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基本知识
第二讲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有关电离辐射的几个定义
• • •
电离是指原子由于其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 由电子和离子对的过程; 电离辐射是指凡是与物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而使物 质原子电离的一切辐射。所关心的主要有α粒子、β粒子、 γ光子、中子形成的辐射场; 电离辐射源是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者释放放射性物 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者实体。例如:室内装修 用的花岗岩、放射性同位素、辐照装置、放射诊断和治疗 设备、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等。
– I类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至 – – – –
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II类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 几天人员可致人死亡。 III类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 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IV类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 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源的人可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V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 • •
从密封放射源、放射源的定义来看,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放射源 主要是指密封放射源(密封源); 非密封放射源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紧密固结在覆盖层里的 放射性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 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对放射源需要了解什么?
一、辐射防护的概念
辐射防护的概念与含义
•
实践已证明,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过量的辐射照射会 引起对人体的危害;由于早期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人们在研究、应 用核能和电离辐射技术的实践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居里夫人; • 毋庸回避,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潜在性的危险,因为过量 的辐射照射的确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凡应用核能与核技术和从事电离辐 射研究的单位,必须重视由此带来的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 • 搞好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是核能、核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有 力保障,这就是“用”和“防”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二讲 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密闭容器内的流体的特点 密闭容器中液体各点的压力是相等的。 密闭液体可以用于管路中向各个方向传递动力。
2.如题图所示连通器,中间有一活动隔板T,已知活塞面 积A1=1×10-3 m2, A2=5×10-3 m2,F1=200N,G=2500N, 活塞自重不计,问: (1)当中间用隔板T隔断时,连通器两腔压力P1、P2各是 多少? (2)当把中间隔板抽去,使连通器连通时,两腔压力P1、 P2各是多少?力F1能否举起重物G? (3)当抽去中间隔板T后若要使两活塞保持平衡,F1应是 多少?
液压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液压油的性质 2.掌握液压油的类型 3.能够选用正确的液压油 4.学会分析液压油的故障
液体是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最常用的工作介 质是液压油。 ◆ 1.液压油的性质 ◆ 1)密度 M M-液体的质量; V V-液体的体积。 一般液压油的密度为:900kg/m3 ◆ 2)可压缩性 ◆ 指液体在外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 一般认为油液是不可压缩的。
料脱落的颗粒和纤维剥落的油漆、碎渣等。
• • • •
2.油液污染的危害 污染物包括:金属材料75%、尘埃15%、其它10% 1)对油泵的危害:使油泵润滑部分磨损加剧。 2)对液压阀的危害:使阀心移动困难或卡住阀口 密封不严,使阀失去控制性能。 • 3)对油缸危害:加速密封的损坏,油缸内表面拉 伤,内外泄露增加。 • 4)对过滤器的危害:会使滤网阻塞,油泵吸油困 难,回油不畅。严重时击穿滤心。 • 5)油液变质降低油液原有的特性和使用期。
动物学基本知识

4
三、动物的分类
动物界的主要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原腔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苔藓动物门等 棘皮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5
简单介绍各门动物的特征
6
7
8
四、动物趣闻
动物:象征与禁忌
千姿百态的动物,绝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世界各地 由于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不一样,对待动物的态度也不尽 相同。有的动物在一些国家是宠物,而在另一些国家却被划 入禁忌之列而受到贬斥。 孔雀在东南亚国家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还把它定为国鸟。 但在欧洲却被视为淫岛、祸鸟,甚至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自 我吹嘘。 熊猫活泼可爱,是世界珍兽之一,许多国家都视为宠物。但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却对其忌讳。因其形体近似 肥猪。 大象在斯里兰卡被视为庄严的象征,印度把它视为吉祥物, 美国共和党把它作为党徽。但在欧洲人的词汇里,大象却是 笨拙的同义词。在英国忌用大象图案。 9
第二讲 动物学的基本知识
