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3A6.5--宇宙航行 (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物理第六章6.5 宇宙航行 课件(人教版必修2) (共22张PPT)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物理第六章6.5 宇宙航行 课件(人教版必修2) (共22张PPT)

对.
三、梦想成真 苏联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_____ 月球 ;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_____ 杨利伟 踏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_______
一、对三个宇宙速度的理解 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满足不同要求的卫星发射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1)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 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 km/s. (2)推导:对于近地人造卫星,轨道半径r近似等于地球半 径R=6 400 km,卫星在轨道处所受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
上水平抛出一物体,当物体的初速度
足够大 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 _______ 落回地球表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
人造地球卫星 . _____________ 2.原理: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 匀速圆周 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 球做 _________ Mm G 万有引力 提供,即________ r2 _________ =
所以 v=
GM ,r 越大, v 越小, r
GM ω= , r 越大,ω 越小, r3 r3 T= 2π , r 越大,T 越大, GM
GM a= 2 ,r 越大,a 越小. r
注意:地球卫星的an、v、ω、T由地球的质量M和卫星的轨道 半径r决定,与卫星的质量、形状等因素无关.
【例3】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 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 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在 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 行方向及位置如图6-5-3所示, 图6-5-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a、c存在P点相撞的危险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3A6.5宇宙航行 (共22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3A6.5宇宙航行 (共22张PPT)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又是最 大的环绕速度
(2)
T 4 2r3
GM
T
4 2r3
GM
84.6min
最小的环绕周期
发射一颗T=80min的卫星可行吗?
牛顿的设想ຫໍສະໝຸດ 2.宇宙第二速度当 v 11.2 km s 时,卫星将脱离地球运动,v 11.2 km s
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3.宇宙第三速度
v 16.7 km s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 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进 入太空的梦想。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 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我国的航天成就
1970年4月24日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 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 成功
中国航天
2012年6月16日 神州九号 景海鹏 刘洋 刘旺

时,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
太阳系外,我们把 v 16.7 km s 叫宇宙第三速度
•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下午12时16分21.11.312:16November 3, 2 021
an地 an同
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卫星和同步卫星 v,w,a 的关系得到卫星和 地表上物体v,w,a之间的关系。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六章+第5节+宇宙航行(共23张PPT)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六章+第5节+宇宙航行(共23张PPT)
运动的速度。
人造卫星的轨道
F1
F2
F
极地轨道
人 造 卫 星 的 轨 道
同步 轨道
倾斜 轨道
赤道轨道 自转轴
思考:近地卫星、赤道上静止的物体和地 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和向 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二、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人造卫星
GM
v1
7.9km/s R
V3=16.7km/s V2=11.2km/s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为了卫星之间不互相干扰, 大约3°左右才能放置1颗,这样 地球的同步卫星只能有120颗。可 见,空间位置也是一种资源。
1969年7月1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中国航天事业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5号宇宙 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将 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绕行 14圈,10月16日6时23分降落在内蒙 古主着陆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 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发射升空
同步卫星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6.5《宇宙航行》(共19张)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6.5《宇宙航行》(共19张)

(卫星挣脱地球束缚变成小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16.7千米/秒
(卫星挣脱太阳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5节 宇 宙 航 行
3、卫星的运行规律
立体
赤道平面
平面
所有卫星都在以地心为圆 心的圆(或椭圆)轨道上
“高轨低速长周期”
已知:地球质量M,半径R,卫星距地面高度h,引 力常量G .请你利用已学的知识, 探究卫星绕地球的运 行速度v 、周期T与高度h的关系.
思考:以多大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它才 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呢?
M
F引 r
R
设地球和卫星的质 量分别为M和m,卫星到 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 运动的线速度v?
m
由F引=F向得到
v GM r
当r=R时即近地卫星 ,由 v GM可得v=7.9km/s R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5宇宙航行课件 (共20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5宇宙航行课件 (共20张PPT)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可以是( B ) ①11.2km/s ③6km/s A.①② ②7.9km/s ④16.7km/s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地面上某一高度运行的人造卫星,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 速度 B.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 速度 C.发射该卫星时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 度 D.发送该卫星时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 度
因此,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 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 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最大速 度,也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V3=16.7km/ 在地面上发射飞行器, s V2=11.2km/s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而小于11.2 km/s时,它绕 V1=7.9km/s 地球 地球运行的轨道不是圆而是 椭圆.当发射速度等于或大 于11.2 km/s时,它就会克服 地球的引力成为绕太阳运转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 他行星上去.11.2 km/s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v≥16.7km/s,物体就摆脱了太 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 这个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
GMm 2 r

