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三个面向及其相关问题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5db05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e.png)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全媒体时代是新闻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发展的新阶段,广播新闻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下也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数字化、互动性和多元化三个方面来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数字化是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广播传媒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的广播节目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听众的收音机上,而在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字化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这样一来,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范围更广泛,受众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还体现在互动性方面。
互动性是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与传统广播新闻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传统广播新闻中,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广播新闻的传播,而在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提升。
通过互联网技术,听众可以在广播节目中进行实时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方式与主持人进行互动,提问、留言、点赞等,使得广播新闻节目更加生动和具有参与感。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还表现在多元化方面。
传统广播新闻节目通常只提供音频资源,而在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
广播节目可以同步在互联网上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直观。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也可以与其他媒体形式相互融合,比如与电视台合作制作视频新闻,与纸媒合作推出深度报道等,增加广播新闻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互动性和多元化三个方面。
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新闻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互动性的提升使得广播新闻节目更加生动和具有参与感,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得广播新闻更加丰富多样。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与听众实现互动,以及通过多种形式的内容呈现新闻,使得广播新闻走向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发展方向。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学习心得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fa3da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e.png)
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与展望
对未来广播电视节目创新 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广播电视节 目创新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节 目创新要更加注重观众的需求和体验,通过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定 位观众群体,提高节目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同时,要更加注重节目的品质和内涵,提高 节目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多元化内容创新
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内容,如文
化、娱乐、教育、科技等,满足
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01
融合性媒介传播
02 运用多种媒介平台,如电视、广
播、网络、社交媒体等,扩大节
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互动式节目形态
采用互动式节目形态,如现场互
动、观众投票、线上讨论等,增
03
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个性化主持风格
04 培养独特的主持风格和语言风格
,提高节目的辨识度和品牌价值
。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实践案例
01
02
03
《朗读者》
以朗读文学经典为主要内 容,通过嘉宾的深情演绎 和精美的舞台设计,打动 了众多观众的心灵。
《中国好声音》
以转椅盲选的创新模式, 打破了传统选秀节目的常 规,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 注和热议。
推动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是传媒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 新可以带动整个传媒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适应媒体生态变化
面对媒体生态的变化,广播电视节目创新能够适应新的媒体环境 和市场需求,保持媒体的活力和生命力。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概念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形式和内容 ,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重新设计和编排,以提高节目的 质量和吸引力,满足观众的需求。
浅谈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
![浅谈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7d9bd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0.png)
浅谈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在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播音主持艺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本文将从节目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和表演方式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节目形式的创新是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基础。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创新的节目形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其中一种创新形式是多媒体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或无线电波之中,而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向观众呈现。
另一种创新形式是互动性。
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与主持人或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互动形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观赏欲望。
内容创新是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通常以新闻报道、综艺娱乐为主,而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创新的内容成为了占领市场的关键。
一种创新的内容形式是深度报道。
观众希望了解更深入、更具深度的新闻报道,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新闻短片。
另一种创新的内容形式是鲜活的生活故事。
观众对真实、感人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讲述故事的能力,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
表演方式的创新是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关键。
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通常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表演方式,而观众对此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创新的表演方式成为了吸引观众的关键。
一种创新的表演方式是自然亲切。
观众喜欢亲切自然的主持人,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展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
另一种创新的表演方式是幽默诙谐。
观众喜欢幽默的节目,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幽默的才能,通过幽默的语言和表情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8636a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6.png)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新闻节目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改革。
如何在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中注入新的元素,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广播新闻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就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展开讨论。
一、强化内容创新广播新闻节目作为主要传播新闻资讯和信息的媒介,其内容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闻节目的内容方面,要注重选题的创新和独特性,选择一些热点、话题、事件进行报道,并以独特的视角和角度呈现给听众。
