭 亏为 盈 的 目的,债务重组时 的利得作为营业外 收入计人资本公 积 ,在财务报 表 中就反 映出增加利 润 ,而在 计算 每股收益 时 叉不必将 增 加的部 分扣 除,这为上市公 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 了很大 的空 间。 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的治理
我 国上市公司 目前的治理结构存 在着很多 问题 ,比如公 司股权高度 集 中、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等。要健 全公 司治理结构 ,规 范盈余 管理 ,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 l 、优化股权结构 我 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相 当集 中,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不 能 自由 流通 ,首先应该降低第一大股 东的持股 比例 ,降低 国有 股股权 的 比重 , 或者直接注销部分国有股。 2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我 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要求独立董事 比例至少为三分之 一 ,可 以 适 当提高独立董事的 比例 ,并且在各 个环节上 加强独立 董事 的独 立性 , 独立董事的报酬 可由专 门的独立董事基金支付。独立董事的专业性也 是 个重要 影响因素,独立董事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公司管理经验和财务 管 理知识 。 3 、改革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和管理者薪酬制度 单 一的业绩评价指标直接作用于管理者的薪酬制度 ,从而影 响企业 管理者的行为 ,成为其盈余管理操纵 的直接原因。首先应该要建立经 济 增加值 与平衡积分卡相结合 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遵循企业业绩评价从 局部到全面 , 从 短期 到长期 的考核原则。而管理者薪酬制度也应该兼顾 短期和长期经 营业绩 ,比如基本薪资 、奖金与股权 激励相结合 。 ( 二)加强外部监督 1 、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 目 前 我国上市公 司不规范 的盈余管理行为还很普 遍 ,应该要对其进 行更强有力 的外部制约 ,首先就应该完善审计监督制 度 ,加强注册会计 师的独立性 ,并对其行为进行规范 ,建立完善的审计 直翻体系 ,加大其 审计舞弊行为 的处罚力度 ,使注册会计师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的审计 。 2 、完善监管制度 目前我 国证监会关于上市 、配股 、停牌 的规定相对单 一,应 当建立 个多维控制体系 ,制定完善的新股发行 以及配股程序 。另外 ,证监会 应该明确监管职责 ,加强监管力度。

我国上市公司盈的余管理研究可编辑

我国上市公司盈的余管理研究可编辑

瞎压斜技大学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学科门类: 管理学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学院培养单位:王瑞丽硕士生:导师: 上官鸣年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目的逐步增多,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然而,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例屡见不鲜,个别公司因为出具虚假报告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而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或停牌。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对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会产生~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盈余管理相关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盈余管理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盈余造假问题,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对盈余管理工具的研究也有助于监管机构设定相应的监管程序和方法, 及时并准确的发现违法行为,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之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

论文第一部分是针对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出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部分通过构建盈余管理相关理论体系,阐述其本质内容、动机与目的, 并总结国内外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第三部分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工具的选择做出理论上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现出的新动向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实证研究其选择偏好,以将规范研究得到的结论具体化;然后将同种偏好的上市公司进行归类汇总,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

最后,本文第五部分综合上述研究结论, 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各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变更会计政策与估计、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利用收入和费用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还包括关联交易方式、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方式、资产评估方式、金融工具的计量方式以及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各种方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资产的价值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作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资产评估,已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又一种新工具,它的运用不仅与我国会计准.幂监管政策有关,而且与专业人员素质和公司治理水平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选取年公布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在实证分析中发现发现负债权益和固定资产的评估是其操纵的重点。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2 . 盈余管理产生 的基本条件 ( 1 信 息的不符。 产生盈余管理的条件之一则是信息不对称的存
在, 也就是不符合 。 直接运作-  ̄ - J , k 的信息提供者 , 企业内部的各种信
息都由f 电 1 门 掌握 , 而使用者去了解企业的各方面状况只能靠管理当 改制后上市 的这些公 司在计划经济时期 , 都实行利润上缴 ; 在改
充分的评价, 这样则可能有了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
因之 一 , 最 终 形 成 了 上 市 公 司 上 市后 就 面 临 的资 金 枯 竭 的危 险 ,
于是这些公司产生了强烈 的盈余管理 动机 。 f 2 ) 会计 固有 的特点 和局 限性 。会计信息是会计过程的最终 公 司难 以正 常运转 ,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结构不科 学 , 管理层的筹资 目的有最大 产物 , 在一定程度来说它是 由主观判断产生的 , 是会计主体相关 最 后 ,
局通过提供的信 息。所以, 相对于管理者 , 信息 使用者就处于劣势。
为银行贷款之后 , 资本 的严重不 足 , 这就使企业产生了再 筹资的
我国股市属于监管当局 向国有企业发放特许经 如果管理当局不客观、 完整、 及时披露其拥有的信息的话 , 使用者很 强烈欲望。其次 ,
难获得管理者独占的信息,这样也就不能对提供 的信息做出真实 、 营权 交 易 的市 场 ,这 种 特 征 是 上 市 公 司 整 体 盈 利 质 量 低 劣 的原
3 . 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关联交易 、 非经常损益关联交易
在 我 国 的 上 市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当 中存 在 这 样 一 个 普 遍 的 问
题, 那就是母公 司“ 一家独大” , 与上市公 司之 间的关联交易受 到
3 . 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相关表现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上市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也逐渐增多。

