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灾害在中国有哪些影响
旱涝失衡考验中国
旱涝失衡考验中国2006年夏天,一场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震惊中国。
关于高温干旱的原因,已有多方解释、分析,甚至论争。
由此引发的讨论,让人真切地看到,当前在抗灾救灾方面存在的种种沉疴,诸如抗灾应急机制问题、水利建设问题、农业保险问题,等等。
此前不久,在《关于当前全国汛情、旱情和灾情及防汛抗旱工作的通报》中,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旱涝并发、旱涝交替和旱涝急转的局面,将贯穿今年整个汛期。
”一个突发事件有时会引发出多种灾害隐患,要想第一时间拿出合理的应急预案,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
是故,制定综合性“救灾减灾法”的种种呼声,亦因此日益高涨。
而在更大范围的话题上,2006年来中国频频遭遇的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一次次牵动国人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神经。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沙化等问题,无不警示着中国自然生态的种种失调。
专家指出,在中国,往往存在一夜之间旱灾突变为洪灾的现象。
旱涝急转等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暴露出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治标先治本。
抗灾救灾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问题。
面对旱涝失衡、水旱不均,如何从整体、长远的生态建设与规划战略角度去整体考量,对中国来说,是一场严肃的考验。
新闻焦点☆本刊主笔/杨剑6I N R OR T33新闻焦点重庆渝北区茨竹镇,50年未曾干枯的一口老井在这个夏天断水了。
“造孽啊!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干得这么严重。
”面对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的大旱,村民老宋已经不再错愕,剩下的都是叹息。
“最缺水的时候,淘米洗菜,洗脸洗手,用的就只有那么一点水,而且还不敢倒,要留着备用。
”持久的旱情使得用水成了生活的头号问题,老宋和当地的村民一样,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节水措施。
“最没得水的时候,连衣服都不洗了。
”他说。
重庆一直有“十年九旱”之说,被长江、嘉陵江环抱的重庆城,也素有“火炉”之称。
但多年以来,这里的旱情都显得比较“温和”。
中国旱涝灾害时空演变规律
中国旱涝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一、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规律1.旱涝灾害的年代际变化中国旱涝灾害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
根据历史资料,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旱涝变化周期。
在每个周期中,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不同。
同时,不同地区的旱涝灾害也存在着差异。
2.旱涝灾害的年际变化旱涝灾害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年份,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在另一些年份,降水较少,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这种年际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3.旱涝灾害的季节性变化中国旱涝灾害的季节性变化也非常明显。
春季是旱灾多发的季节,而夏季则是涝灾多发的季节。
这种季节性变化与气候带和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关。
二、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1.旱涝灾害的区域分布中国的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容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此外,沿海地区也容易受到台风和暴雨的影响,引发洪涝灾害。
2.旱涝灾害的空间相关性中国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同时,不同地区的旱涝灾害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地形影响因素地形地貌对于旱涝灾害的影响非常大。
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地势较高的地区则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此外,山脉和水系的分布也影响着降水量的分布和流向,进而影响旱涝灾害的发生。
三、旱涝灾害的演变趋势1.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国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在发生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也使得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活动对旱涝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于旱涝灾害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等行为都会影响地表水文和气候条件,进而影响旱涝灾害的发生。
3.未来旱涝灾害的预测基于气候模型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对未来旱涝灾害的趋势进行预测。
旱涝夹击下的中国
为应对干旱和 水资源短缺 的挑 战 ,部分城市 创新举
措, “ 开源 ”、 “ 节流 ” 如北京对上游水源地进行 “ 退 稻还早”,将耗水量大、化肥污染程度 高的水稻换成耐旱 作物 ,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节水农业,在保障上游水资源
威胁 。
雨 过程后 ,更容易造成 洪涝灾害和 次生灾害 ,带来旱涝
急转现 象。
从世 界 范 围来 看 ,受 全球 气 候变 化 的影 响 ,我 国 水旱灾 害的突发 性、反常性 、不可预见性 日益 凸显 ,正
二、开源节流,有备无患 2 1 年 1 月 ,国务 院常务 会 议专 题审 议 并批 复 了 01 1 《 国抗 旱规划 》,这是我 国首次 编制 出台关 于抗旱减 全
涝 决 定 于 夏 季 或 夏 半 年 的 降 水 。夏 季 降 水 变 率 较 大 , 因 此 旱 涝 频 繁 。经 受 干 旱 后 的 大 地 , 土 壤 含 水 分 低 ,强 降
建设 的防汛调度体系 发挥 了重要 的保障作用 。早在 洪水 到来前 ,国家防总和 长江 防总就 已精确 预测流量 ,并根 据三峡水库 所剩库容和下 游防洪形势 ,慎重决策 ,科 学 调度 下泄流量 ,最大程度减 轻洪水对长 江中下游地 区的
总旃16 2 1 8 《l 8期 o 2 。 l 国波次 》 1 7
、
科学 调度 ,力挽狂 澜
2 1 年7 4 0 0 2 月2 日2 时,长江第4 次洪峰 留下 了一个历
史 性 的数 字 :7 2 0 1 0 立方米 每秒 , 即在 这次 洪峰 中三 峡
上游 来水 在达 到最高 峰时 ,每秒钟 有7 2 0 方米 的洪 10立
气候变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气候变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旱涝灾害、春寒和秋早等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产量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社会经济:气候变迁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干旱和水灾会影响交通、运输和商业活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资源的短缺,例如水资源的减少会影响能源、工业和城市发展。
民族迁徙:气候变迁也会导致民族迁徙。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经常发生人口迁移。
这些迁移也带来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
政治变革:气候变迁也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例如,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如汉朝末年的大旱灾,加速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体制的崩溃。
总之,气候变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自然灾害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古代中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复杂的地区,地震、水灾、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自然灾害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许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在古代中国,水灾和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水灾是古代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夏季常有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这些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洪水可能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和农具,造成饥荒。