一、动物学的含义和研究历史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科学,它是以辨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繁殖与选种、分布规律、历史发展、生 命活动等的特征和规律的学问。 动物学历史悠久,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以渔猎为 主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认识了一些与人类相处的动 物习性,从而试养家畜、家禽等有益动物,防止有害动 物。
18
[几种动物的体重] 犀牛重2吨以上 河马重3吨 欧洲野牛重800-1000千克 长颈鹿重500千克 北极熊重800千克 棕熊重400 千克 狮子重200--250千克 东北虎重320千克 大羚羊 重500千克
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这两个瓦尔纳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与的社会集团。 后来,雅利阿种姓又派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加上达 萨(又叫“首陀罗”),共四个种姓,即四个社会等级。第一等级婆 罗门,即僧侣,地位最高,他们认为自己是创造宇宙的主宰(即天神 “梵天”)的代表,掌握神权,规定凡大小事情都要举行宗教仪式, 一律由其主持,否则就不合法,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 刹帝利,即武士,担任国王或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古 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吠舍,即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 商人,赋有交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第四等级首陀罗,是奴隶、杂 工和仆役。他们替主人耕牧、做家务,没有任何权力,备受压迫和剥 削,社会地位最低。 以上四个等级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而且是世袭的。
太子像这样参访了数年,毫无成就。乃想到真正悟道,还是在 自己精进,于是就到尼连禅河西岸,优楼频罗村外的苦行树中, 静坐苦思。他每天或仅食一米,或仅食一麻,废寝忘食苦修了六 年之久,最后身形消瘦得不像样子,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他 自想,“这样饥饿苦修与外道有何分别?还是应该接受饮食,别 求修持的方法吧!”于是便到尼连禅河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林 中牧女供养的乳糜。这时随太子苦修的五个从者,看到这种情形, 以为太子已没有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去意,一同离开太子自行 到波罗奈国麂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太子见五从者离去,他便独自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 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结跏趺 坐,并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于是就以金刚不坏的 勇气追求大道。如此经过了四十八天,于十二月七日夜里,诸恶 魔——也就是内心妄念的化身横来侵扰,太子现大威力,降伏恶 魔,然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得大解脱。于初夜时,观见三世 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的正智。于第四十九日——十二 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 正等正觉——这时太子已三十岁。 据佛经上记载,太子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 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第二讲化工设备图基本知识(二)

管口方位在俯视 图上表示:
在管口表中列出 各管口的规格、 连接尺寸及标准、 管口用途等。
3、细部结构的表达方法
(1)夸大画法
设备壳体、换热器折流板、垫片及接管的厚度等较小, 可适当夸大画出。
(2)局部放大图(节点放大图)
a)用放大比例的局部视图、剖视图或剖面来表示局 部的详细结构;
b)注明节点号、比例; c)标注详细尺寸。
②装配尺寸
a)水平方向:
主视图上的接管:c、d、e、f、g、h
侧视图上的接管: a1、a2、b1、b2 b)高度方向: 接管高出设备的长度 200,250 鞍座底面至罐中心线的高度 1566
圆筒长度 4800
封头直边40+650+18=708
③安装尺寸
地脚螺栓孔间距 160,2080
④总体尺寸
总长 6416,总高 3300
4、断开画法、分段(分层)画法及整体画法
(1)断开画法:沿长度方向相同的结构截去不画,以简 化图面
(2)分层画法
高度(或长度)很大的设备,沿高度方向不同的截面分层表示
a)不同截面的剖视图; b)分段做详图。
(3)整体图(p106)
由于断开画法使图形表达不完整时,画整体外形图 a)采用缩小比例;
非金属材料 焊缝金属材料
玻璃
(液面计、视镜)
混凝土
(设备基础)
砂、胶泥
(管沟填埋、设 备防腐内衬等)
耐火砖
(设备耐火砖内衬等)
8)焊缝的画法
三、化工设备图的尺寸分析及标注
化工设备图的尺寸标注反映设备的大小规格、 装配关系、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及设备的安装 定位,满足设备制造、安装、检验的要求。
(b)同心圆排列
第二讲 相遇问题

第二讲相遇问题知识点1.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涉及到三个数量:路程、速度和时间,其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2.甲、乙两人在行程中相遇,就有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通俗地说,“相遇问题”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
3.多次相遇问题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后走1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是合走3个全程,以后每相遇一次都是多走了2个全程。
4.流水问题(注意流水的影响)、钟表问题(注意时针和分针两者重合成直线)都属于相遇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船速—水速顺流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静水行程=(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经典例题例1 快、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5千米处相遇。
那么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及时巩固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