其中,资产减值问题是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资产减值是指公司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入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包括资产减值的类型、原因及对策,特别关注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影响,旨在为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和稳健性的提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财务模型等多种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 文献综述:综合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包括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以了解目前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及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证分析: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分类等。

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并结合面板数据及定向投资等因素,分析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和作用。

3. 财务模型:通过建立财务模型,考虑各种因素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影响,包括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盈余管理等,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风险的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本研究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在于:1. 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揭示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财务稳定性及财务透明度的影响,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2. 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财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及其成因,构建全面、科学的研究框架,为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细致的数据和有力的支撑。

3. 结合面板数据及定向投资等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更加精准的预测模型,实现更加准确的资产减值预测及风险评估。

四、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特别关注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影响,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如下:1. 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类型、原因和对策,揭示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和作用;2. 建立全面、科学的研究框架和财务模型,深入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实现资产减值的预测及风险评估;3. 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参考,帮助相应企业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减轻资产减值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况 来 看 .由于 试 点 的 企业 基本 上 按 照 利 润 总
西 方政 治活动 理论得 出 了政 治活 动要 利用会计数据 的结 论 ,如征税 、行业监管和 反托拉斯监管等。公司为避 免由于政治原因 而负担的支出即政治成本支出,往往采取 有
利于 自己的盈余管理行为 首先是从政府手
中寻求 会计 准则 的制订权 和具体准 则的选
维普资讯
孟 艳 琼
f 武汉理 工 大学管理 学院 , 湖北
摘 要
管理 问题 是 目前 我 国财 务 会 计领 域 的新 课 题 , 需进 行研 究 阐述 了盈 余 管理 的产 生 , 亟 分析 了
盈余管理的三大假设 厦其 中国特 色, 而在论述盈余管理 负面影响的基 础上 , 进 对如何有 效防范盈余管理进行 了系统的研
究。
关键词
盈 余 管理
会 计 信 息 公 司治 理 结 构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38 2 0 )4—17— 3 0 1 7 4 (0 20 2 0
中图 分类 号 F 3 809
盈 余管理 一 直是 国外会计学 和经 济学 专家广泛研究的课题 。 日前 。由于我 国资本 市场处于祈步发展 阶段 ,有关法律及会计制 度规范不完善 ,上市公司产权模糊 ,尚未建 立起 有效 的激励 与约束 相制衡 的现代公 司 治理结构 , 致使公司管理 当局追求 自身利 益 最大化的盈余营理行为呈愈演 愈烈之势 ,有 的甚至已变质为 “ 利润操纵 、会计作假 “ 等 违法行 为 .引起政界 、学界及实务界人士 的
广泛美注。
方 ,股 东支付给管理当局的酬金通常包括 : 薪金 、奖 金 、期股 、股票期 权及其他收人项
目。
的实证研 究表明 ,在其 他条件 相同 的条 件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盈余的处理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实现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通常包括盈余的调节、盈余的平滑、盈余的滞后和盈余的创造等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

在盈余调节方面,有关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的操纵、盈余质量和盈余预测等领域。

国外学者Dechow等(1995)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种手段:会计政策选择、盈余平滑和盈余滞后,并指出这些手段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

