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436e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1.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关于计算机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经历了计算尺、打算盘、维纳机等机械计算设备的发展,直至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冯·诺依曼等人于1946年研制成功的ENIAC。
3.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最终产生输出结果。
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部分。
4.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5. 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6.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等功能。
常见的网络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等。
7. 数字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将数据转换为0和1进行存储和处理。
常见的数据表示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等。
8.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数据的操作方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9.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好的算法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性能。
10. 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计算机原理和进行编程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110964caaedd3383c4d39b.png)
1.3.3 控制器
控制器是全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各部件动作,使 整个机器连续地、有条不紊地运行。控制器工作的 实质就是解释程序。 控制器每次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经过分析译码, 产生一串操作命令,发向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操 作。接着从存储器取出下一条指令,再执行这条指 令,依次类推。通常把取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取指 周期,而把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执行周期。因 此,控制器反复交替地处在取指周期与执行周期之 中,直至程序执行完毕。
CPU
2、控制器 3、存储器: 内存:RAM 外存:硬盘、软盘、光驱 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5、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显示器
主机
键盘 鼠标 音箱
1.3.1 运算器
运算器是完成二进制编码的算术或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 器由累加器(用符号A表示)、通用寄存器(用符号B表 示)和算术逻辑单元(用符号ALU表示)组成 ,其结构 如图1-6所示,其核心是算术逻辑单元。
输出设备是变换计算机输出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计算机运算结果的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 类或其它设备能接收和识别的形式,如字符、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目前广为使用 的输出设备有激光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等。
1.3.6 总线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一组被称为总线(BUS) 的公用信号线联系起来。这些总线按照传送 信息的不同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 (DB)和控制总线(CB),其中地址总线用于传 送地址信息,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或程序,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1.2.5 常用的信息编码 2、汉字的编码 汉字是象形文字,因此不能直接将汉字对 应到ASCII 编码的字符集中,需要分别对 输入、存储和输出进行编码。
1.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逻辑上可以分为五大类: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精简版范文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精简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eeb0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d.png)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通过执行预先编程的指令集,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完成各种任务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处理和控制等操作。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娱乐等。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多个硬件和软件组件组成。
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是指对硬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编程语言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计算机会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进行计算和操作,并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显示给用户。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和规模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个人计算机(PC)是最常见的类型,用于个人和家庭使用。
服务器是用于提供网络服务和存储数据的大型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则用于高性能计算,如科学研究和气象预测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体积庞大且性能有限。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个人计算机逐渐出现,并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加普及和强大。
到了21世纪,移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执行指令集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完成各种任务。
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计算机可以根据用途和规模的不同进行分类,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be896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7.png)
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概念、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要概述。
一、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机器,它能够帮助人们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而软件则是指计算机程序的集合,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了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办公、娱乐还是学习,计算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是指各种硬件组成的整体结构和设计。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以及系统总线。
其中,输入设备是指用来接收数据的设备,比如键盘、鼠标等;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主要用来处理数据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存储器则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硬盘等;而输出设备则是用来显示或输出计算机处理好的数据,比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系统总线则用来链接各个硬件设备,使得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协作。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可以说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就无法运行起来。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进行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其中Windows是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它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兼容性。
四、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一种用来描述计算机执行任务的语言,其作用是将人类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并执行。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8b87f49b6648d7c1c746e9.png)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神威”和“曙光” 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1.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
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 要点:
⑴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⑵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⑶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随机存储器 (RAM)
计
内存储器 (内存)
算 机
外存储器(外存)
只读存储器 (ROM) 软盘
硬盘
系
光盘
统
键盘
外设
结
输入
图
显示器、投影机
输出设备(Output)
打印机
微机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
绘图仪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包 用户程序
几种类型的CPU(奔腾4、赛扬D、AMD)
Pentium 4 506+ 2.66G 接口类型:LGA 775
CPU主频:2.66 针脚数(Pin):775
CPU外频: 制作工艺:0.09微米 二级缓存容量:1M CPU类型:台式机
64位技术:支持
Celeron D 346 3.06G 接口类型:LGA 775
计算机基础概述
![计算机基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accada50e2524de5187eb7.png)
一、计算机分类:1、按原理分类:⑴数字计算机:按位不连续的跳动运算,用数字0(关)和1(开)来表示数据,数字计算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控制方式,高精度大数据量,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⑵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连续的运算过程,用电压来表示数据,电压组合和测量值计算方式,盘上连线控制方式,低精度小数据量,没有逻辑判断能力。
2、计算机按大小分类:⑴微型机:如PC机;个人、家庭、办公、娱乐。
⑵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视、空调、电梯。
⑶小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4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⑷中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8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⑸大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最少16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
⑹巨型机:科学、军事、航天。
3、PC机分类:A、台式机:品牌机: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IBM、DELL、联想、长城组装机:价格便宜、个性化配置、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B、便携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方便、扩容不方便C、掌上电脑:PDA、商务通、联想、文曲星、手机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现代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1946年由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并论证的。
1、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3、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
三、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
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
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
如Pentium III 500等。
2、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3、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6be42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a.png)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是指计算机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
它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基础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2.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总体结构。
它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内存、中央处理器、指令系统等组成部分。
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两种基本类型: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它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块内存中。
而哈佛体系结构则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
它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
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接口,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硬件进行交互。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和销毁进程,以及调度进程的执行。
内存管理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
文件系统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目录。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各种设备。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OS等。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不同的操作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4.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研究数据组织和存储方式的一门学科。
数据结构是指一组数据元素和一些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自定义。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不同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程序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5. 算法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个好的算法应该具有正确性、健壮性、可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常见的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等。
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场景。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9546f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c.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运作方式的了解。
它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入门知识,为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等方面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史前的图形记录。
但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
从那时起,计算机技术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代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算。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和寄存器组成。
2.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指令。
它分为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内存一般是指内存条,用于临时储存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则是指硬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三、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逻辑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逻辑运算,比如与、或、非等。
2.算术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数值计算和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决策与控制:计算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决策和控制的功能,如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指令、循环等。
四、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等。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563812fe45c3b3567ec8b74.png)
计算过程在程序控制下自动执行,中间无需人工干预,
每秒可做5000个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工
作一小时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100个人用手摇计算机计
算两个月。"埃尼克''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始祖,它开
创了电子计算机的历史。
3
4
▪ 2.计算机的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概况
▪1.第一代(1971~1973年)4位型计算机 ▪2.第二代(1974~1978年)8位型计算机 ▪3.第三代(1979~1985年)16位型计算机 ▪4.第四代(1986~1992年)32位型计算机 ▪5.第五代(1993~今)64位型计算机 ▪位:指的是机器的字长,字长越长,其精度 越高。
已达几十亿次。
▪ 我国"银河"计算机
每秒达几亿次。
7
▪ 2 .计算精度高
▪ 一般电子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有效数字,有的在百位以上甚至更 高。