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点C。
如果甲车的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点C处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处16千米。
求A、B两地间的距离。
及时巩固2.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
小王的速度是每分钟180米。
(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例3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A地2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个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在距B地1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第二讲 中国债券市场介绍(基础知识)

17
2.2.2中国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投资者偏好
国债投资者结构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偏好于3-7年品 种,最长不超过 10年 主要为配臵性需 求,对流动性要 求不高,收益率 要求适中。 股份制商行 偏好中短期品 种
城市商行
城商行
保险公司
农信社
农信社
寿险/社保基金 偏好10年以上 品种(资产负 债匹配) 配臵性需求, 对流动性要求 不高,收益率 要求较高。
4
中国债券市场与其它金融市场关系
中国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关系结构图
人民银行
市 场 监 管
货 币 市 场 金 融 市 场
证监会 保监会
资 本 市 场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金融衍生市场
行 业 监 管
交易所债券市场
交易所股票市场
银监会
银行间债券市场
国内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其2008年交易结算量占全市场的97.5%以上,交易所市场占2.5%
甲类承销团成员 乙类承销团成员
单一标位投标限额 投标标位变动幅度
最低投标限额0.2亿元;最高投标限额30亿元。 利率或利差招标:0.01%;价格招标:发行文件中另行规定。
16
国债
我国国债存量的投资 者持有结构(续)
商业银行持有国债持有比例57.64%;其次为特殊结算会员和交易所,分别占比 分别为29.48%和3.96%;信用社持有的国债规模占比为1.49%,基金和证券公 司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其持有的国债规模相对较少,其持有比例分别仅为1.30 %和0.10%
13.50%
45.96%
中期票据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第二讲:时态语态【时态基本知识讲解】

第二讲:时态语态【时态基本知识讲解】英语动词有16种时态。
一、一般时态:(1)一般现在时:do / does○1表示习惯性、现在反复出现的动作或者是状态。
○2表示客观真理或普遍真理○3表示按照计划、规定要发生的动作,往往是由自然、日历或时刻表规定而不变或难以改变的且周而复始循环进行的情况。
e.g. The plane takes off at 15:05.School usually begins in September.○4在时间状语从句(句子中有before; until; when; while;as等来连接)、条件状语从句(if;unless)中,通常要满足“主将从现”。
(★★★)e.g. If you make progress in this mid-term exams, I will send you a present.When I arrives the gate of the East Lake, I will call you.○4标志词:often ; always; usually; sometimes; every day/ month/ year…;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2)一般过去时:did○1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事、存在的状态或者反复发生的动作。
○2有时候,发生的时间并没有清楚的表明,但实际上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应用一般过去时。
○3时间状语:yesterday; ago; in those days; in 1995;the next day; the other day;at the age of 12;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week/ month/year…(3)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dowill/ shall dobe to dobe doingbe about to do…(when…)/ be on the point ofdoing(…when…)①am/is/are doing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主要是集中在一些表示位移的单词:go ; come; leave; arrive; start; begin; take;②be about to do… 正要做某事,通常会和“when”一起连用,构成“正准备做某事……突然”(★★★)e.g. I am about to have a shower when the electricity is cut off.补充:be about to do … when… (正准备做某事……突然……)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正要去做……突然……)be doing… when… (正在做……突然……)had /has done…when… (刚做完……突然……)二、进行时态:(★★★★)(1)现在进行时态:am/is / are doing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表示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虽然此时此刻动作不一定正在进行。
音韵学:第二讲 音韵学基本知识

3、中國古已有這種注音方法,就是在上古合音詞 的基礎上發展的,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之乎 為諸之類,宋人沈括、鄭樵,清代顧炎武等都持 這種看法,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傅定淼 的《反切起源考》,也認為反切起源于上古的自 然合音。
二)意義
反切的產生在中國文化史和語言學史上有 很重要的意義,它作為一種可以普遍應用 而且效果較好的方法,解決了如何在書面 上有效地給漢字注音的問題,從東漢後期 一直到清末長達一千七八百年的時間裏, 反切一直被用作主要的標音方式,為文化 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對於音韻學來說,它的意義更大:
1、有了反切才有音韻的研究,黃侃“反切 未興以前,聲類無精當之分析。”
二、 反切的基本原理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先取反切上字的聲母,再取反 切下字的韻母和聲調,兩者拼合就得到被切字的 讀音。例如:
冬,都宗切,先取“都”的聲母d,再取“宗”的韻 母和聲調,韻母是ong,聲調是陰平,將提取的 這些聲韻調要素相拼就得到“冬”的讀音dōng。
譚,徒含切,取“徒”的聲母t,再取“含”的韻母 an,聲調是陽平,拼合即得“譚”的讀音tán。
榜,北朗切,“北”的聲母是b,“朗”的韻 母是ang,聲調是上聲,拼合就是bǎng
號,胡到切,“胡”的聲母是h,“到”的韻 母是ao,聲調是去聲,拼合就是hào。
清代陳澧《切韻考》稱:“切語之法以二字 為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 與所切之字疊韻,上字定其清濁,下字定 其平、上、去、入”。
“反”、“切”的含義 宋人毛晃在《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中說:“音韻輾
轉相協謂之反,亦作翻;兩字相摩以成聲韻謂之 切。其實一也。”
第二讲 宪法的基本知识

关于宪政的一点看法:
修宪法易、行宪政难,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衡 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宪政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宪法, 而是其基本政治架构的安排是否在实质上能够最大程度
思考
该条文所体现的宪法规范的假定的时 间条件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行为条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的法律修改行为“不得同该法律的基 本原则相抵触”
B、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
即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本身,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 式加以体现
如上例宪法规范中的处理部分为授权形式: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
宪法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关 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制度、学说和观念的总和。 四、必须安定和谐而有秩序。 五、必须有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
普通百姓:我从没想过用宪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杨思禹(河北某医院退休医师)
因为房屋拆迁,官司打了13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这么多年来, 我查看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书,基本上成了半个法律专家,但是我对宪法的 了解却基本等于零。别的法律,只要你触犯了就会受到处罚,却没听说过 谁违反宪法而受到处罚的;我打了这么多年官司;从来没有想过拿起宪法 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查阅了大量的法院判例,也从来没有发现一份 因为违宪而受到处罚的判决。
宪法分则是总则的具体化,分则的条文是宪法规范的主要 表现形式,是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一般包括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实施 与监督以及过渡性条款等内容。 3、宪法正文的附则
第二讲人类视觉与色度学的基本知识(3月13日)

5
电磁辐射和可见光谱
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 从3*10-3m到3*10-17m,包含了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X射线、宇宙射线等。
波长为380nm~780nm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称 为可见光
6
电磁辐射和可见光谱
可见光具有以下特性:
1. 2.
17
视觉惰性
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 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 度的光突然作用于人眼时, 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 (a) 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 ;当光消失以后,亮度感觉 也不是瞬间消失,而是要经 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消失。 也就是说,视觉的建立和消 失都有一定的惰性,我们称 之为视觉惰性 (b) 视觉惰性是现代电影和电视 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
该方法利用人眼空间细节分辨力差的特点,将三种基色光点放在同 一表面的相邻处,只要这三个基色光点足够小,相距足够近,当人 眼在一定距离之外观看时,就会看到三种基色光混合后的彩色光。 彩色显像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把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在荧光屏 上排列成品字形或竖条形,在一定距离之外观看时,看到的就是其 混合色。
定义 视觉适应: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 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 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 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 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24
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
混色法
利用三基色按不同 的比例混合来获得 彩色的方法。
第二讲 命题逻辑基本知识

• 两可说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 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 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 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 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 “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太阳中午离我们 近”?
