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理论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知识
绕口令:
东街计家买了个氢气球,西街徐家买了个气球轻, 也不知是东街计家的气球比西街徐家的气球轻,还 是西街徐家的气球比东街计家的气球轻.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 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第二节 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音素。普通话共 有39个韵母。按照内部构成的不同分为单 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 10个。 复韵母 13个 鼻韵母 16个
韵母中的难点发音练习
一、o和e的分辨
张伯伯,李伯伯,饽饽铺里买饽饽,张伯伯买 了个饽饽大,李伯伯买了个大饽饽,拿回家里 给婆婆,婆婆又去比饽饽,也不知是张伯伯买 的饽饽大,还是李伯伯买的大饽饽。
对比练习:然-拦 壤-朗 饶-劳 热-勒 仍-棱 溶-隆 阮-卵
连用练习:燃料 蹂躏 锐利 扰乱 让路 热恋 利润 蜡染 来日 敛容 凌辱 落日 容量 让利
日立 缭绕
01
夕 诗 (n、 l、r)
02
莲漏难留恋
03
南楼辇路凉
04
年年来念汝
05
两泪落牛郎
06
日头晒,晒人 肉,晒得心里 好难受,
07
二.发音对比练习
1. z与zh的分辨 2. 砸—扎 灾-斋 暂-战 赃-张 灶-罩 3. 则-折 怎-枕 曾-征 资-知 粽-种 4. 自动-制动 栽花-摘花 短暂-短站
C与ch的分辨
擦-叉 财-豺 璨-颤 苍-猖 槽-朝
策-撤 岑-陈 蹭-秤 次-翅 聪-冲
01
仓皇-猖狂 一层-一成 藏身-长生
谭家谭老汉,挑担到蛋摊,买了半担蛋,挑 担到炭摊,买了半担炭,满担是蛋炭,老汉 忙回赶,回家炒蛋饭,进门跨门槛,脚下绊 一绊,跌了谭老汉,破了半担蛋,翻了半担 炭,脏了木门槛,老汉看一看,急得满头汗, 连说怎么办,蛋炭完了蛋,老汉怎吃蛋炒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ppt课件
鼻韵母(16个)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二)按韵头发音口型
1
2
3
开口呼 (15个)
齐齿呼 ( 9个)
合口呼 (10个)
4
撮口呼 ( 5个)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口诀
普通话拼合口诀 双唇开齐u相拼 唇齿专拼开口音 d、t能拼开齐合 平翘根拼齐合音 舌面只能拼齐撮 n、l零声全能拼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实
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调值
声调的实际读法,即指声调高低、升降 、曲直、长短的变化。
调号
调类的标记符号。汉语拼音中所规定的 调号是“ˉ”“'”“ˇ”“`”。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四节 声调
二、声调的发音与辩证
(一) 阴平
高平调,调形为55。声音高而平,大体没有升降的变化 。发音时,声带绷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
(二) 阳平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二)单韵母i和ü
单韵母i和ü都是舌面、 高、前元音。二者的主要 区别在于i是不圆唇,ü是 圆唇。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3)利用声旁类推 例如: • 者─诸、猪、著、奢、署、煮、暑(都是 翘舌) • 次─瓷、茨、姿、咨、恣、趑(都是平舌)
第三节
韵母
一、什么是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二、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有的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韵母 由元音加辅音构成。
三、普通话韵母表 i
ɑ
u
uɑ uo
共鸣器
• 共鸣器指能够与发音体的振动产生共 振的空间,如胡琴的琴筒、小提琴的音箱。 共鸣器可以放大发音体发出的声音。 人类发音的共鸣器,就是口腔、鼻腔 等。 共鸣器形状不同,发出的音就不同。
共鸣器
• 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舌位、口形等改变共鸣 器形状,以改变声音的振动频率,从而发 出不同的音。 • 如[a]和[u],发音体都是声带,但是发音 时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嘴唇的圆展不同, 就形成了不同的音。
2)韵母
•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音素,它 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元音的组合, 也可以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如: “八”bā 韵母是ā,单元音; “叫”jiào 韵母是iào,元音的组合; “行”xí 韵母是ing,元音和辅音的 ng 组合。
3)声调
• 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声调的 变化,附着于整个音节。 普通话中“闪”shǎn是上声调,调值 是214,即先降后升,由2降到1,再上 升到4。 • 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 55、35、214、51。
音节