在选题和报道过程中,要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增加节目的信息量和价值,使听众在收听新闻节目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启发。
广播新闻节目在内容方面还可以注重特别节目的创新,例如主题独特的特别报道、热点新闻的深度解读等,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以及增加听众参与的方式,如听众来信来电互动环节、专家在线解答等,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二、创新节目形式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创新也是提高节目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广播新闻节目多以播报和解说为主,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在形式创新方面,可以尝试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音频剪辑、配乐设计、声音效果等,增加节目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并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现场报道、采访报道等元素,增加节目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在节目形式上还可以增加一些轻松有趣的元素,例如加入一些幽默的段子、有趣的故事、引入一些生活小常识等,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形式创新可以让广播新闻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听众的收听欲望和粘性。
三、注重媒体融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应该注重媒体融合,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和形式。
传统广播新闻节目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媒体融合,增加节目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
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在新闻报道和资讯方面互相借鉴和合作,增加节目的资源和信息量。
广播新闻节目还可以注重移动端的传播和推广,通过手机APP等移动平台,将节目内容推送给更多的用户,提高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创新计划
![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创新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b0bf8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d.png)
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创新计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初中生,我也深感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节目类型单一、内容缺乏新意等。
因此,我制定了一份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创新计划,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体验。
一、增加多元化节目类型目前,许多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类型过于单一,缺乏新意。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增加多元化的节目类型,如文化、科技、旅游、美食等。
这些领域的节目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二、创新节目内容除了增加节目类型,我们还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
现在的许多节目过于追求娱乐效果,忽视了节目的内涵和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节目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和启示。
三、引入互动环节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我们可以在节目中引入互动环节。
例如,通过线上投票、答题等方式,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提高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和交流。
四、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更加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将节目内容更加快速、便捷地传递给观众。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收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
五、提高节目品质无论是在节目类型、内容、互动环节还是与新媒体的融合上,我们都需要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节目品质。
这需要我们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最后,为了实现以上这些创新计划,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我们需要培养一支具备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团队,为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和资源,进一步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bf703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1.png)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放松的主要渠道。
广播节目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在新媒体时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创新发展广播节目,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
一、内容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
广播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广播节目以音频为主,但是随着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视频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广播节目可以尝试将视频元素融入打造全新的音视频媒体形式。
节目风格也需要创新。
传统的广播节目往往以主持人为核心,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尝试推出更多有趣、新颖的节目形式,如听书节目、科普知识节目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技术创新新媒体时代,技术日新月异,广播节目也需要不断跟上技术的步伐。
传统的广播节目往往依赖于电波传播,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手机APP等方式进行广播,这为广播节目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推荐、智能交互等,提升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创新,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让用户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广播节目。
三、用户体验创新用户体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重要方面。
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于广播节目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台收听,用户更希望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收听广播节目。
广播节目需要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推出更多的移动端应用,提升用户收听的便捷性。
互动性也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直播互动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个性化需求也是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创新的重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节目推荐。
四、渠道创新传统的广播节目依托于电波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传播。
广播行业节目内容创新
![广播行业节目内容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12988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5.png)
广播行业节目内容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猛进步,广播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节目内容的创新是广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节目主题、形式、互动性以及媒体融合等方面探讨广播行业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和新趋势。
一、节目主题创新广播节目的主题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所在,创新的节目主题可以吸引更多的听众,提高收听率。
为了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创新的节目主题需要关注时事热点、社会问题以及人们的需求和兴趣等。
对于政治经济类节目,可以采取深度解读、专业点评等方式,增强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文化艺术类节目,可以邀请名人嘉宾分享经验,增加节目的魅力和互动性。
二、节目形式创新传统广播节目形式的创新是广播行业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新颖的节目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听众,提高听众的阅听体验。
例如,将音乐、访谈和直播相结合,打造多元化的综艺类节目;将故事、音效和声音效果相融合,提升广播剧的叙事魅力;将电台主持人和听众进行互动,增加娱乐性和参与感。
通过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可以让广播节目更加立体、多样化,满足听众的需求和观感。
三、节目互动性创新互动性是广播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