•
命题逻辑公理系统
(1)初始符号:p,q,…… (2)命题连接词: ﹁ , → , (3)定义:A ∨ B= ﹁ A → B A ∧ B= ﹁ (A → ﹁ B) A ←→ B= ﹁ ((A → B) → ﹁ (B → A)) (4)形成规则:(a)命题变元是合式公式;(b)如果A、B是 合式公式, ﹁ A,A ∧ B,A ∨ B,A → B,A ←→ B也 是合式 公式;(c)只有按照以上两点组成的符号才是合式公式。 (5)公理: AX1: A → (B → A) AX2: (( A → (B → C)) → ((A → B) → (A → C)) AX3:( ﹁ A → ﹁ B) → (B → A) (6)推导规则:分离规则:由|-A和|- A → B,|- B;替换规则: A/B。
• 上帝存在的证明(安瑟伦): 前提1:“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和 “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是相同的, 而“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是“既存 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前提2:上帝即是“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 西”; 结论: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 上帝能否制造一个他不能举起的石头;上帝能否 制造一个他不能毁灭的东西。
• 命题联结词: 五个命题联结词: 否定﹁ 、合取∧、析取∨、蕴涵→、等值←→ ﹁ 合式公式: ﹁p, p∧q, p ∨ q, p → q, p←→q ﹁p ∧(p → r ∨ q) • 真值表
第二讲防汛基本知识

水 文 知 识
频率:它是用来表示某种水文现象(洪水或 暴雨等)可能出现的机遇叫频率,以百分比 表示。由于频率这个名词比较抽象,为便 于理解,有时采用重现期这个词。所谓重 现期是指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的 平均数,即平均的重现间隔期,由于水文 现象一般并无固定的周期性,所谓二十年 一遇的暴雨或洪水,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 的暴雨或洪水在长时间内平均20年可能发 生一次,而不能认为每隔20年必然遇上一 次。
返回
防洪排涝工程知识
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
设计洪水位:指在正常情况下,设计洪水出现时,水 库为了滞蓄洪水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水库主要建 筑物的设计依据。 校核洪水位和超高库容:当发生比设计洪水更大的校 核洪水时,由于水库泄量限制,水库水位将超过设计 洪水位后所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设计 洪水位与校核洪水位间的库容,即超高库容。 总库容和有效库容:当汛限水位定为正常高水位,总 库容为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超高库容之和; 当汛限水位低于正常高水位,总库容为以上各种库容 之和减去重迭库容。在死水位以上的库容,通常称为 有效库容。 返回
返回
水 文 知 识
警戒水位:它是根据工程的抗洪能力和重要 性确定的,是加强防洪警戒水位的标志。 危险水位:一般指高于水库溢洪道底板低于 设计洪水位的水位。 危急水位:一般指设计洪水位或当年规定的 允许最高的水位。
返回
防洪排涝工程知识
一、气象知识 二、水文知识 三、防洪排涝工程知识 四、防汛、抢险
返回
水 文 知 识
汛期: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 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 期。我国汛期主要 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 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 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 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 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 4~9月,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 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 中降水量最大的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第二讲: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2.1 建筑中的传热现象2.1.1 传热:热量的传递●在自然界中,只要存在温差就会有传热现象,热能由高温部位传至低温部位。
2.1.2传热方式●有三种:辐射、对流和导热。
建筑物的传热大多是三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
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同时也可以接受热辐射。
▲对流:流体与流体之间、流体与固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热量交换现象。
▲导热:同一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转移的现象。
2.1.3 人的热传递●为了保持体温,人体不间断的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