mv r
2
v
v
1 r
,
GM r
从上式可以看出:
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的 r 近似 等于地球半径R,把r用地球半径R代入,可以求出
GM 6.67 10 5.89 10 V R 6.37 10 7.9 10 m / s 7.9km / s
1992年,中国载人 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2003 年 10月 15日 9时,我国“神舟”五号 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 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送入太空. 这次成功发射实现 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 梦想. 伴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 启动“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第5节 宇宙航行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第5节 宇宙航行 课件(共36张PPT)
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 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发射速度.
关系:
1、发射速度总是≥运行速度。
2、发射速度越大,运行速度越小。
3、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 最小发射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 行时的最大运行速度。
三、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1、定义: 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能
由公式可知:天体质量越大,半 径越小,第一宇宙速度越大。
看条件回答问题:在地球 表面处发射一个物体,则:
1、当V发<7.9km/s时,物体将? 2、当V发=7.9km/s时,物体将? 3、当7.9km/s<V发<11.2km/s时,物体将?
4、当11.2km/s≤V发<16.7km/s时,物体将?
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 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所必须具备 的最小发射速度。
2、大小: V2 11.2km/ s
四、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定义:
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能 够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 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去所必须 具备的最小发射速度。
V 2、大小: 3
16.7km/
s
答案: 8.9m/s2; 7.3m/s
强化训练 训练2: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
20日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 健雄星”,其直径2R2=32 km。如果该小 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则对该小 行星而言,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 (已知地球半径为R1=6 400 km,地球的 第一宇宙速度v=8 km/s)
火箭点火起飞,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 历时108分,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 面,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将人类第一次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课件:6.5宇宙航行(共25张PP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课件:6.5宇宙航行(共25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三宇宙速度大小: v3 16.7km / s 第三宇宙速度的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 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 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 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 的空间。
法一: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GMm R2

mv 2 R
在地球表面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 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地球质 量 M, 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引力常 量为G)
方法二:重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v
gR 9.8 6.4 10 m / s
在地球表面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 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地球质 量 M, 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引力常 量为G) 【方法一】万有引力提 【方法二】重力提供物 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 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 心力 力
在地球表面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 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地球质 量 M, 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引力常 量为G)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r是轨 道半径,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Mm v2 G 2 m r r
GM v r
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
角速度与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如何呢?
v GM r r3
r3 T 2 GM
2
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 长。
GM v= = 7.9km / s 1、第一宇宙速度: V1 R 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教学课件:6.5 宇宙航行(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教学课件:6.5 宇宙航行(共28张PPT)

到太阳系以外。
概念辨析
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 时的速度。
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速度。
GM v1 r
r↑ v↓
近地卫星 v发 v运 其它卫星 v发 >v运
(4)如果卫星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 11.2km/s,卫星将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v=11.2km/s ):当物体的速度大
于或等于11.2km/s时,它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 地球。 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v=16.7km/s ):如果物体的速度 大于或等于16.7km/s,物体就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
例1.发射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如果它
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它的轨道速度是第一宇宙 速度的多少倍? 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
Mm v2 G 2 m r r
v GM r
设第一宇宙速度为v1,卫星的轨道速度为v2
v2 v1 r1 1 r2 2
1 v2 v1 2
地球
3.人造卫星运动参量的关系
(1)、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等 设地球和卫星的质量 分别为M和m,卫星到地 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运 动的线速度v、角速度ω、 周期T 、加速度an?
V
F
由F引=F向得到:
Mm v G 2 m r r
GMm 2 mr ω r2
2
v
ω
2
GM ( r↑,v ↓) r
法一: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ppt课件:6.5宇宙航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ppt课件:6.5宇宙航行课件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是地球的引力提供 向心力,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方向指向地心,而做圆 周运动的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所以卫星圆周运 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这样就存在三类人造地 球卫星轨道:
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 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 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 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 一定角度。
学科网
v1
GM R