▪ 3.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 计算机能自动记忆住进入计算机的数据和程序,记忆的数据可以 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亿个。
▪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
▪ 计算机并无自己的意志,它不能自己启动,不会自己寻求问题和 制定求解问题的方案,计算机必须接受人的指令。但是,一旦人 们把求解问题的一串指令输入机器启动后,计算机就能按照程序 自动地进行工作直到完成为止,工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的人工干 预。它不但能顺序地逐个执行指令,也能按照程序的规定通过逻 辑判断选定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还可按照程序的规定使某些指 令反复执行若干遍。
大家好
1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概述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计算机概述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计算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83853f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a.png)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其表达方式更接近人们
对求解过程或问题的描述方式,而且与具体的
计算机指令系统无关。
A=15
A=A+10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2.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10110000 00001111 00101100 00001010
MOV A ,15 ADD A ,10
机器语言:计算机能唯一识别并可直接执行的 语言,由二进制数(0或1)排列组合而成。
10110000 00001111
汇编语言:用00一101些10助0 记0符000表10示10指令功能的计算
机语言,和机器语言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更
便于记忆。
MOV A ,15
ADD A ,10
高级语言:同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比较接近的
软件概念及分类 软件相关概念 计算机语言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2.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程序 + 文档 + 数据
系统软件:
用来管理、维护计算机并
软
协调计算机各部件有效工 作的软件。
件
应用软件: 实现具体应用的软件。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2.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 指令: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执行的“操作命令” 指令=操作码+操作数
1.2.1 计算机组成
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 寄存器 寄存器
算术运算: + - ×÷
逻辑运算: AND,OR,NOT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2.1 计算机组成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内 存: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以及中间结果、最终结果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dd1db085ef7ba0d4b733b2c.png)
五.计算机的速度指标
➢计算机速度的度量单位一般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但MIPS和指令复杂度没有关系,为了描述浮点 数的运算速度,另一个指标是FLOPS (FLOPS:Floating point number Operations Per Second )
➢ 网络化 多种接入方式——在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比较普及的情况下, 逐步普及无线接入方式(无线公网或无线局域网) 主干通信实现三网合一——整合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广播电 视网,实现数据包交换。
名称解读
◆PC--我们使用的最多的就是personal computer ,即个人计算
机的意思。pc是什么意思?PC一词源自于1978年IBM的第一 部桌上型计算机型号PC,指所有台式机及笔记本,一般为个 人所使用故得名PC(个人电脑)。 PC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词语,很多地方就是电脑的统称 。 ◆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文的缩写,全称含义为“信息技 术”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 信息领域的技术。 IT行业主要指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以及相关服务的行业。
集成电路图示
集成电路图示
•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 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 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 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 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 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 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 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二、微机发展简史
5、第五代CPU(64位)
1993年推出Pentium(奔腾)处理器,即 80586,集成晶体管320万个,主频逐步提高 到166MHz ,实现了超标量体系结构,性能明 显提高;1995年Pentium Pro(多能奔腾)处 理器面世,俗称P6,集成550万个晶体管,主 频高达200MHz。
计算机基础笔记
![计算机基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b6ae2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1.png)
计算机基础笔记一、计算机概述。
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如ENIAC。
-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
-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增强。
- 第四代计算机(1972 - 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
2. 计算机的分类。
-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 按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 按规模: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3. 计算机的特点。
- 运算速度快。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自动化程度高。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如气象预报、航天工程中的数值计算。
- 数据处理:企业管理中的人事、财务数据处理。
- 过程控制: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
- 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 人工智能:如机器人、专家系统。
- 网络通信:互联网应用等。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乘法、比较等运算。
-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如读取指令、解释指令、控制数据流向等。
- 存储器。
-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数据丢失,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用于存储BIOS等基本程序。
-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硬盘:大容量存储设备,存储速度较快,用于长期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数据。
- 光盘:如CD - ROM(只读光盘)、DVD - ROM等,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等。
- 闪存(如U盘、固态硬盘):体积小、携带方便、读写速度较快。
第一课计算机基础
![第一课计算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8ae13a4aef8941ea66e0503.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单位名称 位
字节 千位 千字节 兆位 兆字节 千兆位 千兆字节* 兆兆位 兆兆字节
表示符号 b B Kb KB Mb MB Gb GB Tb TB
值 0或者1 8个二进制位 1024个位 1024个字节 1048576个位 1048576个字节 1073741824个位 1073741824个字节 1099511627776个位 1099511627776个字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巨型化: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 微型化:计算机更小巧、价廉、软件丰富,功能强大 网络化:将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 现信息共享,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 智能化: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 级 语 言 、 完 科学技术领域 善的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超 大 规 模 、 超 大 数据库管理系 人工智能、数据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 规模集成电路 统 、 网 络 操 作 通 信 及 社 会 的 各
算 机 ( 1971 年 至
系统
领域
今)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通常把微型 计算机叫做PC(Personal Computer)机或个人电脑。一 台微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 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CPU) 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也被称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 性能决定着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第一章