互动性可以增强节目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加听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通过广播节目的互动,听众可以不仅仅是单纯的听众,而是对节目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反馈。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设立在线投票、留言互动等环节,与听众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同时,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形式,可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四、媒体融合创新媒体融合是当今广播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广播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与其他媒体形式的融合,可以将广播节目的传播范围扩大,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将广播节目与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形式相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节目内容。
例如,电台音乐节目可以与音乐视频平台合作,增加MV播放和音乐评论等元素;广播剧可以与电视剧或网络剧联动,打造跨媒体的故事体验。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a5df63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b.png)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一直是人们获取即时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多样化的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节目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节目创新成为广播新闻节目重要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内容创新是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核心。
在内容上,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需要更加关注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通常以政治、经济、社会等硬性新闻为主,但现在的听众更加追求多元化的内容。
广播新闻节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化、娱乐化的元素,如时尚、健康、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以满足听众的需求。
还可以引入一些人文、科技、环保等热点话题,提供深入分析和专家评论,增加内容的质量和深度,使听众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形式创新是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形式上,广播新闻节目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听众。
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大多以严肃的消息播报为主,缺乏活力和趣味性。
节目可以尝试采用一些轻松有趣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如讲故事、访谈、情景剧等形式,增加听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还可以借鉴电台节目的方式,增加一些音乐、音效等元素,使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节目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时间段,如短时新闻快报、长时新闻深度剖析等,以适应听众的不同需求。
技术创新对广播新闻节目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给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许多新的创新机会。
从直播、点播到互动,新媒体技术使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节目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实现实时更新和在线聆听,通过手机APP或社交媒体与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使广播新闻节目的触达面更广,也让听众参与感更强,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品质和影响力。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52cc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4.png)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广播电视节目有了很大的进步,同
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时代在发展,节目的创新也在发展,这就要
求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研究更加重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广播电视节
目创新进行研究,包括新闻节目的创新、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教育节目的创新。
首先,新闻节目创新需要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目前,节目整体结
构更加细致,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新频率也加快了,分类细化,信息交流更加便捷,节目的完整性、连贯性也有了很大的
提高。
其次,综艺节目的创新需要更加幽默,更易于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传播文化。
除此之外,综艺节目还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当
今时代,更好地吸引公众的关注。
最后,教育节目创新需要更注重讲故事,更多地引导和激发公众的思考,这可以丰富公众的知识课程,让公众通过
观看教育节目更加充分地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身。
总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可以促进节目技术的改进,更好地满足观众
的需求。
媒体运营者要深入研究节目的创新,以更优质的节目吸引观众。
广播节目的创新之道
![广播节目的创新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3c36fc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7.png)
广播节目的创新之道广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媒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节目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本文将探讨广播节目的创新之道,提出一些值得尝试的方法和策略。
一、内容创新在广播节目的创新中,内容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一个优秀的广播节目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创新:1. 主题多样化:创新的广播节目应该包括多样化的主题,既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定制不同的节目主题,涵盖文化、科技、娱乐等领域,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2. 内容深度:创新的广播节目需要有深度,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节目制作人应该注重对话题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增加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认可。
3. 互动性:创新的广播节目应该具有互动性,能够与观众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社交媒体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互动。
观众可以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二、节目形式创新除了内容创新,广播节目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与众不同的观看体验。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节目形式创新方式:1. 综合性节目:将不同的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综合性节目形式。
比如将音乐、访谈、故事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新颖有趣的综艺节目。
2. 跨界合作:与其他媒体形式合作,创造出独特的广播节目形式。
可以与电影、电视剧、音乐等领域合作,制作具有独特风格和观看体验的节目。
3. 互动性节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加广播节目的互动性。
例如,可以利用手机APP或者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进行投票、抽奖等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三、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节目也需要不断借助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服务。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1.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比如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观众感受当时的氛围和情景。
广播电视编导的节目创新与改革
![广播电视编导的节目创新与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e9168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c.png)
广播电视编导的节目创新与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和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节目创新与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编导的节目创新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意义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传递信息、满足观众需求的主要媒介,其创新对于提升观众体验、拓宽媒体传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可以增加观众的吸引力和粘性。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观众的娱乐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竞争愈发激烈。