泥石流会淤积河道,加重河流减退和滩地扩大等问题。
旱灾也是自然灾害中的一个大问题。
旱灾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还会造成水草枯死,给家禽家畜的饮用带来不便。
由于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自然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失去衣食之源,导致社会不稳定。
2.对民生的影响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灾害还会对古代中国的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古代,很多人的生计直接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活、食品供应、交通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洪水和旱灾时,交通系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延误还是停运,都会导致货物的滞留和短缺,使得价格飞涨。
此外,自然灾害还会破坏建筑物和城墙,导致城市失去稳定的民生条件。
在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人们在饮食和睡眠方面都需要作出改变。
有时,人们会不得不饮用污染的水源,导致水源污染和疾病的扩散。
3.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会对古代社会的治安造成影响。
当人们失去饮食和收入来源时,他们会变得愤怒和绝望,更容易对当时的负责人和社会制度产生不满。
在大灾难时期,人们也更容易受到病毒和恶势力的威胁。
流行病可能会通过灾民的迁徙而扩散,并导致更多的人死亡。
4.对古代科技的影响自然灾害也会对古代科技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旱涝之间,古代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气象科学、农业排灌、水利工程和防洪措施等技术。
中国南方地区旱涝灾害频发原因与预防策略
中国南方地区旱涝灾害频发原因与预防策略中国南方地区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首先,南方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发凸显,南方地区的气候变化也趋于不稳定。
这导致了降雨分布不规律,时有暴雨和干旱的发生。
例如,今年南方一些地方干旱问题严重,造成农作物减产,而去年夏天又遭遇了超强台风的影响,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建立健全的气象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其次,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山区集中且河流众多,也是导致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在南方地区,雨水流向多山区,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同时,河流众多且纵横交错,当遭遇大范围降雨时,易造成河水上涨,引发洪灾。
因此,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建立完善的水利设施,改善排涝条件,以应对突发的洪水和山洪泥石流事件至关重要。
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南方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水泥地和高层建筑取代了绿地和耕地,导致地表径流增加,降雨深浅流的比例失衡。
同时,过度开发河流和湖泊,破坏了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加剧了水资源的枯竭情况。
因此,应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护和恢复湿地和水源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破坏。
针对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预防策略。
首先,加强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警效果。
利用现代化的气象仪器和预警技术,及时预测和预报降雨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需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改善排涝条件。
修建和完善大型水库、梯田、水渠等水利工程,合理调节水资源,增加防洪能力。
同时,加强山洪泥石流治理工作,开展固土保护和植被恢复,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也是重要的一环。
保护湿地和水源地,保持生态平衡,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暴雨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
暴雨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暴雨旱涝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不仅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将着重探讨暴雨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深刻意义。
一、暴雨对农业的影响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较大的天气现象,一旦发生暴雨,往往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1. 种植作物受损暴雨会对农田造成严重损伤,尤其是秋收作物。
因为秋收作物通常生长在成熟期,浓雾和大雨会使作物在成熟期夭折,导致无法收获。
对于果树来说,暴雨也会导致果实受损,影响品质和产量。
2. 农民失去经济来源农民因种植作物获得经济收益,但暴雨会导致作物减产或者毁损,导致农民失去经济来源。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家庭都靠种植作物为生,暴雨往往会导致贫困家庭陷入更加困境。
3. 土地流失和水土流失暴雨所带来的大量雨水可能会使土地流失严重,使农田失去肥沃性,影响作物产量。
同时,随着雨水流进河流和湖泊,土地的肥力更会流失,导致大规模水土流失,这对长期农业生产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旱灾是指由于地区长期缺水或极少降水造成的干旱天气,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1. 地下水位降低在旱季,水源会减少,地下水位降低也很常见。
由于缺少水源,许多地方将会面临气象干旱,造成农业旱情难解,影响种植作物的生长和收益。
2. 农民收入减少由于农民生产遭受旱灾的打击,他们将面临着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的困境。
增大的生产成本可能会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尤其是对于干旱严重的地区。
3. 种植作物减产在旱季,缺少水源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减缓,可能导致作物减产。
虽然有些作物在干旱条件下依然能够生长,但是其生产数量显然是比较低的。
三、暴雨旱涝灾害的深刻意义暴雨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不仅会给农民带来损失,还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问题。
在一些贫穷地区,暴雨和干旱可以直接造成粮食短缺,导致农民走上饥饿之路。
同时,由于粮食价格上涨,普通消费者也无法购买到他们需要的食品和必备品。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二、暴雨洪涝
1、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1)充沛的水汽; 2、暴雨形成条件: (2)强烈的上升气流;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3、分布:
世界: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危害: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5、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多发季节
冬半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冬、春
强冷空气,大风、 西北季风吹起干旱 成因危害 强降温、雨雪、 地区的沙尘向东南 大风 方向扩散 加强预报,做好 营造防护林,退耕 防治措施 防寒准备 还林还草
干旱
三、干旱
1、成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
2、分布: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频繁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5、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 特点是 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 北京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主要为 轻 度 (2)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 春 季 原因是该季节 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少; 多快行冷锋活动(大风) (3)提出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C
B
典型例题: (四川高考)图1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