6.6710 11 5.9810 24 6.3710 6
m/s
7.9km / s
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表达式
根据地球表面(忽略自转)物体的重力近似
于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可得:
v gR 9.8 6.4 10 6 m / s 7.9km / s
v 1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
二、宇宙速度
GM R
gR
(对任何天体都适用)
对地球(1)v1=7.9km/s 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 度和最大环绕速度。若7.9km/s<v<11.2km/s 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 2、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v 2=11.2km/s 是 卫星挣脱地球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 =16.7km/s是 卫星挣脱太阳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 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 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
4.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 的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将 其看作球形,直径为32km,它的密度和地 球密度相近。若在此小行星上发射一颗卫 星环绕 其表面附近运转。求此卫星的环绕 速度。(地球半径取6400km)

新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教学课件 6.5宇宙航行 (共27张PPT)

新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教学课件 6.5宇宙航行 (共27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0π/GT 2
• 2、如果地球自转加快,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 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减小
当自转周期等于多少时可使赤道上的物体飘 起来?
1.4小时
连续物或卫星群的判断问题
• 例: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带,该环带有 星云等物质构成,为了判断环带是土星的连续物还
是小卫星群。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 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从而加以确定。对
在低轨道上加速,使其
沿椭圆轨道运行,当行
·
至椭圆轨道的远点处时 再次加速,即可使其沿
高轨道运行。………..
使卫星v加 1,使m 速 R12v 到 GM R2 m
mv2 R
G
Mm R2
1
F引
2
v
L
v2
F引
mv22 L
G
Mm L2
使



v3


v2






运 动
使卫星v3 加 ,速 使 mL32v到 GM L2 m
地球半径为R,则( )AD
• A. a 1 r a2 R
• C.v 1 R 2 v2 r2
B.a 1 a2
R2 r2
D.v 1 R
v2
r
• 1、在某行星上用弹簧来秤测量某一物体的重 力。在赤道上测量的示数比在两极处测量的示 数小1/10,若该行星一昼夜的运行时间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密度为多少?
m1r1 m2r2
r1 m 2
r2
m1
r1r2 L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5 :宇宙航行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5 :宇宙航行 (共23张PPT)

2 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故: Mm
G
r
2
m
由此解出:
GM r
r
将地球质量M及轨道半径r代入,可得同步通讯 卫星的速率
GM 6.67 1011 6.0 1024 3 m / s 3.1 10 m/ s 7 r 4.2 10
同步卫星发射过程
卫星的变轨问题
伴随着“神舟”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 “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
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节 宇宙航行
探究宇宙的奥秘,奔向遥远的太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 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 敦 煌 飞 天 的 壁 画
嫦 娥 奔 月
一、牛顿的设想
牛顿曾设想, 从高山上用不同的 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 一次大,则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 不计空气的阻力,当速度足够大 时, 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 来,而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简称 人造卫星 。
思考:若发射速度大于7.9km/s, 则人造卫星将如何运动?
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 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不是 圆,而是椭圆。 等于或大于11.2km/s时, 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 运行。
2、第二宇宙速度
大小:v=11.2km/s 意义:以这个速度发射,物体刚好 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永远的离 开地球而绕太阳运动。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将人类送上了 月球。当时,上亿人通过电视注视着走出登月 舱的阿姆斯特朗,他在月球上迈出了一小步, 确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 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同年 11月12日和1982年3月22日、6月 27日又相继进行了3次试飞,均获 得成功。 但在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 天飞机在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突然发 生解体燃烧,航天飞机上的七名宇 航员全部遇难。(其中有6名美国 人、1名以色列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宇宙航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宇宙航行PPT课件

