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复习教案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复习)教案高三生物备课组严晚英2010年4月一、课标要求能力要求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三个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内容要求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免疫学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体系(二)重难热点归纳1. 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何?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大体上说,免疫器官产生或储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再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如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储存于淋巴结、血液和淋巴液中。
2. 如何理解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这是人体免疫的两种方式,细胞免疫是指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的免疫。
参予的细胞称为免疫效应细胞,如T细胞的免疫方式。
体液免疫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后,在体液(主要是血清)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免疫球蛋白──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反应,如B细胞的免疫方式。
3. 预防免疫为什么能防传染病?4.自身免疫与过敏反应如何区别?5.抗原和抗体分别是什么?抗原一一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
(1)抗原的两种性能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这叫做免疫原性;②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叫做反应原性。
(2)抗原的特点异物性一“非己”成分,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特异性一一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抗原的去向①在细胞免疫中,被免疫细胞消灭;②在体液免疫中,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1)分布:主要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免疫调节教案 (3)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2.理解免疫调节在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3.掌握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免疫调节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意义和作用2.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免疫调节的机制–免疫调节的方式3.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4.免疫调节的技巧–减压和放松–学会管理情绪–正确使用药物和保健品–合理运用免疫增强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由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发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兴趣。
2.讲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提示学生思考:什么是免疫调节?为什么免疫调节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讲解免疫调节的定义和重要性。
3.探讨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1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汇报和总结:组间分享并进行总结。
4.探讨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15分钟)–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能提高我们的免疫调节能力?–讲解良好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对免疫调节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
5.分析免疫调节的案例(20分钟)–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6.总结和讨论(10分钟)–总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收获;–讨论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观点。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含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2.免疫调节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文献。
免疫调节(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6课时免疫调节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考点一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1)种类(2)抗原呈递细胞①抗原: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②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1)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易错提醒①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②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68“相关信息”:抗原都是蛋白质吗?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提示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
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
(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70“扩展应用”:某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提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诱发淋巴结发炎等;右侧腹股沟与右足底相对较近,因此,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也能引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归纳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物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发挥免疫效应考向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2022·威海高三模拟)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3.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文本大体内容。
2.参照课后“学习建议”,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朗读课文。
2.探讨课题的理解: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
三、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以美国引进葛藤、中国引进水葫芦为例,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原因和结果。
告诉人们引进物种是好的,但不要“不顾国情、不讲科学地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分(举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态平衡,及其后果)━━━━总(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维护生态平衡)四、具体探究1.“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2.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些危害的?通过典型例子3.小组讨论: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据)它们有怎样的作用?举例子:增强文章的说服性,使说理更充分、更真实。
列数字:使说理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小组合作:本文语言有何特点?本文语言既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又具有小品生动有趣的特点。
五、知识拓展1.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物入侵”的例子吗?2.幻灯片展示其他“生物入侵”的例子。
六、师生小结1.字词积累。
2.就文章主旨和科学小品等方面谈谈你学习本文的收获。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期末复习用)
2.4 免疫调节(期末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免疫调节作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应引导学生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作用中去认识免疫,而不是单独的介绍免疫学知识。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和过程,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这也是我们的重点。
关于免疫异常,教材有列举相应的实例,学生也可以对比着学习和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学生来说属于回顾的内容。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楚功能相对简单,免疫学的应用比较贴合日常生活,学生较易接受,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主要在知识框架的构建中一带而过,并通过课后的习题加以巩固,不做重点分析。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新授课结束之后的期末复习课。
学生学习完新授课之后,对免疫调节已具备粗浅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在这节课的知识中,对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鉴于我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较差,主动性有些欠缺,知识体系往往不够清晰。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进行复习,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课下做题时仍然不能够熟练运用,甚至会感到厌倦或失去信心。
针对这个情况,在本节复习课的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先做后讲,讲练结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特别注重体系构建和技法总结,让学习通过一节复习课,可以形成清晰的学习脉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尝试构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题、图解、比较、概括等方法,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模型,辨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免疫系统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用题目联系现实,在现实生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解题能力,倡导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免疫调节教案 (2)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3.掌握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作用及重要性–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2.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和负调节–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免疫调节的调控因子3.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引导学生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分析免疫调节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2.学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学生小组讨论,就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师讲授;2.电子板书,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提问;3.相关课本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五、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理论讲解(30分钟)–结合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概念。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三个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免疫调节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