• 一般来说,汉语中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节。 • 只有“花儿”之类的儿化韵两个汉字只记录一个 音节。 •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 汉语的音节最少有一个音素,如“阿”、“俄”;
• 最多有四个音素组成,如“庄”虽然使
用了“zh uāng”六个字母,但是仍然只有四个音 素,即“zh、u、a、ng”。
普通话语音基础
c. 省写(iou\uei\uen)、(ü 上两点的省写)
d. 标调法(标在主要元音“韵腹”上) e. 音节连写(按词连写、按字注音)和大写 《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39个 韵母,它们构成了400多个基本音节, 加上4种声调,形成了1200多个音节。 因此,学普通话的关键是学好声母、韵 母和声调,掌握基本音节。
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 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一个字母加一个符号代表 一个音素
2. 辅音与元音(从音素的性质划分)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内受到一定 阻碍所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 内不受到任何阻碍所发出的音,又叫“母 音”。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
辅音 气流在口腔内受到一定阻碍 元音 气流在口腔内不受到一定阻碍
发音器官形成阻碍部位特别紧张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 气流较强 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不响亮 气流较弱 声带一定振动,声音响亮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 节的结构单位,是汉字字音结构的概念。 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也叫 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1.声 母
3.读准下列词语: zh——z 制造 种族 z——zh 尊重 杂志 ch——c 炒菜 初次 c——ch 财产 餐车 sh——s 收缩 申诉 s——sh 松树 宿舍
追踪
正在
职责
振作
作战
船舱 彩绸 生死 随时
罪状
纯粹 操场 深思 损失
资助
除草 采茶 输送 算术
增长
差错 辞呈 绳索 丧失
绕 口 令
四位老师是石、斯、施、史, 石老师教我大公无私, 斯老师给我精神粮食, 施老师教我遇事三思, 史老师送我知识钥匙, 我感谢石、斯、施、史四老师。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韵 母
•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它们是-i(前 )、 -i(后)、i、u、ü、ɑ、o、e、ê、er、 iɑ、uɑ、uo、ie、 üe、ɑi、uɑi、ei、 uei、ɑo、iɑo、ou、iou、ɑn、iɑn、 uɑn、 üɑn、en、in、uen、 ün、ɑng、 iɑng、uɑng、eng、ing、ueng、ong、 iong。
说明
•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 成iu,ui,un。如niu(牛),gui(归), lun(论)。 • ie üe中的e读ê。
韵母的分类
• 韵母按结构分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 和鼻韵母三类。 • 单韵母:由一个元音音素构成的韵母, 又叫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它们是ɑ、 o、e、ê、i、u、ü、er、-i(前 )、i(后)。
音素与字母
• 音素和字母有三种关系: (1)一 对一 的关系,即一个音素用一个字母来表 示。例如:b、p、m、 ɑ、o、…… (2)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音素用两个字母来表示。 2 例如:zh、ch、sh、ng、er。 (3)多对一的关系,即几个音素用同一个字母来表 示。例如:“批pi”的韵母¡[¡]、”姿zi”的韵母¡[ ]、”知zhi”的韵母-¡[ʅ],这三个音素都是用字 母¡来表示。 • 汉字通常包括1——4个音素。例如,啊、书、好、 庄。
声 母
• 普通话有二十一个辅音声母 。 • 二十一个辅音声母是:b、p、m、f、d、t、n、l、 g、k、h、j、q、x、zh、ch、sh、r、z、c、s。 • 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叫做声母的发音部 位。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的二十一个辅音声母 可分为七类:双唇音(b、p、m)、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 x)、舌根音(g、k、h)。
大学语文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人的发音器官分为: 1.肺和气管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和鼻腔
从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看,声音与意义是由社会成 员约定俗成的。
例:要表现“水”这个词的意义,汉语用 “shuǐ”,英语用“water”。
en、in、uen、ü n、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鼻韵母发音特点: 由口音逐渐转化成鼻音,由发元音的舌位逐渐转化
成鼻辅音状态。
声调就是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例如: zhongyao maoyi