r
(2)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
2.速度计算
M
设地球的质量为M,人造卫星质量为m,
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的速度v。
卫星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所以
mv2 r
G
Mm r2
解得: v GM
r
对于近地卫星,r=R=6.4×106m,
v
6.6710-11 5.981024
6.4 106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6.5宇宙航行(30张PPT)
六、地球同步卫星 1、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 它位于地球赤道正上方,跟地球同步做匀速圆周运动, 它的周期:T=24h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6.5宇宙航行(30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6.5宇宙航行(30张PPT)
1. 发射速度 发射速度是指航天器搭载在火箭中 随火箭一起上升过程结束后与火箭 分离时的速度。
2. 运行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3.说明:
(1)三个宇宙速度均是指发射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 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 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6.5宇宙航行(30张PPT)
m/s
7.9103m / s
7.9km/ s
三、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v1 7.9km / s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
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v2 11.2km / s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 它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地球。 我们把11.2km/s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六章6.5宇宙航行(共3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六章6.5宇宙航行(共3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要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平行,又由于向 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卫星轨道的圆心必须是地心。
三、梦想成真 同步卫星有以下几个特点:
5、同步卫星高度固定不变
(R+h)
解得高度 :h=
v2r23.-14.23177m 0/s3.1k/m s km
T 243600 线速度: 22 3 .1r 4a /s d 7 .3 1 5 0 ra /sd
发射速度: 指被发射 物体离开地面时的速 度。(物体被发射后, 不再受到推力,完全 凭借惯性向前运动。)
一、牛顿的设想
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
牛顿就曾设想, 从高山上用不同 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 比一次大,则落点一次比一次远, 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当速度足够 大时, 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 上来,而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了。
展望未来
光子火箭
超光速飞船“千年隼”号 《星球大战》
三、梦想成真
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3、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ω0) 4、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即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 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定点在我国某地上空,为什么? )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 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三 梦想成真
2 中国的航天成就
1970年4月24日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
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 成功
三、梦想成真
伴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嫦娥工 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共19张PPT)

P
Ⅱ Ⅰ
Q
vP>vQ
卫星变轨中速度的关系
思考2: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的速 度为大小 vQ3 与它在轨道Ⅲ上经过Q点时的 速度大小为vQ4,试比较二者大小关系?

vQ4>vQ3
P
Ⅰ Ⅱ
Q

卫星变轨中加速度的关系
思考3:比较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 的加速度ap1 与它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 的加速度ap2 的大小? P
a p1 a p 2


如图,地球赤道上山丘e,近地资源卫 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 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 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 B.v1<v3<v2 C.a1>a2>a3 D . a 1< a 3 < a 2
r最小,是最小发射速度 归纳: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 大运行速度。
三、卫星如何实现变轨?
播放视频
三次点火,两次变轨
思考:卫星如何从圆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
卫星在P处 向后喷火加速 万有引力不够 提供向心力
ⅠⅠ
P

Ⅰ F


离心运动
椭圆
Q
v
思考:卫星如何从椭圆轨道Ⅱ进入圆轨道Ⅲ
卫星在Q处 向后喷火加速
万有引力与航天
—宇宙航行
一、知识回顾—宇宙速度
Mm v G 2 m r r
近地卫星
2
GM v r
r R地
v 7.9km / s
三种宇宙速度(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物体挣脱太阳引力,飞出太

新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教学课件6.5宇宙航行 (共24张PPT)

新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教学课件6.5宇宙航行 (共24张PPT)
GM地 r2m卫 m卫 Tr24π2

M地
4π2r GT2
3
卫星的运行规律
立体
赤道平面
平面
所有卫星都在以地心为圆 心的圆(或椭圆)轨道上
“长轨低速长周期”
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1)由 GM 地 r2 m 卫m 卫 vr2得 :vG M r地
(2)由 G M 地 r2 m 卫 m 卫2r得 :
C
D
以平抛运动为模型的
推理过程
牛顿设想:抛出速度很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在地 面
二、宇宙速度(1)
讨论1:
质量为 m 的人造卫 星,绕质量为 M 的地球 作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 动,卫星的线速度有 V 与轨道半径r之间有何关 系呢?
m V=?
南极
M r
法二:重力提供向心力
分析: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
方程:
F万
G
Mm r2
mV2 r
结论: V GM r大V小
r
半径越大,环 绕速度越小。
二、宇宙速度(2)
V GM r大V小 r
讨论2:向高轨道 发射卫星容易还是 向低轨道发射卫星
容易?
——虽然“R大,V小”,但向高 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 卫星难。 ——因为向高轨道发射卫星, 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对它的引 力做的功多。
11.2km/s>v>7.9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v3 16.7km/s→人造恒星
总结三种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 =7.9千米/秒
(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
m度g)。GM Rm 2 mvR2 v
GM或v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卫星如何变轨
以发射同步卫星为例,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
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
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
Q
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轨
道上的Q)到达远地点
Q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
同步轨道。
P
例、如图,宇宙飞船A在低轨道上飞行,为了给更高轨 道的宇宙空间站B输送物质,需要与B对接,它可以采用 喷气的方法改变速度,从而达到改变轨道的目的,则以
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
这是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 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如果人造天体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 16.7km/s,则它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太阳将是椭圆,太阳 就成为该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轨道上的Q),到达
远地点时再次自动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
圆沿轨转道移上轨运道行刚到的速达率远地为点v1,Q时在的P点短时间加速v3后的速率为v2,
速率为v3,在Q点短时间
加速后进入同步轨道后的
v1
速率为v4。试比较v1、v2、
v3、v4的大小,并用大于号
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
“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从发射
“嫦娥二号”到在绕月轨道上正常运行,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A是D(