3. 掌握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能够解释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1. 什么是免疫调节?2. 免疫调节的作用是什么?二、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1. 好的免疫调节机制是如何工作的?2. 免疫调节的种类有哪些?三、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1. 免疫调节在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2. 免疫调节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四、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2. 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 免疫调节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授课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知识。
2. 示范法:通过举例和实验演示来说明免疫调节的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免疫调节案例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15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5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今天所学到的内容,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和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免疫调节的简短文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免疫调节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
2. 相关的书籍和文献。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精品文档)_共4页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浙科版已将免疫内容列为必修三第三章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新课标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把免疫调节视为机体稳态调节的一种方式,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作为高考第一轮复习,本节复习课的内容重点从三道防线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侧重点在特异性免疫过程,本课中心内容有:(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相关作用。
(2)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特点;理解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利用免疫内容概念示意图,复习和构建该章节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综合的能力;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及其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二该章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认识和了解,已经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也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但是对特异性免疫这个难点还是比较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点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1.方法:运用概念图教学法、归纳法、总结分析方法,情景教学法2.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入必修三课本资料第三章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结合高二所学知识从下列概念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概念画一张概念图(概念数不限):免疫防线 第一防线 第二防线 第三防线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皮肤和粘膜 胃酸 唾液中溶菌酶 体液中溶菌酶 吞噬细胞 回顾高二学习免疫课的知识和概念,回答问题。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教案高三免疫调节高三复习免疫调节视频高三免疫调节flash篇一:高三生物《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复习目标: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免疫系统的功能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复习重点:免疫系统的功能复习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课时安排:3课时【基础知识整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3.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免疫系统除了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如:艾滋病2、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反应过度,会造成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性免疫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概念图,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回答问题。
学生利用相应的概念绘制概念图,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概念图的绘制和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和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复内容: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和组成。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了解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课本资料,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回答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阅读课本资料和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和理解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复内容: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和组成。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课本资料,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回答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阅读课本资料和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和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复内容:特异性免疫过程。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复内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和归纳总结,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复内容:免疫调节。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和讨论,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导学生讨论免疫调节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案
《第4节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知识,能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
2、能力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
(2)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例题、变式训练),训练学生审题解题、图文转换、准确表达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关注甲型流感,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重、难点: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教学过程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B)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组成类型第一道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典例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CD)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联系:对于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自身突变细胞、异体器官移植等,主要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病毒的传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单元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认识,理解免疫再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2、通过构建、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式图,培养模型构建分析能力和建模的思维习惯3、通过总结新冠肺炎、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重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难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全品听课笔记P149151的必备知识梳理二、课上学习任务一:前后4人为一小组,结合视频资料和书本P7275页,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并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提示:先找出组成成分、再进行分类、最后梳理关系)任务二:结合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分析人体是如何阻挡新冠病毒入侵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突破了几道防线,每道防线的组成成分是?材料一:病毒进入到鼻腔,免疫细胞发出警报,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于是患者开始打喷嚏。
未被排出的病毒,会因吸气侵入到咽喉部,此时免疫细胞直接吞噬病毒,或者被激活,从而抑制和攻击病毒。
部分病毒突破咽喉部的防御,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此处的免疫细胞释放因子,促进气道表面细胞分泌黏液,包裹细菌,并依靠气道表面的纤毛向上推动,将这些黏液经气道从口腔内推出,这时患者出现干咳。
当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侵入到了肺泡, 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身体发热。
病毒慢慢侵入体内,潜伏在细胞中,大量增殖,并大规模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淋巴细胞发现了他们,开始了一场厮杀。
有一些病毒通过打喷嚏、干咳出去的飞沫离开人体,这场感染几万人的病毒传播,开始了……任务三:前后4人为一小组,根据提示构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模型。
选择填入:抗原、抗体、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被感染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模型进行补充,补上箭头,补上箭头上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抗原?2、抗原是如何被吞噬细胞呈递的?3、什么是抗体,与抗原的关系?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能增殖的细胞(刺激的信号)?能识别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的细胞?……5、如何区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6、二次免疫的特点?任务四:提出可行的新冠肺炎预防、检测和治疗的方法任务五:总结其他免疫失调的类型三、课后检测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P3183192、完成知识点梳理,写到笔记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判断(1):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2)、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Q:切除胸腺和破坏骨髓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有什么影响?A:破坏胸腺,就没有成熟的T细胞,但是还有成熟的B细胞,B细胞能识别少部分抗原,所以保留部分体液免疫,丧失全部细胞免疫。
