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由一节优质课谈诗歌教学设计
蕲春县芝麻山中学语文备课‚两改六落实‛课题组
诗歌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诗歌(特别是现代诗)往往扮演着‚寂寞开无主‛的角色,被人遗忘、冷落甚至刻意地回避。‚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语)、‚诗家总爱西昆好,独狠无人作郑笺‛(元好问语),都是感叹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晦涩难解。《锦瑟》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诗歌都有‚解人难‛的特点,简直令人‚剪不断,理还乱‛。在追求‚表演性‛、‚观赏性‛的优质课比赛中,讲课者选择诗歌类似于堂吉诃德挑战风车,只好向诗歌道一声‚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年4月市教科院在红安县举行了诗歌阅读教学优质课比赛,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对探究和破解诗歌阅读教学的难题是大有裨益的。我校范秋芬老师是这次优质课比赛的参赛选手,学校对范老师的参赛十分重视,在语文教研组内成立了一个备课小组,配合范老师设计教学方案,并将其作为我校语文备课‚两改六落实‛课题组的一次重要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讨诗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范老师在本次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里将她的教学设计作一些评介,并谈谈我们课题组对诗歌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
范老师选讲的课文是艾青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共分四个板块,即‚新课导入——朗读感知——理解诗意——拓展巩固‛。
一、新课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范老师是借用‚温总理喜欢的名言‛来导入新课的。温家宝总理曾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一次采访时,说到自己喜欢的六句古今中外的名言。其中的一句就是出自《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择这则材料导入新课有什么匠心呢?其一,运用‚名人效应‛强调《我爱这土地》作为现代诗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二,这六句名言,大都饱含着爱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正是《我爱这土地》一课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这六句名言作‚引子‛,能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其三,这六句名言本身文质兼美,值得学生诵读。老师把它们介绍给学生,既导入了新课,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其四,凸显了《我爱这土地》的点睛之笔,为后面切入本诗的教学预作铺垫。
二、朗读感知——听唱新翻杨柳枝
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的训练。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讲究一点方法,不能像‚三味书屋‛中的那位老先生,瞪着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学生就放开喉咙、人声鼎沸地读一阵。
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范老师设计了一个‚写作背景介绍‛的环节,结合文字介绍,展示一组日寇侵华暴行的图片。那一幅幅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画面,让学生震撼和悲愤。使学生的心境与诗歌的情境相契合。介绍背景也为后面‚理解诗意‛的环节也预作了铺垫。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范老师设计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朗读策
略。
(一)缩读。
《我爱这土地》一诗每行都比较长,修饰语多,层次复杂,而且第二至第六行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学生不易理清诗歌的脉络,不易通顺、流畅地朗读。鉴于此,范老师对本诗作了一个压缩修饰语、保留主干的技术性处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诗歌的‚压缩版‛,来清晰地把握诗歌的句法、结构和脉络。
(二)跟读。
老师在‚压缩版‛的基础上,进行提示,让学生齐读原诗中相应的诗句。例如,针对‚假如我是一只鸟,我歌唱:这土地、这河流、这风,和那黎明‛的压缩句,老师提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歌唱’,怎样歌唱呢?‛‚‘这土地’是怎样的土地?‛……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将被压缩的诗句一一复原。从压缩到复原,学生对诗句的结构把握更清晰,对修饰语的表意功能也有初步的体会。现行的新课标教材淡化了语法教学法,老师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朗读处理,让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获得一点感性知识。
(三)轮读。
师生分组分行轮读诗歌,通过轮读,让学生体会到‚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意象在结构上的并列关系,以及第二节两行诗句一问一答的对应关系。
在以上的‚朗读感知‛板块,教师并没有过多地提示学生如何处理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节奏与重音等朗读技巧是为‚有感情地朗读‛服务
的。在学生没有深切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孤立地进行划分节奏、标示重章的训练,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但在后面‚理解诗意‛这个教学环节,范老师又穿插了一次朗读训练。这时,学生理解了诗意,把握住感情的基调,再借鉴名家的范读,就不难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了。
三、理解诗意——千叶万花一手裁
经典的作品,可供讲析的东西很多。但优质课不是作品研讨会,容不得老师四面出击,尽兴发掘。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删繁就简,以简驭繁,简化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范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呢?概括地说,就是巧妙选择‚切入点‛,设臵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范老师选择了温总理喜欢的本诗名句中‚泪水‛这一意象作为理解诗意的切入点。范老师先让学生搜集与‚泪水‛有关的古诗词名句,体会这些诗句中‚泪水‛所蕴含的感情。经过这个小环节的渲染、铺垫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诗人流下的又是怎样的泪水呢?‛
接着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范老师将上述问题进一步具体化:‚当‘我’歌唱时,‘我’的眼里含着的泪水。‛要求学生在第一处横线分别填入第一节诗中小鸟歌唱的四个对象,第二处横线填入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提示诗人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填写第二空时,要进一步说明这样填写的理由。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集中展示。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其一,体现了诗歌欣赏的特点。诗贵含蓄,优秀的诗人在诗歌创作
中都擅长‚留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涵咏和再创造的空间。赏析诗歌,要善于抓住诗人的‚留白‛。发挥联想和想象,去填充‚留白‛,丰富‚留白‛。
其二,突出诗歌教学的重点。学生要讲清填写的理由,就必理解诗意,其中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关键。而要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就要咀嚼、品味诗行中的修饰语。同样,这样设问,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第一节的铺陈描述与第二节的直抒胸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三,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范老师设计的这个问题,既有明确的指向,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很适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解读,各抒己见,答案也必将是丰富多彩的。
四、拓展巩固——绝知此事要躬行
拓展巩固应基于文体的特点和教学的重点,不宜喧兵夺主,随意发挥。按照这个原则,范老师设计了两个练习。
练习一是要求学生比较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一诗与《我爱这土地》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选择田间的这首诗与课文作比较呢?因为这两首诗‚同质异构‛,适合比较。两首诗写作背景相同,都是抗战诗歌,但抒情方式不尽相同。《我爱这土地》侧重于托物抒情,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侧重于直抒胸臆。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爱这土地》‚用形象抒情‛这一写作特点。
练习二是要求学生仿照‚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愿是一粒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