在盈余平滑方面,Schipper(1989)提出了盈余平滑的概念,并认为企业通过挪用盈余来降低盈余变动的幅度,以此来减少投资者对盈余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盈余滞后方面,Beaver等(1980)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会在未来报告期内滞后地调整盈余,以实现盈余的平滑和操控。

还有学者围绕着盈余创造、盈余管理环境和盈余管理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企业盈余管理的前沿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盈余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等问题备受关注。

在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统一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全球视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盈余管理实践对比有助于发现盈余管理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促进盈余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有学者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包括公司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作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效果和动机。

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一些实证研究显示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呈现出一定的正向或负向关系,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资产减值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资产减值问题研究

企业 发展 面临的风 险正在 逐步增多 。要想在 危机 四伏 的市 场中 【 2 】 马红 红 、任 存 梅 . 浅谈 网 络 财 务【 J 】 . 山西财 经大 学 学 2 O 1 1 ( 5 ) . 立足 , 企业不仅要 紧跟 时代发展 的潮流 , 更应不断加强 自身建设 , 报. 5 】 邓 学衷 . 知 识 经济 与企 业财 务管理创 新【 J 】 . 吉林 省 经 济管理 提高企业 管理 尤其是财务管 理的创新工作 。因为高质量 的财务 【
实业绩表现的做法。第三种定义是从管理层 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 资产、无形资产 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 。( 2 )新准
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制作出发 , 认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有限度或 则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从近几年(2 0 o 1 2 年为止) 上市 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 , 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 l 生的调 公司的年报看 ,非经常 陛损益成为部分公司实现盈利的主要筹码。

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 ,减值损失的转 回给使用者提供了资 什么是盈余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 日益完善 , 上市公司数量的 产或资产组合未来潜在利益更为有用 的信息。我国的资产减值 会
增加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如今已成为现代 计政策经过了由国家统一规定到企业 自行确定,由小范围资产项 目 计提到更大范 围资产项 目计提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 。在 1 9 9 8 年之 财务会计研究 的一个重要领域 。 纵 览以往文献中曾出现过的有关 于盈余管理的定义, 大致可以归纳为 四种 : 前 ,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应收账款 第_ _ 种定义是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 出发 , 认为盈 按余额百分 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并且计提 比例一般为3 %一 5 %。会 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 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 计人员的判断空间很小。2 0 0 6 年2月 ,财政部颁布的 《 企业会计 为l 。第二种定义是从报表 E 盈余信 息的质量 出发, 认为盈余管理就 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 ,其 中 是使有关盈余 的报告反映了管理层所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 主要变化有 :( 1 )扩大适用范 围。新准则规定 : 适用范围包括固定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利益 , 从而 浪 费 了 社 会 资 源 、 降低 了市 场 的资 本 配 置 效 率 。 二 、 余 管理 手 段 盈 收购 费用 , 形成 巨额 的 秘 密 准 备 。当 未 来 盈 利 不 能实 现 时 , 笔 这 秘 密 准 备 就 会 被 释 放 从 而 成 为公 司 的 收益 ,扭 转 亏 损 的局 势 。
得 以 提 高 。 目前 , 国上 市 公 司 进 行 资 产 重 组 的 方 式 有 债 务 重 还 是 有 限 的 。在 《二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管 理 办 法》 行 之 后 , 多 我 j市 施 很
企 业导 报 2 1 年第 0 期 02 3 4 5
经营管理
如考虑 公司 公司采取 了股权激励 的办法减 小代理成本 。然而 , 在股权激励 在 监管制度 设计 中应 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的因素 , 剔除 由于短期行 为产 生的 重新进入 中国资本 市场之后 , 不少管理层通 过盈余管理行 为对 盈余状况时应着重观察其 盈利 结构 ,
减值 、 货跌价 的事项 消失后 , 存 企业 可 以在 原计提 的范围 内转
回减 值 准 备 , 入 当 期 损 益 。由于 上 市 公 司 的应 收 账 款 、 他 应 计 其
三、 盈余管理的客观必 然性
() 理成 本 的存 在 。 公 司 制是 现 代 企业 普 遍 采 用 的 一 种 1代
展 。() 3 会计政策 的不完善 。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 而忽视 审计效果 。 有关监管部 门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 计 编 制会 计报表 时所采用 的具体 原则、 方法和程序 。如果财务报 师 进 行 定 期 和 不 定 期 检 查 和 审 核 , 强 质 量 监 管 , 大 审 计 失 加 加 表能够 以一 种可靠 的方 式如实地 反映公司 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 败成本, 提高行业准入 门槛 , 促进有 效的公平 竞争, 剔除不合格 成果 , 则财务报表 的价值将会增 加。由于 企业 所处 的环 境千 差 的会计师事务所 , 高整个行业 的审计水 平 ( 提 曹勇 ,0 7 。 () 2 0 ) 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摘要盈余管理研究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研究着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手段、经济后果等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目前呈现出股权失衡的状态,这种失衡的状态刺激着盈余管理的产生。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的问题,很多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掩盖企业亏损,粉饰会计报告等,从而导致了相关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本文在对盈余管理的涵义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的手段,然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形态,最终从企业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对策,从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公司治理AbstractStud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wentieth Century eighty time,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been problems with the implica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means,economic consequences.The list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in our country is currently showing a stake in a state of imbalance,the imbalance state stimulus generated earnings management.Listing Corporation earnings management phenomenon is present in many countri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Many listing Corporation use earnings management to cover the losses of the enterprise, whitewashing accounting reports,leading to the decision makers to make the wrong decision.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management, analyzes on the caus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as well as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he difference,then analysis of China's listing Corporation earnings management pattern,the final analysis of the earning management listing Corpor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from two aspects.The industry department,so as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Key word:listed company earnings managementCorporate governance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一、绪论盈余管理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管理理论,盈余管理涉及一系列的经济学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盈余质量的研究能够帮助投资者采取更为优化的投资策略,从1968 年Ball 和Brown 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大学者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财务分析和公司治理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的文献进行整理。