重要――中药 毛衣――贸易
第一节 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声母 第三节 韵母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音节 第六节 音变 第七节 语调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 音。*
语音具有物理性、生理性和社会性。
1.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 4.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
的出来。 汉语里的a、o、e、b、p、m、f都是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单位,一个音节最少包含一个 音素,如“ā”(啊),最多包含四个音素,如 “niǎo”。
最小的语音片段(音标)。
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显著阻碍而形
ie、ua、uo、ü e、iao、iou、uai、uei)
复韵母的发音特点 : (1)从一个元音的舌位逐渐滑动到另一个元音的舌
位。 (2)发音中各元音的响度不同,其中有一个元音读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1.调类及调值
普通话的调类(调形)分为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二、三、四声,还有一种更专业的说法是:高平调、高升调、降升调、全降调。按五度标调法,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调类与调值的区别
调类是绝对的,调值是相对的(音高是因人而异的)。
二、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一)声母
普通话声母22个(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
辅音声母
1.按发音部位分类
(1)唇音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2)舌尖音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3)舌面音
舌面前音:j q x
3.测试中的常见问题
55调值(高平调):高度不够(33或44),长度不够(54)。
35调值(高升调):升调高度不够(34)。
214调值(降升调):没有升调(21),没有升到位(212或213),中间断开或不连续(21——14),变成降升降调(2142)。51调值(全降调):降不到位(53)。
不送气音:指发音时没有送气音特征,又同送气音形成对立的音。普通话共有6个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7)区分“清音”和“浊音”
“浊音”和“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声带颤动的音叫“浊音”,声带不颤动的叫“清音”。普通话有5个浊辅音:m n ng l r,其中有4个浊辅音声母:m n l r。其余辅音声母全都是清辅音声母。
舌面后音:g k h
2.按发音方法分类
(1)塞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普通话共6个塞音:b p d t g k
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总结
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总结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准确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对于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普通话的语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内容。
一、声母声母是一个汉字的发音的基础音。
普通话中的声母共有21个,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其中,b、p、m、f、d、t、n、l、g、k、h为单个辅音,发音时不需要与其他辅音搭配;而j、q、x、zh、ch、sh、r、z、c、s为复合辅音,发音时需要与后面的韵母搭配。
二、韵母韵母是一个汉字音节的核心部分。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8个,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种。
单韵母包括a、o、e、i、u、ü;复韵母包括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三、声调普通话中的声调对于一个汉字的发音非常重要。
共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在标准的普通话中,声调符号分别为1、2、3、4。
平声是指声调平稳、音调固定的声调,例如"爸爸"的声调就是平声。
仄声是指声调有起伏的声调,例如"妈妈"的声调就是仄声。
上声是指声调由低到高的声调,例如"奶奶"的声调就是上声。
去声是指声调由高到低的声调,例如"姥姥"的声调就是去声。
四、儿化音儿化音是普通话的一种特有现象。
当韵母er跟在声母之后时,可以形成一个特殊的音,例如"妈妈"中的"妈"字发音时会有一种儿化的音。
五、口语语音规范为了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口语语音规范:1. 清晰地发音,口齿伶俐,避免吞音、咬字不清等问题;2. 动静音和鼻音的区别要清楚,在读音时正确区分;3. 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要准确,发音要标准规范;4. 注意声调的运用,遵循正确的声调走势;5. 注意语速抑扬顿挫,避免口吃、结巴等问题。