●人体与室内环境的换热也是同时以辐射、对流、导热三种方式进行。
●人体的散热量决定于:室内空气温度、风速、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2.2围护结构传热方式2.2.1 建筑中的热平衡●建筑的得热和失热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得热部分有五个方面:1)通过墙和屋顶的太阳辐射得热2)通过窗的太阳辐射得热3)居住者的人体散热4)电灯和其他设备散热5)采暖设备散热●失热部分有五个方面:6)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和对流辐射向室外散热7)空气渗透和通风带走热量8)地面传热9)室内水分蒸发,水蒸汽排出室外所带走的热量10)制冷设备吸热▲为取得建筑中的热平衡,让室内处于稳定的适宜温度中,在室内达到热舒适环境后应以上各项得热总和等于失热总和。
即:1+2+3+4+5=6+7+8+9+102.2.2 导热●导热:直接接触的物体由于有温度差时,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存在导热现象。
其各自的导热机理不同。
气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而导热。
液体: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移动着的分子振动引起导热。
固体:由平衡位置不变的质点振动引起导热。
金属:通过自由电子的转移而导热。
●绝大多数的建筑材料(固体)中的热传递为导热过程▲温度场温度梯度热流密度A)温度场:在某一时刻物体内各点的温度分布。
第二讲 运动的世界复习1 9.16

山大致远教育基础提升,拔尖创新培训教材初二上学期物理运动的世界复习(一)动与静一.基本知识梳理: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________的世界,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________之中。
2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参照物: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是否改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这个事先被选定做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在物理学中称为参照物。
4.物体的静止与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性。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需要先确定_____________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例2:李明和王红晚餐后并肩散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他们两位都是运动的,若以李明为参照物,王红是静止的;例3:树木房屋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若以行驶的车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以上这些实例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
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②静止的汽车有人感到它在运动;③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④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时,感觉自己向后退。
【说明】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说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也就不同了。
【变式练习1】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变式练习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定【变式练习3】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A.江岸的码头B.游轮的船舱C.迎面驶来的汽艇D.奔流的江水。
三、巩固提升1.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顺水漂流,以河岸为参照物,青蛙是_____________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青蛙是静止的。
第2讲地球的基本知识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地球的物质组成 四、地球的地质作用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
形态特点:形状、大小、质量、 形态特点:形状、大小、质量、密度等 物理性质:重力、地热、地电、 物理性质:重力、地热、地电、地磁等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最大的类地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最大的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1)大气圈(atmosphere) )大气圈( 2)水 圈(hydrosphre) ) 3)生物圈(biosphere) )生物圈
内部圈层: 内部圈层:
1)地壳 )地壳(Earth’s crust) 2)地幔(Earth’s mantle) )地幔 3)地核(Earth’s core) )地核