关键词:盈余质量;财务分析;公司治理从1968 年Ball 和Brown 的研究“会计盈余的经验评价”及Beaver 的“年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证明了盈余质量的有用性之后,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这几十年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基于财务分析角度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盈余质量,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讲,就是选择财务指标对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如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之比,净资产盈余率,每股现金流量,销售净利率等。

Lev and Thiagarajans(1993)引进了计量盈余质量的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

他们区分了财务分析师用来评估盈利质量的12 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应收账款相对销售收入的变动、存货和订单的积压等等。

对样本中每个公司的12 条基本原则,Lev and Thiagarajans 分别赋予 1 分或0 分,然后相加,以其总和来计量盈利质量。

他们把样本公司按得分高低分成5组,应用回归分析检测各组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发现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其ERC也更高,从而验证了盈余质量同ERC 存在正相关。

Sloan(1996)将会计盈余分成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两部分,并通过未来会计盈余对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回归来进行盈余质量的研究。

研究发现应计利润的系数小于现金流量的系数,从而得出结论:在会计盈余的组成部分中,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弱于现金流量。

这表明,当前会计盈余中,若应计利润所占比重高,这表明盈余质量低。

Dechow and Dichev (2002)通过对应计在会计处理上的模型化分析,发现当前的应计可以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估计错误来表示,从而构建了著名的DD模型。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为与国际接轨并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39项会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然后逐步在各类企业中推行。

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规范了公司会计行为.并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鉴于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并未完全得以消除意义。

由于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其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更多产生的是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违背财务报表公正、中立的原则,是可能损害股东、债券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的,因此人们常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混为一谈,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不正当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二)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人员总是拥有更多的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

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整理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时。

盈余管理 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 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研究的描述也是多种多样的。

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为从事盈余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概念动机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虚假信息问题连续暴露出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虚假报告或者会计信息造假遭到证监会的处罚和停牌。

这可能只是会计造假的冰山一角,但是足以说明盈余管理的普遍性。

正确地把握盈余管理的概念,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方法本身就有很多种解释,清晰地去搭配一种动机和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shoudu是困难的。

因此,本文回顾现阶段已经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盈余管理概述(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主要呈现以下三种:1.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2.美国会计学者Katherine Schipper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3.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职业的判断改编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因此盈余管理就产生了。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业绩。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般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而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二)样本与数据本研究选取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XXX年度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

样本公司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1. 内部控制质量:采用内部控制指数进行衡量,该指数综合考虑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执行情况等因素。