Q
A.在Q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
P
B.在P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
C.“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 速率为 r 2 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T H E E N 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上午11时28分32秒上午11时28分11:28:3221.3.18
谢谢观看
将它们排列起来______。
v2 > v1 > v4 > v3
v2
例、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
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取得巨大成就。卫星发射过程中,
假设地~月转移轨道阶段可以简化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卫星,在适当的位置P点火,进入Q点后被月球俘获绕月球做匀
它们分别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 星的最大线速度和最小周期。
2、同步卫星(五定)
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又叫通讯卫星。
①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即 T=24小时 ②轨道平面必与赤道平面重合
③高度h为确定的值h=5.6R=3.6×104km ④线(角)速度为确定的值v=3.1×103m/s
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变小 B、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变大 C、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变大 D、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 与B对接后周期变小
例、某次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
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
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
★如果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将落 到地面而不能绕地球运转;
★等于这个速度卫星刚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匀速圆 周运动;
★如果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将沿椭圆 轨道绕地球运行,地心就成为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 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
黑洞问题(教材P46)
任何星球都有 “第二宇宙速度”,若某星球的第二宇 宙速度超过光速c,则任何物体都无法摆脱该星球的引 力,从宇宙的其他部分看来,它就象是消失了一样,这 就是所谓的“黑洞”。
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 2、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2=11.2km/s 3、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3=16.7km/s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1、发射速度: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 时的初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3、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大小 关系:
描述卫星运行的参量
轨道半径r、周期T、线速度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
地球
例、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3、1969年7月16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 点火升空,拉开人类登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帷幕。7月20日 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月面,并说出那句载入 史册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 而言,却是巨大的飞跃。”
4、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 我国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 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 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
梦想成真(自学)
5、2005年10月12日—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115小时 32分的太空飞行,在完成我们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 学实验后返航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6、我国探月计划
2004年-2007年 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 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全球性、整体性 和综合性探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 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牛顿的思考
V0
水平抛出的物体,初速度越大其射程越大。 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当平抛的初速度很大
时,物体是否还能落回地面?
宇宙速度
思考:以多大的速度抛出物体,它才会环绕地球表
面运动,不会落下来?
mM
v2
G
R2
m R
G
mM R2
mg
v 6.4106 9.8 7.9103(m / s)
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r
D.“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 R2 g
r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3.18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1:28:3211:28:3211:283/18/2021 11:28:32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3.1811:28:3211:2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28:3211:28:3211:2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3.1821.3.1811:28:3211:28:32March 18, 2021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上午11时28分32秒11:28:32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上午11时28分21.3.1811:28March 18, 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11时28分32秒11:28:3218 March 2021
2007年-2012年 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 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
2012年-2017年 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 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只有完成了这三
两种最常见的卫星 1、近地卫星:r≈R
线速度大小为:v1=7.9×103m/s 周期为:T=5.06×103s=84.7min
(ω=7.3×10-5rad/s)
⑤加速度大小为确定的值:a=0.23m/s2
同步卫星与地球的关系
例1、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 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 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 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 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这是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如果人造天体具有这样的速度并沿着地球绕太阳 的公转方向发射时,就可以摆脱地球和太阳引力的束缚 而邀游太空了。
宇宙速度
7.9km/s<V<11.2km/s
V1=7.9km/s 第一宇宙速度
V2 =11.2km/s 第二宇宙速度
V3 =16.7km/s 第三宇宙速度
A. 运行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 B.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环绕速率可能等于8km/s 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也越大 D. 运行的周期可能等于80分钟
梦想成真(自学)
1、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苏联发射成功。
2、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 船。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安全降落在地面,铸 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