1. 大气圈
无明显上界,下界到地下 无明显上界,下界到地下3km。 。 N2 78%,O2 21%,Ar 0.93%,CO2 0.03% , , , 1)对流层(troposphere):10~12km,赤道 )对流层( : ,赤道17km,两极 ,两极9km, , 大气降温率-0.6℃/100m,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大气降温率 ℃ ,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平流层(stratosphere):10~52km,其中12~55km处为臭氧层 2)平流层(stratosphere):10~52km,其中12~55km处为臭氧层 (ozone layer,吸收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吸收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中间层(mesosphere):52~80km,空气稀薄。 )中间层 : ,空气稀薄。 4)热离子层(thermosphere):80~800km,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热, )热离子层 : ,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热, 白天温度高达1700℃。 白天温度高达 ℃ 5)外大气层(outer atmosphere):>800km,向行星际空间过渡 )外大气层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与信号的关系: ) 噪声与信号的关系 a)加性噪声 b)乘性噪声 )
图像系统噪声的特点: 图像系统噪声的特点:
1 ω y (ω) = x ( ) L L
二维噪声-扫描-传输- 二维噪声-扫描-传输-二维噪声 a)噪声的扫描变换 )
L―扫描点数, ―水平方向的功率密度分布y ―垂直方向的功率密度 扫描点数, 水平方向的功率密度分布, 水平方向的功率密度分布, 扫描点数 x 垂直方向的功率密度 分布
2.1.1 视觉原理 2.1.2 亮度适应和区分 2.1.3 成像模型 2.1.4 颜色视觉
2.1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
2.1.1视觉原理
2.1.1视觉原理
光接收细胞: 光接收细胞: 锥细胞: 锥细胞:600~700万。对颜色敏感。充分识别图像细节,每个细 ~ 万 对颜色敏感。充分识别图像细节, 胞接一个神经末端,又叫适亮视觉( 胞接一个神经末端,又叫适亮视觉(photopic vision)、白昼视 ) 觉 柱细胞:7500~15000万,几个柱细胞联到同一个神经末梢,分辨 柱细胞: ~ 万 几个柱细胞联到同一个神经末梢, 率低,提供视野的整体试象,不感受颜色对低照度敏感。 率低,提供视野的整体试象,不感受颜色对低照度敏感。 夜视觉
我国:线性数学模型 不同失真的叠加规律, 我国:线性数学模型——不同失真的叠加规律,定量地给出主 不同失真的叠加规律 观图像质量与多种失真的关系。 观图像质量与多种失真的关系。
电视系统: 电视系统:通常使用电子测试波形或由摄像机摄取测试图案卡片来 观察其性能变化, 观察其性能变化,以进行图像质量测试和评价
相对评价——图像好到坏分类,比较。 图像好到坏分类,比较。 相对评价 图像好到坏分类 “群优度尺度”最好、稍 群优度尺度”最好、 好…. . 一批中最好的图像 比该批的平均水平好的图像 稍好于该批的平均水平图像 该批平均水平的图像 稍次于该批的平均水平图像 比该批的平均水平差的图像 一批中最差的图像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分
∫
∞
0
I (x, y, λ) (λ)dλ V
I-光分布,V-相对光强度效率函数。 -光分布, -相对光强度效率函数。 亮度:(感觉到光强度)与环境有关。 亮度:(感觉到光强度)与环境有关。 :(感觉到光强度
亮度适应级:视觉系统的当前灵敏度级 亮度适应级:
2.1.2 亮度适应和区分
概念: 概念:
1、马赫带效应(mach):基于视觉系统有趋于过高或过低估计 、马赫带效应( )
2.3.2 黑白离散图像的逼真度量度 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 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
[ f ( j, k) f ( j, k)]2 ∑∑ NMSE =
j =1 k =1 J J K ∧
[ f ( j, k)]2 ∑∑
j =1 k =1
K
1 1 f ( j, k)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第二讲 图像信息的基本知识
视觉基础 人眼与亮度视觉 颜色视觉 图像和视觉基础 成像基础 成像模型 成像几何 采样和量化 像素间联系 图像运算 图像坐标变换
图像基础
2.1 视觉感知 2.2 图像的噪声分析 2.3 图像的质量评价 2.4 图像的采样与量化(数字化) 2.5 像素之间的关系
2.1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
0 < i(x, y) < ∞
0 < r(x, y) <1
由光源决定 由场景中的目标特性所决定
2.1.3 成像模型
视觉系统的MTF:亮暗在空间上作正弦变化 , 条纹图案的物理对比度 : 亮暗在空间上作正弦变化, 视觉系统的 和感觉对比度之比随空间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I MFT:光学系统的调制传输函数 H(wx , wy ) 光学系统的调制传输函数
图像复原:是用于补偿图像的降质, 图像复原:是用于补偿图像的降质,使复原后的图像接近原像
基本概念
图像逼真度: 图像逼真度:fidelity——描述被评价图像与标准图 像的偏离程度
图像可懂度:intelligibility——表示图像能向人 图像可懂度 或 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图像通信和图像质量关系模型图