通过推陈出新、突破传统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其对节目的兴趣和情感参与度。
其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还可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观众的口味和兴趣具有多样性,只有创新的节目才能满足他们的不同追求。
例如,加入互动环节、引入跨界合作、以故事情节为主线等,都可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观众参与感。
最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也有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更愿意成为内容的分享者和传播者。
借助创新的节目形式,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并推动内容传播,进而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
二、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存在的问题虽然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缺乏创新意识与突破。
一些编导和制作人员往往习惯于沿袭传统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很少尝试新的元素和创意。
这种守旧的思维模式限制了节目创新的空间和发展。
其次,电视台组织和制作水平不高。
一些电视台在节目创新上投入不足,缺乏创新团队和技术支持,导致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下降。
另外,政策和监管也对节目创新构成一定限制。
尤其是在内容审查和版权保护方面,政策要求较高,导致了一些创新的节目受到了限制。
三、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解决方案要解决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创新探讨
![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创新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a61b5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f.png)
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创新探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专题节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电视节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创新电视专题节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互动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电视专题节目创新的核心。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已经饱受信息过载的困扰。
电视专题节目需要在内容上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节目的选题应当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关注观众的关心、关注的问题。
节目的内容应当具有独特性和独创性,与其他节目有所区别。
通过精心策划和深入调研,制作一档展现新兴行业发展及创新成果的节目,既能满足观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能提升节目的独特性和可看性。
在内容形式上也可以创新,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专家解读的方式等,将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形式创新形式创新是电视专题节目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传播形式。
传统的电视节目以直播为主,观众只能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无法自主选择观看时间和地点。
而新媒体时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观看节目,也可以选择在互联网上追赶播放。
电视节目需要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多平台传播的形式。
可以通过直播、点播、在线观看等多种形式,使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时间和地点,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特性,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使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互动创新互动创新是电视专题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被动观看,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与主持人、嘉宾、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电视专题节目需要在互动上进行创新。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互动,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与观众进行在线讨论。
可以通过开设话题讨论、打卡签到、投票评选等方式,引导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多篇)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学习心得
![(多篇)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8751a36a58da0116d174943.png)
Think more about your competitor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学习心得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中,媒体要生存,发展和壮大,需要全面,不断地创新。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
对广播电视媒体而言,节目质量是电台、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其生命线,抓住了节目创新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会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从而带动广播电视媒体的全面创新。
__侧重就节目品牌、特色、策划方面略叙管见,仅供商榷。
一、树立品牌意识是节目创新的重要前提。
根据国家广电局1998年底统计,全国符合条件已获重新登记的广播电台294座,电视台、有线电视台56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87座,形成了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中央台与地方台的节目交相覆盖的局面。
面向日益丰富的节目和日渐挑剔的受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主被动性规律逐渐被打破,从而引起了激烈的媒体竞争。
广播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已开始进入了“买方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人们用手中的遥控器随心所欲地选择着自己所钟爱的信誉良好,质量上乘的“产品”。
在这种竞争形势下和竞争环境中,从某种程序上把企业市场经营的观念纳入节目的制作和发展,用节目品牌的效应树立自身的形象,从而增强受众对它的亲和力和信任感就显得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品牌节目对于一个频道乃至一个台来说,就像产品品牌之于企业,拥有品牌就意识着市场的成功。
无数事例证明,树立品牌意识,能够激发人们创新节目、创立品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激活一个收听收视时段,创造一个新的收听收视群体,甚至使一个台焕发生机。
相反,缺乏品牌意识,就会缺乏节目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整个台的形象就会被平庸节目所淹没,更谈不上市场和效益。
树立品牌意识,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有突出的个性,在节目创新过程中,注重创造新的受到人们欢迎的广播电视艺术门类,用各种广播电视语言和手段满足人们的视听心态和追求。
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
![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8a0e07e01f69e31433294b3.png)
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摘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对人才追求的目标,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型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人而言,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关键问题。
文章从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探索和把握好借鉴、模仿基本规律两方面,讨论了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创新1 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1.1 深入发挥广播电视节目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点,使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呈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并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
它的意义在于,借用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使我们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
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以致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
比如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我们认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