2. 盈余管理: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进行衡量,通过计算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的差异来反映盈余管理程度。

3. 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杠杆比率、股权集中度等,以控制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四)分析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自变量,盈余管理为因变量,控制其他相关变量,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差异较大,盈余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

表1: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二)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初步支持了研究假设。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 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对
其研究还不到十年 的历史。到 目前为止, 国内资本 市场 的盈余 管理 现象愈 演愈 烈 , 其研 究依 然热行 。 对 本文对我国学术界在盈余管理 的概念、 特征、 动机、
方法 方面 的研 究进行 回顾 、 理 , 梳 并探讨 盈余 管理 的
以会计 政策 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来修正财务报 告
采取规范 、 引导方式
一种短期行为 , 根据 地编造业绩 , 毫无 危害极 大
蓄意改变会计 政策与估计
依 法处 理
盈 余管理 、 会计政策选择和财 务舞弊 的关 系
项目
会计政策选择 过 多地确认损失和准备
收 稿 日期 :0 6 2—2 2 0 —1 1
作者简介 : 涂云友( 9 5 ) , 1 6 一 男 四川绵 阳人 , 副教授。从事会计学与财务 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6 ・ 0
维普资讯
我 国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谋划策) 。所以, 企业管理 当局是盈余管理 的主体,
项目 盈余管理
应对盈余管理承担责任。
会计政 策选择 备 注
盈余管理与会计政 策选择 的联 系、 区别
联系
管理 当局动机 区别 采用会计方法 目的
盈余管理的重要 方法是会计政策选择 , 会计政策选择 的
结果可能影响公司盈余 管理当局主观可能 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 利润表 的盈余数字 会计具体选择结果可能 会计方法 不一定是盈余数 字 识别难 度大
“ 企业管理 当局在不违 反会计准则 的前提 下, 目 有
的、 有预谋地采取各种手段, 达到管理 当局和信息使
用者 所期 望报 告盈余 水平 的行 为” 。 2 盈 余 管理 与盈 余操 纵 、 余 管理 与 会计 政 策 、 盈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研究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施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因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的出台,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扼制了会计造假的生存空间,然而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操纵会计盈余的方式流行起来,会计盈余影响着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影响会计盈余质量因素的盈余管理则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盈余管理的概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实施的手段进行研究:。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

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区别于会计造假的,对其的定义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准则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而利用会计手段或非会计手段,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及其赋予公司可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的灵活性,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有目的地选择更有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中的会计盈余信息进行控制和调整。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在我国,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对其主要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有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政治动因和税收动因。

(一)契约动因1、管理报酬契约。

现代企业的特点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就使得所有者与管理者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通常情况下所有者与管理者会签订契约,在这份契约中约定所有者向管理者提供的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奖金或者是认股权证等,所以对他们来说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由于两权的分离产生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最先拥有关于公司盈余的内部信息,而公司的外部利益集团甚至是公司董事本身很可能都无法准确掌握公司的盈余信息,因此管理者就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使公司的盈利能力趋于预定目标,以确保获得奖金或是保住职位或升迁。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doc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doc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中,盈余管理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盈余管理通常来说是公司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选择性的采用有利于自身规划的财务及非财务手段,改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

随着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对市公司信息披露工标准性不断增强,以及广阔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使用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不同时期,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是不同的。

(一) IPO上市的动机在目前阶段下,公司融资活动偏好于股权性融资,为了满足自身开展所需资金的需要,大多数公司把IPO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第一选择。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在主板上市的上市公司盈利标准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方法》的相关规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盈利标准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中国证监会根据申请在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公司规模及行业性质不同,对盈利性及成长性分别提出了要求。

但无论是在主板还是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否上市及募集资金规模的大小,获利能力均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企业进行IPO申报时,需要提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根本财务资料。