中文语音学知识点
中文语音学知识点一、声母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个音素,指在发音时,在元音之前叫出的辅音,也称声音。
声母是一个音节的头部,用来区分和鉴别不同的音节。
1. 单声母:单个辅音构成的音,如b, p, m, f等。
2. 复合声母:由辅音和韵母i, u结合构成的音,如zh, ch, sh等。
二、韵母韵母是汉语音节的核心部分,由声母和声母之后的元音构成。
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种形式。
1. 单韵母:由单个元音构成的音,如a, o, e, i, u, ü等。
2. 复韵母:由辅音和元音构成的音,如ai, ou, ei, an, en, ang, ing等。
三、声调声调是在汉语拼音中用虚线表示,用来区分不同意思的音节。
汉语普通话中的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声调是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音时要根据正确的声调来区分意思。
1. 阴平:声调符号是一条水平线,不做标记。
2. 阳平:声调符号是一个向右倾斜的虚线“ˇ”。
3. 上声:声调符号是一个向上的斜线“ ”。
4. 去声:声调符号是一个向下的斜线“ ˋ”。
四、声音的发音部位声音的发音部位是指在发音时,声带、舌头、嘴唇等器官的位置。
声音的发音部位直接影响音的清浊、音的高低、音的前后等音质特点。
1. 清音:声带发音,不带气,如p, t, k等。
2. 浊音:声带发音,带气,如b, d, g等。
3. 牙音:舌尖与上齿接触或接近的音,如z, c, s等。
4. 唇音:嘴唇为发音部位的音,如m, f, p等。
五、声音的发声方法声音的发声方法是指在发音时,声带振动和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产生声音的方式。
声音的发声方法直接影响音的声调、语音音色等特点。
1. 清辅音:喉头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产生声音,如p, t, k等。
2. 浊辅音:喉头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产生声音,如b, d, g等。
3. 鼻音:声带振动,气流通过鼻腔产生声音,如m, n, ng等。
4. 复音:声带振动,气流同时通过口腔和鼻腔产生声音,如z, c, s 等。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规则对正确发音很重要。
2. 四声:普通话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
学会准确地区分和使用四声对于正确发音和语调非常重要。
3. 声调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在连读或调整节奏时。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流利的发音。
4. 连读和变调:在普通话中,有很多词语之间会发生音变和连读,这是为了保持语音的流畅和自然。
了解连读和变调的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口语。
5. 声调符号:普通话拼音中使用声调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声调。
学习和掌握这些声调符号对于正确拼读汉字很重要。
6. 声调语法:在普通话中,声调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也很重要。
掌握声调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7. 声韵调的变化:普通话中的音变规律复杂多样,例如声母的变化(如擦音化、爆音转呼应等),韵母的变化(如鼻化、轻声等)和声调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普通话。
8. 语音语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有一定的规范和特点。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9. 声调语音与词义的关系:普通话中,独立的音节可以由多个字组成,不同的声调可以对应不同的词义。
了解声调与词义的关系可以帮助学
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
10. 声韵调节与语音调节的关系:普通话的发音受到音韵规律和语音
规则的影响,掌握声韵调节和语音调节的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发音和理解语言。
普通话水平考试语音学基础知识
普通话水平考试语音学基础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考试形式为口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语音学基础知识一、语言、方言、普通话(一)语言1.语言是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音位层次、词汇层次、语法层次等组成。
3.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
(二)方言1.方言定义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
各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有都其特点。
2.方言分区全国十大方言区:官话、晋语、吴语、湘语、赣语、徽语、闽语、粤语、平话、客家话。
官话八大分区:北京、东北、兰银、冀鲁、胶辽、中原、西南、江淮。
