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共5分)(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体),其中“武”字第 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分)(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 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共10分)(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2017年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
2017年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D三、组合阅读18-20 6-8写作片段写作8-10 2-4合计100 38-45(2)等级性考试的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题型阅读一、篇章或组合阅读12-14 3-5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二、文言诗文阅读6-8 2-4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一、句子修改4-6 6-8 填空题二、作文24-26 2-4 写作题合计50 9-12六、题型示例本部分编制的试题仅用于说明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能力目标和题型,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内容、难度等。
【例1】学校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一幅扇面书法(见右图),董亮只看懂了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后一句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 B.遥看瀑布挂前川C.轻舟已过万重山 D.各领风骚数百年【正确选项】B【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2】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将各赴前程。
为了表达与好朋友的惜别之情,最适合用在临别赠言中的诗句是: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由于餐饮业竞争,不少企业只顾赚钱,不注意饮食卫生环境的维护,缺乏的卫生设施,食品卫生条件极差,因饮食卫生发生的餐饮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A.激烈必须 B.猛烈必需 C.激烈必需 D.猛烈必须【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4】中国剪纸中常选用“蝙蝠”为素材,以“蝠”字谐音“福”来表示五福临门、福在眼前。
下列利用谐音创作的剪纸作品是:A.连年有余B.一帆风顺C.牛气冲天 D.松鹤延年【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5】下面三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
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第一篇: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语文考试说明本考试说明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为考试范围,结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本课程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方面。
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当扩展。
考试既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语文应用能力。
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识记(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正确识记并规范书写常用汉字。
2.理解理解复杂长句的含义。
3.表达应用(1)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辨识和改正一般的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区别和变换句式,仿写句子。
(6)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
(7)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口语表达。
(8)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识记(1)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知识。
(2)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
(3)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相关的文体知识。
(4)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和常见的名言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能阅读新闻、科普等实用类文章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1.理解(1)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事物、事理、观点、情感等。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有关高等职业学院将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本学科的考试内容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依据,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中突出多语文能力的考查。
1.语言知识与应用(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4)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着重号)(6)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2.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目”)(8)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3.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4.语言表达与应用(1)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17年四川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_中考说明
2017年四川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_中考说明一、考试范围和内容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理解并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强调积累,注重考查运用能力;阅读注重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写作不设审题、文体障碍,但强调文体意识,强调写真情实感,鼓励创意表达。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考试范围,体现基础与积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语文能力。
默写背诵篇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全部篇目,包括教材后推荐的篇目。
古诗词鉴赏选自课本,文言文材料适当拓展到课外(考点在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题型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含文言文断句题)、填充题、简答题(含古诗词鉴赏题、文言文翻译题等)、写作题。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Ⅰ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Ⅰ卷选择题20分,共10个小题,每题2分,考查基础知识(含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断句);Ⅱ卷非选择题100分,共11个小题,内容包括2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写作50分(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四)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
三、题型示例以2016年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为例。
(一)选择题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B.《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017年全国卷语文考纲与考试说明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全国卷语文考纲与考试说明解析及备考建议李迪明语文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结构整体上还是按2016年结构,考试时间和总分不变。
取消选考,文学类和实用类同时作为必考内容。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3道题,其题型与赋分与2016年全国丙卷无异。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对文体的要求,并对考试内容作出了说明。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栏目中,增加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内容。
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分析综合”中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合并为“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考人物访谈录或人物传记。
由原来的1道五选二、3道主观题,变为1道四选一、1道五选二、1道主观题。
4题客观题(选择题)(3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5题主观题(4分)侧重考文章写作技巧。
6题主观题(5分)探究题,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析。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新闻”排在了“传记”的前面,并增加了“应注重真实性和应用性”的表述。
增加了“理解”层级,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由原来的1道五选二的客观题、3道主观题,改为1道四选一的客观题、两道主观题。
7题客观题(四选一)(4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选“不正确的两项”;8题主观题(4分)考简答题或选择题(因样题中两种例子都有);9题主观题(6分)。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注重价值判断”的要求。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刘卿学语文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刘卿学语文】摘自:中公教师资格网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说明的新变化与去年相较,2017年的考试说明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1、“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由8条增加为9条,增加的1条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2、“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第10条表述有变化,由原来的“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变为“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3、古诗文背诵篇目有调整。
“古文”部分:删去3篇:《季氏将伐颛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补入3篇(组):《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中规定的篇章)、《陈情表》、《五人墓碑记》(从“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古诗词曲”部分:删去2首:《锦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补入1首:《氓》。
4、整份卷的题量将减少,由前几年的26题改为24题。
其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由7题减为6题,赋分由24分减少到20分;“现代文阅读”部分由8题减为7题,赋分由29分增加到30分;“古代诗文阅读”部分题量不变,赋分增加,由37分增加到40分。
“写作”部分不变。
2017年备考策略1、“标点符号”考点淡出浙江卷已多年,今年重新写进考纲,应该会出题。
由于多年未考,时下的复习用书大多缺这部分内容,需要高三语文老师自行收集一些资料,帮助同学重点复习。
2、“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部分,随着考纲“(如《论语》)”这几个字的补入,其考查重点今年将重新回到《论语》。
前几年,考查“传统文化经典”,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泛,学生望洋兴叹,无所适从,因为高中三年他们只学过一本《论语选读》。
今年把范围缩小,重点考查《论语》,这样“考”和“学”就取得了统一,复习也由云端重新回到了大地。
3、“古诗文背诵”部分,表面上看少了1篇,实际上背诵的量增加了不少,《论语》的背诵内容重新得到了强化。
4、由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至今未出参考卷,整份卷题量减少的背后意图现在还不清楚。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Ⅰ。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该句不给分。