因此,为了获得上市资格,特别是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经过粉饰的盈余不仅有助于公司获得股票发行上市的资格,还可以提升企业的股票定价水平,以最大限度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不会肆元忌惮地进行盈余管理 。政府可以通 过适 当的宣传 培训 ,提升投 资者对盈余管理 的关注 度,提升识别 风险 的能力 , 不 要盲 目 进 行投资 , 使企业被信息外部使用者监督着运行 。 ( 三)进 一步完 善立法 。我 国关于盈余管 理的法 律 目前还不 是很健 全 ,有关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政策等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 和实施 ,针对 我 国如今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 ,我国应加 大法律力度 ,努力完善并 实施相关法律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
我 国上 市公 司 盈余 管公 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的失真现 象越 来越严重 ,越 采越 多的上 市公 司为 了 自己的利益 ,滥用盈余 管理 笔者针对我 国上市公 司的盈余管理现状进行 了分析 ,并作 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 :上 市 公 司 ;盈 余 管 理 ;公 司治 理
作者简 介 :付永丽 ( 1 9 9 0 -) ,女 ,汉族 ,河南林 州市人 ,会计硕士 ,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MP A C C专业,研 究方 向:公 司理财。
s 1 . 3 7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 ,由于筹资资格是有关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 的关 键 ,所 以因 为筹 资而进 行盈余管 理 的表现得 最 为明显 。主要 有上 市动 机、配股 动 机、避免停牌、退市动机等。为了避免退市 、提高盈 利 、提升 自己企业 的品牌 ,上市公司开始滥用盈余 管理 ,主要手段主要有 :( 1 )采用会计 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 ,某些企业为了使 自己 的利润 提升 ,或是 使 自己的企业免于退市的风险 ,从而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 更 的方 式进 行盈余管理 ,从 而达到 自己的 目的 。采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 的具 体方 法有很 多种 ,譬 如变更会计核算和会计估 计方法 ,通过更改 折 旧策 略 ,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 ,实现盈余管理。还可以利用潜亏 的时间差或是 利用收益性支出资本化 ,先行确认收入等等各种方法 ,造成大量 的虚拟 资本 、虚增利润。( 2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很多上市公 司事先 采取 了协议 定价的原则 ,进行关联交易 ,定价的高低完全取决 于上市公 司的需要 , 从 而实 现利润在关联 方之间的转移 。由于我国上市公 司多为 国企改 制而来 ,所 以母公 司与子公 司有着 千丝 万缕 的联系 ,利用上 述的 关联交 易方式 可以进 行盈余 管理 ,对 自己有利 。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不良影响 虽 然上市公 司盈余管 理与财务造假 是不同的 , 但 是滥用盈余管 理则 是对 我们公 司乃至国家社会产 生不 良的影响 ,( 1 )盈余管理 的滥用会导 致会计信息失 真,资源 的优化配置受到影 响。公 司披露 的信息是公 司想 要呈现 给观众 的信息 而非真正真实 的信息 ,公 司通过 “ 内部人” 对会计 信息加工装饰 ,这样披露 的信息则一定会失去真实性 ,从 而市场信 息会 遭到扭 曲,投 资者也会被这些信息所误导 ,如此下去 ,不仅损害 了投 资 者 的利益 ,而且将会严重影 响了资本市场 的资源优化配 置。( 2 )损 害上 市公司 的长远利益 。 虽然盈余管 理在短 期 内可能给 公司带 来一 些益处 , 但它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投资者一旦发现企业对其进行着不 利的盈余管 理 ,他们就会对企业 的道德 和能力 失去信任 ,对公 司的决策产 生怀疑 , 影响公 司的声誉 ,给公司今后 的发展带来不 良影 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规模是影 响董 事会 效率 的 重要 因素 , 对 于如 何 影响 盈余 “ 井下石” 极 力 进行 向下 的盈余 管 理?这 都 是未 来 值 得 但 落 ,
管 理 程 度 现 有 的 研 究 并 没 有 达 成 一 致 的 结 论 。 B al es 研 究 的 方 向 。 y ( 9 6 研究认 为董 事会 规 模越 高 , 在 财 务报 告 舞弊 的 概 19 ) 存 率 也 越 高 , 者 之 问 存 在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关 系 : Xi 两 而 e等 参 考 文 献
进 行 了实 证 研 究 , 们 发 现 样 本 企 业 在 签 订 业 绩 合 同 的 当 他