等压线。读图l,回答l~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 分别为
气压
气温
降水
A
0
B
A
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
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咱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那可是咱老百姓的根基。
可这自然灾害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时不时地来给咱农业捣捣乱,影响可不小。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农村看望亲戚。
那时候正好赶上一场暴雨,好家伙,那雨下得跟瓢泼似的,连着好几天都不停。
亲戚家的农田瞬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刚种下的庄稼苗都被淹没了大半。
他们那着急的样子,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这就是自然灾害的威力,它可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先来说说这水灾吧。
一到雨季,有些地方那雨下得就没个完。
河水猛涨,农田被淹,庄稼泡在水里,时间一长就烂根死了。
这不仅影响当年的收成,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让土地肥力下降,以后种啥都不好长。
旱灾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有时候连着几个月不下雨,土地干得都裂口子了。
庄稼缺水,叶子枯黄,就像没吃饱饭的孩子,没精打采的。
农民们眼巴巴地盼着下雨,可老天就是不给面子。
还有那风灾,狂风一来,能把庄稼连根拔起。
尤其是在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这一刮,一年的辛苦就可能白费了。
再有就是病虫害,这也算是一种“灾害”。
别看虫子小,它们成群结队地来,能把庄稼吃得精光。
这些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那真是太大了。
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大家的生活成本也就跟着增加了。
那面对这些灾害,咱们就只能干瞪眼吗?当然不是!政府可是下了大力气来治理。
比如修建水利工程,水库、水渠啥的,雨季能蓄水,旱季能放水,让农田“旱涝保收”。
还会派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给农民传授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术。
农民自己也有不少招儿。
他们会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像是在暴雨来临前挖好排水沟,把庄稼地里多余的水排出去。
科技也在帮忙。
现在有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能提前预警灾害的发生,让大家有时间做好准备。
总之,自然灾害虽然可恶,但咱们也有办法对付它。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咱们的农业越来越好,让咱们的饭碗端得更稳!就像我亲戚家,经过那次暴雨灾害后,他们积极学习防灾知识,改进种植方法,这几年的收成也慢慢好起来了。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23卷第11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23No.11 2009年11月Journal ofA 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 ironm ent N ov.2009文章编号:1003-7578(2009)11-065-07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吕妍,王让会,蔡子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4)提要: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通过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认为在近50年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上升了1.8e、降水增多29mm、地表蒸发加大、径流量减少、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农业结构调整,绿洲灌溉区农作物气候产量提高,雨养旱作区农作物产量减少;部分草原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加剧;沙尘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耗减加速,风沙活动加剧;农业、航空、建筑、渔业、交通、工业均受到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沙尘暴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自19世纪末以来,伴随人类活动加剧,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心。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6-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6-0.92e。
全球变暖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深远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甚至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因此,人们越发关注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我国有42%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约占该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的83%[1]),该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率大,年内分配不均,空气干燥,地表蒸发量大[2]。
中国的自然灾害 (恢复)
思考: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
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
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
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
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
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
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
区是旱灾频发区。
四、沙尘暴
1、概念: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 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 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
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 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 防治措施。 提示: (1)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 ——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 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 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 、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 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条件。
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①由于气候干旱, 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 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③在经济利 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 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 暴多发。
中国的自然灾害
旱涝灾害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旱涝灾害对环境有哪些影响有很多的隐形危险,在我们身边隐藏利润和自然灾害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果我们不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
在发生意外时,我们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危害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涝灾:由于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
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土壤肥力。
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
肥沃的土壤,能够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如腐殖质、氮、磷、钾等)、空气和热量。