(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丽水市 2017年 初中毕业生结业、 升学考试(高中、中职)招生考试 【中考真题 真卷 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有一颗恬淡安yì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
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
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chè的眼睛,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看得见luòyīng﹣bīnfēn、云淡风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
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4.名著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橛。
A.破巾旧衫B.道袍C.黑绿罗袄D.烈火僧衣(2)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
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漾起丝丝的温暖。
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一项,围绕“哀伤”和“温暖”写出相应的情节。
①英子和妞儿②小王子和玫瑰花。
二、现代文阅读5.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杨慧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楸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
(完整版)2017新课标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ft、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 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 补写以下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改2)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来自网络,未经证实)语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辽宁省中职对口升学2017年中职高考题
辽宁省中职对口升学2017年中职高考题辽宁省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不计分。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原谅.凉.水晾.干B.辟.谷影壁.避.免C.伺.候司.机饲.料词D.家当.阻.挡档.案铃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家谱休憩放涎频临B.证券阡陌弘扬荔枝C.笨拙抽噎龟裂酝酿D.清冽鲜嫩稠密萦绕3.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_______呀。
2)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_____情趣相联系的人。
A.伟大高尚B.伟大高大C.强大高大D.强大高尚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独自来到大城市,举目无亲,甚至连方向都辨不清,顿时日感到四面楚歌。
B.这节课老师讲得脍炙人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
D.在对前途感到迷茫时,老师的一番话让他赏心悦目,对未来的发展再次充满了信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歌一歇了!”B.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C.老师刚才问我完成作业了没有?D.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6.下列各句中,使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我拿起这本书,感到它重若千斤。
C.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
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样题(语文)
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样题语文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和《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2017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季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
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传达)记忆,zuān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创造”,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zuān:誉.:⑵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2分)改为。
⑶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分)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
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修改①修改②3.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6分)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⑴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⑵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4分)4.诗文名句填空(10分)必答题:⑴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⑵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⑶,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⑷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⑸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⑹《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选答题:⑺自古逢秋悲寂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考试说明
本考试说明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为考试范围,结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本课程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方面。
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当扩展。
考试既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语文应用能力。
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识记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正确识记并规范书写常用汉字。
2.理解
理解复杂长句的含义。
3.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辨识和改正一般的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区别和变换句式,仿写句子。
(6)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
(7)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口语表达。
(8)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识记
(1)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知识。
(2)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
(3)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相关的文体知识。
(4)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和常见的名言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新闻、科普等实用类文章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1.理解
(1)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事物、事理、观点、情感等。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2)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3)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3.鉴赏评价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
(2)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古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何、之、为、而、则、以、其、于、乎、乃)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现的通假字的含义。
(4)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5)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2.分析综合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析概括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3.鉴赏评价
(1)鉴赏文章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
(2)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1.识记
识记常用应用文(便条、单据、书信、通知、启事、广告、计划、总结、说明书、调查报告、简报)的基本知识。
2.表达应用
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1)单项能力
①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能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②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2)整篇作文
①准确理解题意。
②中心明确,立意新颖,选材得当,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③语言准确、通顺、得体。
④结构合理,条理清楚。
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基本篇目(共75篇)
1.我很重要
2.十八岁和其他
3.永远的校园
4.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敬业与乐业
7.我的梦想
8.最后一片叶子
9.报任安书
10.我的四季
11.给我三天视力
12.一碗清汤荞麦面
13.项链
14.林黛玉进贾府
15.多年父子成兄弟
16.幼学纪事
17.过万重山漫想
18.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行路难(其一)
19.劝学
20.荷塘月色
21.台湾蝴蝶甲天下
22.石钟山记
23.忆青岛
24.我的母亲
25.《诗经》二首:静女黍离
26.故乡的榕树
27.论友谊
28.师说
29.拿来主义
30.思考的威力
31.读《伊索寓言》
3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3.五人墓碑记
34.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35.明湖居听书
36.琵琶行(并序)
37.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38.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
39.鸿门宴
40.新闻二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41.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2.都江堰
43.张衡传
44.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45.读数时代
46.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47.学业·职业·事业
48.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49.工作与人生
50.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51.创造宣言
52.寻找时传祥
53.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54.廉颇蔺相如列传
55.十首足矣
56.绝品
57.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58.成长
59.功课很重要
60.再别康桥
61.致橡树
62.外国诗二首:致大海我愿意是急流
63.短诗二首:断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64.故都的秋
65.赤壁赋
66.回忆鲁迅先生
67.淡之美
68.阿Q正传(节选)
69.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70.老人与海(节选)
71.荷花淀
72.雷雨(节选)
73.威尼斯商人(节选)
74.窦娥冤(节选)
75.茶馆(节选)
三、试卷结构
1.试题内容比例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诗文背诵约30%
现代文阅读约25%
古诗文阅读约10%
写作约35%
2.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40%
其他形式题(填空、表达、简答、写作等)约60%
3.试题难易程度比例
基础知识约30%
灵活掌握约30%
综合运用约40%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