薪酬奖励 计划 的“ 保底 盈余 ” “ 、 目标盈 余” 盈余 上限 ” 和“ 指

文 献 评 述
年存在 向下的盈余 管 理行 为 , 并 不 十分 显 著 ; 泽将 , 但 周 杜 兴 强 (0 0 研 究 了 盈 余 的不 同 组 成 部 分 受 薪 酬 契 约 的 影 响 2 1) 关 系 , 果 表 明上 市 公 司 的 总 应 计 利 润 与 高 管 薪 酬 正 相 关 , 结
1 盈余 管理 的演化 及动 机研 究现 状
盈 余 管 理 的监 管 更 为 有 效 。 李 延 喜 等 ( 0 7 运 用 中 国 上 市 20 ) 结 S hp e(9 9 对盈 余 管 理 定 义 如 下 : 余 管 理 是 企 业 公 司 的 数 据 进 行 研 究 , 果 也 支 持 较 大 规 模 的 董 事 会 能 够 e ip r1 8 ) 盈 的管 理 当 局 为 了获 得 私 人 利 益 而 对 外 部 的 财 务 报 告 过 程 进 抑 制 盈 余 管 理 。 董 事 会 中 的外 部 董 事 由 于 独 立 于 管 理 层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尽可能地进行盈余管理。

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很早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于盈余管理、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盈余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提供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金融资产;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

对于盈余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但究其共同之处,在于如下几点:(1)盈余管理中,无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或者交易事项的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企业管理层在决策。

(2)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交易或事项有关会计信息。

(3)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4)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是运用职业判断和规划利益来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ias3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cas22)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cas22规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不同,使得管理层在选择金融资产分类政策的时候存在很大自主操纵的利己空间。

纵观金融资产盈余管理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资产减值损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而对于金融资产分类中管理者意图这一不容易量化的因素,却很少有所涉及。

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对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以及治理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healy(1985)发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薪酬契约对管理层从股东利益出发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激励作用。

当公司的奖金计划有目标盈余或者目标上限时,管理层会选择增加自身薪酬的会计政策,而当本期获奖励无望时,会偏向于降低利润水平,将本期盈余递延。

即薪酬计划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

watts和zimmerman(1986)根据企业理论,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考虑了除平滑利润以外的其他因素,并据此提出三大重要假设:(1)政治成本假设;(2)报酬契约假设;(3)债务契约假设。

dechow(199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
动机是为了以较低成本进行外部融资和逃避债务契约的限制,而公司治理环境的薄弱正是导致管理人员操纵利润行为的主要原因。

即债务契约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

孙峥、王跃堂(1999)、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等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净资产收益率略高于6%以及略高于10%的区间(即配股生命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往往有集中现象。

蒋义宏、魏刚(2001)将我国盈余管理动机概括为:(1)配股资格假设;(2)扭亏为盈假设;(3)高价发行假设。

这三大假设为我国学者普遍接受。

张菊香(2005年)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国家的不同概括为:(1)契约安排动机在我国不明显;(2)政治成本动机在我国部分存在,但不如西方明显;(3)资本市场动机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甚至超过西方资本市场。

(二)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黄财啸、张红舸(2008)针对cas22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界限不明确的缺陷,对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认为,相对将金融资产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上市公司管理者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将获得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严格限定计入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2009年)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划分点,持有两类金融资产较多的公司更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化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盈利情况不好的公司倾向于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平滑收益,而盈利情况好的公司倾向于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作为资本公积的未实现利润留存。

陈锦华(2010)对管理层选择不同金融资产分类政策的意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偏好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企业,是风险偏好与积极投资型企业,这种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意图更加明显。

三、文献研究启示
综上所述,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愈加全面,而我国则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西方会计界学者均针对上市盈余管理动机及影响进行了相关理论分
析和实证研究,盈余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西方会计界普遍接受的盈余管理动机可概括为:(1)政治成本假设;(2)报酬契约假设;(3)债务契约假设。

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就不能完全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理论。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还需找到其
他更适合本土情况的动机假设,这一研究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更科学地规范会计行为方面的问题,以有利于我国市场更快更好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芷萱.ifrs9与ias39的差异比较即启示——对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的解读[j].财会月刊[j],2010,6(上):52-53.
[2]孙峥,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j],1999,4:3-10.
[3]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j],2000,1:30-36.
[4]蒋义宏,魏刚.主营业务利润、核心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证券市场导报[j],2001,4.
[5]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会计学.2005.
[6]陈锦华.从金融资产分类看企业会计行为选择意图.财会月刊[j],2010,19:3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