3.方言的意义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语言和方言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保证。
4.湖北省所处的方言区湖北省处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北方言地区。
还有一些地方处于几种方言的过渡地带。
(三)现代汉语与普通话1.现代汉语广义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狭义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
3.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二、语音(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属性语音作为一种物质材料,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具有物理属性。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有四种声学特征:(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2)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3)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色——声音的个性和特色,受发音体的差异、共鸣器的形状和发音方法不同的影响。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元音10个
(3)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 高变化。 如“低、敌、底、地”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可以区分为4种基本调值: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统称为“四声”
(四)音位
3、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 出的声音带有“鼻音”,而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 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 ,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 子也能发音。
普通话声母总表
声母辩正 n 和 l
1、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首先要读 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 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2、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腭上升,堵塞 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或者说是本 质属性。
一是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 约定俗称的。意义相同的词语可以用不同的 语音形式表示,反之,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 同意义。
二是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人们经过训 练,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语音。
二、语音基本概念
(一)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 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 音类。
例如,北京话里的“文”; d和t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共有21个b、p 、m、f、d、t、n、l、g、k、h、j、q、x、zh 、ch、sh、r、z、c、s。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决定的。
《普通话教程》教学课件 知识篇 第一课 语音概述
第一课 语音概述
知识探究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 2.辅音 辅音,也称“子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多数不振动声带,在口腔里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气流通 过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气流较强,如b、t、p。普通话语音中有22个辅音音素。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是听觉上能够自然分辨的最小语音片段。人说话的时候,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一紧一 松地运动,从而在人的听感上形成一个个语音片段。这种语音片段是人的听觉最容易感受到的,也是人最容易发出 的。通常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如“大力推广普通话”,可以清楚地听到7个语音单位,也就是有7个音节。普通 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如dà(大)是由声母d、韵母a和去声组成的。在汉语中,一个音节 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如“我是中国人”5个音节写下来就是5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3个字念 出来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第一课 语音概述