误把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
那么,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
通过定义不难发现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所以,要想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
这也是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
1.2 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使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借助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来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2eac4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4.png)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受众的多样化,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何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成为了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之道。
一、内容创新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主要以新闻报道为主,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难以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力。
内容创新成为了当前广播新闻节目最迫切的课题之一。
广播新闻节目需要加强专题报道,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
通过专题报道,可以让受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增加对新闻的兴趣。
广播新闻节目需要增加娱乐元素,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增加小品、相声等形式的节目,或者邀请名人进行访谈等方式,让新闻节目更有趣味性,增加受众的粘性。
互动性也是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向。
现在的听众更加喜欢和媒体进行互动,因此广播新闻节目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形式,与听众进行互动,增加听众参与感。
二、传播方式创新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主要以电波传输为主,覆盖范围有限,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传播方式创新成为了现代广播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课题。
广播新闻节目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扩大节目的听众群体。
可以通过建立新闻网站、开设新闻客户端等方式,让更多的受众能够方便地获取到广播新闻节目。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增加传播的渠道。
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将新闻内容进行推送,拉近新闻和受众的距离。
跨界合作也是传播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可以与其他媒体合作,如电视台、报纸等,进行跨媒体传播,增加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技术创新成为了广播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丰富新闻节目的呈现形式。
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受众带入新闻事件现场,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和震撼力。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77ec9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7.png)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广播新闻节目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媒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是指通过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创造,让广播新闻节目更好地适应当前
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吸引听众的注意,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下面将从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和创新效果三个方面来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
首先是创新内容。
广播新闻节目的生产环境和产业生态在快速变化,新闻内容也应随
之创新,以充分贴合听众需求。
新闻媒体要注重主题选材、深度报道,以符合听众的阅读
需求和知识诉求,尽可能地满足听众的期待。
其次是创新手段。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手段也应不断创新。
通过网络音频传播、APP推送等新媒体形式拓展新闻传播渠道,使广播新闻节目获得更广
泛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丰富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如数字化声音剪辑、虚拟主播等,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最后是创新效果。
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目的在于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有效
提升听众收听率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创新效果既包括进一步提升新闻媒体的品牌价值,也包括增加广告收入和相关商业收益,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需要把握新技术、新平台,扩宽新闻的领域和广度,
为广大听众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阅读服务,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同时,未来的广播
媒体要立足于自己的优势,积极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自
身的价值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15cfe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e.png)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广播节目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之一,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广播节目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和变化。
本文将通过一些思考和案例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发挥传统广播节目优势,拓展新媒体传播形式传统广播节目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声音具有很强的沟通力和影响力,适合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
广播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如网络直播、音频分享平台等,拓展传播形式,发挥其传统优势。
某些电台可以将节目内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可以将节目录制成音频文件,发布到各大音频分享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延伸传统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还可以吸引新的受众群体,提升传播效果。
二、加强互动性,提升用户体验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广播节目需要加强互动元素,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设立互动环节、开展线上投票、进行话题讨论等方式,增加受众的参与感和话语权。
设立话题讨论环节,邀请受众参与讨论,可以激发听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促进广播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用户体验。
三、聚焦内容创新,打造特色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广播节目需要聚焦内容创新,打造具有特色的节目。
可以从独特的主题、新颖的形式、独特的风格等方面入手,创造与众不同的节目内容。
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开展主题特别节目;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打造独特的叙事风格;或者通过跨界合作、明星助阵等方式,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特色性。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受众,还可以提升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跨界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可以借助跨界合作的方式,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方共赢。
可以与音频平台合作,共同打造优质内容,拓展传播渠道;可以与文化机构合作,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传播;还可以与商业机构合作,开展广告营销,增加经济收入。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需要注意哪些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8686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c.png)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节目创新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然而,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点,才能打造出既具有创新性又能满足观众需求的优质节目。
一、深入了解观众需求观众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是节目创新的基础。