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据实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厘米,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吨,同时带走6吨-15吨氮、10吨-15吨磷、200吨-300吨钾。
计算表明,仅仅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就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
(2)加剧沟壑发展。
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
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公里一般有支、干沟50条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3)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
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浅谈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水利科技 浅谈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王维维(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安徽 蚌埠 233400)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旱涝灾害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这使得国家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并在新常态下不断提出新要求。
在各地实际防汛抗旱工作中,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创新,完备制度建设,推陈出新,总结经验,在防汛抗旱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本文就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适应新常态下的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关键词:防汛抗旱;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我国由于深受季风气候影响,且土地广袤、河湖众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提升危机意识,总结工作经验,以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从而尽可能降低损失。
1 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旱涝灾害风险管理的用途在于水位相较于标准数值异常时,迅速采取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损失,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旱涝灾害有广泛性、多样性、频发性且难以预见的特点,再加上近年来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气候异常,极端天气状况增多,旱涝灾害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治理难度也逐级提升,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警觉。
为了而更好的保障正常生产生活和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工作创新,完备制度建设,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开展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预期效用。
2 新常态下防汛抗旱工作新要求国民经济与水旱灾害紧密联系,一方面国民经济得发展为更好更高水平的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民经济越发展,城市化进程越加快,防汛抗旱的呼声会更加迫切,越会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保持良好经济发展势头。
2.1 以人为本的国策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符合以人为本国策的内核。
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
第5卷 增刊2006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F orestry University (S ocial S ciences)V ol.5 Su pp.Sep. 2006收稿日期622作者简介陈维杰,学士,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
电话3265 yx j @ 地址河南汝阳县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
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陈维杰(汝阳县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摘要: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关键词:水土流失;旱涝灾害中图分类号:X 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116(2006)2增刊20069203Soi l and Water Er osion and Dr ought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sCHEN W ei 2jie(Extending Station of Water Conser vancy T echnology ,Ruyang 471200,P.R.C hina )Abstract : Taking Henan Pr ovi nce for an example ,t 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dr ought andw aterlogging disasters and lays special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relationship of w ater conservancy ,ecological establishment and preventing drought and w aterlogging disasters.At the same tim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green reserv oir ”i n hillock area and “yellow reserv oir ”in plain area are analyzed in the pa per.At last s 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forest conver i ng ,are put forw ard for effectively preventing s oil and w ater erosion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and then essentially reducting dr ought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s.K ey w or ds : soil and water erosion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di sasters 据《河南农情手册》、《河南水利年鉴》等资料记载:国家在1951—2002年累计在河南省进行水利投资达143亿元,先后修建了21座大型水库、101座中型水库、2224座小型水库和30余万座水塘,总蓄水能力达270亿m 3。
自然灾害对环境的影响-以旱灾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几则资料,总结我国旱灾的基本特征
范围广
频次高
时间长
渐发性 ————危害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降水变率大,春季雨带未到,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雨带移到北方,受高温影响,形成夏秋旱
措施
旱灾
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1
人工干预降水—大气
2
修建水库(或回灌地下水),调节径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调配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水
3
保护植被,覆土保墒(薄膜、秸秆)—植、土
THANKS
感谢观看
Bye 202X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我国不同区域旱灾的主要成因:
华南地区
旱灾多发中心
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
江淮地区
夏季受西南干季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四季均可出现的旱灾
旱灾是危害最严重的天灾
概念
旱灾
旱灾就是干旱(缺水)吗?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中国地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气候变化给中国的经济、环境、农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第一,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从而影响到中国的雪山旅游业。
一些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如青海、四川等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滑雪、滑冰等活动受到了限制,旅游收入大幅下降。