知识探究
一、语音的性质
(二)生理性质 3.共鸣器官
第一课 语音概述
知识探究
一、语音的性质
(三)社会性质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语音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语音承载了社会赋予的内容,它和所 指的事物、所表达的概念之间无必然的联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例如“火”这一事物,英语用fire表示, 普通话读作huǒ。但是音和义的结合一旦被社会承认并稳定下来,就不允许个人随便改动,不然就会影响交际。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不同的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 不同方言之所以有不同的语音系统,是由使用不同语言或不同方言的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 为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语音的民族特征可以从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示出来。 例如,汉语语音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分,它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如bō(波)和pō(泼);英语中虽然也 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分,但这种区分并不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这样的区别在普通话和方言中也很明显,如在很多 地区,z和zh、c和ch、s和sh是不分的,“陈”(chén)和“岑”(cén)的发音误念为相同的,而在普通话中两 者的区分是很清楚的。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大全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大全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及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ì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概述: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 +( 韵头 + 韵腹 + 韵尾 )+声调 6. 0 +( 韵头 + 韵腹 + 0 )+声调 7. 0 +( 0 + 韵腹 + 韵尾 )+声调
8. 0 +( 0 + 韵腹 + 0 )+声调
如yù (育)
由这个表可以归纳一些规律:
(一)主要元音决不可缺(由 辅音作音节或把辅音“韵母化”的 特别音节,如叹词hm, “哼”hng,“嗯”n,m 等是例外); (二)单纯的元音都可以作主要元音;
2、语音单位
a.音素(32)
d.元音、辅音
b.音节
c.声、韵、调
e.元、辅音与声、韵的关系
3、汉拼方案
a.定义 b.原则(语音标准、音节结构、字母形式)
c.作用
d.内容(5部分)
★字母表顺序
一、字母表 字母: Aa 名称: ㄚ 字母: Hh 名称: ㄏㄚ Bb ㄅㄝ Ii ㄧ Cc ㄘㄝ Jj ㄐㄧㄝ Dd ㄉㄝ Kk ㄎㄝ Ee ㄜ Ll ㄝㄌ Ff ㄝㄈ Mm ㄝㄇ Gg ㄍㄝ Nn ㄋㄝ
b. 上声后头的轻声本调非上声的,不复杂:轻声前头的上声一 律变半上。如: 喜儿(歌剧《白毛女》的主角) 指头 买的 枕头 尾巴 苦头 老爷 姐夫 里头 码头 老婆 女婿 骨头 准头 伙计 口袋
老公(口语,太监)
喜欢
牡丹
打算
喜鹊
起来
水仙
比方
比一比
孔雀
数一数
想一想 找一找 “一”轻声,后头的单音动词可轻。 ——《普通话导学》 傅国通 殷作炎 著
(两可、必读) (两可、必读) (两可、必读) (两可、必读2.轻声 (两可、必读) *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①34调(35凋)“想起”、“管理”、“手里”
②211调“奶奶”、“椅子”、“马虎”
上声+轻声:轻声有复杂的类别,因而上声的变调模式复杂化。
a. 上声后头的轻声在弱化前的本调是上声的,有两个类别:
四、声调
1.定义(字调)
是 依附在音节上,发生在一定时间内,由声带颤动频 率的高低长短变化来辨义的语音现象。
2.调值、调类
调值指声调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实际发音,也称 作“调形”(也有写作“调型”的)。 调类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对声调(字调)的分类。
3.阴阳上去的发音
赵元任“五度标记法”
高
半高 中 半低 低
5
4 3 2 1
(五度标记法图示)
五、音节与拼音
1.音节结构
(五部分析法:声母、韵母[头、腹、尾]、声调)
几种基本结构(8种)
根据北京音系音节的组合,有以下几种:
1.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 2.声母+( 0 + 韵腹+韵尾)+声调 3.声母+( 韵头 + 韵腹 + 0 )+声调 4.声母+( 0 + 韵腹 + 0 )+声调 如jià o(教) 如gǎo(搞) 如shuō(说) 如bù (不) 如wǎn(晚) 如wǒ(我) 如à i(爱)