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职业和兴趣爱好的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期望各不相同。
因此,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和观众反馈等手段,深入了解观众的心理和需求,是节目创新的第一步。
例如,年轻观众可能更喜欢具有时尚感、互动性强、节奏明快的节目;而中老年观众可能更倾向于内容丰富、有深度、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节目。
此外,不同地域的观众可能对本地文化、风俗等元素有着特殊的关注。
只有精准把握这些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创新,提高节目与观众的契合度。
二、突出节目特色在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独特的特色。
节目特色可以体现在内容、形式、风格等多个方面。
在内容上,可以选择独特的主题或题材,挖掘新颖的故事和话题。
比如,关注一些尚未被广泛报道的社会现象、探索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展现特殊行业的工作与生活等。
这样的内容能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为他们带来全新的认知和体验。
形式上的创新也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可以采用新颖的节目结构、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真人秀、纪录片与剧情片相结合等。
此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观看感受。
风格方面,节目可以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画面风格或音乐风格。
比如,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富有艺术感的画面构图、具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等,都能让节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节目质量无论节目形式如何创新,质量始终是关键。
高质量的节目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能树立良好的口碑,为节目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节目质量首先体现在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上。
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与挑战分析
![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与挑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685e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9.png)
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与挑战分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创新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创新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首先,内容创新成为吸引观众的核心要素。
以往那种千篇一律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始注重深度和广度,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而是涵盖了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比如,一些科普类节目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讲解,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一些文化类节目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新颖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增强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技术创新也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突破点。
高清、超高清画质的普及,让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晰、逼真的视觉体验。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看感受,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也不容小觑。
通过对观众喜好和行为数据的分析,广播电视机构能够更加精准地推送节目,实现个性化定制,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传播渠道方面,广播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电视、移动终端应用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新途径。
观众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电视机收看节目,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种多平台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受众范围。
然而,广播电视行业在创新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如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等,观众的注意力被大量分散。
这些新媒体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能够迅速满足观众的需求。
相比之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较长,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
观众需求的快速变化也是一大挑战。
如今的观众对于节目质量、内容的创新性和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三个面向及其相关问题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
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讲,广播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
为了使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就成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关键词之一。
因此,本文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谈谈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信息资源要素为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成员传播各种相关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次需求。
可以说,包含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事实和观点,其内容质量高低和优劣乃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
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电视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
1.建立科学、XX、透明的信息反应机制,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平衡传播,减少社会各阶层的信息贫富差距。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政策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开放,同时,媒介技术进步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可能性。
与以往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既给整个广播电视传媒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传播学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与其有效信息量的拥有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位置。
有学者为此提出,过大的信息落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冲击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而减小信息落差的办法,就是要逐步加大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
因此,在内容生产的层面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应当从人民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X围,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个升值和增值。
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就是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对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
比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和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在信息内容上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但并不是报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集报摘和书评于一体,不仅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而且实现了即报即评、资讯与言论的并重,使报刊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扩展。
另一方面,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我们把单一的信息事实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置于其背景性信息、前景性信息和相关性信息之中,透过阐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让观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
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30分》对组合式报道的探索是值得赞赏的。
3.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从单纯的报道新闻走向深度的解读新闻,为公众意见、集团观点和社会舆论构筑一个自由传播的合法空间和平台。