(1)科学计算 (2)信息管理 (3)过程检测与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f3b057f01dc281e53af034.png)
10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 分组成。硬件与软件结合,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
11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 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 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计算 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发号施令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 不紊地工作。 1. 运算器
7.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的信息化进程。所有的信 息资源连接成一个全球性的大型网络,包括文字、数据、图形 、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在一个大型网络中交互
使用。
9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5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 式,有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 电子计算机;根据用途来分,有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 机;根据计算机规模和性能来分,有巨型计算机、大型计 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7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数据处理
计算机数据处理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经济与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规划等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对这些数据进 行计划、分析、计算、评估等操作。
4.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3fbd68a45177232f60a213.png)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定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自动进行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电子设备,简称计算机,俗称电脑,英文名称是computer。
2、产生:1946年2月,美国,ENIAC ,用于计算子弹道轨迹计算,主要组成元器件是电子管。
ENIAC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其功能远远比不上现在的一台普通计算机。
3、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更新换代,其体积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
二、计算机的特点(多选)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3、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判断)计算机不仅能够进行判断,还可以把数据、程序等信息储备起来,以供调用。
4、具有智能化特点5、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广泛的兼容性。
计算机种类比较多,不同厂家、型号的计算机可以通用,软件的兼容性也逐步提高。
三、计算机的应用(多选)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例如“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天气预报2、数据处理: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多选)企业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的通存通兑3、办公自动化4、自动控制5、计算机辅助设计6、人工智能四、计算机的分类(流程)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称微机或PC,是我们目前所常用的)、便携机、手持机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
(多选)计算机软件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程序的集合,包括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资料。
二者的关系(判断):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硬件配置再好,没有软件难以发挥作用,而软件也必须在硬件的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b661d718e9951e79b892719.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认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电子设备,是用来对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与处理的有效工具。
2、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延生。
名为“埃尼阿克”英文名为ENIAC。
(主要构成元件是电子管)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它的出现是计算机科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开创了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到来.自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它以惊人速度迅猛发展,大致经历了大型机阶段和微型阶段及网络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不同可将计算机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代: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主要由电子管构成.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主要由晶体管组成.3)第三代计算机(1964年-1971年)主要由集成电路组成.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主要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3、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根据它的性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超级计算机.它是目前功能最强、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计算机.一般用于解决气象、太空、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究和战略武器的研制.2)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都很大.3)小型计算机.4)微型计算机.又称个人计算机和电脑.特点是小巧、灵活、便宜.4、计算机的功能及用途:1)科学计算.例如:物理方面的分子、原子结构分析.2)信息处理.指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3)过程控制.指用计算机对生产或其他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经过处理,然后反馈到执行机构去控制相应过程.4)计算机辅助设计.如:CAD机械制图.5)现代教育.如:CAI制作.5、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4)计算精度高.2)存储容量大.3)可靠性强.5)自动控制二、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计算机从外观看主要有::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打印机等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概述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一、计算机分类:1、按原理分类:数字计算机:按位不连续的跳动运算,用数字0<关)和1<开)来表示数据,数字计算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控制方式,高精度大数据量,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b5E2RGbCAP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连续的运算过程,用电压来表示数据,电压组合和测量值计算方式,盘上连线控制方式,低精度小数据量,没有逻辑判断能力。
p1EanqFDPw2、计算机按大小分类:微型机:如PC机;个人、家庭、办公、娱乐。
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视、空调、电梯。
小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4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中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8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大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最少16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
巨型机:科学、军事、航天。
3、PC机分类:A、台式机:品牌机: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IBM、DELL、联想、长城组装机:价格便宜、个性化配置、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B、便携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方便、扩容不方便C、掌上电脑:PDA、商务通、联想、文曲星、手机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现代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1946年由冯· 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并论证的。