第二个类别是后起的从上声弱化成轻声的音节,它前头的 上声变阳平。其中有些后字是可轻声,即轻与不轻在两可之 间。前字也变阳平。如:
老虎
打死 洗洗 水里
老鼠
想想 养养 可以
把手
走走 想起 小姐
给你
找找 打起 想我
给我
扫扫 挽起 打死
打我
想法
双轻声组成的结构也是前字变阴平:
想起你 买(卖)给我 找给你 打死你
六、音变
a.上变
上上(35、214) 保管 领土
上非(211、214)
卡车
打仗
品行
冷清
一
上上上
单双格(211、35、214) 纸老虎 好总理
变 调
三个以上
双单格(35、35、214) 展览馆 保管好
“我有五把纸雨伞” “种马场有五百匹好母马”
b. “一、不”的变调 “一、不”在单独念和处在词句末尾时读原调,“一”在 作序数,即表示“第一”时也读原调。
j. 不用浊声母v、ng、gn
三、韵母
1.定义、数量(39个)
[《汉拼》只列36个,不列舌尖元音及卷舌元音]
三、韵母
1.定义、数量(39个)
[《汉拼》只列36个,不列舌尖元音及卷舌元音]
2.韵母结构(头、腹、尾) 介音(韵头) 3.发音实质 4.分类
“四呼”[开15、齐9、合10、撮5] 元音构成[单10、复13、鼻16]
“一、不”在去声前面变阳平。 (一样、不要)
“一、不”在非去声前面都读去声。(一般、不 成) “一、不”夹在词中读轻声。(想一想、看不清)
c.叠音形容词音变
AA式
第二音节变阴平,同时儿化。
(慢慢儿)
ABB式
二、三音节变阴平。
(白茫茫)
AABB式
第二音节变轻声,三、四音节变阴平。
(慢慢腾腾)
d、去声的变调
(1)在a、o、e、ê 、i、ü 后面,读ya。(他呀) (2)在u(包括ao、iao)后面,读wa。(好哇)
(3)在n后面,读na。(怎么办哪)
uan—uang、
uen—ueng(ong)、vn—iong。
(传统语音学认为ong、ueng是一个韵母,注音字母拼成 XL,汉语拼音方案按照实际发音设计为两个韵母。) a、o—e d、ou—ei g、喉塞 j、口、鼻音 b、i—u e、fei h、-n.-ng k、ong开口度 c、ai.ei.ao.ou—单韵母 f、舌尖声母与uei I、丢失、增添韵头
两个去声相连,前面的去声音节不读重音的时候,调 值没有降到最低,调值变为高降调53,变调调值描写为5153,称作“半去”。从音高看,后面的去声音节受前面去 声调值末尾的影响,比前面的去声音节起点略低。
饭店
贵重
介绍
借鉴
密切
戏剧
裂缝
迫害
注意
木料
汉字
电话
降落
再见
自治
外地
大会
算术
办事
善意
互助
2.轻声 2. 轻声 2. 2. 轻声 轻声
还可以从韵母出发,得出普通话声韵拼合的另一些规律:
1、“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 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 节。 3、“-i”(舌尖前)韵母只拼“z、c、s”三个声母,“-i”(舌尖 后)
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4、国际音标
二、声母
1、定义、数量(22个) 2.发音实质 3.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
二、声母
1、定义、数量(22个)
2.发音实质
3.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 4.声母发音 5.声母辨正
a. 改浊为清 f. h-w i. 尖、团 b. 平、翘舌 g. x-y c. r d. n-l e. f-h h. zh、ch、sh、r-j、q、x
(三)22辅音除ng外都可以作声母;
(四)介音(或“头音”)只由i、u、v充 当; (五)尾音只有i、u、o、n、ng。 o在ao中实际发音等于u,所 以也可以说只有四个音素充当尾音:i、u两个可叫“元音韵 尾”,n、ng两个可以叫“鼻音韵尾”。
2、拼音
a.注意问题
(要念声母本音,声韵之间不应有停顿,念准韵头)
第一个类别是历史悠久,必作轻声而使用频率特别高的,如后 缀“子”、助词“了”、部分AA式常用叠音名词里的后字,等等。 念法是前字变半上,如: 老子 嫂子 婶子 椅子 饺子 小子
法子
免了 痒痒
买了
起了 马虎
走了
好了 耳朵
死了
奶奶 脊梁
想了
姥姥 指甲 姐姐
这一类跟下一类相比,总量比下一类小得多,可是如果念错了, 跟下一类相混,很难听。
2)-n、-ng是韵尾,只有与韵腹构成一个整体时才参与前、 后鼻韵母对比区分。由于-n、-ng处于从属的地位,在自然语
流中常常脱落,只表现为元音的鼻化。实验语音学证明:普
通话鼻辅音韵尾在实际发音中,有时并不表现为鼻辅音的语 音特征,在频谱图上只能看到鼻化的元音。因此,认为实际 发音中-n、-ng的发音有时部位“不是完全闭塞,还留有空 隙”。
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3.拼写规则
a. y、w的使用(加写、改写) b. 隔音符号的使用(a、o、e) 隔音作用
c. 省写(1.iou\uei\uen)、(v上的省写)
d. 标调法(标在主要元音<韵腹>上) e. 音节连写(按词连写、按字注音)和大写 《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
字母: Oo Pp Qq
名称: ㄛ 字母: Uu 名称: ㄨ ㄆㄝ Vv 万ㄝ ㄑㄧㄡ Ww ㄨㄚ
Rr Ss Tt
ㄚㄦ Xx ㄒㄧ ㄝㄙ Yy ㄧㄚ ㄊㄝ Zz ㄗㄝ
注: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二、声母表 b p m ㄅ玻 ㄆ坡 ㄇ摸 f ㄈ佛 d t ㄉ得 ㄊ特 n l
a.物理属性 (音高[频率Hz]、音强[振幅dB]、音长[时长ms]、音色) b.生理属性(发音器位图) 肺和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一、语音概说
1、语音性质:
a.物理属性 (音高[频率Hz]、音强[振幅dB]、音长[时长ms]、音色)
b.生理属性(发音器位图) 肺和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c.社会属性
g
k
h
j
q
x
ㄍ哥 ㄎ科 ㄏ喝
ㄐ基 ㄑ欺 ㄒ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