破坏骨髓,也就不会产生B细胞和T细胞了,会失去全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Q(1):怎样区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有没有进入体内(2):当人患上感冒,说明已经突破了人的几道防线?两道(3):判断: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的一定是特异性免疫?错,如溶菌酶(4)、吞噬细胞在免疫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概念: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2)特性①异物性A、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B、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C、也可以是不同物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进入兔子的体内,马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就成为兔子的抗原物质D、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E、自体内的某些隔绝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眼睛晶状体蛋白质、精细胞、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与产生抗体的细胞相隔绝,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
但当受到外伤或感染,这些成分进入血液时,就像异物一样也能引起自体产生抗体,这些对自体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
②大分子性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
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很好的抗原。
为什么抗原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呢?这是因为大分子物质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机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和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接触,引起免疫细胞作出反应。
如果外来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将很快被机体排出体外,没有机会与免疫细胞接触③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例:进入人体的弹片是抗原吗?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抗原抗原决定簇:A、有的位于抗原表面,有的位于抗原内部,所以往往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才能暴露出来B、一个抗原往往有一到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与多个抗体结合C、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而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用牛痘病毒疫苗来预防天花,某些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原理是酿脓链球菌表面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菌后,产生的抗体也会攻击心脏细胞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方法和目的:B淋巴(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杂交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B-B)、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即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即瘤-瘤细胞)、单个骨髓瘤细胞、单个(效应)B淋巴细胞第一次筛选:目的:获得杂交瘤细胞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完成,即HAT培养基。
其中氨基喋呤可阻断DNA 合成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阻断后,依靠应急途径即在HGPRT作用下合成DNA。
用于杂交的骨髓瘤细胞内均无HGPRT,所以单个或融合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液中将死亡。
B细胞在体外通常培养条件下,难于长期存活和增殖传代。
因此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繁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选择出杂交瘤细胞,但可能是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
所以产生抗体是不纯的。
第二次筛选目的:筛选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得到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一个细胞群并且能产生所需抗体方法:第一步:分离单个细胞置入多孔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培养第二步: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对能分泌针对抗原某一决定簇抗体的阳性细胞选择下来继续克隆,从而保证大量的生产所需抗体。
结果:选出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二、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但游离在宿主细胞之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外毒素)几个名词: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抗毒素作用过程:对大多数种类抗原来说,需要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以及抗原直接刺激两个途径共同作用于B细胞,B细胞才会增殖分化对少数种类抗原来说(一般是非蛋白质类),可直接刺激B细胞抗体(1)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又称抗毒素或凝集素)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排出方式:胞吐(2)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3)功能: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作用方式有三种:①抑制细菌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②使病毒失去,感染和破坏细胞的能力,③多数情况是与抗原作用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与抗原关系①抗体是蛋白质,在异种动物体内,也许也可能成抗体②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用已知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注射进动物体内,制备特异性抗体,然后用该抗体检测待测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看能否与之特异性结合,若能,则说明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2、细胞免疫作用对象:侵入体内,但不在内环境的抗原包括①病毒②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③肿瘤细胞④器官移植的细胞判断:病毒侵染中,只有T细胞发挥作用?(错)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错)过程:Q(1):唯一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2)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3)可识别,但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的是吞噬细胞(4)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以上同一个体所有细胞DNA相同,mRNA不同4、二次免疫反应:请画出第一次感染抗原X后,再次感染抗原X,及同时感染抗原Y,体内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思考:(1)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抗原X,产生的抗体分别来自于什么细胞(2)二次免疫反应有什么特点?(3)细胞免疫也有二次免疫反应吗?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异常(1)过程图解(2)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2、自身免疫病例: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
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3、免疫缺陷病(1)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 RNA。
写出艾滋病病毒的中心法则:b.发病机理HIV 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 _________ ,破坏人体 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人体无法抵御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而发生不可治愈的感染或肿瘤。
c、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三种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________、母婴。
传播艾滋病的主要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
预防: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d、画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T细胞数目及HIV病毒数目的变化曲线(2)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见选修三课本P23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 (病前预防)疫苗相当于抗原(抗原/抗体)(1)制备方法灭活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去除毒性,但要保留病原体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2)原理: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如产生记忆细胞等。
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动物体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做出反应,引发二次免疫反应,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思考:既然疫苗能预防传染病,那么为什么不制备艾滋病疫苗呢?答案:HIV是RNA病毒,而RNA是单链的,所以HIV变异有频率高和多方向性等特点,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判断:乙肝疫苗需注射多次,因为乙肝病毒易变异(错)2次或更多次数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某人患免疫缺陷病,给他注射疫苗来增强抵抗力?(错)(3)基因疫苗制备方法: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即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与传统疫苗相比,基因疫苗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性:a、基因疫苗的制备相对安全,容易得多。
b、质粒DNA在宿主体内可较长时间存在,抗原基因在体内持续表达产生抗原蛋白,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长程免疫,免疫效果可靠。
c、一个质粒载体可克隆多个抗原基因组成多价苗,从而一种基因疫苗可预防多种疾病。
d、质粒DNA无免疫原性,不会像重组疫苗那样诱发针对载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至少目前没有检测到抗DNA抗体的报道。
作为一类新型疫苗,基因疫苗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a、安全性问题:不能完全排除少数质粒DNA插入到染色体上引起突变的可能性。
一旦整合到基因组中就可能使细胞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
b、保护效率问题:目前为止,基因疫苗的免疫效率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免疫保护,且存在明显的种属个体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动物细胞需要不同启动子、抗原基因、给药方法途径、给药量有关。
c、免疫耐受问题:基因疫苗体内持续表达产生抗原蛋白,可能打破机体本身的免疫平衡,引发免疫耐受。
例(2007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中培养、增殖。
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当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
实验组处理:接种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的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存活率____。
[答案](1)活细胞抗原决定簇(2)①抗体同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接种病毒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不同浓度③低高2、免疫治疗输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3、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课后训练1、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某类细胞是指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抗体Y3与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______.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1)浆葡萄糖(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自身免疫病①②③2、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