大众媒介传播从诞生开始既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生活中意见、观点和舆论自由流动的集贸市场。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社会XX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节目必将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态。
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不断升温的谈话节目热、访谈节目热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
在西方国家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占有总量一半以上的主要节目样式。
在我国,央视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
这类节目大都以人物的交谈为形式,以意见、观点的碰撞为核心,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为旨归。
谈话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时事分析、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如央视的《央视论坛》、凤凰台的《时事开讲》等。
这两类节目的流行表明,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表层信息传播,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信息内容的深层次阐释和解读。
二、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任何媒介传播总是借助一定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可以相互传译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媒介传播的语言方式,其语言方式特性是大众媒介传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广播电视语言乃是一种感性化的符号系统,它以某一特定时空中连续存在的视听素材为基本单位,在电子技术机械复制功能的支持下,广播电视传播对现实生活的承载,与其真实存在的时空结构相对应和同步,具象的声音和画面保留着人际信息的完整性,它通过直接诉诸于媒介受众的视听知觉器官,进而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出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
因此,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语言特性,使之回归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其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面向。
1.进一步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
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
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其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广播电视传播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进而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
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
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把报道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
实际上,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概念,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XX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
因此,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必然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
2.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
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场实时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主要叙述元素之一,事件报道纪实化、现场报道普遍化和现场直播常态化则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最有力的媒介竞争手段。
要在传播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开掘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介潜能,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现场同期声像的质量和水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听)众面前。
其次,必须加强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努力增强广播电视传播的过程化意识。
所谓过程化是由于广播电视传播擅长于对事件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表达事件发展结果和结局,因此,应当根据其传播过程特点来组织和开展大众媒介传播活动。
应当注意的是,所谓传播过程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线性过程结构,而是一种以互动性、悬念感、不确定性为核心的非线性过程结构。
可以说,传播过程化是由广播电视语言特性所带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传播方式特征。
3.进一步完善媒介传播的话语方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所谓话语本身是一个含义简单的概念,即各种互相联系的书写和演讲的言语段落。
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话语往往涉及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效果等问题,并始终与权力的分配相互关联。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门模拟传、受双方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艺术,传播者——记者和主持人不是用书写的文字符号而是运用声音和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其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性为主导的存在形态,受众必须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进行有效的视听,因而对媒介话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感性化要求。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完善其话语方式应当从平民化、亲和力、审美感和公信力等几方面人手。
孙玉胜指出:央视近10年的新闻改革是从改变电视叙述的语态开始的,使电视传播的“表达和叙述的态度变得更真诚、平和,表达和叙述的内容变得真实、鲜活,表达和叙述的手段变得更遵循电视的规律”。
实际上,进一步完善媒介话语方式,是促使广播电视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一种鲜明的平XX义立场,饱含着一种真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形式上努力增强媒介传播的感性特征和审美效应,提高媒介传播的亲切感、贴近性。
三、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当前,随着光电模拟技术向着数字光纤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进步为广播电视和人本化传播创造了条件。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技术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节目体裁样式和表现形态的变革和创新,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依托电子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并在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两方面实现节目形态的创新。
1.在信息采集加工方式上,当代媒介技术进步将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带来其媒介产品形态的巨大变化。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采集手段种类更加齐全,时效更快捷,性能更优越,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也正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比如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完善,由演播室加(现场)视窗的连线节目以及由非职业传播者拍摄的纪实性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两种崭新的节目形态。
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上看,电视连线节目由于其信息采集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进一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公众自拍节目既扩充了媒介专业机构的采制能力,又大增强了观众参与媒介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电视节目制作从过去的线性剪辑转变为非线性剪辑后,电视媒介传播既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自由复制、加工,同时,又使节目形态包装的手段更丰富,并大大提高了新型节目形态开发的可能性。
2.在信息传播方式上,现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会使传统广播电视传播的时空结构局限性得到有效的克服、改观直至根本性的完善。
有关专家指出: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过程中,节目形态的个性塑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把电视新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运作,各新闻性栏目作为子系统应当重视其定位的差异和功能的分化,随之确立其不同的个性风格——新闻性栏目个性发展这一趋向,将会越来越重要”。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传播已经在类型化和专业化两个维度上不断拓展,而媒介技术进步将促使更多崭新的节目形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