因此,相关地区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暴雨和旱灾更加频繁。
这不仅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由于缺乏抗灾能力,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
第三,气候变化还对中国的能源消耗和资源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能源需求呈上升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一定责任。
这也迫使中国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二、环境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首先是海洋环境。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海洋表面温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
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同时,海平面上升也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建设造成了威胁。
其次是陆地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地区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这些天气现象不仅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了影响,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了植被的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农业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温暖的气候条件也为某些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便利,如南方地区的水稻产量逐年增加。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了一系列农业问题。
合肥地势地貌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合肥地势地貌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合肥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的地势高度在30米至50米之间。
这种平坦的地势特点使得合肥在暴雨的情况下易于积水,从而引发城市内涝。
当暴雨时,雨水无法迅速排出,而积聚在市区的低洼地带,导致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新建地区的地势地貌起伏较小,加上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交汇地带,河网密布。
主要河流有淮河、濉溪河、庙沟河等,这些河流是合肥水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合肥市北面的庐江流域,多处低洼地和盐碱地,易受洪水泛滥的侵袭。
每逢连续降雨或大雨过后,庐江容易超出堤防,造成旱涝灾害。
此外,合肥地势地貌对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南方黄土高原的北缘,合肥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过快补给,导致地下水的利用率较低,容易引发地下水面下降和干旱。
而当持续降雨过多时,地下水容易过度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农田水湿度过高,亦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旱涝灾害对生态有哪些影响
旱涝灾害对生态有哪些影响在我们生活当中,自然灾害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它突然发生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损失。
为了减轻这种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这样才能在发生意外时我们更好的去处理,1.疫源地的影响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使啮齿类的动物及其它病原宿主分散、迁移和扩大,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
钩端螺旋体病因洪水引起疫源地的扩散、多次暴发流行。
如安徽省1971年水灾曾暴发钩体病10多万人。
1975年河南驻马店也因水灾暴发钩体病360万例、1963年河北、1986年广东梅县和广西龙州的洪灾之后都有钩体病暴发流行。
出血热是受洪水影响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由于洪水的淹没,啮齿类动物园的种群发生变化,野鼠楼息地的改变引起疫源地的变化,多次出现水灾后的出血热暴发流行,如1983年湖北荆门有洪水发生出血热的暴发流行。
1991年安徽水灾时出血热的老疫区淮河流域遭灾,扩大了疫源地,出血热的发病比上年增加了68.1%。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响,如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的抗洪民工与疫水接触,常暴发急性血吸虫病。
湖北省1991年水灾期间上堤抗洪民工约500万人与疫水接触,估计感染急性血吸虫病近万人,新增病例30万人疟疾是常见的灾后疾病。
1991年安徽水灾暴发疟疾达340万例,河南汤阴地区水灾暴发疟疾流行的发病率高达25.8%。
湖北1991年也因水灾使蚊子密度增加引起乙脑的流行。
洪涝灾害淹没粪池,畜厩、污染水源和食物,并因灾使苍蝇大量孳生,给肠道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条件。
过去水灾之后引起霍乱、伤寒和痢疾的暴发流行曾在我国流行病学历史上留下苦痛的记录。
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每遭水灾也常有肠道病的暴发流行。
由于洪于毁坏食物资源,灾民饥不择食,也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涝灾害在中国有哪些影响
现在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非常的多,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自然灾害减少。
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加学习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在突发事件时,我们能更好的去处理。
还有就是不合理的开发资源,造成生态破坏. 我国生态资源短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成为导致自然灾害在空间上蔓延、在时间上加剧的重要原因。
旱灾hanzai
旱灾(drought)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
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
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
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
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
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
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
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旱灾概况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
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一亿人口遭受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
公
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
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
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
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
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午、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
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
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月~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防旱与抗旱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
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中国抗旱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
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
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当年农业生产。
中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全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仍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