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环境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环境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环境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三废”排放实行监控,确保建设项目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协调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保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加强严格管理,企业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并尽相应的职责。

二、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1、机构组成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建设施工阶段,工程指挥部应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事宜。工程投入运营后,环境管理机构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下设环境管理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目主管单位及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

2、环保机构定员

施工期在建设工程指挥部设2~4名环境管理人员。运营期应在后勤管理部门下设专门的环保机构,并设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1名,锅炉房操作人员3名,中水处理站操作人员4名,垃圾处置人员5名,绿地养护人员4名。

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1)贯彻、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制定本医院的环保管理制度、环保技术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3)监督检查本项目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情况。

(4)定期进行环保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转。

( 5)负责医院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定事故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组织污染源调查及控制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6)负责对医院环保人员和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

4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1)环境管理机构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履行施工期各阶段环境管理职责。

(2)对施工队伍实行职责管理,要求施工队伍按要求文明施工,并做好监督、检查和教育工作。

(3)按照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报告书中有关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施工程序和场地布置实施统一安排。

(4)土建工程需要土石方的挖掘与运输、管道挖沟、施工建材机械等占地,对产生的扬尘应及时洒水,及时清除弃土,避免二次扬尘。

(5)合理布置施工场内的机械和设备,把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到远离居民的地点。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及监理的主要内容见表19-1。

5 、运行期环境管理计划

(1)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及环境监测要求,制定该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

(2)对医院内的公建设施给水管网、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公建设施的正常运行及管网畅通。

(3)废水进行二级处理,确保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收集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对分散布置的垃圾桶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外运时,应采用封闭自卸专用车,运到指定地点处置。

(5)绿化能改善区域小气候和起到降噪除尘的作用,对医院的绿地必须有专人管理、养护。

三、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控是对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缓解环境恶化的对策与建议。

1、施工期环境监测

目的

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车辆运输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监测时段与点位

包括整个施工全过程,重点考虑特殊气象条件的施工日。监测点位为施工涉及到的所有场地,重点监测施工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