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一(边塞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8边塞诗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 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的《杂诗》
边塞诗立意,主旨之四:
第三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 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 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 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高考题展示: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 万丈,积极乐观;
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 愁别恨。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⑶两首诗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 分析。(4分)
陈诗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 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畔: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 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⑵请指出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塞外征战的艰苦和战士以 身许国的气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鉴赏------边塞征战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边塞征战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边塞征战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熟练运用边塞征战诗的解题步骤。
一、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一)首先要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二)在边塞征战诗的大题材下,每首诗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要注意体会跃起于边塞征战诗的种种矛盾:慷慨从军和久戍思乡的矛盾,痛恨庸将(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和献身精神的矛盾……都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三)边塞征战诗体现出来的风格不同: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四)注意与战争有关的词语:如“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
又如一些曲子,如“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苦)”(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杨柳曲”等。
鉴赏技巧第一步:联系背景第二步:寻找带有感情的事物和表达情感的词第三步:体会感情: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例: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高考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二、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主
《南园》
题
李贺
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望蓟门》 祖咏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三、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
主
《燕歌行》
题
高适
情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感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
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标志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 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
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 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 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现 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法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及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效
果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题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
型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边塞诗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种以反映唐、宋年间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边塞诗的意象主要与战争有关,包括器物、地点、人、事、物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借事言志、直抒胸臆等。
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包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以下为边塞诗的鉴赏训练:1.塞下XXX北风凋白草,XXX。
夜后XXX,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首联描写的是北方边塞的环境,包括北风、白草、XXX 等,营造了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
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情境,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艰苦,凸显了边塞士兵的英勇和不屈精神。
是唐代长安城的外城。
⑤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官职,指率领百人的军官。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从军的青年,他在战争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依然坚定地选择了从军。
诗中“烽火照西京”、“铁骑绕龙城”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场面,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强调了他的忠诚和正义感。
改写: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从军的故事,他在经历了战争的种种磨难后,依然坚定地选择了从军。
诗中生动描绘了战争的场面,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同时,诗人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突显了他的忠诚和正义感。
删除注释。
2.XXX XXX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诗中“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XXX”表达了诗人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决心和勇气。
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战争牺牲者的怀念和缅怀之情。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12 诗歌鉴赏--词曲(含详细解析)
专题检测(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诗)(时间:90分钟满分:101分)1.(2014·陕西西安五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11分)孤雁崔涂①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
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
②矰:zēnɡ,短箭。
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为了突出“孤雁”,首先写出了“离群”这个背景,“行”与“独”作对比,雁之孤就突现出来了。
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
颈联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云低”“月冷”,衬托着形单影只,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
(2)诗篇的最后两句,写了作者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从语气上看,像是安慰之词——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担心了。
因为前面所写的怕下寒塘、惊呼失侣,都是惊魂未定的表现,直到此处才点明惊魂未定的原因。
作者飘泊异乡,世路险峻,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答案:(1)①首联用“几行”归雁之“行”与下句中“独何之”之“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
②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状态,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ì、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tǔ)谷(yù)浑(hún)、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边塞诗教师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学案:边塞诗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归纳特征(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2、常见意象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地名和民族名:碛、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
景物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3、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分析举例1.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景物、内容特点。
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
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题材分类 例题赏析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一、边塞征战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答: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二、离别怀人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2.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语文教案(边塞征战诗)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1日星期一授课课时:1学时授课地点:北校105教室授课内容:散文艺术手法题授课材料: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诗一、边塞诗与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二、了解边塞诗的时代特征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
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写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写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写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
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等。
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几许悲壮,几许感伤了。
如“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河湟旧卒》)等。
到了宋代,国力衰退,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所以这时期的边塞诗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很多。
三、抓住边塞诗的意象常见的意象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金鼓、旌旗、长云、秋月、黄草、雪山、孤城、飞雁、扬鹰、走马等。
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
①借助“大漠”“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
②借助“金鼓”“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等。
③借助“大雪”“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走马从人物看: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卫青: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羁旅(教师)
边塞诗、羁旅诗一、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和羁旅诗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边塞诗和羁旅诗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边塞诗和羁旅诗的一般方法。
三、知识链接1、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边塞诗的产生在唐朝,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①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②盛唐之诗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③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④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总体来说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是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3)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①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借边塞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②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一(边塞诗)
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体现的意义。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
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
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
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的激烈,含蓄、内敛。
(2)“万箭千刀一夜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目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万箭千刀”互文见义,写杀戮的激烈状态,“一夜”可见战斗持续时间长是一场恶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浣溪沙·荆州①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南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1)“鸣鞘声里绣旗红”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
试简析本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词人观望边塞,感慨万千,请结合下阙概括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精讲精练专题五、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一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一、边塞形式-----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二、基本主题-----边塞奇丽风光;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忠君爱国的热情;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统治者穷兵黩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等。
三、语言风格-----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常见风格------雄壮豪迈四、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比喻、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五、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
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虽小,情意深厚。
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附: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六、现场练兵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体现的意义。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1)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
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
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
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的激烈,含蓄、内敛。
(2)“万箭千刀一夜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目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万箭千刀”互文见义,写杀戮的激烈状态,“一夜”可见战斗持续时间长是一场恶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浣溪沙·荆州①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南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
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②鞘”指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
(1)“鸣鞘声里绣旗红”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
试简析本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词人观望边塞,感慨万千,请结合下阙概括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1)抓住军营特有的意象,意境开阔鲜丽,词人此时登临荆州城,极目远望,耳听响亮的挥鞭声,眼看招展耀眼的红旗。
如此烟尘滚滚,响鞭声声不断,直接刺激着词人的心中。
词人把声音和色彩结合起来,视听结合,烘托一片军戎气氛,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担忧。
(学生写“以乐衬哀”突出了金兵占居中原后的嚣张气势也可以)(2)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
“万里中原烽火北”被敌人占领的万里中原远在火线的北面。
词人眼前遍地烽火,往日的大好河山,万里中原就在遥远的北方,而如今还受金人的侵占和践踏。
爱国之情和无尽的悲痛之感。
“一尊浊酒戍楼东”,借酒浇愁。
“酒阑挥泪向悲风””挥泪“即洒泪,表现内心悲戚之深。
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七、高考真题:1、(2015新课标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1)在本诗中,诗人应该是在前往边塞的途中,所写并非亲眼所见,诗人出于想象,并将想象之景诉诸笔端。
(3分)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分)(2)尾联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二)(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运用视听结合和点面结合的手法,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