1、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3、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
DXDiTa9E3d三、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
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
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
如Pentium III 500等。
RTCrpUDGiT2、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3、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
单位有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MFLOPS<秒百万条浮点指令)5PCzVD7HxA4、存储容量:5. 可靠性、可用性和RASIS特性6. 友好性和环保性7. 性能价格比8. 带宽均衡性9. 其他四、计算机工作原理:CPU 根据当前程序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控制器的输入命令把表示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随后当计算开始时在控制器的取指令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储、取数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
在控制器的取数和输出命令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jLBHrnAILg 五、运算器<ALU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LogicUnit )。
它的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复合运算,而逻辑运算是指“与”、“或”、“非”等逻辑比较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xHAQX74J0X 六、控制器<CU ):控制器CU<ControllerUnit )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它的基本功能是从内存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指令是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程序数据控制流数据流一步操作,由操作码<操作方法)及操作数<操作对象)两部分组成。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的“大脑”。
它控制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工作。
LDAYtRyKfE1、摩尔定律:在1965年,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 摩尔,给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
Zzz6ZB2Ltk2、CPU集成度:CPU集成度是指在CPU芯片的单位面积上集成电子器件数量的程度。
如今的CPU大多数是基于场效应管<MOS管)技术制造的,nMOS 管的结构CPU集成度用MOS管的“制程”衡量。
所谓制程就是指在一定制造工艺下MOS管可以实现的最小“门控导线”(GATE>长度。
一般来说MOS管的制程越小,CPU的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越快。
目前商业用的CPU芯片绝大多数采用SiO2介质,制程为45nm,现在Intel公司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发现用HfO2(二氧化铪>介质替代SiO2介质后,MOS管的GATE宽度可降至22nm,但是Hf元素的获取成本比Si高很多,因为Hf存在于大多数Zr(锆>矿中,地壳中含量很少Hf常与Zr共存无单独矿石,一般由HfCl4(四氯化铪>与Na(钠>加热还原而制得dvzfvkwMI1集成电路技术是制造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的CPU的基本技术,1958年第一代集成电路仅仅包含两个晶体管,而1997年,奔腾II处理器则包含了750万个晶体管,2000年的Pentium 4 已达到了0.13微M技术,集成了4200万个晶体管,CPU集成的晶体管数量越大,就意味着更强的芯片计算能力。
rqyn14ZNXI控制器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1)取指令:控制器的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中存放着当前指令的地址<如n)。
执行一条指令的第一步就是把该地址送到存储器的地址驱动器,按地址取出指令,并将该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IR<1nstructionRegister)中,同时PC会自动加1,准备取下一条指令。
EmxvxOtOco<2)分析指令:一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为操作码OP<operation code>,指出该指令要进行什么操作;另一部分称为数据地址码,用于指出要对存放在哪个地址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如m)。
在分析指令阶段,要将数据地址码送到存储器中取出需要的操作数到运算器,同时把OP送到指令译码部件,翻译成要对哪些部件、进行哪些操作的信号,再通过操作控制逻辑,将指定的信号<和时序信号)送到指定的部件。
SixE2yXPq5<3)执行指令:有关部件在控制器发出的操作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按照规定的节拍完成规定的操作。
七、存储器<Memory):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于存储器中。
存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来度量,1KB=210B,1MB=220B,1GB=230B,1TB=240B,在某些计算中为了计算简便经常把210<1024)默认为是1000。
6ewMyirQFL位<bit):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在电脑中一个比特对应着一个晶体管。
机器字中一个单独的符号“0”或“1” 被称为一个二进制位,它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字节<Byte,简称B):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度量单位,也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称为一个存储单元。
字<Word):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递的数据长度称为字,一个字通常由若干个字节组成。
字长<Word Long):中央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的长度为字长。
字长决定CPU 的寄存器和总线的数据宽度。
现代计算机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
1存储器的分类:kavU42VRUs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广泛应用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易失性<Volatile)存储器如:RAM ;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 )存储器如:ROM 。
y6v3ALoS89 存储器工作原理:存储器被分为许多等长的存储单元,每个单元可以存放一个适当单位的信息。
全部存储单元按一定顺序编号即存储单元的地址,简称地址。
对存储器的操作通常称为访问存储器,访问存储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选定地址后向存储单元存入数据,被称为“写”;另一种是从选定的存储单元中取出数据,被称为“读”。
M2ub6vSTnP 不论是读还是写,都必须先给出存储单元的地址。
来自地址总线的存储器地址由地址译码器译码<转换)后,找到相应的存储单元,由读/写控制电路根据相应的读、写命令来确定对存储器的访内存图1-8 CPU 访问内、外存储器的方式 A.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内存直接与CPU 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交换信息,容量小速度快,一般只存放那些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待处理的数据。
B.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为了扩大内存储器的容量,引入了外存储器,间接和CPU 联系,用来存放一些系统必须使用,但又不急于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方可执行,容量大速度慢,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大量信息。
问方式,完成读写操作。
数据总线则用于传送写入内存或从内存取出的信息。
0YujCfmUCweUts8ZQVRd分级存储: 目前的计算机存储器一般分为3级: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如光盘、磁盘、U 盘等)、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和高速缓冲寄存器<cache ,简称缓存)。
sQsAEJkW5T存储容量级别:八、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从计算机外部向计算机内部传送信息的装置。
其功能是将数据、程序及其他信息,从人们熟悉的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
GMsIasNXkA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等。
图1-9 内存储器原理地址总线 数据信息读写控制电路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读写操作命令 数据总线九、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传送到计算机外部供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装置。
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或其他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通常我们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Input/Output)。
它们都属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TIrRGchYzg十、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组成;程序由计算机最基本的指令组成,是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操作步骤;而指令又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操作码指出该指令要进行什么操作,操作数<也叫数据地址码)指出要对存放在哪个地址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文档文档是对程序的解释和说明,是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