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是图像信息工程的基本技术之一。 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是图像信息工程的基本技术之一。 光电变换——传输 传输——处理 处理——记录 记录——其他变换 光电变换 传输 处理 记录 其他变换 图像编码技术 :在保持被编码图像一定质量的前提下,以尽量少 在保持被编码图像一定质量的前提下, 在保持被编码图像一定质量的前提下 的码字来表示图像, 的码字来表示图像,以便节省信道和储存器容量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就是为了改善图像的主观视觉显示质量
b) 噪声与图像的相关性,与摄像设备不同有关 噪声与图像的相关性, c)噪声叠加性,同类噪声可进行功率相加,SNR下降 )噪声叠加性,同类噪声可进行功率相加, 下降
2.3 图像质量评价
2.3.1 图像的主观评价 图像的主观评价 2.3.2 黑白离散图像的逼真度量度
2.3.1 图像的主观评价 图像的主观评价
2.1.1视觉原理 视觉原理 成像过程: 成像过程:
反射,视网膜图像 中央凹电脉冲 人脑判读视网膜图像。 反射 视网膜图像,中央凹电脉冲 人脑判读视网膜图像 。 反 视网膜图像 中央凹电脉冲,人脑判读视网膜图像 射到中央凹,由光接收器的相对刺激作用产生感觉, 射到中央凹,由光接收器的相对刺激作用产生感觉,把辐射来的 能量变为电脉冲,由人脑判断。 能量变为电脉冲,由人脑判断。
1 1 ∧ f ( j, k) = 1 1
1 1 1 2 2 1 2 2 1 1 1 1
峰值均方误差PMSE 峰值均方误差PMSE
∧ 1 J K ( )∑∑[ f ( j, k) f ( j, k)]2 JK j=1 k=1 PM = SE A2
f(j,k)--被变换的图像场,A--f(j,k)的最大值
神经信号 光接收器 对数 线性系统
黑白视觉对数模型
光感受器 线性系统H1 非线性系 H2统 黑白视觉扩展模型 线性系统 H3 线性系统 H4
光感受器——对不同波长有不同灵敏度 H1――代表眼睛光学性能的低通线性系统 H2――代表杆状或锥状视细胞非线性强度响应的一般黑白非线性网络 H3――代表侧抑制过程的具有带通性能的线性系统 H4――具有时间滤波效应的线性系统
采样 f(x,y) fs(x,y)
量化
计算机
检测阵列
量化:灰度上的离散化 采样:空间上的离散化
表达(建模,图像数字化) 表达(建模,图像数字化)
发送环境A
S
信 息 源
变 换 系 统
传 输 处 理 系
统
逆 变 换 系 统
收信环境B R
信 源
T L D
图 质 像 量 Q = f (S, A,T, L, D, B, R)
2.3.1 图像的主观评价 图像的主观评价
外行、 外行、内行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 绝对评价——标准图像作参考。 绝对评价 标准图像作参考。 标准图像作参考 “全优度尺度”: 全优度尺度” 全优度尺度 非常好图像 好图像 中等图像 差图像 非常差图像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等效信噪比PSNR: 等效信噪比PSNR:
PSNR = 10log10 (PMSE)
2.4
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2.4.1 采样 2.4.2 量化 2.4.3 采样与量化的关系 2.4.4 二值图像 2.4.5 数据储存结构
2.4
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连续函数图像——图像空间上采样 图像空间上采样——幅度上量化 幅度上量化——处理 连续函数图像 图像空间上采样 幅度上量化 处理 数字图像D/A转换——模拟显示 数字图像D/A转换 D/A转换 模拟显示
输入
Ii (x, y)
光学系统 H(wx , wy )
输出
I0 (x, y)
输入图像 输出图像
Ii (x, y) I0 (x, y)
的傅立叶变换
0 (wx , wy )
i (wx , wy )
的傅立叶变换
0 (wx , wy ) H(wx , wy ) = i (wx , wy )
人的视觉系统的MFT是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的( 人的视觉系统的MFT是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的(即旋转可变 MFT是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的 ),眼睛对光强度的非线性响应成对数型 眼睛对光强度的非线性响应成对数型。 性),眼睛对光强度的非线性响应成对数型。
噪声从统计特性上分: 平稳 平稳- 噪声从统计特性上分: a)平稳-统计特性不随时间变化 b)非平稳-统计特性随时间变化 非平稳- 非平稳 噪声从幅度分布上分: 分布、 噪声从幅度分布上分:Gause分布、雷利分布 分布
噪声按频谱形状分: a)频谱均匀的称白噪声 噪声按频谱形状分: ) b)频谱与f成反比称 噪声,三角噪声 )频谱与 成反比称 噪声, 成反比称1/f噪声 (与f2成正比)
反射 视网膜图 像 中央凹
电脉冲 人脑判读
2.1.2 亮度适应和区分
光:电磁辐射 刺激视觉 人眼可见区域: 人眼可见区域:350~780um ~ 380 780
人眼识别光的强度范围:由夜视阈值到强闪光之间 ~ 人眼识别光的强度范围:由夜视阈值到强闪光之间1~1010级
强度: 强度:(x, y) = f
不同亮度区域边界值的现象
灰阶
距离 马赫带效应
2.1.2 亮度适应和区分
2、同时对比度: 基于人眼对某个区域感觉到的亮度并不仅仅依 、同时对比度: 赖于它的强度
同时对比度效应
2.1.3 成像模型
图像成像模型: 图像成像模型:
0 < f (x, y) < ∞
i(x, y) 照 成 度 分
r(x, y) 反 成 射 分
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基色 光的三基色, 光的三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